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州土地利用现状及其对策分析
- 格式:docx
- 大小:28.24 KB
- 文档页数:3
巴中市巴州区水土流失成因、危害及防治对策摘要:巴州区水土流失面广量大,严重的水土流失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对水土流失的成因和潜在危害的分析,结合巴州区实地特点,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对策水土流失巴州区巴州区地处四川东北部边缘,位于大巴山南麓,幅员面积2652.16km2,境内水文网系密集,属嘉陵江流域渠江水系,据1999年10月卫片遥感技术调查界定,全区水土流失面积占总面积的61.54%,按各级土壤侵蚀模数计算,年均侵蚀量为607.7吨,严重的水土流失制约了巴州区经济的发展。
一、水土流失的成因1、自然因素。
降雨集中、强度大、地表径流峰高量大。
巴河上的大佛寺水文站多年资料显示,洪水期巴河水流含砂量为4.6kg/m3,冬春枯水期为0,相差极大,充分证明暴雨强度大小是巴州区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据气象资料记载,巴州区7、8、9三个月的降雨量占全年的53%,又特别是9月暴雨集中,而秋后粮食全部收割,耕地覆盖率底,处于烈日下的裸露表土突然受暴雨冲刷,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
坡度陡峻、地形破碎,岩性较弱、易于风化。
构成山峰基岩是泥岩和砂岩,成不等厚互层,坡角一般在25度以下,但陡的坡角在30~70度之间,由于沟谷纵横,地形零星破碎,地面径流顺坡而下而与山坡形成立体侵蚀,增加了侵蚀面积和强度;巴州区泥岩面积为1151.5km2,占土地总面积的45%,形成了缓坡,而耕作带大多分布在缓坡,泥岩极易风化水蚀,在暴雨和重力作用下,极易造成严重水土流失。
2、人为因素。
人口稠密,垦植率高。
过去50年间,巴州区人口密度从原来的252人/km2增加到385人/km2,由于人口猛增,耕地资源相对锐减,我区的耕地由山底一直垦植到山顶。
耕作不当,重用轻养。
土地利用率不断提高,而投入没有相应增加,2005年巴州区年复种指数为238%,但是在培育地力、涵养土地方面却没能得到重视,使土壤肥分积累与消耗之间不平衡,造成了土壤向紧实化、板结化发展。
巴州种畜场农田土壤养分状况分析及改良培肥对策巴州种畜场农田土壤养分状况分析及改良培肥对策瓤壤凌喾辞蔽2011年第2期巴州种畜场农田土壤养分状况分析刘克桐1,21蔡新’1.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种畜场.新疆巴州8414002.河北省土壤肥料总站.石家庄050021及改良培肥对策农田土壤肥力状况直接影响到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通过测定土壤养分含量,制定科学合理施肥制度是降低农业投入成本,获得高产,稳产的重要条件.2008年,巴州种畜场和巴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土肥站合作.共同开展巴州种畜场土壤养分调查工作.通过土壤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化验,基本摸清了巴州种畜场农田土壤养分状况和分布规律,并与1982年巴州种畜场第二次土壤普查养分测定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巴州种畜场农田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19.3g/l,g,中等含量等级,与1982年的28.4g/l,g相比,降低了9.1g/kg;碱解氮109mg/l【g,高含量等级,与1982年的55mg/kg相比,提高了54mg/kg;有效磷为22mg/kg,高含量等级,与1982年的7mg/kg相比,提高了15mg/kg;速效钾为112mg/kg,中等含量等级,与1982年的185mg/I,g相比,下降了73mg/kg.1巴州种畜场农田土壤状况野外取土工作于2008年10月底完成,全场14000(667m2)耕地共采集土样204个,微量元素土样27个,测试项目有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部分样品测试全氮,全磷,全钾,总盐,PH,锌,铜,铁,锰等项目,分析项次达1074项次,2010年1月完成室内分析工作.表1巴州种畜场农田土壤养分平均含量状况有机质(g俺)Iliad(me.g)有效礴(n1)速效钾(加g他)样本数平均值变幅样本数平均值变幅样本数平均值变幅样本数平均值变幅有机质(g/kg)碱解氮(nkg)有效磷(nt昏/kg)速效钾(n/kg)样本数平均值变幅样本教平均值变幅样本数平均值变幅样本数平均值变幅1.1土壤有机质巴州种畜场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在9.1-’36.6g/kg,平均含量为19.3g/kg,属中等含量等级,与1982年的28.4g/kg相比,降低了9.1g/kg.含量在20~40g/kg属高等级,面积5780(667~),占总面积的41.3%;含量在10~20g/kg属中等等级,面积7920(667m~),占总面积的56.6%;含量在6.0~10g/l,g属低等等级,面积300(667~),占总收稿日期:2011-02-20面积的2.1%.1.2土壤碱解氮巴州种畜场耕层土壤全氮含量为0.036%”-0.21%.平均含量为O.11%,样本数21个,属中含量等级.土壤碱解氮含量在37”-242mg/kg,平均含量109mg/kg,属高含量等级,与1982年的55mg/kg相比,提高了54mg/kg.土壤碱解氮含量大于110mg/kg属极高含量等级.