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课
- 格式:ppt
- 大小:8.08 MB
- 文档页数:31
第3课“开元盛世”【学习目标】1.了解开元年间政治、经济的发展情况。
2.识记唐玄宗时期盛世经济繁荣的表现:包括农业生产的进步,手工业技术的提高以及商业的繁荣等。
3.知道曲辕犁、筒车是唐朝先进的农业工具。
【学习重点】盛世经济的繁荣【学习难点】开元时期农具的新发展【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自我检测1.开元之治(1)出现“开元之治”的原因(措施):(2)带来的后果:2.盛世经济的繁荣3.唐朝的衰亡(唐玄宗后期)原因:转折:瓦解:灭亡:二、交流展示,合作探究阅读下列材料: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
——杜甫《忆昔》⑴材料中指的哪个朝代哪位皇帝当政时期?⑵根据材料分析此时国家繁荣的原因?⑶但是后来国家又发生了哪些变化?如何客观评价这位皇帝?三、拓展延伸,感悟历史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怎样重视人才的?他们的这些做法给当时社会带来了什么影响?对我们今天的国家建设有何启示?四、扣标整合(围绕学习目标,梳理知识,形成络)五、巩固练习1. 杜甫的诗句“忆昔与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是描述哪一位皇帝统治时期的社会状况?()A.唐玄宗B.唐太宗C.隋文帝D.武则天2. 历史上把唐朝的全盛时期称为()A.文景之治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D.康乾盛世3. 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史称()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4. 某历史兴趣小组同学在探究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时提出了以下意见,其中正确的是()①都是在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时出现的②统治者都注意调整统治政策③都在思想文化上实行高压政策④都重视生产技术的改进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5. 学习隋唐史后,四位同学作了主题演讲,你认为能准确地概括这段历史的基本特征的是()A.文明初露曙光B.分裂奔向统一C.繁荣与开放D.封建国家陷入危机6. 某同学举办主题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图片展览。
人教版初中历史全册知识点总结七年级(上册)★第一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一、我国最早的人类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是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
二、北京人北京人距今约70-20万年,保留猿的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制造和使用工具,使用打制石器。
★第三课华夏之祖一、华夏之祖一一黄帝和炎帝,人文初祖一一黄帝二、尧舜禹的“禅让”1、夏塑的建立,标志着奴隶制度开始了。
我国奴隶社会开始于公元前21世纪。
2、约公元前2070年,虽建立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建立。
★第四课夏、商、西周的兴亡一、夏朝的兴衰1、禹死后,把王位传给他的儿子启,使世袭制度代替禅让制,“家天下”取代了“公天下”。
2、约公元前1600年,汤战胜桀,夏灭商建。
公元前1046年,商、周在牧野大战。
商灭,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又称镐京,历史上叫西周。
二、西周的分封制1、目的: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
2、内容: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3、作用: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使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第五课灿烂的青铜文明1、在原始社会末期,我国已经出现了青铜器。
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
著名的青铜器有司母戊鼎(造型雄伟)和四羊方尊(造型精美)。
2、与商周同期,我国西南地区的成都平原,也盛行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三星堆”文化。
那里出土的青铜面具、大型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等,引起中外人士的瞩目。
★第六课春秋战国的纷争一、春秋争霸1、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2、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王禳夷”为号令,逐步成为春秋第一霸主。
3、公元前7世纪后期,晋楚双方城濮大战后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课本目录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课本目录
1到2单元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一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2
第二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6
第三课盛唐气象 11
第四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19
第五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23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与社会变化
第六课北宋的政治 28
第七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33
第八课宋代经济的发展 41
第十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47
第十一课元朝的统治 51
第十二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54
第十三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