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响自信之歌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36.00 KB
- 文档页数:3
唱响自信之歌[学习目标]1.发现自己的进步对个人成长有什么作用?2.发现自己的长处的作用及怎样发现自己的优点?3.如何唱响自信之歌?4.了解个人自信与民族自信的关系,如何做一个具有民族自信心的人?[自主学习]1.__________________,是自信的基础。
但在不同的环境里,优点显露的机会并不均等。
因此,我们在评价自己的时候,可以采用________的方法,寻找“_________”,这样我们可能会意外的发现,自己原来有很多__________。
2._________是撑起信心的最重要支柱。
自信永远是准确的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永远是一种________和_________,永远是遇到困难永不低头的巨大精神力量。
自信是我们人生道路上最宝贵的财富。
3.我们只有把________与__________结合在一起,我们的自信才有坚如磐石的根基。
一个人如果没有_____________,他的自信就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
4.一个有强烈民族自信心的人,必定会在国际交往中自觉展示我们中国人的气度和风采,_________,_________,绝不做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交流]活动一:阅读课本27页情景材料及活动,相互交流后回答:1.这个盲人为什么能用自己的琴声唱响自信之歌?2.升入初中一学期以来,你发现自己有了哪些进步与长处?发现这些进步与长处对你有什么作用?3.你是怎样增强自己的信心与实力的,从29页情景材料中这个推销员的身上你发现了自信的支柱及自信的重要作用了吗?[当堂检测]1.树立自己的自信心,要寻找个人自信的基础,这个基础是( )A.正确地认识自己B.发现自己的优势和长处C.自己突出的缺点和劣势D.选择正确恰当的目标2.保持并不断增强我们的信心,最重要的是()A.要大胆尝试,勇于创新B.不断回忆成功经验C.不断增强自身实力D.从多角度评价自己3.有自信才能有成绩,有成绩就会更自信。
唱响自信之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自信的含义,认识到自信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增强自信心。
3. 引导学生学会用歌曲表达自己的自信,提升音乐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自信的含义与重要性2. 唱自信之歌的方法与技巧3. 欣赏与分析自信之歌的案例三、教学重点1. 让学生理解自信的含义,认识到自信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唱自信之歌的兴趣和能力。
四、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信,克服自卑。
2. 如何教唱自信之歌,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唱歌技巧。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自信的含义与重要性。
2. 示范法:教师示范唱自信之歌,引导学生模仿。
3. 练习法:学生分组练习唱自信之歌,教师指导。
4. 欣赏法:欣赏与分析自信之歌的案例,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一、自信的含义与重要性1. 讲解自信的概念2. 分析自信的重要性3. 案例分享:自信的故事二、唱自信之歌的方法与技巧1. 呼吸控制2. 声音发声3. 节奏感培养4. 情感表达三、欣赏与分析自信之歌的案例1. 国内外经典自信之歌欣赏2. 分析歌曲中的自信元素3.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四、克服自卑,树立自信1. 认识自卑心理2. 方法与技巧:如何克服自卑3. 小组讨论:如何树立自信五、分组练习唱自信之歌1. 教师示范唱2. 学生分组练习3. 教师点评与指导六、自信之歌表演展示1. 学生分组表演2. 教师点评与鼓励3. 总结提升七、家庭作业1. 学习一首自信之歌2. 总结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3. 家长评价与反馈八、课程复习与巩固1. 回顾所学内容2. 答题巩固知识3. 学生分享感悟九、自信之心成长计划1. 制定个人成长目标2. 行动计划:如何提升自信3. 定期反馈与调整十、课程总结与展望1. 回顾整个课程2. 学生收获与成长3. 展望未来,继续唱响自信之歌六、自信之歌的创作与表达1. 引导学生理解歌曲创作的的基本原理2. 教授如何将自信的情感转化为音乐旋律3. 学生尝试创作自己的自信之歌,并进行表达七、自信之歌的排练与演出1. 教授排练的方法与技巧2. 学生分组进行排练3. 课堂演出,展示排练成果八、自信之歌与生活实践1. 引导学生理解自信之歌在生活中的应用2. 学生分享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自信3. 教师点评并给予建议九、自信之歌的深入探讨与反思1.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自信之歌的内涵2. 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思考如何进一步提升自信3. 教师点评并给予建议十、课程总结与展望1. 回顾整个课程,总结所学内容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程中的收获和成长3. 展望未来,鼓励学生继续在日常生活中唱响自信之歌,不断提升自信。
