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复发治愈病例
- 格式:pdf
- 大小:92.22 KB
- 文档页数:1
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由于其早期症状隐匿,病情发展较快,多数患者在发现的时候都是晚期,晚期很多人往往丧失治疗的信心,其实晚期患者也不要放弃治疗,积极的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案依然能减少患者的痛苦,延长患者的生命。
下面一起来看一下晚期肝癌康复的案例。
肝癌的临床表现比较复杂,晚期癌细胞多已经出现了全身扩散和转移,伴随着各种并发症,常见的表现有患者极度消瘦,常常感到很乏力,疼痛,肿块,肝腹水等症状,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很多患者认为肝癌晚期没有治疗的必要了,或是放弃治疗,其实这都是不对的,晚期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通过治疗患者依然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甚至实现长期带瘤生存。
肝癌进入晚期患者不应该放弃治疗,应该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念,保持冷静的头脑,避免病急乱投医,其次积极配合治疗,多了解其他的治疗方法,避免过度治疗以及不当治疗带来的伤害,然后借鉴一下康复患者或是正在治疗的患者他们的经验,听听他们的建议,帮助患者少走弯路,更好的治疗疾病,晚期肝癌并不是意味着死亡,积极正确的治疗能帮助患者延长生命。
通过康复患者的案例一起来了解一下王春明,驻马店市驻马店县,2006年被确诊为原发性肝癌,晚期,在当地进行两次介入治疗,身体垮掉,吃不下喝不下,瘦的皮包骨头,医院告诉他只能活6个月,多方打听之后,家人在2006年带着已经瘦到皮包骨头的王春明来到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依据“三联平衡疗法”服药后,王春明的饮食、体力逐步好转,1个月过后,他不仅能下床,体重也整整增加了长了5斤!服药半年后,王春明又一次回到当地人民医院复查,医生称他为“驻马店市近几年肝癌疗效第一例!”2014年4月12日,他兴高采烈地参加了第四届希福中医百名抗癌明星康复经验交流大会,并向袁希福教授敬献锦旗表达谢意。
肝癌进入晚期,由于病情较重,疗效欠佳,一般存活期只有几个月或一年左右,但是这位患者通过中医药的治疗,患者的症状改善,痛苦减少,生活质量提高了,生存期得以延长,甚至实现长期带瘤生存。
癌扩散后的治愈案例癌症是当前社会普遍存在的严重疾病之一,不少患者因为癌症扩散而失去了生命,但是也有一些患者在医生的治疗下成功战胜了癌症。
下面,我将为大家分享一位癌症扩散后的治愈案例。
这位患者是一位年近七旬的老年人,前段时间被确诊为肝癌,而且病情已经非常严重,癌细胞已经扩散至其他器官。
经过一番治疗后,癌细胞得到有效的压制,但由于病情太过严重,医生认为只能尽力而为,让患者能够度过余生。
然而,这位老人的家人并没有放弃,他们积极寻求医生的帮助,希望能够为患者延长生命。
在经过多次专家的诊断后,医生终于找到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案,这个治疗方案在国外曾经取得过很好的效果,但在国内还没有被广泛应用。
医生向患者家人介绍了这个新的治疗方案,家人听了之后非常开心,他们相信这个治疗方案能够挽救患者的生命。
于是他们决定尝试一下这个治疗方案,带着一丝希望,他们和患者一起赴往国外治疗。
经过数月的治疗后,患者的病情逐渐得到了控制,癌细胞不再扩散,而且病情有了明显的好转。
在医生和患者的共同努力下,患者的状态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他已经可以正常的进行一些日常活动。
患者家人对医生充满感激之情,他们认为如果不是那个新的治疗方案,他们就无法挽救患者的生命。
他们认为医生是他们的救星,在这个艰难的时刻给予了他们最大的帮助。
总的来说,这是一位癌症扩散后的治愈案例。
这位患者在一次次的治疗中没有放弃,他的家人也不断寻求新的治疗方法。
最终,他们通过一种新的治疗方案成功战胜了癌症。
这位患者的治愈也给了其他病人和家人一个信心,让我们相信,在医生和家人共同的努力下,我们有可能战胜癌症,恢复健康。
=近年来,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增长,引起了人们的恐慌,谈癌色变,其实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癌症的治愈率已经大大的提高了,患者如果发现及时,经过恰当的治疗,成功预防复发,患者是可以实现长期生存的,在临床上即使是晚期患者也能达到长期带瘤生存,癌症有奇迹吗?下面一起来看一下癌症奇迹生存的案例。
一旦患上癌症,在很多人的概念里,就是和死亡挂钩了,其实这是人们对于癌症片面的了解,癌症虽然比较难治,但是并不是不治之症,很多患者通过治疗生存几十年也是没有问题的,甚至晚期癌症患者也能实现长期带瘤生存。
