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学》第1课(一点透视)
- 格式:pptx
- 大小:1004.60 KB
- 文档页数:24
看完必懂,透视图⽂详解之⼀点透视,新⼿素材⼲货⼀、⼀点透视
⼀点透视是绘画表现中经常使⽤的⼀种透视⽅法,透视关系较为简单,空间中物体造型的透视
线都消失于同⼀个灭点,简单概括为:画⾯要求横线平⾏,竖线竖直,透视斜线相交于⼀同点。
(该点为视线⽔平线与眼睛垂直线相交的点)
⼀点透视分以下5种情况
1,消失点位于画⾯中正中间
消失点左右两侧⼤⼩变化相同。
2,消失点向右侧偏移
当消失点向右侧偏移时,右侧的部分变⼩,左侧的部分相反则变⼤,这时可以把左侧的部分作
为细致刻画的部分,右侧概括来画,通过透视及刻画轻重让画⾯主次分明。
3,当消失点向左侧偏移
消失点向左侧偏移时,左侧的部分变⼩,右侧的部分变⼤,不仅会使透视变得更加与众不同,
打破单⼀的缺点,也会让画⾯的主次及层次空间变得更加明显。
4、当消失点向上偏移时
消失点向上偏移时,顶部⾯积变⼩,下半部分则变⼤, 这种效果也叫俯视视⾓,当⼈站在⾼处向
下看时就会出现这种效果。
5、当消失点向下偏移时
消失点向下偏移时,底部⾯积变⼩,上半部分则变⼤, 这种效果也叫仰视视⾓,当⼈蹲着向上看的
时候就会出现这种效果,这种⾓度在绘画中也是⽐较舒服的视⾓,因为⼈⼀般都是坐着画画,画
画视⾓⼀般都是仰视,坐着临摹写⽣时间久也不会很累。
综上所述,简⽽⾔之,就是消失点往哪侧偏移,哪侧就会变⼩。
越画越幸运,定期分享⼲货素材以及绘画教学技巧,希望爱画画的⼩伙伴们喜欢。
(有问题可
以评论或者私信,⼤家⼀起交流学习哦)。
一点透视,也称为平行透视,是一种绘画和视觉艺术中的透视方法。
当建筑物或景物的一个主要面(通常是正面)平行于画面,而其余的面垂直于画面,与画面形成一定角度的斜线最终消失在一个点上时,这种透视方法就被称为一点透视。
这个消失点也被称为灭点或心点。
在一点透视中,与画面平行的轮廓线在画面中保持平行,而与画面不平行的轮廓线则会向灭点相交。
这种透视方法使得画面中的物体呈现出庄重平稳的特点,并且非常适合表现出具有纵深感的场景,如街景、广场等。
一点透视的优点在于它简单易懂,应用广泛,能够呈现出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然而,它也有一些缺点,比如画面语言容易呆板,容易形成对称构图,不够活泼。
在实际应用中,一点透视多用于室外绘画,特别是在绘制建筑、街道等场景时非常常见。
此外,在室内设计中,一点透视也常用来表现房间的布局和家具的摆放。
总之,一点透视是一种重要的透视方法,它能够帮助艺术家和设计师更准确地表现出景物的三维立体感和空间感。
一点透视的概念和特点一、概念一点透视也叫平行透视,是指物体的两组线,一组平行于画面,另一组垂直于画面,聚集于一个消失点的透视现象。
在这种透视关系中,我们假设观察者正对着一个平面(如墙面),所有与画面平行的线条保持平行,而垂直于画面的线条向远方延伸并相交于一点,这个点就被称为消失点。
例如,当我们站在一条笔直的街道中间向前看时,街道两边的建筑轮廓线会向远方汇聚到一个点,这就体现了一点透视。
二、特点1. 消失点- 只有一个消失点是一点透视最显著的特点。
这个消失点决定了物体在画面中的空间延伸方向。
在绘制或观察采用一点透视的场景时,所有不平行于画面的平行线最终都会汇集到这个消失点上。
例如,在绘制室内场景时,房间的进深方向的线条(如地板瓷砖的接缝线、天花板的横梁等)都会指向这个唯一的消失点。
2. 画面稳定性- 由于存在平行于画面的线条保持平行这一特性,一点透视能够给人一种稳定、规整的视觉感受。
它常被用于表现庄重、严肃的建筑场景,如宫殿、寺庙等。
在这些建筑的绘画或设计表现中,一点透视能够准确地传达出建筑的对称感和空间感,使观者感受到建筑的宏伟与稳定。
3. 近大远小的规律明显- 在一点透视中,遵循近大远小的透视规律。
靠近观察者的物体部分看起来较大,而随着距离向消失点延伸,物体逐渐变小。
例如,在一幅描绘走廊的画中,离我们近的门框看起来比较高大,而越往走廊深处的门框,由于距离消失点更近,看起来就越来越小。
这种近大远小的变化有助于在二维平面上营造出三维的空间深度感。
4. 容易掌握和构建画面- 相较于两点透视和三点透视,一点透视在构图和绘制上相对简单。
对于初学者来说,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
在绘制简单的室内外场景、道路等时,只要确定了消失点的位置,就可以根据物体与画面的平行或垂直关系,较为轻松地构建出画面的空间结构。
例如,绘制一个简单的方形房间,先确定好一个消失点,然后根据房间的墙壁、家具等与画面的关系,按照一点透视的规则进行绘制,就能快速地表现出房间的空间感。
透视法课程教案授课时间课时安排2节课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一点透视法教学目的、要求(分理解、了解、掌握三个层次):教学目的与要求:1、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透视的概念2、了解一点透视的形成、特点和透视规律3、掌握一点透视的作图方法,并且可以熟练运用一点透视图法,画室内、室外的透视图和效果图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教学内容:1、介绍透视的概念和起源。
2、讲述透视的分类3、重点详细分析一点透视的作图方法和步骤4、用一点透视画室内效果图教学重点:1、透视图形成原理,突出“近大远小”的透视法则。
2、一点透视概念以及作图方法,这是本节课的重要内容。
教学难点:1、掌握透视图的基本概念2、熟练、灵活运用一点透视法的作图方法教学方法1.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边讲解,边运用,采用逐步展开,层层深入的教学手段。
2.坚持深入浅出的方法,以透视法理的理论书籍资料为依据,结合学生的艺术实践,并以此为突破口,讲清透视学中的要领和原理,使学生能运用到实践中去。
教学中采取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3、给学生课后布置透视法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熟练掌握所学习的内容。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1、《设计透视》冯阳编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设计透视》刘国余、赵颖、徐娟芳编著中国电力出版社教学过程设计:练习60分钟,授新课35分钟,安排讨论20分钟,布置作业5分钟授课类型:理论课讨论课实验课练习课设计课其他教学方式:讲授√讨论√指导√其他教学资源:多媒体√模型实物挂图音像其他√一点透视一、透视的概念 41、透视的起源 42、透视的定义 43、透视图 4二、透视的分类 51、一点透视(平行透视) 52、两点透视(成角透视) 53、三点透视(斜角透视) 6三、一点透视的作图方法 61、视线法 62、量点法 7四、一点透视在室内设计效果图中的运用 9一、透视的概念1、透视的起源:最早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由达芬奇发现并对其研究,运用在绘画上,至今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