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身障碍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77.00 KB
- 文档页数:3
心功能不全一.[A 型选择题]1.衡量心力衰竭的指标是A.心泵功能改变B.心肌舒张功能障碍C.心肌收缩功能障碍D.回心血量不足E.心输出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答案] E2.原发性心肌舒缩功能障碍的原因常见于:A.主动脉瓣狭窄B.心肌炎C.主动脉瓣关闭不全D.二尖瓣关闭不全E.高血压[答案] B3. 心力衰竭临床表现产生的病理生理基础是:A.压力负荷过重B.容量负荷过重C.心输出量不足和回流障碍D.心肌能量代谢障碍E.心肌梗死[答案] C4.下列哪种疾病可引起高输出量性心力衰竭?A.维生素B1缺乏症B.冠心病C.肺源性心脏病D.风湿性心脏病E.高血压病[答案] A5. 容量负荷过重损害心功能常见于A.肺动脉高压B.二尖瓣关闭不全C.肺栓塞D.肺动脉狭窄E.心肌病[答案] B6.高输出量性心力衰竭病人的血流动力学特点是:A.心衰时心输出量比心衰前有所增加,可稍高于正常水平B.心衰时心输出量比心衰前有所降低,但可高于正常水平C.心衰时心输出量比心衰前有所增加, 但低于正常水平D.心衰时心输出量比心衰前有所降低, 但低于正常水平E.以上说法都不正确[答案] B7.下列哪种因素可导致左心室后负荷过度?A. 肺循环阻力增加B. 体循环阻力增加C. 回心血量增加D.主动脉瓣关闭不全E.二尖瓣关闭不全[答案] B8.下列哪种疾病不会出现低输出量性心力衰竭?A. 严重贫血B. 冠心病C. 高血压心脏病D.心肌病E.心脏瓣膜病[答案] A9.不列哪种疾病伴有右心室前负荷明显加重?A. 肺源性心脏病B. 肺动脉瓣狭窄C. 高血压病D. 室间隔缺损E. 心肌病[答案] D10.可发生心脏离心性肥大的疾病是A. 高血压病B. 肺源性心脏病C. 主动脉瓣闭锁不全D. 二尖瓣狭窄E. 冠心病[答案] C11.心肌肥大不平衡生长的器官水平主要特征是A. 单位重量肥大心肌的毛细血管数目减少B. 整个心脏重量的增加超过了心脏交感神经轴突的生长C. 支配心脏的交感神经生长过快D.心肌细胞体积的增长过快E.心脏各部分不均匀生长[答案] B12.心力衰竭时心肌收缩性降低的机制,下列哪项不正确?A.兴奋-收缩偶联障碍B.心肌能量代谢紊乱C.心肌细胞凋亡D.心肌细胞坏死E.心肌交感神经分布密度增加[答案] E13.心力衰竭时血液灌流量减少最显著的器官是A.皮肤B.肝脏C.骨骼肌D.脑E.肾脏[答案] E16. 心脏前负荷过重的常见原因是A. 肺动脉高压B. 肺栓塞C.慢性贫血D.主动脉狭窄E. 心肌炎[答案] C17.心脏压力负荷过重的常见原因是A.肺动脉高压B.室间隔缺损C.甲亢D.动-静脉瘘E.心肌病[答案] A18.可发生心肌向心性肥大的疾病是A.心肌炎B.高血压病C.二尖瓣关闭不全D.甲亢E.心肌中毒[答案] B19.心肌离心性肥大的特点是A.心肌细胞增生B.心肌纤维变粗C.肌节串联性增生D.肌节并联性增生E.见于压力负荷过度情况下[答案] C20.心肌离心性肥大的主要原因是A.心脏收缩期阻力过大B.冠脉血流量增加C.舒张期室壁张力增高D.心率加快E.心输出量增加[答案] C21.心力衰竭的常见诱因是A.酸中毒B.高钾血症C.分娩D.肺部感染E.以上都是[答案] E22.严重贫血引起心力衰竭的主要机制是A.心肌能量生成障碍B.心肌能量利用障碍C.兴奋-收缩偶联障碍D.心肌收缩蛋白破坏E.心肌能量储存障碍[答案] A 23.引起心室舒张功能异常因素中,下列哪项错误A.钠钙交换体与Ca2+ 亲和力下降B.Ca2+ 复位加速C.心肌能量缺乏D.心室舒张势能减少E.心室僵硬度增大[答案] B24.心肌细胞内Ca2+达到何种数值才达到心肌收缩的阈值A.10-8 mol/LB.10-7 mol/LC.10-6 mol/LD.10-5 mol/LE.10-4 mol/L[答案] D25.心室舒张势能减少是由于A.心室收缩加强B.室壁张力减弱C.冠膜内血栓形成D.室内压过低E.以上都是[答案] C26.引起心室顺应性下降的常见原因中。
