实验一 使用高倍镜观察几种细胞(整理)
- 格式:ppt
- 大小:30.80 MB
- 文档页数:39
显微观察类实验实验一: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1.实验原理利用高倍镜可以看到某些在低倍镜下无法看到的细胞结构,例如叶绿体、线粒体等细胞器,从而能够比较不同细胞结构,区别不同的细胞种类2.实验材料:(实验材料可换)松针、动物血液、动物神经细胞永久装片3.方法步骤(1)在低倍镜下观察清楚后,把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2)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镜;(3)转动反光镜使视野明亮;(4)用细准焦螺旋调焦并观察。
4.考点提示(1)显微镜的结构①光学结构:目镜、物镜、反光镜。
②调节视野亮度的结构:反光镜、光圈。
③调节视野清晰度的结构: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
(2)使用原则①用眼原则: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
这样,一可减轻左眼疲劳,二可方便绘图。
②物镜选用原则:先低倍后高倍。
可以用低倍物镜观察清楚的就无需使用高倍物镜,如质壁分离实验。
③准焦螺旋使用原则:先粗准焦螺旋后细准焦螺旋,高倍镜下只能用细准焦螺旋。
此外,光线强时用平面反光镜和较小光圈,光线弱时用凹面反光镜和较大光圈。
(3)目镜与物镜①目镜无螺纹;越长放大倍数越小,反之放大倍数越大②物镜有螺纹;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物象清晰时距装片距离越近(4)高倍镜与低倍镜(5)物像①显微镜所成像为倒像,即上下、左右均颠倒,即将物像颠倒180度,如观察“p”所成物像为“d”,但注意,顺时针方向流动的观察结果还是顺时针。
②将物像移动到视野中央时,玻片移动方向与物像偏离视野中央的方位相同,即在“左方”的向左方移,在“右下方”的向右下方移,此时需要注意的是题干描述为“偏向”,还是“要向”。
(6)污物位置分析①污物可能存在的位置:物镜、目镜或装片。
②判断方法:按照难易程度,从易到难进行排除,先移动装片,如果污物移动,说明污物在装片上;如果污物不移动,再转动目镜,如果污物也转动,说明污物在目镜上。
如果污物不转动,再转动转换器换用其他物镜,如果污物消失,说明污物在物镜上;此外,反光镜上的污点是看不到的。
第2节 实验:使用高倍镜观察几种细胞[从容说课]在初中阶段,学生通常都是用光学显微镜的低倍镜来观察细胞,本节在此基础上,为学生提供不同的生物材料,让学生用高倍镜去观察、比较,从中理解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同时训练学生正确使用高倍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的实验技能。
[三维目标]1、 知识与技能(1) 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比较不同细胞的异同点。
(2) 运用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
2、 过程和方法自主探究:根据使用低倍镜观察积累的经验,并参考教材P 8图小组讨论提出使用高倍镜的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参与小组合作交流,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2) 认同细胞既具有多样性又有统一性。
[教学重点]1、 使用高倍显微镜的步骤和要点。
2、 归纳比较观察到的细胞在结构上的异同点。
[教学难点]观察到的细胞在结构上的异同点。
[教具准备]1、 各种实验仪器。
2、 教师准备观察材料:⎪⎪⎩⎪⎪⎨⎧⎪⎩⎪⎨⎧⋅⎪⎩⎪⎨⎧片: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装鱼的红细胞动物细胞莲或睡莲的保卫细胞叶表皮细胞洋葱鳞片叶肉细胞高等植物细胞水绵低等植物细胞植物细胞多细胞生物草履虫动物细胞衣藻低等植物细胞酵母菌真菌细胞单细胞生物,::.::::: 3、 学生自带观察材料,但使用前应经老师的允许。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1、 课前培训8个学生充当“小老师”协助老师指导同学使用显微镜。
2、 教师课前10分钟,制作好所有已选材料的临时装片。
二、情境创设屏幕显示教师课前10分钟,制作好所有已选材料的临时装片同学们,这是老师我课前10分钟,制作好所有已选材料的临时装片并显微投影出来的。
你们希望了解不同生物的细胞是什么样的吗?请自己动手吧。
三、师生互动四、教师精讲1、高倍显微镜的使用应严格按照步骤和要求来进行:(1)步骤:对光——放置装片——使镜筒下降——使镜筒上升——观察——将要用高倍镜观察的部位移至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至高倍镜——观察。
实验一: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一、实验目的:1、学会如何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2、了解细胞的结构;3、学会制作临时装片。
