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季常见肠道疾病
- 格式:ppt
- 大小:1023.00 KB
- 文档页数:14
中医内科学讲稿脾胃第八节痢疾痢疾【概说】一、概念痢疾是以大便次数增多,腹痛,里急后重,痢下赤白粘冻为主症的疾病,是夏秋季常见的肠道传染病。
二、名词解释(一)滞下:即痢疾,就排便阻滞不畅而言。
(二)重下:即痢疾,就排便时肛门处疼痛而言。
(三)大瘕泄:指痢疾,《难经五十七难》:“大瘕泄,里急后重,数至圊而不能便,茎中痛”。
大瘕泄多指痢疾而言,部分指似痢之泄泻。
(四)肠氵辟:指痢疾,肠内积滞,排出时氵辟氵辟有声,故名。
(五)蛊痢:下痢脓血,间杂瘀黑有片,谓之蛊痢。
(六)疫痢:指痢疾之传染性强而病情严重者,多因疫毒过盛,壅滞肠道,气血受伤所致。
(七)噤口痢:指痢疾伴有不能食,或呕不止者。
三、沿革(一)《内经》称本病为“肠澼”、“赤沃”,对其病因及临床特点作了简要的论述,指出感受外邪和饮食不节是两个致病的重要环节。
《素问[MeMeX1]·太阴阳明论》说:“食饮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
……入五脏则月真满闭塞,下为飧泄,久为肠澼。
”《素问·至真要大论》又说:“少阴之胜,……呕逆躁烦,腹满痛溏泄,传为赤沃。
”(二)《难经》称之为“大瘕泄”,指出“大瘕泄者,里急后重,数而圊而不能便”。
(三)张仲景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将痢疾与泄泻统称为“下利”,其治疗痢疾的有效方剂白头翁汤等一直为后世沿用。
(四)晋、南北朝方书称“滞下”。
《千金要方·脾脏下》称本病为“滞下”(五)严用和《济生方》首创“痢疾”病名。
“今之所谓痢疾者,古所谓滞下是也”。
四、讨论范围本篇所讨论的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急慢性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
部分炎症性肠病(急性血吸虫感染,血吸虫肉芽肿,肠结核,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克隆氏病,过敏性结肠炎,肠癌等)表现为类似痢疾的临床表现者,可参考本篇内容辨治。
【病因病机】一、病因(一)外感时邪感受湿热之邪湿热郁蒸侵入肠胃热毒壅盛,气血阻滞,化为脓血,发为痢疾感受疫毒之邪疫毒弥漫(二)饮食不节嗜食肥甘厚味湿热损伤脾胃寒湿——肠中气机壅阻,腐浊相搏结,化为脓血,而致痢疾恣食生冷瓜果食积二、病机(一)发病机理为湿热或寒湿与食滞交阻大肠,传导失司,气血壅滞,脂络受损,滞下脓血。
一、概述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志贺菌属(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
近年来,我国菌痢发病率持续波动,尤其在夏秋季,疫情较为严重。
为了更好地掌握菌痢的流行趋势、传播途径和防控措施,本文对2021年度菌痢发病情况进行总结分析。
二、流行概况1. 发病率:2021年度,我国菌痢报告病例数约为XX万例,较去年同期上升XX%。
其中,急性菌痢病例占XX%,中毒型菌痢病例占XX%,慢性菌痢病例占XX%。
2. 地区分布:菌痢病例主要集中在南方地区,尤其是广东、广西、湖南、江西等省份。
北方地区病例相对较少。
3. 季节分布:菌痢发病季节性明显,主要集中在夏季和秋季,约占全年病例的80%。
三、传播途径1. 传染源:菌痢的传染源主要是患者和带菌者。
急性菌痢患者粪便中含有大量痢疾杆菌,可通过粪-口途径传播。
2. 传播途径:菌痢主要通过以下途径传播:(1)粪-口途径:通过污染的手、食品、水源等间接传播;(2)空气传播:患者咳嗽、打喷嚏等产生的飞沫传播;(3)接触传播:密切接触患者或带菌者,如家庭内部传播。
四、防控措施1. 加强健康教育:普及菌痢防治知识,提高群众自我防护意识。
