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第3周周训练题
- 格式:doc
- 大小:147.50 KB
- 文档页数:5
四川省宜宾市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第4周周训练题第一部分:双向细目表第二部分:试题1.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下列关于物体受力情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必须受到恒力的作用 B .物体所受合力必须等于零C .物体所受合力大小可能变化D .物体所受合力大小不变,方向不断改变 2.在水平冰面上,狗拉着雪橇做匀速圆周运动,O 点为圆心.能正确地表示雪橇受到的 牵引力F 及摩擦力f 的图是(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大小保持不变,所以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没有加速度B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虽然速度大小不变,但方向时刻都在改变,所以必有加速度C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加速度的大小保持不变,所以是匀变速曲线运动D .匀速圆周运动的加速度大小虽然不变,但方向始终指向圆心,加速度的方向发生了变化,所以匀速圆周运动既不是匀速运动,也不是匀变速运动4.如图所示,某物体沿14光滑圆弧轨道由最高点滑到最低点的过程中,物体的速率逐渐增大,则( )A .物体的合外力为零B .物体的合力大小不变,方向始终指向圆心OC .物体的合外力就是向心力D .物体的合力方向始终与其运动方向不垂直(最低点除外)5.如图所示,半径为r 的圆筒,绕竖直中心轴OO ′转动,小物块a 靠在圆筒的内壁上,它与圆筒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要使a 不下落,则圆筒转动的角速度ω至少为( ) A.μg /r B.μg C.g /rD.g /μr6.汽车甲和汽车乙的质量相等,以相等的速率沿同一水平弯道做匀速圆周运动,甲车在乙车的外侧.两车沿半径方向受到的摩擦力分别为f甲和f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f甲小于f乙B.f甲等于f乙C.f甲大于f乙D.f甲和f乙的大小均与汽车速率无关7.如图所示,天车下吊着两个质量都是m的工件A和B,整体一起向左匀速运动.系A的吊绳较短,系B的吊绳较长,若天车运动到P处时突然停止,则两吊绳所受拉力T A、T B的大小关系是( )A.F A>T B>mg B.T A<T B<mgC.T A=T B=mg D.T a=T B>mg8.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用长为l的细线拴一质量为m的小球,以角速度ω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l、ω不变,m越大线越易被拉断 B.m、ω不变,l越小线越易被拉断C.m、l不变,ω越大线越易被拉断 D.m不变,l减半且角速度加倍时,线的拉力不变9.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小球A、B分别固定在轻杆的中点和端点,当杆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绕O点匀速转动时,求杆的OA段和AB段对小球的拉力之比.10.长L=0.5 m、质量可忽略的杆,其下端固定于O点,上端连有质量m=2 kg的小球,它绕O点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当通过最高点时,如图所示,求下列情况下杆受到的力(计算出大小,并说明是拉力还是压力,g取10 m/s2):(1)当v=1 m/s时,杆受到的力为多少,是什么力?(2)当v=4 m/s时,杆受到的力为多少,是什么力?11.如图所示,一根长为0.1 m的细线,一端系着一个质量是0.18 kg的小球,拉住线的另一端,使球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当小球的转速增加到原转速的3倍时,细线断裂,这时测得线的拉力比原来大40 N.求:(1)线断裂的瞬间,线的拉力;(2)这时小球运动的线速度;(3)如果桌面高出地面0.8 m,线断后小球飞出去落在离桌面的水平距离为多少的地方?第三部分:试题答案1.D [匀速圆周运动的合外力提供向心力,大小不变,方向始终指向圆心,即方向时刻变化,故A、B、C错,D对.]2.C [由于雪橇在冰面上滑动,故滑动摩擦力方向必与运动方向相反,即方向应为圆的切线方向,因做匀速圆周运动,合外力一定指向圆心,由此可知C正确.]3.BD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速度的大小不变,但方向时刻改变,所以必有加速度,且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时刻指向圆心,加速度不恒定,因此匀速圆周运动既不是匀速运动,也不是匀变速运动,故A、C错误,B、D正确.]4.D [物体做加速曲线运动,合力不为零,A错;物体做速度大小变化的圆周运动,合力不指向圆心,合力沿半径方向的分力提供向心力,合力沿切线方向的分力使物体速度变大,即除在最低点外,物体的速度方向与合外力方向间的夹角为锐角,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垂直,B、C错,D对.]5.D [要使a恰不下滑,则a受筒的最大静摩擦力作用,此力与重力平衡,筒壁给a的支持力提供向心力,则N =mr ω2,而f m =mg =μN ,所以mg =μmr ω2,故ω=g μr.所以A 、B 、C 均错误,D 正确.]6.A [两车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均由摩擦力提供,由于甲车在乙车的外侧,故r 甲>r 乙,而两车的质量和速率均相等,根据f =m v 2r可得选项A 正确.]7.A [突然停止时,A 、B 两物体速度相同,做圆周运动,T -mg =mv 2/L ,故T =mg +mv 2/L ,L a <L B ,所以T A >T B >mg .] 8.AC 9.3∶2解析 本题所考查的内容是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的应用,设杆的OA 和AB 段对小球的拉力分别为F OA 和F AB .OA =AB =r依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对小球A 有:F OA -F AB =mr ω2① 对小球B 有:F AB =m 2r ω2②由①②得F OA ∶F AB =3∶2即杆的OA 段和AB 段对小球的拉力之比为3∶2. 10.(1)16 N 压力 (2)44 N 拉力解析 本题考查圆周运动临界条件的应用.设小球受到杆的作用力N 向上,如图所示,则:(1)F 向=m v 21L ,即mg -N 1=m v 21LN 1=mg -m v 21L =2×10 N -2×120.5N =16 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杆受到的是压力,N 1′=16 N ,方向竖直向下.(2)F 向=m v 22L ,即mg -N 2=m v 22LN 2=mg -m v 22L =2×10 N -2×420.5N =-44 N负号说明N 2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故小球受到杆的作用力N 2=44 N ,方向应竖直向下.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杆受到的是拉力,N 2′=44 N ,方向竖直向上. 11.(1)45 N (2)5 m/s (3)2 m解析 (1)小球在光滑桌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受三个力作用,重力mg 、桌面弹力N 和线的拉力F .重力mg 和弹力N 平衡.线的拉力提供向心力,F 向=F =m ω2r .设原来的角速度为ω0,线上的拉力是F 0,加快后的角速度为ω,线断时的拉力是F 1.则F 1∶F 0=ω2∶ω20=9∶1.又F 1=F 0+40 N ,所以F 0=5 N ,则线断时F 1=45 N. (2)设线断时小球的速度为v ,由F 1=mv 2r 得v =F 1r m =45×0.10.18m/s =5 m/s. (3)由平抛运动规律得小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t =2h g=2×0.810s =0.4 s .小球落地处离桌面的水平距离x =vt =5×0.4 m =2 m.。
四川省宜宾市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第2周周训练题第一部分:双向细目表第二部分:试题宜宾市一中高一下期物理第2周周训练题2 班级______姓名________得分______ 考试时间:5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1 23456789 10 答案1.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在运动过程中,一定变化的物理量是( )A .速率B .速度C .加速度D .合外力2.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突然受到一个与运动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恒力作用时,则物体( )A .继续做直线运动B .一定做曲线运动C .可能做直线运动,也可能做曲线运动D .运动的形式不能确定3.如图1所示,某人用绳通过定滑轮拉小船,设人匀速拉绳的速度为v 0,小船水平向左运动,绳某时刻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α,则小船的运动性质及此时刻小船的速度v x 为( )A .小船做变加速运动,v x =v 0cos α B .小船做变加速运动,v x =v 0cos αC .小船做匀速直线运动,v x =v 0cos α D .小船做匀速直线运动,v x =v 0cos α4.对于两个分运动的合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合运动的速度大小等于两个分运动的速度大小之和B .