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州概况
- 格式:doc
- 大小:621.00 KB
- 文档页数:13
新疆巴州的野生牧草资源『l,+)【f一,牧芍,互中国草地GrasslnndoFChina新疆巴州的野生牧草资源熊蚌5}午(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草原监理所,库尔勒g41080)【提要】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筒称巴州)计有野生牧草622种.经野外调查和室内整理.对野生牧草资源进符了练舍分析和评价.关键词:野生牧草资源.种类组成,分布,饲用价值WildforageresourcesofBayiagolernMongolianPrefectureinXinjang.Xiongwei(.,rnst/tuteofGrasslandSpervisiono}BayingdernMongolianPrefecture,Kurler,X曲ng,8~1000):Gr~slandofCh/na,No.4,1993,PP.1~3. ThispaperpresetttstheresultofaninvestigationollthewildforageresourcesinBayin—golernMongolianPrefectureinXinjlang.Atotalof662speciesofwildplantsweTe recorded.Specificcomposition,distributionandfeedingvMuesofthesespecieswereeval- uated.Key:words:wildforageresources,specificcomposition,distribution,feedingvalue1自然概况巴州地处南疆东部,土地总面积48.27万平方公里,草地总面积1102.87万公顷.北部为中天山南坡——南天山东段山地,中西部为东塔里木盆地,南部为阿尔金山——中昆仑山北坡高原.垒州以大陆性干旱气候为主,年均温4.3~10.8"C,年均降水量86.4毫米.土壤类型主要有棕漠土,风沙土,灰色草甸土荒漠盐土栗钙土,亚高山草原土,亚高山草甸土,高山漠±植物区系主要属亚洲中部和青藏高原植物区.主要草地类型有平原及山地荒漠,山地及高寒草原,山地草甸,平原低地草甸,平原及高寒沼泽.2研究方法2.1野外调查1982~1986年参加草场贷_源调查和土壤普查,实地采集,记载牧草标车及分析样品近千份,鉴定识别了草地常见牧草,向当地牧民查访了部分优势牧草的饲用价值.2l2室内整理按照草地资源调查的技术要求,整理牧草标本2000~3000份,分析,确定,评定牧草的种,属名称,适口性,刺用率,质量等级,编写了常见植物名录.3结果与分析3.1牧草资源种类组成该州计有野生牧草57科,265属,622种,占全州草地植物种数的79.7.其中禾作者简升?熊玮,男.36岁t草原专业畜牧师1982~1988年参加巴,1f草场资源调查和土壤昔查其中土壤普查获巴州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奘.Il盘稿日期:1992--02--27;悔改稿1992--04—25收到.1本科114种.菊科91补.豆利44种藜科3O 种.莎草科20种.其它科323种.禾本科,豆科牧草占牧草总数的25.3.菊科,藜科,莎草科牧草占牧草总数的22.6.植物种类虽较贫乏.但可饲用牧草占的比重大,牧草种类比较多样繁杂品质较好丧1巴州野生牧草科属种统计项目禾车科豆科菊科草科藜科其它科总计属4412356l515S265种11444912030323622皇滞蓦18.37.0l4.63l24852.1loo3.2禾本科,豆科牧草资源该州计有禾本科牧草44属114种,分别占我国已知禾本科属种的24:4和16.3.其中根茎型禾草2O种,如赣草(Leymuss calinus),芦苇(Phragmitecommunis),偃麦草(Elytriglarepens),占禾草的17.5;疏丛型禾草5O种,如冰草(Agropyroncristatum),紫羊茅(Festucarubra),野燕麦(Arenafatuca),占禾草的43.9%}密丛型幂草44种,如紫花针茅(s却口purpurea),落翠(Koeleriacrista), 新疆银穗草(Leucopoaolgae),葭芨草(Achnatherumsptendem),占禾草的38.6.全州多年生禾草101种,占禾草总数的88.6.旱生禾草62种,中生禾草42种,湿生禾草9种,适口性好的牧草103种.禾本科牧草粗蛋白质含量为6~13.总的来看,禾草的种类和品质均居各科之首.豆科牧草以多年生为主,共44种其中多年生的占90.9,如线叶黄芪(Astragalus nemetodes),昆仑岩黄芪(Hedysarumkrass- novh'),疏叶骆驼村(Alhagisparsifolia),苦豆子(Sophoraalopecuroides)等.1~2年生的有黄花草木樨(Melilotusoffichudis),细叶野豌豆(Viciaangudifolth)等.中,早生种类各占一半.优良牧草37种.占豆稃牧草总数的84.1,牧草的种类,品质略比禾草低.3.3菊科,藜科,莎草科牧草资源这三种牧草共56属,14J种.在该州占2有重要地位其中肉质类的16种,如棱梭(Haloxamm~dendron),盐德木(Halostachyscaspica),盐爪爪(alldium.1iatum);浆汁类的18种,如多茎蒲公英(Taraxacummultiscaposum),弯茎还羊参(Crepis口),蒙古莴苣(Laciucatatarica){草质类的73种,如冷蒿(At*binisia frigida),山野火绒草(Leontopodium campestre),阿尔泰紫苑(Asteraltaicus);干燥质类的35种,如线叶嵩草(Kobresiacapillifo- lia),硬叶苔草(Carexmoorcroftit"),驼绒藜(Ceratoideslattam),术地肤(Kochia prostgata).旱生的74种,占三科种数的52.5.属于良,中等牧草的107种,占三科种数的75.9.其中蒿类,嵩草,苔草类具有抓膘,催肥作用,盐柴等肉质类的具有补缺补水作用,浆汁类的具有增重,催乳作用.为各种家畜提供了不同营养价值的饲料.该州计有杂类草153属,323种.