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癌症长期生存的真实案例,值得很多患者去借鉴,让患者少走弯路。
案例一:肝癌患者白淑彩经中医药的长期调理,至今依然带瘤生存。
白淑彩,巨块型肝癌,女,64岁,河南省巩义市康店镇礼泉村张疙瘩沟人。
2000年10月18日确诊为巨块型肝癌(16.6×17.8cm)且成多发病灶,并有少量腹水。
当时病人万念俱灰,其老伴不愿放弃经多方打听于当月20日前来求助袁希福,到诊时症状描述:腹胀、肝区肿块明显伴随疼痛等,服完一个疗程,其老伴前来复诊告知,患者腹胀、肝部疼痛症状消失,肿块有所缩小。
四个疗程后的白淑彩已恢复正常人的生活,干起了家务活。
2004年4月河南电视台记者亲自专访了白淑彩的事迹。
2010年底医院医务人员电话回访,患者身体状况良好。
2013年12月14日袁希福回访,其身体精神状态良好。
2014年回访情况良好。
案例二;胰腺癌患者无法手术和放化疗,中医保守治疗患者至今仍然健康。
患者信息:袁子堂,男,74岁,胰腺癌治疗过程:7年前,一位74岁的老人被确诊为胰腺癌。
当地的医生后来告知他的家人是,肿瘤已经侵及十二指肠,伴十二指肠周边淋巴结肿大。
考虑到老人年事已高,不适合手术,他看到别的患者在化疗中头发不断脱落,恶心反胃,吃不下饭,实在是痛苦不堪,最后还是活不了多久。
如果自己接受化疗的话,身体肯定受不了。
于是袁子堂老人决定出院回家休息一段,在这期间又和家人商量寻找中医治疗。
肝癌晚期治愈案例
在医学界,肝癌一直被认为是一种难以治愈的恶性肿瘤,尤其是在晚期。
然而,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肝癌晚期患者获得了治愈的希望。
下面,我将向大家介绍一位肝癌晚期患者的治愈案例,希望可以给更多的患者带来信心和希望。
患者李先生,今年45岁,是一名普通的上班族。
在一次体检中,他被确诊患
有晚期肝癌。
当时,医生告诉他,肿瘤已经扩散到肝脏的多个部位,手术已经不再适用。
李先生和家人陷入了绝望之中,但他并没有放弃治疗的希望。
在经过多方求医问药后,李先生找到了一家知名的肝癌治疗中心。
在这里,他
接受了一系列的综合治疗,包括化疗、靶向治疗、免疫疗法等。
在治疗过程中,李先生虽然经历了许多痛苦和不适,但他始终坚信自己能够战胜病魔,重获健康。
经过一年的治疗,李先生的肝癌病情出现了明显的好转。
肿瘤的大小和数量都
在不断减少,肝功能也逐渐恢复正常。
最终,在医生和家人的共同努力下,李先生成功战胜了肝癌,取得了治愈。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即使是晚期肝癌,也并非绝对没有治愈的可能。
关键在于
患者要有坚定的信念和勇气,同时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
当然,医疗技术的进步和综合治疗的应用也为肝癌患者带来了更多的希望。
希望通过这个案例,可以给正在与肝癌作斗争的患者们带来一丝信心和希望。
同时,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重视自己的健康,及时进行体检,早发现、早治疗,降低肝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总之,肝癌晚期的治愈并非没有可能,关键在于患者的信念和医疗技术的支持。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肝癌患者带来更多的治愈案例,为健康助力!。
肝癌治愈案例
一、病例背景
患者张先生,55岁,因右上腹疼痛就诊。
实验室检查显示甲胎蛋白(AFP)升高,肝脏超声检查发现肝脏占位性病变,进一步CT和MRI检查证实为肝癌。
患者既往有慢性乙型肝炎病史,长期饮酒。
二、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病情,制定了个体化治疗方案。
主要治疗措施包括:
1. 手术切除:患者接受了肝癌根治性切除术,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恢复良好。
2. 药物治疗:术后给予患者抗病毒药物治疗,以抑制肝炎病毒复制,降低复发风险。
同时给予保肝药物治疗,促进肝功能恢复。
3. 化疗:根据患者病情,术后进行了全身化疗,以消灭微小残留病灶,提高治疗效果。
4. 免疫治疗:结合患者免疫状态,给予免疫调节剂治疗,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抗肿瘤能力。
三、治疗结果
经过综合治疗,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术后定期复查显示,肝脏占位性病变消失,甲胎蛋白水平恢复正常。
目前患者健康状况良好,已回归正常生活和工作。
四、随访情况
对患者进行了定期随访,随访周期为每3个月一次。
在随访过程中,详细询问患者病情变化、生活情况及健康状况,同时进行全面体检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
至随访结束时,患者无肿瘤复发和转移迹象,生活质量良好。
五、经验教训
通过对该患者的治疗和随访,我们总结了以下几点经验教训:
