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师大附中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3课 开元盛世学案 新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337.50 KB
- 文档页数:5
七年级历史下册《开元盛世》学案新人教版第3开元盛世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唐朝开元时期政治、经济的发展情况掌握唐玄宗和开元盛世的关系,曲辕犁、筒车、唐三彩等成就。
过程与方法通过了解唐朝开元时期农业和手工业的成就,培养学生综合归纳问题的能力。
利用本插图等直观教具,培养学生观察历史材料、想象历史情境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唐玄宗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经济生产水平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朝代,而且居于当时世界先进地位,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盛世经济的繁荣(开元盛世形成的原因及其主要成就)难点:农业工具的改进(结构原理和先进性)三、【导学过程】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情景导入】、利用导言《忆昔》来导入新,可以设计提问“诗中描述了当时的社会呈现出什么局面?哪位同学知道诗中的‘开元’指的是什么?”2、开元盛世是怎样取得的?当时的社会又繁荣的何等程度?引入新。
【自主学习】一、“开元之治”在唐玄宗统治前期,中国封建社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史称“______________”唐朝进入了全盛时期。
二、盛世经济的繁荣、唐朝制造了________________(用来耕地的工具),还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___________________2、手工业品方面:(1)瓷器有_______的青瓷和________的白瓷最有名;(2)__________是艺术的珍品。
3、唐朝著名的大都会有:_________、洛阳、______和成都。
___________成为国内各民族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城市,是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
三、唐朝的衰亡唐玄宗统治后期,宠爱杨贵妃,天宝年间的_________和_________的叛乱。
唐朝由盛转衰。
公元9世纪后期,爆发的唐末农民起义瓦解了唐朝的统治,____年唐朝灭亡。
【合作探究】、唐玄宗统治前期,开元盛世的局面是如何形成的?(唐玄宗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2、想一想,唐玄宗统治前期与唐太宗统治时期在哪些方面是相同的?学生小组之间合作探究交流解决上述问题,加深对文的认识。
第3课 “开元盛世”一、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学习目标1、初步了解唐朝开元时期政治经济发展的基本史实。
2、通过唐玄宗前后期统治的变化,培养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通过对唐朝手工业品的欣赏,认识到劳动创造了美,培养美感和历史情趣。
4、初步理解政治与经济之间的关系。
重难点重点:盛世经济的繁荣。
难点:开元盛世产生的原因。
二、知识概览图“开元盛世” “开元之治” “开元盛世” 三、新课导引 公元713年,唐玄宗成功地铲除太平公主的势力,巩固了皇位。
他勤于政事,信心十足地要振兴唐朝的基业,但他毕竟年轻,刚继位,需要一个精明干练的宰相做助手,唐玄宗经过考虑后,决定起用姚崇,于是他精心安排了一次会见。
唐玄宗到渭川打猎,召见姚崇,当众宣布任他为宰相,但姚崇针对以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十项建议,作为他出任宰相的条件。
对于姚崇提出的每一项建议,唐玄宗都表示深有同感,完全同意。
任相期间,姚崇为盛唐局面的开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思考讨论〕 你知道盛唐局面是如何形成的吗?当时社会又繁荣到何种程度呢?四、教材精华知识点1 “开元之治”唐玄宗的改革措施 “开元之治” 重用贤人,“励精为治”重视地方吏治提倡节俭盛世经济的繁荣 大型水利工程的修建农耕技术的发展蔬菜新品种的传入茶叶的种植农具的改进农业方面唐玄宗统治后期不理政事,还任用奸臣,造成朝政混乱“安史之乱”唐末农民大起义原因 灭亡的时间:907年唐朝的衰亡 丝织技术的提高陶瓷业的发展手工业方面 城内分为坊和市云集着连疆各族和世界各国的人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怀的大都市大都市:长安、某某、某某、某某长安城商业方面1.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重视人才的作用及给我们的启示?探究一:〔动脑筋〕想一想,这个时期的唐玄宗和他曾祖父唐太宗有哪几点相同的地方?(课本第13页)知识点2 盛世经济的繁荣2.曲辕犁比直辕犁进步在哪些方面?探究二:〔动脑筋〕有位阿拉伯商人来到某某,拜见一位唐朝官员。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开元盛世教案新人教版开元盛世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开元盛世的原因,盛世经济繁荣的表现。
