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测外业像片判读与调绘共25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2.50 MB
- 文档页数:25
第四章像片调绘像片调绘是根据地物在像片上的构像特征,在室内或野外对像片进行判读调查,识别影像的实质内容,并将影像显示的信息按照用图的需要综合取舍后,用图式规定的符号在像片上表示出来。
对于影像中没有显示而地形图又需要的地物,要用地形测量的方法补测描绘到像片上,最终获得能够表示测区地面地理要素的调绘片。
为保证相片判读和调绘等部分内容的规范性,本章的像片判读方法、像片调绘原则、调绘片整饰等内容参考摄影测量外业的最新国家标准《GB/T 7931-2008 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GB/T 13977-1992 1:5000 1:10000 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GB/T 12341-2008 1:25000 1:50000 1:100000 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编写。
4.1 实习内容和要求野外调绘目前仍然是大比例尺航测成图的常用方法。
在确定调绘面积及选择调绘路线后,利用航摄像片对地形图各要素调绘,如对居民地、工业矿区设施及管线、道路、行政区、水系、植被、地貌等要素进行调绘。
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掌握目视解译特征,作到准确解译和描绘;二是正确掌握综合取舍的原则,综合合理,取舍恰当;三是掌握地物地貌属性、数量特征和分布情况,依据图式的说明和规定,正确运用统一的符号、注记描绘在像片上。
4.2 判读标志像片上地物的构像有各自的几何特性和物理特性,如形状、大小、色调、纹理、阴影和相互关系等,依据这些特性可以识别地物内容和实质。
这些影像的特性是像片判读的依据,被称为像片的判读标志。
像片判读是要根据影像识别地物。
一般来说,影像能保持物体原有形状,能反映物体相互间大小比例,因此形状大小是目视判读的主要标志。
此外,地面不同类型地物在像片上会呈现出深浅不同的色调,影像的色调取决于物体的颜色、亮度、含水量、太阳的照度、摄影材料的特性,借助影像的色调能帮助识别判定地物的类型、摄影季节、时间等。
第四章像片调绘像片调绘是根据地物在像片上的构像特征,在室内或野外对像片进行判读调查,识别影像的实质内容,并将影像显示的信息按照用图的需要综合取舍后,用图式规定的符号在像片上表示出来。
对于影像中没有显示而地形图又需要的地物,要用地形测量的方法补测描绘到像片上,最终获得能够表示测区地面地理要素的调绘片。
为保证相片判读和调绘等部分内容的规范性,本章的像片判读方法、像片调绘原则、调绘片整饰等内容参考摄影测量外业的最新国家标准《GB/T 7931-2008 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GB/T 13977-1992 1:5000 1:10000 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GB/T 12341-2008 1:25000 1:50000 1:100000 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编写。
4.1 实习内容和要求野外调绘目前仍然是大比例尺航测成图的常用方法。
在确定调绘面积及选择调绘路线后,利用航摄像片对地形图各要素调绘,如对居民地、工业矿区设施及管线、道路、行政区、水系、植被、地貌等要素进行调绘。
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掌握目视解译特征,作到准确解译和描绘;二是正确掌握综合取舍的原则,综合合理,取舍恰当;三是掌握地物地貌属性、数量特征和分布情况,依据图式的说明和规定,正确运用统一的符号、注记描绘在像片上。
4.2 判读标志像片上地物的构像有各自的几何特性和物理特性,如形状、大小、色调、纹理、阴影和相互关系等,依据这些特性可以识别地物内容和实质。
这些影像的特性是像片判读的依据,被称为像片的判读标志。
像片判读是要根据影像识别地物。
一般来说,影像能保持物体原有形状,能反映物体相互间大小比例,因此形状大小是目视判读的主要标志。
此外,地面不同类型地物在像片上会呈现出深浅不同的色调,影像的色调取决于物体的颜色、亮度、含水量、太阳的照度、摄影材料的特性,借助影像的色调能帮助识别判定地物的类型、摄影季节、时间等。
浅谈土地测绘中航拍相片的判读方法摘要本文对土地测绘中航拍照片的判读特征进行了解读,并对一些判读方法和要领做了简要探讨。
关键词航拍;判读特征;判读方法1 航拍相片的判读特征航拍相片判读是依据地面物体的成像规律和判读特征进行的,因此要做到准确迅速地实施相片判读,就要了解地物、地貌元素的成像规律和判读特征。
我们利用的航摄相片是地面的中心投影,地面物体和其影像之间的关系是一种透视的关系。
因此,即使同一地物,由于所处位置和地面的高低起伏及相对于摄影机镜头的关系位置不同,其在相片上影像的形状、大小、色调、阴影也会各不相同。
从投影误差的特性可知,地面上的物体在相片上的影像会产生变形,并且距像主点越远,其变形越大。
高于地面的物体在相片上不仅有其本身的影像,同时还有其阴影的影像,有时这两者的方向是一致的,影像是重合的,有时方向不一致,影像是不重合的。
这是因为阴影在一张相片上的方向始终是一致的,但地物的方向却不一致,因此,在判读时就要细致地辨认地物的阴影与影像之间的关系。
1.1 形状和大小地物有一定的形状,其影像也必有一定的形状。
不同形状的物体,在相片上的影像通常也是不同的,因此物体影像的形状是判读的主要特征。
一般来说,物体的形状与其在相片上的影像都保持一定的相似关系。
如线状地物(河流、道路等)和面状地物(居民地、湖泊、平原的耕地)在相片上是容易区分的。
