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华和凝华(定)说课讲解
- 格式:ppt
- 大小:2.21 MB
- 文档页数:21
物理实验《升华和凝华》教学说课稿我说课的题目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升华和凝固》,是人教版的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4节的内容。
今天我将从实验教学目标、实验内容设计、实验器材、实验步骤、教学反思几个方面来说这节实验课。
一.实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2.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3.知道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了解升华和凝华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通过识别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关心环境,乐于探索勇于实践的精神.2.通过升华和凝华实验,培养学生欣赏色彩美的能力.二.实验内容设计1、教材分析:升华和凝华是物态变化的一类现象,与前面已讲的四种现象构成完整的物态变化知识体系。
尽管升华和凝华并不少见,但却不易被学生注意,小学自然课本中也没有讲过;且气体不易看见,而难于直接观察到。
本节是在学生学习了前面四种现象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的,学生可用探究冰的熔化过程、水的汽化过程的方法来探究樟脑丸的升华过程,进一步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
如何探究樟脑丸的升华过程既是本节的重点,又是本节的难点。
尝试用升华吸热、凝华放热来解释自然界和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也是本节的重点。
2、设计实验:学生通过观察樟脑丸经过加热后的变化以及遇装有水一次性杯子杯子外面的状态变化,知道升华需要吸热,凝华需要放热,升华是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凝华是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
三、实验器材樟脑丸铁架台烧杯一次性杯子酒精灯水纸板四、实验原理升华需要吸热,凝华需要放热五、实验内容及步骤1、把铁架台、酒精灯、烧杯自下而上的放好2、把樟脑丸放入烧杯中,用装有一次性杯子纸片盖住烧杯3、往一次性杯子中加入水,点燃酒精灯4、观察现象并总结实验结论。
六、实验设计思路和创新点用生活中的这些常见物品来做实验,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也引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让学生知道物理来自生活,生活中常见物理,从而引起学生对物理的热爱。
初中物理升华与凝华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初中物理中的一个重点概念——升华与凝华现象。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以及教学反思等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
首先,我们来看教材分析。
升华与凝华是初中物理中热学部分的重要内容,学生通过学习这一部分内容,能够更好地理解物质状态变化的过程及其原理。
在教材中,升华与凝华现象通常安排在学生学习了物质的三种状态和热力学第一定律之后,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物质状态变化与能量转换之间的联系。
接下来,我将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方面,学生需要掌握升华与凝华的定义、过程以及影响因素;过程与方法方面,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尊重科学、追求真理的态度。
针对本节课,教学重点是理解升华与凝华的原理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难点则在于掌握物质在升华与凝华过程中能量转换的计算。
在教学方法上,我将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和实验教学法相结合的方式。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再通过实验验证理论,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知识。
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回顾物质状态变化的前三种方式,引出升华与凝华的概念,并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 讲解新知:详细解释升华与凝华的定义、发生的条件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3. 实验演示:通过实验展示升华与凝华现象,让学生直观感受物质状态的变化,并引导学生观察实验数据,分析升华与凝华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4. 学生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升华与凝华在生活中的应用,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
5. 课堂小结:总结升华与凝华的知识点,强调它们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6.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完成相关的习题,加深对升华与凝华原理的理解,并预习下一课的内容。
在板书设计上,我会将重点内容和公式清晰地呈现在黑板上,以便于学生记录和复习。
《升华和凝华》说课稿说课教师:王彦奇一、说教材1.本节课的地位和作用升华和凝华是八年级(上)第四章《物态变化》的第四节内容,是为以后关于物质的构成和属性的学习打基础的。
本节课是前面熔化、凝固、汽化和液化的延续,由此让学生形成完整的物态变化体系,并能应用所学的新知识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
2.内容结构和教材特点升华和凝华现象普遍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但由于气体不易看见或现象发生缓慢,使得学生难以直接观察到,所以一般只能从实验和生活实例入手,根据观察到的结果进行分析、推断。
3.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②、了解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并能用物理的语言进行解释。
③、能简单的解释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碘升华和凝华过程的探究,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①、通过实验的观察和分析过程,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②、学会根据观察结果进行间接分析,从而推断出物理过程的思维方法。
③、了解科学知识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作用,培养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
4.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对升华和凝华现象的认识。
难点:升华和凝华是物质的固态和气态之间的直接变化,而学生易误认为需要通过液态这一过程。
二、 说教法、学法通过前三节的学习,学生已经具有了初步的物态变化知识,并具备了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所以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分析的能力,以及帮助学生分辨易混淆的概念,并创设学生自主探究的情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意识。
因此本节课采用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
通过分组实验,让学生在对实验现象的探究中学习新知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说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图:1、情景引入,设问烈日当空,久旱无雨,为解决旱情,在过去人们摆起香案,祈祷龙王爷恩惠,然而滴雨未下;而现在,派出几架飞机在高空投撒了一些固态物质,顷刻间乌云密实验结果表明,碘可以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此时要用酒精灯加热;也可以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此时没有用酒精灯加热,而是对外放热。
升华和凝华的说课稿第一篇:升华和凝华的说课稿《升华和凝华》说课稿一、说教材升华和凝华是物态变化的一类现象,与前面已讲的四种现象构成完整的物态变化知识体系。
尽管升华和凝华并不少见,但却不易被学生注意,小学自然课本中也没有讲过;且气体不易看见,而难于直接观察到。
本节是在学生学习了前面四种现象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的,学生可用探究冰的熔化过程、水的汽化过程的方法来探究碘的升华过程,进一步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
如何探究碘的升华过程既是本节的重点,又是本节的难点。
尝试用升华吸热、凝华放热来解释自然界和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也是本节的重点。
二、说教具教师:多媒体课件、烧瓶、橡胶塞、烧杯、热水、冷水、碘学生:导学案三、说学生学生已具有初步的物态变化知识,初步知道科学探究过程,因此,教师应设计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创建让他们主动探索物理规律的环境和机会,以进一步培养他们在学习上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的能力。
四、教学模式自主探究式五、说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目标:(1)知道升华和凝华现象。
(2)知道升华需要吸热和凝华需要放热。
(3)能简单解释常见的升华吸热的现象。