2.能力目标:通过思考和概括开元盛世的成就,了解经济的分类,提高综合归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唐朝经济生产水平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朝代,并且居于当时世界先进地位,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2)塑造谦虚、勤奋、节俭的习惯,塑造正确的人生观(3)通过对这一时期精美的丝织品和陶瓷工艺的教学,培养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4.重点:盛世经济的繁荣二、自学指导:七分钟阅读全文,包括绿体字、图片、材料、动脑筋等,总结下列问题的答案。
1.唐玄宗有哪些统治措施? 2.“开元盛世”的表现(具体) 3.“开元盛世”的表现(总结)三、合作探究1.古代经济涉及哪些行业?2.后人评论唐玄宗说:“玄宗少历民间,身经��(zhun)难,故即位之初,知人疾苦,躬亲庶政。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3.你认为后来他坚持这样做了吗?通过对比玄宗前后的做法,你得到哪些对自身成长有利的启示?四、小结1.单元主标题,本课的课题:,标题:,。
“开元盛世”的人物,。
2.“开元盛世”的表现(具体):农业:(1)农耕技术,风俗。
(2)工具,,手工业:,,。
商业:大都市,,,。
坊,市。
3.“开元盛世”的整体表现:(1),(2),(3),(4)。
五、当堂训练:1.杜甫诗:“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反映的是()A.贞观之治B.开皇之治C.开元盛世D.合同为一家 2.右图所示是唐朝农民创制的一种先进生产工具,唐朝农民用它()A.灌溉田地 B.耕种田地 C.鼓风冶铁 D.纺织丝绸3.“水车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首之末,辅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
上述史料介绍的农用工具最早出现在()A.西汉 B.东汉C.隋朝D.唐朝4.在唐朝采取育秧移植栽培技术种植的什么农作物() A.小麦 B.粟C.水稻D.玉米 5.(6分)读右图,回答问题。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开元盛世”教案新人教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唐朝开元时期政治经济的发展情况。
主要内容有:“开元之治”,农业生产的发展,手工业技术的提高,商业的繁荣及城市的发展等一系列史实。
通过对历史现象的归纳和分析,培养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利用实物模型、图片等直观教具辅助教学,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与用古诗、史料等历史信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收集历史资料的能力,通过唐玄宗前后期的统治变化,培养学生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对唐朝全盛时期有关知识的学习,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对一些丝织品、陶瓷工艺品、城市布局的赏析和认知,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工匠精湛技艺的敬佩之情,初步理解政治与经济之间的联系。
〔过程与方法〕运用比较、归纳的方法学习“开元之治”这一基本事实,通过观察、比较等多种方法运用,加深学生对唐朝农业工具革新的理解,化解学习上的难度,通过对丝织品、瓷器的欣赏,使学生意识到劳动创造了美,培养他们美感和历史情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盛世经济的繁荣。
突破方法是通过收集材料,讨论,历史剧表演等多种方式进行,加深学生对这一部分历史知识的感知。
难点:1、曲辕犁、筒车等农业工具的结构原理和先进性,学生难以认知。
解决方法是通过与直辕犁作比较来突破,筒车通过影像资料解决。
2、开元盛世产生的原因。
通过老师与学生互动合作使学生初步掌握其原因及政治、经济之间的关系。
教学资源学生排演“玄宗走马任姚崇”的历史剧,稻米、粟、黄瓜、菠菜等实物图片,唐三彩的纺织品、白瓷、青瓷、丝绸实物、曲辕犁的模型。
教学引入根据本课内容,利用图片、诗歌、影像片段等,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主动愉快的进入学习情景,形成对历史的认识。
教学思路设计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测效果复习导入: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了第二课《贞观之治》的有关内容,你对上一节内容中哪一个历史人物最感兴趣,为什么?1、唐太宗2、武则天3、他们采取了比较宽松的政策,获得了人民的支持,使统治长治久安,唐朝经济逐渐走向稳定。
第3课开元盛世【课程标准】知道“开元盛世”的基本史实。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学生了解唐朝开元时期政治、经济的发展情况和农业手工业成就。
②利用“曲辕犁”图片,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能力。
2、过程与方法互动授课法:师生互动,教材互动(史料、学生表演、图片、课文穿插进行)3、情感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本课,学生认识到唐玄宗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经济生产水平超过了以往任何朝代,居当时世界先进地位,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材分析】本课以“开元盛世”为主题,从两个方面进行了叙述:首先介绍的是唐玄宗前期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唐朝开元年间出现了“开元之治”。