实地大小不同的物体,在同一张相片上的影像大小也不同。
一般来说,大的地物影像就大,小的地物影像就小,而且是按照摄影比例尺缩小的。
因此当两个物体形状相似时,我们可按地物的大小来区分。
1.2 色调和阴影地面物体是呈现自然颜色的(如绿色的树、黑色的沥青路面等),而相片上只能见到深浅程度不同的黑白影像。
航摄相片上影像的黑白程度称为色调。
就是说,地面物体的颜色在黑白相片上是由色调来反映的。
判读中错误,在很多情况下是对色调特征掌握得不好。
色调特征牵涉的因素很多,不同的颜色在相片上呈现出不同的色调。
测绘工程学院数字摄影测量学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像片判读与调绘专业班级:测绘工程专业112班姓名:许艳超学号:2011122712实验地点:数字摄影测量实验室实验时间:2013-10-7评语:测绘工程系成绩:指导教师:批阅时间:年月日实验二相片判读与调绘一、实验目的(1)根据航摄像片的成像特征,采用综合判读调绘法判读像片上的各类地物和地貌,做的准确判读与调绘;(2)正确掌握综合取舍原则,做到取舍恰当,综合合理;(3)根据各种地物地貌性质,数量特征和分布情况,按图式规定的符号,描绘在相应影像上,并作相应的注记。
(4)掌握描绘技术,满足像面整饰的要求。
二、实验要求每组航片一张,透明纸一张。
按要求画出通灌校区调绘区内的调绘内容,取舍得当,综合合理,注意地物的更改部分,要填补原相片上没有的地物。
三、实验仪器设备皮尺、笔、透明纸、航空像片、木板四、实验步骤像片判读首先根据像片上地物的几何特性和物理特性(如形状、大小、色调、阴影和相互关系等)识别地物内容和实质。
从像片观察可得到,一部分的范围在校内,有一部分在校外,由于对图幅范围内的图像所示地物较为熟悉,决定采用综合判调法进行调绘,即先在室内通过影像识别判绘影像显示的地理要素,得出现有的影像地图中所缺少的目标地物,然后到实地对先前判读中需要补充的地理要素量测,进行野外判读之前,应该根据实际判读地区设计好外业调绘进行线路。
像片判读步骤如下:(1)由本小组组员在给出的航片上线区划出航片的调绘面积。
(2)预读出影像中的主要地物,对于不明确或者无法判读的地类应该特别标明并进行实地考察,然后对外业现地进行查对核实。
(3)考察完地形后,将航片铺在木板上,再将透明纸铺在航片上并固定。
(4)根据实际判读地区设计好外业调绘进行线路。
像片调恢在聚酯薄膜上用铅笔描绘地物,参照调绘的各项指标调绘确定的地物,有疑问的或者是无法判绘的内容留到实地调查和补绘。
利用Google Earth查找连云港市新浦区通灌路即可快速定位到调绘区,参照图片进行初步绘制。
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航空摄影测量外业》是中等专业学校或高职高专学校航空摄影测量及相关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课程。
在航空摄影测量专业的整个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航空摄影测量已经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与测绘技术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在工程测量、地籍测量、城市建设测量等国民经济建设各部门中有着广泛应用。
该课程主要任务是使学生了解航空摄影测量外业包括哪些作业工序;掌握像片控制测量的方法及用GPS定位测量和常规测量的方法测像片控制点;影像判读及调绘的内容、方法;学会大比例尺航空摄影测量外业的工作流程及方法等重点内容,为学生在毕业后能运用所学知识在一线进行航空摄影测量生产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较全面、系统地讲述了航空摄影测量作业的全过程。
以航测的基本理论为基础,以航测内、外业的作业技能为重点。
学生修完本课程,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与摄影测量及基础信息获取有关的实际问题。
课程的任务和要求开设本课程的目的在于: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航空摄影测量的一些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掌握航测像片的外业调绘方法,了解内业成图的基本知识,为今后的航测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主要采用课堂讲授与实习相结合的方法教学,结合教材有关内容并及时安排课堂实习,才能使学生对理论知识加以理解和掌握。
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理论教学:灵活处理教学内容,删除部分实例,补充部分基础知识。
教法上多采用实例分析,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手段上多使用多媒体教学,把难以表达的理论知识展示给学生,加强直观教学。
实践教学:多加强与相关行业的生成厂家和专业教师的联系,讲述无人机的航拍测量的实训知识。
加强学生的实验实训。
该课程是实验性较强的课程,要通过学生进行实训项目的训练才能真正领悟体会。
二、课程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航空摄影测量外业概况以及未来发展方向;2.掌握航空摄影测量测制各种比例尺地形图成图理论及方法;3.掌握航空摄影测量外业影像判读的各种成像规律和识别标志;4.掌握GPS定位测量和常规测量测量像片控制点的方法;5.掌握影像图测图原理;6.掌握航空摄影测量外业中调绘的方法及工作流程;7.掌握大比例尺航空摄影测量外业在像片控制、调绘和影像图测图方面的方法;8.掌握航测大比例尺测图生产的知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