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组歌两首
- 格式:ppt
- 大小:4.46 MB
- 文档页数:28
《长征组歌两首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长征组歌》的背景和创作意义,感受革命历史的伟大。
2. 通过学习两首《长征组歌》的歌曲,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3.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歌曲中所表达的革命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感,培育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长征组歌》的背景介绍: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历史意义、创作背景等。
2. 《长征组歌》中的两首歌曲:《突破封锁线》、《飞越大渡河》。
3. 歌曲《突破封锁线》的学习:旋律、节奏、歌词等方面的解析。
4. 歌曲《飞越大渡河》的学习:旋律、节奏、歌词等方面的解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两首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能够熟练演唱。
2. 教学难点:理解歌曲中所表达的革命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感。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长征组歌》的背景和创作意义,分析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
2. 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学习。
3. 练习法:分组练习、合唱,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
4.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歌曲中所表达的革命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感。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长征组歌》的背景和创作意义,学习歌曲《突破封锁线》。
2. 第二课时:学习歌曲《飞越大渡河》,进行合唱练习。
3. 第三课时:总结学习内容,进行歌曲演唱展示。
4. 第四课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深入理解歌曲中所表达的革命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感。
5. 第五课时:进行课程评价,总结收获。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熟练演唱两首《长征组歌》的歌曲。
2. 学生能够理解歌曲中所表达的革命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感。
3. 学生能够参与讨论,表达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
七、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包括《长征组歌》的背景介绍、歌曲解析等内容。
2. 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让学生跟随学习。
3. 乐谱:提供两首歌曲的乐谱,方便学生学习和演唱。
八、教学步骤:1. 引入课题:介绍《长征组歌》的背景和创作意义。
《长征组歌两首》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长征组歌的背景,感受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 通过学唱《长征组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增强音乐鉴赏能力。
3.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歌词内容,感悟长征精神,传承红色文化。
二、教学内容1. 长征组歌的背景介绍2. 学唱《长征组歌》两首:分别是《突破封锁线》和《四渡赤水》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了解长征组歌的背景,学唱《长征组歌》两首,感悟长征精神。
2. 难点:准确理解歌词内容,把握歌曲的节奏与情感。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长征组歌的背景,分析歌词含义。
2. 示范法:教师示范唱,学生跟随学唱。
3. 互动法: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4. 实践法:学生分组演唱,教师点评指导。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长征组歌的背景,引导学生了解长征历史。
2. 学习歌词:分析《突破封锁线》和《四渡赤水》的歌词,讲解歌词中的历史事件。
3. 学唱歌曲:教师示范唱,学生跟随学唱,注意歌曲的节奏与情感表达。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歌曲中的意象,分享学习心得。
5.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演唱,教师点评指导。
6. 总结课堂: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长征精神的传承。
7.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所学歌曲,了解长征故事。
六、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长征纪念馆或红色教育基地,加深对长征历史的了解。