其次,主要介绍了盛世经济的繁荣,包括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三个方面的成就。
本课重难点:“盛世经济的繁荣”一目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本课的难点:曲辕犁、筒车是唐朝先进的农业工具,但是它们的结构原理和先进性,学生不易理解,难以形成准确的概念。
而且,现在的学生对于农具的了解又极少,因此农业工具的改进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难点。
【教学过程】导入:回顾上节课唐太宗和武则天的统治。
一、开元之治出示材料:后人评论唐玄宗说:“玄宗少历民间,身经难,故即位之初,知人疾苦,躬勤庶政。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后来他是怎样做的呢?这句话的意思是:唐玄宗年少的时候在民间,亲身经历了一些不得志的事和苦难,所以即位之初,深知人民的疾苦,能勤于政事。
唐玄宗励精图治的表现:(1)任用贤才(由学生讲“唐玄宗走马任姚崇”的故事)(2)重视吏治(3)崇尚节俭二、盛世经济的繁荣1、农业(通过课本图片说明唐朝农业生产情况)(1)农耕技术的发展:育秧移植栽培(2)茶叶生产的发展唐朝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作者陆羽被后人称为“茶神”。
(3)农业工具的改进:曲辕犁、筒车(重点讲解)出示“汉代牛耕图”和“唐代曲辕犁图”,提问:比较一下直辕犁和曲辕犁的不同、曲辕犁比直辕犁有了什么改进?(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出曲辕犁的特点)出示筒车图片,分析出筒车比以往灌溉工具先进的地方。
开元盛世课题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了解唐朝开元时期政治、经济的发展情况2、盛世经济的繁荣3、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教学重点盛世经济的繁荣教学难点农业工具的改进教学过程导入:回顾唐太宗和武则天的统治。
一、开元之治出示材料:后人评论唐玄宗说:“玄宗少历民间,身经难,故即位之初,知人疾苦,躬勤庶政。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后来他是怎样做的呢这句话的意思是:唐玄宗年少的时候在民间,亲身经历了一些不得志的事和苦难,所以即位之初,深知人民的疾苦,能勤于政事。
唐玄宗励精图治的表现:(1)任用贤才(由学生讲“唐玄宗走马任姚崇”的故事)(2)重视吏治(3)崇尚节俭二、盛世经济的繁荣1、农业(通过图片说明唐朝农业生产情况)(1)农耕技术的发展:育秧移植栽培(2)茶叶生产的发展唐朝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作者陆羽被后人称为“茶神”。
(3)农业工具的改进:曲辕犁、筒车(重点讲解)出示“汉代牛耕图”和“唐代曲辕犁图”,提问:比较一下直辕犁和曲辕犁的不同、曲辕犁比直辕犁有了什么改进?(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出曲辕犁的特点)出示筒车图片,分析出筒车比以往灌溉工具先进的地方。
(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化解学习上的困难)2、手工业教法、学法知识扩充(1)丝织业(2)陶瓷业: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三彩(出示一些当时的丝织品和陶瓷的图片,使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体会劳动创造了美,培养他们的历史情趣)3、商业(1)著名的大都市:长安、洛阳、扬州、成都(2)长安城出示唐朝长安城的平面图,让学生总结其城市布局特点:①城市布局:宫殿、衙署、坊、市分置,宫殿区位于全城北部中央;全城呈东西对称分布;全城街道整齐,树木成行。
②人口:百万人③边疆各族和各国人士云集,商业繁盛。
唐都长安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小结:唐玄宗统治前期(开元年间),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第3课开元盛世一、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使学生了解唐朝开元时期政治、经济的发展情况,包括“开元之治”、农业生产的进步、手工业技术的提高以及商业的繁荣等盛世景象的主要史实。
【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概括开元时期农业和手工业的成就,培养学生综合归纳问题的能力;利用实物模型、地图、图片等直观教具辅助教学,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唐玄宗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经济生产水平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朝代,而且居于当时世界先进地位,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对这一时期精美的丝织品和陶瓷工艺的教学,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学习重难点【重点】“开元盛世”和“盛世经济的繁荣”。
【难点】曲辕犁、筒车等农业工具的改进。
三、学法指导1.指导学生结合学案进行预习,了解重难点和探究等基本问题。
2.观察曲辕犁、筒车等图片,学会从图片中获取历史知识的方法。
3.农业、手工业、商业的繁荣是本课重点,可指导学生学完后列表归纳掌握。
