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膀胱癌手术配合
- 格式:ppt
- 大小:4.26 MB
- 文档页数:17
腹腔镜膀胱癌根治全膀胱切除回肠原位新膀胱术手术配合摘要:目的研究腹腔镜膀胱癌根治全膀胱切除回肠原位新膀胱术手术配合。
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膀胱癌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采用腹腔镜膀胱癌根治全膀胱切除回肠原位新膀胱术。
结果手术持续时间4.5~7.5小时,患者出血量达80~580ml,手术结束后住院时长10~28天。
术后患者膀胱充盈效果良好,对膀胱功能效果满意。
结论针对膀胱癌患者采用腹腔镜膀胱癌根治全膀胱切除回肠原位新膀胱术对患者安全性高、可靠性好,并且手术过程中出血少,恢复速度快、对患者创伤程度低、术后并发症低等优势。
手术过程中采取全面高效的护理方法,并娴熟配合手术,保障了患者手术安全顺利进行。
关键词:腹腔镜;膀胱癌;全膀胱切除;回肠原位新膀胱术;手术配合膀胱癌在临床上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对膀胱癌治疗最佳办法是手术,传统手术出血量高,对患者创伤大,且术后并发症高[1]。
而针对膀胱癌实施腹腔镜全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对患者创伤较小,出血量低,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患者新膀胱充盈,膀胱功能良好,完全符合恶性肿瘤根治准则。
为此,我院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膀胱癌患者实施腹腔镜全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提高了患者膀胱功能,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膀胱癌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采用腹腔镜全膀胱切除回肠原位新膀胱术。
50例患者中,男32例,女性18例,年龄56~75岁,平均(65.9±2.4)岁。
1.2方法患者采取仰卧位,将气管插管并进行全身麻。
借助腹腔镜下采用五点穿刺法进行全膀胱切除,以患者下腹正中线上进行切口,长约4~5cm。
输尿管左右端以及回肠末段放置在切口外部,回肠段40cm离断,以纵形剖开之后采取“M”形状进行折叠成新膀胱。
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及原位膀胱术护理配合及发表时间:2019-03-19T14:12:45.893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10月19期作者:原晓谊[导读]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膀胱全切原位胯胱术的护理配合及体会。
(烟台毓璜顶医院; 264000)【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膀胱全切原位胯胱术的护理配合及体会。
方法回顾分析8例行腹腔镜下膀胱全切原位膀胱术患煮的临床护理资料。
结果 8例手术均成功,平均手术时间360min,平均出血量400ml。
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无切口感染。
结论本手术方式效果确切,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疤痕小、探査广、并发症少,积极手术配合及护理有助于减轻患者心理负担、提高手术成功率。
【关键词】膀胱全切;原位膀胱术;腹腔镜:手术配合;[ 中图分类号 ]R2 [ 文献标号 ]A [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19-0173-02膀胱肿瘤是泌尿系最常见的肿瘤,而原位膀胱术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一种最佳术式。
原位新膀胱由于能自控排尿,受到越来越多患者的认可和接受,具备术野清晰,组织损伤小,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我院实施了8例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及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手术,效果满意。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8例中男性8例,57-72岁,平均61岁,其中5例曾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移性细胞癌6例,腺癌2例。
1.2手术方法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采用5孔法。