1. 重视肝癌的早期筛查:对于有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等高危因素的人群,应定期进行肝癌筛查,以便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2. 个体化治疗方案的重要性:肝癌的治疗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方案,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肿瘤分期等因素。
白介素-Ⅱ治愈原发性肝癌2例报道对于原发性肝癌,目前临床上仍以手术切除,辅以多种治疗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法,但对于中晚期肝癌采用手术、放疗、化疗及肝动脉栓塞的治疗效果均不理想,且不易被患者所接受。
我们在临床工作中,遇到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我们用白介素-Ⅱ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1.1患者张晓光,男,75岁,离休干部,于2001年12月6日入院。
主诉10余天前开始出现持续性肝区胀痛,伴乏困无力消瘦,食欲不振,无发热,寒战,无腹胀、呕吐,大小便正常。
查体:一般状况良好,皮肤粘膜无黄染,无肝掌及蜘蛛痣,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双肺呼吸音清。
心率90次/分,律齐,无杂音。
腹平坦,肝肋条下2cm剑下3cm,质中,压痛(+),脾肋不未及,腹水征(-),肠鸣音正常。
双下肝无水肿。
神经系统未见异常。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3.6×109/L,RBC:3.4×1012/L,Hb:80g/L,PLT:83×109/L,肝功能:ALT:25U/L,AST:450/L,ALB:40.8g/L,GLB:36.3g/L,胆红素正常,肿瘤系列:AFP(+)、CEA(-)、SA:194mg/L。
B超:1、肝右后叶实质占位;肝光点粗,门静脉内径正常高限;2、脾中度增大。
上腹部螺旋CT增强扫描:肝右叶后段原发性肝癌。
初步诊断:原发性肝癌。
1.1.2患者袁平芳,女,63岁,以右小腹疼痛3月为主诉入院。
3月前开始出现右上腹疼痛,进行性加重,伴乏力、纳差、消瘦。
查体:T:36.8℃,P:72次/分,R:20次/分,Bp:110/70mmHg,神志清、精神差,皮肤粘膜轻度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能触及,双肺呼吸清,未闻及啰音,心率78次/分,律齐、无杂音,腹平坦,肝肋下6cm,剑下2cm,质硬,压痛(+),脾肋下未及,腹水征(-),肠鸣音正常。
双下肢无水肿。
辅助检查:AFP(+),上腹部双层螺旋CT增强扫描示:肝右叶大类圆形低密度病灶,考虑原发性肝癌。
肝癌的病例分析和病例报告病例分析和病例报告:肝癌导言:肝癌,又称肝细胞癌,是发生于肝脏组织中的一种恶性肿瘤。
肝癌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增长趋势,且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
本文将通过一个真实的病例,进行肝癌的详细分析与报告,以增进对该疾病的理解和认识。
病例介绍:患者,男性,55岁,平时体格健康,无家族史。
最初就诊时,患者主述乏力、食欲减低、体重减轻、腹痛等症状。
临床检查结果如下:1. 体格检查:气色极度苍白,腹部轻度胀痛,肝脾可触及。
2. 血液检查:血红蛋白:90g/L(正常值:120-160g/L)白细胞计数:7.8×10^9/L(正常值:4-10×10^9/L)血小板计数:120×10^9/L(正常值:150-350×10^9/L)血清转氨酶:AST 145U/L(正常值:7-40U/L),ALT 125U/L(正常值:7-56U/L)AFP:560ng/mL(正常值:0-20ng/mL)3. 影像学检查:腹部超声检查显示在肝脏右侧叶探及一个直径约4.5cm的占位病变。
4. 病理检查:经肝活检和穿刺活检后,病理学检查结果为肝癌。
分析与讨论:1. 病症表现:患者主观上感到乏力、食欲减低、体重减轻、腹痛等,而在体格检查中,出现了明显的贫血症状。
这些症状提示患者可能患有肝癌,并且腹部轻度胀痛以及可触及的肝脾也是体格检查中常见的肝癌症状。
2. 实验室检查:血液检查结果显示,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低于正常范围。
这与贫血的表现相符。
此外,血清转氨酶AST和ALT的升高,提示肝功能异常。
AFP的升高也是肝癌的重要指标之一。
3. 影像学检查:腹部超声检查结果显示在肝脏右侧叶存在一个占位病变。
这一结果与患者的症状相吻合,支持了肝癌的疑诊。
4. 病理学检查:经过肝活检和穿刺活检,经病理学检查确认患者患有肝癌。
细胞学和组织学检查是诊断肝癌的关键方法之一。
结论: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该患者患有肝癌。