四、知识链接1. 唐朝建立,从唐太宗到武则天再到唐玄宗,都励精图治,使唐朝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达到封建社会前所未有的盛况,使唐朝不仅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世界史上也有极为深远的影响。
2.唐玄宗李隆基,又称唐明皇, 712年即位,改元开元,至742年又改元天宝。
开元之治时期一般指开元年间的29年(712~742)。
天宝以后由于奸臣当道,安史叛乱逐渐成为乱世,历史上亦称天宝之乱。
安史乱后,756年玄宗奔逃入蜀,同年太子即位,是为肃宗。
762年,玄宗在长安抑郁而死。
3. 生产工具是生产力的一个重要因素,一定类型的生产工具标志着一定发展水平的生产力。
农具的改进以及广泛采用,对唐朝农业生产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曲辕犁出现后逐渐推广,成为当时最先进的耕具。
耕犁至此已基本定型。
五、预习部分六、目标检测1.曲辕犁反映的生产工具是在我国哪一朝代发明的:()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明朝2.使唐朝进入全盛时期,被称为“开元盛世”,是在:()A.唐玄宗前期 B.唐玄宗后期C.唐太宗统治时期D.武则天统治时期3.下列关于唐朝盛世经济的描述正确的是:()①曲辕犁、筒车是唐朝先进的农业工具②饮茶之风在全国范围盛行③闻名于世的唐三彩④唐都长安是当时国际性大都市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4.下列属于唐玄宗统治时期的情景是:()①姚崇任宰相,不断改革②重视地方吏治,并亲自考核县令的政绩③安史之乱爆发④唐朝进入全盛时期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5.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和著名皇帝相联系,下列按时间排列正确的是:()①唐玄宗②唐太宗③唐高祖④武则天A.①②③④B.③②④① C.②①③④D.④①②③6.唐朝的商业繁荣,著名的大都市有:()①长安②洛阳③扬州④成都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7. 读右图,请回答(1)据下面城市平面图,判断该都市的名称及所属朝代。
第3课“开元盛世”【教师寄语】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学习目标】1、掌握唐玄宗统治前期在政治上采取的措施以及经济上繁荣的表现的知识。
2、通过思考和概括开元时期农业和手工业的成就,提高大家综合归纳问题的能力。
3、全盛时期的唐朝居世界先进地位;通过欣赏精美的丝织品和陶瓷工艺,提高审美情趣【学习重点】盛世经济的繁荣【学习难点】农业工具的改进【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学习任务:详细阅读教材,独立完成下列知识填空,并努力记住下列知识,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
1、政治上(开元之治):唐玄宗即位后,励精图治,他采取的措施有:①任用名相(如熟悉吏治、富有改革精神的);②整顿地方吏治;③崇尚节俭。
这些措施,使开元年间政局为之一新,史称“”。
2、经济的繁荣:⑴农业:①兴修水利工程;②农作物种植上:水稻采用育秧移植栽培、蔬菜品种增多、饮茶之风盛行;③农具改进:唐朝时发明了新的生产工具和;④抗拒天灾的能力增强。
⑵手工业:①丝织业花色品种多,技术高;②陶瓷业:代表作有越窑、邢窑和(最著名的)。
⑶商业:①唐朝的商业繁荣,大都市有长安、、扬州和。
②长安:不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的大都市。
3、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时期,历史上称为“”。
了解:唐玄宗统治后期,政治腐败,“安史之乱”使唐朝由盛转衰,后在唐末农民起义军的打击下,907年唐朝灭亡。
二、合作探究1、假如你是唐朝一位农民,请你向同学们描述你一天的生产和生活情况,当时你都使用什么劳动工具?种什么?吃什么?喝什么?穿什么?用什么?2、假如你是唐朝时的一位政府官员,要带领一个来自外国的使团参观长安城,你能准备一张长安城的平面图吗?利用它,你可以向外国使节介绍长安的情况,带他们到当时最繁华的商业区东市和西市去逛街,并介绍当时唐朝的名优产品:唐三彩、青瓷、白瓷、茶叶及各种丝织品。
3、制作并完成以下表格,学会归纳概括知识。
第3课“开元盛世”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唐朝开元时期政治、经济的发展情况,包括“开元之治”、农业生产的进步、手工业技术的提高以及商业的繁荣等主要史实。
2.通过思考和概括开元时期农业和手工业的成就,培养学生综合归纳问题的能力;利用实物模型、地图、图片等直观教具辅助教学,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能力。
3.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唐玄宗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经济生产水平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朝代,而且居于当时世界先进地位,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对这一时期精美的丝织品和陶瓷工艺的教学,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学习重点:盛世经济的繁荣学习难点:曲辕犁、筒车的结构原理和先进性一、课前预习基础知识1.开元之治:唐玄宗任用熟悉吏治、富于改革精神的______等人当宰相,“励精为治”;重视地方______,并亲自考核县令的政绩。
