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肝癌的一级预防
- 格式:pdf
- 大小:10.86 KB
- 文档页数:1
一级预防二级预防三级预防四级预防的内容大家好,今天我要和大家聊聊预防疾病的知识。
我们都知道,预防胜于治疗,所以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如何做好预防工作。
那么,什么是一级预防、二级预防、三级预防和四级预防呢?接下来,我将从这几个方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我们来说说一级预防。
一级预防是指在疾病发生之前,通过改善生活习惯、加强锻炼、保持良好的心态等方式,来降低患病的风险。
比如,我们要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这样可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我们还要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食物,这样可以降低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一级预防就是要从源头上减少疾病的发生。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二级预防。
二级预防是指在疾病发生之后,通过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等方式,来阻止疾病的发展。
比如,我们要定期进行体检,这样可以及时发现身体的问题;如果发现自己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症状,要及时去医院就诊,接受专业的治疗。
二级预防就是要在疾病发展初期采取措施,防止病情恶化。
再来看三级预防。
三级预防是指在疾病已经发生并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害之后,通过治疗、康复等方式,来减轻疾病带来的影响,提高生活质量。
比如,我们得了感冒发烧,要去医院看病,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如果患上了严重的心脏病、癌症等疾病,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争取早日康复。
三级预防就是要努力减轻疾病带来的负担,让患者能够更好地恢复健康。
我们来看看四级预防。
四级预防是指在疾病已经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况下,通过关爱患者、提供心理支持等方式,来帮助患者度过难关。
比如,我们要关心身边的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帮助;对于患有严重疾病的患者,我们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
四级预防就是要关注患者的身心健康,让他们在面对疾病时能够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总结一下,一级预防是通过改善生活习惯、加强锻炼等方式降低患病风险;二级预防是通过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等方式阻止疾病发展;三级预防是通过治疗、康复等方式减轻疾病影响;四级预防是通过关爱患者、提供心理支持等方式帮助患者度过难关。
第一级预防名词解释
第一级预防是指在疾病发生之前采取的措施,旨在减少疾病在人群中的传播。
其基本思想是,从疾病发生的第一步开始,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第一级预防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健康教育:通过宣传和教育,让人们了解疾病的基本知识,如如何保持个人卫生、避免接触病原体等,从而增强自我保健意识。
2. 环境卫生:保持公共场所和周围环境的清洁和卫生,包括饮食业、医疗机构等,以减少疾病的传播。
3. 疾病控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如疫苗接种、疾病监测、治疗和隔离等,来控制疾病的传播。
4. 个人行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以提高身体免疫力,降低患病风险。