其中多年生的占8O以上,中生的占68.1,优良等牧草17种.中等牧草58种.饲用价值较好的有珠芽蓼(Polygvnumv&n'parum),羽衣草(Alchemillabungei),新疆琵琶柴(Reamnuria kaschgarica),多根葱(AIlium加r1),天山鸢尾(Irislolzyi),白苋(Amaranthus albus),胡扬(Populuseuphratica),大抄枣(正laeagnusmoorcroftii)等.总的来看,杂类草中低劣质牧草占76.8,但种类多,互补性强,具有一定的饲用价值.3.4牧草的分布特点3.4.1牧草的地带性分布在该州690万公顷荒漠,擎原植被中分布着341种牧草,占全,竹牧l覃总数的54.8其中禾本科74种,翦科51种,豆科28种,藜科28种,其它科1曲种.在平原,山地,高寒荒漠植被中,藜科,萝科,蒺藜科,柽柳科的超旱生灌木,小灌木占优势,如盐穗术,新疆琵琶柴,驼绒藜,术地肤,梭梭,昆仑沙拐枣(CaUigo~mmroboravskii),木本猪毛菜(Salsola ""MⅡ),盐节木(H"柳晰dacmR,,台头卓(Sympegmarr垫状驼绒藜(pacta),泡果自刺(Nitrari~x sphaer~arpa),霸王(Zyge,~hyllum~'anthy,一).在山地,高寒草原中,禾本科,豆科,菊科的广旱生,中旱生,寒中旱生牧草占优势;如紫花针茅,鹰花针茅(."6翊),沙生针茅(glareosa),紫羊茅,冰草,新疆银穗草,南黄芪(A.austral#),中亚岩黄芪(1-1.孟isoF~zxT1),昆仑黄华(Tlle~mobsis kuntunlca),冷蒿,阿尔泰紫苑等从宏观上看.牧草的地带性分布占主导地位.3.4.2牧草的隐域性分布该州山地草甸,低地草甸,沼泽植被计412.87万公顷,占草地总面积的372.分布有297种牧草,其中禾本科40种,菊科4O 种,莎草科20种,豆科16种,杂类草182种. 山地草甸中有中生,寒中生的线叶嵩草,硬叶苔草,珠芽蓼,天山鸢尾,羽衣草,高山早熟禾(Poaalpina),山地糙苏(Phlomisoreophita),草原老鹳草(Geraniumprate~ue)等.低地草甸中的中生,旱中生牧草主要有芦苇,赖草,疏叶骆驼刺,假苇拂子茅(Calamagrostispseu- 叩ru矗),布顿大麦(Hordeumbogda~ui),胀果甘草(Glycy~hinflata),大花罗布麻(Apocynumhe~lersonil),花花柴(Kareliniacaspica),胡杨,多枝柽柳(Tama~x ramosissbna),细枝柽柳(grac~)等沼泽植被中有小香蒲(Tyminbna),沿掏草(Catabrosaaquatlca)等.牧草的隐域性分布面积虽不居主导地位,但牧草盖度大,生物总产量较大.3.5牧草的经济类群及其评价根据草地植物经济类群分类原则,全州牧草可分为七个经济类群组,十六个经济类群(表2)从牧草科的组成结构看,类群组呈禾草——菊科草——杂类草结构系列型,类群生物性状呈多年生牧草——灌术系列结构型,生态经济性状呈旱生——中生一一寒中生系列结构型.牧草形态质地性状呈小叶干草质…一中大叶软质一一肉叶多汁系列型. 整个类群结构组台独特.种类多样.性状各异,反映了干旱区牧草贤源的经济类群特点. 是家畜天然的饲料库.表2巴州野生牧草经济类群统计类群组娄群种效娄群组娄群种技禾本科湿生禾草中生禾草旱生汞草豆科细茎小草车粗茎大草车菊科蒿英菊苣类蓟娄莎草抖小莎草类大莎草科藜科多汁类干燥娄根据全国草地牧草饲用等级评定标准,巴州的牧草可分为五等(表3)为了更简明地论述,按照牧草数量质量的不同,全州牧草可分为三个经济质量数量形态集合体.3+5.1优良等中产经济集合体禾本科,豆科等牧草共192种,面积,产量参与度分别为41.3和33.8.各类家畜四季均喜食,对家畜增产贡献大,提供转化成畜产品的物质能量多,对整个家畜的饲料平衡起主导作用,草原生产的规模经济效益最好.3.5.2中等高产经济_鬟夸体菊科,禾本科,杂类草中等牧草共133种,面积参与度虽然最少,但产量参与度居首位,平均可食单产最高,家畜乐食,对饲料平衡,家畜增重,畜产品形成起重要作用,草原生产的经济效益可观3,5.3低劣等低产经济集合抹以杂草类,藜科牧草主,牧草种达297种,为各集合体之首.但草质低劣,可食牧草单产最低,家畜可食或少食,对饲料平衡,家畜增重,畜产品形成起着必不可少的补充作用,具有一定的草原生产经济效益.4结语巴州地处我国西北干旱区,植物种类贫乏,但牧草资源多样繁杂.禾本科,豆科牧草(下转第15页)3一¨一螂u卸类娄术娄类车灌木术草半灌乔草螽蛆础一弼n一耜n■季利用,在青藏公路沿线可作为冬春放牧地.适当控制放牧强度,防止草地退化;在格拉丹东及崔莫错地区可做夏秋草地利用,充分利用夏秋季节牧草的优势,发展季节畜牧业生产.5.2.3认真搞好草地建设,增强航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本区地处高寒,灾害性天气十分频繁,牧业生产极不稳定.如1985年大雪灾,格尔木市唐古拉乡牲畜死亡殆尽,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抗灾.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加强草地建设.每牧户要建有一定规模的防寒,御灾的棚圈,以备产仔和Ixl灾害的侵袭.在冬春草地上建设一些围栏草场,既可封山育草又可作为抗灾基地对自然灾害要树立常备不懈的防御意识,每只羊至少应贮备30~5O公斤的干草,以备补饲和抗灾之需.每年可由乡政府牵头到格尔水市商购.7主要参考文献1中国植技编辑委砘告,l980:中国植技.科学出版杜.2黄于L怒.1989:可可蓖里地区气候概况.青海环境,1;28~30.3张普垒等.19s:芜靖基厩,中国草业科学,2119~23,3ll~l8.(上接第3页)是野生牧草资源的主体,草原生产的生态,经效益可观;杂类草在草群中居伴生地位,对草济效益最好;菊科,莎草科,藜科牧草是牧草原生产效益的提高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草原生产的生态,经济表3巴州牧草饲用价值许定注:面积参与度为备辱级面积分剐占总草地面积的百分比.产量参与度为各普蜒鲜直产量分捌占草地总生物量的百分也.5参考文献1内藏古农牧学院主编.1979t草原臂理学-农业出艋社.2北京农业大学主螭.1987:草地学-农业出版社.3富象乾.1984:中国北部天髂草场饲用植物经济娄群划分的韧步方案,中国草原与牧草,第2期.9~l7贯;第3期,9~18页4中国草蕞学去第五墩垒国学术会议论文蝙审组编,1991:中国草地科学研究与发展战略,中国科学技术出舨杜.5新疆八农学院编着,l§8:新疆植物位宗表【l~3册),新疆^民出版社6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编着1976:中国高等植钧囝鉴<l~5册),科学t:l5。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简称巴州,“巴音郭楞”为蒙古语音译,意为“富饶的流域”。