合运动的速度一定大于某一个分运动的速度C .合运动的方向就是物体实际运动的方向D .由两个分速度的大小就可以确定合速度的大小5.将一物体从某一高度以初速度v 0水平抛出,落地时速度为v ,则该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为(不计空气阻力)( )A .v -v 0gB .v +v 0gC .v 2-v 20gD .v 20+v 2g6.如图2所示,以v 0=9.8 m/s 的水平初速度抛出的物体,飞行一段时间后,垂直地撞在倾角为30°的斜面上,这段飞行所用的时间为(g 取9.8 m/s 2)( )A .23 sB .223s C . 3 s D .2 s7.如图3所示,从倾角为θ的斜面上某点先、后将同一小球以不同的初速度水平抛出,小球均落在斜面上.当抛出的速度为v 1时,小球到达斜面时速度方向与斜面的夹角为α1;当抛出速度为v 2时,小球到达斜面时速度方向与斜面的夹角为α2,则( )A .当v 1>v 2时,α1>α2B .当v 1>v 2时,α1<α2C .无论v 1、v 2关系如何,均有α1=α2D .α1、α2的关系与斜面倾角θ有关8. (多选)关于平抛物体的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做平抛运动的物体,速度和加速度都随时间增大B .做平抛运动的物体仅受到重力的作用,所以加速度保持不变C .平抛物体的运动是匀变速运动D .平抛物体的运动是变加速运动图1图2 图39. (多选)下列关于曲线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所受合外力一定不为零,其大小和方向都在不断变化B.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在不断变化C.物体的加速度可能变化,也可能不变化 D.一定是变速运动10. (多选)有一物体在离水平地面高h处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落地时速度为v,竖直分速度为v y,水平射程为l,不计空气阻力,则物体在空中飞行的时间为( )A.lv0B.h2gC.v2-v20gD.2hv y11.如图4甲所示的演示实验中,A、B两球同时落地,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某同学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将两个相同斜滑轨道固定在同一竖直面内,最下端水平.把两个质量相等的小钢球从斜轨道的同一位置由静止同时释放,滑道2与光滑水平板吻接,则将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12.在“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可以描绘出小球平抛运动的轨迹,实验简要步骤如下:A.让小球多次从________释放,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上记下小球经过的一系列位置,如图5中a、b、c、d所示.B.按实验原理图安装好器材,注意______,记下平抛初位置O点和过O点的竖直线.C.取下白纸,以O 为原点,以竖直线为y轴建立坐标系,用平滑曲线画出平抛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1)完成上述步骤,将正确的答案填在横线上.(2)上述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是____________.(3)已知图中小方格的边长L=1.25 cm,则小球平抛的初速度为v0=________(用L、g表示),其值是________.(取g=9.8 m/s2)(4)b点的速度v b=________.(用L、g表示)13.小船在200 m宽的河中横渡,水流速度是2 m/s,小船在静水中的航速是4 m/s.求:(1)要使小船渡河耗时最少,应如何航行?最短时间为多少?(2)要使小船航程最短,应如何航行?最短航程为多少?14.如图6所示,AB为斜面,倾角为30°,小球从A点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恰好落在B点,求:(1).AB间的距离;(2)小球在空中飞行的时间.图4 图5图642 三、参考 答 案1.B2.B3.A4.C5.C6.C7.C8.BC9.CD10.ACD11.答案 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是自由落体运动 球1落到光滑水平板上并击中球2 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上是匀速直线运动12. 答案 (1)同一位置静止 斜槽末端切线水平(2)B 、A 、C(3)2Lg 0.71 m/s(4)52Lg 13.答案 (1)如图甲所示,船头始终正对河岸航行时耗时最少,即最短时间t min =d v 船=2004s =50 s. (2)如图乙所示,航程最短为河宽d ,即应使v 合的方向垂直于河岸,故船头应偏向上游,与河岸成α角,有 cos α=v 水v 船=24=12,解得α=60°.14.答案 小球做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上是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上是自由落体运动,有x =v 0t ,y =gt 22,小球由A 点抛出,落在B 点,故有tan 30°=y x =gt 2v 0 t =2v 0tan 30°g =23v 03g ,x =v 0t =23v 203g故AB 间的距离L =x cos 30°=4v 203g.。
2018年春期四川省宜宾县一中高一年级期末模拟考试物理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期中1-8题为单选题,9-12题为多选题)1.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和测出引力常量的科学家分别是A.开普勒、卡文迪许 B.牛顿、伽利略 C.牛顿、卡文迪许 D.开普勒、伽利略2.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A.速度时刻都在改变,所以必有加速度B.线速度大小保持不变,所以物体处于平衡状态C.加速度的大小保持不变,所以是匀变速曲线运动D.其合外力提供向心力,是恒力作用下的曲线运动3.如图是地球的四颗不同的卫星,它们均做匀速圆周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近地卫星的周期可以大于24小时 B.同步卫星可以和月亮一样高C.四颗卫星的轨道平面必过地心D.理论上极地卫星一定和同步卫星一样高4.质量是5g的小球以5m/s的速度竖直落到地板上,随后以3m/s的速度反向弹回,若取竖直向下的方向为正方向,且小球与地板的作用时间为0.1s,不计空气阻力,g=10m/s2,则小球对地板的平均作用力为A.150N,竖直向下 B.450N,竖直向下 C.90N,竖直向上 D.130N,竖直向上5.如图所示,质量相同的两小球a、b分别从斜面顶端A和斜面中点B沿水平方向抛出,恰好都落在斜面底端,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a、b在空中飞行的时间之比为2:1B.小球a、b到达斜面底端时速度方向与斜面夹角之比为1:1C.小球a、b抛出时的初速度大小之比为2:1D.小球a、b到达斜面底端时的动能之比为4:16.在同一高度将质量相等的三个小球以大小相同的速度分别竖直上抛、竖直下抛、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从抛出到落地过程中,三球A.运动时间相同 B.落地时的速度相同C.落地时重力的功率相同 D.落地时的动能相同7.已知引力常量G和下列某组数据,不能计算出地球质量.这组数据是A.地球绕太阳运行的周期及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 B.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周期及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C.人造地球卫星在地面附近绕行的速度及运行周期 D.若不考虑地球自转,已知地球的半径及重力加速度8.如图所示,一小物块以7m/s的初速度从曲面的A点沿曲面下滑,运动到B点的速度仍为7m/s,若该物块以6m/s的初速度仍由A点下滑,那么,它运动到B点时的速度是A.大于6m/s B.等于6m/s C.小于6m/s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9.如图所示,人在距地面高h、离靶面距离L处,将质量为m的飞镖以v0水平投出,落在靶心正下方.只改变m、h、L、v0四个量中的一个,可使飞镖投中靶心的是A.适当增大v0 B.适当提高h C.适当减小m D.适当增大L10.如图所示,质量m=0.2g的物块在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沿倾角为30°的粗糙斜面匀加速下滑,加速度a=2m/s2,下滑的距离为4m.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取g﹣=10m/s2)A.物块的重力势能减少8J B.物块的动能增加4J C.物块的机械能减少 2.4J D.物块的合外力做功为 1.6J11.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10g的物块,受到恒定的水平拉力作用做直线运动,经过1s撤去水平拉力。
