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介入穿刺注药联合口服小金片治疗乳腺单纯性囊肿的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226.96 KB
- 文档页数:3
超声引导穿刺对乳腺囊肿患者临床效果分析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穿刺对乳腺囊肿患者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我科收治的78例乳腺囊肿患者,随机分为超声引导穿刺注入无水乙醇治疗组(简称观察组)以及单纯超声引导穿刺治疗组(简称对照组),每组各39例。
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15例,有效23例,无效1例,有效率97.44%,对照组患者治愈13例,有效19例,无效7例,有效率82.05%,两组有效率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超声引导穿刺下注入无水乙醇可有效提高乳腺囊肿的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标签:乳腺囊肿;超声;穿刺;无水乙醇;疗效乳腺囊肿是常见妇科疾患之一,多发于妊娠及哺乳期后中年女性,本病以随着月经周期变化,乳腺出现周期性胀痛为主要临床表现[1],目前,临床多以手术切除治疗为主,但对于患者容易造成较大的心理负担,故而我科在总结临床经验的基础上,采用超声引导穿刺干预乳腺囊肿患者,效果甚佳,现将结果汇报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自2011年9月~2013年9月在我科诊治并住院治疗的78例乳腺囊肿患者,均排除其他严重躯体及精神疾患的前提下,在患者意识清醒的基础上,告知研究内容,签署知情同意书。
所有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4~50岁,平均(31.8±1.5)岁;症状:均出现周期性乳房胀痛,可触及肿块;囊肿数量:单发性42例,2个者18例,3个及以上者18例;囊肿大小:0.37~3.6cm;位置:左侧46例,右侧32例。
1.2病例分组根据临床前瞻性研究原则,将所有患者随机-平行对照分为两组,即:超声引导穿刺注入无水乙醇治疗组(简称观察组)以及单纯超声引导穿刺治疗组(简称对照组),每组各39例。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比性较好。
1.3方法对照组:采用Simens 超声诊断仪,嘱患者取仰卧位或者侧卧位,充分暴露患侧乳房为宜,常规术前准备,以高频超声探头沿乳头放射状及环状扫查,以洁肤柔消毒凝胶作为导声剂,施术者右手持探头定位于囊肿处,中指、无名指及小指协助固定囊肿,左手持一次性注射器进行穿刺,主要步骤为将穿刺针沿探头中心切面穿刺进入囊腔,穿刺过程保持针尖显示清晰,屏幕上显示穿刺针到达囊肿中央即停止进针,以抽尽囊液。
单纯性乳腺囊肿应用超声引导下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黎荣辉(海丰县彭湃纪念医院功能科海丰516400)摘要:目的:分析单纯性乳腺囊肿应用超声引导下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2017年12月—2019年12月于本院治疗单纯性乳腺囊肿的6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分为A组与B组,每组32例。
B组在超声引导下应用同息通曲安奈德注射液治疗,A组在超声引导下应用无水乙醇注射液治疗。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复发率。
结果:A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B组(P<0.05);A组复发率低于B组(P<0.05);A组与B组治疗期间无显著不良反应。
结论:单纯性乳腺囊肿在超声引导下应用无水乙醇治疗效果确切,安全性高,复发率低。
关键词:单纯性乳腺囊肿药物治疗超声引导中图分类号:R655.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8351(2020)05-0134-02乳腺囊肿又称为乳腺囊性增生,主要是因卵巢功能紊乱导致雌激素分泌异常引起的良性病变[1]。
目前,单纯性乳腺囊肿治疗方案主要有药物与手术两种。
口服药物虽能使囊肿缩小,但根治效果不理想,容易复发;手术治疗创面较大,大多数患者接受度低。
近年来,临床医学探索到超声引导下联合药物治疗消除单纯性乳腺囊肿具有积极作用,在超声引导下,能够减少乳腺组织损伤,还可准确定位囊肿位置,从根本上消除囊肿。
有研究[2]表示单纯性乳腺囊肿应用超声引导下联合无水乙醇注射液治疗效果显著,因此,本研究选择64例单纯性乳腺囊肿患者进行对照分析,探讨单纯性乳腺囊肿应用超声引导下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选择2017年12月—2019年12月于本院治疗单纯性乳腺囊肿的6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分为A组与B组,每组32例。
纳入标准:自愿参与研究,并对研究知情;经乳腺超声检查及乳腺钼靶检查确诊为单纯性乳腺囊肿;符合研究治疗指征。
