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概论部分重点
- 格式:doc
- 大小:37.50 KB
- 文档页数:5
课题一 绪论( 5%)一、填空题(每空 2分,共 16 分)1.运输业的产品是旅客和货物的 位移 ,单位是“人 .km ”、“”,为了统计的方便,一般应采 用换算 吨公里。
2. 1825 年世界第一条铁路在 英 国诞生。
3.中国人自己建设的第一条铁路叫 唐胥 铁路。
4.我国杰出的铁路工程师 詹天佑 在京张铁路建设中巧妙采用 人字 型展线方案。
5.建国后中国共产党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叫 成渝 铁路。
6. 现代交通运输业主要包括铁路 . 公路. 水路 . 航空及 管道 运输。
7. 中国第一条铁路是 1876 年在上海修建的 吴淞 铁路 .8、运输生产的产品不是改变劳动对象的 算单位是人· km 或 t · km 。
课题二 铁路线路( 20%)一、填空题(每空 2分,共 48 分)1. 铁路线路 是机车、车辆和列车的运行基础。
2.铁路线路是一个整体的工程结构,包括路基、桥隧建筑物和轨道 三大部分。
3.铁路线路根据其在铁路网中的作用、性质、远期客货运量分为 四 个等级。
4.铁路线路在空间的位置是用线路 中心线 表示的。
5.铁路线路中心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叫做铁路线路的平面 。
6. 铁路线路的纵断面 反映了铁路线路的起伏变化和高程。
7.铁路线路平面由直线、 园曲线 、缓和曲线组成。
8.列车在曲线上行驶时要产生 附加阻 力,对行车非常有害。
9.我国铁路规定:在Ⅰ、 Ⅱ级铁路上相邻坡段坡度代数差大于 3‰ ,Ⅲ级铁路上相邻坡 段坡度代数差大于 4‰ 时,应以竖曲线连接两个相邻坡段。
10.坡道的坡度有正负之分,上坡为 正 ,下坡为11.公里标、半公里标、百米标称为 里程 标。
12.线路标志按计算公里方向设在线路左 侧。
13.铁路路基的两种基本断面是路堤和路堑 。
14.钢轨的标准长度有 12.5 m 、 25m 两种。
15.轨枕按其制作的材料不同分为木枕 和钢筋混泥土枕两种。
16.普通道岔由转辙器、 辙叉 及护轨、连接部分组成。
1.谈谈对我们国家铁路的了解?答:中国领土早期出现的第一条铁路是1876年在上海修建的吴淞铁路,采用欺骗和蒙混手段修建的,而我国自己创建的第一铁路是1881年建设的唐胥铁路,尽管如此但是和世界第一条铁路相比还是晚了56年。
总体来说旧中国铁路具有半封建半殖民的色彩,不仅铁路不均匀、不合理、技术落后,主要表现在少、偏、低。
新中国建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铁路的建设,建设新线,改造旧线,大力发展铁路。
如1958年包兰铁路、1970年的成昆铁路1987年的京广铁路和2005年建设的青藏铁路。
随着铁路的建设和发展,对中国的经济影响越来越大。
2.怎样才能实现铁路的协调发展?答:首先要根据规划原则总体要求来规划和建设铁路。
简而言之就是线网布局、枢纽建设与其他交通方式优化、衔接和协调发展提高综合效率和整体优势同时还要协调好点线能力,使客货通道畅通无阻。
增加网络密度、扩大路网覆盖面积,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充分利用既有资源,保护生态坏境。
3.列车在曲线上运行时,产生的曲线附加阻力的原因是什么?曲线半径的大小,对列车运行有什么影?答:因为列车在曲线线路上运行时,除了基本的阻力外,还要受到额外的阻力。
单位曲线阻力w与半径R成反比所以曲线半径越大阻力越小,反之则越大。
4.铁路上坡道坡度如何表示?列车在坡道上运行时,产生的坡道附加阻力是什么原因?他对列车有什么影响?答:坡度是用陡与缓来表示的。
由于有了坡道,就会给列车带来不良的影响,在破倒是运行时会受到一种由坡道引起的阻力叫做附加阻力。
坡度越大,列车上坡时坡道的阻力就越大,同一台机车所牵引的列车重量就越小。
5.什么是限制坡度?它的大小对运营条件和工程条件有哪些影响?I+W》Ix的含义是什么?答:在一个区段上,决定一台某一类型机车所牵引的货物列车重量最大值的坡度叫做限制坡度。
限制坡度的大小影响运输能力,限制坡度越小,列车重量可以增加,运输能力就越大,运营费用就越少。
坡道阻力值和曲线阻力值之和,不能大于该区段规定的限制坡度的阻力值。
第1章绪论交通是指“通过一定的组织管理技术,实现运载工具在公共交通网络上流动的一种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
运输是指借助公共交通网络及其设施和运载工具,通过一定的组织管理技术,实现人与物空间位移的一种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
交通运输:运载工具在公共交通线网上流动和运载工具上载运人员与物资在两地之间位移这一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的总。
交通运输的劳动工具——运输设备产品——旅客或货物的位移劳动对象——旅客、货物计量单位:人公里(客)吨公里(货)铁路的发展里程在增加机车车辆在改进速度在提高运量在加铁路运输运量,速度,成本,全天候,安全快捷,环保。
(1)运输能力大。
(2)能耗小。
3)运输成本较低(4)列车运行速度较高(5)安全性好(6)适应性强。
(7)环境污染程度小。
(8)有效使用土地(9)资本密集且固定资产庞大。
(10)设备庞大不易修,且战时容易遭致破坏维。
铁路运输的优势:大量旅客大宗货物中长距离第2章铁路线路铁路线路是机车车辆和列车运行的基础。
铁路线路是由路基、桥隧建筑物和轨道组成的一个整体工程结构。
线路中心线是指距外轨半个轨距的铅垂线AB与两路肩边缘水平连线CD交点O的纵向连线。
如上图所示:线路的平面由直线、曲线(圆曲线及缓和曲线)组成。
线路中心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叫做铁路线路的平面(俯视),表明线路的直、曲变化状态;线路纵断面由平道、坡道及设于变坡点处的竖曲线组成线路中心线展直后在铅垂面上的投影,叫铁路线路的纵断面(侧视),表明线路的坡度变化。