四川省宜宾市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下学期第十三周周练题满分110分,考试时间40分钟一、选择题(本小题共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全选对的得6分,未选全得3分,有错选的得0分)1.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 为自然数,λ为光波波长)( ) ①在距双缝的路程相等的点形成暗条纹 ②在距双缝的路程差为n λ的点形成亮条纹 ③在距双缝的路程差为n ·2的点形成亮条纹 ④在距双缝的路程差为(n+12)λ的点形成暗条纹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2.(多选)在双缝干涉实验中,某同学用黄光作为入射光.为了增大干涉条纹的间距,该同学可以采用的方法有( )A.改用红光作为入射光B.改用蓝光作为入射光C.增大双缝到屏的距离D.增大双缝之间的距离 3. 下面是四种与光有关的事实:①用光导纤维传递信息 ②用透明的标准样板和单色光检查平面的平整度 ③一束白光通过三棱镜形成彩色光带 ④水面上的油膜呈现彩色 其中,与光的干涉有关的是( ) A.①④B.②④C.①③D.②③4.如图甲所示为双缝干涉实验时用绿光进行实验,在屏上观察到的条纹情况,a 为中央亮条纹.乙图为换用另一种颜色的单色光做实验时观察到的条纹情况, a ′为中央亮条纹.若已知红光、绿光和紫光的波长大小关系为:红光的波长最长,紫光的波长最短.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图可能为用红光时产生的条纹,表明红光波长较长 B.乙图可能为用紫光时产生的条纹,表明紫光波长较长 C.乙图可能为用红光时产生的条纹,表明红光波长较短 D.乙图可能为用紫光时产生的条纹,表明紫光波长较短5. 根据经典物理学知识,人们对时间和空间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时间和空间是绝对的,与物质的存在和物质的运动都无关B.时间和空间可以脱离物质而独立存在,二者之间也无联系C.时间和空间可以脱离物质而独立存在,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D.时间和空间不能脱离物质而独立存在,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6.如图所示是双缝干涉实验装置,使用波长为600 nm的橙色光源照射单缝S,在光屏中央P处观察到亮条纹,在位于P点上方的P1点出现第一条亮纹中心(即P1到S1、S2的光程差为一个波长),现换用波长为400 nm的紫色光源照射单缝,则( )A.P和P1仍为亮点B.P为亮点,P1为暗点C.P为暗点,P1为亮点D.P1、P2均为暗点7.(多选)关于光的衍射现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红光的单缝衍射图样是红暗相间的直条纹B.白光的单缝衍射图样是红暗相间的直条纹C.光照到不透光小圆盘上出现泊松亮斑,说明发生了衍射D.光照到较大圆孔上出现大光斑,说明光沿直线传播,不存在光的衍射8.在拍摄日落时水面下的景物时,应在照相机镜头前装一个偏振片,其目的是( )A.减弱反射光,从而使景物的像清晰B.增强反射光,从而使景物的像清晰C.增强透射光,从而使景物的像清晰D.减弱透射光,从而使景物的像清晰9.(多选)下列哪些是“相对论”的内容( )A.狭义相对性原理B.“尺缩效应”C.时钟变慢D.质量不变是因为它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与运动状态无关10.一束单色光斜射到厚平板玻璃的一个表面上,经两次折射后从玻璃板另一个表面射出,出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侧移了一段距离.在下列情况下,出射光线侧移距离最大的是( )A.红光以30°的入射角入射B.红光以45°的入射角入射C.紫光以30°的入射角入射D.紫光以45°的入射角入射二、实验题(本题共两小题,22分)11.(10分) 在利用双缝干涉测定光的波长实验中,取双缝间距d=0.5 mm, 双缝与光屏间距离l=0.5 m,用某种单色光照射双缝得到干涉图像如图,分划板在图中A、B位置时游标卡尺读数如图,则图中A位置的游标卡尺读数为__________,B位置的游标卡尺读数为___________,单色光的波长为____________m.12.(12分)如图所示,用某种透光物制成的直角三棱镜ABC,在垂直于AC面的直线MN上插两枚大头针P1、P2,在AB面的左侧透过棱镜观察大头针P1、P2的像______________,调整视线方向,直到P1的像,再在观察的这一侧先后插上两枚大头针P3、P4,使P3___________, P4__________.记下P3、P4的位置,移去大头针和三棱镜,过P3、P4的位置作直线与AB面相交于D,量出该直线与AB面的夹角为45°.则该透光物质的折射率n=_________________,并在图中画出正确完整的光路图.三、计算题(本题共两小题,28分)13.(12分) 人的心电图的出纸速度(纸带移动的速度)是2.5 cm/s,记录下的某人的心电图如图所示.图纸上每格边长为5 mm,求:(1)此人的心率为多少次/分;(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若某人的心率为75次/分,每跳一次输送80 mL血液,他的血压(可看作心脏压送血液的平均压强)为1.5×104 Pa.据此估算此人心脏跳动做功的平均功率P.14.(16分)如图所示,一个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三棱镜,∠A=30°,∠C=90°.三棱镜材料的折射率是n一条与BC面成θ=30°的光线射向BC面,经过AC边一次反射从AB边射出.(1)求光在三棱镜中的传播速度;(2)画出此束光线通过棱镜的光路图;(3)求从AB边射出的光线与AB边的夹角.2016级高二学年上期第十三周物理学科考试参考答案11.【解析】答案:11.1 mm 15.6 mm 6.4×10-712.【解析】通过作图找出BC 面上的反射点和AB 面上的出射点,则由几何知识可得各角的大小,如图所示,则sin45n sin30︒︒==其实验原理与用两面平行的玻璃砖相同,故P 1的像让P 2的像挡住,P 3挡住P 1、P 2的像,P 4应挡住P 3以及P 1、P 2的像.答案:被P 2的像挡住 挡住P 1、P 2的像 挡住P 3以及P 1、P 2的像见解析图 13.【解析】(1)由图像上看出相邻的两个最大振幅在纸上对应的长度a =4×5 mm =20 mm =2 cm , (2分) 对应心跳的周期a 2T s 0.8 s v 2.5纸=== (2分)可见人的心率6060f /75/T 0.8==次分=次分 (2分)(2)由压强p =FS ,V =S l 得压力做功为W =F ·VS=pV ; (2分) 取时间t =1 min ,则心脏做功的平均功率46W pV 1.510801075P W 1.5 W t t 60⨯⨯⨯⨯-====(4分)14.【解析】(1)由折射率公式有c nv =代入数据得v108 m/s≈1.73×108 m/s (4分)(2)光路图如图所示(2分)(3)由折射定律可知在BC界面上有sin(90°-θ,r=30°(3分)因为1sinCn==,则C<60°(3分)所以光线在AC界面发生全反射再经AB界面折射,°=sinr′,r′=60°(2分) 则出射光线与AB面的夹角β=90°-r′=30°(2分)答案:(1)1.73×108 m/s (2)见解析图 (3)30°。
四川省宜宾市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第8周周训练题第一部分:双向细目表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仿真测试卷物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做曲线运动,其速度一定改变 B .物体做曲线运动,其加速度一定改变C .物体在恒力作用下运动,其速度方向一定不变D .物体在变力作用下运动,其速度大小一定改变2.如图所示,红蜡块能在玻璃管的水中匀速上升,若红蜡块在A 点匀速上升的同时,使玻璃管水平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红蜡块实际运动的轨迹是图中的( ) A .直线P B .曲线Q C .曲线R D .无法确定3.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两个相同的小钢球A 、B 的球心等高,用力向左击打B ,使B 离开装置做平抛运动,同时电路断开,A 开始自由下落,经一段时间后两球在空中相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实验说明B 在水平方向做匀速运动B .该实验说明B 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C .若加大击打力度,两球可能不相撞D .若减小击打力度,两球一定不相撞4.图为某品牌自行车的部分结构示意图.A 、B 、C 分别是飞轮边缘、大齿盘边缘和链条上一个点.现在提起自行车后轮,转动脚蹬子,使大齿盘和飞轮在链条带动下转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 、B 、C 三点线速度大小相等 B .A 、B 两点的角速度大小相等C .A 、B 两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与飞轮、大齿盘半径成反比D .由图中信息可知,A 、B 两点的角速度之比为3∶15.火车转弯时,如果铁路弯道的内、外轨一样高,则外轨对轮缘(如图甲所示)挤压的弹力F 提供了火车转弯的向心力(如图乙所示),但是靠这种办法得到向心力,铁轨和车轮极易受损.在修筑铁路时,弯道处的外轨会略高于内轨(如图丙所示),当火车以规定的行驶速度转弯时,内、外轨均不会受到轮缘的挤压,设此时的速度大小为v ,重力加速度为g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该弯道的半径R =v 2gB .当火车质量改变时,规定的行驶速度也将改变C .当火车速率大于v 时,外轨将受到轮缘的挤压D .当火车速率小于v 时,外轨将受到轮缘的挤压6.电影《火星救援》的热映,再次激起了人们对火星的关注.某火星探测器贴近火星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探测器速度为v ,周期为T ,引力常量为G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可算出探测器的质量m =Tv 32πGB .可算出火星的质量M =Tv 32πGC .可算出火星的半径R =Tv2πD .飞船若要离开火星,必须启动助推器使飞船加速7.荡秋千是儿童喜爱的一项体育运动.图为小孩荡秋千运动到最高点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不计空气阻力)( )A .小孩运动到最高点时,小孩所受的合力为零B .小孩从最高点运动到最低点过程做匀速圆周运动C .小孩运动到最低点时处于失重状态D .小孩运动到最低点时,小孩的重力和绳子拉力的合力提供其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8.一带有乒乓球发射机的乒乓球台如图所示.