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概论第6讲 铁路车站与枢纽
- 格式:ppt
- 大小:8.17 MB
- 文档页数:104
铁路限界:为了确保机车车辆在铁路线路上运行的安全,防止机车车辆撞击临近线路的建筑物和设备,而对机车车辆和接近线路的建筑物、设备所规定的不允许超限的轮廓尺寸线。
线路间的中心距离原则:1.保证行车安全2.保证工作人员的作业安全和便利3.超限货物通过的需要4.线路间行车设备影响线间距的因素1.机车车辆限界2.建筑限界3.超限货物装载限界4.设置在相邻线路间的有关设备的计算宽度5.在相邻线路间办理作业的性质6.线路上通行的列车速度7.车站平面布置。
道岔选型一般由道岔的容许通过速度确定(客运专线例外)容许通过速度是指机车车辆通过道岔的最高运行速度。
辙叉号码越大,即辙叉角越小,导曲线半径越大,侧向过岔速度越高。
但辙叉号码越大,则道岔全长越长,占地长度也越长。
线路平行错移——在车站两平行线路间的某一段需要修建站台或其他建筑物,以及为某种作业需要而变更线间距离时,其中一条线路要平行移动,移动后的线路与原线路之间用反向曲线连接,这种连接形式称为线路平行错移线路终端连接——将两平行线路中的一条线路的终端与另一条线路连接起来。
渡线——为了使机车车辆能从一条线路进入另一条线路,应设置渡线咽喉区——车场或车站两端道岔汇聚的地方,是各种作业必经之地,故可称为车场或车站的咽喉区。
自进站最外方道岔基本轨始端(或警冲标)至最内方出站信号机(或警冲标)的距离称为车站咽喉长度。
作业进路——在车站或车场咽喉区要办理行车和调车作业,每项作业的运行径路叫做作业进路。
两项作业可同时办理,且互不妨碍的两条进路,叫做平行进路;作业互相妨碍,不能同时办理的两条进路叫做敌对进路。
车站线路有效长——线路全长范围内可以停留机车车辆而不妨碍邻线行车的部分。
全长——车站线路一端的道岔基本轨接头至另一端道岔基本轨接头的长度。
线路全长减去该线路上所有道岔的长度,叫做铺轨长度。
影响起止范围因素——1.警冲标2.轨道电路。
道岔的尖轨始端(无轨道电路时)道岔基本轨接头处的钢轨绝缘(有轨道电路时)3.出站信号机4.车挡(为尽头式线路时)5.车辆减速器站坪:在铁路正线的平、纵断面上设置车站配线的地段叫做站坪。
《铁路车站与枢纽》期末考试复习大纲1、车站与区间的范围规定:在单线铁路,以车站两端进站信号机柱的中心线为界,外方是区间,内方则属车站范围。
在双线铁路上,是按列车的上下行方向分别确定的,一端以进站信号机柱中心线,另一端以站界标的中心线为界。
2、股道编号为了作业和维修管理上的方便,站内线路和道岔应有统一的编号。
站内正线规定用罗马数字编号(Ⅰ、Ⅱ……),站线用阿拉伯数字编号(1、2、3……)。
1、在单线铁路上,应当从站舍一侧开始顺序编号;位于站舍左、右或后方的线路,在站舍前的线路编完后,再由正线方向起,向远离正线顺序编号,如下图所示。
单线铁路车站线路、道岔编号2、在复线铁路上,下行正线一侧用单数,上行正线一侧用双数,从正线向外顺序编号,如下图所示。
双线铁路车站线路、道岔编号3、尽头式车站,站舍位于线路一侧时,从靠近站舍的线路起,向远离站舍方向顺序编号,如下左图所示。
站舍位于线路终端时,面向终点方向由左侧线路起顺序向右编号,如下右图所示。
尽头式车站铁路车站线路、道岔编号大站上股道较多,应分别按车场各自编号。
4、在划分车场的车站,车场股道的编号亦应从靠近站舍(信号楼)的股道起,向远离站舍(信号楼)方向顺序编号。
股道编号用阿拉伯数字,在股道编号前冠以罗马数字表示车场,如二场三股道,应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3股道。
对无站舍(信号楼)的车场,应顺公里标方向从左向右编号。
3、道岔(组)的编号1、用阿拉伯数字从车站两端由外而内,由主而次依次编号,上行列车到达端用双数,下行列车到达端用单数。
2、如车站一端衔接两个方向以上(有上行、也有下行),道岔应按主要方向编号。
3、每一道岔均应编以单独的号码,渡线道岔,交叉渡线道岔及交分道岔等处的联动道岔,应编为连续的单数或双数。
4、站内道岔,一般以信号楼中心线或车站中心线作为划分单数号与双数号的分界线。
5、当车站有几个车场时,每一车场的道岔必须单独编号,此时道岔号码应使用三位数字,百位数字表示车场号码,个位和十位数字表示道岔号码。
