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的乘方(2)
- 格式:ppt
- 大小:238.50 KB
- 文档页数:15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2.9有理数的乘方(2)教学设计课题 2.9有理数的乘方(2)单元第二单元学科数学年级七教材分析本课内容主要是学习有理数的乘方的应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它既是有理数乘法运算的延伸,也是学生后续学习有理数乘方运算及四则运算等有理数运算的基础,也是今后学习实数运算、代数式的运算、解方程以及函数知识等等的基础。
学情分析学生在小学六年级已学习了一个数的平方、立方运算。
上节课又学习了有理数的乘方运算,本课学习其应用。
所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会大胆说出自己的认知、体会。
在动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将能主动探索,敢干实践,勇于发现,学生对学习有理数的乘方应用也很兴趣。
学习目标1.进一步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并能解决一些相关的数学问题.经历有理数乘方的符号法则的探究过程,通过实际计算发现底数为10的幂的特点.2.利用有理数的乘方运算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使学生初步了解转化、类比、归纳的数学思想方法.3.参与操作折纸活动让学生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意识与习惯.重点利用有理数的乘方法则准确地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并适时总结运算规律.难点把实际问题转化成有理数的乘方运算,以此来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课件:计算(1)63(2)(-2)4(3)动手计算通过熟悉的计算,让学生热身讲授新课1、教师出示课件:看一看:观察图片:教师以对底数是10的幂的特点引入:例3:(1)102 = 100, 103 = 1000, 104 =10000, 105=100000(2)(-10)2 = 100,,(-10)3 = -1000, (-10)4 =10000,(-10)5= -100000.教师向提出问题:观察例3的结果,你能发现什么规律?与同伴进行交学生通过观察底数是10的幂的特点,交学生对有理数乘方运算已有认识,以底数是10的幂的特点流从而引出今天学习内容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及应用。
北师大版7上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课题9.有理数的乘方第2课时授课人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并能解决一些相关的数学问题.2.经历有理数乘方的符号法则的探究过程,通过实际计算发现底数为10的幂的特点.3.利用有理数的乘方运算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使学生初步了解转化、类比、归纳的数学思想方法.4.通过实例感受有理数的乘方运算,通过对解决过程的反思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5.操作折纸活动让学生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意识与习惯.教学重点利用有理数的乘方法则准确地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并适时总结运算规律.教学难点把实际问题转化成有理数的乘方运算,以此来解决实际问题.授课类型新授课课时 1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活动教学步骤师生活动教学过程让学生说一说对式子a n理解:①运算?②含义③名称?④读?引导学生观察的方法:①看数的类别②看底数(或指数、幂) ③纵向、横向看④看=左、=右,启发学生找规律的方法:“求同存异”的过程,体会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引导学生用适当的语言描述规律:①正数的乘方②负数的乘方③0的乘方④相反数的乘方⑤10的乘方.1.引导学生思考“乘方的符号法则”在运算中的书写,教师示例,2. 强化多重符号的化简及书写格式,教师示例.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找正、反例,投屏展示.教师用实物演示.(1)引导学生思考“折纸问题”:①后一个长方形与前一个长方形的面积关系,②S白与哪个长方形等面积.明确通过列表来探究“图形面积”与“对折的次数”间的关系. (2)明确面积关系:“部分之和=整体”.(3)引导学生“数形结合,以形助数”.(4)鼓励学生“归纳猜想”.让学生思考“励志公式”包含的道理:“积跬(guī)步以致千里,积怠惰以致深渊。
荀子《劝学》”,激励学生“每天进步一小步,一年跨越大步”.教师出示“知识导图”,鼓励学生谈收获,可从知识、数学思想方法、解题方法等方面去引导.【板书设计】9.有理数的乘方(2) 有理数的乘方运算投影区练习板演教学反思优点:教学过程流畅,对学生的引导和把控到位,体现了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让学生经历了观察、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等数学活动的体验,发展了学生的数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勇于探索的精神.不足:对学生学情了解不到位. “符号法则与规律探究”因时间原因,未做深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