第一级预防是疾病预防的核心,其目的是减少疾病在人群中的传播,降低疾病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在实践中,第一级预防需要结合各种干预措施,综合运用,以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肝癌肝癌(liver cancer)是死亡率仅次于胃癌、食道癌的第三大常见恶性肿瘤,初期症状并不明显,晚期主要表现为肝痛、乏力、消瘦、黄疸、腹水等症状。
临床上一般采取西医的手术、放化疗与中药结合疗法,但晚期患者因癌细胞扩散而治愈率较低,因此要做到肝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做好肝癌的预防工作,坚持“管水、管粮、防肝炎”的肝癌预防七字方针。
肝癌的病因我国肝癌的主要病因因素,有病毒性肝炎感染,食物中的黄曲霉毒素污染,以及农村中饮水污染。
(1)已知的肝炎病毒至少有A,B,C,D,E,G等类型,病毒性肝炎与肝癌关系主要为乙型与丙型肝炎即HBV与HCV。
肝癌患者中约有1/3的病人有慢性肝炎史,澳抗(HbsAg)阳性率明显高于低发区,已发现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和乙型的感染一样,与肝癌发病有密切的关系,乙肝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肯定是促癌因素之一。
(2)肝癌患者中合并有肝硬化者约50%~90%,近年来发现丙型病毒性肝炎发展为肝硬化的比例不低于乙型肝炎。
(3)动物实验证明,黄曲霉素的代谢产物为黄曲霉毒素B1有强烈的致癌作用,存在于霉变的玉米,花生等食品中,食品被黄曲霉毒素B1污染严重的地区,肝癌的发病率也较高。
亚硝胺类、偶氮芥类、酒精、有机氯农药等均是可疑的致癌物质。
(4)一些饮用水常被多氯联苯、氯仿等污染,近年来发现池塘中生长的蓝绿藻是强烈的致癌植物,可污染水源。
寄生虫病如华支睾吸虫感染可刺激胆管上皮增生,可导致原发性胆管癌。
(5)长期酗酒是损害肝脏的第一杀手。
这是因为酒精进入人体后,主要在肝脏进行分解代谢,酒精对肝细胞的毒性使肝细胞对脂肪酸的分解和代谢发生障碍,引起肝内脂肪沉积而造成脂肪肝。
饮酒越多,脂肪肝也就越严重,还可诱发肝纤维化,进而引起肝硬化。
其次,吃霉变的花生、玉米以及用地沟油炸出来的油条也可使肝癌的发生率增加33%~66%。
20世纪70 年代我国结合国情提出“改水、防霉、防肝炎”的肝癌一级预防七字方针,仍然有用,并已经获得初步有益,而在世界范围内,预防肝癌的主要措施为乙型肝炎疫苗,经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的人群,起HBsAg的携带率仅为1%到2%。
肝癌——子女是一级预防对象发病特点:突然消瘦、黑痣增多如果父母被查出肝癌,子女可是一级预防对象,因为乙型肝炎病毒的垂直传播,易造成肝癌的家族聚集倾向,更何况我国85%~90%的肝癌患者都来自乙肝。
特别是携带乙肝病毒的母亲,其后代发生肝癌几率较高。
因此,家有肝癌患者,其子女无论身体好坏都要进行1次全面的肝脏检查,如肝功能全项、B超等。
如果查出同样患有乙肝,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抗病毒治疗、保肝治疗等;如果没有乙肝病患,要在日常饮食、生活起居等方面大加注意,以防其向癌变方向发展。
因此,肝癌患者的子女要管好“嘴”:不吃臭豆腐、发酵酸菜、豆腐乳等霉腐食物;不吃发芽的食物,如豆芽、发芽的土豆等;不吃油炸食物,同时要戒酒;不要乱服用药物或是保健品。
另有研究表明,肝癌患者缺乏微量元素硒,因此缺硒也是诱发肝癌的因素之一。
肝癌患者的子女可适当补充硒类药物,一般是1片50毫克,1天补100毫克,但不要随意吃含硒的保健品。
还有就是提醒肝癌患者的子女,如果突然出现不明原因消瘦、肝区(即右侧肋下)疼痛、眼周围发黑、乏力等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排查肝癌,特别是身上黑痣突然增多时,不排除肝癌的可能,大家要留意观察。
一些癌症遗传倾向明显家族中曾经有人患癌,这是否意味着后代中肯定也会有人“在劫难逃”?对此,西安交大一附院肿瘤中心乳腺甲状腺外科主任何建军告诉记者,癌症与遗传有很大关系,比如说乳腺癌患者如果BRCA1或BRCA2发生基因突变,后代患病率就很高,但并不意味着乳腺癌都有可能遗传。
陕西省肿瘤医院胸外科主任付改发称,癌症没有遗传的必然性,但有些癌症,如乳腺癌、结肠癌、肺癌、食管癌、视网膜细胞瘤等癌症比其他肿瘤更有遗传倾向。
有些癌症,虽说有遗传倾向,但癌症的发生,既有家族性,同时绝大多数又与不良的饮食和环境因素密不可分,是它们共同作用的结果。
采访中,专家们一致认为,癌症的发生决定于内因和外因,在具有遗传特征的基础上,癌症是否形成,还取决于精神、环境、饮食及生活习惯等诸多后天因素及外界致癌物的综合作用。