铁路线路在转向处所设的曲线,圆曲线基本组成要素有:曲线半径R,曲线转角α,曲线长L,切线长度T;缓和曲线长度L——直线与圆曲线之间的过渡线。
为了使列车安全、平顺地由直线运行到圆曲线(或由圆曲线运行到直线)而在直线与圆曲线之间设置一个曲率半径逐渐变化的曲线称为缓和曲线。
缓和曲线的特点①缓和曲线半径从∞→R(或 R →∞);②运行中列车的离心力逐渐↑(或↓);③缓和曲线轨距加宽逐渐↑(或↓);④缓和曲线外轨超高逐渐↑(或↓)。
铁道概论课程知识点总结一、铁道交通概念及发展历史1.1 铁道交通的概念和特点1.2 世界铁道交通的发展历史1.3 中国铁道交通的发展历史二、铁道交通基本构造要素2.1 铁路线路的构造要素2.1.1 铁路道床2.1.2 铁路轨道2.1.3 铁路道岔2.2 铁路车辆的构造要素2.2.1 机车2.2.2 客车2.2.3 货车2.3 铁路设备的构造要素2.3.1 信号设备2.3.2 通信设备2.3.3 电气化设备三、铁道交通运输组织和管理3.1 铁路运输的组织形式3.1.1 客运列车组织3.1.2 货运列车组织3.2 铁路运输的调度管理3.2.1 列车运行图3.2.2 行车组织3.2.3 运输保障四、铁道交通的发展趋势和挑战4.1 高速铁路的发展4.1.1 高速铁路技术4.1.2 高速铁路运营管理4.2 铁路智能化技术4.2.1 物联网技术在铁路运输中的应用 4.2.2 人工智能技术在铁路运输中的应用4.3 绿色铁路交通发展4.3.1 环保型铁路设施和车辆4.3.2 低碳铁路运输技术五、铁道交通的国际合作与交流5.1 国际铁路运输规则和标准5.1.1 国际铁路运输相关规章制度5.1.2 国际铁路标准化工作5.2 国际铁路交通技术合作5.2.1 跨国铁路建设合作5.2.2 国际铁路运输技术交流六、铁道交通行业发展趋势与就业前景6.1 铁路行业的发展趋势6.1.1 铁路交通技术的发展趋势6.1.2 铁路行业的市场需求6.2 铁路行业的就业前景6.2.1 铁路设计和施工岗位就业情况6.2.2 铁路运营管理岗位就业情况以上就是铁道概论课程的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学习铁道概论课程时,学生不仅要掌握以上知识点,还要关注铁路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增强综合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从事铁路相关行业做好准备。
铁道概论》铁道概论》、填空1.现代化运输的方式有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五种。
其中铁路运输业具有运量大、速度快的特点。
2.目前我国钢轨的标准长度有12.5 米和25 米两种。
3.路基常见的两种基本形式是路堤和路堑。
4.驼峰由推送部分、溜放部分和封顶平台组成。
5.铁路运输工作包括客运工作、货运工作和行车组织三部分。
6.铁路线路是机车车辆限界和建筑限界两种。
7.车站按技术作业的不同可分为中间站、区段站、编组站,区段站和编组站统称为技术站。
按业务性质可分为客运站、货运站和客货运站。
8.铁路车辆按用途分为客车、货车和特种用途车三类。
9.机车按牵引动力的不同可分为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
从用途上分有客运机车、货运机车和调车机车。
10.牵引供电系统包括牵引变电所和接触网两部分。
11.动车组是由动力车和拖车或全部由动力车长期固定地连挂在一起组成的车组。
12.世界上第一条铁路于1825 年在英国诞生。
(V)1.固定信号机一般均应设置在列车运行方向的( B )。
13. 目前我国铁路的标准轨距是 1435mm 直线部分允许误差为 +4mm 。
性事故、一般事故四类 15.机车信号、 自动停车装置和列车无线调度电话成了机车上 不可缺少的“三大件” 。
、判断题可实现车辆的连挂。
(叉号)6. 钢轨的类型或强度是以每米长度的大致质量表示的。
7.轮对是指两个车轮。
(X )8.联锁设备是用来保证列车在区间内运行的安全。
辆车分开。
(") 10.铁路信号设备是铁路信号、联锁、闭塞等设备的总称。
三、选择题14.铁路行车事故分为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和大事故、 险口号1.车辆全长指车辆两端端墙之间的距离。
(X) 2.相邻线路两个相邻钢轨的距离叫线间距X)3.线路平面的组成要素是平道和坡道。
X)4.只要其中 个车钩处在开锁位置,与另一辆车钩碰撞后就5.铁路线路曲线半径越小,列车所受阻力越小。
X)9.摘车钩时,只要其中 个车钩处在开锁位置,就可以把两A、右侧B、左侧C、左侧或正上方2.警冲标设在两会合线路线间距(B )的中间。
铁道概论部分重点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1.谈谈对我们国家铁路的了解答:中国领土早期出现的第一条铁路是1876年在上海修建的吴淞铁路,采用欺骗和蒙混手段修建的,而我国自己创建的第一铁路是1881年建设的唐胥铁路,尽管如此但是和世界第一条铁路相比还是晚了56年。
总体来说旧中国铁路具有半封建半殖民的色彩,不仅铁路不均匀、不合理、技术落后,主要表现在少、偏、低。
新中国建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铁路的建设,建设新线,改造旧线,大力发展铁路。
如1958年包兰铁路、1970年的成昆铁路1987年的京广铁路和2005年建设的青藏铁路。
随着铁路的建设和发展,对中国的经济影响越来越大。
2.怎样才能实现铁路的协调发展答:首先要根据规划原则总体要求来规划和建设铁路。
简而言之就是线网布局、枢纽建设与其他交通方式优化、衔接和协调发展提高综合效率和整体优势同时还要协调好点线能力,使客货通道畅通无阻。
增加网络密度、扩大路网覆盖面积,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充分利用既有资源,保护生态坏境。
3.列车在曲线上运行时,产生的曲线附加阻力的原因是什么曲线半径的大小,对列车运行有什么影答:因为列车在曲线线路上运行时,除了基本的阻力外,还要受到额外的阻力。
单位曲线阻力w 与半径R成反比所以曲线半径越大阻力越小,反之则越大。