面积为4692 (667m~),占调查耕地总面积的33.5%;含量在80~110mg/ kg属高含量等级,面积为4400(667rn2),占总面积的31.5%;含量在50~110mg/kg属中含量等级,面积为3240 (667m2),占总面积的23.1%;含量在30”-50mg/kg属低含量等级,面积为1668(667m2),占总面积的11.9%.1.3土壤有效磷巴州种畜场耕层土壤全磷含量为0.064%,-,0.12%.平均含量为0.083%,样本数21个,属高含量等级.土壤有效磷含量为1~77mg/kg,平均含量为22mg/kg,属高含量等级,与1982年的7mg/kg相比,提高了15mg/kg.土壤有效磷含量大于40mg/kg属极高含量等级,面积为1495(667m2), 占调查耕地总面积的10.7%;含量在20”-40mg/kg属高含量等级,面积为3315(667m2),占总面积的23.7%;含量在10”-20mg/kg属中含量等级,面积为4355(667rn~),占总面积的31.1%;含量在5~10mg/kg属低含量等级,面积为1755(667m2),占总面积的12.5%;含量低于5mg/kg属极低含量等级,面积为3080(667~),占总面积的21.8%.1.4土壤速效钾巴州种畜场耕层土壤速效钾含量为26~481mg/kg,平均含量为112mg/kg,属中含量等级,与1982年的185mg/kg相比,下降了73mg/kg.土壤速效钾含量大于300 mg/kg属极高含量等级,面积为260(667m2),占调查耕地总面积的1.4%;含量在200~300mg/kg属高含量等级,面积为455(667m2),占总面积的3.2%;含量在100~200rng/l【g属中含量等级,面积为5590(667m2),占总面积的39.9%;含量在50~100mg/kg属低含量等级,面积为6045(667m2),占总面积的43.2%;含量小于50mg/kg属极低含量等级,面积为1650(667rn~),占总面积的11.9%.1.5土壤微量元素巴卅i种畜场耕层土壤有效锌含量为0.17”2.52mg/kg,平均含量为0.56mg/kg,属于低含量等级,缺锌.土壤有效锰含量为2.1~8.9mg/kg,平均含量为5.3mg/kg,属于低含量等级,缺锰.土壤有效铁含量为6.9--36.9mg/kg,平均含量为26.3mg/kg,属于高含量等级,含量丰富.土壤有效铜含量为1.25.18mg/kg,平均含量为2.99mg/kg,属高含量等级.含量丰富.(下转第5O页)巍霹凌斟枝2011年第2期温室大棚番茄平衡施肥技术要点马卡西?阿斯哈提’.李国萍1.阿勒泰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2.阿勒泰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新疆阿勒泰836500l?IIJ l’~,-IIll’#L?14”1Itf4-fIIl”#’lIll’~l…?【1lj?…?1nl~liil~f?i.#-itit.~ill14-f}1t.4-iftl’~llll’#’fIll’#lIll’#t…?…??llIl?…?lIIl~t…?…?lflt’#lIfl~’l…?…?…?llit”~l…?…?IIti’#’tIIf’#’l…?lIJl’~l ili’#llil?lIlI?Ilil’~l番茄为番茄属番茄科植物,适应性强,结果期长,产量较高.番茄根系发达.番茄喜温,喜光,耐肥,较耐旱,忌连茬.番茄对土壤通气条件要求较高.在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粘壤土上栽培能提高产量.长期以来,由于在番茄施肥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农村中偏施,乱施和盲目施肥现象严重.为了解决番茄供求问题和增产不增收的问题.引导广大菜农在番茄生产中,番茄缺什么元素就补什么元素,土壤缺多少就补多少,走科学施肥的道路,特提出以下要求.1技术要求番茄平衡施肥是根据番茄对各种营养元素的需求和土壤的供应状况,合理施用肥料,既要满足无公害蔬菜高产和改善品质的要求,又要做到不断提高和保持土壤肥力,防止环境污染.番茄营养特性:番茄生长期长.具有边采收边结果的特点.所以养分需求较多.每生产1000kg番茄果实需吸收氮(N)2.1~2.7kg,磷(P205)0.5加.8kg,钾(1(20)4.3~4.81【g,钙(GaO)2.2~4.2kg,镁(MgO)O.5”0.9kg.对钾的需要量特别大,是喜钾作物.在施肥上要多施有机肥以改良土壤.重视磷,钾肥的施用,保证氮,磷,钾养分的平衡供应,注意钙, 铁,锰,锌等微量元素的施用.2肥料配方重施有机肥是保护地番茄高产优质的基础.但是有机肥一定要经过充分腐熟后再施用,否则田间施入未经腐熟的有机肥后,有机肥腐熟产生有害气体,使番茄在定植后出现中毒以及烧根现象.因此,以有机肥为主,重在底肥,合理追肥,控制氮肥用量,提倡使用专用肥和生物肥,保持土壤肥力平衡.新建冬暖大棚,目标产量为4000--6000kg/667m2,一般施入优质农家肥4~8t/667m”,氮肥20-25kg/667m2(1/ (上接第49页)1.6土壤总盐及PH巴州种畜场耕层土壤总盐含量为0.15%~2.41%,平均含量为0.96%.土壤PH7.95~8.67,平均值为8.24.土壤有轻度盐碱化现象,土壤PH较高,碱性大,部分地块土壤含盐量高,若管理措施不当,不利于作物正常生长.2巴州种畜场土壤主要问题巴州种畜场耕层土壤PH较高,部分土壤含盐量高,有轻度盐碱化现象.土壤有机质,速效钾含量下降趋势明显, 分别比1982年下降32%和39.5%.土壤养分不协调,土壤氮素,磷素含量含量属中,高含量等级,土壤速效钾含量属中,低含量等级,土壤缺锌,缺锰.地块间养分差异明显,各种养分含量变幅较大.3巴州种畜场土壤改良培肥措施3.1增施有机肥有机肥养分含量全面,含有作物所需各种养分,尤其钾素含量较高.增施有机肥对补充平衡土壤养分,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微生物活性,改善土壤保水,保肥,供肥能力.降低土壤PH具有明显作用,是作物获得高产的重要措施.应大力推广秸秆直接还田,覆盖还田.发展畜牧养殖, 搞好过腹还田.设施农业经济作物增施商品有机肥.3_2注重盐碱地改良搞好田间排灌设施建设,通过水利工程设施秋季冬灌淋洗土壤盐分,清挖排渠,降低地下水位,抑制土壤蒸发,减少耕层盐分积累,抓好工程治碱.