《中国肝癌一级预防专家共识》要点中国肝癌一级预防专家共识主要包括以下要点:一、肝癌的流行状况:肝癌是全球第六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中国是世界上肝癌高发地区之一、我国每年新发肝癌病例约40万例,是我国最常见的癌症之一,也是我国癌症死亡的首位原因。
二、肝癌的危险因素:1.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HBV是肝癌最主要的致病因素,70%以上的肝癌患者与HBV感染有关。
2.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HCV也是肝癌的重要危险因素,尤其在西方国家。
3.酒精滥用:酒精可以直接损伤肝脏,增加患肝癌的风险。
4.肝硬化:肝硬化是肝癌的主要前期病变,常见的病因有乙肝、丙肝、酒精性肝病等。
5.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NAFLD)与肝癌的关系逐渐受到重视。
6.遗传因素:存在家族肝癌史的人,患肝癌的风险较高。
7.黄曲霉素:长期食用被霉菌污染的食物,如霉变的粮食、豆类等,容易导致肝癌。
三、肝癌的早期诊断与筛查:1.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对乙肝、丙肝患者进行定期肝癌筛查。
2.实施血清学筛查:包括甲胎蛋白(AFP)、肝癌相关抗原(AFP-L3)等指标的检测。
3.影像学检查:超声、CT、MRI等可以对肝癌进行早期的筛查与诊断。
4.组织病理学检查:透过组织活检等方式明确诊断。
四、肝癌的一级预防措施:1.乙肝疫苗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肝癌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儿童时期接种可降低肝癌的发病率。
2.控制肝炎病毒感染:加强乙肝、丙肝等病毒的预防与控制措施,包括建立健全的疫苗接种制度、加强卫生教育、临床诊疗规范等。
3.酒精控制:避免酗酒和长期饮酒,限制酒精的摄入量,降低肝癌的风险。
4.改善饮食习惯: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糖、过热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谷物等纤维和维生素的摄入。
5.保持体重和合理运动:保持适当的体重和进行合理的体育锻炼,预防肥胖与NAFLD。
五、肝癌高风险人群的监测与干预:针对肝癌高风险人群,包括慢性乙肝、丙肝病毒感染者、肝硬化患者、家族肝癌患者等,需要进行定期的监测与干预。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订 A、肿瘤是不可预防的 B、亚硝胺是最常见的化学致癌物C、紫外线与肿瘤的发生无关D、EB病毒与淋巴瘤无关E、抗癌药物具有抗肿瘤活性,故不会引起其他肿瘤的发生2、以下哪种方法不属于肿瘤流行病分析性研究方法()A、干预性研究B、筛查C、病例对照研究D、实验性研究E、队列研究3、与辐射有关的肿瘤为()A、鼻咽癌B、皮肤癌C、胃癌D、宫颈癌E、直肠癌线 4、下列哪种是原发性肝癌的一级预防()A、新生儿接种乙型肝炎疫苗B、手术治疗C、普查D、筛查E、康复治疗5、为降低肺癌的死亡率,下列哪项措施是首先应采取的()A、改进肺癌筛检方法B、加强推行禁烟运动C、提高肺癌治疗效果D、控制大气污染E、提倡合理营养6、导致膀胱癌发病的生物因素是()A、幽门螺杆菌B、EB病毒C、乙型肝炎病D、埃及血吸虫E、人免疫缺陷病毒I型7、大肠癌的发病与哪个因素无关()A、食物热能过高B、纤维素过少C、食品粗糙D、体力活动过少E、脂肪总摄入量过高8、目前认为肿瘤一级预防的主要措施是()A、提供高质量的卫生服务B、基因治疗C、改变人们的不良生活行为方式D、防止近亲结婚E、肿瘤的姑息疗法9、属于二级预防措施的是()A 防止并发症和伤残B 控制环境有害因素C 恢复劳动和生活能力D 防止疾病复发E 促进康复10、病因学预防是指()A、促进康复B、针对发病早期C、防止并发症和伤残D、防止疾病复发E、针对无病期11、肝癌高发区的粮油食品中含量较高的是()A、苯类B、多环芳羟类C、亚硝胺D、黄曲霉毒素E、偶氮苯类12、乳头瘤类病毒和以下哪一种肿瘤的发生关系密切()A、宫颈癌B、原发性肝癌C、人类T细胞白血病D、鼻咽癌E、乳腺癌13、与病毒有关的肿瘤为()A、食管癌B、结肠癌C、人类T细胞白血病D、甲状腺癌E、乳腺癌14、放射线所致皮肤恶性肿瘤的潜伏期平均为:()A.2-5年B. 5-8年C. 8-10年D. 10-15年E. 20-29年15、长期从事染料工业的工人易患()A、皮肤癌B、食管癌C、膀胱癌D、肝癌E、肺癌16.下列选项中,()是指某一时期或时点某一人群内某一肿瘤新发生病例数。
