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爆破损伤模型的比选与改进
- 格式:pdf
- 大小:1.18 MB
- 文档页数:7
工程爆破中岩石时效损伤模型及其应用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对于基础设施的需求在不断增加。
在开展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对建设场地进行相应的工程爆破,这样才能够为工程的建设提供更好的场地,更好地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
在开展工爆破的过程中要对岩石的整体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这样才能够为炸药的应用提供重要的借鉴意义。
在开展工程爆破的过程中,通过对岩石时效模型的应用能够达到更好的爆破效果。
本文在开展研究的过程中主要对工程爆破中岩石时效损伤模型及其应用进行分析,为爆破质量和安全性的提升提供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工程爆破;岩石时效损伤模型;探讨及应用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基础设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和作用,在开展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对地面、山体等进行爆破,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开展建设工作,达到相应的建设效果,完成建设的整体目标。
在开展工程爆破的过程中近年来正在朝向智能化爆破的方向发展,要想完成爆破的智能化和保证爆破的质量和安全性应当对岩石时效损伤模型进行建立,这样能够对整个爆破过程进行清晰、有效的了解,更加方便开展相应的爆破工作。
由此可见,本文对工程爆破中岩石时效损伤模型及其运用进行分析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1.岩石时效损伤模型概述1.1岩石时效损伤模型的定义岩石时效损伤模型是指在工程爆破的过程中对于岩石的损伤运用相应的模型进行模拟,采用岩石损伤模型能够保证工程爆破质量的提升,能够提升岩石爆破的安全性。
在工程爆破的设计阶段通过相应的数值和模型对于爆破诱发的损伤及其整体范围进行初步掌握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建立合理的岩石爆破损伤民兴是提升爆破质量和安全性的关键。
1.2岩石时效损伤模型的应用价值爆破过程中岩石的模型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是整个研究工作和破碎机理研究过程中的核心,也是技术研究和参数优化设计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
目前主要采用的岩石时效损伤模型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弹塑性理论模型和流体弹塑性模型,其中弹塑性理论模型的运用较为广泛,因为其在运用的过程中较为简便,对于相应数据和信息的分析十分准确,能够对整个爆破过程中进行准确有效的模拟。
岩体爆破损伤计算公式的改进钟冬望;何理;殷秀红【摘要】Considering the time‐varying cumulative characteristics of rock blasting damage and the val‐ue of damage increment w hich depends on the macro‐mechanical parameters of rock mass before cur‐rent blasting effect ,this paper improves the classical formula for calculating blasting damage .The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show s that the classical method obtains conservative results ,w hich may hinder the maximum benefits of blasting excavation .The new method can reflect the closur e and densifica‐tion phenomenon of micro‐cracks and holes in rock mass under the dynamic blasting loading ,and em‐body the change amplitude of acoustic wave velocity in rock mass .So the improved formula for blas‐ting damage has better application effect .%岩体爆破损伤具有时变累积特性,且爆破损伤增量大小是以本次爆破作用前岩体宏观力学参数水平为前提,据此对经典爆破损伤计算公式进行改进。
爆破作用下冻结岩壁损伤评价的模型试验研究
作者:单仁亮, 宋立伟, 白瑶, 宋永威, 李仲力, 魏龙飞, 曹建洋, SHAN Renliang, SONG Liwei,BAI Yao, SONG Yongwei, LI Zhongli, WEI Longfei, CAO Jianyang
作者单位:单仁亮,SHAN Renliang(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北京100083;中国矿业大学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宋立伟,SONG Liwei(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北京