发展水稻种植,以水洗盐, 以水压盐,通过合理耕作,种植,推广垄沟种植,增施有机肥料,推广秸秆,地膜覆盖,推进农艺治碱.筛选板椒,番茄,西瓜,小麦,玉米等主要作物耐盐碱品种.推进生物治碱.对重度盐碱化土壤,配合使用石膏,磷石膏,亚硫酸钙,亚硫酸铁等土壤改良剂以及硫酸铵等酸性肥料和生理酸性肥料中和土壤碱度,搞好化学治碱.3.3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针对巴州种畜场土壤养分状况及主要问题,按照稳氮,控磷,补钾,配微原则,推广科学施肥技术.3.3.1稳定氮肥投入推广氮肥深施技术,与磷肥,钾肥配合使用,提高氮肥利用率.针对土壤剖面构型呈上粘(重)下沙(轻)或整体沙质的土壤,按照少量多次原则,基肥少施,增加追肥次数.西瓜,辣椒,果树,甜菜等忌氯作物忌施氯化铵,氯化钾以及含氯复混(合)肥料.3.3.2控制磷肥用量磷肥的后效期较长,易被土壤固定,在土壤中移动范围小.富磷地块可以少施或不施磷肥,充分利用前茬作物磷肥后效.缺磷地块可结合基肥一次全部施入,推广磷肥深施, 与有机肥掺合条施,穴施.3.3.3多渠道开展补钾配微通过增施有机钾(有机肥),补充无机钾,推广生物钾(解磷,解钾微生物肥料)等多种渠道,开展土壤补钾工作. 通过实施土施和根外追肥(叶面喷施)途径,重点配合施用锌,锰,硼等微量元素肥料.收稿日期:2011-02-20瓣黛—蠢羹。
土地资源管理中现存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发布时间:2022-09-19T06:26:36.282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2年10期作者:玛合皮扎·巴岱泥[导读] 目前,我国土地资源管理引起了社会部门的高度重视,为了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就需要加强对土地资源的高效管理。
玛合皮扎·巴岱泥新疆众科云图测绘服务有限公司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摘要:目前,我国土地资源管理引起了社会部门的高度重视,为了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就需要加强对土地资源的高效管理。
土地资源是我国现代化城市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基础条件,通过对土地资源的合理规划和管控,能够实现经济水平的全面提升,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
现阶段我国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土地资源的需求量也在逐步的增加,相应的土地资源管理部门需要提高对土地的管理效率。
强化土地资源管理的相关力度,有效地解决土地资源管理中现存的一些问题,避免出现土地资源紧缺和浪费的现象,实现土地资源的全面管控,发挥土地资源应有的价值与作用。
关键字:土地资源;管理问题;解决措施引言城乡一体化建设是现代化城市发展的一个关键趋势,城乡一体化建设能够推进农村城市化以及城乡产业化的全面发展。
不仅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强化地区的服务管理水平,同时还可以实现对土地资源的科学利用。
土地资源的管理会决定一个地区城乡发展的重要成果,只有有效的解决目前城乡规划建设过程中与土地管理之间的矛盾,才可以推动土地管理工作的合理应用以及现代化规划建设的发展力水平。
1城乡规划建设与土地管理的关系1.1土地管理是城乡规划的关键内容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我国的城乡规划建设与土地管理都是未来国家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内容。
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土地资源的使用效率,同时还可以促进一个地区的全面建设。
总体而言,在城乡规划过程中要提高土地资源的质量,不仅要保证乡村居民的生活环境提高整体的布局,还要提高民众对于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巴州农田防护林存在问题及对策
杨新辉
【期刊名称】《新疆林业》
【年(卷),期】2004(000)004
【摘要】1989年,巴州基本实现了农田林网化。
农田林网化的基本实现,明显起到了防风固沙、生物排碱、改良土壤、调节气候作用,改善了农区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为巴州农业连年获得丰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现有农田防护林在巩固提高方面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总页数】1页(P41)
【作者】杨新辉
【作者单位】巴州林业技术推广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
【相关文献】
1.诵好中华经典诗文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以巴州图书馆开展“书香巴州·经典诵读”品牌活动为例 [J], 阿玉孜曼
2.巴州区:"巴州社保"焕新颜,彰显服务新气象 [J], 陈洪林;樊德富
3.农田防护林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 [J], 张明领
4.让巴州葡萄酒香飘四海——巴州酿酒葡萄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思路探讨[J], 斯琴;王雨;古丽先·克里木;王允栋