4.铁路上坡道坡度如何表示列车在坡道上运行时,产生的坡道附加阻力是什么原因他对列车有什么影响答:坡度是用陡与缓来表示的。
由于有了坡道,就会给列车带来不良的影响,在破倒是运行时会受到一种由坡道引起的阻力叫做附加阻力。
坡度越大,列车上坡时坡道的阻力就越大,同一台机车所牵引的列车重量就越小。
5.什么是限制坡度它的大小对运营条件和工程条件有哪些影响I+W》Ix的含义是什么答:在一个区段上,决定一台某一类型机车所牵引的货物列车重量最大值的坡度叫做限制坡度。
限制坡度的大小影响运输能力,限制坡度越小,列车重量可以增加,运输能力就越大,运营费用就越少。
第一章概论1、世界铁路发展大概分为几个时期?萌芽期(1825~1870)蓬勃发展期(1870~1913)衰退期(1918~1969)复苏期(1970后)2、改革开放后,我国进行了几次列车提速?六次3、高速铁路的特征?(1)速度快(2)客运量大(3)全天候(4)安全可靠(5)能耗低(6)污染轻(7)占地少(8)舒适(9)效益高第二章铁路线路1、铁路建设的三个阶段?(1)前期工作阶段(2)基本建设阶段(3)投资效果反馈2、铁路分几个等级?三个等级,即Ⅰ级、Ⅱ级、Ⅲ级。
3、铁路线路的中心线、平面、纵断面?中心线:表示线路在空间的位置。
平面:线路中心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表明线路的直、曲变化状态。
纵断面:线路中心线展直后在铅垂面上的投影,表明线路的坡度变化。
4、铁路平面组成?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5、铁路曲线要素?曲线半径R、曲线转角α、曲线长L、切线长度T、缓和曲线长度L06、曲线半径对运行的影响?小曲线对运行不利7、缓和曲线的特点?曲率半径由无穷大逐渐减小到它所衔接的圆曲线半径R(或反之);离心力逐渐增加(或减小);外轨超高逐渐增加(或减少);轨距加宽值逐渐增加(或减少)8、同向曲线、反向曲线、夹直线,三者关系两相邻曲线,转向相同,称为同向曲线;转向相反,称为反向曲线。
介于两同向曲线(或反向曲线)间一般不太长的直线成为夹直线。
9、基本阻力、附加阻力基本阻力:列车在空旷地段沿平、直轨道运行时所受到的阻力。
包括车轴与轴承之间、轮轨之间以及钢轨接头对车轮的撞击阻力等。
基本阻力在列车运行时总是存在的。
附加阻力:列车在线路上运行时,受到的额外阻力,如坡道阻力、曲线阻力、起动阻力等。
10、曲线附加阻力产生原因、计算方法当列车通过曲线时,由于惯性力的作用,外侧车轮轮缘紧压外轨,使其磨耗增大。
又由于曲线外轨长于加力牵引:跨越山岭时,机车须双机牵引或多机牵引。
15、铁路线路纵断面图:用一定的比例尺和规定符号,把平面图上的线路中心线展直后投影到铅垂面上,并注有线路平面和纵断面有关资料的图。
1.现代化运输的方式有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五种。
其中铁路运输业具有运量大、速度快的特点。
2.目前我国钢轨的标准长度有12.5米和25米两种。
3.路基常见的两种基本形式是路堤和路堑。
4.驼峰由推送部分、溜放部分和封顶平台组成。
5.铁路运输工作包括客运工作、货运工作和行车组织三部分。
6.铁路线路是机车车辆限界和建筑限界两种。
7.车站按技术作业的不同可分为中间站、区段站、编组站,区段站和编组站统称为技术站。
按业务性质可分为客运站、货运站和客货运站。
8.铁路车辆按用途分为客车、货车和特种用途车三类。
9.机车按牵引动力的不同可分为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
从用途上分有客运机车、货运机车和调车机车。
10.牵引供电系统包括牵引变电所和接触网两部分。
13.目前我国铁路的标准轨距是1435mm直线部分允许误差为+4mm。
14.铁路行车事故分为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和大事故、一般事故四类。
1什么叫限界?基本限界有哪几种?答:为了确保机车车辆在铁路线路上运行的安全,防止机车车辆撞击邻近线路的建筑物和设备,而对机车车辆和接近线路的建筑物、设备所规定的不允许超越的轮廓尺寸线,称为限界。
分为机车车辆限界和建筑物限界。
2、什么叫限制坡度?限制坡度的大小对铁路运输有什么影响?答:在一个区端上,决定一台某一类型机车所能牵引的货物列车重量的坡度叫限制坡度。
限制坡度小,列车重量可以增加,运输能力就大,运营费用就越省。
但限制坡度过小时,就不容易适应地面的天然起伏,特别是在地形变化很大的地段,是工程量增大,造价提高。
3、什么是联锁?连锁的基本内容是什么?答:信号岔道、进路之间的这种相互制约的关系叫联锁。
防止建立会导致机车车辆相冲突的进路;必须使列车或调车车列经过的所有道岔均锁闭在与进路开路方向相符合的位置;必须使信号机的现实与建立的进路相符。
4、什么叫股道有效长度?确定有效长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是指在线路全长范围内可以停留机车车辆而不妨碍信号显示、岔道转换、临线行车的线路最长利用部分。
1、铁路线路是机车、车辆和列车的运行基础。
2、铁路线路根据其在铁路网中的作用、性质、远期客货运量分为四个等级。
3、钢轨的标准长度有12.5米、25米两种。
4、道岔号数越大,辙叉角越小,导曲线半径越大,机车车辆通过道岔的速度就越高。
5、为了实现挂钩和摘钩,车钩有三种位置:锁闭位置、开锁位置、全开位置。
6、下面车辆标记中99.998.3郑北←段修标记99.393.3齐厂←厂修标记7、中国高速铁路动车组简称为CRH。
8、车站按技术作业分编组站、区段站和中间站。
9、警冲标用来指示机车车辆的停留位置,防止机车车辆侧面冲突。
(√)10、坡度值i是坡道线路中心线与水平夹角的正切值,即坡道段的始点和终点的高差与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之比值。
(√)11、钢轨有兼作轨道电路的作用。
(√)12、在会让站上,既可以实现会车,也可以实现越行。
(×)13、轴重是车辆实际载重与轴数之比。
(×)14、电力机车具有牛马特性,而内燃机车没有。
(×)15、地面固定信号可以侵入建筑限界。
(√)16、进站信号机设置在车站入口,指示列车能否进入车站,起防护车站及接车进路的作用,显示距离不得小于1000米。