探査后先清扫双侧盆腔淋巴结,游离输尿管下段至膀胱壁内段并切断;切断输精管并提起,游离精囊后面,打开狄氏筋膜。
游离胯胱和耻骨前列腺韧带,行膀胱前列腺全切除,紧贴前列腺尖端离断尿道。
在脐和耻骨联合间中部作一8cm长的切口,取出标本。
游离54cm回肠做新膀胱,恢复肠腔连续性。
将双侧输尿管再植回肠膀胱,重建气腹在腹腔镜下将贮尿囊最低位开口与尿道断端吻合。
检查创面无明显渗血后放置引流管,术毕缝合切口。
20例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原位新膀胱术手术配合摘要】总结20例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原位新膀胱术的手术配合。
做好心理护理是术后恢复和提高病人生活质量的前提。
准确、熟练、默契的手术配合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是顺利完成该手术的关键。
【关键词】膀胱癌;原位新膀胱;手术配合【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1)08-0867-02膀胱癌是泌尿外科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治疗方法包括经尿道肿瘤电切、膀胱部分切除及根治性膀胱全切[1]。
浸润性膀胱癌、复发性膀胱癌或多发浅表性膀胱癌均需行根治性膀胱全切加尿流改道。
传统手术的尿流改道容易引起生活不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原位新膀胱术是截取一段回肠在膀胱原位再造一个生理和解剖都与膀胱类似的新膀胱,将其与输尿管和尿道吻合的一种术式[2],具有自行排尿、控尿及无需戴尿袋等优点。
此外我院还对该术式进行改进,在膀胱全切时保留膀胱颈,避免损伤尿道括约肌的血管和神经,极大降低尿失禁、尿返流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我院自2007年5月至2010年7月对20例膀胱癌患者实施该手术,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手术配合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20例,男17例,女3例,年龄42~64岁病平均54岁。
术前均行B超﹑CT﹑膀胱镜检查,病理诊断确诊浸润性膀胱癌。
1.2手术方法:病人取仰卧位,全麻满意后,打开皮及皮下,游离耻骨后疏松结缔组织,打开筋膜显露耻骨前列腺韧带,结扎耻骨后血管复合体,切断输精管.结扎膀胱上A、输尿管,紧贴膀胱剪断结扎。
肠襻纵形剖开后,“U”型回肠折叠缝合成贮尿囊,输尿管末端与贮尿囊作插入式吻合。
制成回肠原位新膀胱。
1.3结果:本组20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无伤口感染及并发症的发生,均能从尿道正常排尿,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2护理2.1术前准备2.1.1心理护理:手术前一天访视病人,查阅病例了解病情。
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手术配合膀胱癌作为泌尿科常见的肿瘤,手术是治疗膀胱癌的常规手段,开放性手术创伤较大,出血较多,术后并发症较多。
腹腔镜膀胱全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具有创伤较小,出血较少,新膀胱功能较好,术后并发症较少,符合肿瘤根治原则等优点[1]。
我院2011年6月~2011年12月开展了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7例。
手术效果满意。
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7例,男性5例,女性2例,年龄55~72岁,平均61.55岁。
其中膀胱鳞状细胞癌伴左肾输尿管扩张积水5例,多发性膀胱移行细胞癌2例,、右肾萎缩无功能2例。
1.2 手术方法气管插管全麻,仰卧位。
采用五点穿刺法,腹腔镜下行全膀胱切除,下腹正中线上作4~5cm切口,取出标本。
将左右输尿管下段及回肠末段拉至切口外,离断40cm回肠段,纵形剖开后“m”形折叠形成新膀胱。
输尿管插入新膀胱内1cm作吻合。
新膀胱回纳腹腔,缝合腹壁切口,腹腔镜下做新膀胱及尿道吻合。
1.3 结果手术时间4.5~7.2h,平均6.3h。
失血量180~550ml,2例输血400ml。
7例肠蠕动恢复均为3天,4~5天恢复饮食,1周内拔除引流管,第3周拔除输尿管支架管,第4周拔除导尿管。
1例术后2周因粘液堵塞导管发生尿漏,引流1周后治愈。
术后1~3个月随访,病人排尿均能自控,新膀胱容量180~350ml,未见输尿管吻合口狭窄或返流。
2 护理2.1 术前准备2.1.1 心理护理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原位回肠代膀胱术是一种新开展的手术,病人对手术方法、手术疗效缺乏了解,因此顾虑较多。