护理心理习题库(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病人一旦患癌症后,最常见且突出的反应是A、紧张B、焦虑C、以上均不正确D、愤怒E、恐惧正确答案:E2.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一般不包括A、情绪多变B、,容易悲观C、不易激惹D、生活单调E、易感孤独正确答案:C3.与粘液质相对应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气质为A、兴奋型B、抑制型C、活泼型D、安静型正确答案:D4.激情是一种A、情感状态B、快乐状态C、短时的情绪状态D、持久的情绪状态正确答案:A5.心理咨询的意义不包括A、生活价值判断B、解除应激压力C、卫生知识传播D、防治心身疾病正确答案:A6.根据内容,记忆的种类不包括A、形象记忆B、情绪记忆C、运动记忆D、机械记忆E、语词记忆正确答案:D7.气质是属于心理现象中的A、意志过程B、情感过程C、人格特征D、认知过程正确答案:C8.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护士的人际能力及其A、变通性B、主导性C、权威性D、灵活性E、主动性正确答案:B9.医生诊断有病,但本人否认自己有病,属于A、角色行为异常B、角色行为减退C、角色冲突D、角色行为缺如正确答案:D10.青少年的情绪特点包括A、稳定性B、深刻性C、丰富性D、道德性正确答案:C11.行为主义的创始人为A、华生B、弗洛伊德C、斯金纳D、巴甫洛夫正确答案:A12.“前有断崖,后有追兵”,此时的心理冲突属于A、以上都不是B、双重趋避冲突C、双避冲突D、趋避冲突E、双趋冲突正确答案:C13.言语沟通在技巧上,应主要采用A、开放式提问.B、封闭式提问C、释义提问方式D、重复提问方式正确答案:A14.C型人格是下列哪类疾病典型的人格特点A、糖尿病B、消化性溃疡C、支气管哮喘D、恶性肿瘤E、冠心病正确答案:D15.社会再适应量表中, LCU最高的事件是A、结婚B、配偶死亡C、退休D、转学正确答案:B16.支气管哮喘与下列哪项无关A、心理创伤B、花粉C、紧张D、高钠饮食E、沮丧正确答案:D17.病人抑郁、厌世、以至自杀,属于A、角色行为强化B、角色行为异常C、角色行为减退D、角色冲突正确答案:B18.共同参与型医患关系A、病人只能接受不能反对B、临床应用严重外伤C、病人作用是合作关系的参加者D、医生仅告诉病人做什么正确答案:C19.通过与被试会晤,采用一对一的方式了解心理活动和行为反应的方法是A、观察法B、以上均是C、测验法D、调查法E、访谈法正确答案:E20.情感的特点是A、表面现象B、较稳定C、短时存在D、有情景性正确答案:B21.建立中国第一个心理实验室的教授是A、王国维B、陈大齐C、潘菽D、丁瓒正确答案:B22.心理治疗关系的建立原则包括A、时限性B、道德性C、认知性D、开放性正确答案:A23.对于吃、喝、呼吸空气、性生活等的需要,属于A、自我实现的需要B、爱的需要C、生理性需要D、自尊的需要E、安全的需要正确答案:C24.随意运动是意志行动的A、前提B、核心C、基础D、方向正确答案:C25.急性焦虑应激反应症状主要为A、过度换气B、心动过缓C、心动过速D、血压降低正确答案:C26.先学习的材料对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称为A、前摄抑制B、前后抑制C、相互抑制D、倒摄抑制正确答案:A27.精神分析常利用的方法为A、生物反馈B、系统脱敏C、梦的分析D、厌恶治疗正确答案:C28.“草木皆兵”是引起的反应。
医学心理学练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濒死患者心理活动分为五个连续的阶段,即 ( )A、协议期、否认期、愤怒期、接受期和抑郁期B、否认期、协议期、抑郁期、愤怒期和接受期C、抑郁期、协议期、否认期、愤怒期和接受期D、愤怒期、否认期、协议期、抑郁期和接受期E、否认期、愤怒期、协议期、抑郁期和接受期正确答案:E2、下面各项不属于性格特征的是( )A、遗传特征B、态度特征C、理智特征D、情绪特征E、意志特征正确答案:A3、小李,大二男生,在校运动会时,既想参加比赛锻炼自己,又怕成绩不好被人讥笑,从而感觉焦虑、犹豫,此时他的动机冲突是( )A、双趋冲突B、双避冲突C、趋避冲突D、双重趋避冲突E、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C4、衡量感觉能力的客观指标是( )A、外部感觉B、感受性C、感觉的敏锐度D、内部感觉E、感觉阈限正确答案:E5、“触景生情”属于( )A、情绪记忆B、形象记忆C、长时记忆D、运动记忆E、逻辑记忆正确答案:A6、以下不属于社会性需要的是( )A、获得成就B、人际交往C、接受教育D、劳动E、充饥解渴正确答案:E7、将个体的本能欲望,如攻击欲望或性欲望,以社会可接受的行为表现出来,这种防御机制是( )A、压抑B、置换C、投射D、退行E、升华正确答案:E8、超我遵循的原则是( )A、至善原则B、真实原则C、道德原则D、快乐原则E、理想原则正确答案:A9、以下属于行为治疗的技术是( )A、梦的分析B、自由联想C、家谱分析D、空椅疗法E、系统脱敏正确答案:E10、人们在感知当前的事物时,会不知不觉地根据自己过去的知识和经验来理解它,从而快速获得深刻、精确的信息,知觉的这种特性被称为( )A、对比性B、理解性C、选择性D、恒常性E、整体性正确答案:B11、个体能够主动地支配自己的行动,不屈从于他人的压力,不随波逐流,按照自己的信念、知识和行为方式行动,描述的是意志的( )A、自制性B、坚韧性C、果断性D、自觉性E、整体性正确答案:D12、下列选项中属于症状评定量表的是 ( )A、MMPIB、EPQC、16PFD、HRBE、SCL-90正确答案:E13、李大爷,65岁,髋关节置换术后,安于已适应的患者角色现状,该出院时却不愿意出院,其患者角色状态为( )A、角色行为异常B、角色行为强化C、角色行为冲突D、角色行为缺如E、角色行为减退正确答案:B14、关于心身疾病的发病机制,不正确的叙述是A、有一部分心身疾病的发病机制属于非条件反射性学习B、身体器官对疾病的脆弱易感性C、丘脑-垂体-肾上腺轴、自主神经系统的递质、中枢神经与免疫系统的活动D、个体潜意识中未解决的心理冲突E、交感神经系统功能的过度活动性正确答案:A15、在人类世界中,应激源的同义词为( )A、生活困扰B、生活事件C、日常困扰D、个人困难E、压力正确答案:B16、交通拥挤、每天挤车上下班,从应激源属性来看,属于( )A、文化性应激源B、事件性应激源C、心理性应激源D、躯体性应激源E、社会性应激源正确答案:E17、做梦是属于一种( )A、幻想B、创造想象C、无意想象D、再造想象E、有意想象正确答案:C18、男,55岁,工程师,因膀胱癌入院准备接受手术治疗。
心理精神科护理练习题(附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精神障碍病人在思维、情感、意志、行为等方面明显异常,严重者可出现:A、自伤、伤人、毁物B、睡眠障碍C、运动障碍D、有自控能力正确答案:A2、精神分裂症的基本症状之一:A、意志缺乏B、意志增强C、意志减退D、意志缺乏正确答案:D3、某精神分裂症病人认为有某种特殊的仪器在控制自己。
这属于A、语词新作B、精神自动症C、内心被揭露感D、物理影响妄想E、关系妄想正确答案:D4、精神分裂症的特征性症状不包括A、感觉障碍B、被害妄想C、幻听D、情感淡漠E、联想障碍正确答案:A5、精神分裂症各种类型中,治疗效果最差的是A、青春型B、单纯型C、偏执型D、紧张型E、未分化型正确答案:B6、癔症病人抽搐发作时,紧急处理最常用的药物是A、氯氮平B、百忧解C、奋乃静D、丙咪嗪E、地西泮正确答案:E7、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于重度抑郁病人疗效可达:A、0.8B、0.7C、0.9D、1正确答案:C8、精神分裂症最有效的维持治疗是A、长时间住院治疗B、心理社会治疗C、持服药D、持服药并参加工作E、渐减药并参加工作正确答案:D9、病人,男性,40岁,患精神分裂症,经常趴在自家阳台俯耳侧听,自言自语。
此症状属于A、意志活动减退B、幻听C、被害妄想D、幻视E、注意力增强正确答案:B10、病人,男性,28岁,精神分裂症。
第2次复发住院治疗后拟于明日出院。
护士在对病人进行出院指导时,应首先重点强调的是A、加强营养B、规律生活C、维持药物治疗D、锻炼身体E、参与社会工作正确答案:C11、精神病人的饮食护理,护士应做到:A、让病人自己进食B、按时按量按病情准备饮食,并注意观察病人的进食情况C、对木僵者可强行喂食D、对躁动者不控制其进食速度正确答案:B12、某女与同事吵架之后,突然倒地,全身挺直,双手乱动,几分钟后,号啕大哭,捶胸顿足A、情感低落B、情感倒错C、情感高涨D、情感暴发E、情感淡漠正确答案:D13、病人表现不言、不食、不动面部表情固定甚至大小便潴留对外界刺激缺乏反应肢体随意摆动成特殊姿势A、.情感淡漠B、痴呆C、情绪低落D、情感高涨E、木僵正确答案:E14、意识障碍的重要标志之一是A、记忆力障碍B、定向力障碍C、认知障碍D、情感淡漠E、注意力集中困难正确答案:B15、某病人近2年来总感到肚子里有虫爬,很不舒服,但说不出具体的部位。
华医网继续教育《心身疾病的护理方法》习题答案一、心身疾病概述1、“内环境”概念的提出的时间是()A、19世纪中叶B、20世纪中叶C、17世纪中叶D、18世纪中叶E、16世纪中叶2、下列属于应激的心理社会中介因素中人格特征的是()A、反应差异假设B、问题应对C、初级评价D、主观支持E、情绪应对3、可预防心身疾病的措施不包括()A、减少负性情绪对健康的不良影响B、正确认识各种生活事件C、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D、长期超负荷工作E、劳逸结合不超负荷工作4、有些人在面对应激事件时易采用“钻牛角尖”的方式应对,这种应对方式属于()A、自我防御反应B、情绪反应C、行为反应D、生理反应E、认知反应5、下列中不属于应激源属性的是()A、躯体性应激源B、社会性应激源C、心理性应激源D、文化性应激源E、外部性应激源二、心身疾病理论与医学模式1、