(×)17、信号标志主要包括警冲标、站界标、预告标、司机鸣笛标、道岔表示器、线路表示器等。
(√)18、铁路运输是以列车方式输送旅客和货物。
(√)19、托运是指托运人向车站按批提出货物运单和运输要求,它分为保价运输和不保价运输。
20、铁路线路是一个整体的工程结构,包括路基、桥隧建筑物和轨道三大部分。
21、接头联结零件是用来联结钢轨与轨枕间接头的零件。
22标准轨距是1435mm。
23、为了保证机车车辆的走行部能顺利通过曲线,因此要对小半径曲线的轨距要适当加宽。
24、车站按业务性质分为客运站、货运站、客货运站。
25、站内正线的编号方法是,规定用罗马数字(Ⅰ、Ⅱ、Ⅲ)编号。
26、调车场是专门用来解体编组车辆的一种调车设备。
铁道概论复习要点1.铁路线路定义、组成、分类?铁路线路是机车车辆和列车运行的基础。
它直接承受机车车辆轮对传来的压力,为了保证列车能按规定的最高速度安全、平稳和不间断地运行,使铁路运输部门能够质量良好地完成客货运输任务,铁路线路必须经常保持完好状态。
铁路线路是由路基、轨道和桥隧建筑物组成的一个整体工程结构。
按照列车运行的速度,铁路线路可以分为常速铁路、快速铁路、高速铁路和超高速铁路铁路等级应根据其在路网中的作用、性质、设计速度和客货运量确定,分为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客货共线铁路(分为Ⅰ、Ⅰ、Ⅰ、Ⅰ级)、重载铁路。
2.正线?连结车站并贯穿或直股伸入车站的线路为正线。
3.到发线?到发线是指车站线路中能办理列车到达和出发使用的线路。
4.限制坡度?在一个区段上,决定某一类型机车所能牵引的货物列车质量(最大值)的坡度叫做限制坡度ix。
5.线路中心线?铁路线路在空间的位置是用它的中心线来表示的。
中间线点的位置是路肩连线CD的重点,线路中心线是中间线电O在纵向上的连线。
6.平面的定义、组成?线路中心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叫做铁路线路的平面,表明线路的直、曲变化状态;线路平面由直线、缓和曲线和圆曲线组成7.纵断面的定义、组成?线路中心点展直后在铅垂面上的投影,叫铁路线路的纵断面,表明线路的坡度变化。
铁路线路的纵断面由平道、坡道和竖曲线组成8.设置缓和曲线的原因?为了使列车安全、平顺地由直线运行到圆曲线(或由圆曲线运行到直线)以及乘客乘坐舒适,而在直线与圆曲线之间设置一个曲率半径逐渐变化的缓和曲线。
9.曲线区段为何要轨距加宽和外轨超高?为防止轮对被轨道楔住或挤翻钢轨,对于小半径曲线的轨距要适当加宽,以使机车车辆能顺利通过曲线,减少轮轨间的磨耗。
列车在曲线上行驶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将列车推向外股钢轨。
为了平衡离心力,使内外两股钢轨受力均匀,垂直磨耗均等,旅客不因离心加速度而感到不适,将外轨抬高一定程度。
10.线路标志的类型及设置的地点?YH、HY、HZ、ZH11.铁路路基?铁路路基是经开挖或填筑而形成的直接支承轨道、满足轨道铺设和运营条件而修建的土工结构物12.路基的断面形式?(1)路堤当铺设轨道或路面的路基面高于天然地面时,路基以填筑方式构成,这种路基称为路堤。
填空1.车辆换长2.空气制动机得空气压缩机、总风缸、制动阀等就是装在机车上。
3.牵引供电系统组成。
4、动车组就是由动力车与拖车或全部由动力车长期固定地连接在一起得车组。
5.盘形制动有轴盘式与轮盘式之分。
6.铁路线路组成。
7.铁路线路平面由直线、圆曲线曲线组成;曲线包括与缓与曲线。
3.道岔号数(N)用辙叉角(α)得表示方法。
4.道岔号数与机车车辆通过道岔得速度得关系。
5.车站分类。
6、动车组得二系悬挂采用空气弹簧减振。
判断1.车站内正线、站线编号方法2.技术站3.通用货车分类944.车辆载重就是车辆允许得最大载重量,以吨为单位1245、车底架作用1006.空气制动机得部件,一部分装在机车上,另一部分装在车辆上7.中国第一条铁路8.铁路运输业得产品9.铁路线路得纵断面10.铁路线路坡度11.变坡点12.涵洞得组成13、按照辙岔形式来分,道岔分为固定辙岔与活动心轨道岔14、车站就是铁路线上设有配线得分界点15.车站特别用途线选择1.规模最小、数量最多得车站就是( A )。
A.中间站B.区段站C.编组站D.铁路枢纽2.站内道岔得得编号原则一般为,上行列车到达端编为(B ),下行列车到达端编为( )。
A.单数、双数B.双数、单数C.单数、单数D.双数、双数3.车站联锁系统得室外设备主要就是( D )。
A.轨道电路B.电动转辙机C.信号机D.前三项4.办理大量得货物列车解体与编组作业得车站就是( C )。
A.中间站B.区段站C.编组站D.客运站5.列车中车辆得制动与缓解作用,就是由( C )操纵制动来实现。
A.调车员B.调度员C.机车司机D.站长6.车辆设计所允许车辆行使行驶时得最高速度称为( B )速度。
A.旅行B.构造C.行驶D.制动7.对我国列车运行控制系统CTCS得级别描述正确得就是( D )。
A.CTCS0-1级B.CTCS0-2级C.CTCS0-3级D.CTCS0-4级8.( D )防护自动闭塞区段得闭塞分区与非自动闭塞区段得所有区间。
铁道概论重点知识总结
铁道概论重点知识总结
一、铁路运输
1、铁路运输是指通过铁路把货物和乘客的运输任务完成。
2、铁路运输有着良好的经济效果,可以大大降低运费,拓宽运输的范围,提高运输能力。
3、铁路运输的优势在于能够提供较高的运输容量,具有较低的能耗,能满足货物的高速运输需求。
4、铁路运输的缺点是存在安全风险,较大的投入,较慢的运行速度。
二、铁路建设
1、铁路建设是指建设铁路路网的过程。
2、铁路建设的目的是促进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改善人民生活。
3、铁路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规划设计、资金筹集、施工施路、点检维修等。
4、铁路建设的主要技术措施有:采用新型工程技术,开发有利于建设的自然资源,改善运输环境条件。
三、铁路配置
1、铁路配置是指在铁路线路上设置的各个设施,以及运行保障系统。
2、铁路配置的设施主要有:轨道设施、桥梁设施、车站设施、
维修设施、照明设施、信号设施等。
3、铁路配置的运行保障系统有:车辆运行管理系统、车辆安全保护系统、车辆保养检测系统、运输货物监管系统等。
