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一点透视两点透视)
- 格式:ppt
- 大小:17.81 MB
- 文档页数:51
透视关系的种类
透视关系是指图形在画面的不同位置和角度下,产生的一种近大远小、近疏远密、近高远低的视觉效果。
透视关系有多种不同的类型,其中常见的包括:
1. 一点透视:又称中心透视,是指画面上的线条或物体都汇聚到画面中心的一个点上,这种透视关系简单明了,适用于建筑、街道等较为规则的场景。
2. 两点透视:又称正交透视,是指画面上的线条或物体都汇聚到两个点上,这种透视关系适用于人物、车辆等具有明显角度的场景。
3. 三点透视:又称俯视透视,是指画面上的线条或物体都汇聚到三个点上,这种透视关系适用于俯视或仰视的场景,如城市鸟瞰图、高空俯视图等。
4. 深度透视:又称线性透视,是指画面上的线条或物体随着距离的增加而逐渐缩小或稀疏,这种透视关系适用于描绘远山、铁路等场景。
5. 空气透视:又称颜色透视,是指画面上的物体在不同空气质量或距离下,产生的一种近实远虚、近浓远淡的效果,这种透视关系适用于描绘雾天、雨天等场景。
这些透视关系可以根据具体场景的需要进行灵活运用,以营造出不同的视觉效果和氛围。
室内表现技法- 一点透视求法,两点透视求法1.一点透视求法。
1)先按室内的实际比例尺寸确定ABCD。
2)确定视高H.L.,一般设在1.5m-1.7m之间。
3)灭点 VP及 M点(量点)根据画面的构图任意定。
1.一点透视求法。
1)先按室内的实际比例尺寸确定ABCD。
2)确定视高H.L.,一般设在1.5m-1.7m之间。
3)灭点 VP及 M点(量点)根据画面的构图任意定。
4)从M点引到A-D的尺寸格的连线,在A-a上的交点为进深点,作垂线。
5)利用VP连接墙壁天井的尺寸分割线。
6)根据平行法的原理求出透视方格,在此基础上求出室内透视。
图例:根据室内的平面、剖面,求室内透视。
作法:1)先按室内的比例尺寸,求出室内透视格。
2)在透视方格的基础上,画出平面布置透视图。
3)在平面透视的边角点上作垂线,量出实际高度点连接完成室内透视(图41-45)。
2.二点透视求法作法一:1)按照一定比例确定墙角线A-B,兼作量高线。
2) AB间选定视高H.L.,过B作水平的辅助线,作G.L.用。
3)在H.L.上确定灭点V1、V2,画出墙边线。
4)以V1、V2、为直径画半圆,在半圆上确定视点E。
5)根据E点,分别以V1、V2为圆心求出M1、M2量点。
6)在G.L.上,根据 AB的尺寸画出等分。
7)M1、M2分别与等分点连接,求出地面、墙柱等分点。
8)各等分点分别与V1、V2连接,求出透视图(图46、47)。
作法二:1)过P点作一水平线P-C,并按地板格等分之。
2)连结CD交视平线于M1点。
3)从M1点向P-C各等分连线,在PD上的交点,为V1方向的地板透视点,各点连接V1。
4) BP也用同理求出透视图。
窗格的方法也如此(图48)。
作法三:1)按室内实际比例画出ABCD边框。
2)确立视高H.L.,灭点V1,任意定出M点,V2灭点线,由V2交点b引垂线,求出第二灭点透视框。
3)用M点求出进深,找出CD中点O,连接V1,连接E-d。
透视的基本分类及特点:
1. 一点透视:一点透视又称平行透视,即物体向视平线上某一点消失。
一点透视的立方体中只能看到一面,在这个面几乎看不到透视,因为其他面因透视而消失在视线里面。
一点透视的空间感极强,画风景经常用到。
2. 两点透视:两点透视又称成角透视,即物体向视平线上某两点消失。
两点透视的立方体中只看到两个面,有三条棱边是平行的。