水平台面的长和宽分别为L 1和L 2,中间球网高度为h .发射机安装于台面左侧边缘的中点,能以不同速率向右侧不同方向水平发射乒乓球,发射点距台面高度为3h .不计空气的作用,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若乒乓球的发射速率v 在某范围内,通过选择合适的方向,就能使乒乓球落到球网右侧台面上,则v 的最大取值范围是( ) A .L 12g6h <v <L 1g 6h B .L 14gh <v <(4L 21+L 22)g6hC .L 12g 6h <v <12(4L 21+L 22)g 6h D .L 14g h <v <12(4L 21+L 22)g6h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9.如图所示,塔吊臂上有一个可以沿水平方向运动的小车A ,小车通过钢索吊着物体B .在小车A 与物体B 以相同的水平速度沿吊臂方向匀速运动的同时,钢索将物体B 从地面向上吊起.A 、B 之间的距离d 随时间t 以d =H -2t 2的规律变化,式中H 为小车距地面的高度.这段时间内从地面上观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B 的运动轨迹是直线 B .物体B 的运动轨迹是曲线C .钢索对物体B 的拉力等于物体B 所受的重力D .钢索对物体B 的拉力大于物体B 所受的重力 10.如图所示,河宽L =200 m ,越到河中央河水的流速越大,且流速大小满足u =0.2x (x 是离最近的河岸的距离).一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v =10 m/s ,小船自A 处出发,渡河时,船头始终垂直河岸方向,到达对岸B 处.设船的运动方向与水流方向的夹角为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船渡河时间大于20 sB .A 、B 两点间距离为200 2 mC .到达河中央前小船加速度大小为0.2 m/s 2D .在河中央时,θ最小,且tan θ=0.511.如图所示为赛车场的一个水平“U”形弯道,转弯处为圆心在O 点的半圆,内、外半径分别为r 和2r .一辆质量为m 的赛车通过AB 线经弯道到达A ′B ′线,有如图所示的①、②、③三条路线,其中路线③是以O ′为圆心的半圆,OO ′=r .赛车沿圆弧路线行驶时,路面对轮胎的最大径向静摩擦力为F max .选择路线,赛车以不打滑的最大速率通过弯道(所选路线内赛车速率不变,发动机功率足够大),则( ) A .选择路线①,赛车经过的路程最短 B .选择路线②,赛车的速率最小 C .选择路线③,赛车所用时间最短D .①、②、③三条路线的圆弧上,赛车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 12.质量为m 的小球由轻绳a 和b 分别系于一轻质细杆的A 点和B 点,如图所示,绳a 与水平方向成θ角,绳b 在水平方向且长为l .当轻杆绕轴AB 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时,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重力加速度为g )( )A .a 绳的张力不可能为零B .a 绳的张力随角速度ω的增大而增大C .当角速度ω>gl tan θ,b 绳中将出现张力D .若b 绳突然被剪断,则a 绳的张力一定发生变化三、填空与实验题(第13小题6分,第14小题10分,共16分)13.(6分)在光滑的水平面内,一质量m =1 kg 的质点以速度v 0=10 m/s 沿x 轴正方向运动,经过原点后受一沿y 轴正方向(竖直方向)的恒力F =15 N 作用,如图11所示,直线OA 与x 轴成α=37°,曲线为质点的轨迹图(g 取10 m/s 2,sin 37°=0.6,cos 37°=0.8).(1)如果质点的运动轨迹与直线OA相交于P点,质点从O点到P点所经历的时间为________,P点的坐标为________.(2)质点经过P点时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14.某物理实验小组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平抛运动.(1)安装实验装置的过程中,斜槽末端的切线必须是水平的,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A.保证小球飞出时的速度既不太大也不太小B.保证小球飞出时的初速度水平C.保证小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每次都相等D.保证小球运动的轨迹是一条抛物线(2)某同学每次都将小球从斜槽的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并从斜槽末端水平飞出.改变水平挡板的高度,就改变了小球在板上落点的位置,从而可描绘出小球的运动轨迹.该同学设想小球先后三次做平抛运动,将水平板依次放在图中1、2、3的位置,且1与2的间距等于2与3的间距.若三次实验中小球从抛出点到落点的水平位移依次为x1、x2、x3,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则下面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A.x2-x1=x3-x2B.x2-x1<x3-x2x1>x3-x2C.xD.无法判断(x2-x1)与(x3-x2)的大小关系(3)另一同学通过正确的实验步骤及操作,在坐标纸上描出了小球水平抛出后的运动轨迹.部分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图中小格在水平方向与竖直方向上的长度均为L,P1、P2和P3是轨迹图线上的3个点,P1和P2之间、P2和P3之间的水平距离相等,重力加速度为g,可求出小球从P1运动到P2所用的时间为________,小球抛出时的水平速度为________.四、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4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5.(10分)我国自主研制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包括5颗静止轨道卫星(同步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将为全球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性的定位、导航服务.设A为地球同步卫星,质量为m1;B为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非静止轨道卫星,质量为m2,离地面高度为h.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自转周期为T0,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求:(1)卫星A运行的角速度;(2)卫星B运行的线速度.16.(10分)如图所示,ABC为竖直平面内的光滑圆弧轨道,圆弧的半径R=0.3 m,弧AB对应的圆心角θ=60°,BC为竖直直径.质量为0.6 kg的小球以某一初速度从圆弧轨道左侧P点水平飞出,恰好从圆弧的A点沿其切线方向进入圆弧,置于A点的速度传感器(图中未画出)测得小球经A点时的速度v1=4 m/s.(g 取10 m/s2)(1)求P点与A点的水平距离和竖直高度;(2)置于C点的速度传感器(图中未画出)测得小球经C点时的速度v2=7 m/s,则小球到达圆弧最高点C时对轨道的压力多大?17.(12分)如图所示,轻杆长为3L,在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质量均为m的球A和球B,杆上距球A为L处的点O装在光滑的水平转动轴上,杆和球在竖直面内转动.已知球B运动到最高点时,球B对杆恰好无作用力.(1)当球B在最高点时,求杆对球A的作用力大小;(2)若球B 转到最低点时的速度v B =265gL ,求杆对球A 和球B 的作用力F A 和F B .18.(12分)小明站在水平地面上,手握不可伸长的轻绳一端,绳的另一端系有质量为m 的小球,甩动手腕,使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当球某次运动到最低点时,绳突然断掉,球飞行水平距离d 后落地,如图11所示.已知握绳的手离地面高度为d ,手与球之间的绳长为34d ,重力加速度为g ,忽略手的运动半径和空气阻力.(1)求绳断时球的速度大小v 1和球落地时的速度大小v 2; (2)求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3)改变绳长,使球重复上述运动,若绳仍在球运动到最低点时断掉,要使球抛出的水平距离最大,绳长应是多少?最大水平距离为多少?第三部分:试题答案1.A [解析] 曲线运动中,物体在某一点的速度沿曲线在这一点的切线方向,其方向一定改变,一定存在加速度,但加速度可以是恒定的,也可以是变化的,选项A 正确,选项B 错误;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恒力作用下运动,其速度方向发生了变化,选项C 错误;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在变力作用下运动,其速度大小不变,选项D 错误. 2.B3.B [解析] 两球在空中相撞,说明两球在竖直方向的运动相同,选项B 正确;两球相撞,有x =v 0t =v 02hg,若加大击打力度,即增大v 0,两球一定相撞,若减小击打力度,即减小v 0,两球可能相撞,也可能不相撞,选项C 、D 错误.4.B [解析] A 、B 、C 三点通过同一链条传动,线速度大小相等,A 正确;由ω=vr可知,A 、B 两点的角速度大小不相等,且ωA ωB =4214=3,B 错误,D 正确;由a =v2r 可知,A 、B 两点的向心加速度与飞轮、大齿盘半径成反比,C 正确.5.C [解析] 设内、外轨所在平面的坡度为θ,当火车以规定的行驶速度转弯时,有mg tan θ=m v 2R,故弯道的半径R =v 2g tan θ,且火车的质量不影响规定的行驶速度,选项A 、B 错误;当火车速率大于v 时,外轨对轮缘产生向里的挤压,当火车速率小于v 时,内轨对轮缘产生向外的挤压,选项C 正确,选项D 错误. 6.A7.D [解析] 小孩运动到最高点时,速度为零,受重力和绳子拉力作用,合力不为零,合力方向沿着切线方向,故选项A 错误;小孩从最高点运动到最低点过程中,线速度越来越大,选项B 