巴州地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南部,位于东经82°38'—93°45'、北纬35°33'—43°26'之间。
东邻甘肃、青海,南倚昆仑山与西藏相接;西连新疆和田、阿克苏地区,北以天山为界与伊犁、塔城、昌吉、乌鲁木齐、吐鲁番、哈密等地州市相连。
东西和南北最大长度为800余公里。
全州行政区划471526平方公里,占新疆总面积的四分之一,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地级行政区,相当于苏浙闽赣四省面积之和。
巴州地貌分属天山山脉、塔里木盆地东部和昆仑山、阿尔金山等三个地貌区,基本格局呈“U”字形,在全州总面积中,山地面积万平方公里,占全州总面积的%;平原总面积万平方公里,占%,其中戈壁沙漠万平方公里,占%。
巴州历史悠久,有几千年的开发历史。
丝绸之路南中两道均通过巴州。
西域三十六国在巴州境内有楼兰、若羌、且末、小宛、戎卢、山国、轮台、焉耆、尉犁、渠犁、危须十一国。
巴州下辖库尔勒市、轮台县、尉犁县、若羌县、且末县、焉耆县、和静县、和硕县、博湖县共八县一市,州府设在库尔勒市,全州有61个乡,24个镇,5个街道办事处。
巴州自然资源呈现多样性,动植物资源丰富。
分布的名贵野生动物有野骆驼、大天鹅、普氏原羚、塔里木兔、马鹿、罗布泊盘羊、白尾地鸦、新疆大头鱼等:经济价值较高的野生植物有罗布麻、芦苇、甘草、紫草、羌活、麻黄、香蒲等。
矿产资源丰富,拥有全国三大气田之一的塔里木天然气田。
石油、天然气、钾盐矿、钨锡矿、铜矿、铅锌矿、铁矿、菱镁矿、蛭石、石棉、红柱石、花岗岩、玉石等是巴州优势矿产,其中蛭石、红柱石、钾盐储量为全国之冠。
巴州交通便捷,新疆有7条省道、国道,其中有5条穿越巴州境内,呈“三横两纵”状态贯穿巴州。
覆盖城乡的客货运输网络已经形成。
现代化通信覆盖全州,2010年末拥有固定电话万户,移动电话万户,全州固定电话普及率达部/百人,移动电话普及率达部/百人。
巴州冬季旅游景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巴州位于某某地区,拥有独特而美丽的冬季旅游景点。
每年的冬天,巴州都会迎来大量的游客,他们前来探索这个迷人的地方,并享受冬季带来的各种活动和娱乐。
在巴州的冬季旅游景点中,您将发现雪景如画的山脉、宜人的温泉、传统的冬季庆典等等。
巴州的冬季景点不仅令人陶醉于美景,还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活动给游客们尽情享受。
您可以尝试滑雪、滑雪板、雪橇等各种冰雪运动,体验刺激与畅快。
此外,巴州还有许多温泉度假村,您可以在温暖的泉水中放松身心,消除疲劳。
如果您对当地的文化感兴趣,还可以参与各种冬季庆典活动,如传统的冬至庆典、灯光秀等,亲身体验当地的热闹和欢乐。
为了帮助游客更好地游览巴州的冬季景点,本文将介绍三个主要的旅游景点及其特色、推荐的活动以及游览路线。
每个景点都有独特的特色和魅力,无论您是喜欢冒险和刺激,还是追求宁静和放松,巴州都能满足您的需求。
在本文的结论部分,我们将对巴州冬季旅游景点进行总结,并提出一些建议和展望。
希望本文能够为您的冬季旅行提供有用的信息和指南,让您留下美好难忘的回忆。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应包括对正文的组织和布局进行描述,以便读者能够清晰地了解文章的整体结构和内容安排。
下面是对文章结构部分的一种可能描述:文章结构:本文将从巴州冬季旅游景点的特色介绍、活动推荐和游览路线等方面展开,共分为三个主要部分。
第一个景点部分将详细介绍巴州冬季旅游的第一个景点,包括该景点的特色介绍、推荐的活动以及游览路线。
通过对该景点的全面介绍,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巴州冬季景点的魅力所在。
第二个景点部分将继续介绍巴州冬季旅游的第二个景点,同样包括该景点的特色介绍、活动推荐和游览路线。
通过对这个景点的介绍,读者可以进一步了解巴州冬季旅游景点的多样化和丰富性。
第三个景点部分将深入介绍巴州冬季旅游的第三个景点,同样包括该景点的特色介绍、活动推荐和游览路线。
通过对这个景点的详细介绍,读者可以全面了解巴州冬季旅游的精彩之处。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旅游概况巴音郭楞,蒙古语意为“富饶的流域”。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简称巴州,位于新疆东南部。
行政区划面积47.15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国土面积的1/20,新疆面积的1/4,相当于江、浙、闽、赣四省面积之和,是中国行政面积最大的少数民族自治地州,被誉为“华夏第一州”。
辽阔的地域,悬殊的高差,大自然的恩赐,加之人类历史的钟爱,形成了巴音郭楞博大、神奇、独特、多元的自然与人文旅游景观。
沙海相融的博斯腾湖,雄伟的阿尔金山,神秘莫测的罗布泊,令人震撼的楼兰,浩瀚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奔腾的塔里木河,壮美的胡杨,迷人的巴音布鲁克草原,构成了巴州在中国乃至世界上具有垄断性的旅游资源。
巴州旅游资源占中国旅游资源基本类型总量的71.6%,占新疆旅游资源基本类型总量的85.7%。
现有星级宾馆43家(五星级2家,四星级7家),国家A级景区19个(4A级6个,3A级6个),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3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处,国家级森林公园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30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1座,自治区旅游强县2个。