二、实验材料:(实验材料可换)松针、动物血液、动物神经细胞永久装片三、实验用具:载玻片、盖玻片、蒸馏水、滴管、镊子、土豆、刀片、显微镜(物镜5X、10X、40X)四、方法步骤:1、制作松针的临时切片:(1)取干净的载玻片一个平置于试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蒸馏水。
(2)将土豆切成条状(截面约:0.5X0.5cm)取两条,将一根松针夹在两个土豆条之间,用刀片削成尽量薄的薄片,削时,手腕不动,靠大臂带动小臂移动刀片。
切片数次。
从中选取较薄的切片,置于载玻片的水滴上。
(3)从一侧轻轻盖上盖玻片,不要产生气泡。
用吸水纸轻轻吸去盖玻片周围的水滴,即完成临时切片的制作。
2、观察切片:(1)取出显微镜,置于试验台上靠左的位置,打开光源。
(2) 将上步制作好的切片置于显微镜的载物台上,调整载物台位置,使盖玻片对准光源。
(3)使用5X物镜观察切片,使松针切片在视野中心,换成10X物镜,观察松针叶面横切结构。
(4)换成40X物镜观察,注意细胞及细胞内物质结构,画图。
3、动物血液临时装片的制作及观察(除了不用切片,其他类似)4、动物神经细胞永久装片的观察。
五、考点提示:1、松针的叶面结构是什么样的?2、动物细胞的结构是什么样的?与植物细胞又什么不同?3、显微镜的物镜倍数愈大,视野的亮度如何?物体的大小如何?4、如何调节焦距?5、如何才能使切片尽量的薄?切片的厚薄对显微镜下观察的效果有什么影响。
实验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一、实验目的:尝试用化学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阐明实验原理—颜色反应,识记和区分用于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鉴定的试剂及产生的特定颜色,初步掌握鉴定上述化合物的基本方法,学会描述实验现象,掌握NaOH溶液和CuSO4溶液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某些化学试剂能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通过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常见细胞,加深对其结构和特征的理解,并学习
使用高倍显微镜进行观测。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高倍显微镜
•盖玻片
•显微镜片
•经过染色的细胞样本
2.2 实验方法
1.取出经过染色的细胞样本。
2.将样本滴在盖玻片上。
3.轻轻放上显微镜片。
4.将样本放到高倍显微镜下观察。
三、实验结果
3.1 骨髓细胞
通过高倍显微镜观察,可以看到骨髓细胞的细胞质分布广泛,胞浆一般呈淡紫色,细胞核体积较大,有明显的核仁。
髓样细胞也较为丰富。
3.2 血液细胞
血液细胞的颗粒状核仁明显,一般不含明显的细胞质。
白血细胞一般呈圆形,
外形饱满,巨噬细胞较为明显。
红血细胞外观呈扁平圆形,无明显细胞核,带有一定弹性。
3.3 肌肉组织细胞
从肌肉组织细胞的形态上来看,其具有不同的纤维类型。
肌肉纤维看起来像是
微小的有规则的长方形。
在高倍显微镜下,你会看到彩色的线条,这些线条代表肌纤维。
这些线条的颜色不同,因为它们包含不同的蛋白质,如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
此外,你也可以看到肌肉单元中的细胞核,它们呈线状分布。
四、分析和
通过这次实验,我进一步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与特征,掌握了使用高倍显微镜进行观测的方法。
同时,也对不同种类的细胞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并能够通过显微镜观察到它们细致的结构组成。
对于我今后的学习和科研工作,这些都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实验名称: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时间 实验分组桌号 姓名及合作者 指导老师一、显微镜的结构及使用方法 1.显微镜的结构及名称2.物镜和目镜的比较3.观察材料及处理普通显微镜能够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的、近乎透明的。
所以应根据实验目的来选择相应 的材料。
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观察不同细胞的异同点,不是观察特定的结构,因此,宜选择 单细胞(酵母菌、红细胞等)或取材方便的细胞(蛙的上皮细胞、水绵等)。
4.显微观察中装片的移动(1)显微镜下所成的像与实物相比是倒置的,即显微镜成倒像。
若观察的实物为“b ”,则显 微镜中看到的物像应为“q ”,将物像旋转1800与实物相同。
(2)视野中物像的移动方向与装片中实物的运动方向正好相反。
若物像偏向右下方,装片也 应向右下方移动才能将其移至视野中央。
5.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计算(1)放大倍数是指物像的长度或宽度与实物长度或宽度的比例。
镜头种类有无螺纹长度 放大倍数 视野大小、明暗物镜有长 大 小而暗 短 小 大而亮 目镜无长 小 大而亮 短大小而暗(2)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这里的放大倍数指的是长度或宽度,而不是面积或体积。
(3)放大倍数与视野范围内细胞数量变化的关系:①一行细胞数量的变化,可根据放大倍数与视野范围成反比的规律计算。
