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水稻新品种(组合)比较试验
- 格式:pdf
- 大小:104.51 KB
- 文档页数:2
水稻品种比较试验的具体方法近年来,在生产上推广应用的杂交水稻新组合很多,使稻农在购买稻种时感到迷茫。
因地制宜地筛选增产潜力大的品种,并采用配套栽培技术进行试验,对提高水稻单产和正确引导稻农购买良种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介绍水稻品种比较的试验方法。
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田基本情况首先要知道试验田的基本情况,海拔、土壤类型、土壤pH值、土壤肥力、试验地前茬等信息。
2选择供试材料供试材料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处理,其中设对照一个,对照一般为当地主栽品种。
3试验设计试验为随机区组排列,三次重复。
小区长5.6m,宽2.4m,小区面积为13.44m2。
株行距为12cm×20cm,每丛2-3苗。
小区间隔40cm,重复间走道40cm。
4试验过程先用灭菌灵泡种,再经过催芽,播种,亩施尿素8kg。
大田施基肥20kg/亩(N-P-K比例为10%-8%-8%)。
移栽前调查秧苗素质、调查返青和定点调查基本苗(采取对角线调查,从第三行第三丛依次数10株)。
亩施分蘖肥尿素15kg,与除草剂混施。
调查分蘖情况,每周一次,直至分蘖下降,以取得最高分蘖数和成穗率的数据。
适时调查抽穗期和成熟期,收割前调查株高、有效穗及取样考种(方法同调查基本苗)。
最终进行收割。
二结果和分析1调查结果的统计调查秧苗基本情况、大田移栽返青情况、基本苗及分蘖情况、生育期、主要经济性状、产量等数据,并对以上数据进行统计。
2结果分析一般采用复极差测验的多重比较和方差分析进行比较。
这样可以清楚的看出各个品种的显著水平,从而进一步判断品种的优劣。
水稻是人类重要的粮食作物,世界上约5O%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在亚洲,以稻米为主食的人口约占亚洲总人口的95%。
近年来,随着人口增加及可利用土地的锐减,我国面临着粮食需求的压力。
解决粮食问题的一条可行途径是选育优良组合提高作物生产潜力,另一条可行的途径是研究提高栽培技术,实现良种与良法配套技术,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优良组合的生产潜力。
福泉市杂交水稻新品种比较试验卢 慧 1,邓家琴 2,万江红 2,汪丹会2(1. 贵州省福泉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发展中心,贵州 福泉 550599;2. 贵州省福泉市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站,贵州 福泉 550599)[摘 要]水稻是福泉市重要的粮食作物,推广应用优良水稻新品种,提高水稻产量及品质,对保障当地粮食安全和稳定农民收入,以及满足消费者对水稻品质的需求具有积极意义。
为福泉地区水稻良种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引进9个杂交水稻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考察其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并通过相关性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对其产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华浙优223全生育期最短,最先成熟;华浙优1号、中浙优8号成熟时间较早。
宜香优2118、中浙优8号株型较高,株高分别为106.6 cm 、106.0 cm ,花优707其次,株高为101.6 cm ;中浙优8号穗长最长,为27.8 cm ;金龙优263有效穗最多,为15.1万穗/667m 2;荃优607和中浙优8号其次,均为14.8万穗/667m 2;华浙优223穗粒数最多,为200粒,花优707其次,为196粒;宜香优2118最少,为175粒;华浙优1号、川种优3607、金龙优263结实率较高,分别为86%、86%、85%;花优707、宜香优2118千粒重最重,均为31.2 g 。
中浙优8号、金龙优263、花优707属高产量品种,其产量为614.5~645.6 kg/667m 2,其中花优707产量最高;金优785、荃优607、宜香优2118、川种优3607属中等产量品种,其产量为559.3~595.0 kg/667m 2。
花优707、金优785、荃优607、中浙优8号、宜香优2118、金龙优263、川种优3607综合表现较优,可在福泉地区推广种植。
参试水稻品种的穗长与其产量显著正相关,且加权关联度最大;千粒重与其产量显著正相关,加权关联度排第二;有效穗与其产量极显著正相关,加权关联度排第三;株高、穗粒数、结实率与其产量的相关性均不显著,但穗粒数与产量的加权关联度排第四;生育期与产量的加权关联度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