巴州旅游分为一个中心、四条线路,以库尔勒市为中心向东、南、西、北(环博斯腾湖休闲度假旅游区、罗布泊阿尔金山探险寻古旅游区、塔里木沙漠生态观光旅游区、巴音布鲁克生态民俗旅游区)辐射,形成了四条精品线路,充分体现了巴州旅游产品的丰富性及旅游产业发展的多元性。
(一)一个中心旅游城市:中国魅力城市库尔勒库尔勒市是巴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库尔勒”意为“楼兰人”。
铁门关、香梨文化园闪烁着丝路文化的神秘光彩;孔雀、杜鹃、白鹭三河横穿城市,散发着梨城青春的气息。
城市基础设施功能完善,高速公路、铁路、航空立体交通运输网络齐备。
“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服务体系完善,综合接待能力强。
先后荣获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环境综合治理优秀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和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2007年度中国魅力城市等十多项殊荣。
巴州旅游简要介绍一、背景介绍巴州,全称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西部。
巴州是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之一,是著名的草原文化和蒙古族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巴州境内的自然风光独特,具有丰富的草原、湖泊、河流和藏传佛教文化资源。
近年来,巴州旅游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探索这片神秘的大草原。
二、文化与历史遗迹巴州是蒙古族人口最多的地区之一,有着浓厚的草原文化氛围。
这里有丰富多样的传统民俗活动,如草原歌舞表演、赛马、摔跤等。
在巴州的各个地方,你可以欣赏到蒙古族特色的节日庆典和传统手工艺品。
此外,巴州还拥有众多的历史遗迹,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博格达峰和巴音布鲁克古城。
博格达峰位于巴州北部,是中国最大的自然草原,也是蒙古族的圣山。
峰顶常年被白雪覆盖,景色壮丽宏伟。
巴音布鲁克古城则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代城池遗址,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
三、自然景观巴州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这里有大片的草原、湖泊和河流,风光壮丽。
其中最美的景点之一是霍尔果斯河,在那里你可以欣赏到壮丽的河谷风光和清澈的湖水。
此外,巴州还有阿拉善湖、玛纳斯湖、二连浩特湖等著名的湖泊,是观赏野生动物和湿地生态的绝佳去处。
对于喜欢户外活动的游客来说,巴州也是一个理想的目的地。
你可以选择徒步旅行、骑马、钓鱼、露营等各种户外运动,感受大自然的独特魅力。
四、美食与特产巴州的美食以蒙古族传统菜肴为主,口味独特,兼具清淡和辛辣。
蒙古族的传统食物有烤全羊、奶茶、手抓饭等。
此外,巴州还产出丰富的农副产品,如牛肉、羊肉、蘑菇、黑木耳等,都是不可错过的特色美食。
此外,巴州还有一些特产商品,如蒙古族的传统手工艺品,如蒙古族刺绣、皮革制品、银饰等,都具有浓郁的草原风情,是非常适合作为纪念品和礼物的选择。
五、交通与住宿巴州交通便利,有公路、铁路和机场连接各个重要城市。
巴州有多个旅游观光景点的直达线路,游客可以选择公共交通工具或者租车旅行。
巴州区情简介基本概况:巴州区位于川东北米仓山南麓,东接通江县、平昌县,南抵仪陇县,西邻恩阳区,北连南江县,是巴中市政治、经济、文化、商贸中心。
1993年巴中撤县建县级市,2000年撤县级市建巴州区,2013年1月国务院批准巴州区一分为二设巴州区和恩阳区。
现巴州区幅员1359平方公里,辖 23个乡镇、6个城区街道办事处,386个行政村、62个社区,户籍人口 77万,其中农业人口 53.1万。
历史文化:巴州自东汉置县,北魏设巴州,实行县制巳有1900多年历史,是宋代著名天文学家张思训、辛亥革命先驱董修武、“世界十大革命性伟人”平民教育家晏阳初博士的故里,是全国第二大苏区一一川陕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徐向前、李先念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留下战斗的足迹。
境内始建于隋、兴盛于唐的南龛、西龛、北龛、水宁寺摩岩造像石窟被誉为“盛唐彩雕全国第一”,属国家重点文物, 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自然资源:全区森林面积5.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49.5%,境内现存银杏、三尖杉、红豆、巴山松、水青杠等珍稀树种。
全区水资源总量达1.56亿立方米,水能资源蕴藏量5兆瓦。
坐落城郊的南龛山巳建成集自然和人文景观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距市区17公里的阴灵山素有“川北胜秀”之美誉,与南阳森林公园、化湖水上公园以及鼎山寨、龙洞沟共同构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基础设施:巴城建成区面积18平方公里,城镇人口39.44 万,是四川省卫生城市,全区城镇化率56.3%。
唐巴路、巴水路两条省道公路横贯全境,广巴、巴南高速公路和乐巴铁路巳建成通车,巴陕、巴达、巴广渝高速公路和巴达铁路建设正加紧推进,全面建成后巴州到成都、西安、重庆仅3个小时车程,农村实现了乡乡通油路…水泥路‟、村村通公路、 43%的村通水泥路。
