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习作:围绕中心意思写(教案) (1)
- 格式:doc
- 大小:370.52 KB
- 文档页数:7
习作:围绕中心意思写【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体会汉字丰富的文化内涵,激发学生对汉字文化的热爱。
语言运用:在写作之前,应先确立中心,并列出提纲。
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想清楚自己要表达的中心意思,从不同的方面或选择不同的事例来写,并将重要的部分写详细。
审美创造:使学生养成写作文之前列提纲的习惯。
【教材解析】本单元习作的要求是“围绕中心意思写”,让学生选择一个感受最深的汉字确定中心,写一篇习作。
旨在培养学生“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的方面或选择不同的事例来写”的习作能力。
本次习作是在通过精读课文感知、领悟写法,借助“交流平台”梳理写法,通过“初试身手”初步练习选材的基础上,对本单元习作任务的具体落实。
【教学目标】1.自主阅读习作例文,借助旁批了解作者是如何围绕中心意思写的,并迁移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难点)2.能围绕一个意思选择不同的事例或从不同的方面写,能将重要的部分写详细、写具体。
(重点)3.与同伴交换习作,针对是否写清中心意思相互评价、修改习作。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评改略)【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解读习作要素1.导入:每个汉字都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不同的汉字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
我们先来玩一个游戏,老师说一个汉字,同学们表演相应的感受。
(出示课件3)冷乐忙寻迷2.阅读习作要素,了解习作重点。
(出示课件4)(1)明确本单元的习作素养是: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表达中心意思。
(2)明确本次习作重点:选择一个感受深刻的汉字,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的方面或选择不同的事例来写。
二、呈现话题,明确习作内容和重点1.阅读教材习作提示,我们知道本次习作要求我们选择汉字,围绕中心意思写。
(出示课件5)习作提示还告诉我们:写之前,可以拟个提纲,看看选择的材料是不是能够表达中心意思。
写完后,请同学读读,看看他能不能体会到你写的中心意思。
可以用你选的字作为题目,也可以另外拟一个题目。
(出示课件6)2.课件出示汉字(出示课件7),思考:你对哪个汉字最有感触?它有哪些丰富含义?3.我们来一起总结一下本次习作的重点。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习作5:围绕中心意思写》教案3篇【篇一】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习作5:围绕中心意思写》教案教学目标1.能围绕一个意思选择不同的事例或从不同的方面写,能将重要的部分写详细、写具体。
2.与同伴交换习作,针对是否写清中心意思相互评价、修改习作。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能围绕一个意思选择不同的事例或从不同的方面写,能将重要的部分写详细写具体。
教学难点:能围绕中心从不同的方面或选择不同的事例来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习作指导课(一)初试身手1.交流材料。
(1)出示材料。
下面是一位同学围绕“戏迷爷爷”这个题目选的材料。
请你判断一下,哪些材料可以用来表达中心意思,在后面的括号里打“√”跑了几十里地去看戏。
()常给我们讲故事。
()在爷爷的倡导下,街道组织了业余戏班子。
()干活时会哼上两句流行歌曲。
()边炒菜边做戏曲里的动作,把菜炒糊了。
()到文化馆拜师学戏。
()每天看书看到很晚。
()一看到戏曲表演就占着电视。
()(2)思考判断。
学生默读、思考、判断。
(3)交流反馈。
指名学生交流,并说说为什么这样选。
(4)小结点拨:围绕一个中心,可以用不同的事例来表达。
2.想象“方面”。
(1)确定一事。