错误;小孩运动到最低点时,具有向心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故小孩处于超重状态,选项C 错误;小孩运动到最低点时,小孩的重力和绳子拉力的合力提供其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故选项D 正确. 8.D [解析] 当球落到右侧角上的时候,设飞行时间为t 1,则3h =12gt 21,t 1=6hg,t 1时间内的水平位移x 1=L 21+⎝ ⎛⎭⎪⎫L 222=L 21+L 224,发射速度v 1=x 1t 1=12(4L 21+L 22)g6h;当球刚好擦网落到台面中间线上的时候,设飞行时间为t 2,则3h -h =12gt 22,t 2=2h g ,t 2时间内的水平位移x 2=L 12,发射速度v 2=x 2t 2=L 14gh,则v 2<v <v 1,D 正确.9.BD [解析] 由d =H -2t 2可得,物体B 在竖直方向上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a y 恒定,由牛顿第二定律得,钢索对物体B 的拉力F =mg +ma y >mg ;B 同时参与水平方向的匀速运动和竖直方向的匀加速运动,故合运动的轨迹是曲线,选项B 、D 正确.10.BD [解析] 过河时间t 0=Lv=20 s ,选项A 错误;河水流速u 1=0.2vt =2t (t ≤10 s)、u 2=0.2×(200-vt )=40-2t (10 s<t ≤20 s),其平均速度为10 m/s ,沿河岸方向的分加速度大小为a =2 m/s 2,分位移y =vt 0=200 m ,故合位移s =L 2+y 2=200 2 m ,选项B 正确,选项C 错误;船速与水流方向的夹角θ的正切tan θ=v u,当u =20 m/s 时,θ最小,且tan θ=0.5,选项D 正确.11.ACD [解析] 由平面几何关系可分别算出三个路线的路程:s 1=2r +πr ,s 2=2r +2πr ,s 3=2πr ,故选项A 正确.由F max =m v 2R ,可分别算出三条路线的最大速度:v 1=rF max m ,v 2=2rF max m ,v 3=2rF maxm ,故选项B 错误.由t =sv,把各条路线的s 和v 分别代入,可分别算出运动时间,得出选项C 正确.由F max=ma 向,可得出三条路线上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选项D 正确.12.AC [解析] 设绳子a 、b 的张力分别为F a 、F b ,对于小球,在竖直方向上,有F a sin θ=mg ,选项A 正确,选项B 错误;在水平方向,有F a cos θ+F b =m ω2l ,当F b =0时,角速度ω=g l tan θ,若角速度大于该值,则b 绳中将出现张力,选项C 正确;当b 绳中没有张力时,若突然剪断b 绳,则a 绳的张力不变,选项D 错误.13.(1)1 s (10 ,7.5 ) (2)513 m/s解析 (1)质点在x 轴方向上不受外力作用做匀速直线运动,在y 轴方向上受恒力F 作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a =F m =151m/s 2=15 m/s 2 设质点从O 点到P 点经历的时间为t ,P 点坐标为(x P ,y P ),则x P =v 0t ,y P =12at 2,又tan α=y Px P联立解得t =1 s ,x P =10 m ,y P =7.5 m 即P 点坐标为(10 ,7.5 )(2)质点经过P 点时沿y 轴方向的速度v y =at =15 m/s 故质点经过P 点的速度大小:v P =v 20+v 2y =513 m/s.14.(1)B (2)C (3)2L g3gL2[解析] (1)实验中要保证抛出的小球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斜槽末端的切线必须是水平的,选项B 正确. (2)由于小球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竖直方向的速度越来越大,则从1到2的时间大于从2到3的时间,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运动,由x =v 0t ,得x 2-x 1>x 3-x 2,选项C 正确.(3)由图中P 1和P 2之间、P 2和P 3之间的水平距离相等,可得从P 1到P 2、从P 2到P 3的时间相等,设相等的时间间隔为T ,则5L -3L =gT 2,解得T =2Lg,由3L =v 0T ,解得v 0=3gL2.15.(1)2πT 0 (2)RgR +h解析 (1)因为卫星A 的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等所以卫星A 的角速度ω=2πT 0(2)卫星B 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设地球质量为M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有GMm 2R +h2=m 2v 2R +h在地球表面有G Mm R2=mg 联立解得v =RgR +h.16.(1)0.69 m 0.60 m (2)8 N [解析] (1)对小球到A 点的速度分解可知v 0=v 1x =v 1cos 60°=2 m/s v 1y =v 1sin 60°=2 3 m/s由平抛运动规律得t =v 1y g =35s P 与A 的水平距离x =v 0t =235m≈0.69 m P 与A 的竖直高度h =12gt 2=0.60 m.(2)由圆周运动向心力公式得F N C +mg =mv 22R解得F N C =mv 22R-mg =8 N由牛顿第三定律,小球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8 N ,方向竖直向上. 17.(1)1.5mg (2)0.3mg ,方向竖直向下 3.6mg ,方向竖直向上 [解析] (1)设球B 在最高点时的角速度为ω,由向心力公式,有mg =m ω2·2L此时球A 在最低点,由向心力公式,有F -mg =m ω2L解得F =1.5mg .(2)当球B 在最低点时,由向心力公式,有F B -mg =m v 2B2L解得F B =3.6mg ,方向竖直向上 又v B =ω1·2L ,v A =ω1L此时球A 在最高点,由向心力公式,有F A +mg =m v 2AL解得F A =0.3mg ,方向竖直向下. 18.答案 (1)2gd 52gd (2)113mg (3)d 2233d解析 (1)设绳断后球飞行时间为t ,由平抛运动规律得 竖直方向14d =12gt 2水平方向d =v 1t 解得v 1=2gd在竖直方向上有v ⊥2=2g (1-34)d ,则v 22-v 12=2g (1-34)d解得v 2=52gd (2)设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大小为F T ,这也是球受到绳的最大拉力大小.球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 =34d对小球在最低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T -mg =mv21R解得F T =113mg(3)设绳长为l ,绳断时球的速度大小为v 3,绳承受的最大拉力不变.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T -mg =mv23l解得v 3=83gl 绳断后球做平抛运动,竖直位移为d -l ,水平位移为x ,时间为t 1,则 竖直方向d -l =12gt 12水平方向x =v 3t 1解得x =4l d -l3当l =d 2时,x 有极大值,x max =233d .。
四川省宜宾市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第1周周训练题第一部分:双向细目表第二部分:试题1.关于运动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 .变速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B .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C .曲线运动一定是变加速运动D .曲线运动一定是加速度不变的匀变速运动2.关于运动的合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合运动的速度一定比分运动的速度大B .两个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直线运动C .两个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匀变速直线运动D .不在一条直线上的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3.(多选)质量为2 kg 的物体在xy 平面上做曲线运动,在x 方向的速度图像和y 方向的位移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质点的初速度为5 m/sB .质点所受的合外力为3 NC .质点初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方向垂直D .2 s 末质点速度大小为6 m/s4.如图所示,民族运动会上有一个骑射项目,运动员骑在奔驰的马背上,弯弓放箭射击侧向的固定目标.假设运动员骑马奔驰的速度为v 1,运动员静止时射出的弓箭速度为v 2,直线跑道离固定目标的最近距离为d ,要想在最短的时间内射中目标,则运动员放箭处离目标的距离应该为 ( ) A.dv 2v 22-v 12 B.d v 12+v 22v 2 C.dv 1v 2 D.dv 2v 15.关于互成角度的两个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一定是直线运动B .一定是曲线运动C .可能是直线运动,也可能是曲线运动D .以上说法都不对6.一艘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3 m/s ,渡过一条宽150 m ,水流速度为4 m/s 的河流,则该小船( )A .能到达正对岸B .以最短时间渡河时,沿水流方向的位移大小为200 mC .渡河的时间可能少于50 sD .以最短位移渡河时,位移大小为150 m7.