2. 严格食品卫生:加强食品生产、加工、流通环节的监管,确保食品安全。
3. 病例监测:加强病例监测和报告,及时发现、隔离、治疗患者。
4. 药物治疗:针对菌痢,选用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如阿奇霉素、环丙沙星等。
5. 疫苗接种:推广菌痢疫苗,提高人群免疫力。
2021年度,我国菌痢发病率有所上升,但通过加强防控措施,有效控制了疫情蔓延。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继续加强菌痢防治工作,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具体措施如下:1. 深入开展健康教育,提高群众对菌痢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2. 加强食品卫生监管,确保食品安全。
3. 完善病例监测体系,提高病例报告质量。
4. 加强药品管理,合理使用抗生素,防止耐药菌株的产生。
5. 推进菌痢疫苗的研发和接种工作,提高人群免疫力。
总之,菌痢防控工作任重道远,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共同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
夏秋季肠道传染病防治健康教育内容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一、卫生习惯的养成。
夏秋季是肠道传染病高发季节,良好的卫生习惯对预防肠道传染病至关重要。
夏秋季传染病预防知识夏秋季是传染病的高发季节,气温高、湿度大,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容易滋生和传播。
为了保障我们的身体健康,了解和掌握夏秋季传染病的预防知识至关重要。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些常见的夏秋季传染病以及有效的预防措施。
一、常见的夏秋季传染病1、肠道传染病(1)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烈性肠道传染病,发病急、传播快。
主要通过污染的水源或食物传播,患者会出现剧烈的呕吐、腹泻、脱水等症状。
(2)细菌性痢疾:由痢疾杆菌引起,症状为腹痛、腹泻、脓血便等。
常因食用不洁食物或饮用受污染的水而感染。
(3)伤寒和副伤寒:由伤寒杆菌和副伤寒杆菌引起,表现为持续发热、相对缓脉、全身中毒症状与消化道症状、玫瑰疹、肝脾肿大等。
2、蚊媒传染病(1)疟疾:由疟原虫引起,通过按蚊叮咬传播。
典型症状为周期性发冷、发热、出汗。
(2)登革热:由登革病毒引起,经伊蚊传播。
主要症状有发热、皮疹、关节疼痛等。
3、手足口病主要发生在 5 岁以下儿童,由肠道病毒引起。
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
4、红眼病又称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由肠道病毒 70 型或柯萨奇病毒 A24 型变种引起,通过接触传染。
症状为眼睛红肿、疼痛、流泪、畏光等。
二、夏秋季传染病的传播途径1、水源传播被病原体污染的水源,如果未经妥善处理和消毒,饮用后容易感染疾病。
2、食物传播食用被病原体污染的食物,如未经洗净的水果、蔬菜,未煮熟的肉类、蛋类等。
3、接触传播通过直接接触患者的分泌物、排泄物,或者接触被污染的物品,如毛巾、餐具等。
4、空气飞沫传播患者咳嗽、打喷嚏时喷出的飞沫中含有病原体,近距离接触容易吸入感染。
5、虫媒传播蚊子、苍蝇等昆虫叮咬携带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后,再叮咬其他人,可传播疾病。
三、夏秋季传染病的预防措施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1)勤洗手,尤其是在饭前便后、接触公共物品后。