如果只写同一件事,如,爷爷“跑了几十里路去看戏”这件事,你认为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描写,想一想爷爷因为赶路可能会发生什么事。
(2)想想“方面”。
围绕爷爷“跑了几十里路去看戏”这一件事情,可以从多个方面想象来写。
如,爷爷赶路的样子、赶路忘记劳累、赶路回来生病……(3)小结点拨:同一件事情,可以从不同方面来表达。
3.由“题”想“事”。
(1)选择题目。
从下面的题目中选一两个,想想可以选择哪些事例或从哪些方面来写。
好斗的公鸡都是淘气惹的祸闲不住的奶奶忙碌的早晨欢声笑语满校园那些温暖的时光(2)思考想象。
(3)相互交流。
(4)小结点拨:围绕一个中心,选择不同的事例或同一个事例的不同方面来写。
(5)回顾例文《爸爸的计划》《夏天里的成长》,分别说一说是怎样写的。
习作《围绕中心意思写》教案【教学内容】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教学目标】1.能围绕一个意思,选择不同的事例,或从不同的方面写。
2.能将重要部分写详细写具体3.能与同伴交换习作,针对是否写清楚中心意思,相互评价修改习作。
【教学过程】一、师生交流,明确习作内容1.同学们,围绕单元主题“明明白白我的心”,我们的学习已经到了最关键的环节。
在这个环节,我们要通过写,围绕中心意思清楚明白地表达我们的心,最终完成主题为“明明白白我的心”的优秀作文集。
2.如何写呢?一起来看习作要求,打开书,84页,自己读一读。
3.谁来说说,本次习作的要求有哪些?生1:选择一个你感受最深的汉字,写一篇习作……师:先要选定汉字,确定范围。
生2:想清楚自己要表达的中心意思,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方面或选择不同的事例来写师:要想清楚中心意思,还要选择合适的材料。
生3:写之前……写之后……师:写之前、写之后都要对照检查一下是否能表达中心意思。
生4:可以用你选的字作为题目,也可以另外拟一个题目。
师:这是关于题目的建议。
4.明确了习作要求,我们一起来看书上为我们提供的十二个汉字,读一读。
5.如何围绕一个汉字,写成一篇习作呢?我们就以第一个字“甜”为例一起交流一下。
二、以“甜”字为例,构思、选材1. 我们现在“甜”字为中心来构思一篇文章,你打算怎么写?有什么思路?准备选择什么材料?2.师生交流生:我准备写品尝到了香甜的食物,舌尖的诱惑……生:我准备写被亲人,关心呵护内心的一种幸福……生:我准备谢老师送我一件礼物,我感到很开心很甜蜜……师小结:不知不觉我们的思路被拓宽了,对汉字的体会也越来越深了,我们一起来梳理一下。
3.出示“甜”的不同含义及选材①“甜”可以是如糖似蜜的味道。
比如我们可以写过生日时我和小伙伴们品尝香甜的蛋糕;可以写端午节时奶奶教我包粽子,我吃到了自己包的粽子真甜!②“甜”可以是幸福美好的感觉。
我救助了一只流浪狗,看到他渐渐痊愈,我的内心一阵甜蜜;最近肠胃不舒服,姥姥为我熬了小米粥粥,吃在嘴里,甜在心里。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习作5:围绕中心意思写》教案范文【篇一】教学目标1.能围绕一个意思选择不同的事例或从不同的方面写,能将重要的部分写详细、写具体。
2.与同伴交换习作,针对是否写清中心意思相互评价、修改习作。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能围绕一个意思选择不同的事例或从不同的方面写,能将重要的部分写详细写具体。
教学难点:能围绕中心从不同的方面或选择不同的事例来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习作指导课(一)初试身手1.交流材料。
(1)出示材料。
下面是一位同学围绕“戏迷爷爷”这个题目选的材料。
请你判断一下,哪些材料可以用来表达中心意思,在后面的括号里打“√”跑了几十里地去看戏。
()常给我们讲故事。
()在爷爷的倡导下,街道组织了业余戏班子。
()干活时会哼上两句流行歌曲。
()边炒菜边做戏曲里的动作,把菜炒糊了。
()到文化馆拜师学戏。
()每天看书看到很晚。
()一看到戏曲表演就占着电视。
()(2)思考判断。
学生默读、思考、判断。
(3)交流反馈。
指名学生交流,并说说为什么这样选。
(4)小结点拨:围绕一个中心,可以用不同的事例来表达。
2.想象“方面”。
(1)确定一事。
如果只写同一件事,如,爷爷“跑了几十里路去看戏”这件事,你认为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描写,想一想爷爷因为赶路可能会发生什么事。
(2)想想“方面”。
围绕爷爷“跑了几十里路去看戏”这一件事情,可以从多个方面想象来写。