4、铁路配置要求符合安全要求、节能要求、质量要求、经济要求、环境要求。
铁道概论知识点总结一、铁道的起源与发展历史铁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水运和人力车辆运输。
早在公元前5世纪,中国就有了用来运输煤矿和建筑材料的土桥。
后来,随着冶金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使用铁质车轮,这标志着人类运输方式的进步。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工业革命的兴起催生了蒸汽机车的发明,从而为铁路的兴建提供了动力。
在英国,世界上第一条蒸汽机车铁路——斯文顿铁路于1825年开通,标志着铁路运输正式进入了蒸汽时代。
此后,铁路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成为了现代化交通系统的一部分。
二、铁道的构成要素1. 铁轨:铁路的最重要构成要素,用于承载列车的重量并提供行驶方向。
2. 机车和车辆:用于牵引列车和乘客、货物的运输。
3. 供电系统:一些铁路采用电气化牵引方式,因此需要电气化的供电系统以提供电力。
4. 信号与通信系统:以确保列车安全、高效地行驶的信号系统和通信设备。
5. 轨道设施:包括隧道、桥梁、路基、架空线等,用于确保铁路线路畅通。
三、铁道的技术特点1. 高速度:铁路列车在高铁、动车组等先进铁路上可以达到时速300公里以上的驰骋速度,远远超过了其他交通工具。
2. 大运力:通过扩大列车编组、提高列车速度和运行密度等方式,铁路可以实现大运力的运输需求。
3. 经济性:相对于航空运输和道路运输,铁路运输的运费相对来说较低,具有较高的经济性。
4. 可靠性:由于铁路的专用化设计和维护,铁路运输具有较高的可靠性,极少发生事故。
5. 环保性:与汽车和飞机相比,铁路运输具有较高的环保性,对大气和环境的污染较小。
四、铁道的运营管理1. 营运计划:铁路运营管理需要通过合理的营运计划安排列车的运行,以适应市场需求和客流变化。
2. 安全管理:铁路运输是一项容易发生事故的高风险行业,因此需要采取严格的安全管理措施,确保列车和乘客的安全。
3. 车辆维护:铁路运营管理需要对机车和车辆进行定期维护,以保证其性能和安全。
4. 人员管理:铁路运输需要合理安排人员的工作,包括司机、乘务员、站务人员等。
铁道概论绪论知识点总结一、铁道的历史发展铁道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希腊和罗马时期,那时候人们就已经开始使用铁轨和轮车来运输大型货物。
而现代铁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的工业革命时期,当时蒸汽机的发明和改进使得铁路运输得以实现。
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铁路是在英国建成的,19世纪初的曼彻斯特和利物浦之间的铁路成为世界上第一条商用铁路。
从那时起,铁道在世界各地迅速发展,成为了连接城市和国家的主要交通方式。
二、铁道的基本结构铁道的基本结构包括铁轨、轨道衔接系统、路基和车辆等。
铁轨是铁道的基础,它可以承受高压力和摩擦力,为列车提供了运行的轨道。
轨道衔接系统包括轨道衔接器、轨道连接板、轨扣等部件,用来连接各个铁轨,使得整个铁道形成一个连续的轨道系统。
路基是铁路的基础设施,通常由碎石、石块、砂土和混凝土等材料构成,用来支撑和固定铁轨。
车辆包括机车、客车和货车等,它们是铁道运输中的载体,为乘客和货物提供了运输服务。
三、铁道的运行原理铁道的运行原理基于牛顿力学和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列车在铁轨上行驶时受到重力、摩擦力和空气阻力等外力的影响。
机车通过内燃机或电动机提供动力,驱动车轮与铁轨之间的摩擦力,从而推动列车在铁轨上行驶。
车轮贴着铁轨运行的同时,车轮和轨道之间的摩擦力和支撑力,使列车保持稳定和平衡的状态,从而实现列车的高速运行。
四、铁道的技术发展铁道技术在历史发展中不断创新和进步,从蒸汽机车到电力机车,再到高铁和磁悬浮列车等,铁道技术得到了巨大的提升。
现代的高速铁路可以实现时速350公里以上的运行速度,极大地提高了铁路运输的效率和安全性。
此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铁路运输逐渐实现了自动化和智能化,列车运行和调度系统得到了极大的改进,大大提高了运输效率和运行安全。
五、铁道的未来展望在未来,铁道技术仍将持续创新和发展。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人们对铁路运输的需求也将不断增长,尤其是在城市间和城市内的轨道交通领域。
高速铁路、城市轻轨和地铁等铁道交通系统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为人们提供更加便捷和高效的出行服务。
铁道概论知识点总结大全铁道是由一系列铁轨、道岔、车站、信号系统和电气化设备组成的交通系统,用于运输货物和乘客。
铁道运输具有高效、速度快、运量大、稳定可靠等特点,是现代交通运输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以下是铁道概论的知识点总结:一、铁道的发展历史1. 铁路的起源:最早的铁路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的古希腊,在此之后,古罗马、中国、印度等地也有过铁路的早期形式。
2. 工业革命对铁路的推动:18世纪的工业革命使得铁路的发展进入了新阶段,蒸汽机车的发明和使用对铁路运输产生了重大影响。
3. 铁路的全球扩张: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铁路在欧洲、亚洲、美洲等地得到了广泛的发展,成为各国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
二、铁路的基本构成1. 铁轨:铁路上的轨道,主要由钢制钢轨和木制枕木组成,为火车提供了行驶的基础设施。
2. 车辆:主要包括机车、客车和货车等,是铁路运输的主要运输工具。