小金丸联合超声引导穿刺术治疗乳腺囊肿疗效研究郭丽娟;臧莉;曾丽华【摘要】目的:观察小金丹联合超声引导穿刺术治疗对乳腺囊肿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的100例乳腺囊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行超声引导穿刺术,观察组在超声引导穿刺术基础上联合中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囊液中炎症因子IL-6、T N F-a水平,以及免疫因子CD3(+)、CD4(+)、CD4(+)/CD8(+)水平,评价两组治疗后的疗效和术后并发症.结果:经治疗,两组囊液中炎症因子IL-6和T N F-a水平都较治疗前降低,免疫因子CD3(+)、CD4(+)、CD4(+)/CD8(+)水平都较治疗前升高,并且观察组患者囊液中炎症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免疫因子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在疗效方面,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4%)显著高于对照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联合用药能降低患者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安全性更高.结论:小金丹联合超声引导穿刺术治疗能从根本上降低囊液中炎症因子表达以及提高免疫因子水平,调理内分泌系统,消除囊肿,疗效较好,安全性高.【期刊名称】《陕西中医》【年(卷),期】2018(039)012【总页数】3页(P1757-1759)【关键词】乳腺囊肿/中西医结合疗法;小金丹;穿刺术【作者】郭丽娟;臧莉;曾丽华【作者单位】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超声科,新乡453100;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西医结合科,新乡453100;第四军医大学军事预防医学系放射医学教研室,西安710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71.1乳腺囊肿是一种多发于30~50岁女性的妇科疾病,是一种良性病变,可分为单纯囊肿和积乳囊肿,其中单纯囊肿是乳腺囊性增生的主要病变类型[1]。
乳腺囊肿主要是由于内分泌系统紊乱导致的乳腺组织异常增生,病变是由于乳腺导管上皮细胞脱落以及顶浆分泌堵塞导管形成的[2]。
穿刺注药治疗单纯性乳腺囊肿疗效观察作者:蔡永新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2年第19期【摘要】目的探讨穿刺抽液后囊腔注药治疗单纯性乳腺囊肿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我院收治的81例单纯性乳腺囊肿妇女行超声检查后穿刺注药治疗进行分析。
结果一次治疗囊肿完全消失71例,治愈率为87.7%,缩小7例,无变化3例,总有效率96.3%。
随访2~4个月,均恢复良好,无1例复发。
结论穿刺抽液注药具有创伤小、不良反应小、恢复快、复发率低、不影响美观等优点,并且可以重复多次治疗多发或复发囊肿,是治疗单纯性乳腺囊肿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穿刺注药;单纯性乳腺囊肿作者单位:130000 长春市妇产医院乳腺囊肿是妇女常见疾病之一,由于各种因素导致内分泌紊乱引起乳腺导管上皮细胞增生,顶浆分泌增多并潴留于导管内使囊肿形成,据资料统计,我国乳腺囊肿的发生率占乳腺疾病的3.6~7.1%,其恶变率为0.2~2.2%[1]。
手术是治疗囊肿的主要方法,但由于传统切除损伤大、不良反应多、复发率高、而且留有瘢痕,对患者带来很大影响。
我院自2009年2月至2012年1月间采用穿刺抽液后囊内注药治疗乳腺囊肿81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81例,年龄23~56岁,平均37.8±2.1岁,病程10 d~9个月,平均(4.8±0.4)个月,经B超、钼靶X线检查均为单纯性乳腺囊肿。
未婚12例,已婚69例(已育47例),其中单个囊肿53例,2个囊肿28例。
囊肿直径1.0~3.2 cm,平均(2.2±0.3)cm。
B超显示:囊壁边缘清楚,呈类圆形或圆形,囊内无分隔及赘生物,囊内容物可呈低回声或无回声。
患者均采用穿刺抽液后囊内注药治疗,排除其他乳腺恶性肿瘤等。
1.2 治疗方法穿刺前均进行B超检查确诊囊肿的位置、大小、数目、深浅程度,以确定穿刺点、穿刺角度及进针深度。
患者取仰卧位或坐位,穿刺部位常规消毒。
超声引导下应用药物治疗单纯性乳腺囊肿临床疗效分析作者:张任远来源:《健康科学》2018年第15期摘要:目的:探讨单纯性乳腺囊肿患者超声引导下使用无水乙醇注射液和曲安奈德注射液治疗的效果,从而为单纯性乳腺囊肿患者的治疗提供有效依据。
方法:将我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140例单纯性乳腺囊肿患者进行分析,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70例患者。
观察组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无水乙醇注射液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超声引导下曲安奈德注射液进行治疗。
对照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和复发率。
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没有出现不良反应,两组差异显著(P关键词:单纯性乳腺囊肿;超声;无水乙醇;曲安奈德乳腺囊肿是一类常见的乳腺疾病,发病率为7%左右,常见人群为绝经期女性。
单纯性乳腺囊肿是一类乳腺增生类疾病,患者一般采用药物治疗可以减小囊肿,但是很难根治,患者的病情常常复发[1]。