肝癌的健康教育肝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常见于肝脏组织。
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和环境污染的加剧,肝癌的发病率逐渐增加,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威胁。
因此,对肝癌的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预防、早期诊断、治疗、饮食和生活方式五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预防1.1 避免过量饮酒:过量饮酒是导致肝癌的重要危险因素,应避免酗酒。
1.2 预防慢性肝炎:慢性肝炎是肝癌的主要诱因,定期接种乙肝疫苗可有效预防乙肝病毒感染。
1.3 控制体重:肥胖和代谢综合征与肝癌的发病风险密切相关,保持适当体重对预防肝癌至关重要。
二、早期诊断2.1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超声波检查等有助于早期发现肝癌。
2.2 注意体征:如乏力、食欲减退、体重下降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检查。
2.3 高危人群筛查:对于肝炎病毒携带者、肝硬化患者等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肝癌筛查。
三、治疗3.1 手术治疗:对于早期肝癌患者,手术切除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3.2 化疗和放疗:对于晚期肝癌患者,化疗和放疗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3.3 靶向治疗:靶向药物治疗是近年来肝癌治疗的新进展,对一些难治性肝癌具有一定疗效。
四、饮食4.1 低脂饮食:过多的脂肪摄入会增加肝脏的负担,应避免高脂饮食。
4.2 多摄入蔬菜水果: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和抗氧化物质,有助于降低肝癌的发病风险。
4.3 限制烧烤食品:烧烤食品中的致癌物质会增加患肝癌的风险,应适量食用。
五、生活方式5.1 戒烟限酒:吸烟和酗酒是导致肝癌的重要危险因素,应戒烟限酒。
5.2 锻炼身体:适量的运动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减少肝癌的发病风险。
5.3 减轻压力:长期的精神压力会影响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加患肝癌的风险,应注意调节心理压力。
通过以上的健康教育,希望人们能够加强对肝癌的认识,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降低患肝癌的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愿每个人都能拥有健康的肝脏,远离肝癌的威胁。
抗击癌症的三大防线预防为主,是保障人类健康和最终控制、消灭各种疾病最有效、最经济、最符合人们愿望的途径。
对于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癌症,同样应以预防为主。
一级预防,防病于未然一级预防,即病因预防,是防治肿瘤的第一道防线,它主要通过人为干预,改变人们的生存环境、不良生活习惯,从而从病因的角度消除或降低致癌因素,促进健康,从根本上降低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有效的一级预防,可以使大约三分之一的人通过采取前瞻性措施不患癌症。
1.戒烟吸烟主要引起肺、咽、喉及食管部位癌症,也可使其他部位发生肿瘤的危险性增高。
吸烟与肺癌等肿瘤的因果关系已被全球多次流行病学研究确定,并为若干发达国家的实践所证实。
控制吸烟可减少大约80%以上的肺癌和30%的总癌死亡。
2.合理膳食饮食不合理是仅次于吸烟的第二个重要的、可避免的癌症发生原因。
人类癌症中约有l/3与饮食不当有关。
如蔬菜和水果摄入不足与结直肠癌、胃癌、乳腺癌及食管癌等有关。
事实上,合理的膳食可能对大部分癌都有预防作用,特别是植物类型的食品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防癌成分,这些成分几乎对所有癌的预防均有效果。
3.锻炼,构建防癌体制体育锻炼能防癌,久坐不动的人易患癌症。