5.巴州全面实施农田防护林网建设及林果高产示范工程 [J], 张苏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论四川巴州区高标准农田建设现状与对策陈廷玺【摘要】全面分析了巴州区农田现状,论述了2011-2020年期间巴州区在五大片区实施四大工程,提高三大能力,提升两大产业,即城郊台坎状中丘片、西部中丘中谷区、东部高丘宽谷区、西南部中丘中谷区、南部阶梯状高丘窄谷区的回风办事处西华村、巴州镇大连山村等30个乡镇(办事处)168个村966个社,实施田间基础设施工程、地力建设工程、科技支撑工程、耕地质量监测工程,建成高标准农田1.67×104hm2,提高农田排灌能力、土壤培肥能力、农机作业能力,提升优质粮油和优质蔬果产业,实现年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期刊名称】《耕作与栽培》【年(卷),期】2011(000)001【总页数】4页(P4-7)【关键词】农田;高标准;建设;生产能力【作者】陈廷玺【作者单位】四川巴中市巴州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四川巴中635004【正文语种】中文四川巴州区位于四川东北部大巴山南麓,地处东经106° 21′~107°07′,北纬31°31′~32°04′,境内多低山,兼有少量中山,沟谷切割深50~600m,多中谷、窄谷,少宽谷,山体为典型桌状山,年平均气温为17.1℃,积温5142℃,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462.1h,年太阳总辐射量为92kcal/cm2,年平均降雨量为1113mm。
幅圆面积2562.2km2,耕地面积77500 hm2,其中田42500hm2,地35000hm2,土壤为水稻土、冲积土、紫色土、黄壤土等4大土类,其中水稻土占59.7%,紫色土占39.2%,冲积土占0.7%,黄壤占0.4%。
土壤质地以轻壤、中壤为主,分别占耕地的41.0%、28.29%。
辖23镇25乡和1个农村办事处2个城市街道办事处,85个居民委员会,799个村民委员会,4829个农业社,136.65万人,其中农村人口109.26万人。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水资源利用的进展及策略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水资源利用的现状及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通过对该地区水资源的调查和分析,发现该地区水资源利用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水资源分布不均、水资源污染严重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系列的策略,包括加强水资源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加强水资源保护等。
这些策略将有助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水资源利用;现状;问题;策略一、研究背景和意义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隶属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南部,境内有高山、盆地、河流、湖泊、戈壁、沙漠和平原绿洲,属中温带和暖温带大陆性气候。
总面积47.15万平方千米,辖1个县级市库尔勒市、7个县和静县、若羌县、且末县、轮台县、和硕县、博湖县、尉犁县、1个自治县焉耆回族自治县。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市常住人口为1613979人。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是我国西北地区的一个重要农业区,其农业生产对水资源的需求量较大。
然而,由于该地区水资源的稀缺性和不均衡性,水资源的利用和管理一直是该地区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
因此,对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水资源的利用进行深入研究,探索可行的水资源管理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发展义。
首先,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农业生产对水资源的需求量逐年增大。
然而,该地区水资源的稀缺性和不均衡性,导致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严重制约了该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
因此,对该地区水资源的利用进行深入研究,探索可行的水资源管理策略,对于保障该地区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其次,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是我国西北地区的一个重要生态区,其生态环境对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由于该地区水资源的稀缺性和不均衡性,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滥用已经对该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浅谈巴州矿产资源分布与开发利用现状评价作者:文英来源:《新农村》2010年第12期摘要:新疆巴州地域辽阔,资源丰富,依托资源优势发展地方经济,是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关键。