下列中起源于约350年前,来源于物理化学实验的医学模式是()A、心理社会模式B、神灵医学模式C、生物心理社会模式D、经验医学模式E、生物医学模式2、关于“心”与“身”的关系叙述有误的是()A、躯体症状是躯体组织或器官对外界环境的述求B、躯体症状是缓解内心冲入的重要途径C、躯体症状虽并非情绪本身,但也存在必然相关D、躯体症状是个体对躯体感受的负性解读E、躯体症状是学习或模仿的结果3、下列不符合整体医学模式观的是()A、人与社会环境没有密切联系B、人与社会环境密切联系C、人是自然生物社会人D、人心理活动和生理活动相互平衡E、人类心理因素在调节和适应功能中有能动作用4、相较于"生物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模式"更注重于()A、疾病本身B、局部器官C、心理治疗D、自然科学E、抢救5、下列不符合心身医学的意义的是()A、有利于缓解医患矛盾B、有利于医疗管理C、提高护理质量D、加剧医患矛盾、引发冲突E、减少医疗资源浪费三、常见心身疾病及其护理1、下列不属于内科心身疾病的是()A、原发性高血压B、冠心病C、脊椎过敏症D、偏头痛E、心因性知觉异常2、下列对心身疾病的特点描述错误的是()A、生物或躯体因素是心身疾病发生发展的基础B、个性特征与某些心身疾病密切相关C、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中起到重要作用D、患者之间没有相同或类似的家族史E、以躯体的功能性或器质性疾病为主,一般有比较明确的病理生理过程3、下列属于儿科心身疾病的是()A、继发性脐绞痛B、甲亢C、肌紧张性头痛D、垂体功能低下E、糖尿病4、下列属于妇科心身疾病的是()A、支气管哮喘B、偏头痛C、神经性咳嗽D、过度换气综合征E、更年期综合征5、下列不属于皮肤科心身疾病的是()A、神经性皮炎B、心因性发热C、湿疹D、荨麻疹E、斑秃四、心身疾病患者压力应对策略1、在心身疾病患者压力应对策略中,下列不属于团体心理治疗的方法是( )A、社会支持B、情绪表达C、教育D、社会支持E、正念—活在当下2、对于酒瘾或药瘾都适宜使用的治疗手段是()A、精神分析法B、药物替代疗法C、暗示疗法D、认知行为疗法E、催眠疗法3、在心身疾病患者压力应对策略中,其治疗目的是增强患者对疾病的控制感和把握感的治疗方法是()A、家庭治疗B、团体心理治疗C、认知行为治疗D、催眠治疗E、心理教育4、心身疾病的治疗不包括()A、针对患病器官的对症治疗B、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C、行为治疗D、中医治疗E、冲击疗法5、下列不属于帮助心身疾病患者增强适应性的是()A、帮助家人,隐瞒患者真实的病情B、帮助患者获得正确的信息C、帮助患者识别、接纳负性情绪D、帮助患者与疾病相处和治疗E、帮助患者处理负性情绪五、心身病房护士应具备的素质1、下列关于心身疾病的概念中属于心身反应的是()A、神经性尿频B、心率增快C、偏头痛D、冠心病E、消化性溃疡2、护士与一糖尿病患者和家属共同研究病人出院后的饮食安排,此时护士的角色是()A、教育者B、帮助者C、策划者D、治疗者E、咨询者3、护士给病人做健康教育时主要使用()A、亲密距离B、熟人距离C、社交距离D、社会距离E、演讲距离4、下列中不属于心身疾病的特点的是()A、具有躯体症状和与躯体症状相关的体征B、不同个性特征的人易患某“靶器官”心身疾病C、发病原因应是社会心理因素或主要是社会心理因素D、通常不涉及自主神经系统所支配的系统或器官E、遗传和个性特征与心身疾病的发生有一定关系5、下列不属于心身科护士具备的素质中积极情感的是()A、自尊B、自信C、友善D、同情E、自大。
神经精神病学模拟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下列哪项不是偏头痛的特征A、常伴恶心、呕吐B、搏动样头痛C、一般持续15分钟至3小时D、多为偏侧E、发作性正确答案:C2.下列哪支血管闭塞最容易导致偏瘫A、小脑下前动脉B、大脑前动脉C、大脑中动脉D、脊髓前动脉E、小脑后下动脉正确答案:C3.吉兰-巴雷综合征经典的病理改变是A、华勒变性B、节段性脱髓鞘C、轴突变性D、嵌压性神经病E、血管炎正确答案:B4.关于心境障碍的临床表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心境障碍没有思维散漫B、心境障碍可伴有幻觉、妄想和思维散漫C、心境障碍没有妄想D、心境障碍没有幻觉E、心境障碍伴有幻觉、妄想和思维散漫,且常与情感不协调正确答案:B5.一家属反应病人喜欢照镜子,此时,最应想到病人可能有那一症状A、人格解体B、被害妄想C、思维联想障碍D、感知综合障碍E、幻听正确答案:D6.适应障碍是指在遭遇生活事件后多长时间起病?A、2~3个月B、1个月内C、不超过2年D、超过6个月E、不超过1年正确答案:B7.一个人的意志强弱主要取决于A、行为B、思维C、情感D、智能E、感知觉正确答案:C8.心境障碍的5-羟色胺假说认为A、抑郁发作有5-羟色胺升高和降低B、躁狂发作有5-羟色胺升高和降低C、躁狂发作有5-羟色胺升高D、抑郁发作有5-羟色胺升高E、没有任何趋向性变化正确答案:C9.颈内动脉系统和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不可能都出现的症状是A、意识障碍B、病理反射C、交叉瘫D、瞳孔改变E、脑神经瘫痪正确答案:C10.癫痫状态最常见的原因;A、饮酒B、过度疲劳C、感染D、不规范AEDs治疗E、不恰当地停用AEDs。