科学家发现,体育锻炼能增强免疫功能,中老年人只要每天参加10~15分钟的体育锻炼,其血液中的白细胞就可以增加50%。
体内免疫功能越强,其歼灭癌细胞的能力也越强。
4.我的情绪我做主正确应对生活与工作,避免不良心态,坦然面对各种负性生活事件,如家庭变故、事业不如意、不良的人际关系等。
生活方式是癌症的主凶,情绪是百病的帮凶,外部环境因素我们有时无法控制,但身体的内环境我们可以自主。
学会用好心情善待自己,是一级预防的重要一环。
5.免疫接种我国乙肝病毒的感染率达60%,乙肝病毒的携带率大于10%,是造成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的主要原因。
最有效的预防措施就是新生儿接种乙肝病毒疫苗,切断母婴传播。
已明确证实人乳头瘤病毒(HPV)与女性宫颈癌的发生有关,接种乳头瘤病毒疫苗可以减少宫颈癌的发生。
门医科普肿瘤防治宣传——癌症的预防知识癌症能不能预防?世界卫生组织的《世界癌症报告》指出:•1/3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1/3的癌症是可以通过普查、自查、筛检实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而治愈的;•另1/3的癌症需要通过康复治疗、照护、减轻痛苦,达到延长生命的目的。
肿瘤的预防分为三级。
•第一级预防,是对危险因素进行干预,如改变不良生活习惯,不吸烟,控制饮酒,不熬夜,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坚持适度运动,合理膳食,均衡营养,避免肥胖,做好个人清洁卫生,预防感染,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加强个人防护,防止身体接触致癌物等。
•第二级预防,着重于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以提高治愈率。
•第三级预防,主要针对改善肿瘤患者的生命质量和预后。
日常生活中如何防癌?1. 改变不良生活习惯不吸烟,控制饮酒,不熬夜,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坚持适度运动,学会调整心情,保持良好的心态。
2. 合理膳食,均衡营养增加粗纤维的摄人,减少肉食。
饮食多样化,多吃新鲜、清洁的蔬菜和水果,不吃发霉、腌制、烤焦、烧糊、过热、过咸食物。
这项后面还有具体介绍。
3. 避免肥胖成人应当保持体重指数在18.5-24.9之间(体重指数BM1=体重kg/身高2(m)2,例如:一个人的身高为1.75米,体重为68kg,他的BMl=68/(1.75)2=22.2(kg/m2)。
4. 预防生物因素导致的肿瘤做好个人清洁卫生,预防感染,及时接种乙肝疫苗。
5. 减少职业暴露与环境致癌因素加强个人防护,防止身体接触致癌物,工作服集中消毒清洗,新建房屋,开窗通风降低致癌物浓度等。
饮食方面如何防癌?01食物多样:以营养适宜的植物性食物为主,每天多吃多种非淀粉类蔬菜和水果(至少400g),每天都吃全谷类(如燕麦、大麦、荞麦、糙米、玉米等)和(或)豆类(如豆荚),每日至少提供25g非淀粉多聚糖。
02多吃蔬菜和水果:全年都吃各种不同的蔬菜和水果,每天400-800g。
每天保持3-5种蔬菜,2-4种水果,特别注意摄入富含维生素A的深色蔬菜和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
xxx先生系统养生资料一、西医治疗定义:指发生于肝脏的恶性肿瘤,死亡率较高,由肝脏内的细胞所引发的癌病,称之为“原发性肝癌”,由身体其他器官的癌症转移到肝脏而形成的肝脏恶性肿瘤,称为继发性肝癌,也称“转移性肝癌”。
初期症状并不明显,晚期主要表现为肝痛、乏力、消瘦、黄疸、腹水等症状。
发病原因:1、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统计表明,乙肝流行的地区也是肝癌的高发地区,患过乙肝的人比没有患过乙肝的人患肝癌的机会要高10倍之多。
2、酒精:俗话说“饮酒伤肝”,饮酒并不是肝癌的直接病因,但它的作用类似于催化剂,能够促进肝癌的发生和进展。
有长期酗酒嗜好者容易诱发肝癌。
这是因为酒精进入人体后,主要在肝脏进行分解代谢,酒精对肝细胞的毒性使肝细胞对脂肪酸的分解和代谢发生障碍,引起肝内脂肪沉积而造成脂肪肝。
饮酒越多,脂肪肝也就越严重,进而引起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的发生。
如果肝炎患者再大量酗酒,会大大加快加重肝硬化的形成和发展,促进肝癌的发生。
3、饮食相关因素:肝癌的发生与生活习惯息息相关。
长期进食霉变食物、含亚硝胺食物、微量元素硒缺乏也是促发肝癌的重要因素。