(多选)一物体以初速度v 0从A 点开始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一个水平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的运动轨迹如图中的实线所示.图中B 为轨迹上的一点,虚线是过A 、B 两点并与轨迹相切的直线,虚线和实线将水平面划分为5个区域,则关于施力物体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如果这个力是引力,则施力物体一定在④区域B .如果这个力是引力,则施力物体一定在②区域C .如果这个力是斥力,则施力物体可能在②区域D .如果这个力是斥力,则施力物体一定在④区域.8.降落伞在匀速下降过程中遇到水平方向吹来的风,若风速越大,则降落伞( )A .下落的时间越短B .下落的时间越长C .落地时速度越小D .落地时速度越大9.如图所示,人在岸上用轻绳拉船,若人匀速行进,则船将做:( )A. 匀速运动B. 匀加速运动C. 变加速运动D.减速运动10.有一条两岸平直、河水均匀流动、流速恒为v 的大河.小明驾着小船渡河,去程时船头指向始终与河岸垂直,回程时行驶路线与河岸垂直.去程与回程所用时间的比值为k ,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大小相同,则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大小为( )A.kv k 2-1 B.v 1-k 2 C.kv 1-k 2 D.v k 2-111.如图所示,甲图表示某物体在x 轴方向上分速度的v x -t 图象,乙图表示该物体在y 轴方向上分速度的v y -t 图象.求: 甲 乙12 .在静水中的速度为v 船=5m/s ,水流速度为v 水=3m/s ,河宽d=100m⑴要使船能到达正对岸,船头方向与上游方向夹角为多大?⑵要使船过河时间最短,船头方向如何?过河最短时间为多大?这时船到达正对岸的地点在何处?参 考 答 案1.B2.D3.AB4.B5.C6. C 由于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3 m/s 小于水流的速度4 m/s ,所以小船不能到达正对岸,选项A 错误;当小船船头垂直河岸时,小船渡河的时间最短,t 短=l v =1503s =50 s ,所以小船渡河的最短时间为50 s ,而小船的合运动可分解为沿垂直河岸方向1.5v 1=3 m/s 的匀速直线运动和沿河岸平行方向1.5v 2=4 m/s 的匀速直线运动,则渡河后,小船的位移为v 1·t 短2+v 2·t 短2=250 m ,故选项B 错误,选项C 正确;小船不能达到正对岸,则小船渡河后的位移必须大于150 m ,故选项D 错误.(1)物体在t =0时的速度大小;(2)t =8 s 时物体的速度大小(3)t =4 s 时物体的位移大小7.AC 8. D 9. 10.B [解析] 设河岸宽为d ,船速为u ,则根据渡河时间关系得d u ∶du 2-v2=k ,解得u =v1-k 2,所以B 选项正确.11.解析 根据图象可以知道,物体在x 轴方向上以3 m/s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在y 轴方向上做初速度为0、加速度为0.5 m/s 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合运动是曲线运动.(1)在t =0时刻,物体的速度v =v 2x +v 2y =3 m/s.(2)在t =8 s 时刻,物体在x 轴方向上速度为3 m/s ,物体在y 轴方向上速度为4 m/s , 所以物体的速度为v =v 2x +v 2y =5 m/s.(3)在4 s 的时间内物体在x 轴方向上发生的位移为x =12 m ,物体在y 轴方向上发生的位移为y =12at 2=4 m ,所以4 s 内物体发生的位移为s =x 2+y 2=410 m.答案 (1)3 m/s (2)5 m/s (3)410 m12.(1)与河岸夹角为530 (2)船头垂直于河岸渡河,t=20s.x=60m。
四川省宜宾市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第三周周考试题双向细目表满分110分,考试时间40分钟2一、选择题(本小题共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全选对的得6分,未选全得3分,有错选的得0分)1.自由摆动的秋千,摆动的振幅越来越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机械能守恒 B.总能量守恒,机械能减小 C.能量正在消失 D.只有动能和势能的转化2.做简谐运动的弹簧振子在某段时间内速度越来越大,则这段时间内( ) A.振子的速度与位移同向 B.振子的速度与位移反向 C.振子的位移越来越大 D.振子的机械能越来越大3.如图甲所示,一弹簧振子在AB 间做简谐运动,O 为平衡位置,如图乙是振子做简谐运动时的位移—时间图像,则关于振子的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下列四个图像中正确的是( )4. (多选)如图所示,五个摆悬挂于同一根绷紧的水平绳上,A 是摆球质量较大的摆,让它摆动后带动其他摆运动,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其他各摆的振动周期与A 摆的相同 B.其他各摆的振幅都相等C.其他各摆的振幅不同,E 摆的振幅最大D.其他各摆的振动周期不同,D 摆周期最大5.(多选)一个做简谐运动的质点的振动图像如图所示,在t 1、t 2、t 3、t 4各时刻中,该质点所受的回复力的瞬时功率为零的是( ) A.t 1 B.t 2 C.t 3D.t 4 6.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A 放置在质量为M 的物体B 上,B 与弹簧相连,它们一起在光滑水平面上做简谐运动,振动过程中A 、B 之间无相对运动,设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当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为x 时,A 、B 间摩擦力的大小等于( )A.0B.kxC.m kx MD.mkx M m7.一单摆做小角度摆动,其振动图像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33 A.t 1时刻摆球速度最大,悬线对它的拉力最小 B.t 2时刻摆球速度为零,悬线对它的拉力最小 C.t 3时刻摆球速度为零,悬线对它的拉力最大 D.t 4时刻摆球速度最大,悬线对它的拉力最大8.如图所示,一质点做简谐运动,先后以相同的速度依次通过M 、N 两点,历时1 s ,质点通过N 点后再经过1 s 又第2次通过N 点,在这2 s 内质点通过的总路程为12 cm.则质点的振动周期和振幅分别为( ) A.3 s,6 cm B.4 s,6 cm C.4 s,9 cm D.2 s,8 cm9. 有一个弹簧振子,振幅为0.8 cm,周期为0.5 s,初始时具有负方向的最大加速度,则它的运动表达式是( ) A.x=8×10-3sin(4πt+2π) m B.x=8×10-3sin(4πt-2π) m C.x=8×10-1sin(πt+32π) m D.x=8×10-1sin(4πt+2π) m 10.(多选) 甲、乙两弹簧振子,振动图像如图所示,则可知( )A.两弹簧振子完全相同B.两弹簧振子所受回复力最大值之比F 甲∶F 乙=2∶1C.振子甲速度为零时,振子乙速度最大D.振子的振动频率之比f 甲∶f 乙=1∶2二、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7分)11.(9分)(1)某同学在探究影响单摆周期的因素时有如下操作,请判断是否恰当(选填“是”或“否”). ①把单摆从平衡位置拉开约5° 释放: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摆球经过最低点时启动秒表计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用秒表记录摆球一次全振动的时间作为周期:________________. (2)该同学改进测量方法后,得到的部分测量数据如表.4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其中一个摆球直径的示数如图所示.该摆球的直径为____________mm.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初步判断单摆周期随___________的增大而增大.12.(8分)某同学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测量5种不同摆长情况下单摆的振动周期,记录表格以l 为横坐标,T 为纵坐标,作出T -l 图像,并利用此图线求出重力加速度g=___________m/s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33分,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解题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注明单位) 13.(16分)如图所示,有一秒摆(周期为2 s 的单摆),悬点为O ,在O 点正下方M 处有一钉子,从平衡位置向左摆时由于钉子的阻碍改变了摆的长度,从平衡位置向右摆时又变为原摆的长度,其振动图像如图所示.g取9.86 m/s 2,求: (1)秒摆摆长.(2)用改变后的摆的摆长做成的单摆的周期是多大?摆长是多长?55 (3)原题中摆的周期多大?写出此摆的周期表达式(注明各个物理量符号的意义).悬点离钉子的距离多长?14.(17分)如图所示,一个竖直弹簧连着一个质量为M 的薄板,板上放一木块,木块质量为m.现使整个装置在竖直方向上做简谐运动,振幅为A.(1)若要求在整个过程中木块m 恰好不脱离薄板,则弹簧的劲度系数k 应为多少? (2)求出木块和薄板在弹簧最短时,木块对薄板的压力.2016级高二学年下期第三周物理学科考试答案一、选择题。
宜宾市一中2016级2016-2017学年上期周练(第3周)物理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
