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腓骨骨折开放性护理方案
- 格式:pptx
- 大小:9.33 MB
- 文档页数:18
胫腓骨骨折术后护理一.心理护理由于胫腓骨骨折术后并发症较多尤其是开放骨折延迟愈合,给病人带来较重的思想负担,表现为悲观、焦虑情绪,应多关心体贴病人,促进康复。
二 .饮食护理对于骨折患者,要在饮食上多下功夫,做到营养丰富,色、香、味俱佳,以刺激食欲。
骨折早期应以清淡为主,忌吃酸辣、燥热、油腻之品,不可过早施以肥腻滋补之品,否则瘀血积滞,难以消散,必致拖延病情,使骨痂生长迟缓,影响关节功能的恢复。
可给予新鲜蔬菜、蛋类、豆制品、田七煲瘦肉汤。
骨折中期,此期骨折部位瘀血已去,疼痛消失,胃肠功能恢复,食欲增加,饮食应由清淡转为适当的高营养补充,以满足骨痂生长的需要。
可在食谱中加以骨头汤、田七煲鸡、动物肝脏之类的补给更多的维生素AD、钙及蛋白质。
骨折后期,此期饮食治疗适宜进补,通过补益肝肾、气血以促进更牢固的骨痂生成,同时还要补给足够的钙磷物质,以利于骨质的钙化。
继续给予骨头汤、鹿筋汤、瘦肉、乳制品、牛奶、蛋黄、鱼肝油等含钙、维生素D较丰富的食物,能饮酒者可适量选用杜仲骨碎补酒、鸡血藤酒,以舒筋活络。
三.一般护理1、抬高患肢,促进静脉血液回流,以减轻水肿和疼痛,促进伤口愈合。
2、观察伤口渗血情况以及引流液的性质和量,保证伤口敷料的清洁干燥和创面无特殊异味。
3、伤口疼痛时可适当用止痛剂。
4.取髂骨植骨的病人,术后第二天半卧位,放松髂肌减轻压痛。
5、采用单纯螺钉内固定和用普通钢板内固定术后,仍需用长腿石膏外固定8~10周,老年病人为了避免关节僵硬,术后4周左右改短腿石膏或石膏夹板。
四.外固定器的护理1、术后将小腿抬高并置于中立位2、固定针可能造成神经、血管损伤,应密切观察患肢神经症状3、局部按摩促进血液循环。
4、伤口肿胀者,密切观察渗血量,防止活动性出血,及时更换敷料。
5、预防针眼感染五.骨筋膜室综合症切开术后须密切观察生命体症和出入水量变化,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注意有无肾功能损害。
六. 康复锻炼1、术后早期(0~3天)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的目的主要是保持肌肉的张力和减轻局部肿胀,防止出现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
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护理【摘要】目的探讨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护理措施及体会,从而保证手术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方法通过回顾分析39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患者来总结其护理的方法。
结果这39例患者都得到了良好的恢复,住院期间无并发症发生。
结论对于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患者,采取正确有效的护理措施是保证患者康复的重要条件。
【关键词】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护理广西梧州市中医医院下肢骨关节科自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共收治39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期间对患者进行精心的护理,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本组39例患者,其中男26人,女13人,年龄最大67岁,最小14岁,平均年龄42岁,住院时间最长96 d,最短15 d,平均住院时间46 d。
2 护理2. 1 心理护理患者开放性骨折,护士应掌握患者的心理动态,及时有针对性地与患者交谈,态度要亲切,诚恳地安慰患者,动作轻柔敏捷地给予包扎、止血,立即做好术前准备,抓紧时间尽早手术,介绍手术方式及成功病例,使患者消除恐惧心理,帮助患者尽快适应创伤后的角色转换[1]。
2. 2 急救护理部分患者合并有血管、神经损伤及骨筋膜室综合征,如不及时处理,极易造成失血性休克、肢体坏死,甚至危及生命[2]。
因此,患者一入院,就应明确诊断,以便及时采取急救措施。
2. 3 术前准备胫腓骨开放性骨折一般都需要立即进行手术治疗,因此,从患者一入院就应开始进行术前的各项准备[3]。
立即嘱患者禁饮食,遵医嘱完善各项检查,做好皮肤清洁与消毒。