术前1天由巡回护士深入病房向病人及家属介绍手术的简要过程及优点,以取得理解与配合。
2.1.2 物品准备常规开腹器械一套(阑尾器械),肠加一套,摄像成像系统1套,包括30度广角的硬镜、摄像头、摄像机、监视仪、冷光源系统,另备腹腔镜肾切除盘器械一套,腹腔镜持针器、双极,微乔线2—0 、3—0 、4—0数根,超声刀,18号硅胶引流管,乳胶引流管一根(用于套肠钳,保护肠管),无菌桌两个(一大一小)。
全膀胱切除及回肠代膀胱术手术配合
发表时间:2019-06-11T09:49:38.883Z 来源:《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07期作者:边伟王娟王燕飞[导读] 膀胱癌浸润广泛或经多次手术复发者。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十一集团军医院 075000
1. 适应证: 膀胱癌浸润广泛或经多次手术复发者。
2. 麻醉方式: 全麻。
3. 手术体位: 平卧位。
4. 特殊用物:膀胱造瘘管,肠钳。
5. 手术配合:
(1)常规消毒铺单,取下腹部正中切口直至耻骨联合上缘。
(2)探查膀胱后壁及两侧肿瘤浸润部位及切除范围。
(3)找到乙状结肠,在输尿管横过髂内动脉、静脉处打开后腹膜,即可找到一侧输尿管。
(4)游离两侧输尿管至近膀胱入口处,远端结扎。
切断后将两输尿管近端引出创口并插入输尿管导管,用丝线固定导管将其放入手套内,以免尿液污染创口。
(5)分离膀胱周围韧带并分次切断用7号丝线作贯穿结扎。
(6)游离前列腺,切断前列腺韧带并于前列腺尖部切断尿道,将前列腺与膀胱全部切下,后尿道用7号丝线贯穿结扎。
(7)依据肠系膜血运情况选择并游离保留系膜之回肠段,将回肠两断端行端端吻合,恢复肠道之连续性,关闭肠系膜间隙,用3-0 DEXON全层内翻缝合后外加细丝线浆肌层荷包缝合。
(8)分离的回肠用无菌盐水多次冲洗肠腔,一侧闭合。
(9)将左输尿管与近端回肠吻合,右输尿管与远端回肠吻合,尽可能将输尿管、回肠吻合口放置于腹膜外,并予以固定。
(10)回肠内放置引流管1根,常规清点物品,缝合伤口。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的手术配合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的手术护理配合。
方法:对38例膀胱镜下膀胱肿瘤切除手术患者进行总结分析。
结果:平均手术时间比开腹手术时间短,手术效果满意,对机体损伤小、患者痛苦少,住院周期短,恢复快。
结论:术前充分准备,术中良好手术配合,能确保顺利地完成手术。
标签:膀胱肿瘤电切术护理配合资料与方法2008年至今应用电切镜治疗膀胱病变38例,年龄36~82岁。
患者术中出血少,其中1例病变靠近输尿管附近,肿瘤较大,经检查后转开腹手术,一般术后6~7天出院。
术前访视:由于患者不了解电切镜的手术方式,顾虑较多,担心其手术效果不理想。
护士应针对患者介绍手术的优点,讲明手术的方式,消除患者的顾虑,更好地配合手术。
术前准备;详细询问病史,检查心肺功能,了解全身情况,对手术的耐受程度做出评价,术前1天做好各种皮试,备皮(腹部及会阴皮肤)当晚给予适当镇静剂。
器械的准备及消毒:我科电切镜器械由专职护士管理,用全自动内镜灭菌机消毒腔镜,器械准备消毒前护士检查电切镜全套器械及功能情况。
连接电切镜附件、冷光源、显示系统。
调节好高频电刀的功率,准备充足的膨化液及备用药品,确保整套器械及仪器在手术中使用安全。
膀胱肿瘤电切的手术方式及术中护理配合:本组患者均采用椎管内麻醉。
首先患者取膀胱截石位,用碘伏消毒外阴,铺无菌巾,将纤维导光束与冷光源及电视摄像显示器系统连接固定,安装全套器械及其功能正常,在用甘露醇溶液作为膨化介质连续灌注下,观察膀胱病变部位、大小、位置,然后进行手术。
手术过程中护士应保证膨化液流量连续不断,及时补充膨化液。
膨化液以100~120cm压力流入膀胱。
有利于手术切割及减少遗漏,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尤其是呼吸、血压的变化。
讨论随着泌尿外科腔镜术的不断发展,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广泛应用于治疗膀胱肿瘤,与传统的开腹手术相比,其术后疼痛时间、进食时间、离床活动时间、出院时间明显缩短。
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护理配合回肠代膀胱术【洗手配合】备物:大腹包、胃另加、S拉钩、前列腺另加、输尿管导管5号或6号、0/4微乔、0/2微乔、PDS、20号胸管、三腔气囊导尿管、精密尿袋。
1. 全麻成功后,取平卧位,消毒铺巾,取下腹正中偏左进入,切口长约20CM,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前、后鞘,直至清楚暴露膀胱前壁。
2. 推开腹膜反折,分离膀胱顶部及后壁,在分离时可发现双侧输精管,离断,结扎。
分离出双输尿管,于膀胱外1.0cm处离断,近端插入F6输尿管导管,接袋(手套)引流尿液。
3. 于膀胱后壁精囊腺外狄氏筋膜间往下游离膀胱后壁,分离切断膀胱二侧韧带。
4. 下压膀胱及前列腺,离断前列腺耻骨韧带,打开盆筋膜,缝扎前列腺静脉丛、阴茎背静脉,于前列腺尖部远端离断尿道。
5. 上提前列腺,切断前列腺柱,至此切下整个膀胱连同前列腺、精囊。