《铁路车站与枢纽》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道岔中心线表示法中的道岔中心是[ ]A.道岔尖轨尖端B.辙叉理论尖端C.道岔全长的中点D.直线和侧线两中心线交点2.如车辆溜经n副道岔时,则消耗的总能高为(单位mm)[ ]A.12nB.24nC.10nD.8n3.我国铁路站场上最常用的道岔是[ ]A.普通单开道岔B.普通双开道岔C.复式交分道岔D.三开道岔4.到发场适合的车场形式是[ ]A.梭形B.梯形C.平行四边形D.异腰梯形5.车站两到发线线间距一般为[ ]A.4000mmB.4500mmC.5000mmD.5300mm6.双线横列式区段站非机务段端平行作业数量不少于[ ]A.4B.5C.3D.27.我国站规规定,在中间站正线上铺设道岔[ ]A.不能小于9#B.不能小于12#C.不能小于18#D.大于6#即可8.梭形车场适合[ ]A.到发场B.调车场C.机务段D.货场9.横列式区段站机务段位置一般为[ ]A.站同左B.站同右C.站对左D.站对右10.机车车辆限界半宽是[ ]A.1700mmB.1750mmC.1800mmD.1740mm11.车站直线型梯线车场最适合[ ]A.线路较多的到发场B.线路较少的到发场C.线路较多的调车场D.都适合12.区段站靠近基本站台的到发线一般是[ ]A.单进路B.双进路C.三进路D.多进路13.双线横列式区段站客货交叉产生的原因是[ ]A.两到发场在正线一侧B.两到发场在正线两侧C.两到发场在调车场一侧D.两到发场在调车场两侧14.驼峰溜放作业中的易行车是指[ ]A.阻力小B.速度快C.装载重D.装载轻15.调车驼峰的组成是[ ]A.推送线、溜放线、迂回线B.推送线、峰顶、溜放线C.推送线、峰顶、迂回线D.推送部分、峰顶、溜放部分16.横列式区段站的主要特征是上下行到发场[ ]A.平行布置在正线两侧B.平行布置在正线一侧C.纵列布置在正线两侧D.纵列布置在正线一侧17.普通单开道岔确定运行方向的是[ ]A.转辙器部分B.辙叉部分C.曲线连接部分D.岔心部分18.以防止机车车钩越过警冲标,信号机一般设在警冲标后[ ]A.3.5mB.4mC.4.5mD.5m二、填空题:1.双线________式区段站一般不设机走线,因为______________。
《铁路车站与枢纽》课程复习重点掌握以下知识点:1.正线。
2.相邻线路线间距离的决定因素。
3.道岔的种类,道岔辙叉号码。
4.常见的道岔配列形式,相邻岔心间插入的直线段的作用。
5.线路平行错移。
6、线路终端连接的组成。
7.道岔与曲线间插入直线段的作用。
8.梯线按各道岔布置不同的分类。
9.车场。
10.咽喉区。
11.轨道电路。
12.站坪设在曲线的上缺点。
13.常见的车站站坪与区间纵断面的配合形式。
14.说明具有一条到发线的会让站布置图,规范推荐将到发线设于站房对侧的原因。
15.安全线、避难线的作用。
16.编组站的调车设备包括的内容。
17.编组站在作业和设备配置上与区段站的异同点。
18.以单线横列式区段站为例分析列车及机车车辆在区段站内的作业顺序。
19.双线横列式区段站机务段位置方案,说明各方案的优缺点。
20.双线横列式区段站机调交叉、客货交叉的解决措施。
21.枢纽区段站及其车流的分类。
22.单进路。
23.画出单向一级三场横列式编组站布置图,表示出车场,驼峰,牵出线,正线及机务段,车辆段的合理位置及主要连接线路。
说明其消除了横列式区段站的哪些缺点?仍然存在哪些缺点。
24.绘出单向二级四场混合式编组站布置图,当驼峰头部采用双推单溜作业方式,峰尾用2台机车进行编组作业时,从能力的角度分析在这种作业条件下产生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的主要措施。
25.单向二级四场编组站布置图的基本特征及设备布置特点。
26.画出单向三级三场纵列式编组站布置图(反接反发),分析该种布置图的图型特征及主要优缺点。
27.双向编组站布置图的折角车流的种类,对其的处理方法。
28.续溜车。
29.车站通过能力、咽喉道岔组的概念。
30.车辆自驼峰峰顶向调车场溜放过程中,作用在车辆上的力有哪些。
31.客运站主要办理的作业。
32.客运站与客车整备所相互位置的合理方案。
33.影响客运站到发线数量的因素。
34、旅客最高聚集人数,客运站流线及其按性质不同的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