全区建有各类水利设施1.1万处,其中有中型水库1座、小II型以上水库113座,保灌面积12万亩。
全区用电并入国家电网,巴城建成区天然气气化率达90%,光纤加密电视村通率达63%,村通电话率近90%。
四川巴州简介
巴州区是四川省巴中市的下辖区,是川东北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商品集散地。
巴州区地处四川省东北部,大巴山南麓,坐标为东经106°21′~107°7′,北纬31°31′~ 32° 4′,总面积为2566平方公里。
总人口131万人(2006年)。
地处四川盆地北缘,米仓山南麓,以低山为主,地势北高南低。
主要河流有巴河、恩阳河、南江及其支流。
境内风景名胜有始于隋盛于唐的石窟艺术群,其中南龛石窟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隋唐以来为佛教道教重地的阴灵山,山上的现代书法碑林为全国四大碑林之一,有邓小平题写馆名的“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有红四方面军总部遗址,有全国唯一的将帅碑林,还有汉严颜将军墓,唐章怀太子李贤坟。
1。
九、资源概况(一)位置及交通若羌县依吞布拉克石棉矿区位于新疆若羌县城东偏南,直线距离184千米处。
行政上属若羌县祁曼格区管辖,并在矿区设依吞布拉克镇进行管理。
在其东侧青海省设有管理其采区的芒崖镇。
矿区位于阿尔金山的中段南麓,毗邻柴达木盆地西北边缘,为青、新两省区交界地。
由矿区往北西经若羌县城至库尔勒市火车站公路运距696千米,至若羌县城253千米。
以砂石路面为主(国道315线将在今年10月修复开通)。
往东北经敦煌市至安西县柳园火车站740千米,均为柏油路面。
矿区公路交通较为方便。
(二)自然地理与经济概况区内为南天山低中山区,海拔高度1775-2020m,切割深度达200m,地势陡峻。
矿区属阿尔金山中段南支的金鸿山-阿哈提山系,东南临柴达木盆地,北连阿尔金山的主脉,矿区为高原低中山区,山势比较平缓,切割不强烈,总体上西高东低。
矿区西部外围最高山峰海拔3791米,工作区海拔3100-3300米,比高一般50-170米,山脊走向近东西,岩石风化剥蚀强烈,30多年的矿山开采对地形影响很大,使矿区地形变得更为复杂。
矿区内南北两侧被大片第四系砂砾、沙土层覆盖,厚度由山脊往南北两侧逐渐变厚。
矿区属大陆性气候,干燥寒冷,雨少风多,气温变化剧烈,年平均气温1.5℃,日温≤0℃的天数平均每年大于200天,日最高气温28.7℃(7月),最低气温-29.5℃(1月),平均冻土深度2.29米。
年平均降水量63.6毫米,主要集中在6-7月份,历年1日内最大降雨量为15.3毫米。
年平均蒸发量3057毫米,为降雨量的48倍。
年平均相对湿度31%。
最大积雪厚度9厘米。
每年的3月至7月为风季,风向多为北西,次为北西西。
日平均风速一般大于5米/秒,最大达26.0米/秒,年大风日数平均125天。
年平均气压为695.5毫巴。
矿区为地震烈度8度区。
1980年和1981年在矿区附近分别发生了3.7和4.7级有感浅源地震。
(三)以往地质工作概况2003年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新疆总队提交了《新疆若羌县依吞布拉克矿区石棉矿14-40线北段普查-详查报告》探求122b石棉矿物量11万吨,333石棉矿物量105万吨,合计116万吨。
巴州概况巴州区位于四川省东北部,米仓山南麓。
东接通江、平昌,南邻仪陇,西连恩阳,北界南江。
秦属巴郡,汉属益州巴郡宕渠县,东汉和帝永元间置汉昌县,北魏延昌三年置巴州。
其后,州、郡更迭,至民国二年(1913)改州为县。
1993年7月21日,撤县建市(县级市)。
2000年11月28日,撤市设区。
2013年1月31日,行政区划调整,巴州区一分为二,设立巴中市恩阳区。
至今,巴州区幅员面积约1359平方公里,辖东城、西城、回风、江北、玉堂、宕梁6个街道办事处,大茅坪、清江、水宁寺、曾口、三江、梁永、鼎山、大罗、枣林、化成10个镇,光辉、花溪、大和、关渡、白庙、金碑、凤溪、羊凤、龙背、平梁、凌云、寺岭、梓橦庙13个乡,59个居民委员会、386个村民委员会、2422个村居民小组,26.4万户、户籍人口77万。
巴州区人民政府驻地——巴城,素为川北重镇,交通要冲。
自东汉以来为历代州、郡、县治地。
1933~1935年,川陕省、党、政、军机关曾先后迁驻巴城,成为川陕革命根据地中心。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川北地下党以巴城为中心,组织开展革命斗争。
1993年7月,巴中地区建立,行署机关驻巴城,巴城成为通(江)、南(江)、巴(州)、平(昌)、恩(阳)三县两区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中心。
巴州属盆北低山区,地势北高南低。
北及西北向南及西南倾斜。
北部受大巴山构造影响,形成东北—西南走向,山脊标高一般在海拔900米左右,多窄谷陡坡。
东部、东南部和西部,山脊标高一般500~700米,多构成台坎状低山和长梁高丘地貌,多中谷、窄谷。
中部、西南部地势开阔,为平缓坡台状丘陵地貌,多连绵起伏的陇岗状低山和长菱状、馒头状浅丘,海拔高度350~600米。
全部山脉来源于大巴山西段与米仓山复合部分。
其走向多由北而南,逶迤蜿蜒。
群山之间,峰峦叠障,形态各异;林海茫茫,鸟语花香;泉水淙淙,清冽爽口。
巴河、鳌溪河、双桥河是境内4条主流,纵横穿越,奔腾不息,其支流交错分布,密如蛛网,沿河两岸梯田层层,群山起伏。
巴州文化璀璨。
巴州是一块历史悠久的热土,自东汉置县,北魏设巴州,实行县制已有1900多年历史,是四川省首批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是宋代天文学家张思训、辛亥革命先驱董修武、“世界十大革命性伟人”平民教育家晏阳初的故里。
南龛摩崖造像、水宁盛唐彩雕等石窟艺术举世闻名。
巴州,历史厚重。
巴州是一块红色的热土,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是“全国第二大苏区”川陕革命根据地中心,徐向前、李先念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这里留下过战斗的足迹。
现建有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和红军将帅碑林,有“全国历史文化名镇”恩阳红色古镇。