2. 4 术后护理2. 4. 1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术后均采用心电监护仪进行监测,随时了解患者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情况,持续监测6~24 h,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如术后有4例患者出现血压偏高,2例患者出现血压低、心率快的休克状态,对于高血压的患者,立即遵医嘱减慢滴速,予心痛定10 mg 舌下含服,对于上述处理无效的患者,遵医嘱静滴生理盐水100 ml+硝酸甘油针5 mg,并随时监测血压变化情况,而对于休克的患者,立即遵医嘱加快输血输液,及时补充血容量,经上述处理后,患者的全身情况及生命体征都恢复在正常范围内。
胫腓骨骨折术后护理要点有哪些?胫腓骨骨折在长管状骨骨折中最常见。
胫腓骨干骨折胫骨浅居皮下,缺乏肌肉附盖,故骨折后极易被骨折断端穿破皮肤。
多见儿童和青壮年。
多为直接暴力所致。
若发生在中下段,易引起延迟愈合或不愈合。
由于骨折后骨髓腔出血、血管或肌肉损伤出血,均可引起骨筋膜室压力增高,故胫腓骨骨折应警惕骨筋膜室综合症,必要时尽早切开减压。
一、一般护理(一)按骨科疾病手术前后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二)询问病史,了解患者受伤经过、既往有无骨骼病变。
(三)观察患者伤口情况、生命体征是否平稳,有无合并其他部位损伤或并发症。
(四)固定各种引流管,接引流瓶或袋,保持通畅并注意观察、记录引流液量、颜色和性质。
(五)注意生命体征和伤口出血情况。
(六)做好生活护理及心理护理。
(七)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含纤维素丰富易消化饮食。
二、专科护理(一)体位护理适当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减轻患肢肿胀和疼痛。
(二)病情观察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肢体应保持功能位置,观察肢体的感觉、运动、末梢循环情况,以防筋膜间隙综合征及其他再损伤的出现,以便及时对症处理。
2、观察伤口敷料有无渗血,有引流管者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量、色等。
患肢抬离,保持中立位,严禁外旋,为防止足跟压伤,可在踝部垫小软枕,以使足跟悬空。
(三)功能锻炼正确而适时的功能锻炼可促使伤肢早日恢复功能,应遵循活动范围由小到大,次数由少渐多,时间由短到长,强度由弱到强的原则。
术后 1 周伤肢肿胀疼痛,骨折端不稳定,易移位。
此期主要以足的背伸和股四头肌的收缩运动为主,以促进血液循环利于消肿和稳定骨折。
术后2 周后,肿胀消退,疼痛减轻,骨折端纤维连接并逐渐形成骨痂,骨折部趋势于稳定。
此期除继续增强肌肉舒缩活动外,可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逐渐恢复患肢上下关节活动,并逐渐由被动变为主动活动。
术后5~6周,形成足够骨痂时,可进一步扩大活动范围和力量,防止肌肉萎缩,避免膝关节和踝关节僵硬和粘连。
胫腓骨骨折护理常规(一)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要消除手术前病人焦虑、恐惧的心理,根据临床观察表明,术前病人的焦虑程度对手术效果及术后恢复的快慢有很大的影响,此时的心理护理尤为重要。
护士应主动用关切的语言与病人交谈,及时发观病人的所需并加以解决,鼓励其正确对待即成事实,采取积极态度,适应现实处境。
达到心理平衡。
2.饮食护理向患者宣教加强营养的重要性,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增加营养,术前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如适当的食鱼类、肉类、海产品及新鲜蔬菜水果,早晚各饮鲜牛奶25OmI有消瘦、贫血、低血症等全身情况较差者,静脉输入营养物质,如20%脂肪乳剂,5%复方氨基酸。
3.疼痛护理评估患者的身体耐受情况,根据患者的耐受和身体素质决定疼痛的处理。
比如心脏病、糖尿病患者疼痛需要控制在安静平卧状态下没有疼痛。
一般情况下,疼痛分值N3分时通知医师给予镇痛处理。
4.体位抬高患肢,保持外展中立位。
促进静脉血液回流,保持外固定松紧适度,防止因肢体肿胀使外固定过紧,造成压迫而引起血液循环障碍。
5.石膏固定的护理密切观察患肢的疼痛程度,有无麻木感,石膏固定24小时内要经常检查足趾的背伸和跖屈情况,以判断腓总神经是否受压,只要怀疑神经受压,立即打开石膏减压。
6.小夹板固定的护理随时查看小夹板的松紧度及肢体是有否麻木、疼痛等,严重局部压疮、肢体坏死等严重并发症。
7.冷敷创伤48小时内内常规冷敷。
(一)术后护理1.心理护理:由于胫腓骨骨折术后并发症较多,尤其是开放性骨折延期愈合,给病人带来较重的思想负担,表现为悲观焦虑情绪,因多关心体贴病人,促进康复。
8.一般护理:(1)抬高患肢,促进静脉血液回流,以减轻水肿和疼痛,促进伤口愈合。
(2)取骼骨植骨的病人,术后2天半卧位,放松骼肌减轻疼痛。
(3)采取单纯螺钉内固定和用普通钢板内固定术后,仍需用长腿石膏外固定8-10周,老年人为了避免关节僵硬,术后四周左右改为短腿石膏或石膏夹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