3. 信号系统:包括信号灯、信号杆、信号标志等,用于保障铁路运输的安全和顺畅。
4. 电气化设备:部分铁路进行了电气化改造,以提高运输效率和环保性能。
三、铁路运输的特点1. 运输能力大:铁路运输的列车可以携带大量的乘客和货物,运输能力远远超过了公路运输。
2. 运输速度快:相比公路运输,铁路运输的行车速度更快,能够以更短的时间完成长距离运输。
3. 运输安全可靠:铁路交通线路独立,信号系统完善,铁路运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较高。
4. 运输成本低:相对于其他交通方式,铁路运输的成本更低,且运输量大,能够降低单位运输成本。
四、铁路运输的优势和发展前景1. 环保节能:铁路运输能够大大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是一种低碳、环保的交通方式。
2. 经济效益:铁路运输可以带动经济发展,促进工业和贸易的发展,有利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建设。
3. 发展前景:随着科技的不断更新和发展,铁路运输将不断提高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有望成为未来交通运输的主要发展方向。
五、铁路建设和管理1. 铁路建设规划:铁路建设需要充分考虑地理环境、人口密度、资源分布等因素,进行科学规划和设计。
铁道概论知识点概述总结铁路是一种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它的发展对于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铁路交通具有运量大、速度快、能耗低、环保等优势,因此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铁道概论是关于铁路相关知识的学科,它包括了铁路的发展历程、构成要素、运输组织、管理模式、运输技术、安全保障等方面的内容。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铁道概论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概述和总结。
一、铁路的发展历程铁路是一种利用轨道运输人员和货物的交通工具,它起源于19世纪,随着时代的发展,铁路的技术逐渐完善,运输能力不断提高。
铁路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蒸汽机车时代、电力机车时代和高速列车时代。
在蒸汽机车时代,铁路交通主要依靠蒸汽机车进行牵引,车速较慢,运输效率低。
而在电力机车时代,铁路运输开始使用电力机车,运输能力得到了提高。
而目前的高速列车时代,则是指铁路运输向高速化、智能化、安全化方向发展。
铁路的发展历程不仅反映了科技进步的历程,也与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二、铁路的构成要素铁路是由线路、车辆、信号系统、供电系统等构成的。
线路是铁路运输的基础设施,它由轨道、道岔、信号等组成,承担了列车的运行任务。
车辆是铁路运输的实体,包括客车、货车和机车。
信号系统用于指导列车运行的安全,供电系统则提供了机车牵引电能。
这些构成要素相互配合,构成了完整的铁路运输系统。
三、铁路的运输组织铁路的运输组织包括了列车运行计划、运输组织和指挥调度、客运和货运组织等内容。
列车运行计划是基于客流量和货运量等因素,按照一定的线路、车次和时间表制定的。
运输组织和指挥调度则是指在列车运行过程中,需要进行线路调度、车次调度、信号控制等工作,以保证列车运行的安全和顺利。
客运和货运组织是指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票务和货运计划,并进行运输组织和指挥调度。
四、铁路的管理模式铁路的管理模式包括了线路建设和管理、车辆运行和管理、客货运组织和管理等内容。
线路建设和管理是指铁路局根据国家规划,进行线路建设和维护。
铁道概论总结期末铁道概论,是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
通过学习铁道概论,我们可以掌握铁道的基本概念、结构和运行原理,了解铁道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以及相关的技术和管理知识。
本文将对铁道概论进行总结,涵盖内容包括铁道的定义、发展历史、技术和管理等方面。
一、铁道的定义和基本概念铁道是一种用于运输货物和人员的交通工具的设施,由轨道、道床、车辆和相关设备组成。
铁道的主要特点是轨道是固定的,车辆在轨道上行驶。
铁道的主要作用是提供便捷、快速、安全的交通运输服务,是现代城市化进程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
铁道概论涵盖了铁道的相关基本概念,如轨距、铁轨、轨枕、道床等。
轨距是指车轮之间的间距,不同国家或地区的铁道轨距不完全一致。
铁轨是铁道上车轮的运行轨迹,能够承受车辆轮轴的荷载。
轨枕是铺设铁轨的支撑结构,起到支撑、固定和缓冲的作用。
道床是轨枕和地基之间的填料材料,能够分散荷载,保证铁道的稳定性。
二、铁道的发展历史铁道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在英国工业革命时期起步。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铁道的重要性不断增强。
铁路的建设促进了工业的发展,加快了商品和人员的流通。
铁道的快速、便捷和大容量运输能力,使其成为现代运输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铁道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
在早期的蒸汽机车时代,火车是主要的牵引方式。
然后是电力机车时代,电力机车的出现提高了列车的运行速度和运输能力。