巴州,风光秀美。
全区森林覆盖率达49%,有国家级森林公园天马山公园。
三江水乡渺然如海,化湖公园水天一色,阴灵山钟灵毓秀,义阳山三峰竞雄,独特的旅游资源构成川东北一道靓丽的风景。
巴州,资源富集。
巴州区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造林绿化示范县(区)和生猪调出大县(区),是四川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肉猪肉牛生产基地和中药材基地,有中国驰名商标和部、省名优产品150个。
巴州,交通畅达。
三条省道公路横贯境内,广巴高速公路、乐巴铁路建成通车,巴南、巴陕、巴达高速和巴达铁路建设加快推进,建成后到成都、西安、重庆三个大城市仅需3个小时车程。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景点介绍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简称巴州)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部,北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接壤,西临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吐鲁番市,南与阿拉善盟毗邻。
自治州首府设在库尔勒。
巴州是维吾尔族、汉族、蒙古族等多民族聚居的地区,也是新疆通往中亚、西亚、欧洲的门户和交通枢纽。
巴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境内有春秋战国时期的吐火罗国,有世界著名的“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库尔勒香梨之乡。
1.库尔勒香梨之乡
库尔勒市是“中国香梨之乡”和“中国优质香梨生产基地”。
库尔勒香梨果实大,形状美,色泽鲜艳,口味香甜、爽口;可食率高达96.5%;果核小而薄,可食率为62.9%;肉厚核小,可
食率为72.3%。
库尔勒香梨已成为新疆的一大特产,畅销国内外。
2.巴州天山天池
位于巴州天山深处的博格达峰下的天池,是我国最大的高山湖泊之一。
据历史记载,在古代这里是一座火山。
火山口积水成湖,湖面海拔1880米。
天池湖面呈椭圆形,东西长约6公里,南北宽约3公里。
—— 1 —1 —。
巴州农作物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第一章巴州农业生产现状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简称巴州)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南部,东经82° 38′~93° 45′,北纬35° 38′~43°36′。
巴州现辖库尔勒、轮台、尉犁、若羌、且末、焉耆、和静、和硕和博湖等8 县一市,全州行政区划471526km2。
2011 年末全州农业户籍人口71.44 万人,占全州总人口52.3%。
巴州属典型大陆性气候,其中,南部光热充足,空气干燥,冬夏昼夜温差大,非常适宜棉花、香梨、杏、红枣、蔬菜等作物的生长;北部日照充足,气候温和,非常适宜小麦、玉米、甜菜、工业番茄、辣椒、打瓜、酒花、孜然、葡萄等作物的生长。
2011 年巴州农作物总播面积548.61 万亩,比上年增加31.49万亩,同比增长6.1%。
全州粮食种植面积为98.08万亩,比上年减少4.68 万亩,同比下降4.6%,粮食产量40.54 万t,同比下降9.7%。
其中:小麦种植面积67.07 万亩,比上年减少0.87 万亩,同比下降1.3%,小麦产量26.88 万t,同比下降3.3%。
全州棉花种植面积为306.32万亩,比上年增加40.03万亩,棉花产量43.84万t,同比增长18.6%,棉花单产143kg/亩,比上年增加4kg亩。
全州蔬菜种植面积85.53万亩,比上年增加8.4万亩,其中:工业番茄种植面积29.59 万亩,比上年减少0.55 万亩,工业辣椒种植面积40.73万亩,比上年增加8.36万亩(表1)。
2011年,全州农牧民人均纯收入9990元,比上年增加1100元。
第二章大田作物栽培技术第一节棉花高产栽培技术巴州是重要的植棉区域,2011 年全州棉花种植面积为306.32 万亩,比上年增加40.03 万亩,棉花产量43.84 万t,同比增长18.6%,为巴州种植面积最大,种植区域最广的大田作物。
一、选用优种巴州中早熟棉区主栽品种可选用中棉所43 号、新陆中26号、新陆中35 号等;盐碱较重的棉区建议种植中棉所41 号品种;早熟棉区主栽品种可选用新陆早13 号、新陆早21 号等。
巴州巴州概况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简称巴州,“巴音郭楞”为蒙古语音译,意为“富饶的流域”。
巴州地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南部,位于东经82°38'—93°45'、北纬35°33'—43°26'之间。
东邻甘肃、青海,南倚昆仑山与西藏相接;西连新疆和田、阿克苏地区,北以天山为界与伊犁、塔城、昌吉、乌鲁木齐、吐鲁番、哈密等地州市相连。
东西和南北最大长度为800余公里。
全州行政区划48.27万平方公里,占新疆总面积的四分之一,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地级行政区,相当于苏浙闽赣四省面积之和。
巴州地貌分属天山山脉、塔里木盆地东部和昆仑山、阿尔金山等三个地貌区,基本格局呈“U”字形,在全州总面积中,山地面积22.5万平方公里,占全州总面积的47.7%;平原总面积24.66万平方公里,占52.3%,其中戈壁沙漠14.3万平方公里,占30.3%。
巴州历史悠久,有几千年的开发历史。
丝绸之路南中两道均通过巴州。
西域三十六国在巴州境内有楼兰、若羌、且末、小宛、戎卢、山国、轮台、焉耆、尉犁、渠犁、危须十一国。
巴州下辖库尔勒市、轮台县、尉犁县、若羌县、且末县、焉耆县、和静县、和硕县、博湖县共八县一市,州府设在库尔勒市,全州有58个乡,27个镇,5个街道。
巴州自然资源呈现多样性,动植物资源丰富。