100083;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天津300308), 白瑶,宋永威,李仲力,魏龙飞,曹建洋,BAI Yao,SONG
Yongwei,LI Zhongli,WEI Longfei,CAO Jianyang(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北京,100083)
刊名: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年,卷(期):2014,33(10)
引用本文格式:单仁亮.宋立伟.白瑶.宋永威.李仲力.魏龙飞.曹建洋.SHAN Renliang.SONG Liwei.BAI Yao.SONG Yongwei.LI Zhongli.WEI Longfei.CAO Jianyang爆破作用下冻结岩壁损伤评价的模型试验研究[期刊论文]-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4(10)。
基于Mohr准则的岩石损伤本构模型及其修正研究蒋维;邓建;司庆超【摘要】基于Mohr准则,重新定义了岩石微元强度.考虑岩石微元强度服从随机分布的特点,结合损伤力学理论和统计强度理论,建立了三轴压缩条件下岩石损伤本构模型.为使建立的模型更具一般性,分析了模型参数与围压的关系,并据此对模型参数进行合理修正,从而建立出完整的岩石损伤本构模型.与试验结果比较,所建模型可以灵活地模拟各级围压下岩石破裂过程的全应力应变关系,尤其是应变软化特性.同时,该模型形式简单,应用方便,接近工程实际.【期刊名称】《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0(027)002【总页数】4页(P30-32,37)【关键词】岩石破裂;Mohr准则;微元强度;损伤;本构模型【作者】蒋维;邓建;司庆超【作者单位】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83;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83;河北工程大学,资源学院,河北,邯郸,05603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45岩石是一种天然地质材料,其内部包含各种随机分布的缺陷,在外载荷作用下,这些缺陷将繁衍和发展,岩石内部结构的力学性能也将连续发生变化。
岩石破裂过程中的全应力应变关系研究一直是岩石力学与工程研究的重点。
目前,岩石损伤本构模型的研究主要包括唯象学方法和统计学方法。
前者引进内部变量从宏观上对损伤问题进行分析,后者以统计学为工具,假设岩石微元物理力学性能服从某种随机分布,推导出岩石损伤演化方程和损伤本构模型。
采用第二种方法建立岩石损伤本构模型的关键在于岩石微元强度的确定。
自D.Krajcinovic等人将连续损伤理论与统计强度理论有机结合提出一统计损伤模型以来,许多学者[1-6]均在这方面进行了研究,初步建立了各种岩石损伤本构模型。
在岩土领域中广泛采用了Drucker-Prager准则和Mohr-Coulomb准则,这两个准则把Mohr圆包络线近似为直线。
谈谈岩石爆破损伤模型研究岩石开挖过程涉及到岩石力学、爆炸力学、工程爆破及损伤力学等多个领域,其中关键问题是爆破损伤控制,它在建立岩石稳定性先关分析方法和设计岩体爆破理论等方面具有指导意义。
同时在保障矿山开采安全和提高社会经济效益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有必要对岩石爆破损伤模型研究中存在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
一、岩石爆破损伤模型研究现状要想研究岩石爆破损伤机理和过程,必须对岩石爆破损伤模型进行研究,岩石爆破损伤模型在爆破参数设计优化和爆破技术研究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目前岩石爆破损伤模型应用比较广泛的有两种模型,一种是流体弹塑性模型,另一种是弹塑性理论模型。
这两种模型之所以在该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主要是因为其实用性强,模型清晰,且在很多情况下这种模型可以对岩石爆破机理做出合理解释,这种解释正是研究者们所需要的。
比如在处理高围压等爆破问题时,就可选择流体弹塑性模型对其进行研究。
在岩石爆破损伤模型研究进程中,断裂力学相关理论为其提供了必要的依据。
岩石爆破损伤模型研究重点在于从宏观层面出发,着重研究裂纹集合力学效应,而不对单个裂纹力学则不进行研究,这也是它的一个比较突出的特点。
因此,这种模型能更好的为岩石爆破破碎和岩石介质相关研究提供有力支撑。
另外岩石爆破损伤模型还有另外一个比较突出的特点,就是大部分岩石弹塑性模型可以运用到未受损的爆破岩石中,并且为其提供必要的试验参数和研究结果,在模型的模拟过程中,运用数值模拟技术可以模拟包括爆炸传播、岩石介质应力、介质运动等在内的爆炸损伤全过程。
就目前岩石岩石损伤模型应用情况看,其研究主要朝岩石破碎和岩石断裂理论为基础的方向发展,具体来说,这两个研究方向分别为岩体微观爆破损伤模型和岩体断裂爆破损伤模型。
其中岩体微观爆破损伤模型是以损伤系数增加值或裂纹密度为依据,而另一种爆破损伤模型是以岩体裂纹开裂扩展为依据。
这两种损伤模型建立之前,应用最多的是Grady模型,应该说岩体微观爆破损伤模型和岩体断裂爆破损伤模型是在Grady模型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第25卷 第6期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V ol.25 No.62006年6月 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June ,2006收稿日期:2005–01–17;修回日期:2005–03–23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D200504);湖北省水电工程施工与管理重点实验室(三峡大学)项目(HEF200405);重庆交通学院结构工程实验室项目(20040005)作者简介:姚金阶(1968–),男,博士,2005年于武汉大学岩土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力学和岩土爆破工程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E-mail :yaojinjie111@岩体爆破的损伤统计演化理论模型姚金阶1,朱以文2,袁子厚3,文 尉4(1. 三峡大学 土木水电学院,湖北 宜昌 443002;2. 武汉大学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湖北 武汉,430072;3. 武汉科技学院 数理系,湖北 武汉 430073;4. 湖北宜昌岩松爆破公司,湖北 宜昌 443000)摘要:将实际爆破工程中的岩石爆破作为岩体工程的范畴,讨论岩体爆破的一般特点,并从岩体初始结构弱面的统计特性和爆破后的块度分布特征出发定义一种新的岩体损伤变量。