2. 开展长征主题的绘画、写作、演讲等活动,让学生多种方式感悟长征精神。
七、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准确地唱出《长征组歌》两首,理解歌词的含义。
2. 学生能够简要描述长征的历史背景,以及歌曲中所体现的长征精神。
3. 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展现出对长征精神的传承与发扬。
八、教学资源1. 长征组歌乐谱及相关资料。
2. 长征历史图片、视频等教育资源。
3. 音响设备、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九、教学时间1. 课时安排:本节课计划用2课时完成。
2. 课堂活动时间分配:讲解长征组歌背景及歌词分析(30分钟),学唱歌曲(40分钟),小组讨论与实践活动(20分钟),总结课堂及布置作业(10分钟)。
《长征组歌》两首教案《长征组歌》两首教案[教学目标 ]1、理解歌词中句的含义及其表达作用。
2、体会歌词中表现毛主席用兵如神,红军战士过雪山,涉草地的艰难及其所表现出的钢铁意志。
[重点难点]1、重点:理解歌词中心句。
2、难点:体会歌词的气势美和音乐美。
[教学时数] 二教时[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四渡赤水出奇兵一、导入本文选自《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1965年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30周年而作,北京部队战友歌舞团当年首演于北京。
全曲由十个乐章组成:①告别②突破封锁线③遵义会议放光辉④四渡赤水出奇兵⑤飞渡大渡河⑥过雪山草地⑦到吴起镇⑧祝捷⑨报喜⑩大会师。
这部大型声乐作品,采用领唱、重唱、齐唱、合唱及乐队的表现形成,融汇长征沿途各地民间音乐和工农红军歌曲而加以发避孕药,艺术地再现了红军长征途中若干重大历史事件,构成一部宏伟壮丽的英雄史诗,塑造了中国工农红军的光辉形象,热情讴歌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伟大胜利。
渠成,画龙点睛地盛赞了毛主席用兵如神的军事艺术。
㈡品味语言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诗句,交流体会。
如“横断山,路难行,天如火来水似银。
”(极写红军转战川黔边境所遇到的严酷的自然环境。
)“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
”(写沿途人民群众对工农红军的支持和拥戴,交代了红军四渡赤水、克敌制胜的群众基础。
)㈢学生当堂背诵课文。
四、小结1、中心意思这首诗描写红军在路途难行、敌军重兵围困下,依靠毛主席的正确指挥,演出了四渡赤水、飞渡乌江、威逼贵阳、佯攻昆明、巧渡金沙江等一幕幕令人惊奇的活剧,彻底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表现了红军战士在艰难环境中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赞扬了毛主席用兵如神的军事艺术。
2、写作特点歌词长短相间,适当反复,语言高度概括,巧用动词。
还多处运用贴切的比喻。
增强了表达效果。
五、布置作业背诵课文,学唱《长征组歌》第二教时过雪山草地一、检查背诵二、讲故事、看录像学生课后收集红军四渡赤水、过雪山草地的资料,描绘精彩片段,要求同学尊重原作,尊历史真实。
长征组歌十首顺序1.告别红旗飘,军号响。
子弟兵,别故乡。
王明路线滔天罪,五次“围剿”敌猖狂,红军主力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男女老少来相送,热泪沾衣叙情长。
紧紧握住红军的手,亲人何时返故乡?乌云遮天难持久,红日永远放光芒。
革命一定要胜利,敌人终将被埋葬。
2.突破封锁线路迢迢,秋风凉。
敌重重,军情忙。
红军夜渡于都河,跨过五岭抢湘江。
三十昼夜飞行军,突破四道封锁墙。
不怕流血不怕苦,前仆后继杀虎狼。
全军想念毛主席,迷雾途中盼太阳。
3.遵义会议放光辉苗岭秀,旭日升。
百鸟啼,报新春。
遵义会议放光辉,全党全军齐欢呼,马列路线指航程。
雄师刀坝告大捷,工农踊跃当红军。
英明领袖来掌舵,革命磅礴向前进。
4.四渡赤水出奇兵横断山,路难行。
天如火,水似银。
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
横断山,路难行。
敌重(chòng)兵,压黔境。
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
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
敌人弃甲丢烟枪,我军乘胜赶路程。
调虎离山袭金沙,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5.飞越大渡河水湍急,山峭耸,雄关险,豺狼凶。
健儿巧渡金沙江,兄弟民族夹道迎。
安顺场边孤舟勇,踩波踏浪歼敌兵。
昼夜兼程二百四,猛打穷追夺泸定。
铁索桥上显威风,勇士万代留英名。
6.过雪山草地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
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
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
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
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
7.到吴起镇锣鼓响,秧歌起。
黄河唱,长城喜。
腊子口上降神兵,百丈悬崖当云梯。
六盘山上红旗展,势如破竹扫敌骑。
陕甘军民传喜讯,征师胜利到吴起。
南北兄弟手携手,扩大前进根据地。
8.祝捷大雪飞,洗征尘。
敌进犯,送礼品。
长途跋涉足未稳,敌人围攻形势紧。
毛主席战场来指挥,全军振奋杀敌人。
直罗满山炮声急,万余敌兵一网擒。
活捉了敌酋牛师长,军民凯歌高入云。
胜利完成奠基礼,军民凯歌高入云。
9.报喜手足情,同志心。
飞捷报,传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