用肥皂或洗手液,按照“七步洗手法”彻底清洁双手。
秋季要多注意肠道传染病
秋季是个疾病多发的季节,秋季肠道疾病要多注意预防。
那秋季有哪些易发的肠道疾病呢?下面,就让专家来为大家介绍下,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伤寒是常见的肠道疾病之一,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经消化道传播的急性传染病。
临床特征为长程发热、全身中毒症状、相对缓脉、肝脾肿大、玫瑰疹及白细胞减少等。
主要并发症为肠出血、肠穿孔。
本病以夏秋季多发,人群普遍易感。
主要通过水、食物、日常接触、苍蝇和蟑螂传播。
秋季肠道疾病预防要多注意霍乱。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属于国际检疫传染病之一,也是我国法定管理的甲类传染病。
发病急,传播快,可引起流行、爆发和大流行。
夏秋季为流行季节。
人群普遍易感。
常经水、食物生活接触和苍蝇等而传播。
临床特征为剧烈腹泻、呕吐、大量米泔样排泄物、水电解质紊乱和周围循环衰竭,严重休克者可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
此外肠道疾病预防要重视细菌性痢疾。
简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
主要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和粘液脓血便。
常年发病,以夏秋季多见。
主要通过生活接触、食物、水和苍蝇等途径传播。
在看完上述对秋季肠道疾病的简单介绍之后,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大家应该对肠道疾病多重视,多了解,在生活中多注意预防,一旦发现尽早治疗。
肠道传染病预防知识肠道传染病预防知识肠道传染病预防知识发布日期:202*-11-16信息来源:湖州市卫生局字号:[大中小]什么是肠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从病人或病原携带者的粪便、呕吐物中排出,污染了周围环境,再通过水、食物、手、苍蝇、蟑螂等媒介经口腔进入胃肠道,在人体内繁殖、产生毒素引起发病,并继续排出病原体再传染给别人。
肠道传染病共同的临床表现大多数肠道传染病发病会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食欲不振等胃肠道症状,有些伴有发热、头痛、肢体疼痛、全身中毒症状,若治疗不及时,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
肠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经水传播病人或病原携带者的粪便、呕吐物排入水源,洗涤被病原体污染的衣裤、器具、手等都可使水受到污染。
水源受到污染后可引起肠道传染病的爆发流行。
霍乱、伤寒、菌痢被称为三大水媒病。
经食物传播在食品的生产、加工、运输、贮存和销售的过程中都存在被病原体污染的危险。
食品中的病原体可来自存放容器、进餐用具、手的接触、施用粪肥及被昆虫污染等。
接触传播通过握手,使用或接触衣物、文具、门把手、钱币等都有可能造成病原体的传播和扩散。
昆虫传播苍蝇、蟑螂等都能起机械搬运病原体的作用,有些病原体还能在昆虫的肠管里存活一段时间,甚至繁殖。
到处活动的苍蝇、蟑螂等昆虫也是造成肠道传染病扩散的重要原因。
常见的肠道传染病霍乱是由霍乱弧菌所致的烈性肠道传染病。
临床以吐泻大量米汤样排泄物、严重失水、肌肉痉挛及尿闭为特征,多因休克、尿毒症及酸中毒死亡。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
患者开始感觉疲倦、无力,不思饮食,常有肚胀,腹泻或便秘等症状,接着就发高烧,约二周左右才逐渐退烧。
发病的第二周,病人身上还会出现一些淡红色疹子,脾脏会肿大。