肝癌吃中药成功案例肝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增加,给患者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身体和心理负担。
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化疗、放疗等,但是这些治疗方法常常伴随着副作用和并发症。
因此,越来越多的患者开始寻求中药治疗肝癌的方法。
下面我将分享一个肝癌患者成功吃中药的案例。
患者王先生,今年54岁,因为体检发现肝脏出现异常情况,经过一系列检查确诊为肝癌。
面对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王先生一度感到绝望和恐惧。
然而,他的家人并没有放弃,他们开始寻求各种治疗方法,最终找到了一位擅长中药治疗肝癌的中医师。
这位中医师经过详细的了解王先生的病情后,为他开出了一副中药方。
这副中药方包括了黄芪、当归、川芎、白芍等药材,每天服用两次。
除了中药治疗,中医师还建议王先生保持乐观的心态,调整饮食结构,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经过数月的中药治疗,王先生的身体状况逐渐好转。
他的食欲增加,体力恢复,肝功能指标也有所改善。
更重要的是,肿瘤的生长速度明显减缓,甚至出现了缩小的趋势。
这些变化让王先生和他的家人感到非常欣慰和希望。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王先生坚持按时服用中药,同时积极配合中医师的调理和指导。
经过一年多的治疗,他的肝癌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肿瘤的大小明显减小,身体状况也恢复了正常。
经过专业医生的检查,他被告知肿瘤已经基本消失,身体健康状况良好。
这个成功的案例证明了中药在治疗肝癌方面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当然,中药治疗肝癌也需要患者有足够的信心和耐心,同时需要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希望更多的肝癌患者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重拾健康和希望。
总之,肝癌患者吃中药成功的案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治疗思路,中药在治疗肝癌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
当然,对于每个患者来说,最重要的是要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找到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坚定信心,战胜疾病。
希望这个成功的案例能给更多的肝癌患者带来信心和希望。
肝癌中医辩证论治以及病例肝癌是以脏腑气血亏虚为本,气、血、湿、热、瘀、毒互结为标,蕴结于肝,渐成症积,肝失疏泄为基本病机,以右胁肿硬疼痛,消瘦,食欲不振,乏力,或有黄疸或昏迷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种恶性疾病。
肝癌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根据流行病学资料,我国肝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占全部恶性肿瘤的第三位,仅次于胃癌、肺癌。
肝癌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31—50岁最多,男女之比约为8:1。
早期切除的远期疗效较好,但大多数肝癌患者在确诊时已属晚期,手术机会多已错过,所能采用的现代综合治疗方法常限制在放化疗和免疫治疗上,而放化疗对本病治疗的毒副反应大,适应证则减少,疗效也差。
目前采用中医药治疗是本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
所以积极做好中医药对本病的预防和治疗在当今有重要意义。
肝癌一病,早在《内经》就有类似记载;历代有肥气、痞气、积气之称。
如《难经·五十六难·论五脏积病》载:“肝之积名曰肥气,在左胁下,如覆杯,有头足。
”“脾之积,名曰痞气,在胃脘,覆大如盘,久不愈。
令人四肢不收,发黄疸,饮食不为肌肤。
”《诸病源候论·积聚病诸候·积聚候》:“脾之积,名曰痞气,在胃脘覆大如盘,久不愈,令人四肢不收,发黄疸,饮食不为肌肤。
……诊得脾积,脉浮大而长,饥则减,饱则见肠,起与谷争,累累如桃李,起见于外,腹满呕泄,肠鸣,四肢重,足胫肿厥,不能卧,是主肌肉损,……,色黄也。
”宋代《圣济总录》云:“积气在腹中,久不差,牢固推之不移者,……按之其状如杯盘牢结,久不已,令人身瘦而腹大,至死不消。
”其所描述的症状与肝癌近似,对肝癌不易早期诊断、临床进展迅速、晚期的恶病质、预后较差等都作了较为细致的观察。
在治疗上强调既要掌握辨证用药原则,又须辨病选药,灵活掌握。