现在,高速铁路的出现使铁道运输更加高效、便捷和舒适,是现代化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铁道的技术和装备铁道技术和装备是铁道概论的重要内容之一。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铁道技术和装备也在不断更新和发展。
主要的技术包括轨道技术、牵引技术、车辆技术和安全技术。
轨道技术是指轨道的设计、施工和维护。
随着高速铁路的发展,轨道的设计和施工要求更加严格,需要掌握先进的轨道技术。
牵引技术是指列车的动力来源,主要包括蒸汽机车、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
不同类型的机车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机车。
1.谈谈对我们国家铁路的了解?答:中国领土早期出现的第一条铁路是1876年在上海修建的吴淞铁路,采用欺骗和蒙混手段修建的,而我国自己创建的第一铁路是1881年建设的唐胥铁路,尽管如此但是和世界第一条铁路相比还是晚了56年。
总体来说旧中国铁路具有半封建半殖民的色彩,不仅铁路不均匀、不合理、技术落后,主要表现在少、偏、低。
新中国建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铁路的建设,建设新线,改造旧线,大力发展铁路。
如1958年包兰铁路、1970年的成昆铁路1987年的京广铁路和2005年建设的青藏铁路。
随着铁路的建设和发展,对中国的经济影响越来越大。
2.怎样才能实现铁路的协调发展?答:首先要根据规划原则总体要求来规划和建设铁路。
简而言之就是线网布局、枢纽建设与其他交通方式优化、衔接和协调发展提高综合效率和整体优势同时还要协调好点线能力,使客货通道畅通无阻。
增加网络密度、扩大路网覆盖面积,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充分利用既有资源,保护生态坏境。
3.列车在曲线上运行时,产生的曲线附加阻力的原因是什么?曲线半径的大小,对列车运行有什么影?答:因为列车在曲线线路上运行时,除了基本的阻力外,还要受到额外的阻力。
单位曲线阻力w与半径R成反比所以曲线半径越大阻力越小,反之则越大。
4.铁路上坡道坡度如何表示?列车在坡道上运行时,产生的坡道附加阻力是什么原因?他对列车有什么影响?答:坡度是用陡与缓来表示的。
由于有了坡道,就会给列车带来不良的影响,在破倒是运行时会受到一种由坡道引起的阻力叫做附加阻力。
坡度越大,列车上坡时坡道的阻力就越大,同一台机车所牵引的列车重量就越小。
5.什么是限制坡度?它的大小对运营条件和工程条件有哪些影响?I+W》Ix的含义是什么?答:在一个区段上,决定一台某一类型机车所牵引的货物列车重量最大值的坡度叫做限制坡度。
限制坡度的大小影响运输能力,限制坡度越小,列车重量可以增加,运输能力就越大,运营费用就越少。
坡道阻力值和曲线阻力值之和,不能大于该区段规定的限制坡度的阻力值。
6.路基的基本形式与自然地面有何关系?路基的排水设备有哪些?答:路基高于天然地面时,路基以填筑方式完成,这种路基称路堤。
路基低于天然地面时,路基以开挖的方式构成,这种路基叫路堑。
路基的排水设备有:纵向排水沟、侧沟、截水沟、渗沟、渗管。
7.轨道的组成及作用?我国铁路轨道有几种类型?不同类别的构造有何区别?答:轨道由钢轨、轨枕、连接零件、道床、防爬设备和道岔组成。
钢轨:直接承受车轮的巨大作用力并引导车轮的运行方向。
轨枕:支撑钢轨,并将压力传给道床,同时可以固定钢轨位置及保持规定轨距。
连接零件:把钢轨和轨枕连接在一条道床上道床;支承轨枕,把压力均匀传给路基,固定轨枕位置,防止位移。
防爬设备;安装在轨枕之间,用来顶住轨枕,共同防止轨枕爬行。
道岔;主要作用是为列车变道所用。
我国铁路轨道有2种类型(有砟轨和无砟轨)主要区别在;无砟轨道施工简便、精确度高,混泥土道床板内钢筋布置多,采用无缝轨道电路。
8.道岔号如何表示?道岔号数大小对列车有什么影响?绘制单开道岔图。
答:辅助道用阿拉伯数字1、2、3..表示,主轨道用I II...表示。
道岔数越大通行越快,反之越小。
9.限界的概论答:为确保车辆早线路上运行安全,防止机车车辆撞击邻近的建筑物和设备而对机车车辆和接近线路建筑物、设备规定的不允许超过的轮廓尺寸线,称为限界。
10.线路的等级和概念?线路的平面和纵面?轨道两股钢轨的位置?什么叫无缝线路?答:我国铁路(线路)划分4个等级I II III IV级铁路(线路)是由路基、桥隧建筑物和轨道组成的一个整体工程结构线路的中心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叫做铁路线路的平面。
在垂直面上的投影叫做铁路线路的纵断面。
无缝线路是把若干根标准长度的钢轨经焊接成为一条长钢轨的线路。
11.铁路车辆如何分类?作用及其特点?答:铁路车辆按用途分客车、货车及特种用途车,安轴分四、六、多轴车,按载重量分50、60、75、90T多种。
作用及特点:客车主要用来载人,货车用来载货,而特殊车辆主要用来做一些专用的事情,比如邮政车、医疗车等货车:按用途可分为专用、通用、特种3种(通用货车有棚车、平车、罐车、冷藏车、)12.铁路车辆的基本构造分哪几部分?答:分为车体、走行部、车钩缓冲装置、制动装置、车辆内部设备组成13.货车的走行部有那几个部分组成?简述各部分作用?并扼要说明货物重量是通过车辆中那些部件传到地面的?答:由轮对、轴箱油润装置、侧架、摇枕及弹簧减震装置组成轮对:承受重量,牵引列车在轨道上行驶轴箱油润装置:将轮对和侧架连接在一起,并将重量传给轮对摇枕及弹簧减震装置组成:承受和传递各种作用力,而且把转向架各零件组成一个整体首相车底架承受车体和货物重量通过上下心盘传给走行部,然后经走行部传给钢轨,其中轮对要承受车辆全部重量,摇枕通过下心盘把重量传给两侧的弹簧架及侧架。
14.车钩缓冲装置由那几个部分组成?作用是什么?车钩有几种作用位?分别在什么情况下使用?答:由车钩、缓冲器、两部分组成车钩作用:为实现挂钩或摘钩,使车辆连接或分离。
缓冲器:缓和冲击作用,吸收一部分冲击时产生的动能车钩有3种作用位。
锁闭位置,两个车辆连接在一起时车钩就处在锁闭位置开锁位置,钩锁体被提起,钩舌只受到拉力就可以向外转开位置全开位置,只要其中一个车钩处在开锁位置,就可以把车辆分开15.简述空气制动装置的缓解作用和制动作用。
空重车的转换装置、缓解法、降压法的概论?答:缓解作用:制动阀在缓解位置时,总风缸压缩空气进入主管,经制动管进入三通阀,推动活塞右移,打开充气狗,进入副风缸,使主副缸压力相等时静止制动作用:制动阀移到制动位,排除一部分空气,副缸压力大于制动管中压力,因而推动活塞左移。
