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空气的成分
- 格式:ppt
- 大小:86.50 KB
- 文档页数:11
第一节空气的成分【知识梳理】一、认识空气的组成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约占空气体积的,含量居第二的气体是,约占空气体积的 ,前后两者的体积比大约为 .空气中另外还含、、等。
2.如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1)方法一:红磷燃烧法①可观察到的现象是:A.产生大量(填“白烟”或“白雾”)B.火焰呈色C.放出大量D.打开止水夹,水倒吸入集气瓶大约占其容积的。
②通过实验可知:A.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B.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填“能”或“不能”)支持燃烧。
C.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填“易”或“难”)溶于水,(填“能”或“不能”)支持燃烧。
③某同学利用该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发现进入广口瓶的液体液面高度少于广口瓶容积的1/5。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④若把红磷换成蜡烛,倒吸入广口瓶中水的体积(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广口瓶容积的1/5。
原因是。
(2)方法二:铜粉加热法①原理:利用加热的铜粉将注射器及试管内的消耗,注射器内气体减少的体积就是的体积;②若实验很成功,那么看到的现象是:铜粉由色变成色,注射器及试管内剩余气体的体积约为消耗气体的体积的倍。
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③不断推拉注射器活塞的目的:。
④下表是该组同学测得的一组数据:A.由此可以得出结论:。
B.造成上述结果可能因为下列环节操作失误造成的(填序号)。
a.铜粉的量不足b.加热过程中未反复推拉注射器c.实验装置漏气d.未将小气球内的气体挤入注射器e.未冷却至室温就将小气球内气体挤入注射器并读数3.工业上分离空气首先通过,使空气液化,然后蒸发液态空气,利用空气中氧气、氮气、稀有气体不同,使其在不同温度下沸腾,从而将各种气体分离出来。
其中首先变为气体逸出。
工业制氧气属于变化。
4.氧气的主要用途有:(1);(2)。
5.氮气是工业上生产、的重要原料,还可用于、等。
稀有气体(包括)可用作。
6.在通常情况下,氮气和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都(填“活泼”或“不活泼”)。
空气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它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体的共同呼吸之源。
空气的成分对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在五年级科学上册中,第一课就是关于空气的成分,通过本文,我们将详细介绍空气的成分以及对生物体的重要性。
一、空气的成分1. 氮气氮气是空气中最主要的成分之一,约占空气的78,它对植物的生长和动物的呼吸起着重要的作用。
氮气还能稳定大气的温度,并参与了大气层的氮循环。
2. 氧气氧气在空气中约占21,它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维持生命所必需的气体,是呼吸作用的重要原料。
氧气还参与了大气的氧循环,是地球大气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3. 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空气中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约占0.03。
它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需气体,也是地球大气中的温室气体之一,对地球气候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4. 稀有气体空气中还含有少量的稀有气体,如氩气、氦气、氖气等,它们虽然含量较低,但也对大气层的稳定和温度的控制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空气的重要性1. 对人类的重要性空气是人类维持生命所必需的,每天人们通过呼吸来摄取氧气,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正常的空气中的成分比例和质量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存至关重要,而且还能减少各种疾病的发生。
2. 对动植物的重要性空气中的氮气和二氧化碳是动植物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没有它们的存在,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人类和其他动物也无法进行正常的呼吸作用。
空气的成分对于动植物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3. 对地球的重要性空气中的成分对地球的气候和环境稳定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它们可以维持地球的温度和大气层的稳定,保障了地球生物的生存和发展。
总结:空气的成分对人类、动植物以及地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们是地球上生物体共同呼吸之源,维持了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
我们要珍惜和保护好地球上的空气,保持空气的质量和成分,才能够保障我们自己和后代的生存和发展。
通过本文对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课空气的成分的介绍,相信读者对空气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希望大家能够从自身做起,保护好我们生存的地球。
第三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第一节空气的成分(第1课时)学习目标:1. 通过对空气成分的研究,学会测定混合气体中某种气体的实验方法。
2. 知道空气的组成。
3. 了解空气成分的发现史情感目标:通过科学发现史,让学生学习科学家严谨的科学精神。
过程与方法: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重点: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难点:区分纯净物与混合物学习过程:学习要点:学习点1:空气的组成学习点2:空气含量的测定学习点3:空气的发现史新课进入桌上一个烧杯,看起来空无一物,真的什么都没有吗?你如何来证明呢?结论:空气是客观存在的。
一、认识空气的组成引言1:桌上一个烧杯,看起来空无一物,真的什么都没有吗?你如何来证明烧杯中的空气确实存在的?演示:烧杯倒扣到水槽同的水中,观察有什么现象?稍侧一下烧杯,你会看到什么?为什么气泡冒出后,水会进入到烧杯内?过渡语:本实验说明,空气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就在我们身边。
板书:一、认识空气的组成过渡语:看着水中烧杯继续思考,你已知道烧杯中的空气有哪些成分吗?学生:氧气、氮气、二氧化碳……思考:如果我们要探究烧杯中空气的各成分的含量,你认为哪一种成分最容易探究出来,为什么?学生:氧气,物质燃烧会消耗氧气。
过渡语:下面我们就来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板书:1、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提出问题】空气中的氧气体积含量约为多少?【建立假设】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思考讨论:你们打算采用怎样的实验方法?(1)你们收集空气时采用敞口还是密闭的实验装置?(2)你们打算怎样消耗掉密闭装置中的氧气?(3)如何测出减少的氧气的体积?【实验设计1】红磷(着火点为260℃,应加入过量)在一定量空气中燃烧,实验结束时观察倒流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
【实验装置】实验步骤:1,连接仪器,检查气密性。
2,点燃红磷,迅速伸入瓶中,塞紧瓶塞。
3,待集气瓶冷却到常温时,打开止水夹,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①红磷燃烧发出黄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产生大量的白烟。
空气的成分知识点考点1.空气的主要成分(1)空气的成分(体积分数):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2)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氧气:供给呼吸(急救病人、潜水等)、支持燃烧、气焊、炼钢。
氮气: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溶于水。
2、化学性质: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化学性质不活泼。
稀有气体: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
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2、作保护气、食品包装中充氮防腐、液氮冷冻麻醉等。
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填充灯泡(霓虹灯、闪光灯)等。
考点2.空气的污染及防治。
1、造成空气污染的物质:有害气体(一氧化碳(CO)、二氧化氮(NO2)、二氧化硫(SO2))和烟尘。
2、污染来源: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石油化工厂排放的废气及汽车排放的尾气。
3、被污染的空气带来的危害: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
存在的环境问题:温室效应(二氧化碳含量过多引起)、臭氧空洞(飞机的尾气、氟里昂的排放)、酸雨(由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引起)。
4、防止空气污染的措施: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态、植树造林、使用清洁能源。
5、绿色化学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特点:①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原料无毒无害②减少向环境排放废物③原料中的原子全部被消纳,实现零排放(在化合反应中体现)④生产出环境友好产品。
考点5.混合物及纯净物(1)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例如:氧气,氢气,二氧化碳,水蒸气,氮气(2)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物质。
例如:空气,糖水,牛奶,泥沙,矿泉水,加碘盐,稀有气体等。
考点4. 空气中氧气成分的测定(1)实验原理:利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利用红磷燃烧消耗密闭容器内空气中的氧气,使密闭容器内压强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容器内水的体积即为减少的氧气的体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