病重者还可能有神志不清烦燥不安,说胡话等症状,后期还可能发生肠出血或肠穿孔。
细菌性痢疾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以结肠化脓性炎症为主要病变,并以全身中毒症状,腹痛、腹泻、脓血便以及里急后重等为主要临床表现。
学校夏秋季传染病的预防知识教育一、夏秋季常见传染病的种类一般夏秋季常见传染病可分为三大类: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和虫媒传染病。
1、常见的肠道传染病及其传播途径每到夏秋季腹泻的病人显著增多。
腹泻的病因很多,如消化不良、急性血吸虫病、毒蘑菇中毒,甚至服用某些药物如胍乙啶、氟尿嘧啶等都可以引起腹泻。
夏秋季天气炎热,病菌容易孽生繁殖,加上苍蝇、蟑螂之类害虫活动频繁,也容易传染肠道疾病。
所以在夏秋季腹泻中以急性肠道感染最为多见。
1.1常见的夏秋季肠道传染病:细菌性食物中毒由细菌或细菌的毒素引起。
常常有共同进餐的人一齐发病的情况,且有严重呕吐的症状。
细菌性痢疾由痢疾杆菌引起,病人有排便不尽的感觉,粪便可呈脓血状,常伴有发热,儿童患者可能会休克。
夏秋季常见的肠道传染病有霍乱、伤寒、副伤寒、痢疾、轮状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等。
这类传染病经“粪-口”途径传播,是“吃进去”的传染病,通常是由于细菌或病毒污染了手、饮水、餐具或食物等,未经过恰当的处理,吃进去后发病。
阿米巴痢疾由阿米巴原虫引起,粪便呈果酱样。
病毒性肠炎也叫做流行性腹泻。
病人常伴有感冒等症状。
这里需要特别说明一下手足口病,虽然手足口病多发生于幼儿,但这几年在青少年中也有发现。
它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
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
1.2肠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经水传播由于生活饮水源被肠道传染病人和病原携带者的粪便、呕吐物排入水中或洗涤病人的衣裤、器具、手等造成了水源污染,可引起霍乱、伤寒、细菌性痢疾的暴发流行。
经食物传播在食品的加工、储存、制作、运输的销售等过程中被肠道传染病的病原体污染,可造成局部的流行和暴发流行。
接触传播通过握手、使用或接触过病人的衣物、文具、门具、门把手、人民币等造成病原体传播。
昆虫传播有些肠道传染病的病原体可在人体内存活一段时间,通过到处活动的苍蝇、蟑螂等昆虫进行传播。
秋季腹泻的预防和护理腹泻的高发季节就是在夏秋季节,除呼吸道感染病以外是最常见多发疾病之一。
是由于在夏天到秋天的换季时间里,天气的忽冷忽热,导致人们的身体出现腹泻的症状。
人们出现腹泻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轮状病毒的出现。
因此就需要大家多了解季节性腹泻的特点,这样才能够做到积极的预防和护理。
一、出现秋季腹泻的症状如果人们患有秋季腹泻的话,会出现拉肚子、呕吐、大便的次数增多的现象,而大便是呈蛋花汤样的。
秋季性腹泻一般起病比较急,往往会和感冒、咳嗽、鼻塞流鼻等一块出现。
除以上症状之外,部分的人还会出现低中度的发烧、发热现象。
由于腹泻会丢失大量的水分,这时就需要补充体内所需要的水分,如果补液不及时会出现脱水症状,导致人们出现嗜睡,尿量减小的情况。
二、秋季腹泻出现的人群分布不同的年龄阶段出现秋季腹泻的症状有明显的差异。
年龄较小的儿童出现秋季腹泻的疾病人数最多,因为儿童的抵抗力较弱。
由于夏季的天气炎热,人们喜欢吃冰冷的食物,这样会刺激到自身的肠胃,很容易出现腹泻的情况。
过量的饮用冰冷的食物是年龄较小儿童出现秋季腹泻的主要原因。
在成年的人群中,主要是由于饮食不新鲜的食物和冰冷的饮料等所引起的秋季腹泻。
在老年的人群当中,主要是由于老年人节省,过多的食用变质的饭菜所导致出现秋季腹泻的症状。
三、秋季腹泻出现的病因主要是由于夏天向秋天过渡的时候天气忽冷忽热,雨水较多。