将损伤变量与裂隙的分形维数相联系,构造一种岩体爆破统计损伤的演化理论模型。
这种损伤量的定义满足完整岩石的损伤值为0,爆破以后岩体的损伤值为1。
通过对该模型的初步计算分析表明,此模型具有清晰简明的特点和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关键词:岩石力学;岩体爆破;损伤;演化模型中图分类号:TU 4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915(2006)06–1106–05A THEORETICAL EVOLVING MODEL OF ROCK MASSBLASTING WITH STATISTICAL DAMAGEYAO Jinjie 1,ZHU Yiwen 2,YUAN Zihou 3,WEN Wei 4(1. College of Civil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 ,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Yichang ,Hubei 443002,China ;2. School of Civil and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Wuhan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72,China ;3.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and Physics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Wuhan ,Hubei 430073,China ;4. Yichang Yansong Blasting Company ,Yichang ,Hubei 443000,China )Abstract :The practical blasting engineering is considered as rock mass engineering ,and the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rock mass blasting are discussed. There are various discontinuous joints and fissures in rock mass which have statistical characteristics ,so the distribution parameter can be measured. The damage parameter is defined as the ratio of the area of fragmentation after blasting divided by the area of all sections. The definition meets the requirement that the damage of intact rock is 0 and is 1 after blasting. The rock fragmentation has fractal character and has relation between damage parameter and fractal dimension. So the evolvement equation can be established. The numerical calculation of the statistical damage model indicates that this model is clear in theory and applicable in practical engineering.Key words :rock mechanics ;rock mass blasting ;damage ;evolving model1 引 言岩体工程的概念自提出以来,近年来受到较大关注,并逐步被越来越多的人们认可[1],实际上各种工程中的岩石爆破也应该是岩体爆破工程,作者认为可以归于岩体工程的范畴。
基于Weibull分布的岩石损伤软化模型及其修正方法研究一、本文概述岩石作为地球的主要构成物质,其力学特性及损伤软化行为在地质工程、岩土工程、石油工程等诸多领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然而,岩石的损伤软化过程极为复杂,涉及到多种因素的耦合作用,如应力状态、温度、湿度、加载速率等,这使得准确描述和预测岩石的损伤软化行为成为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课题。
因此,本文旨在研究基于Weibull分布的岩石损伤软化模型及其修正方法,以期为岩石力学行为的研究提供新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本文首先介绍了岩石损伤软化的基本概念和研究现状,分析了现有模型在描述岩石损伤软化行为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然后,本文详细阐述了基于Weibull分布的岩石损伤软化模型的构建过程,包括模型的基本假设、理论框架、数学表达式等。