正确答案:E11.女患,38岁,以“视物双影3天”为主诉来诊,既往健康。
查体:神清语利,右眼睑下垂,眼球外展正常,向内、上及下方向均受限;瞳孔右侧4mm>左侧2.5mm。
为明确诊断最应进行的检查是A、头颅CT扫描B、局部脑血流量检查C、脑电图D、脑血管造影E、腰穿检查脑脊液正确答案:D12.关于视神经脊髓炎的急性横贯性脊髓炎,哪一项不对A、胸颈段脊髓受累为主B、有脊髓损害的三主征C、脊髓损害体征分布对称、完全D、复发型脊髓炎常伴有Lhermitte征E、MRI上脊髓纵向融合病变多超过3个以上脊柱节段正确答案:C13.关于精神病学的学科地位,以下哪种说法正确A、精神病学是心理学的分枝学科B、精神病学是社会科学的分枝学科C、精神病学是临床医学的分枝学科D、精神病学是生物医学的分枝学科E、精神病学是行为医学的分枝学科正确答案:C14.72岁的男性病人,既往从未有过脑卒中发作。
心境障碍习题及答案01.男,45岁,每年有情绪低落1-2个月,情绪低落严重时有厌世及自杀行为。
近来又出现明显的情绪低落,对该病人主要防止( )A.攻击行为B.毁物C.自杀D.伤人E.出走02.女,42岁,近3个月来头痛、乏力、早醒、坐立不安,常担心家人会出事,怀疑自己得了不治之症,给家庭带来麻烦,悲观失望。
最可能的诊断是( )A.神经衰弱B.焦虑症C.抑郁症D.疑病症E.癔症03.女性,27岁,2个月来工作较累,近2周出现兴趣缺乏,易疲劳,言语少,动作迟缓,自觉脑子笨,没有以前聪明,早醒,食欲减退,腹胀,便秘,全身酸痛,有时感心慌气急,对自己的处境和未来悲观绝望。
你认为该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 )A.焦虑症B.神经衰弱C.疑病症D.抑郁症E.心身疾病04.可出现幻觉、妄想症状的是( )A.瘾症B.脑外伤C.疑病症D.神经衰弱E.抑郁症05.诊断抑郁发作的必要条件是( )A.早醒B.自杀观念C.思维迟缓D.动作减少E.心境低落06.男,36岁。
近2月来常感头晕目眩,记忆力明显减退,情绪低落,对事情不感兴趣,最需要进行检查( )A.头颅MRIB.抑郁自评量表C.焦虑自评量表D.CT检查E.骨髓穿刺07.男,24岁。
吸食可卡因1天后停用,伴有无价值感,无望感,早醒,最可能是( )A.抑郁症B.戒断综合征C.神经衰弱D.精神分裂症E.神经官能症08.关于抑郁症的临床表现,正确的是( )A.无望、无助、无价值感是情感体验B.愉快感缺乏是必要症状之一C.自责、自罪、自杀观念是核心症状D.很少伴有消化系统症状E.不会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09.男,20岁,大学生。
不食、不语伴行为异常6个月。
曾在当地医院就诊。
此次入院检查:神志清,仰卧,头颈悬空不动,无自发言语,面无表情,拒绝服从医生的简单指令,眼球活动自如。
有时突然拍门或抢病友的东西。
体格检查未见异常。
最快缓解其症状的治疗措施是( )A.改良电抽搐治疗B.口服利培酮C.肌注氟哌啶醇D.肌注地西泮E.静脉滴注氯丙嗪10.男,36岁。
一、单选题
1、可影响心脏泵血功能的因素包括()。
A.心室的充盈量
B.心肌本身的收缩和舒张功能
C.心率
D.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D
2、引起心功能不全的常见病因不包括()。
A.心肌受损
B.心脏后负荷降低
C.心室充盈障碍
D.心律失常
正确答案:B
3、下列()因素最易引起心性猝死。
A.限制性心肌病
B.心脏瓣膜狭窄
C.严重的心率失常
D.以上均是
正确答案:C
4、高排血量性心力衰竭见于()。
A.严重贫血引起的心力衰竭
B.高血压引起的心力衰竭
C.糖尿病引起的心力衰竭
D.心脏瓣膜病引起的心力衰竭
正确答案:A
5、常见的心衰诱因包括()。
A.心肌炎
B.心肌中毒
C.心梗
D.劳累
正确答案:D
二、判断题
1、患者体力活动受限,但休息后症状可以消失属心功能III级。
正确答案:×
2、心室充盈障碍时,心室在舒张期载血量下降,收缩时射血量减少。
正确答案:√
3、右心衰早期的典型症状为下肢水肿。
正确答案:√