一方面外界的湿润环境为肠道繁殖病菌提供了适宜的条件,另一方面也导致了外界自然环境水源的污染,当人们食用不卫生的水后,就会出现疾病。
秋季初期人们也容易出汗,这样通过大量的饮水来补充自身的水分,这样会使胃液得到稀释,使肠胃局部的抵抗力降低,这样使病菌的侵入就更加的轻松。
在夏秋季节的时期里,人们会选择在这个季节里进行旅游、聚会、出去游玩等娱乐活动。
人们的日常生活就缺乏规律性,长期的熬夜、饮食不健康的食物就会使自身的抵抗力全面的下降,这时病菌侵入到身体内就更加的容易。
如果人们在这个时期里长时间的出现暴饮暴食,吃冰冷、油炸的食物,就很容易出现秋季性腹泻。
肠道传染病防治宣传知识1、什么是肠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是由多种细菌和病毒感染引起的以消化道症状为主的传染性疾病。
常见的有霍乱、细菌性痢疾、甲型病毒性肝炎、伤寒、感染性腹泻、手足口病等。
夏秋季是肠道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高峰季节,这些疾病发病急、传播快、传染性强、危害性大,如不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很容易造成某种肠道传染病的流行。
2、肠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⑴经水传播:如果生活饮用水源被肠道传染病人和病原携带者排出的粪便、呕吐物污染或在水中洗涤病人的衣裤、器具、手等,都容易造成水源污染,可引起霍乱、伤寒、细菌性痢疾等疾病的暴发流行。
⑵经食物传播:食品在加工、储存、制作、运输、销售等过程中,被肠道传染病的病原体污染,可造成局部的流行和暴发流行。
⑶接触传播:通过握手、使用或接触病人的衣物、文具、门具、门把手、人民币等造成病原体传播。
⑷昆虫传播:苍蝇、蟑螂可携带病原体,污染食物或水源后导致肠道感染性腹泻的发生。
3、肠道传染病的主要症状一般临床症状主要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食欲不振等胃肠道症状,有些可伴有发热、头痛、全身中毒症状。
症状的轻重要看感染的是哪种细菌和病毒,有些肠道传染病来势十分凶险如霍乱和中毒性细菌性疾病、食物中毒等,细菌在人体内大量的生长繁殖,毒素迅速进入人体血液,若不及时治疗,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病,导致多器官衰竭而死亡。
4、怎样预防肠道传染病关键是把好“病从口入”关,做好“三管一灭”良好的卫生习惯。
(1)管好水源:自来水要按规定消毒,不到被污染的河塘中取水。
不在河边洗刷肠道传染病病人的衣物、用具和便桶,防止粪便、脏水污染水源。
(2)管好饮食: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不吃苍蝇叮爬过的食物;不暴饮暴食;饭前便后要洗手;隔夜的饭菜和买回来的熟食要重新煮沸;餐具、食物要防蝇;餐具要煮沸消毒;生熟刀板要分开;生食瓜果要洗涤消毒;杜绝生吃水产品。
(3)管好粪便:粪便要进行无害化处理;不施鲜肥;病人的呕吐物和排泄物未经消毒,不得乱倒。
痢疾病情说明指导书一、痢疾概述痢疾(dysentery)是一种常见的肠道传染疾病。
临床以大便次数增多,腹痛,肛门坠胀,大便不爽,下痢赤白脓血为主要特征。
发生多与外感时邪疫毒、饮食不节等因素相关。
本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病,夏秋季流行。
人群普遍易感。
痢疾病情严重者,多发生在儿童和年老体弱的患者中多因邪盛内闭,正气大伤,而形成内闭外脱的危重证候,常见急骤发病,高热惊厥,甚则昏迷而导致死亡。
西医学中的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等属本病范畴。
英文名称:dysentery其它名称:肠澼、赤沃相关中医疾病:暂无资料。
ICD 疾病编码:暂无编码。
疾病分类:暂无资料。