本文就新疆巴州矿产资源现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以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发挥矿产资源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矿产资源;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巴州矿产资源是兴国安邦的基本条件,是国计民生的根本依托,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
因此,矿产资源的勘探与开发就成为巴州经济增长的支撑和平台。
充分利用巴州的矿产资源优势,发展特色经济,将矿产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进而变为经济优势,才能真正实现巴州经济的快速增长。
一、巴州主要矿产资源分布巴州面积48.27万平方公里,占新疆总面积的四分之一,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地级行政区。
巴州地域辽阔,地貌复杂,地形多样,北有天山,南有昆仑山和阿尔金山,中部是盛产石油、天然气的塔里木盆地,素有“聚宝盆”之称。
主要矿产资源分布有:罗布泊钾盐湖位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内,面积10350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干盐湖之一;红柱石主要有库尔勒市西部北山区苏克塔格能厄肯、忙拉克艾肯和焉耆县霍拉沟上游塔什阔坦红柱石矿床;蛭石主要分布在尉犁县且干布拉克,目前已初步探明该矿是一个以蛭石为主并伴有磷灰石,透辉石、金云母的综合性大型非金属矿产基地,且干布拉克蛭石矿为世界级的超大型矿床;石棉主要分布在阿尔金山和东昆仑山一带的若羌县和且末县境内,主要是依吞布拉克石棉矿、阿帕石棉矿、英格里克石棉矿和几里阔勒石棉矿;菱镁矿和静县哈勒哈特菱镁矿位于开都河支流哈勒哈特沟上游南岸,距和静县城约205公里,该矿床规模巨大;巴州煤炭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库尔勒市塔什店、轮台县阳霞及和静县北山一带。
已探明储量7.8亿吨,远景储量20亿吨以上;花岗岩主要分布在和硕县坎尔洞地区;巴州的玉石开采及加工主要集中在且末和若羌两县,特别是且末县是闻名世界和田玉的主要产地,所开采的玉石多年来产量和质量一直列全国首位。
谈新疆巴州高效节水工程现状及发展依据巴州水土资源状况及高效节水工程建设情况,分析了高效节水工程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问题对巴州田间高效节水工程发展模式进行了分析及初步探索。
标签:新疆巴州;高效节水工程;现状及发展1、巴州地区概况1.1 行政区域。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简称巴州),地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南部,位于东经82°38′—93°45′、北纬35°38′—43°36′之间。
东邻甘肃、青海,南倚昆仑山与西藏相接,西连和田、阿克苏,北以天山为界与伊犁、塔城、昌吉、乌鲁木齐、吐鲁番、哈密等地、州、市相连。
全州行政面积47.15万km2,占全疆总面积的三分之一,是中国面积最大的自治州,辖焉耆、和静、和硕、博湖、尉犁、轮台、若羌、且末和库尔勒市八县一市,62个乡,23个镇,1个区,5个办事处,驻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二师的17个农垦团场3个建筑团场,5个国营农牧场。
1.2 水资源概况。
新疆巴州属干旱缺水地区,地表水径流量为106.3亿m3,地下水与地表水非重复计算量为8.0亿m3,水资源总量为114.3亿m3。
境内共有大小53余条河流及69个湖泊,全州可利用地表水水资源总量约为63.5亿m3(除去流出境外和羌塘高原等难以利用河流)。
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上存在不均匀,天山山区和昆仑山区是巴州主要产水区,但天山与昆仑山单位面积降水、产水量相差悬殊,各县拥有的资源量也很不平衡。
并且水资源年内分配不均,但年际变化平稳,水资源的年内分配因受降水,气温、环流形势的影响,夏季最多,冬季最少,农业春旱情况时有发生,表现为季节分配很不平衡,而年际变化基本平衡。
2014年全州地方总用水量为46.31亿m3,其中地表水用水量为30.72亿m3,地下水用水量为15.59亿m3 。
用水量中农田灌溉用水量为30.46亿m3,约占总用水量的65.77%,(约有200万亩农田为不充分灌溉);林牧渔用水量为12.06亿m3,约占总用水量的26.04%;工业用水量1.91亿m3,约占总用水量的4.12%;城镇公共用水量0.497亿m3,约占总用水量的1.07%;居民生活用水量为0.703亿m3,约占总用水量的1.53%;生态环境用水量为0.682亿m3,约占总用水量的1.47%。
巴州调研报告巴州调研报告为了深入了解巴州的经济、社会、文化和教育等方面的情况,我们进行了一次调研。
本报告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经济状况巴州是一个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
根据我们的调研结果,巴州的主要经济支柱是农业、旅游和制造业。
农业方面,巴州拥有丰富的农田资源,主要种植水稻、小麦和玉米等作物。
旅游业也是巴州的一个重要来源,拥有许多自然景点和历史遗迹,吸引了许多游客。
另外,巴州的制造业也有一定发展,主要生产纺织品、机械和化工产品等。
二、社会发展在社会方面,巴州的人口数量逐年增加,人口结构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调研结果显示,巴州的城市化进程较快,农村人口逐渐流入城市。