黄曲霉毒B1是目前已被证明有明确致癌作用的物质,主要存在于霉变的粮食中,如玉米、花生、大米等。
另外当摄食大量的含有亚硝酸盐的食物,亚硝酸盐在体内蓄积不能及时排出,可以在体内转变成亚硝胺类物质,亚硝酸盐含量较高的食物以烟熏或盐腌的肉制品为著,具有明确的致癌作用。
同时肝癌的发生也与遗传因素、寄生虫感染等因素相关。
临床表现:肝癌的早期表现很不典型,往往容易被忽视。
以下症状可供参考:1、食欲明显减退:腹部闷胀,消化不良,有时出现恶心、呕吐;2、右上腹隐痛:肝区可有持续性或间歇性疼痛,有时可因体位变动而加重;3、乏力、消瘦、不明原因的发热及水肿;4、黄疸、腹水、皮肤瘙痒;5、常常表现为鼻出血、皮下出血等。
肝癌的一些典型症状只有疾病进展到中晚期时才会发生,而那时往往已经丧失手术机会,因此平时的自我检查非常重要。
一级预防概念
一级预防是指针对人群的整体干预措施,旨在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一级预防注重的是疾病的初级预防,主要通过促进健康、预防疾病的风险因素和改善环境等手段来减少疾病的发生率。
一级预防的主要目标是减少疾病的发生和推迟其发展,通过采取控制传染病的措施、饮食卫生教育、健康宣教、普及疫苗接种等来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
这种预防方式主要是从公共卫生的角度出发,通过社会层面的干预来改善大众的健康状况,降低疾病的发生率和传播速度。
一级预防的策略包括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环境改善、行为干预等。
通过加强健康意识教育、鼓励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卫生设施的水平,一级预防可以帮助人们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减少疾病的风险。
同时,一级预防也强调社会卫生政策和环境健康因素的控制,以减少人群暴露于有害环境中的几率。
一级预防在公共卫生领域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保障人群健康的关键手段之一。
通过采用一级预防措施,可以减少人群患病和疾病的严重程度,提高整体的生活质量和预期寿命。
癌症是由环境、营养和饮食、遗传、病毒感染和生活方式的选择等多种不同因素和相互作用而引起的。
40%癌症是可以预防的,33%如能早期发现诊断是可以治疗的,27%可以减轻痛苦、延长寿命。
癌症的预防分为一级预防、二级预防和三级预防。
一级预防是消除或减少可能致癌的因素,防止癌症的发生。
二级预防是指癌症一旦发生,如何在其早期阶段发现它,予以及时治疗。
一级预防的目的是减少癌症的发病率;二级预防的目的是降低癌症的死亡率;三级预防即诊断与治疗后的康复,以提高生存质量及减轻痛苦和延长寿命。
一级预防:约80%以上的人类癌症由环境因素所引起。
从目前已明确的因素看,改善生活习惯如戒烟,男性改变排尿习惯,建议每小时排尿一次,不管有无尿意。
注意环境保护如大气、水源与土壤等环境防污染,以及职业性、医源性、天然性与内源性等因素,其中影响最大的因素为烟草及不良的饮食成分。
与烟草有关的除肺癌、口腔癌外,食管、胃、膀胱、胰腺和肝的癌症也与之有关。
约25%-35%癌症与饮食有关,应多食纤维素、新鲜蔬菜水果,忌食高盐、霉变食物。
此外减少职业性暴露于致癌物中,如石棉、苯及某些重金属等。
二级预防: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对高发区及高危人群定期检查是较确切的可行方法,从中可以发现癌前病变及时治疗,此法也可看成是二级预防中的一级预防效应。
如切除胃肠到腺瘤或息肉,及时治疗子宫颈慢性炎症伴不典型增生病变,治疗慢性胃溃疡或经久不愈的下肢溃疡。
三级预防:改善生存质量,对症性治疗,如对癌症的治疗,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癌症三级止痛阶梯治疗方案即是三级预防措施,将来还会开展化学以及免疫药物预防。
其基本原则是:1、疼痛最初用非吗啡类药物,效果不明显时可以追用吗啡类药,仍不明显换为强吗啡类药,如仍不明显,考虑药物以外的治疗。
2、从小剂量开始,视止痛效果逐渐增量。
3、口服为主,无效时直肠给药,最好注射给药。
4、定期给药。
肿瘤一级预防二级预防三级预防的内容肿瘤是一种常见的恶性疾病,对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预防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可以从一级预防、二级预防和三级预防三个层面进行干预和控制。
一级预防是指从预防肿瘤发生的根本原因入手,采取措施减少患病风险。