是否纳入医保: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遗传性:本病目前尚未有证据表明其会遗传给下一代发病部位:肠常见症状:大便次数增多,腹痛,肛门坠胀,大便不爽,下痢赤白脓血主要病因:外感时邪疫毒、饮食不节检查项目:粪便常规、粪便细菌培养、X 线钡剂、结肠镜、血常规重要提醒:若出现腹痛,肛门坠胀,大便不爽,下痢赤白脓血等症状。
应立即就医咨询,积极配合治疗,避免病情发展,出现内闭外脱的危证,甚至危及生命。
临床分类:1、湿热痢主要表现为腹痛,大便次数增多,肛门坠胀,大便不爽,痢下痢赤白脓血,黏稠如胶冻,腥臭,肛门灼热,小便短少色红;舌苔黄腻,脉滑数。
2、疫毒痢主要表现为起病急骤,痢下鲜紫脓血,腹痛剧烈,肛门坠胀明显;伴有高热,口渴,头痛,烦躁,恶心呕吐,甚至突然昏倒,不省人事;舌质红绛,舌苔黄燥,脉滑数或微欲绝。
3、寒湿痢主要表现为腹痛,痢下赤白脓血,白多赤少,或为纯白冻,肛门坠胀,大便不爽;伴有口淡无味,胃脘腹部胀满,自觉头部身体沉重;舌质或淡,舌苔白腻,脉濡缓。
4、阴虚痢主要表现为痢下赤白脓血,或下鲜血黏稠,日久不愈,腹部疼痛,有便意但排不出大便;伴有饮食减少,心烦,口干,夜晚加重;舌红绛少津,苔少或花剥,脉细数。
慢性肠炎与急性肠炎区别急性肠炎是夏秋季的常见病,多发病。
多由细菌及病毒等微生物感染所致,其表现主要为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等,严重者可致脱水,电解质紊乱,休克等.患者多在夏秋季突然发病;并多有饮食不节或误食的病史;有呈暴发性流行的特点,病人多表现为恶心,呕吐在先继以腹泻,每天3~5次,甚至数十次不等,大便呈水样,深黄色或带绿色,恶臭,可伴有腹部绞痛,发热,全身酸痛等症状。
大便常规检查及粪便培养,红,白细胞计数可正常或异常。
病人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同时并见,故亦称急性胃肠炎。
慢性肠炎泛指肠道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病因可为细菌,霉菌,病毒,原虫等微生物感染,亦可为过敏,变态反应等原因所致,临床表现为长期慢性,或反复发作的腹痛,腹泻及消化不良等症,重者可有粘液便或水样便.本病可由急性肠炎迁延或反复发作而来,病程多在2个月以上,长期过度疲劳,情绪激动,过度精神紧张,加以营养不良,都可成为慢性肠炎的诱因。
也可继发于咀嚼障碍,胃酸缺乏,胃大部切除术后,肠道寄生虫病等疾患。
根据临床腹泻量,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水样便,伴有肠鸣,但无里急后重,营养障碍,结合有反复发作史或有慢性肠炎的病因存在,诊断一般不难。
女性慢性肠炎调查显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白领女性开始遭遇肛肠疾病的困扰,尤其是痔疮,职业化了的现代女性在不知不觉中被职业驯化了。
健康被忽略,到头来也影响了工作!这才想起要注意疾病的防治,在这里,专家提醒这些忙于工作的办公室女性,要注重自己的健康。
慢性肠炎的表现,原因为压力沉重、睡眠不足、暴饮暴食。
白领女性朋友们如果遇到类似情况,一定要提高警惕,慢性肠炎越拖越难治愈。
解决方法有:吃适量胃药并充分注意休息。
注意加强预防:1.慢慢咀嚼食物;2.不偏食,吸取均衡营养;3.减缓压力;4.避免精神紧张;5.戒烟戒酒。
慢性肠炎与哪些疾病相区别?慢性肠炎应与下列疾病相鉴别:(1)原发性小肠吸收不良综合征:本病的典型症状为脂肪泻,大便色淡,量多,呈油脂状或泡沫状,常浮于水面,多有恶臭味。
几种容易忽视的引起肠道症状的疾病1、腺胃炎(直升飞机病)病原:呼肠孤病毒、嵌杯状病毒、细小病毒、沙粒病毒等感染引起,冬季或气温变化较大季节多发,夏季感染不表现症状。
症状:生长缓慢,生长不整齐,羽毛发育较差,粪便消化不良,过料较严重,采食量上升很慢,不增或减少,个别排红色西红柿样便(整体个体小)。
病变:腺胃壁肿胀如球状,腺胃乳头水肿,后期腺胃松弛,乳头消失,胰腺萎缩,肌胃角质膜下有白色干酪样物,肠道卡他性炎症。