同时,巴州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养老服务等社会问题需要得到更好的解决。
此外,巴州的基础设施建设也有了很大的进展,道路、水电等方面得到一定的改善。
三、文化和教育在文化方面,巴州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传统。
调研发现,巴州的文化活动丰富多样,例如传统节日、戏剧和音乐等。
此外,巴州的教育事业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基础教育日益完善,高等教育也有持续发展。
然而,我们调研发现,巴州的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城市的教育资源更为丰富。
四、环境保护在环境方面,巴州近年来加大了对环境的保护力度。
调研结果显示,巴州的生态环境得到了一定的改善,森林覆盖率上升,河流水质得到改善。
然而,仍然存在一些环境问题,例如城市垃圾处理不完善和水源污染等。
五、发展前景与措施建议巴州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地方,具备良好的发展前景。
为了进一步促进巴州的经济发展,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是发展旅游业,充分利用本地的自然和历史资源;二是加大对制造业的支持力度,建设更高效、环保的生产工艺;三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交通和能源供应的便捷性;四是加强教育均衡发展,提高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五是注重环境保护,加强垃圾处理和水源保护等方面的工作。
同时,巴州还可以加大吸引外来投资的力度,引进更多的技术和人才。
巴中市巴州区耕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的开题报告题目:巴中市巴州区耕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一、研究背景和意义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资源,而耕地又是最重要的土地资源之一。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耕地资源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耕地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显得尤为重要。
而如何评价耕地的利用情况,更好地进行耕地保护和合理利用,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巴中市巴州区作为一个以农业为主导的地区,耕地资源的利用情况十分关键。
因此,对巴中市巴州区耕地的集约利用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不仅有助于研究该区域耕地利用的优劣以及形成合理的耕地利用模式,并且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研究内容本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内容:1. 对巴中市巴州区耕地利用现状进行调研和分析,包括耕地质量、耕地利用方式等方面。
2. 基于耕地集约利用的理论和方法,对巴中市巴州区耕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评估和分析,评价指标包括单位面积产量、土壤质量、资源利用效率等等。
3. 分析巴中市巴州区耕地集约利用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包括土地资源的短缺、农业技术的缺乏、市场机制不完善等方面。
4. 提出巴中市巴州区耕地集约利用的发展对策和建议,包括政策支持、科技创新、市场化推进等方面。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的方法包括文献调研、实地调查、数理统计、GIS技术等。
其中,文献调研和实地调查用于获取数据和信息,数理统计用于数据的分析和处理,GIS技术用于空间分析和模拟。
四、论文结构本论文将分为五个部分,具体结构如下:第一部分:绪论介绍研究背景、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
第二部分:巴中市巴州区耕地利用现状分析对巴中市巴州区耕地利用现状进行调研和分析。
第三部分:巴中市巴州区耕地集约利用评价基于耕地集约利用的理论和方法,对巴中市巴州区耕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评估和分析。
第四部分:巴中市巴州区耕地集约利用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巴中市巴州区耕地集约利用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第五部分:结论总结全文论点,指出研究的不足和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工程管理54 2015年53期新疆巴州土地整治项目后期管护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亓永合新疆巴州国土资源勘测规划设计院,新疆库尔勒841000摘要:本文阐述了土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的重要性;简单介绍了巴州在后期管护方面的先进模式;并给出加强土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的建议和对策;加强土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宣传;强化群众参与意识,根据管护客体合理确定管护主体;加快土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制度建设,多渠道筹集管护资金。