通过手术治疗可以获得较好的手术效果,但是由于乳腺囊肿比较小,而且位置深,手术很难达到囊肿部位,导致手术创面非常大,患者预后效果不理想[2]。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单纯性乳腺囊肿患者可以采用经皮穿刺治疗的方式。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分析我院收治的140例单纯性乳腺囊肿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70例患者,所有的患者经过影像学检查,都确诊为单纯性乳腺囊肿。
患者在接受治疗前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乳房胀痛,患者口服药物效果不明显。
出现过敏体质、心脏和肝肾功能受损的患者排除此次研究。
观察组患者最小年龄25岁,最大年龄53岁,平均年龄(36.34±3.5)岁,对照组患者最小年龄24岁,最大年龄53岁,平均年龄(36.00±3.8)岁。
1.2方法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器进行诊断,探头的频率为7.5赫兹。
患者在术前和术中都采用超声体表定位的方式,并及时记录。
观察分析穿刺注药治疗单纯性乳腺囊肿的疗效发表时间:2015-04-15T10:41:27.253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15年第3期供稿作者:曲正伟[导读] 乳腺囊肿种类比较多,如分泌性囊肿和假性囊肿等,临床上最多见的是单纯囊肿和乳腺积乳囊肿。
曲正伟齐齐哈尔第一机床厂职工医院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5【摘要】目的:探讨穿刺注药治疗单纯性乳腺囊肿的疗效。
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20 例单纯性乳腺囊肿妇女行超声检查后穿刺注药治疗进行分析。
结果:一次治疗囊肿效率达 90%以上。
随访 2 ~4 个月,均恢复良好,无 1 例复发。
结论:穿刺抽液注药是治疗单纯性乳腺囊肿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穿刺注药;单纯性乳腺囊肿【中图分类号】R657.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3-110-01 乳腺囊肿种类比较多,如分泌性囊肿和假性囊肿等,临床上最多见的是单纯囊肿和乳腺积乳囊肿。
乳内肿物是其主要临床表现。
据资料统计,我国乳腺囊肿的发生率占乳腺疾病的 3.6 ~7.1%,其恶变率为 0.2 ~2.2%。
手术是治疗囊肿的主要方法,但由于传统切除损伤大、不良反应多、复发率高、而且留有瘢痕,对患者带来很大影响。
乳腺囊肿的致病因素有乳房异常、饮酒、精神创伤等。
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为单纯性抽液穿刺。
其复发率比较高,影响患者的精神状态和生活质量。
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穿刺抽液后囊腔注药治疗单纯性乳腺囊肿的临床疗效比较确切。
1.资料和方法1.1 资料2013 年1 月~2014 年6 月收治就诊的单纯性乳腺囊肿患者 120例,单纯穿刺抽液组 60 例,穿刺抽液后囊腔注药组 60 例。
所有患者均有单纯肿块,位于乳腺周边,活动度比较小,表面光滑,并且乳房在月经前胀痛。
所有患者均通过超声等实验室检查确诊为单纯性乳腺囊肿。
囊肿直径平均为 12~23mm,。
120 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的非控制因素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超声引导穿刺抽液结合不同硬化剂治疗单纯性乳腺囊肿的效果探究发布时间:2022-04-29T02:42:39.623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2年3期作者:郭青鑫王树人王琦[导读] 对单纯性乳腺囊肿应用超声引导穿刺抽液结合不同硬化剂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
郭青鑫王树人王琦大庆龙南医院(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五附属医院)黑龙江大庆 163453摘要:目的对单纯性乳腺囊肿应用超声引导穿刺抽液结合不同硬化剂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
方法回顾本院在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58例单纯性乳腺囊肿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9例。
所有患者均行超声引导穿刺抽液治疗,对照组硬化剂选择无水乙醇,研究组硬化剂选择高渗糖水,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囊肿直径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6.55%,高于对照组的75.86%(P<0.05);研究组患者囊肿直径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高渗糖水作为超声引导穿刺抽液硬化剂,针对单纯性乳腺囊肿患者疗效较好,且安全性更高,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关键词:超声引导;穿刺抽液;硬化剂;单纯性乳腺囊肿;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乳腺囊肿是乳腺疾病的一种,在临床上并不鲜见,单纯性囊肿是其中一个疾病类型,会导致患者卵巢功能紊乱,引起黄体酮和雌激素平衡异常,同时为患者带来强烈的乳房疼痛感,对其生活质量有较大影响。
若未能及时治疗,很可能从良性病变向恶性病变转移[1]。