七年级政治下册《唱响自信之歌》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自信的含义,认识到自信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树立自信,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
3.引导学生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自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自信的含义,认识到自信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2.教学难点: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自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认识自信一、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歌曲《我相信》,引导学生感受歌曲中的自信力量。
2.邀请学生分享歌曲给自己带来的感受,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唱响自信之歌》。
二、自主学习1.学生阅读教材P38-39,了解自信的含义。
三、课堂讨论1.教师提问:自信对个人成长有什么重要性?四、案例分析1.教师展示案例:小明在课堂上回答问题,因为紧张而说错了话,被同学嘲笑,小明自信心受到打击。
2.学生讨论:如何帮助小明树立自信?第二课时:培养自信一、复习导入1.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自信的含义和重要性,那么如何培养自信呢?2.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
二、课堂讨论1.教师提问: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树立自信?三、互动游戏1.游戏名称:优点大比拼2.游戏规则: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轮流分享自己的优点,其他组同学倾听并给予肯定。
3.游戏目的: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增强自信。
1.教师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第三课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一、复习导入1.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培养自信,那么如何将自信与人生观、价值观相结合呢?2.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
二、课堂讨论1.教师提问:自信与人生观、价值观有什么关系?三、案例分析1.教师展示案例:小华因为自信,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最终取得了成功。
2.学生讨论:如何将自信与人生观、价值观相结合,实现人生价值?1.教师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四、课后作业1.写一篇关于如何培养自信的感悟。
七年级政治下册《唱响自信之歌》学案新人教版扬起自信的风帆《唱响自信之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树立和增强自信的方法;学会正确地认识自我,对自己作客观的评价;运用正确的方法,增强自信心。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掌握树立和增强自信的三种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对自我正确认识基础上的自信生活态度;在分析自己的优缺点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悦纳自我的愉快心态;在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增强自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掌握树立和增强自信的三种基本方法。
理解个人自信与民族自信的关系。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展示李咏图片)这个人同学们熟悉吗?谁能说说目前他主持的两个栏目?教师:这是他主持“非常6+1”的经典手势,他在主持“幸运52”的时候,也有一个经典手势,同学们有印象吗?给你们一个机会,谁来表演一下。
那么,这一手势代表什么含义呢?闯关成功的选手全是因为“幸运”吗?教师:正像同学们说的那样,成功靠的不仅仅是幸运,更需要信心和实力。
在这个充满挑战的今天,我们需要唱响自信之歌二、活动探究一、看到进步与长处说一说,和小学相比,和上学期相比,甚至是和你的昨天相比,你都取得了哪些进步?可以从学习、生活、交友、卫生、纪律、体育、唱歌、人缘、做饭、等多个方面谈起。
活动①听到老师夸奖别人时,感觉心里不舒服②当自己的建议被老师采纳后,感到自己很重要③在运动会赛场上取得优异成绩时,感到非常自豪④帮助同学解决疑难问题,得到同学的夸奖,感到自己特别棒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小江一直觉得很苦恼,因为他是全班最矮的一个。