治疗:抗病毒中药:金福、感康或扶正散西药:先锋+肠炎净+(倍克球)+速补+鱼肝油+VB如粪便有血块,加球虫药、速补。
2、腺胃型传支病原:冠状病毒,四季均发,春秋冬发病较多。
症状:个别鸡发育较小或个体较正常,体重较轻,大群正常,零星出现死亡,发病较慢,粪便消化不良,过料,蛋率下降难恢复。
病变:腺胃乳头水肿,出血,腺胃壁肿胀,输卵管萎缩变细,机体较瘦,肠道较细。
治疗:先锋+绿亨金福+肠炎净+保肝中药或:先锋+感康+保肝中药3、寄生虫病原“各种寄生虫、绦虫、线虫、吸虫病原:过料便(较轻),粪便严重时鹅黄色,蛋率不升或上升较慢,蛋壳上有斑状出血点,用抗生素治疗粪便减轻或效果不明显,停药后复发。
病变:肠道内有小绦虫,蛋鸡肠道内有红色脓性物质,肠道网状出血。
治疗:①驱虫:伊维菌素,晚上驱虫一次②第二天,健胃:金山止痢,全天拌料③消炎:先锋或氟苯尼考(晚上用)④加速补4、嗜肠型传支流行特点:夏秋多发,青年鸡,成鸡易发,蛋鸡较多,肉鸡较少。
症状:水泄或水绿色稀便,采食量减少,个体消瘦,零星发病。
病变:肝、胆、腺胃,肌胃,肠道有不同程度的斑条状出血,个别有坏死点,常粘膜脱落,肠管发白,直肠末端泄直腔附近有一小包白色稀便,腺胃乳头消失,个别肠道有水或蓝绿色液体。
治疗:保肝中药+感康/瘟毒克+先锋/倍而欣5、压利桑那菌病(属沙门氏菌亚属)流行特点:雏鸡15-25日龄(蛋、肉),70-90日龄(蛋)多发,四季均发,夏秋季多发,副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的第三亚病。
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夏秋季气温炎热,机体抵抗力减弱,食物易受细菌或病毒污染,因此,人们易发生肠道传染病。
一、什么是肠道传染病?凡通过粪—口传播的疾病都叫肠道传染疾病。
二、肠道传染疾病包括哪些疾病?肠道传染疾病主要有霍乱、伤寒、痢疾、感染性腹泻及甲型肝炎等疾病。
这些疾病都是国家法律规定管理的疾病,而霍乱又是规定实施强制管理的甲类传染病。
三、肠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肠道传染病经过水、食物、日常生活接触和苍蝇等传播途径传播。
四、肠道传染病有哪些主要症状?肠道传染病的主要症状有发热、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失水及全身不适等症状。
但霍乱的主要表现为剧烈腹泻、呕吐、进而严重失水,甚至休克,大多不发烧,无腹痛,如不及时就医治疗,极易死亡。
五、肠道传染病如何治疗?如何报告疫情?肠道传染病患者应及时去就近医院接受正规治疗,并及时向学校报告疫情。
轻度吐泻者不必禁食,可口服盐液及米汤之类的液体;重度吐泻者应及时静脉补液。
霍乱、伤寒、痢疾等可在医生指导下选用抗生素治疗,如氟哌酸等,也可用肠粘膜保护剂,如思密达。
六、个人如何预防肠道传染病?夏季预防肠道传染病,关键是管好“手”与“口”。
预防措施很简单,就是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搞好环境卫生。
1、洗手是最重要的个体预防措施。
工作结束、外出归来、饭前便后洗洗手,可以将手上90%左右的微生物洗干净,大大减少污染的机会。
2、不喝生水,饮用水煮沸后用,可杀灭致病微生物。
3、吃熟食,少吃凉拌菜宜,吃时应洗净,生食瓜果也要洗涤消毒;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病死的家禽、家畜、不新鲜的食品不要购买;尽量少食用易带致病菌的食物,如螺丝、贝壳、螃蟹等水海产品,食用时要煮熟蒸透。
生吃、半生吃、酒泡、醋泡或盐淹后直接食用的方法都不可取。
凉拌菜不妨加点醋和蒜。
4、吃剩的食物应及时储存在冰箱内,且储存时间不宜过长,食用前要加热,以热透为准。
5、烹调时,餐具应该严格消毒,生熟食品用的炊具要分开;最好不要在路边露天饮食小摊点就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