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教材稿本
- 格式:docx
- 大小:18.07 KB
- 文档页数:4
电视教材设计与制作1.电视教材的信息:它是根据学校课程教学大纲的培养目标,去选取适合的教学内容,而这些内容还得有适当的深度和广度,不象电视科普片是适合广大的群众。
2.电视教材的符号:电视教材使用的符号,主要是活动图像符号和语言符号。
根据教学需要,也可以相应使用一些文字符号和静止图像符号。
从整体来看,活动图像符号是电视教材的主体部分,因此电视教材与电影教材一样,善于表达运动变化的现象与进程。
3.电视教材的媒介:电视图像与声音呈现的方式有两种。
一是电视直播的方式,二是录像重放的方式,这两种方式的使用媒介有一些差异。
电视直播方式,传送方式的媒介包括有:发送端的摄像机、接收端的电视接收机和传送通道的空间或线路。
录像重放方式,这种方式的媒介,包括有教材编制的媒介,如摄像机、录像机、录像磁带等;电视教材重放的媒介,主要有放像机、录像磁带,电视接收机等。
4.电视教材的定义:电视教材是根据课程教学大纲的培养目标要求,用电视图像与声音去呈现教学内容,并且用电视录像技术进行记录贮存与重放的一种视听教材。
5.电视教材的教学特点:1.明确的教学目的,以大纲为依据,与文字教材相配合;2.特定的教学对象;3.严格的科学性艺术性要为科学性、教育性服务;4.要贯彻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6.电视教材的电视特点; 1.以视觉形象为主,以活动图像为主; 2.利用电视表现手段呈现事物现象的本质特征;(1)变小为大,变大为小。
(2)化快为慢,化慢为快。
(3)变远为近,变内为外。
(4)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5)化虚为实,化实为虚。
3.视听结合,多维度传递信息内容;4.贮存再现,克服时空局限性; 5.传送方式多样化,适宜多种教学方式; 6.电视手段呈现教学内容的局限性7.电视手段呈现教学内容的局限性:(1)电视教材是以图像画面为主体构成的,有些过于抽象化、理论化的教学内容难以用相应的图像去表现。
(2)编制电视教材要用较昂贵的摄录设备系统,重放电视教材要使用放像设备系统。
第四章电视表现手法与分镜头稿本学习目标掌握分镜头稿本的写作格式与要求。
理解镜头的类别及其作用。
掌握蒙太奇艺术手法和声画关系。
掌握镜头的组接原理。
了解科教电视节目节奏的处理。
了解蒙太奇在科教电视节目中的应用。
内容要点*镜头*分镜头稿本。
*镜头的类别与作用。
*蒙太奇手法。
*镜头的组接。
*声画关系。
*科教电视节目的节奏。
*蒙太奇手法在科教电视节目中的应用。
第一节分镜头与分镜头稿本的格式从设备方面谈镜头是指具体的光学镜头,如长焦镜头、广角镜头、微距镜头等。
而这里所说的镜头是从电视节目制作方面来谈的,即摄像机从开始拍摄到停止拍摄这段日间中所拍的一段连续画面。
它是连续拍下的,不是经过剪辑连接起来的,每一个编辑点的前后已经是两个镜头。
镜头是构成画面语言最小的单元,无论是几十秒的广告,还是几小时的巨片,它们都是由若干个镜头剪接而成的。
每个镜头的长度是不同的。
科教电视节目中,为了体现节目的真实性,多用到长镜头,镜头持续20秒左右。
而在广告中,为了冲击观众的视觉,留下深刻的印象,多是将许多短镜头剪接起来,每个镜头平均不超过3秒。
例如《百家讲坛》中有很多的长镜头,一般都在30秒以上;而一个30秒的广告,往往有几十个镜头。
镜头组就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镜头组接成的多镜头。
镜头组的组成不是随意的,而是要按照一定的规律和艺术手法。
就像汉语里词与句的关系一样,词是句的基本元素,只有将词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才是一个句子,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每个镜头所表达的是一个简单的意思,表现的是整个内容的一部分。
镜头组则是将每个镜头都按照一定的艺术思想组接起来,构成了一个镜头的“句子”。
若干个这样的“句子”,可以组成一个段落。
也就是说,若干个相联系的镜头组,可以构成一个段落。
这些段落的排列就构成了影视作品情节的起伏。