常听别人说:个头太矮可不好,不漂亮没人喜欢,以后找工作会挺难……小江觉得未来的生活失去了七彩阳光……据此,你认为小江最需要的是A.自信B.打扮自己c.坚强D.增高二。
问答题八班的学习委员谢春同学,各科成绩都不错,代表班上参加全市数学竞赛还获得了一等奖。
在成绩面前,他有些飘飘然,觉得班上的每位同学都不如自己,甚至有时连老师的话都听不进去,并很少与学习成绩较差一点的同学玩。
唱响自信之歌课堂练习,大显身手:一、选择题1.2008年9月25日晚,搭载着3名宇航员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中华儿女无不为之感动、自豪,国人的这种表现来源于()A.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B.坚强的意志C.乐观的心理品质D.积极的生活态度2.“在人生道路上,并不总是强壮的人取胜。
但最终取胜的人,一定是那些认为自己能胜的人。
”这句话说明()A.树立信心才能增强实力,最终取得成功B.自信的人生不可能遇到困难和挫折C.强壮的人缺少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D.实力,是支撑信心最重要的支柱3.自负不同于自信,就在于()A.自负者追求的目标太真实,实现不了B.自负者的过分谦卑妨碍自己能力的发挥C.自负者依据的事实虚假,追求的目标不可能实现D.自负者认为自己应该成为人人羡慕的人4、有人说:“如果你认为自己是最出色的,那么你就是最出色的。
”这句话主要启示我们()A、生活中,有些人骄傲自满B、自负是成功的重要障碍C、生活中,要增强自信D、自卑会使人远离成功二、非选择题5、下列情景中的主人公与成功无缘的“病因”何在?请你作出“诊断”并作出“处方”。
情景一:赵丽非常热爱体育,经常练长跑,达到“东方神鹿”王军霞的水平是她的目标。
但经过两年的训练仍然差得很远,于是她一点信心都没有了。
情景二:李强是一名七年级学生,他见人未说话先脸红,上课回答问题声音小,跑步飞快却从不敢参加比赛,遇到事情总说“我不行”。
“诊断”结果:(1)情景一中赵丽的“病因”是:“处方”:(2)情景二中李强的“病因”是:“处方”:参考答案1.A2.A3.C4.C5. (1)“病因”是:目标定得太高“处方”:要学会看到自己的进步,只要今天比昨天跑得快一点儿,也是进步,从而在点滴的进步中,为自己喝彩,鼓劲,培养对自己的信心。
(2)“病因”是:轻视自己,看不到自己的能力,产生了自卑心理。
“处方”:可采用场景变换的方法,寻找立体的我,发现自己的长处,是自信的基础。
唱响自信之歌【导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树立和增强自信的方法。
2.能力目标:学会正确地认识自我,对自己作客观的评价;能运用正确的方法,增强自信心。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树立对自我的正确认识基础上的自信的生活态度,在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增强自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导学重点】树立自信的方法【导学难点】做自信的中国人。
【自主学习】仔细阅读课本27页——31页,并填空。
(可以划到课本上)一、看到进步与长处1.有才能有成绩,有成绩就会更。
成绩不仅仅指奖杯和鲜花。
今天比昨天做得好一点,也是成绩,因为我们。
2.发现自己的长处,是自信的。
但在不同的环境里,优点显露的机会并不均等。
因此,我们在评价自己的时候,可以采用__________的方法,寻找“_________”,这样我们可能会意外的发现,自己原来有很多____________。
二、增强信心与实力1._________是撑起信心的最重要支柱。
2.自信永远是准确的________ 和客观的_______ _,永远是一种________和科学态度,永远是遇到困难永不低头的巨大精神力量。
________是我们人生道路上最宝贵的财富。
三、做自信的中国人1.我们只有把个人的命运与祖国的发展________在一起,我们的自信才有坚如磐石的________。
2.一个有强烈________自信心的人,必定会在_________中自觉地展示我们中国人的气度与风采,________,落落大方,绝不会做有损国格的事情。
【合作探究】阅读课本27页情景材料及活动,相互交流后回答:1.这个盲人为什么能用自己的琴声唱响自信之歌?2.升入初中一学期以来,你发现自己有了哪些进步与长处?发现这些进步与长处对你有什么作用?3.你是怎样增强自己的信心与实力的,从29页情景材料中这个推销员的身上你发现了自信的支柱及自信的重要作用了吗?4.在当今社会,我们怎样表现出中国人的自信?【课堂检测】“我的人生中只有两条路,要么赶紧死,要么精彩地活着。
第一单元 第二课《唱响自信之歌》
学习目标:
1、 明白树立和增强自信的方式,提高增强自信心的能力。
2、 通过讨论、合作学习,正确的熟悉和评判自己,树立自信的生活态度,做一个有自信的中国人。
(学法指导:一、通读教材,梳理基础知识,完成念书指南,并在书上做好标注
二、将自主学习中显现的疑点填写到后面“我的疑问?”处。
4、时刻5分钟并独立完成)
阅读教材27---31页,完成以下几个问题,请勾画并补充在书上
1、 咱们如何树立自信心?
2、 咱们应如何增强自身的实力和信心?
3、如何做一个自信的中国人?
背景材料:读教材27页-28页,反思自己并回答:
1、 我的进步和成绩有哪些?还需要在哪些方面尽力?
我的优势在哪里?在实现目标的进程中,你碰到过哪些困难?你有何感受?
2、 你此刻在学习方面有哪些困难?你预备如何增强自身的实力和信心?
背景材料:读教材30页,试探,在现今社会,咱们应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中国人的自信? (小组代表交流)
本框讲的关键词是什么?