两点透视向心力极强,用于突出主题物。
3. 三点透视:三点透视又称多点透视,即不同物体有不同的消失点。
三点透视的立方体中可以看到三个面,并且每条边长度都不一样。
三点透视是最常见的透视,适当夸张后可增强物体立体感。
总的来说,透视的本质是近大远小。
检查透视的方法-视平线+辅助线。
导读:透视是我们在绘画的时候制造空间感的主要手段。
严格意义上的“透视学”是西方的东西。
中国画也讲“近大远小”的规律,但并不太严格遵循透视原理。
甚至西画的艺术家,也并不严格遵守透视规则,有时画“错”一点,反而更生动些。
只有我们建筑师的表现图才必须遵守准确的透视原则。
但了解必要的透视知识对于素描初级学习以及速写、油画等的学习都是非常有必要的,造型的准确很大程度上在于你对透视的准确把握。
透视的类型??? 透视有三种:平行透视、成角透视、散点透视.1、平行透视:平行透视也叫一点透视,即物体向视平线上某一点消失.2、成角透视:成角透视也叫二点透视,即物体向视平线上某二点消失.3、散点透视:散点透视也叫多点透视,即不同物体有不同的消失点,这种透视法在中国画中比较常见.透视的基本术语:??? 1,视平线:就是与画者眼睛平行的水平线。
??? 2,心点:就是画者眼睛正对着视平线上的一点。
??? 3,视点:就是画者眼睛的位置。
??? 4,视中线:就是视点与心点相连,与视平线成直角的线。
??? 5,消失点:就是与画面不平行的成角物体,在透视中伸远到视平线心点两旁的消失点。
??? 6,天点:就是近高远低的倾斜物体(房子房盖的前面),消失在视平线以上的点。
??? 7,地点:就是近高远低的倾斜物休(房子房盖的后面),消失在视平线以下的点。
??? 8,平行透视:就是有一面与画面成平行的正方形或长方形物体的透视。
这种透视有整齐、平展、稳定、庄严的感觉。
??? 9,成角透视:就是任何一面都不与平行的正方形成长方形的物体透视。
这种透视能使构图较有变化。
透视原理:??? 透视是一种描绘视觉空间的科学,那么为什么会有透视效果?因为人的双眼对一件东西而言,其实双眼是以不同的角度來观察它的,所以东西会有往后紧缩的感觉。
那么必然会交会在无限远处的点,透视的要决在于定消失點。
越近的东西两眼看它的角度差越大,越远的东西两眼看它的角度差越小,很远的东西两眼看他的角度几乎一样,因此放得离你近的东西,紧缩感常较强烈,所以说画靜物一定要注意透视。
美术透视知识
美术透视知识包括视点、视线、视角、视域、视距、视平线、视中线、消失点等概念。
1.视点:指眼睛所在的地方。
2.视线:指视点与物体任何部位的假象连接。
3.视角:指视点与任意两条视线之间的夹角。
4.视域:指眼睛所能看到的空间范围。
5.视距:指视点到心点的垂直距离。
6.视平线:指与人眼等高的一条水平线。
7.视中线:指通过心点与视平线成直角的线。
8.消失点:指遵循“近大远小”透视原则,实现的无限远的消失点。
此外,美术透视知识还分为一点透视、两点透视和三点透视。
一点透视是指画面中只有一个方向的轮廓线垂直于画面,其灭点就是主点,另两个方向的轮廓线均平行于画面,没有灭点。
两点透视是指竖直的轮廓线是彼此平行的,而另两组水平的轮廓线均与画面斜交,于是在画面上就会得到两个灭点,这两个灭点都在视平线上。
三点透视是根据站点的高低,高度线或消失于天空中的天点(也就是仰视),或消失于地面中的地点(也就是俯视),另外两组线延长与视平线形成两个消失点。
在绘画中,透视的运用可以增强画面的立体感和空间感,使画面更加生动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