②圆形视野范围内细胞数量的变化,可根据看到的实物范围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的规律计算。
特别提醒使用显微镜的注意事项①下降镜筒时双眼要从侧面平视物镜,使之接近载玻片,但不能接触,目的是防止弄坏装片或镜头。
②对光时应用大光圈和小倍数的物镜。
③调成高倍镜前应将目标移至视野中央,换上高倍镜后只调节细准焦螺旋。
二、观察几种细胞的显微结构三、作业:请在下面方框中画一个高倍镜下的动物或植物细胞。
高中生物必修一实验归纳实验一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1、高倍镜的使用步骤:(1)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2)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3)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
如果光线较暗时,可用凹面反光镜来对光,同时选用较大的光圈;如果光线明亮时,可用平面反光镜来对光,同时选用较小的光圈。
(4)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换用高倍镜后不能使用粗准焦螺旋。
2、低倍镜和高倍镜的区别:透镜大小镜头长短视野亮度物像大小细胞数量低倍镜小短亮小多高倍镜大长暗大少3、污点位置的判断: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目镜、物镜、所观察的材料是在同一直线上的,只要分别转动镜头或移动玻片标本,看污物是否随之而动,就可做出正确判断。
实验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一)可溶性还原糖的检测和观察1、实验原理及化学试剂:斐林试剂与可溶性还原糖(如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这种试剂要现配现用.甲液(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与乙液(质量浓度为0.05g/mL的CuSO4溶液)等量均匀混合生成蓝色Cu(OH)2,Cu(OH)2与可溶性还原糖发生反应.淀粉、蔗糖等不能与斐林试剂发生颜色反应。
2、实验过程:选材(应选含糖量较高、颜色为白色或浅色的植物组织,以苹果、梨为最好)研磨过滤组织样液加入斐林试剂(现配现用)摇匀水浴加热观察颜色反应(浅蓝色棕色砖红色沉淀)。
(二)脂肪的检测和观察1、实验原理及化学试剂苏丹Ⅲ染液:把脂肪物质染成橘黄色苏丹Ⅳ染液:把脂肪物质染成红色2、实验过程选材(选含脂肪的种子,以花生种子为较好) 浸泡制作花生子叶临时转片(徒手切片,切片要薄,如厚薄不均就会导致观察时有的地方清晰,有的地方模糊)滴3滴苏丹Ⅲ染液染色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洗浮色显微镜观察(先用低倍镜,找到子叶最薄处,并移到视野中央,再换高倍镜,调整细焦螺旋观察,可见已着色的脂肪颗粒)。
(三)蛋白质的检测和观察1、实验原理及化学试剂双缩脲试剂:与蛋白质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在碱性溶液中,Cu2+与蛋白质发生反应)双缩脲试剂A液: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双缩脲试剂B液:质量浓度为0.01g/mL的CuSO4溶液2、实验过程选材(豆浆或鸡蛋蛋白) 取组织样液加入试管中加入双缩脲试剂A液加入双缩脲试剂B液摇匀观察,出现紫色.(四)淀粉的检测和观察1、实验原理及化学试剂:淀粉遇碘变蓝。
实验使用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实验原理】:比较几种生物细胞的结构,有的打V,没有的打X。
认识细胞结构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实验目的】:1、学会如何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2、了解细胞的结构;3、学会制作临时装片。
【实验材料和用具】:水绵,绿叶叶肉细胞和鱼的红细胞永久装片。
载玻片、盖玻片、蒸馏水、镊子、显微镜(物镜5X、10X、40X)、吸水纸【预习案】:1.使用显微镜一定要严格按照取镜→安放→_______→压片→观察的程序进行。
2.下降镜筒时,一定要用_________眼从_________注视物镜,使之接近玻片,但又要防止镜头触头触及玻片。
否则会压碎玻片和损坏物镜(10×物镜的工作距离为0.5~1cm)。
3.使用高倍物镜时,必须先在______________将物像移到视野的_____________,然后换用___________________。
因为低倍镜放大倍数_________,但视野_________,容易找到目标;与低倍物镜相比,高倍物镜放大倍数_________,视野_________,在玻片不动的情况下,高倍镜看到的只是低倍镜视野的_________部分。
4.换高倍镜时,千万不可将镜筒升高,正确的做法是直接转动__________,换上____即可。
5.换高倍物镜之后,视野变________(暗、亮),可以通过改变___________和________来调节亮度。
用________调焦,使模糊的物像变清晰。
6.制作临时装片时,材料要_________(多、少),切片要(厚、薄)。
盖上盖玻片时,一定要缓慢,防止装片中产生___________,影响观察。