空重车的转换装置概论:简述为空车位转换阀门被打开副风缸压气进入降压风缸,重车位时转换阀门将被关闭缓解法:副风缸压缩空气经缓解法排除,副缸压力低于主管压力,三通阀动作,制动缸内空气排除,实现缓解降压法:副缸内压力大于主管内压力,制动缸吸气,实现降压16.铁路机车是如何分类的?安源动力不同分为哪几类?答:按牵引力、运用、列车动力轮对和驱动设备、列车转向架布置和车辆连接方式分类的按原动力不同可分: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17.简述机车牵引特性的基本概念?答:机车牵引列车运行的过程,就是机车牵引力克服列车启动时和运行时所受到的阻力过程。
机车在牵引列车时,由于线路平纵断面及其他因数所受到的阻力是经常变化的。
每台列车都有牵引特性曲线,但是曲线的两端不能无限延长。
18.内燃机车按传动方式分为哪两种?答:内燃机的传动方式可分电力传动内燃机和液力传动内燃机19.简述四冲程柴油机的基本工作原理?答:活塞通过连杆与曲轴相连,子气缸盖上设有进、排气门和喷油嘴。
柴油通过喷油嘴喷入气缸并与高温高压空气相遇,燃烧膨胀做功。
活塞要经过往复4个行程,柴油机才能完成进气、压缩、燃烧膨胀、排气一个工作循环,使其热能转变成机械能20.内燃机车为什么要设传动装置?答:因为传动装置是柴油机曲轴与机车动轴之间的传速比可变的中间环节,作用是使柴油机的功率传到动轴上并符合机车牵引要求。
21.电力传动内燃机车的传动装置有那几个主要设备?功率如何让传输的?答:主要有主发电机、整流装置、牵引电动机3个设备。
功率是通过发电机做功,通过整流装置传给牵引电机,从而是机车制动。
22.电力机车上的电器设备分别装设那3条电气回路中?各自作用是什么?主电路的组成?答:分别装在主电路、辅助电路、控制电路中主电路作用:产生机车牵引力和制动力的各种电气设备连成一个系统,实现机车的功率传输辅助电路作用:将单相交流电转变成三相交流电,供给通风机、油泵机组和空气压缩机使用控制电路作用:控制主、辅助电路中的控制电器连接成一个系统23.机车交路的概念?我国机车的方式?答:铁路机车牵引列车总是按区段接续进行的,机车在固定区段担当运输任务往返运行的贿赂称为机车交路。
我国机车的方式24.什么是铁路车站?车站分类?车站的作用?答:铁路车站是铁路办理客货运输基地,又是铁路系统的一个基层生产单位。
车站分类:按业务性质分、按技术作业分、按所担任的任务量及铁路网上的地位分车站的作用:车站是办理客货运输的基地。
车站是贴了运输的基本生产单位。
车站是铁路运输窗口,服务水平和效率的体现25.什么是铁路区间,区段?区间的概念?答:把每一条铁路线路划分成若干个长度不同的线段,每一线段称区间区段是指两相邻技术站间的铁路线段区间可分为站间区间、为所间区间、闭塞分区。
26.什么是中间站?中间站的主要作业和设备是什么?答:中间站是为沿线城乡人民及工农业生产服务,提高铁路区段通过能力,保证行车安全而设的站主要作业和设备:列车的通过、会让和越行。
旅客乘降和行李包裹的承运、保管与支付。
货物的承运、装卸、保管与交付。
摘挂列车或专用线取送车辆的调车业务。
客运设备、货运设备、站内线路、信号及通信设备27.车站线路应如何进行编号?车站道岔应如何进行编号?站界和股道的有效长?答:正线用I II表示,调车线、走行线等都用阿拉伯数字1、2、3、、表示车站道岔编号:也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从车站两端由外向里依次编号站内道岔,一般以车站站舍中心线作为划分单数号和双数号的分界线,弱站舍远离车站中心,则以车站或车场中心线划分,每一道岔均应编为单独的号码,对于度线。
交分道岔等的联动道岔,应编为连续或双数当车站有几个车场时,每一车场必须单独编号,道岔使用3为阿拉伯数字,百位表示车场号,个位表示道岔号,避免有相同道岔编号股道有效起止范围由警钟标、道岔的尖轨始端或道岔基本轨接头处的钢轨绝缘、出战信号机、车档站界:单线以两端进站信号机柱的中线为界。
双线按上下行正线分别确定的。
28.什么是车站线路的有效长?主要因数有哪些?答:进出口信号机之间的距离为车站线路的有效长。
主要因数有,车站的大小及信号机的位置29.什么是区段站?区段站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答:在中等城市和铁路网上牵引区段(机车交路)的起点或终点而设立的叫区段站主要任务:为邻接铁路区段供应及整备设备机车或更换机车乘务组,并为无改编中转货物列车办理规定的技术作业。
30.什么是编组站?编组站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答:编组站是铁路网上办理大量货物列车解体、编组作业,编组直达、通车和其他列车,并为此设有比较完善的调车设备的车站主要任务:解编各种类型的货物列车组织和取送本地区车流供应列车动力,整备检修机车对车辆进行日常维修和定期检修31.编组站在作业和设备上有何特点?编组站布置图基本类型有哪些?答:改编货物列车作业。
无调中转列车作业。
货物作业车作业。
机车整备和检修作业。
车辆检修作业。
主要设备:调车设备、行车设备、机务设备、车辆设备,其中调车设备是编组站的核心布置图基本类型:单双向布置图、横纵列式、混合式布置图32.调车驼峰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线路范围是什么?平面和纵面的结构?答:推送部分、溜放部分和峰顶平台组成推送部分:由驼峰解体的车列,起第一钩车位于峰顶平台终端时,车列全长所在的线路范围溜放部分:峰顶到计算停车点的线路范围峰顶平台:推送部分和溜放部分连接部分的一段平坡地段33.我国铁路调车驼峰常用的调速工具有哪些?答:减速器、减速顶、加速顶、加减速小车、制动铁鞋及手闸34.什么是铁路信号设备?包括哪些内容?设备的作用和分类?答:铁路信号、车站联锁、区间闭锁等设备的总称包括列车的运行、调车工作的安全、铁路的通过能力作用:行车和调车运行条件的命令,行车和调车人员必须执行信号显示的要求,才能无确保安全和提高生产效率分类:可分为听觉信号和视觉信号35.铁路固定信号有哪些?答:地面信号和机车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