如,爷爷赶路的样子、赶路忘记劳累、赶路回来生病……(3)小结点拨:同一件事情,可以从不同方面来表达。
3.由“题”想“事”。
(1)选择题目。
从下面的题目中选一两个,想想可以选择哪些事例或从哪些方面来写。
好斗的公鸡都是淘气惹的祸闲不住的奶奶忙碌的早晨欢声笑语满校园那些温暖的时光(2)思考想象。
(3)相互交流。
(4)小结点拨:围绕一个中心,选择不同的事例或同一个事例的不同方面来写。
(5)回顾例文《爸爸的计划》《夏天里的成长》,分别说一说是怎样写的。
4.巧拟题目。
习作:围绕中心意思写板块一复习导入,重温写法1.谈话导入师:同学们好,欢迎来到状元慕课堂,我是麦兜老师。
本单元是习作单元,主要学习围绕中心意思写文章。
(板书课题)我们开始第一课时的学习吧。
2.课文回顾师:第五单元是习作单元。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
习作要求是“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表达中心意思”。
你们还记得《夏天里的成长》和《盼》这两篇课文吗?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呢?生1:《夏天里的成长》这篇文章围绕“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这句话展开具体描写。
作者为了说明“万物”的成长,先写了夏天里动植物都在飞快的生长,再写了山河大地等事物也在迅速生长,最后写了人的成长变化。
这是从不同方面来表达中心意思。
生2:《盼》这篇课文紧扣“盼”这一中心意思,依次写了得到雨衣、盼穿雨衣、穿上雨衣三个事例。
作者又在“盼穿雨衣”这个事例中,写了几个小事件——放学下雨、借故外出、窗前看雨、雨后看景,写得特别详细、生动,特别能体现课文的中心意思。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围绕中心意思,可以选择不同的事例来写,把重要的部分写具体,这样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今天我们就来动笔写一写,实战运用这两种方法,看同学们能不能把一个中心意思写清楚。
板块二明确要求,确定中心一、明确要求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本的文字,梳理出这次习作的要求。
(生默读并用横线标红相关语句)第一步:审题1.可以选择教材中设定的一个字,确定写作的中心意思。
2.可以选择一个教材以外的字,确定习作要表达的中心。
3.可以写生活中发生过的事情,也可以写想象故事。
4.可以用所选的字作为题目,也可以另外拟一个题目。
第二步:立意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的方面或选择不同的事例来写。
第三步:思维导图二、确定中心1.理解汉字的意思师:我们先来看看教材中提供的“甜、乐、泪”等十二个汉字,说说你的理解。
生1:“甜”既可以表示甜味,又可以表示甜蜜。
“乐”是多音字,与音乐有关的时候读yuè;指开心和愉快的意思时读作lè。
习作围绕中心意思写【教学目标】1.能根据文中提供的素材或自己选择的来确定主题,可以写生活中发生的事,也可以写想象故事。
2.结合本单元“初试身手”选材练习,交流选材方法,围绕一个中心意思,可以从不同方面或者不同事例写。
3.学习写文章前先列提纲。
4.表达一个中心意思时,要把重点部分具体写,其他部分简单写。
5.有一定速度地练习,展示习作成果并交流互评,让同学们找出文中的中心意思。
【教学重点】能根据文中提供的素材或自己选择的来确定主题,可以写生活中发生的事,也可以写想象故事。
【教学难点】注意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的方面或选择不同的事例来写。
【教学课时】1课时第一课时【教具准备】课件(建议使用荣德基小学课件)【教学过程】内容荣德基课件页码一、导入新课1.谈话: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每个汉字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看到一个字,我们就可以想到汉字的意义,想到由这个汉字组成的词语,想到与这个汉字或词语有关的事情等。
今天我们的习作跟汉字有关。
2.出示相关汉字:甜乐泪暖悔望迷妙变忙寻让二、出示习作要求1.选择一个感受最深的汉字写一篇习作。
首先根据汉字的文化内涵确定自己要写的中心。
2.注意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的方面或选着不同的事例来写。