2、过程和方法目标:(1)通过探究碘的升华过程,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课题解决的思维程序步骤,即提出问题→猜想→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应用结论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过程以及初步的观察、分析和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使学生形成愿意与他人合作学习的意识。
(2)培养学生的创造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面对挫折的健康心理、意志和品质。
六、说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先播放《奇妙的大自然》剪辑录象,片中有云、雨、露、雾、霜、雪、雹,然后让学生说出其中自然现象的名称,最后请学生分析它们是怎样形成的,对未知的现象引发学生提出问题。
这样既复习了旧知识,又自然地引入新课。
2、进行新课《物理课程标准》中指出:在二级主题——物质的形态和变化下有六个三级主题,其中第五个三级主题的第一点是要求学生通过实验来探究物态的变化过程,这里强调的是用实验探究的方法学习物态变化过程,而且还应知道相应的物态变化过程。
初中物理升华和凝华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初中物理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升华和凝华。
这一部分内容对于学生理解物质状态变化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中考物理的重要考点之一。
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第八册第三章《物态变化》的第二小节。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们已经掌握了物质的几种状态以及它们之间的基本转化过程。
本节课将重点介绍升华和凝华这两种物态变化,通过对这两种现象的学习,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物质状态变化的规律。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升华和凝华的概念,掌握它们的特点和发生的条件。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观察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验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对科学探究的积极态度。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是升华和凝华的概念及其特点。
教学难点在于理解升华和凝华过程中热量的变化以及它们与物质状态变化的关系。
教学方法本节课将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和实验教学法。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感受升华和凝华现象,从而加深理解。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回顾之前学习的物态变化知识,引出升华和凝华的概念,并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 讲解新知详细解释升华和凝华的定义、特点和发生条件,并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辅助说明。
3. 实验演示进行简单的实验,如冰冻的湿衣服在暖气旁变干,展示升华现象;使用冰花装饰展示凝华现象。
4. 学生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升华和凝华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进行分享。
5. 巩固练习通过几个关于升华和凝华的小题目,检测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6. 总结归纳总结升华和凝华的知识点,强调它们在物态变化中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第三章物态变化第二节升华和凝华一、概念升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凝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二、特点升华:吸热凝华:放热三、条件升华:温度升高、气压降低凝华:温度降低、气压升高四、应用- 干冰的升华用于舞台烟雾效果- 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五、注意事项- 注意安全使用干冰- 观察自然现象,理解物态变化```通过以上的教学设计,我相信学生能够很好地理解和掌握升华和凝华的概念及其应用。
升华与凝华说课稿商丹高新学校陆文梅2013年10月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我是陆文梅,我说课的题目《升华与凝华》,是人教版的八年级物理第一册第三章第四节的内容,下面我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用具、课时安排、教法学法、教学程序八个方面来说这节课。
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升华与凝华》是物态变化这一章的最后节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了四种物态变化,即熔化、凝固、汽化和液化,学好这一节是学好本章的重点之重。
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应注重让学生经历从生活到物理,从自然到物理的认识过程,了解基本的科学探究实验和活动,从被动到主动,在锻炼能力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技能,了解科技发展,从而融入到现代社会中。
所以本课升华与凝华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全员参与,教师引导学生共同探究升华与凝华,从而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说学情初二学生是初中最难管理的一个阶段,不像初一的孩子那样听话,也不像初三的孩子成熟懂事,他们正处于叛逆的高峰期,刚刚开始学习物理,很多学生都很好奇物理究竟是什么样的学科,所以在课堂上,我尽量避免枯燥无味的讲解式上课,而是多设计小实验,让学生动起手来,共同参与,这样不仅能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对物理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2.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3.知道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碘的升华与凝华实验,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气态之间是可以直接转化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识别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关心环境,乐于探索勇于实践的精神。
2.通过做碘的升华和凝华实验,培养学生欣赏色彩美的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碘的升华和凝华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通过日常生活中实例的解释,培养学生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1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升华和凝华》。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我将以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来说说这节课。
首先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升华和凝华》是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第四节内容,主要内容是通过碘的升华和凝华实验探究升华和凝华现象的特点。
本节课是前面熔化、凝固、汽化和液化的延续。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生活与物理的关系,形成完整的物态变化体系,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交流能力。
接下来,我将对学情进行一个简单的分析学生已有初步的物态变化知识,升华和凝华现象普遍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但部分学生会有固态和气态之间的变化必须经过液态环节这种错误的观点。
这一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对自然界中的很多现象充满好奇。
但刚学习物理不久,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掌握欠缺,他们的逻辑思维还需要经验和前概念支持。
因此应以学生身边现象引入知识,逐步让学生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新课程改革理念,我特制定如下三维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目标知道升华和凝华现象。
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能解释生活中常见的升华、凝华现象。
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碘升华和凝华过程的探究,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乐于探究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基于以上分析,我确定本课的重点是探究碘的升华凝华实验。
难点是识别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顺利达到教学目标,我将采用讲授法演示法为主分组讨论法为辐的教法。
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学,本节课的学法是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从而更好的理解本节的知识并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下面谈谈我对教学过程的设计首先是导入环节,通过多媒体播放孙悟空大闹天空时,天庭白烟滚滚,问学生知道那是什么吗?是怎样形成的?从而引入新课《升华和凝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