开元初年,唐玄宗还命人烧毁一批珠玉锦绣,表示不再用奢侈物品的决心。
这些措施,使开元年间的政局为之一新,史称“______”。
2.盛世经济的繁荣:(1)农业:修建了40多处大型______。
农耕技术大发展,南方水稻广泛采用______栽培。
蔬菜有许多新品种。
茶叶生产在江南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______之风在全国盛行。
唐朝农民改进犁的构造,制成______,还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_____。
(2)手工业:丝织品花色品种______,丝织技术______。
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
越窑______、邢窑的_____和唐三彩最为有名。
(3)商业:唐朝商业繁荣,大都市有长安、洛阳、扬州和成都。
长安城内分为坊和市,坊是______区,市为繁华的______。
长安既是当时各民族______的中心,又是一座______的大城市。
3.开元盛世:______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______时期。
历史上称为“______”。
4.唐朝的衰亡:唐玄宗统治后期,朝政混乱,导致“安史之乱”。
第3课开元盛世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使学生了解唐朝开元时期政治、经济的发展情况,包括“开元之治”、农业生产的进步、手工业技术的提高以及商业的繁荣等盛世景象的主要史实。
【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概括开元时期农业和手工业的成就,培养学生综合归纳问题的能力;利用实物模型、地图、图片等直观教具辅助教学,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唐玄宗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经济生产水平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朝代,而且居于当时世界先进地位,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对这一时期精美的丝织品和陶瓷工艺的教学,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开元盛世”和“盛世经济的繁荣”。
【难点】曲辕犁、筒车等农业工具的改进。
三、学法指导
1.指导学生结合学案进行预习,了解重难点和探究等基本问题。
2.观察曲辕犁、筒车等图片,学会从图片中获取历史知识的方法。
3.农业、手工业、商业的繁荣是本课重点,可指导学生学完后列表归纳掌握。
四、知识链接
1. 唐朝建立,从唐太宗到武则天再到唐玄宗,都励精图治,使唐朝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达到封建社会前所未有的盛况,使唐朝不仅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世界史上也有极为深远的影响。
2.唐玄宗李隆基,又称唐明皇, 712年即位,改元开元,至742年又改元天宝。
开元之治时期一般指开元年间的29年(712~742)。
天宝以后由于奸臣当道,安史叛乱逐渐成为乱世,历史上亦称天宝之乱。
安史乱后,756年玄宗奔逃入蜀,同年太子即位,是为肃宗。
762年,玄宗在长安抑郁而死。
3. 生产工具是生产力的一个重要因素,一定类型的生产工具标志着一定发展水平的生产力。
农具的改进以及广泛采用,对唐朝农业生产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曲辕犁出现后逐渐推广,成为当时最先进的耕具。
耕犁至此已基本定型。
五、预习部分
六、目标检测
1.曲辕犁反映的生产工具是在我国哪一朝代发明的:()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明朝
2.使唐朝进入全盛时期,被称为“开元盛世”,是在:()A.唐玄宗前期 B.唐玄宗后期
C.唐太宗统治时期
D.武则天统治时期
3.下列关于唐朝盛世经济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曲辕犁、筒车是唐朝先进的农业工具
②饮茶之风在全国范围盛行
③闻名于世的唐三彩
④唐都长安是当时国际性大都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下列属于唐玄宗统治时期的情景是:()
①姚崇任宰相,不断改革
②重视地方吏治,并亲自考核县令的政绩
③安史之乱爆发
④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5.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和著名皇帝相联系,下列按时间排列正确的是:()①唐玄宗②唐太宗③唐高祖④武则天
A.①②③④ B.③②④① C.②①③④ D.④①②③
6.唐朝的商业繁荣,著名的大都市有:()①长安②洛阳③扬州④成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7. 读右图,请回答
(1)据下面城市平面图,判断该都市的名称及所属朝代。
(2)假如你是这座城市的居民,正好有一批外地来的小朋友前来参观,你能给他们做一次导游,带领他们游览一遍吗(主要是介绍这座城市的建筑特点及地位)?
(3)在游览过程中,特别是经过集市时,你会向小朋友们推荐那些工艺品呢?请你至少举出两件精美物品并用生动语言描述一下好吗?
七、知识网络
八、作业布置
1.记忆和理解第3课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
2.预习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将第3课导学案内容补充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