3.根据中心意思,先列提纲,看看选择的材料是不是能够表达中心意思。
4.可以用选的这个字作为题目,也可以另外拟一个题目。
三、互相交流,掌握写法1.审题指导:“围绕中心意思”要求我们选择一(2)(3)(4)个感受最深的汉字写一篇习作,体现汉字的丰富的文化内涵。
可以从给定的字里选,也可以选其他的字。
可以用选的这个字作为题目,也可以另外拟一个题目。
2.思路导航:仔细读一读给定的这些字,我们会发现,这些汉字寄予着不同的情感,不同的心绪或者不同的状态,就像我们学的课文《盼》一样。
想清楚自己要表达的中心意思,是“酸”“甜”“喜”“悔”,还是“忙”“妙”“变”“寻”,还是……我们可以通过写生活中发生过的事情,也可以通过写想象故事来表达。
《习作:围绕中心意思写》一、教学目标1. 能围绕一个中心意思,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来写文章。
2. 学习列提纲,明确文章的结构层次,使文章条理清晰。
3. 通过习作练习,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引导学生确定中心意思,并能围绕中心从不同方面选材;掌握列提纲的方法,使习作结构完整、条理清晰。
2. 难点-如何让学生将中心意思贯穿于所选事例之中,避免事例与中心脱节;鼓励学生写出独特的见解和深刻的感受,提高习作的质量。
三、教学方法1. 实例引导法:通过展示优秀习作范例和存在问题的习作案例,引导学生明确围绕中心意思写的方法和要点。
2. 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如何围绕中心选材、列提纲等,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思维能力。
3. 头脑风暴法: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围绕一个给定的中心意思,快速想出多个相关事例,拓宽选材思路。
4. 情境教学法: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确定中心意思,进行选材和构思,增强习作的趣味性。
四、教学过程(一)话题导入1. 教师在黑板上写一个“暖”字。
-教师提问:“同学们,看到这个‘暖’字,你们能想到哪些事情或者场景呢?”引导学生自由发言,如“冬天里的一杯热咖啡”“同学之间的互相帮助”等。
-教师接着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围绕一个中心意思来写作文,就像这个‘暖’字一样,我们可以从很多不同的方面来表现它。
”(二)明确要求1.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习作要求,明确本次习作的任务:围绕一个中心意思,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来写一篇习作。
2. 教师强调:“中心意思就像文章的灵魂,所有的内容都要围绕它来展开。
比如我们刚刚提到的‘暖’这个中心意思,你们想到的那些事情就是围绕这个中心的具体内容。
”(三)学习方法1. 优秀习作展示与分析(围绕“爱”)(1)优秀习作《爱的模样》爱,是一种神奇的力量,它能在黑暗中点亮希望,在寒冷中传递温暖。
习作:围绕中心意思写1.引导学生体会汉字的文化内涵,选择一个你感受最深的汉字写一篇习作。
引导学生交流回顾生活中发生过的事情,也可交流想象中的故事。
2.引导学生想清楚自己要表达的中心意思,从不同的方面或选择不同的事例来写,并将重要的部分写详细。
3.使学生养成写作文之前列提纲的习惯。
4.激发学生对汉字文化的热爱。
重点、难点确定中心意思,从不同方面或选择不同事例来写。
1.写作目的(1)有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的欲望。
(2)可以写生活中发生过的事情,也可以写想象故事,内容要具体,感情要真实,重点部分写详细。
2.写作内容(1)能围绕一个感受最深的汉字,搜集、整理材料,或展开想象,领会文化内涵。
(2)能想清楚自己要表达的中心意思,从不同的方面或选择不同的事例来写。
(3)能熟练运用常用的修改符号进行习作的互评互改。
3.写作形式写句子;列提纲;命题或自定题目作文;文章修改。
1.预习提纲搜集、整理所需要的写作材料。
2.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课时目标:1.引导学生围绕感受最深的汉字,搜集、整理材料,领会文化内涵。
2.通过抓读写结合点,帮助学生初步掌握如何确定中心意思,从不同方面或选择不同事例来写。
