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痹:关节疼痛较剧,痛有定处,得热痛减,遇寒 痛增,局部皮色不红,触之不热,舌苔白,脉多 弦紧。
着痹:关节酸楚,痛处固定,舌苔白腻,脉多浮缓。
热痹:关节红肿热痛明显,多兼有发热、恶风、口 喝、烦闷不安等,苔黄燥,脉滑数。
辨证治疗
内治法 治则:祛风,散寒,除湿,清热,舒经通络;后期
适当配以补益正气,滋养肝肾。 辨证用药 行痹:祛风通络,散寒除湿。防风汤加减。 痛痹:温经散寒,祛风除湿。络,祛风除湿。白虎桂枝汤或宣痹汤
纤维性关节强直
在临床上虽然关节活动已消失, 但X线片上仍可见到狭窄的关节间 隙,且无骨小梁贯穿其间,骨密度 一般较低,有骨质疏松现象,常见 于类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多发性、对称性关节 炎症为主,可引起肢体严重畸形的慢性、全身 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是目前最主要、最严重的 致残性关节炎。
中医称之为痛痹,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 在15岁以后发病(16-60岁),35-55岁之间为 高峰期;女性明显多于男性(2-3倍),发病 高峰在绝经期(45-54岁)。我国患病率约为 0.34%-0.36%。
二、关节外表现 1、类风湿结节 2、类风湿血管炎 3、心包炎 4、多发性神经炎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一、X线检查(分为四期) 1.骨质疏松期
表现为关节肿胀,骨质疏松,无破坏。 2.关节破坏期 关节间隙稍窄(但在手足等小关节,骨端骨质 被吸收,关节间隙反增宽) 。
3.严重破坏期
多处软骨下骨破坏,关节间隙明显狭窄, 关节变形。
病因病机
正气不足,风寒湿热外邪乘虚而入,痹 阻筋脉,日久或成瘀血痰浊出现关节肿胀 屈伸不利;或气血伤耗而成气血亏虚,肝 肾不足;或入脏腑而成脏腑痹证。
痹证辨证分型
风寒湿热所致痹证,临床上有所偏盛, 表现也不一样,分为行痹、痛痹、着痹、 热痹四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