4、心率增快绝对可增加心输出量。
正确答案:×
5、心脏瓣膜的主要作用是阻止血液的倒流,保障血液流动的方向。
正确答案:√。
护理心理学习题参考答案模块一绪论一、单选题1.E2.C3.A4.D5.C6.C7.D8.B9.A 10.D二、思考题1.护理心理学定义的特征是什么?护理心理学(nursing psychology)是心理学和护理学相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是将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应用于护理领域,研究在护理情境下医疗服务对象和护理人员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解决护理实践中的心理问题,以实施最佳护理的一门应用性学科。
其特征为:注重护理情境与护理活动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强调护理活动主体的内在心理因素;强调护理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交叉应用性学科。
2.护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研究心身交互作用对健康的影响;研究患者心理活动特点;研究心理评估和干预患者心理活动的理论与技术;研究与增强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
3.护理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有哪些?常用的研究方法括观察法、调查法、测验法、实验法。
4.观察法有哪些优点和缺点?观察法的优点①不需要其他中间环节直接获得第一手资料,因此,观察的资料更加客观、真实;②在自然状态下的观察,能获得生动、丰富的资料;③观察能及时收集到正在发生的现象;④观察能收集到一些无法自行报告的资料。
观察法的缺点①只能观察外显行为,对内心思维活动和感受很难直接观察,因此观察结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性病患者的内心痛苦不经本人表达就难以被观察者察觉。
②常易受时间的限制而无法观察到随时变化的心理活动,如患者入睡困难时表现出明显的辗转反侧、焦躁不安,次日医护人员查房时却无法观察到。
③观察结果容易受观察者水平和主观意识等因素的影响,如临床经验丰富的高资历护师比新入职的年轻护士更能获得客观、真实的观察结果。
另外,如观察者已经对被观察者产生了成见,则更易观察到预想中的结果,比如“邻人偷斧”。
④观察法适合于小样本研究,大样本研究时效率低,不适合采用。
模块二心理学基础一、名词解释1.心理过程心理过程(mental process)是指人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
第十三章心功能不全一、选择题1.下述心力衰竭的定义,哪项是正确的A.心输出量抵于正常B.每博心输出量低于正常C.心脏指数低与于正常D.由原发性心肌舒缩功能障碍引起的泵衰竭E.心输出量绝对或相对减少,不足以满足全身组织代谢需要2.下述哪项原因不会导致心脏压力负荷增加A.主动脉狭窄B.肺动脉狭窄C.二尖瓣关闭不全D.高血压E.主动脉瓣狭窄3.下述哪项原因不会导致心脏容量负荷增加A.二尖瓣关闭不全B.主动脉关闭不全C.室间隔缺损D.肺动脉高压E.动静脉瘘4.关于心脏前负荷,下面哪项叙述是正确的A.指心室射血所要克服的张力B.又称压力负荷C.指心脏收缩前所承受的容量负荷D.指循环血量E.前负荷过度可导致向心性肥大5.关于心脏后负荷,下面哪项叙述不正确A.又称压力负荷B.决定心肌收缩的初长度C.指心脏收缩时所遇到的负荷D.肺动脉高压可导致右室后负荷增加E..高血压可导致左室后负荷增加6.下述哪项不是心力衰竭的原因A.心脏负荷增加B.感染C.弥漫性心肌病变D.心肌缺血缺氧E.严重的心律失常7.下述哪项原因不会引起高心输出量性心力衰竭A.甲亢B.贫血C.VitB1缺乏D.动静脉瘘E.二尖瓣狭窄8.关于高心输出量性心力衰竭,下面哪项叙述不正确A.心力衰竭时心输出量比心力衰竭前有所降低,但可高于正常水平B.回心血量增多C.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增大D.可继发于心脏后负荷降低的疾病E.可继发于代谢增高的疾病9.关于心力衰竭的叙述,下面哪项适用于所有心衰病人A.心力衰竭病人心肌肥大B.心力衰竭病人血容量增加C.心力衰竭病人心输出量低于正常D.心力衰竭病人动静脉氧含量差增大E.心力衰竭病人心率加快10.心力衰竭时血液灌流量减少最显著的器官是A.心脏B.皮肤C.肾D.骨胳肌E.肝11.