【实验过程】:1.制作水绵细胞的临时装片:(1)取一片干净的_________平置于试验台上,用滴管在中央滴一滴_________。
(2)用_________挑取少许水绵置于载玻片的水滴上。
(3)从一侧轻轻盖上盖玻片,不要产生_________。
实验报告:使用高倍镜观
察几种细胞
Revised by BETTY on December 25,2020
实验报告
使用高倍镜观察几种细胞
一、实验目的
1、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比较不同细胞的异同点。
2、运用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
二、材料用具
1、材料:高等植物、动物永久切片等
2、用具: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滴管,清水等。
三、方法步骤
1、显微镜的使用
a.取镜安放:_____手握镜臂, _____手托镜座。
b.对光:转动_______,让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并体会对准时的振动;___眼注视目镜,尝试两眼同时睁开,然后扳动_______,调整遮光器,最终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
c.放置玻片标本:标本放在通光孔的正中央,为下一步观察做好准备。
d.观察、记录:下降镜筒时应顺时针方向旋转____准焦螺旋,并从侧面注视物镜,使物镜距离载玻片至1CM处;首先在低倍镜下观察,旋转___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时为止;将所要观察的目标________________;然后转动_______,使用_______继续观察,此时旋转____准焦螺旋调节清晰度,观察并做好记录。
e.显微镜的收放:严格按“取用时什么样,收放时就什么样”的要求去做。
2、制作临时装片
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用镊子夹起一小块材料(薄)放在载玻片上的清水中涂匀或展开→盖盖玻片(注意不要留有气泡)
四、实验结果
画图
动物细胞植物细胞
讨论: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异同点?。
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的实验原理在生物学研究中,高倍显微镜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实验工具。
它可以帮助我们观察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从而深入了解生物体的内部机制。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详细介绍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的实验原理。
一、1.1 红细胞的观察红细胞是血液中最常见的细胞类型之一,它们的主要功能是携带氧气和二氧化碳。
为了观察红细胞的结构,我们需要先将其染色。
常用的染色剂有吉姆萨染液和氰化钾溶液。
将染色后的红细胞放在载玻片上,加入一定量的生理盐水,然后用高倍显微镜观察。
在高倍镜下,我们可以看到红细胞的圆形形状、凹陷的两面膜以及内皮系统中的毛细血管网。
我们还可以观察到红细胞在不同环境下的状态变化,例如在低氧或高二氧化碳浓度下的形态变化。
二、2.1 白细胞的观察白细胞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可以识别并攻击入侵体内的病原体。
为了观察白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我们需要先制备白细胞悬液。
常用的制备方法包括离心、过滤等。
将制备好的白细胞悬液滴在载玻片上,加入一定量的生理盐水,然后用高倍显微镜观察。
在高倍镜下,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类型的白细胞,如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粒细胞等。
这些细胞具有不同的形态特征和功能特点,例如淋巴细胞通常呈现圆形或椭圆形、有明显的核仁;粒细胞则具有多边形或梭形的形状、有大量的颗粒状物质等。
我们还可以通过观察白细胞的运动行为来了解它们的功能特性。
三、3.1 神经元的观察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它们负责传递神经信号和控制机体的各种活动。
为了观察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我们需要先制备神经元标本。
常用的制备方法包括切片、贴片等。
将制备好的神经元标本放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
在高倍镜下,我们可以看到神经元的主体部分称为胞体,它通常呈圆形或椭圆形、有明显的核仁;神经元的突起部分称为轴突和树突,它们可以延伸数微米至数十微米不等。
我们还可以通过观察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方式来了解它们的通讯机制。
例如,当两个神经元之间形成突触连接时,会出现特定的化学物质释放和接受过程,这有助于我们理解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