关键词:土地整理;后期管护;模式探讨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810(2015)53-0054-01引言我国土地整治项目开展已接近20年。
通过完善水利、道路、防护林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缓解了人地矛盾,增加了耕地面积,为全国18亿亩耕地红线做出积极贡献。
随着西部大开发和新疆工作会议的召开,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中央在政策制定和资金使用方面不断向西部倾斜,惠农政策不断出台,土地整理项目逐年增加。
新疆巴州地区2012年共实施土地整治项目20个,整治面积达18万亩;2013年共实施土地整治项目13个,整治面积达10万亩;2014年共实施土地整治项目27个,整治面积达25万亩;2015年共实施土地整治项目26个,整治面积达21万亩。
通过实施土地整治项目,耕地质量和生产能力得到提高,农村生活、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民收入大幅提高。
但是由于土地整治后期管护主体不明确,管护制度和措施没跟不上,监督管护不到位,基础设施基本上是“用的多,管的少”,后期管护问题逐渐显现。
沟渠淤积,闸门损坏、丢失严重,道路林网破坏现象时有发生,整体削弱了土地整治项目的投资效果。
1 土地整治项目后期管护的目的和意义土地整治项目后期管护是土地整治项目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时间最长、问题最多、凸显效益的一个重要阶段。
后期管护是土地整治项目发挥长期效益的保证,是实现农民增收、增效、保持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
作者: 曾秀芹[1]
作者机构: [1]中共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委员会党校,新疆巴音郭楞841000
出版物刊名: 新丝路
页码: 0001-0002页
年卷期: 2020年 第24期
主题词: 巴州;土地开发与水资源;现状;问题;对策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再次强调要推进资源全面节约 和循环利用,实施国家节水行动。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 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习近平总书记 多次就治水兴水发表重要论述。
巴州作为新疆西北边陲重要 地区,土地开发与水资源利用情况直接关系到自治区贯彻落 实党中央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布局,直接关系到自治区 贯彻落实绿色发展新理念的战略部署,直接关系到巴州经济 社会可持续的发展。
巴州土地利用现状及其对策分析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巴州已形成以农产品生产种植为基础,以石油化工、纺织服装、特色农产品加工和优势矿产加工业为主导,以新能源产业、战略
性新兴产业、商贸服务业、旅游业为补充的产业体系。
各类用地矛盾日益突出,
本文通过对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对策和建议,以期为今后土地利用提供
借鉴。
关键词:土地利用特征、问题、对策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简称“巴州”,“巴音郭楞”蒙古语意为“美丽富饶的流域”,地处欧亚大陆腹心,新疆东南部。
全州行政面积47148027.80公顷,占新疆总面
积的四分之一,是中国面积最大的自治州,处于东西交通的中转站,也是南北交
通的纽带,在新疆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承北启南”的特殊地位。
在新疆5横7纵
高速、高等级公路骨架网中,巴州占据了3横3纵,州府所在地库尔勒市是南疆
地区唯一具备公路、铁路、航空和管道立体运输网络的城市,是南疆的交通枢纽。
一、土地利用特征
1.地域广阔,以自然保留地为主,适宜人居土地面积较小
全州国土总面积46.71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疆总面积的四分之一多。
宜农荒
地约有4.6万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塔里木河、开都河、孔雀河、迪那河、车尔
臣河、米兰河流域地带,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地势平坦,宜农荒地在一定范围
内具有利用潜力。
全州建设用地、农林用地、自然保护与保留用地面积的比值为
为1:46.2:271.1,国土空间用地类型以自然保护与保留用地为主,其中沙地、
盐碱地和裸岩石砾地面积为32.88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州面积的比重为70.39%,
这些土地投入成本高,开发利用难度大,不适宜人居住生活;从国土开发利用程
度来看,全州垦殖指数为1.15%,建设用地规模所占比重仅为0.30%,开发利用
程度较低。
2.土地利用区域差异显著,而各分区土地利用各有侧重
从地形地貌来看,巴州可划分为三个地貌单元:天山地区、塔里木盆地东部