稀释的碘伏冲洗、止血。
放置引流管。
6. 显露左侧盆壁,分别清扫髂外血管及闭孔神经周淋巴组织,同法处理右侧。
7. 打开腹腔,找到阑尾,离断其系膜,于根部切除阑尾,荷包包埋。
8. 在离回肓部15cm处取一段长15cm,有完整血供的回肠作为尿液引流管腔(Bricker膀胱),检查二回肠段血供均完好,间断端端吻合。
把Bricker膀胱推入盆腔,关闭腹膜。
9. 适当游离二输尿管,内放置进口双“J”管,种植于Bricker膀胱内,Bricker膀胱远端关闭包埋。
10. 在相当于一麦氏处切除一直约径3.0cm皮肤,“十”字切开腱膜,把回肠近端拖出5.0cm于切口,固定,粘膜外翻缝合于皮肤。
11. 冲洗、止血,放置胸腔引流管一根,清点器械敷料无误后,关闭切口。
浸润性膀胱肿瘤全膀胱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何运凤
【期刊名称】《河南外科学杂志》
【年(卷),期】2013(19)1
【摘要】在我国,膀胱癌的发病率在男性泌尿生殖肿瘤中居首位。
主要临床表现是无痛间歇性肉眼血尿。
浅表性膀胱肿瘤首选经尿道切除术(TUR),而浸润性膀胱肿瘤以全膀胱切除肠代膀胱术为常用的手术方法之一。
我院于2009—06-012-03,成功完成12例全膀胱切除肠代膀胱术,现将手术配合要点介绍如下。
【总页数】2页(P132-133)
【作者】何运凤
【作者单位】广东梅州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梅州,51403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6
【相关文献】
1.经尿道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的手术配合体会 [J], 赵清侠;张妍;李丹;程永毅
2.经尿道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影响 [J], 顾岩
3.经尿道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与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的效果对比 [J], 黄旭锋;杨水法;李康;杨恩明;王世先;潘东山
4.1470 nm激光经尿道膀胱肿瘤剜除术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非肌层浸润
性膀胱肿瘤的疗效比较 [J], 叶啸;袁小旭;庞国福
5.2μm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与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的有效性探讨 [J], 刘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手术联合膀胱灌注温热化疗治疗膀胱癌术的配合
张;侯美凤
【期刊名称】《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0(17)3
【摘要】@@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肿瘤,术后易复发.1996年5月至1999年9月我院采用手术联 rn合膀胱灌注温热化疗治疗膀胱癌24例,有效地降低肿瘤的复发率,疗效满意,现将手术配合体会介绍如下.rn1 临床资料rn1.1 一般资料:本组24例,男20例,女4例,年龄21~77岁,平均54.2岁,初发肿瘤17例 ,复发肿瘤7例.rn1.2 特殊器械及物品的准备:常规手术器械、温热化疗所用的恒温水箱,微机灌注泵、水温计2支,灌注用胶管、灌注盅、三腔气囊导尿管.
【总页数】1页(P542)
【作者】张;侯美凤
【作者单位】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手术室南宁 530021;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手术室南宁 53002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R47
【相关文献】
1.手术、膀胱内灌注联合介入化疗治疗浸润性膀胱癌 [J], 叶纪伟;武跃清;郭新武;李金乾;沈远径;秦克松;李园
2.手术联合膀胱灌注温热化疗治疗膀胱癌:(附20例报告) [J], 李盛宽;黄伟华
3.动脉介入化疗联合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和膀胱灌注化疗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研究 [J], 袁志浩;孙桂芳;王利辉;乔保平
4.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膀胱灌注化疗治疗膀胱癌的疗效观察 [J], 庞宸;朱照伟;郭国营
5.超选择性髂内动脉灌注加栓塞术配合膀胱内及全身化疗治疗膀胱癌 [J], 张景宇;陈礼祥;张志超;郑直夫;周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