肝癌的西医学巨体分型分为块状型、结节型、弥漫型和小癌型,以块状型多见;组织学分型为肝细胞型、胆管细胞型和混合型,绝大多数为肝细胞型。
!9NOP!肝癌术后肺转移综合治疗获得完全缓解1例报告章家超,张震生,陈平平,唐 荣,曾勇超,李奇钊海南省人民医院肝胆胰外科,海口570100关键词:肝肿瘤;肿瘤转移;治疗学中图分类号:R657.3;R735.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1-5256(2021)06-1432-03Completeremissionaftercomprehensivetreatmentoflungmetastasesfollowinglivercancersurgery:AcasereportZHANGJiachao,ZHANGZhensheng,CHENPingping,TANGRong,ZENGYongchao,LIQizhao.(DepartmentofHepatobiliaryandPancreat icSurgery,HainanProvincialPeople’sHospital,Haikou570100,China)Keywords:LiverNeoplasms;NeoplasmMetastasis;TherapeuticsDOI:10.3969/j.issn.1001-5256.2021.06.044收稿日期:2020-11-08;修回日期:2020-12-04基金项目:海南省重点研发计划(ZDYF2019120)作者简介:章家超(1991—),男,主治医师,主要从事肝胆胰外科相关疾病研究通信作者:张震生,138****5818@163.com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有超过半数的肝癌新发病例及死亡病例发生在我国[1],大多数肝癌起病隐匿、进展速度快、早期无特异性症状往往被人们所忽视,大约70%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初诊时已是中晚期,从而失去根治性手术机会,大大降低了生存期及生活质量[2-3]。
1 病例资料患者男性,58岁,2015年3月因原发性肝癌(图1)入本院,有乙型肝炎“小三阳”病史10余年,于2007年HBsAg阴转。
中医治疗肿瘤成功案例肿瘤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对患者的生活和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化疗和放疗,但是这些治疗方法往往伴随着副作用和并发症。
然而,中医治疗肿瘤的成功案例却给了患者们新的希望。
在中医治疗肿瘤的过程中,中医师会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和病理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中医治疗肿瘤的方法主要包括中药治疗、针灸、艾灸、推拿等。
这些治疗方法通过调理患者的体内环境,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些中医治疗肿瘤的成功案例:1. 患者李先生,患有肝癌晚期,经过一系列的中医治疗,肿瘤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中医师采用了中药治疗和针灸疗法,增强了李先生的体质和免疫力,有效地抑制了肿瘤的生长。
2. 女士王小姐,患有乳腺癌,接受了中医治疗后,肿瘤得到了明显的缩小,手术的必要性也得到了减少。
中医师采用了中药疗法和艾灸疗法,调理了王小姐的体内环境,改善了她的身体状况。
3. 先生张,患有肺癌晚期,经过中医治疗后,肿瘤得到了明显的控制,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
中医师采用了中药治疗和推拿疗法,通过调理患者的体质,增强了他的免疫力,有效地抑制了肿瘤的生长。
这些成功案例充分证明了中医治疗肿瘤的有效性。
中医治疗肿瘤不仅可以有效地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减轻患者的痛苦,还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因此,中医治疗肿瘤在临床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肿瘤患者来说,中医治疗是一种值得尝试的治疗方法。
综上所述,中医治疗肿瘤的成功案例为肿瘤患者们带来了新的希望。
中医治疗肿瘤的方法多样,疗效显著,对于肿瘤患者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希望越来越多的患者能够了解并尝试中医治疗肿瘤的方法,为自己的健康找到更多的选择。
一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病例分析原发性肝癌是指肝细胞恶性肿瘤,起源于肝脏本身的肝细胞。
下面将对一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病例进行分析。
病例概述:该患者为一位62岁的男性,以乏力、食欲减退和上腹部不适为主诉,持续约1个月。