超声引导穿刺抽液是常见的治疗手段,疗效显著,且不会带来巨大疼痛,为讨论不同硬化剂对单纯性乳腺囊肿的疗效,本研究将以58例单纯性乳腺囊肿患者为研究样本,进行有关研究,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回顾本院在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58例单纯性乳腺囊肿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9例。
对照组年龄25-56岁,年龄均值(34.56±5.12)岁,囊肿直径10-34mm,均值为(25.11±2.34)mm,多发囊肿12例,单发囊肿17例;研究组年龄27-54岁,年龄均值(34.83±5.45)岁,囊肿直径11-32mm,均值为(25.84±2.21)mm,多发囊肿13例,单发囊肿16例。
乳腺囊肿穿刺注药治疗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比较乳腺可扪及性肿物穿刺抽液后囊腔内注药(地塞米松+庆大霉素)和单纯穿刺抽液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
方法:将临床可扪及乳腺囊肿根据乳腺B超报告入组63例,随机分为穿刺抽液治疗组30例和穿刺抽液后囊腔内注药治疗组33例,两组患者穿刺抽液等治疗后中位随访12.5个月观察疗效。
结果:63例可扪及乳腺单发性囊肿,平均囊肿大小25mm,33例穿刺抽液后囊腔内注药组复发率12.12%,30例穿刺抽液组复发率40.00%,两组相比较P1年的患者,穿刺抽液后囊腔内注药组和穿刺组复发率分别是30.00%和75.00%,两组相比较P0.05。
结论:临床可扪及乳腺单发囊肿可根据B超检查筛选适合穿刺患者,穿刺抽液后囊腔内注药(地塞米松+庆大霉素),可减少复发和手术发生率。
[关键词]乳腺囊肿;穿刺;治疗;地塞米松;庆大霉素;乳腺B超乳腺囊肿是妇女常见疾病,发病率占所有女性的7%左右[1]。
囊肿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对于绝经前40岁以上女性最为多见,它的病因不同,临床表现不同,转归不同,需慎重对待。
其中单纯性乳腺囊肿临床上一般行穿刺抽液或手术切除治疗。
穿刺抽液多为浆液性,有报道49例行穿刺抽液后均于20~80d后复发而改行手术治疗[2]。
本人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进修期间及在本院,共一年时间(2007年7月~2008年6月)对乳腺单纯囊肿行穿刺抽液后囊腔内注药(地塞米松+庆大霉素)治疗33例,同期行单纯穿刺抽液治疗30例,将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相比较,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本院门诊对乳腺可扪及囊肿进行B超诊断为单纯性乳腺囊肿女性病人63例,年龄27~62岁,平均41.19岁,可扪及囊肿(B超测量)平均径线最大为40mm,最小为15mm,平均25mm;病程最短者7d,最长者36个月,平均10.5个月。
相关临床资料见表1。
根据乳腺B超检查结果筛选入组病人,囊肿的图形表现为囊壁轮廓清晰,边界清楚,呈圆形或类圆形,囊内无分隔及赘生物;囊内容物的回声表现为无回声、低回声、后方回声增强,无侧壁回声影。
超声介入穿刺注药联合口服小金片治疗乳腺单纯性囊肿的临床效果摘要目的探析超声引导下穿刺注药联合口服小金片治疗乳腺单纯性囊肿的临床疗效。
方法100例乳腺单纯性囊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
对照组单纯采用超声介入穿刺注药,观察组在超声介入穿刺注药基础上口服小金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治疗6个月时痊愈42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治疗12个月时痊愈45例,有效5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
对照组治疗6个月时痊愈36例,有效6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4%;治疗12个月时痊愈30例,有效13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6%;观察组术后6、12个月治疗总有效率96%、100%均分别优于对照组的84%、8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超声介入穿刺注药联合口服小金片治療乳腺单纯性囊肿治愈率高,安全方便,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超声介入;小金片;乳腺单纯性囊肿乳腺单纯性囊肿是临床常见的乳腺疾病,大部分是由于内分泌失调或乳腺组织对激素的敏感异常增高所致,内分泌紊乱引起导管上皮增生,管内细胞增多,致使导管延伸、迂曲、折叠,折叠处管壁因缺血而发生坏死,形成囊肿[1]。
治疗方法有很多种,如药物治疗、微波、穿刺注药硬化、手术等。
现选取本院收治的100例乳腺单纯性囊肿患者进行研究,分析超声引导下穿刺注药联合口服小金片治疗乳腺单纯性囊肿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100例乳腺单纯性囊肿患者,按其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
观察组患者年龄17~56岁,平均年龄(42.6±3.3)岁;囊肿直径8~35 mm,平均直径22 mm;单发24例,多发26例。
对照组患者年龄20~60岁,平均年龄(43.5±2.7)岁;囊肿直径10~34 mm,平均直径23 mm;单发28例,多发2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