首先,需要加强肿瘤的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肿瘤的认识和了解,增强自我防范意识。
教育内容包括肿瘤的危险因素、早期症状和生活方式的影响等方面。
其次,要推广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避免烟酒等不良习惯,减少患病风险。
此外,还应加强环境监测和控制,减少致癌物质的暴露,确保环境的安全与健康。
二级预防是指早期发现和诊断肿瘤,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阻止肿瘤的进一步发展。
为了实现二级预防,需要加强肿瘤的筛查工作,提高早期发现的机会。
目前,常用的肿瘤筛查方法包括乳腺X线摄影、宫颈细胞学检查、结直肠镜检查等。
此外,还可以通过血液肿瘤标志物的检测、超声检查、核磁共振等技术手段进行辅助诊断,提高肿瘤的早期诊断率。
早期发现肿瘤后,应及时进行治疗,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化疗等方法,以达到控制和治愈肿瘤的目的。
三级预防是指对已经患有肿瘤的患者进行治疗和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存质量。
肿瘤患者的三级预防主要包括规范化的治疗方案和个体化的康复措施。
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包括手术、放疗、化疗等方法的综合应用。
康复措施包括营养支持、心理干预、康复训练等,旨在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功能恢复。
同时,还应关注肿瘤的复发和转移风险,定期进行复查和监测,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肿瘤的预防工作应从一级预防、二级预防和三级预防三个层面进行全面干预。
一级预防着重于消除肿瘤的危险因素,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二级预防注重早期发现和治疗,减少肿瘤的发展;三级预防关注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提高生存质量。
通过综合应用各级预防措施,可以有效减少肿瘤的发生和死亡率,为人们的健康提供更好的保障。
因此,肿瘤的预防工作应得到广泛关注和推广,使更多的人受益于预防的成果。
肝癌的预防萧山区第二人民医院外科毛国彪实践证明“防治肝炎、管粮防霉、改良饮水”是当前我国肝癌一级预防的主要内容。
⑴预防肝炎首先是预防乙型肝炎,注射乙型肝炎疫苗能预防肝炎,免疫预防的10年保护率可达到76%,说明疫苗预防乙肝病毒感染有长期保护效果。
使慢性肝炎患病率大幅度下降。
从而预防肝癌是很有希望的办法。
乙肝疫苗接种主要是对小于1岁的儿童,出生24小时以内的婴儿须作第1次接种,然后,1个月和6个月再加强,每次可用10μg疫苗。
上海用10μg×3免疫儿童,1年后抗HBs阳性率达91.9%, 无1例乙肝表面抗原阳性, 而对照组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占3.2%。
成人有60%~80%已有乙肝病毒(HBV)感染,10%左右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故不宜做大规模接种。
但特殊工作者如幼托机构人员、外科医生、接触血液的医护、检验人员、透析病房人员等应作接种。
同时要注意饮食卫生,防止肝炎病毒通过食物、未消毒的餐具传播给健康人。
医院中的手术、输血、注射、针灸等须严格消毒,严格检验,防止医源性传播。
⑵管好粮食防止发霉:储藏的粮食须防潮防热,不吃发霉变质的食品。
管粮的重点为玉米与花生及其制品。
控制监测易霉变的粮油食品;筛选具抗霉的玉米、花生品种;收获时快收、快干、快藏;控制粮食水分在10%以下。
绿茶含茶多酚,能减少黄曲霉毒素诱发癌前病灶。
叶绿酸或富含叶绿素的食物有可能阻断黄曲霉毒素诱发的肝癌。
⑶改良饮水改善饮水环境,改进水质。
深井水的质量优于浅表水,不饮用池塘水, 宜采用地下水做饮用水源。
农村地区提倡兴办小型自来水厂,以便统一控制水质。
⑷其他预防措施启东肝癌发病率与粮食及居民血中硒含量呈负相关,饮水中加硒可降低黄曲霉毒素B1诱发大鼠肝癌作用。
实验研究发现硒对鸭肝炎和肝癌均有预防作用,进一步研究结果显示:补充硒盐可使高发区居民肝癌发病率明显下降,也使肝炎发病率下降。
硒亦可通过硒酵母片的方式给予。
硒具有诱导癌细胞分化、抑制增生、使恶性表型及癌基因表达逆转作用,这可能与其防癌作用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