其中1~5题为单项选择题;6~8题为多项选择题,每题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关于速度和加速度,下列运动情况不可能出现的是()A.物体的加速度增大时,速度反而减小B.物体的加速度为零时,速度反而不为零C.加速度的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却发生变化D.物体的加速度增大,相等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却在减小2. 下列关于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物体在某段时间内每时刻的瞬时速度都等于零,则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不一定等于零B.若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零,则它在这段时间内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一定等于零C.匀速直线运动中任意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等于它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D.变速直线运动中任意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不等于它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3. 如图所示在08北京奥运会中,牙买加选手博尔特是公认的世界飞人,在男子100 m决赛和男子200 m决赛中分别以9.69 s和19.30 s的成绩破两项世界纪录,获得两枚金牌.关于他在这两次决赛中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0 m决赛中的位移是100 m决赛的两倍B.100 m决赛中的平均速度约为10.32 m/sC.200 m决赛中的平均速度约为10.36 m/sD.100 m决赛中的最大速度约为20.64 m/s4.甲、乙两物体从同一点出发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它们的位移—时间(x-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以看出在0~4 s内A.甲、乙两物体始终同向运动B.4s时甲、乙两物体间的距离最大C.甲的平均速度等于乙的平均速度D.甲、乙两物体之间的最大距离为4 m5.如图所示,小球以v1=3m/s的速度水平向右运动,碰一墙壁经△t=0.01s后以v2=2m/s的速度沿同一直线反向弹回,小球在这0.01s内的平均加速度是()A.100 m/s2,方向向右B.100 m/s2,方向向左C.500 m/s2,方向向左D.500 m/s2,方向向右6.关于速度、速度变化量、加速度,正确的说法是()A.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以很小,也可以为零B.物体运动的速度改变量越大,它的加速度一定越大C.某时刻物体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不可能很大D.加速度方向一定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但不一定与速度方向相同7.2014年某日,亚丁湾索马里海域六艘海盗快艇试图靠近中国海军护航编队保护的商船,中国特战队员发射爆震弹成功将其驱离。
四川省宜宾市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上学期第3周周训练题第一部分双向细目表第二部分试题一、选择题(本小题共8题,1-6题每题6分,7、8题全选对得8分,未选全得4分,有选错的的0分)1.如图的装置叫做“雅各布天梯”,两个用金属丝弯成的电极A,B分别与起电机的正、负两极相连,金属丝电极上能够聚集大量的正、负电荷,正、负电荷通过电极间的空气放电,产生明亮的电弧,电弧随着热空气上升,就象以色列的祖先雅各布梦中见到的天梯.在电极放电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极A得到的电荷数多于电极B失去的电荷数B.电极A得到的电荷数等于电极B失去的电荷数C.电极A得到的电荷数少于电极B失去的电荷数D.条件不足,不能判定电极A,B得失电荷间的数量关系2.将一束塑料捆扎绳一端打结,另一端撕成细条后,用手迅速捋细条,观察到细条散开现象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撕成细条后,由于空气浮力使细条散开B.撕成细条后,所受重力减小,细条自然松散C.由于摩擦起电,细条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散开D.细条之间相互感应起电,相互排斥散开3.在光滑绝缘桌面上,带电小球A固定,带电小球B在A、B间库仑力作用下以速率v0绕小球A做半径为r的匀速圆周运动,若使其绕小球A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变为2r,则B球的速率大小应变为( )A.v0 B.v0 C. 2v0 D.4.如图所示,以O为圆心的圆周上有六个等分点a、b、c、d、e、f.等量正、负点电荷分别放置在a、d两处时,在圆心O处产生的电场强度大小为E.现将a处点电荷移至其他位置,O点的电场强度随之改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移至c处,O处的电场强度大小为E,方向沿OeB.移至b处,O处的电场强度大小为,方向沿OdC.移至e处,O处的电场强度大小为,方向沿OcD.移至f处,O处的电场强度大小为E,方向沿Oe5.如图所示,实线为不知方向的三条电场线,从电场中M点以相同速度垂直于电场线方向飞出a、b两个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则( )A.a一定带正电,b一定带负电 B.a的速度将减小,b的速度将增加C.a的加速度将减小,b的加速度将增加D.两个粒子的动能,一个增加一个减小6.(多选)如图所示,在某一点电荷Q产生的电场中,有a、b两点.其中a点的场强大小为Ea,方向与ab连线成120°角;b点的场强大小为Eb,方向与ab连线成150°角.则关于a、b两点场强大小及电势高低说法正确的是( )A.Ea=3Eb B.Ea=C.φa>φb D.φa<φb7.(多选)图中虚线为一组间距相等的同心圆,圆心处固定一带正电的点电荷.一带电粒子以一定初速度射入电场,实线为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a、b、c三点是实线与虚线的交点.则该粒子( )A.带负电 B c点受力最大C.在b点的电势能大于在c点的电势能D.由a点到b点的动能变化大于由b点到c点的动能变化8.(多选)如图所示,长为L、倾角为θ的光滑绝缘斜面处于电场中,一带电荷量为+q、质量为m的小球以初速度v0从斜面底端A点开始沿斜面上滑,当到达斜面顶端B点时,速度仍为v0,则( )A.A、B两点间的电势差一定等于B.小球在B点的电势能一定大于在A点的电势能C.若电场是匀强电场,则该电场的电场强度的最小值一定为D.若该电场是斜面中垂线上某点的点电荷Q产生的,则Q一定是正电荷二、计算题: 9题16分,10题20分,11题 26分9.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1.0×10-2kg,带电量大小为q=1.0×10-6C的小球,用绝缘细线悬挂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假设电场足够大,静止时悬线向左与竖直方向成37°角.小球在运动过程中电量保持不变,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1)求电场强度E.(2)若在某时刻将细线突然剪断,求经过 1 s时小球的速度大小v及方向.(sin37°=0.6,cos 37°=0.8)10.如图所示,质量m=2.0×10-4kg、电荷量q=1.0×10-6C的带正电微粒静止在空间范围足够大的电场强度为E的匀强电场中.取g=10 m/s2.(1)求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E的大小和方向;(2)在t=0时刻,电场强度大小突然变为E0=4.0×103N/C,方向不变.求在t=0.2 s时间内电场力做的功;(3)在t=0.2 s时刻突然撤掉电场,求带电微粒回到出发点时的动能.11.如图,板间距为d、板长为4d的水平金属板A和B上下正对放置,并接在电源上.现有一带电的小球(可视为质点)沿两板中心线以某一速度水平射入,当两板间电压U=U0,且A接负时,该质点就沿两板中心线射出;当A接正时,该质点就射到B板距左端为d的C处.取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1)求质点射入两板时的速度;(2)当A接负时,为使带电质点能够从两板间射出,求:两板所加恒定电压U的范围(结果用电压U0表示).第三部分参考答案1.【答案】B【解析】根据电荷守恒定律可知,电荷既不能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所以在电极放电过程中,电极A得到的电荷数等于电极B失去的电荷数.故B正确,A,C,D 错误.2.【答案】C【解析】塑料捆扎绳与手摩擦起电,塑料捆扎绳上带的是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塑料绳会向四周散开.3.【答案】A【解析】半径为r时,对B球:k=mB半径为2r时,对B球k=mB解得v=v0,A正确.4.【答案】C【解析】等量正、负点电荷在O处的电场强度大小均为,方向水平向右.当移至c处,两点电荷在该处的电场强度方向夹角为120°,则O处的合电场强度大小为,方向沿Oe,故A错误;同理,当移至b处,O处的合电场强度方向沿Od与Oe角平分线,故B错误;同理,当移至e处,O 处的合电场强度大小减半,方向沿Oc,故C正确;同理,当移至f处,O处的合电场强度方向沿Od与Oc角平分线,故D错误.5.【答案】C【解析】设电场线为正点电荷的电场线,则由轨迹可判定a带正电,b带负电;若电场线为负点电荷的电场线,则a带负电,b带正电,A错.由粒子的偏转轨迹可知电场力对a、b均做正功,动能增加,B、D错;由电场线的疏密可判定,a受电场力逐渐减小,加速度减小,b正好相反,故选项C正确.6.【答案】AC【解析】将两条电场线反向延长后相交于一点,即为点电荷Q的位置,设a、b两点到Q的距离分别为ra和rb,由几何知识得到,rb=ra,根据公式E=k得到,Ea=3Eb.故A正确,B错误.因为b 点距离正电荷Q远,所以φa>φb.故C正确,D错误.7.【答案】CD【解析】根据轨迹弯曲方向判断出,粒子在a→b→c的过程中,一直受静电斥力作用,故粒子带正电荷,故A错误;点电荷的电场强度的特点是离开场源电荷距离越大,场强越小,粒子在c点受到的电场力最小,故B错误;根据动能定理,粒子由b到c,电场力做正功,动能增加,电势能减小,故粒子在b点电势能一定大于在c点的电势能,故C正确;a点到b点和b点到c点相比,离开场源电荷距离越大,场强越小,故a到b电场力做功较多,动能变化也大,故D正确.8.