该模型以Weibull分布为理论基础,通过引入损伤变量和软化参数,能够更准确地描述岩石在受力过程中的损伤演化和软化行为。
为了进一步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和适用范围,本文还研究了基于试验数据的模型修正方法。
该方法通过对实际岩石试样进行加载试验,获取岩石的损伤软化数据,然后利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从而得到模型的修正参数。
修正后的模型能够更好地反映岩石的实际力学特性,提高预测精度和可靠性。
本文对所构建的模型和修正方法进行了验证和应用。
通过对比分析和数值模拟,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修正方法的可行性。
本文还将所构建的模型和修正方法应用于实际工程问题中,如岩石边坡稳定性分析、石油钻井工程等,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本文的研究不仅为岩石损伤软化行为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模型和方法,也为相关领域的实践应用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Weibull分布是一种连续型概率分布,最初由瑞典数学家Walloddi Weibull在1939年提出,用于描述材料强度、寿命等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
在岩石力学领域,Weibull分布因其能够描述岩石材料的非均质性和尺寸效应而备受关注。
岩石爆破损伤范围及损伤分布特征模拟分析黄佑鹏;王志亮;毕程程【摘要】为了研究岩石爆破损伤范围及损伤分布规律,基于LS-DYNA软件,采用HJC(Holmquist-Johnson-Cook)材料模型,探究了石灰岩爆破损伤范围随径向不耦合系数K增大的变化关系,接着对比分析了石灰岩、凝灰岩和花岗斑岩的爆破损伤分布规律,并用Logistic函数模型对损伤演化过程进行表征.结果表明:HJC模型在岩石爆破损伤模拟中具有很好的适用性;随着不耦合系数的增大,损伤半径与炮孔半径之比呈先快后慢的减小趋势;不同岩石的爆破损伤均呈反\"S\"形曲线衰减,但损伤分布特征存在一定差异性,石灰岩和凝灰岩的压碎区范围较大,与裂隙区界线清晰,而花岗斑岩压碎区范围较小,与裂隙区界线不明显.研究结果可为实际工程中爆破损伤的评估与控制提供一定参考.【期刊名称】《水利水运工程学报》【年(卷),期】2018(000)005【总页数】8页(P95-102)【关键词】岩石;单孔爆破;损伤演化;HJC模型;数值模拟【作者】黄佑鹏;王志亮;毕程程【作者单位】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 安徽合肥 230009;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 安徽合肥 230009;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 安徽合肥 230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45爆破开挖在隧道掘进和煤岩开采等诸多方面应用普遍,具有快速高效的优点。
炸药爆炸一般在极短时间内产生很高压力,通过应力波和爆生气体综合作用使岩石发生破碎[1]。
由于炸药性能、装药结构、介质性质、地质条件等因素的复杂性,爆破效果可控性不高,容易产生不利影响,如爆炸波对预保留岩石的损伤效应会降低施工质量,影响工程安全。
因此,为了合理分析和有效控制岩石动态损伤,必须对岩石爆破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岩石爆破损伤指的是爆炸荷载作用下岩石的破坏效应,即岩石的压碎和开裂。
通常采用变量D来描述损伤程度,D=1表示岩石完全压碎,D=0表示岩石完整。
矿山工程中爆破技术的优化与创新一、矿山工程中爆破技术的意义矿山工程中爆破技术是指通过爆炸来破坏岩石或者矿石体,方便采矿工作的进行。
爆破技术的意义在于可以提高采矿效率,减少工人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也可以减少环境污染等副作用。
二、传统的爆破技术存在的问题传统爆破技术的主要问题在于产生的破碎物太细,导致岩石渣无法充分利用,浪费资源。
同时,传统爆破技术会产生较大的震动和噪音,对附近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此外,传统爆破技术必须具有充分的储存空间,以便在生产需求上进行定期使用,因此在成本和实际生产环境并不理想。
三、矿山工程中爆破技术的优化与创新1. 爆破参数优化爆破参数优化是在传统爆破技术上进行的一项改进,目的是为了使爆炸能够实现精准、高效的破岩矿。
优化爆破参数的同时,也要综合考虑生产成本、施工安全等因素,确保爆破技术的实用性。
传统的爆破技术会产生过多的破胶造粒,破碎颗粒大多数呈蜂窝状分布在矿石本体中,所以可以根据矿石体的性质,对爆破参数进行合理的优化,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2. 新型炸药技术的研究当前,矿山工程中炸药技术的研究已经达到相当成熟的阶段。
新型炸药技术的研究则更多地关注于炸药的环保、节约能源等方面。
例如可以将常规炸药改良为无烟药,或将所使用的粉尘炸药改为水溶性油鼓炸药,以此减少炸药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
3. 活塞顶簧技术在爆破矿山工程中,活塞顶簧技术是一个非常有用的技术。
它是一种无线式测量设备,可以预测出来爆破波动情况,并在爆破时控制波动,以保证爆破产物的颗粒大小比较均匀。
相比于传统爆破技术,活塞顶簧技术可以使得爆破产物的颗粒大小好控制。
4. 充填爆破技术充填爆破技术是一种先进的爆破技术,而且被广泛地应用于矿山工程中。
它能够使矿石发生大面积破坏,矿石裂纹扩展的范围比较大。
同时,充填爆破技术还能够减轻爆破的振动影响和音响影响。
四、结论无论在任何领域,技术的创新永远是推动其进步的先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