克山病作为地方病,与土壤缺乏下面哪种微量元素有关A.硒B.钙C.铁D.锌E.镁12.心力衰竭时不可能出现下述哪些变化A.心脏指数大于正常B.射血分数大于正常C.心率加快D.动脉压正常E.静脉压增加13.左心衰竭病人新近出现右心衰竭,会表现出A.肺淤血,水肿加重B.肺淤血、水肿减轻C.肺淤血、体循环淤血均加重D.肺淤血、体循环淤血均减轻E.肺淤血加重、体循环淤血减轻14.心力衰竭时,机体不可能出现哪项变化A.通过紧张源性扩张加强心肌收缩力B.交感神经兴奋使心率加快C.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增加血容量D.组织摄氧和利用氧能力增强E.动脉压和静脉压可保持正常15.心力衰竭时有关心率加快的叙述,哪项是不正确的A.无论急性或慢性心力衰竭,心率都加快B.心率加快是最容易被迅速动员起来的一种代偿活动C.心率越快其代偿效果越好D.心率加快可能与交感神经兴奋有关E.代偿作用有限,不太经济16.哪项关于心肌肥大的叙述是不正确的A.心肌肥大主要是指心肌细胞体积增大,重量增加B.心肌肥大是一种较经济和持久的代偿方式C.向心性肥大和离心性肥大都有重要代偿意义D.单位重量的肥大心肌收缩力增加E.心肌肥大的代偿功能也有一定限度17.下述哪项不属于肥大心肌细胞Ca2+转运失常的表现A.肌浆网摄取Ca2+增加,释放减少B.线粒体摄取增多,释放减少C.细胞膜表面积相对减少,钙通道减少D.酸中毒和高钾血症使Ca2+内流减少E.以上答案均正确18.肥大心肌细胞表面积相对减少的主要危害是A.影响细胞吸收营养物质B.影响细胞供氧C.影响细胞转运离子的能力D.影响细胞内线粒体数量E.以上答案均正确19.左心衰竭时A.射血分数降低,心脏指数降低,肺动脉楔压升高B.射血分数降低,心脏指数降低,肺动脉楔压降低C.射血分数升高,心脏指数降低,肺动脉楔压升高D.射血分数降低,心脏指数升高,肺动脉楔压降低E.射血分数降低,心脏指数升高,肺动脉楔压正常20.左心功能不全时发生呼吸困难的主要机制是A.心脏缺血缺氧B.低血压C.肺淤血、肺水肿D.体循环淤血,回心血量减少E.以上都不是21.右心衰竭不可能出现下面哪些变化A.下肢水肿B.肝肿大C.少尿D.食欲不振,恶心呕吐E.心性哮喘22.与肥大心肌内去甲肾上腺素减少无关的原因是A.血液中去甲肾上腺素浓度下降B.肥大心肌内去甲肾上腺素合成不足C.去甲肾上腺素消耗过多D.单位重量肥大心肌内交感神经分布密度降低E.肥大心肌内酪氨酸羟化酶活性降低23.心功能降低时最早出现的变化是A.心输出量降低B.心力贮备降低C.心脏指数降低D.射血分数降低E.动脉血压降低24.下列哪项指标能够反映左心室前负荷变化A.心输出量B.肺动脉楔压C.中心静脉压D.主动脉压E.肺总阻力25.Frank-Starling定律是指,在一定范围内A.心室舒张末期容积与心肌初长度呈正比B.心室舒张末期压力与心肌初长度呈正比C.心室收缩末期容积与心肌初长度呈正比D.心肌收缩力与心肌初长度呈正比E.心肌收缩力与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呈正比26.下面关于中心静脉压的叙述哪项不正确A.指右心房和腔静脉的压力B.可用来监控输液的速度和总量C.可以反映右室舒张末期压力D.左室射血功能降低时此值降低E.右室不能将回心血量充分排出时此值增高27.下述肥大心肌由代偿转为失代偿的原因哪一项是错误的A.心肌内去甲肾上腺素含量减少B.心肌细胞数目过度增生C.冠脉微循环障碍D.心肌细胞膜表面积相对减少E.肌球蛋白ATP酶活性降低28.下面哪项指标最能反映心力衰竭时心肌收缩性减弱A.心输出量减少B.心脏指数减少C.射血分数减少D.肺动脉压增高E.中心静脉压增高29.心力衰竭时最常出现的酸碱平衡紊乱是A.代谢性酸中毒B.代谢性碱中毒C.呼吸性酸中毒D.呼吸性碱中毒E.代谢性碱中毒合并呼吸性酸中毒答案:1-5.ECDCB;6-10.BEBDC;11-15.ABBEC;16-20.DAEAC;21-25.EABBD;26-29.DBCA二、填空题心衰时各种临床表现产生的基础是-------------,----------------。
名词解释:4
1.心理障碍(mental disorder)——心理障碍是由于某种原因(器质性或功能性损害)导致心理功能不能正常发挥作用;影响科正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的状态。
以个体无法有效适应日常生活要求为指针,是相对于健康心理而言的
2.心身疾病(psychosomatic diseases,广义的)——指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和躯体功能性障碍。
3.身心障碍——躯体疾病作为心理应激原而导致心理异常反应或心理障碍。
影响病人的社会生活功能;并可以成为继发的躯体障碍的原因.