讲了哪几个问题?(请你归纳并拟出知识网络,并熟记)
完成练习册活动探讨P.20页。
《唱响自信之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自信的含义,认识到自信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提高自信心。
3. 引导学生学会如何树立自信,克服自卑。
4. 提升学生表达能力,增强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自信的含义与重要性2. 树立自信的方法与技巧3. 克服自卑,拥抱自信4. 自信心的培养与锻炼5. 团队协作与自信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自信的含义、重要性以及树立自信的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成功人士的故事,引导学生从中学习树立自信的技巧。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克服自卑,培养自信心。
4. 实践活动法:组织学生进行团队游戏,锻炼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成功人士的案例材料。
2. 准备团队游戏的活动场地和器材。
3. 准备教案、PPT等教学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首关于自信的歌曲,激发学生对自信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自信的含义与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享成功人士的故事,引导学生学习树立自信的方法。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克服自卑,培养自信心。
5.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团队游戏,锻炼团队协作能力。
7.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自信的实践作业,如:向他人展示自己的特长。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自信概念的理解和接受程度。
2. 通过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克服自卑、培养自信方面的进展。
3. 通过团队游戏,观察学生的协作能力和自信心提升情况。
4. 课后收集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估他们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七、教学拓展:1. 邀请成功人士进行讲座,分享他们的成功经验和自信的重要性。
2. 组织学生参观企业或机构,了解成功团队如何运用自信和协作实现目标。
3. 开展自信心培训活动,如公开演讲、才艺展示等,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是否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唱响自信之歌》导学案(精选10篇)《唱响自信之歌》导学案篇1《唱响自信之歌》导学案目标树立在准确认识自我基础上的自信的生活态度。
重点树立自信的方法一、预习检测1、如何增强自己的自信心?(了解即可)2、怎样增强信心和实力?(理解并识记)3、个人自信与民族自信的关系?(理解)二、合作研讨1、阅读教材27页的情景材料,合作探究以下问题:(1)这个盲人为什么能用自己的琴声唱响自信之歌?(2)我们又该如何唱响自己的自信之歌呢?2、阅读教材28--29页的情景材料,合作探究以下问题:(1)对于他人的评价,你有什么感受?(2)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你是怎样增强信心和实力的?3、阅读教材30页的表格材料,合作探究以下问题:(1)童第周是怎样表现中国人的自信的?(2)在当今社会,我们怎样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中国人的自三、展示交流(1)展示预习部分。
(2)展示合作研讨部分四、归纳提升1、请同学们总结本课时所学内容,相互点评。
2、材料:李小虎从农村转到城市某中学,由于地方口语很重,外语成绩很差,穿的也很土气,所以他变得胆子小了,上课不敢举手回答老师的提问,下课不敢跟同学说话,他怕同学发现自己一无所长,瞧不起自己,所以干脆就不发言,不和同学交往。
(1)你赞成李小虎的这种做法吗?(2)如果你像李小虎一样面对同样的情况,你该怎么做?五、达标闯关1.自负不同于自信,就在于() a.自负者追求的目标太真实,实现不了 b.自负者的过分谦卑妨碍自己能力的发挥 c.自负者依据的事实虚假,追求的目标不可能实现 d.自负者认为自己应该成为人人羡慕的人2.“在人生道路上,并不总是强壮的人取胜。
但最终取胜的人,一定是那些认为自己能胜的人。
”这句话说明()a.树立信心才能增强实力,最终取得成功b.自信的人生不可能遇到困难和挫折c.强壮的人缺少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d.实力,是支撑信心最重要的支柱3.基础训练第一大题六、收获平台《唱响自信之歌》导学案篇2第二课第三框唱响自信之歌导学案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分析自己优缺点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悦纳自我的愉快心态,树立对自我正确认识基础上的自信的生活态度。
《唱响自信之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自信的含义,认识到自信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增强自信心。
3. 引导学生学会用正确的态度面对挫折和失败。
4. 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自信的定义与重要性2. 自信的培养与维护3. 面对挫折和失败的正确态度4. 团队协作与个人自信5. 实践活动:唱响自信之歌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自信的含义、重要性以及如何培养自信。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成功人士的故事,引导学生从中汲取自信的力量。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感悟。
4. 实践活动法:组织学生进行团队活动和唱响自信之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四、教学步骤:1. 导入:讲解自信的含义和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自信的价值。
2. 讲解:分析成功人士的故事,让学生从中汲取自信的力量。
3. 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感悟。
4.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团队活动和唱响自信之歌。
5. 总结:回顾本次课程的内容,强调自信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培养和展现自信。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评估他们对自信的理解和运用。
2. 团队协作能力:评估学生在团队活动中的表现,包括沟通能力、协作精神等。
3. 实践活动:评价学生在唱响自信之歌等实践活动中的表现,以及对自信心的提升。
4.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的课后反馈,了解他们对课程的看法和建议。
六、教学资源:1. 教材:《唱响自信之歌》教材2. 视频资料:成功人士的故事视频3. 音频资料:自信之歌4. 活动道具:团队协作游戏道具七、教学环境:1. 教室:宽敞明亮的教室,配备多媒体设备2. 座位安排:圆形或方形桌椅,便于学生互动交流3. 音响设备:用于播放自信之歌和视频资料八、教学时间:1. 课时安排:共4课时,每课时45分钟2. 课间休息:10分钟九、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自信的含义,认识到自信的重要性,学会用正确的态度面对挫折和失败。
唱响自信之歌学案
知识目标:掌握树立和增强自信的方法。
能力目标:在生活中能运用正确的方法增强自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增强自信,悦纳自我,培养正确的人生态度。
【重点难点】
1.树立和增强自信的方法。
2.理解个人自信与民族自信的关系,将个人自信上升为民族自信。
学习内容:
活动一
发现自己的进步,看到自己的长处。
1、阅读课本第27页第一小框题的故事,思考问题
这个盲人为什么变得这样自信?