3.围绕中心意思列提纲。
一、趣味导入,热身练习1.同学们,先读下面的话,然后选一个汉字来表达它的中心意思。
这个汉字就在提供的课件里。
课件出示:他用巴掌拍着自己的脑袋,不住地自责:“真不该啊!”甜乐泪暖悔望迷妙变忙寻让学生很快答出是“悔”字。
引导学生说一说为什么是“悔”字。
【设计意图】出示句子,让学生说出字来,实际上就是让学生初步感受如何由句子提炼出中心意思,用一个字表达出来。
2.热身练习。
(1)同学们,选择一个汉字,围绕这个汉字的意思,写一两句话,要求所写的句子中不能出现这个汉字。
课件出示:喜思笑怒惊忍急怕勇等(2)交流。
评一评。
【设计意图】承接上一环节,根据汉字写话。
这个环节要求的是根据中心意思写句子,比较有挑战性的是,句子中不得出现这个汉字。
二、引导联想,打开思路1.体会汉字,引导回顾。
启发提示:观察这些汉字,体会它们的内涵。
课件出示:甜乐泪暖悔望迷妙变忙寻让引导:选择一个汉字,围绕这个汉字,回顾生活中发生过的事情,也可由此展开想象……课件出示:【设计意图】汉字内涵丰富,往往一字多义,它有本义、引申义、比喻义等。
引导学生选择感受最深的汉字,回顾生活中发生过的事情,或由这个汉字想象故事。
由此,打开了学生的思路。
2.小组互议,相互启发,确定中心。
(1)学生分小组交流:围绕这个汉字你打算确定什么中心意思?由这个汉字你想到了哪些事?让学生在互动中彼此启发。
(2)结合学生的交流情况,指导:如何确定中心意思?课件出示:1.由题目确定中心意思,如《变》,可反映的中心意思是:在这个新时代,农村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2.由事情(故事)中主人公的品质确定中心意思。
3.由事情(故事)中揭示的道理,确定中心意思。
……【设计意图】古人云“意在笔先”,就是写作时,先要确定好中心意思再动笔,不要想到哪儿写到哪儿。
本环节就是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确立中心意思。
三、读写结合,领悟写法1.启发学生从学过的课文中领悟写法。
同学们,写文章应“立意为宗”。
我们学过的课文没有哪一篇不是围绕中心意思写的。
请以本单元课文或习作为例,说说围绕中心意思写应当注意哪两点。
(1)同桌回顾交流。
(2)交流、探讨围绕中心意思写应注意:第一,选择不同的事例或从不同的方面写,可以使这个意思表达得更全面、更充分。
第二,在围绕一个意思表达时,要将重要的部分写得详细些、具体些,才能给读者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课件出示:围绕中心意思写:①从不同的方面或者选取不同的事例来写。
②要将重要的部分写详细、写具体。
2.引导学生从读过的优秀习作中领悟写法。
引导学生回忆:同学们在课外阅读了不少写人记事的优秀习作,想一想:哪篇习作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是怎样将重要的部分写详细、写具体的?请你向大家介绍一下。
学生小组交流讨论,教师明确指出主要有两种方法:课件出示:①对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活动等进行细致描写,把事情写具体。
②准确、灵活地运用优美词句和各种修辞手法,把句子写生动。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是在学习“交流平台”基础上的温习和巩固,让学生进一步领悟围绕中心意思的写具体方法。
四、范文赏析,编写提纲1.提纲。
课件出示:2.范文。
寻上天给了我一双黑色的眼睛,我用它来寻找人间真情。
——题记往年的夏天闷热不堪,今年的夏天却像个调皮的孩子,这两天又下起了小雨。
临近小考,我的内心焦躁不安,一直想用洗澡来缓解一丝紧张。
可每次刚要进浴室,妈妈总是找借口,想自己先洗。
我一直都不理解妈妈为何这样做。
但有一次,我在妈妈的床头柜里发现了秘密。
原来,妈妈从网上下载了一份“宝典”,其中,“洗完澡后浴室温度能升高一摄氏度”被妈妈标了记号。
心弦被轻轻地拨动,我一直误解了妈妈,妈妈其实是不想让我在小考前感冒。
【作者真切地写出了“我”心理的变化,从不理解到“心弦被轻轻地拨动”。
】我找寻到了,一摄氏度的温暖,饱含着妈妈的情啊!夜,好静谧,皎洁的月光洒了满地银白。
窗外一盏盏柔和的灯,伴着皎洁的月光,织成一曲和谐的催眠曲。
【运用比喻的手法,描写了夜的宁静,暗示着夜已经很深了。
】我沉浸在题海中,想忙里偷闲,手中的笔却迟迟不肯落下。
“咚咚咚”,是爸爸的敲门声,“已经很晚了,早点睡了吧,这里有杯热牛奶,睡觉前趁热喝了吧。
”粗犷的眉毛,挺阔的身姿,一个大男人,却对我的关怀地无微不至……【通过语言、外貌等描写,表现了爸爸的关爱。