4.心身医学——心身医学是研究心理因素与人体健康和疾病相关性的科学。
广义:强调各学科都应该从心理与本学科的相关性进行探究。
狭义:研究心理社会应激、社会环境、个体易患素质等因素在人体内相互作用所致的功能性和器质性疾病。
填空:3
1.医学临床上于心理因素相关的问题大致可归纳为以下相关障碍:心理障碍、心身疾病、和身心障碍。
2.心身疾病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相关研究途径主要包括:心理动力学、心理生理学和行为学三大理论。
3.心身疾病的诊断和预防原则,都应该兼顾个体的心理、身体和社会三个方面。
4.在心理动力理论中,心身疾病的发病三要素是:未解决的心理冲突;身体器官的脆弱易感倾向、植物神经系统的过度活动性。
5.心身疾病的治疗原则,主要是:身心同治。
简答题:5
1.简述临床疾病的心-身作用类型
(一)心身作用:
(1)心理因素直接引起躯体变化:血压、呼吸、心跳
(2)长期作用,间接影响躯体:吸烟、运动
(3)心理影响伴随躯体变化:抑郁+消化道症状/内分泌改变
(二)身心作用
(1)躯体疾病伴随心理障碍:糖尿病-抑郁、甲亢-躁狂
(2)躯体疾病残留心理问题:幻肢痛
2.心身相关观念对临床疾病防治的意义
(1)有利于推动新的医学模式
(2)提高医疗水平,促进疾病康复
(3)改善生活质量
(4)降低费用,缩短病程,减少复发
(5)利于疾病深入研究
3.心身疾病的基本特征
(1)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展中起主要或重要作用
(2)生物因素是疾病的基础,心理社会因素起扳机作用
(3)某种性格或行为特征是心身疾病的易患素质
(4)心身疾病表现为躯体的功能性或器质性疾病
(5)心身疾病主要发生在植物神经系统支配的系统或器官
(6)心身疾病的治疗必须包含心与身的综合治疗才有显效
4.心身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原则
(一)诊断原则:
(1)确定躯体症状的病理生理性质
(2)判断与症状相关的心理社会因素:时间、发生、发展
(3)排除神经症与精神病
(二)治疗原则
(1)心身同治
(2)急性起病且躯体症状严重者,以躯体对症治疗为主,辅以心理治疗;
(3)以心理症状为主伴有躯体症状,或虽然以躯体症状为主但稳定者,予常规躯体治疗,重点安排好心理治疗
5.简述心身疾病的预防措施和方法目标
预防措施:心理干预
方法目标:
(1)消除心理社会刺激因素
(2)消除心理学病因,行为矫正,帮助其改变认知模式,改变生活环境
(3)消除生物学症状通过心理学技术直接改变病人的生物学过程(松弛训练或生物反馈疗法)
论述题:2
一、以心身相关观点,阐述高血压病的病因学、发病机制和心理行为治疗
答题要点:
(一)心理社会因素与高血压病因学
⏹高血压是最早确立的心身疾病,大多数器质性病因不明
⏹心理社会和行为因素在发病学中有重要的作用
1.社会和环境应激因素。
如:
发病率:城市>农村(7.23%: 3.47%,1980)
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
战争>和平(二战围困64%:4%)
2.不良行为因素。
如:
高盐饮食、超重、肥胖;缺少运动;大量吸烟及饮酒等
这些因素又直接或间接地受心理或环境因素的影响
3.人格因素:趋向好斗和过分谨慎、急躁易怒、好奇任性、要求过高过急、敌意、
好斗、A型行为等特点。
4.焦虑情绪反应和心理矛盾的压抑(Buell JC,1980)
(二)高血压的心理生物学机制
遗传因素与心理社会因素共同起作用
(三)高血压的治疗
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心理行为治疗
心理行为治疗是临界高血压或轻型高血压的首选方法和治疗高血压的基础疗法之一:
1.松弛疗法:属行为治疗办法;包括排除杂念、全身放松、深慢呼吸、反复训练等
2.生物反馈疗法:选用收缩压、舒张压或者脉博波速度等作为反馈信息;似乎优于放松训
练(陈晓民等,1995)
3.运动疗法:耐力性运动训练或有氧运动训练均有中度降压作用;中、重型高血压者应避
免竞争性体育项目
4.其它:行为矫正(减轻体重、限盐、戒烟和控制饮酒)
二、从心理动力学、心理生理学和行为学理论阐述心身疾病的发病机制
1.心理动力理论
潜意识心理冲突导致心身疾病
早期理论:
个体特异的潜意识动力特征,决定了心理冲突,引起特定的心身疾病(Alexander )。
例如:
✓哮喘的发作被解释成是试图消除被压抑的矛盾情绪(如与母亲隔离引起的焦虑)或避开危险物,此时病人不是以意识的行为,而是以躯体症状——哮喘来表达✓溃疡病是由于病人企图得到他人喂食与款待的潜意识欲望被压抑
✓可原发性高血压是由于病人对自己的攻击性决断的潜意识压抑
修正理论:
潜意识心理冲突是通过植物性神经系统功能活动的改变从而造成某些脆弱器官的病变而致病(三要素)
例如:
✓心理冲突在迷走神经功能亢进的基础上可造成哮喘、溃疡病等
✓在交感神经亢进基础上可造成原发性高血压、甲状腺机能亢进等
——不足:夸大了潜意识的作用。
2.心理生理学理论
心理社会应激源通过一定的生物学机制,作用于特定素质的个体,导致疾病的发生。
途径:
心理神经中介机制
心理神经内分泌机制
心理神经免疫机制
3.学习理论
a.条件反射性学习
如: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及儿童哮喘
b.观察/认知及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