2、我的点滴进步
3、小调查“我眼中的你”
我对你的印象是什么?
你的优点是什么?
活动二
增强信心与实力
1.分析教材第29页案例。
“跨栏冠军是怎样成长为一名出色的推销员的?”
2. “自信度的测量”调查
在符合你的情况题目的括号内划“√”,在不符合你的情况题目的括号内划“×”。
如果你还具备其他能力请填在第9题中,不具备的能力填在第10题中。
1. 我对自己的自理能力充满信心()
2. 我对自己的体育能力(速度、力量、弹跳力等)充满信心
3. 我对自己的组织能力充满信心()
4. 我对自己的社交能力充满信心()
5. 我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充满信心()
6. 我对自己的表演能力充满信心()
7. 我对自己的绘画能力充满信心()
8. 我对自己的自我保护能力充满信心()
9. 我还对自己的以下能力充满信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10. 我还对自己的以下能力不自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以后的生活中,怎样进一步增强信心与实力?
活动三:做自信的中国人
发生在上海张家宅小学的故事
一群大洋彼岸的旅游者,到上海张家宅小学参观,学生们很有礼貌地欢迎,以礼相待。
但是,这批游客走后,不少学生在学校的花盆里、黑板槽里发现了好多外国硬币。
于是,该校三名小学生郑重地向校长递交了一封信,要求转交给这批游客。
信中写道:“我们抱着十分遗憾的心情给你们写信。
可曾记得,当你们来到的时候,我们以礼相待,鼓掌欢迎,可是你们却有意把硬币放在我们教室的黑板槽里和花盆里。
我们认为这是不友好的行为。
我们坦率地告诉你们:我们不是葛朗台的子孙,我们是共产党培养出来的少先队员……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胜过爱自己的生命。
因为穷可以靠我们的双手来改变。
希望你们不要做这种欺侮我们少先队员的傻事。
”
1、上海张家宅小学的学生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2、在国际交往中我们应怎么做?
课后练习:
1.世纪初,徐悲鸿在法国留学时,曾碰到一个洋人挑衅。
那个洋人说:“中国人愚昧无知,生就当亡国奴的材料,即使送到天堂,也成不了才!”,徐悲鸿义愤填膺的回答:“那好,我代表我的祖国,你代表你的国家,等学业结束时,看谁是人才,谁是蠢才”。
一年之后,徐悲鸿的油画受到法国艺术家的好评,此后数次竞赛,他都拿了第一。
他的个人画展,轰动了整个巴黎艺术界。
这样令人惊叹的成就,是那个洋人远远不及的。
从短文中,我们看
到()
A. 徐悲鸿的自信与中华民族的自信结合在一起
B.那个洋人没有自信
B. 徐悲鸿是人才,那个洋人是蠢才
D.徐悲鸿为祖国而努力创作。
2.(多项)在国际交往中,我们要做到()
A.把祖国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祖国的荣辱放在第一位
B.自尊,自爱,不卑不亢
C.同有损祖国尊严的言行做坚决的斗争
D.积极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经验,更好地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3. 一个毕业的大学生去参加某公司的招聘考试,公布成绩时他名落孙山,得知消息后他非常失望,顿生轻生念头,幸亏抢救及时而未果。
过了几天消息传来,上次公布的成绩是由于统计出错,才使得他名落孙山,实际上它的成绩名列前茅。
但是他仍然未被录取。
据此回答
你认为该大学生没有被录取的原因是()
A.他的成绩不好
B.一个没有自信心的人,将与成功无缘
C.公司又一次出现统计错误
D.他很自负
面对那位沮丧的大学生,你最想对他说()
A.对未来生活的自信,是理智的期望,相信自己“我能行”
B.自尊是自己争取的,面子是别人施舍的。
自尊才真正属于自己
C.嫉妒是心灵的肿瘤
D.一个人能否有成功,就看他是否具备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4.有的同学说,我学习不好,也没有什么特长,我什么都不如别人。
你赞成这一说法吗?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