镜头组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表达完整的意思。
因此,表达完整意思的一个镜头,也可以称为镜头组。
但是,没有表达完整意思的,就不能称为镜头组了。
电影电视分镜头稿本的格式
片名:
镜号:即镜头顺序号,按组成电视教材的镜头先后顺序,用数字标出。
它可作为某一镜头的代号。
拍摄时,不必按这顺序拍摄,而编辑时,必须按这一顺序号进行编辑。
机号:现场拍摄时,往往是用2—3台摄像机同时进行工作,机号则是代表这一镜头是由哪一号摄像机拍摄。
前后两个镜头分别用两台以上摄像机拍摄时,镜头的连接,就在现场马上通过特技机将两镜头进行现场编辑。
若是采用单机拍摄,后期再进行编辑的录制,标出的机号就没有意义了。
景别:有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等,它代表在不同距离观看被拍摄的对象。
能根据教学内容要求反映对象的整体或突出局部。
技巧:电视技巧包括有摄像机拍摄时镜头的运动技巧,一般在分镜头搞本中,在技巧栏只是标明镜头之间的组接技巧。
画面内容:用文字阐述所拍摄的具体画面。
为了阐述方便,推、拉,摇、移、跟等拍摄技巧也在这一栏中与具体画面结合在一起加以说明。
有时也包括画面的组合技巧,如画面是属分割两部分合成,或在画面上键控出某种图像等。
解说词:对应一组镜头的解说词,它必须与画面密切配合。
音乐:注明音乐的内容及起止位置。
音响效果:在相应的镜头标明使用的效果声。
时间:指镜头画面的时间,表示该镜头的长短,一般时间是以秒标明。
备注:方便导演作记事用,导演有时把拍摄外景地点和一些特别要求写在此栏。
文字稿本
1、讲稿式:适用于编制讲授型电视教材。
因为讲授型电视教材画面是以教师形象为主,解说词就是教师的讲解,因此,讲稿式稿本不用从头至尾写出具体的画面内容,而是要从头至尾完整写出教师的讲解词。
在需用其它图像在屏幕上代替教师形象时,才在相应的解说词上做出说明。
比如:在某段讲解词配合板书,在某段讲解词插入图表、图像等。
2、声画式:适用于图解型、戏剧型和综合型的电视教材。
它包括有详细的
3、图解式:适用于图解型电视教材。
在画出一幅幅电视画面简图的旁边写上相应的解说词。
《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复习资料之名词解释1.镜头组: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镜头组合体,可以是单一镜头组成,也可以由多个镜头按一定科学规律组接起来。
2.长镜头:一般时间在5秒以上的镜头称长镜头,它能增加真实感,且边看边思考。
3.短镜头:一般时间在5秒以内的镜头称短镜头,它能加快节奏,加大传送信息量。
4.空镜头:指画面没有主体景物的镜头,一般在电影中是指没有人的景物镜头,如崇山峻岭、湖海江河、蓝天白云、青松翠竹等。
5.客观镜头:代表观众和作者的眼睛,它客观地叙述所发生的事情。
6.主观镜头:代表剧中人物的眼睛,表现剧中人物的亲切感受。
7.分镜头:将文字稿本画面分成若干个镜头,以及由它们组成镜头组去表现文字稿本的内容和意义。
8.蒙太奇句子:是指电影、电视组接中,由一系列镜头经有机组合而成的逻辑连贯、富于节奏、含义相对完整的影视片断。
9.主观化音:写实音被加以主观处理后,就成为主观化音,如夸大的手表滴嗒声。
10.纯主观音:不仅在画面内,而且在节目内容的情节中找不到任何存在的发音源作为依据的声音,如内心独白、旁白和解说。
11.纯写意音:声音完全以写实圈子中解脱出来,便成为纯写意音。
其声音在现实生活中完全不可能发生,最常见的是背景音乐。
12.文字稿本:一种用文字、图示符号阐述电视教材编制的内容和形式的书面材料。
13.完成稿本:是按最后编制好的电视教材整理成的分镜头稿本,供使用的该教材人员用。
14.分镜头稿本:依据文字稿本去分出一个个可供拍摄的镜头,然后将分镜头的内容写在专用的表格上,成为可供拍摄、录制的稿本。
15.动作轴线:动作轴线是指被拍摄对象的视线、运动和对象之间所形成的一条假定的无形的线。
16.轴线规律: 镜头组接中,同轴镜头可以直接组接,离轴镜头一般情况不能直接组接,否则容易产生前后镜头方向上的混乱。
17.组合编辑: 组合编辑是按分镜头顺序同时在编辑带上记录上图象、声音、控制磁信号,每个镜头有连续的编辑入点和连有空白的编辑出点,不能用来修改已编辑好的电视教材。