】我找寻到了,一声叮嘱,一杯热牛奶,洋溢着爸爸的爱啊!亲人永远爱我,老师也一直给予我关怀。
学习上的低谷,也曾使我灰心丧气,但是,老师那肯定的目光,又怎能让我失去动力?“有付出终有回报”,临别的赠言,早已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之中,从未褪色。
我知道,千言万语都浓缩其中,这里,有老师对我们的信心与期待啊!一摄氏度的温暖,饱含着妈妈的情;一杯热牛奶,洋溢着爸爸的爱;一句哲言,隐藏着老师的信心与期待!一双慧眼,我寻找到了人间的真爱。
带着这些真爱,带着感动出发,我坚信,我定能抓住梦想的翅膀!【结尾部分是对全文的总结,同时升华了中心。
】总评:全文以“寻”为题,通过三个具体的事例,表达了“我”寻找人间真情的中心意思。
条理清楚,中心明确。
3.同学们编写提纲。
提示:写作文好比建房子,建房子之前要有设计图。
同样的道理,我们写作文前也应当有设计图,那就是写作提纲。
4.写好提纲后,同桌互相交流,评议:选择的材料是不是能够表达中心意思?【设计意图】提供提纲和范文,并让学生欣赏,接着让学生学习列提纲。
这样安排,铺陈比较合理,而且可以循序渐进。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逐渐养成写作文前列提纲的好习惯。
第2课时课时目标:1.启发和引导学生把本单元所学的写作方法运用到写作中去。
2.引导学生发现自己作文的闪光点和长处,增强写作自信,激发写作兴趣。
3.引导学生学会发现和借鉴其他同学作文的优点。
4.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一.学生起草,教师巡视1.启发谈话:同学们,建筑工人按照施工设计图进行施工,建造设计好了的高楼大厦。
我们上节课列好了作文提纲,现在可以按照它建造我们的作文“大厦”了。
2.学生独立构思起草,教师巡视,并对习作有困难的学生作个别辅导。
3.没有完成习作初稿的同学可以继续写,已经完成习作的同学可以尝试修改。
二、指导修改,完善习作1.习作初稿写好以后,通过自己的修改可以使文章锦上添花。
2.学生自改习作。
(1)通读作文,进行错别字和病句的常规修改。
(2)再读作文,引导学生对照“是否围绕中心意思写”这一要求进行重点修改。
3.同桌或小组内同学互相修改。
4.课堂交流。
指名交流时,教师可让学生把作文稿拿到多媒体展台上,说出自己修改的过程和理由。
【设计意图】按照“自改—互改—交流”的顺序,指导修改,完善习作,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在此过程中,学生始终是主体,他们在写作与修改实践中提高了写作能力。
三、指导评价,欣赏激励1.自我发现,与人分享。
你的习作通过几次修改后,一定有许多成功之处。
请你将自己习作中的成功之处读给同桌或小组里的同学听听,和他们一起分享你成功的欢乐。
如果你认为自己全文写得好,就读全文;如果你觉得只有某一片段写得精彩,就读这个片段。
2.班级评赏,畅谈收获。
(1)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习作或片段组织学生评赏。
(2)分组交流自评,畅谈习作收获,分享习作成功的乐趣。
四、课后拓展1.将优秀习作张贴在“作文专栏”。
2.将优秀习作装订成册,并传阅。
3.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习作向学校广播站或学校文化长廊投稿。
4.将优秀习作推荐给少儿报刊发表。
5.鼓励学生编订自己的优秀习作集。
【设计意图】本环节着重发现习作中的闪光点,积极创造条件展示或发表优秀习作,增强成就感,让学生爱写作文,写出更好的作文,从而步入良性循环。
1.有效指导,完成习作。
不喜欢、不愿意写作文,这是很多小学生的通病。
其根本原因是,因不会写而害怕、厌恶写作。
如何解决学生不会写的问题呢?关键在于指导。
怎样做到有效指导,让学生觉得写作文并不难呢?这次作文指导课,按照“热身练习—打开思路—领悟写法—范文引路—列好提纲—习作起草”的过程设计,逐步铺陈,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习作,从而觉得写作文不是难事,找到了写作的自信心。
2.读写结合,抓住重点。
本单元是习作单元,习作目标是“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表达中心意思”。
这次习作的重点是“围绕中心意思写”。
本次作文指导课,始终扣住怎样围绕中心意思写而展开,学生应当颇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