分布的名贵野生动物有野骆驼、大天鹅、普氏原羚、塔里木兔、马鹿、罗布泊盘羊、白尾地鸦、新疆大头鱼等:经济价值较高的野生植物有罗布麻、芦苇、甘草、紫草、羌活、麻黄、香蒲等。
矿产资源丰富,拥有全国三大气田之一的塔里木天然气田。
石油、天然气、钾盐矿、钨锡矿、铜矿、铅锌矿、铁矿、菱镁矿、蛭石、石棉、红柱石、花岗岩、玉石等是巴州优势矿产,其中蛭石、红柱石、钾盐储量为全国之冠。
巴州交通便捷,2012年末公路里程合计12109公里,其中,国道1969公里,省道753公里。
现代化通信覆盖全州,2012年末本地电话用户33.25万户,移动电话用户数149.77万户,互联网用户31.3万户。
巴州旅游资源独具特色,全州旅游资源基本类型多样,除天山、昆仑山区、大漠、大湖、大草原、大戈壁自然景观外,还拥有众多的历史遗迹和著名的人文景观,如铁门关、楼兰古城遗址、锡克沁千佛洞、米兰遗址等。
2012年旅游总收入30亿元。
2012年,全州实现生产总值(GDP)9075401万元;实现地方财政收入792969万元。
全州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1782元。
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7894321万元。
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360044万元。
2012年末,全州户籍人口1374726人。
全州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为98.69%。
全州共有普通中等学校94所,成人及普通高等学校2所,特教学校1所;公共图书馆10个;医院病床床位数6828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7445人。
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简称巴州)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南部。
东经82°38′—93°45′,北纬35°38′—43°36′之间。
东邻甘肃、青海;南倚昆仑山与西藏相接;西连和田、阿克苏地区;北以天山为界与伊犁、塔城、昌吉、乌鲁木齐、吐鲁番、哈密等地、州、市相连。
全州行政面积为471526平方公里,占新疆总面积的四分之一,是中国面积最大的自治州。
总人口1374726人,其中农业人口712913人。
“巴音郭楞”系蒙古语,意为“美丽富饶的流域”。
巴州地貌分属天山山脉、塔里木盆地东部和昆仑山、阿尔金山等三个地貌区,基本格局呈“U”字形,在全州总面积中,山地面积22.5万平方公里,占全州总面积的47.7%;平原总面积24.66万平方公里,占52.3%,其中戈壁沙漠14.3万平方公里,占30.3%。
巴州属典型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春季升温快而不稳,秋季短暂而降温迅速,多晴少雨,光照充足,空气干燥,风沙较多。
其中,南5县(市)即库尔勒、尉犁、轮台、且末和若羌属塔里木盆地东部暖温带干旱区,该区的农业气候优势是光热充足,热量资源比较丰富。
冬夏和昼夜温差大,空气干燥,≥10℃积温3870—4300℃,无霜期175—200天。
非常适宜棉花、香梨、杏、红枣、蔬菜等作物的生长;北4县即焉耆、和静、和硕、博湖和乌拉斯台、清水河两场属焉耆盆地中温带区,该区域日照充足,气候温和,≥10℃积温3420—3580℃,无霜期平均175左右,非常适宜小麦、玉米、甜菜、工业番茄、色素辣椒、打瓜、酒花、孜然、葡萄等作物的生长。
巴州独特的农业气候资源孕育出许多独具特色的农产品。
驰名中外的新疆特色名牌产品“库尔勒香梨”的主要产地就在巴州的库尔勒市,产品远销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及东南亚国家和地区。
巴州还是中国优质棉花重要产区之一。
工业用番茄红色素含量高,品质优良,是国内重要的蕃茄酱生产基地。
巴州境内有塔里木河、开都河、孔雀河、迪那河、车尔臣河、米兰河等主要河流,具有发展现代农业的良好前景。
2012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869053万元;全州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1782元。
全州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为99.96万亩,粮食作物产量437561吨;棉花种植面积为321.49万亩,棉花产量466892吨;蔬菜种植面积为86.15万亩,蔬菜产量3478807吨;牲畜年末存栏数370.23万头。
种植业概况巴州是典型的绿洲生态农业区,农业资源十分丰富,适宜于小麦、玉米、棉花、甜菜、加工番茄、瓜果及多种经济作物的生长,具有发展高产、优质、特色农业的自然及品种优势。
库尔勒香梨是我州特有的产品,以其优异的品质享誉中外。
加工番茄、打瓜籽、孜然、工业辣椒、啤酒花等品质优良,远销国内外。
库尔勒还是国家优质长绒棉生产基地。
2012年,年末实有耕地面积551.23万亩,农业机械总动力1932012千瓦,有效灌溉面积496.59万亩,农作物总播种面积574.59万亩,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为99.96万亩,粮食作物产量437561吨。
畜牧业概况巴州草原辽阔,水草丰茂,有全国著名的巴音布鲁克大草原,素有“酥油草地”之称。
2012年,全州牲畜存栏370.23万头;总产肉量116329吨;羊毛产量5149吨;牛奶产量86037吨;禽蛋产量21028吨。
近几年,巴州在继续发展草原畜牧业的同时把发展农区畜牧业做为增长农村经济、增加农牧民收入又一重要产业对待,狠抓了农区畜牧业的发展。
通过农区养殖、育肥业的异军突起,带动了全州牲畜周围加快,商品率较大提高,牧业产值、经济收入逐年增加,为丰富人民群众菜篮子、平抑物价、安定人心、稳定社会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林业概况我州林业建设成绩显著,森林面积不断扩大。
2012年,全州共完成人工造林定植面积15.3万亩,合格面积12.01万亩。
全州森林总面积1399万亩,覆盖率达到1.97%,绿洲森林覆盖率20.3%。