体格检查发现患者贫血、黄疸和肝脾肿大。
血液检查显示血红蛋白水平下降至90 g/L,总胆红素水平升高至3.5 mg/dL,肝功能异常,转氨酶升高。
超声检查和CT扫描显示肝脏内有一个直径约5 cm的肿块,伴有肝内胆管扩张。
根据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原发性肝癌可能性较大,需要进行进一步检查和诊断。
病情进展:患者随后进行了MRI扫描,结果显示肿瘤在肝脏的右叶,并有侵犯周围组织和淋巴结的倾向。
肝穿刺活检得到肝细胞癌的确诊。
血液检查中的甲胎蛋白(AFP)水平升高至250 ng/mL,进一步支持了肝癌的诊断。
治疗方案:然而,血液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肝癌仍有进展的趋势。
考虑到患者的情况,医生决定进行手术切除肿瘤。
手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了原发性肝细胞癌的确诊,并确认了手术边缘无肿瘤残留。
术后患者接受了放疗和化疗的辅助治疗,以防止肿瘤复发和转移。
随访观察:患者在术后定期进行随访观察。
近期的随访显示,患者的身体状况良好,没有出现明显的症状和体征。
血液检查的肝功能指标正常,AFP水平持续稳定在正常范围内。
影像学检查未显示肿瘤的复发和转移。
结论:这个案例中,患者通过综合治疗方案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早期明确诊断和及时综合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继续长期的随访观察和定期的体检对于监测肿瘤的复发和转移也是必不可少的。
综合治疗应考虑患者的个体化情况,包括肿瘤的分期和扩散情况以及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等因素。
肝癌是我国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其发病会给患者的生命健康带来极大的威胁,因而确诊后需要尽快接受治疗。
但是不少患者经过了治疗之后出现复发,让之前的治疗都白费了,增加了治疗的难度,很多患者比较恐惧,那么肝癌复发有治愈的病例吗?
癌症最怕的就是复发,这不仅会危害患者的身体,还会影响到患者的心理,给患者带来双重打击。
肝癌也是临床上比较容易复发的一种疾病,如果出现复发,会比之前更加难治,此时想要实现治愈的几率是比较小的,但是并不是就是无法治疗了,此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依然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延长患者的生命。
甚至有些患者实现长期生存。
肝癌出现复发再次手术的风险高,还会二次复发,建议患者还是根据情况选择治疗方案,临床上,放化疗和中医药治疗也是比较常见的治疗方案,放化疗治疗的同时需要辅助以中药的治疗,而且单一的治疗效果远远不如联合用药的治疗效果。
放化疗治疗有很大的毒副作用,尤其是随着放化疗的时间的延长,治疗的毒性作用也在逐渐的增加。
鉴于放化疗治疗对人体的毒副作用,在结肠癌的治疗合并中药治疗可以起到增效减毒的作用。
对于转移范围广,身体机能弱,已经难以耐受放化疗的患者,采用中医中药治疗,中医具有很强的整体观念,从患者的整体出发,采用天然中草药,调节五脏六腑的功能状态,恢复人体阴阳平衡、脏腑平衡、气血和调,达到人与自然、人体内部环境的协调,杜绝了“癌细胞”生存环境,从根本上控制癌细胞转移和扩散,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延长生命。
临床上,在诸多的中医药疗法中,汲取中医药精髓的“三联平衡疗法”受到很多患者和家属的好评。
该疗法既攻邪不伤正、扶正不恋邪,又能辩证施治,还具有不手术、不放化疗、不住院、无痛苦、无风险、无毒副反应,花费少等特点。
通过天然中草药,对病人机体内环境的调节,可以有效实现减轻病人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病人生命的效果。
通过一则简短的案例一起来了解一下
白淑彩,巨块型肝癌,女,64岁,河南省巩义市康店镇礼泉村张疙瘩沟人。
2000年10月18日确诊为巨块型肝癌(16.6×17.8cm)且成多发病灶,并有少量腹水。
当时病人万念俱灰,其老伴不愿放弃经多方打听于当月20日前来求助袁希福,到诊时症状描述:腹胀、肝区肿块明显伴随疼痛等,服完一个疗程,其老伴前来复诊告知,患者腹胀、肝部疼痛症状消失,肿块有所缩小。
四个疗程后的白淑彩已恢复正常人的生活,干起了家务活。
2004年4月河南电视台记者亲自专访了白淑彩的事迹。
2010年底医院医务人员电话回访,患者身体状况良好。
2013年12月14日袁希福回访,其身体精神状态良好。
2014年回访情况良好。
临床实践证实,肝癌出现复发并不是意味着死亡,结合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依然能减少患者的痛苦,延长患者的生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