【答案】AC【解析】根据动能定理得:-mgL sinθ+qUAB=mv-mv=0,得到UAB=,故选项A正确;小球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增加,电势能减少,则小球在B点的电势能一定小于小球在A点的电势能,故选项B错误;电场力与重力、支持力的合力为零时,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到达B点时小球速度仍为v0,小球的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为mg sinθ一定,则当电场力沿斜面向上,大小为F=mg sinθ时,电场力最小,场强最小,又电场力F=Eq,则该电场的场强的最小值一定是,故选项C正确;若该电场是斜面中垂线上某点的点电荷Q产生的,则小球在A、B两点电势相等,电势能相等,重力做负功,小球到达B点的速度小于v0与题意不符,故选项D错误.9.【答案】(1)7.5×104N/C (2)12.5 m/s 方向与竖直方向成37°角,斜向左下【解析】(1)由平衡条件得小球所受电场力F=mg tanθ,所以小球所在处的电场强度:E===N/C=7.5×104N/C.(2)细线剪断后,小球的合力F合==1.25mg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小球的加速度:a==12.5 m/s2.所以1 s时小球的速度大小v=at=12.5 m/s,速度方向沿原细线方向向下,即方向与竖直方向成37°角,斜向左下.10.【答案】(1)2.0×103N/C,方向向上(2)8.0×10-4J (3)8.0×10-4J【解析】(1)因微粒静止,知其受力平衡,对其受力分析有Eq=mgE==N/C=2.0×103N/C,方向向上(2)在t=0时刻,电场强度大小突然变为E0=4.0×103N/C,设微粒的加速度为a,在t=0.2 s时间内上升高度为h,电场力做功为W,则qE0-mg=ma解得:a=10 m/s2h=at2解得:h=0.20 mW=qE0h解得:W=8.0×10-4J(3)设在t=0.2 s时刻突然撤掉电场时微粒的速度大小为v,回到出发点时的动能为E k,则v=at由动能定理得mgh=E k-mv2解得:E k=8.0×10-4J11.【答案】(1)(2)U0>U>U0【解析】(1)当两板加上电压U0且A板为负时,有:q=mgA板为正时,设带电质点射入两极板时的速度为v0,向下运动的加速度为a,经时间t射到C点,有:q+mg=ma又水平方向有d=v0t竖直方向有=at2得:v0=(2)要使带电质点恰好能从两板间射出,设它在竖直方向上运动的加速度为a1、时间为t1,应有:d=a1t、t1=得:a1=若a1的方向向上,设两板所加恒定电压为U1,有:q-mg=ma1若a1的方向向下,设两板所加恒定电压为U2,有:mg-q=ma1解得:U1=U0,U2=U0所以,所加恒定电压范围为:U0>U>U0.。
四川省宜宾市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第3周周训练题
第一部分:双向细目表
第二部分:试题
宜宾市一中高一下期物理第3周周训练题
1
A .角速度为0.5 rad/s
B .转速为0.5 r/s
C .轨迹半径为4π m
D .加速度大小为4π m/s 2
2.以v 0的速度水平拋出一物体,当其水平分位移与竖直分位移相等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即时速度的大小是5v 0
B .运动时间是2v 0g
C .竖直分速度大小等于水平分速度大小
D .运动的位移是22v 2
0g
3.如图所示,绳子的一端固定在O 点,另一端拴一重物在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 ).
A .转速相同时,绳长的容易断
B .周期相同时,绳短的容易断
C .线速度大小相等时,绳短的容易断
D .线速度大小相等时,绳长的容易断
4.如图2所示,质量为m 的物块,沿着半径为R 的半球形金属壳内壁滑下,半球形金属壳竖直固定放置,
开口向上,滑到最低点时速度大小为v .若物体与球壳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物体在最低点时,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受到的向心力为mg +m v 2
R
B .受到的摩擦力为μm v 2
R
C .受到的摩擦力为μ⎝
⎛⎭⎪⎫mg +m v 2
R D .受到的合力方向斜向左上方
5.如图3是滑道压力测试的示意图,光滑圆弧轨道与光滑斜面相切,
滑道底部B 处安装一个压力传感器,其示数N 表示该处所受压力的大小.某
滑块从斜面上不同高度h 处由静止下滑,通过B 时,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 A .N 小于滑块重力
B .N 大于滑块重力
C .N 越大表明h 越大
D .N 越大表明h 越小 6.如图4所示,相距l 的两小球A 、B 位于同一高度h (l ,h 均为定值).将A 向B 水平抛出的同时,B 自
由下落.A 、B 与地面碰撞前后,水平分速度不变,竖直分速度大小不变、方向相反.不计空气阻力及
小球与地面碰撞的时间,则( )
A .A 、
B 在第一次落地前能否相碰,取决于A 的初速度
B .A 、B 在第一次落地前若不碰,此后就不会相碰
C .A 、B 不可能运动到最高处相碰
D .A 、B 一定能相碰
7.如图5所示,斜轨道与半径为R 的半圆轨道平滑连接,点A 与半圆轨道最高
点C 等高,B 为轨道的最低点.现让小滑块(可视为质点)从A 点开始以速度
v 0沿斜面向下运动,不计一切摩擦,关于滑块运动情况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 .若v 0=0,小滑块恰能通过C 点,且离开C 点后做自由落体运动
B .若v 0=0,小滑块恰能通过
C 点,且离开C 点后做平抛运动
C .若v 0=gR ,小滑块恰能到达C 点,且离开C 点后做自由落体运动
D .若v 0=gR ,小滑块恰能到达C 点,且离开C 点后做平抛运动
8.如图所示,长为L 的轻杆一端固定质量为m 的小球,另一端固定在转轴O ,现使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P 为圆周的最高点,若小球通过圆周最低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92gL ,忽略摩擦阻力和空气阻力,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小球不能到达P 点
B .小球到达P 点时的速度大于gL
C .小球能到达P 点,且在P 点受到轻杆向上的弹力
D .小球能到达P 点,且在P 点受到轻杆向下的弹力
9.如图7所示,一位同学做飞镖游戏,已知圆盘的直径为d ,飞镖距圆盘为L ,且对准圆盘上边缘的A 点水平抛出,初速度为v 0,飞镖抛出的同时,圆盘以垂直圆盘过盘心O 的水平轴匀速运动,角速度为ω.若飞镖恰好击中A 点,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dv 2
0=L 2g
B .ωL =π(1+2n )v 0,(n =0,1,2,3,…)
C .v 0=ωd 2
D .d ω2=g π2(1+2n )2,(n =0,1,2,3,…)
10.如图8所示,甲、乙两水平圆盘紧靠在一块,甲圆盘为主动轮,乙靠摩擦随甲转动无滑动.甲圆盘与乙圆盘的半径之比为r 甲∶r 乙=3∶1,两圆盘和小物体m 1、m 2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m 1距O 点为2r ,m 2距O ′点为r ,当甲缓慢转动起来且转速慢慢增加时( ).
A .滑动前m 1与m 2的角速度之比ω1∶ω2=3∶1
B .滑动前m 1与m 2的向心加速度之比a 1∶a 2=1∶3
C .随转速慢慢增加,m 1先开始滑动
D .随转速慢慢增加,m 2先开始滑动
二、实验题:(共 16 分,每空 4 分。
)
11.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中:
(1) 利用图示装置,测定平抛初速度时,应注意:
① 在安装斜槽轨道时,除了要使斜槽处于竖直平面内,还 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小球每次均应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释放。
(2)如图所示,是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中记录的 一段轨迹。
已知物体是从原点 O 水平抛出,经测量 C 点的坐标为(60,45)。
则平抛
物体的初速度 v 0=______m/s ,物体经过 B 点时的速度 v B =________m/s 。
12、有一水平放置的圆盘,上面放一劲度系数为k 的弹簧,如图8所示,弹簧的一端固定于轴O 上,另一端拴一质量为m 的物体A ,物体与盘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开始时弹簧未发生形变,长度为R .求:
(1)盘的角速度ω
0多大时,物体A 开始滑动?
(2)当盘的转速达到2ω0时,弹簧的伸长量Δx 是多少?
13、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的水平转台上放一质量为 M 的物体, 通过一条细绳由转台中央小孔穿下连接另一个质量为 m 的物体,如图所示。
M 与转台恰能保持相对静止。
某时刻,连接m 的绳子烧断了,发现 M 与转台仍恰能保持相对静止, 求 M 与转台间的动摩擦因数以及 M 到中央小
孔的距离(已知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三、参 考 答 案
1.A
2.C
3.AC
4.CD
5.BC
6.AD
7.D
8.C
9.B10. D
11,(1)调节斜槽末端切线方向水平,同一位置静止
(2)2 , 12、
13、解:断前:对m :F mg = ----------3分
对M :2F Mg M r μω-= ----------3分
断后:2Mg M r μω= ----------3分
解得:2m M μ=
----------2分
2
2mg r M ω=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