冲洪积平原及沙漠地区和昆仑山—阿尔金山地区,境内有高山、盆地、河流、湖泊、戈壁、沙漠和平原绿洲。
基本格局似一个大“U”字型。
天山地区和昆仑山—阿尔金山地区土地利用方式主要以牧草地、林地为主,塔里木盆地东部冲洪积平原
及沙漠地区主要为平原区域,土地利用方式主要以耕地、园地、建设用地为主。
3.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呈不断提高态势
全州对下辖的10个国家级、自治区级工业园区进行了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有所提高。
根据各开发区/园区2019年的综合发展水平
自评报告,10个开发区均已形成一定的建设规模,土地利用率总体较高。
按照《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7年度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更新评价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厅函〔2017〕304号)要求,2017年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全国510个开发区中位列374名,在新疆排名中处于前列。
从县域来看,2011年博湖
县获得全国首届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称号,2016年库尔勒市、若羌县荣获第三届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称号。
二、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1.耕地和基本农田布局有待优化,质量有待提升
永久基本农田局部布局不合理,三线划定时存在冲突。
在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时,受管控指标限制,城镇周边部分不连片、质量一般耕地被划入永久基本农田,
与城镇开发边界冲突,导致城市发展受限,和硕县、博湖县、焉耆县情况尤为严重。
2.水资源紧缺,农业用地耗水量过大,土地利用结构有待优化
2012~2017年期间,巴州用水总量总体呈下降趋势,5年期间共下降了
17.3%。
尽管近年来水资源利用实行规划配置,大力提倡节水灌溉及其相关工程
配套,但水资源供给有限,水土资源不匹配,土地利用结构有待优化,部分农用
地过度利用地下水,导致部分土地沙化或次生盐渍化,土地利用率低,摞荒抛荒
现象时有发生。
3.部分市县的土地供给无法满足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全州2018年建设用地总规模为9.58万公顷,城乡建设用地规模为6.88万公顷,建设用地总规模指标2015-2018年四年时间完成了91.24%,城乡建设用地规
模指标完成了92.60%。
全库尔勒市土地供给情况紧张。
上库产业园区、临空经济
区规划区内重点建设项目正在稳步推进,用地需求很大。
在社会经济发展新旧动
能转换的大环境下,巴州北四县产业正在调整,不能满足北四县特别是焉耆县的
用地需求。
三、对策与建议
1.优化基本农田布局,加大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力度
优化基本农田布局,筑牢粮食安全底线。
根据自然资源部三条控制线原则上
不交叉、不重叠的要求,应对巴州初步划定的永久基本农田现状进一步核实调整,在现状集中连片优质耕地内进行补划,量质并重做好永久基本农田调整补划工作,筑牢粮食安全底线。
2.优化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推动农业退地减水和高效节水,保障工业和生态
用水
巴州农业生产滴灌技术全国领先,优势农产品品质高,发展节水滴灌农业潜
力巨大。
统筹推进农业节水和退地减水,系统考虑开都—孔雀河流域生态保护目标、生态流量和应急补水方案,深入研究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水资源分配的关系,进一步推动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工作。
3.优化国土空间格局,实现多规合一
建议按照巴州“十四五”规划及未来战略发展目标,在保证不突破三条红线的
底线条件下,结合新一轮巴州战略规划定位以及交通发展规划、水利发展规划、
能源发展规划、电力发展规划、油气用地规划等专项规划,各县(市)发展重点、耕地及基本农田保护具体情况,充分对建设用地项目进行前期调研和衔接,积极
引导城市建设向组团式发展,保障重点建设项目的落地和实施,优化国土空间开
发用地布局,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
结束语
当前,巴州正在开展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相关工作,进一步摸清州域资源环
境禀赋特征,找准问题短板和资源环境风险,提出应对举措,做到严守生态安全
底线、国土安全底线、粮食安全底线、边疆稳定繁荣底线和历史文化保护底线,
整体谋划新时代巴州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守护好新疆绿水青山、冰天雪地,
推动绿色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7年度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更新评价工
作的通知》(国土资厅函〔2017〕304号)
[2]2018年巴州统计年鉴
[3]《巴州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文本(2014-2020年)》
[4]巴州2010-2018年土地年度变更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