全州有自然保护区5个,面积为14.93万平方公里,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个,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2个。
2012年全州林果面积201.56万亩,比上年增加10.13万亩,总产量76.30万吨,比上年增长92.6%。
主要特色林果产品产量逐年增加。
今后我们将把改善生态环境,保障西部大开发战略顺利实施作为林业建设的根本出发点。
根据国家“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部”的总体设想和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使大开发与生态环境改善相协调,围绕“一河一湖,两盆地”(塔里木河流域、博斯腾湖、焉耆盆地、塔里木盆地南缘)的生态保护和治理,全面实施“绿洲秀美”工程、“绿色通道”工程、“生态园林”工程,确保自治州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工业发展工业经济概况近年来巴州大力推进石油石化、矿产、农副产品加工和绿色能源等产业,新型工业化发展步入快车道。
2011年,全州实现生产总值(GDP)799.87亿元,比上年增长7.2%,其中:第一产业130.11亿元,比上年增长5.8%;第二产业527.92亿元,比上年增长5.8%;第三产业141.84亿元,比上年增长13.4。
三次产业结构为:16.9:64.5:18.6。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52.9亿元,比上年增长5.9%。
工业经济效益2011年原油产量584.12万吨;天然气产量172.17亿立方米;原煤产量313.56万吨;发电量43.44亿千瓦时;水泥产量195.76万吨;钢材121.21万吨。
工业固定资产投资201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416.88亿元,比上年增长15.7%。
其中,地方218.07亿元,比上年增长28.5%;农二师23.4亿元,比上年增长35.2%;中央、自治区单位175.41亿元,比上年增长1.2%。
人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30518元,比上年增长12.0%。
综合实力财政收入国家财政参与社会产品分配所取得的收入,是实现国家职能的财力保证。
财政收入所包括的内容凡经变化,目前主要包括:各项税收包括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土地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城市土地使用税、印花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关税、农牧业税和耕地占用税等。
国民生产总值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总称。
它是我国所有常住单位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它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加上来自国外的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减去付给国外的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
与国内生产总值不同,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生产概念,而国民生产总值是个收入概念。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是社会固定资产再生产的主要手段。
通过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活动,国民经济不断采用先进技术装备,建立新兴部门,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和生产力的地区分布,增强经济实力,为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创造物质条件。
这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固定资产投资额是以货币表现的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活动的工作量,它是反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速度、比例关系和使用方向的综合性指标。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按经济类型可分为国有、集体、个体、联营、股份制、外商、港澳台商、其他等。
按照管理渠道,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分为基本建设、更新改造、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其他固定资产投资四个部分。
存款指某一时点城乡居民存入银行及农村信用社的储蓄金额,包括城镇居民储蓄存款和农民个人储蓄存款,不包括居民的手存现金和工矿企业、部队、机关、团体等单位存款。
职工平均工资指企业、事业、机关单位的职工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每人所得的货币工资额。
它表明一定时期职工工资收入的高低程度,是反映职工工资水平的主要指标。
计算公式为:职工平均工资=报告期实际支付的全部职工工资总额/报告期全部职工平均人数农牧民人均纯收入是指农村居民总收入中扣除各种费用性支出后的剩余部分再除农村居民人数,所得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它是反映农民实际收入水平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