电视教材1.教材作为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和构思的教材,就其本质来说是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信息、符号、和媒介。
2.电视教材是一种教材,它选取呈现的信息内容与内容与一般的电视节目有很大的区别。
电视新闻片是报道最新消息的;电视记录报道片主要是记录社会上的真人真事;电视科普教育片是深入浅出的、通俗易懂地向广大电视观众普及科学技术知识。
网络教育电视可以用自主学习、交互学习、探究学习、协作学习等学习方法。
3.无论规模大小,电化教馆(中心)的电视教材制作部都必须由编导人员、制作人员和管理与技术人员构成.4.电视教材稿本,从广义上说有以下三种形式:文字稿本、分镜头稿本和完成稿本。
5.选材的原则:直观形象性、动作性、典型性、真实性与科学性、广度与深度。
6.专题性电视教材的结构一般由开头、主题展开和结尾三大部分组成。
7.解说词的形式:旁白的形式、剧中人对白的形式、讲授形式8.景别,有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等,代表在不同距离观看被拍摄对象,能根据教学内容要求反映对象的整体或突出局部。
9.根据视觉距离的不同,镜头有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大特写等不同景别的镜头。
10.蒙太奇:(夏衍)所谓蒙太奇就是按照着情节的发展和观众注意力和关心的程序,把一个个镜头合乎逻辑地、有节奏地连接起来,使观众得到一个明确的、生动的印象或感觉,从而使他们正确地了解一件事情的发展技巧。
11.解说词的作用是补充画面、提示画面、概括画面、强化画面。
12.摄像机按用途分类:有广播级摄像机、专业级摄像机和家用级摄像机。
13.摄像要领:画面要评、摄像要准、画面要稳、摄速要匀,才能确保拍摄画面完美。
14.电视教材评价的标准:教育性、科学性、思想性、艺术性和技术性。
15.电视教材评价的方法:调查统计法、模糊综合评判法、测验成绩统计法和S-P表分析法。
16.模糊综合评判法是利用模糊教学对电视教材多个相关因素进行综合决策、总体评判的方法。
名词解释1.电视教材的结构:就是将选定的素材按一定的顺序编排起来的,换句话说就是素材内容的组织工作。
DV制作流程——前期准备之文字稿本或拍摄提纲一、文字稿本及其作用(一)“剧本”与“稿本”演戏、拍电影故事片、电视剧都需要有剧本。
“剧本、剧本、一剧之本”,剧本是以文字的形式写出来的戏剧作品,它是排戏、演戏、拍戏的基本依据。
“稿本”是剧本的另一种叫法。
在电视节目的大家庭中,有另外的一些节目类型如科教片、教学片以及其它有专门主题的专题片(如介绍烹调、礼仪、养花、养鱼、健美操、居室装修等一类的社教节目),这些电视片的制作也需要预先编写好类似拍故事片、电视剧那样的底本(剧本),但从性质上说,这些节目又不是剧、不是故事性的,因此不称这类底本为“剧本”,而称之为“稿”。
(二)什么是文字稿本文字稿本是用文字语言把电视教材所要表现的内容按“画面”和“解说词”相结合的格式写成的稿本。
它是电视教材拍摄和录制的基础。
(三)文字稿本的作用文字稿本的作用可以从文字稿本创作阶段的主要工作体现出来,文字稿本的创作主要由学科教师担任,在文字稿本的创作阶段必须通过学科教师与导演的共同配合,确定电视教材的主题,根据科学性、教育性的要求,完成教学内容的视觉造型设计并配以相应的解说词。
因此说文字稿本是整个电视教材制作的基础性工作,如同建筑工程中的“设计蓝图”,在这个基础上,导演才能以它为依据进行分镜头的创作工作,把“设计的蓝图”转化成为可以实施拍摄的“施工蓝图”。
二、文字稿本的形式不同表达形式的电视教材,文字稿本有不同编写的形式。
例如讲授型电视教材一般采用“讲稿式”的稿本。
讲稿式的稿本相当于教师讲课时的详细讲稿。
它不但详细准确地写出教师要讲的话,还要标明何处出示图片、字幕、何处插播事先准备好的资料,何处提问学生等。
图解型的、表演型的专题性电视教材采用的是“声画式”的文字稿本。
声画式文字稿本常用的又有“对应式”、“穿插式”、“混合式”、“提纲式”四种写法。
(一)对应式文字稿本的格式对应式稿本的格式是“画面设计”与“解说词”分左右两栏写如:铅笔人:当然啦!他打开自己的身体,你们瞧,我分两个部分,身子是石墨和粘土做的,衣服是木头做的,我们的衣服出在祖国的长白山,我带你们去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