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文言文拓展阅读
- 格式:ppt
- 大小:889.00 KB
- 文档页数:14
100、陈胜故人:陈胜称王总共六个月的时间。
当了王之后,以陈县为国都。
从前一位曾经与他一起雇佣给人家耕田的农民听说他做了王,来到了陈县,敲着宫门说:“我想要见陈胜。
”守宫门的长官要把他捆绑起来。
经他反复解说,才放开他,但仍然不肯为他通报。
等陈王出门时,他拦路呼喊陈胜的名字,陈王听到了,才召见了他,与他同乘一辆车子回宫。
走进宫殿,看见殿堂房屋、帷幕帐帘之后,客人说:“多啊!陈涉大王的宫殿深广气派啊!”楚地人把“多”叫做“伙”,所以天下流传“伙涉为王”的俗语,就是从陈胜开始的。
这客人在宫中出出进进越来越随便,常常跟人讲陈胜从前的一些事。
有人就对陈王说:“您的客人愚昧无知,专门胡说八道,有损于您的威严。
”陈王就把来客杀死了。
从此之后,陈王的故旧知交都纷纷自动离去,没有再亲近陈王的人了。
101、饥时易为食饱时难为味:明朝尚书刘南垣,退休后回家闲居。
当地来了一位直指使,总嫌饭菜难吃,苛求下属郡县改善,地方上的官员难为极了。
刘南垣说:“这位直指使是我的学生,我来开导开导他。
”等到直指使来到,便将他留下吃顿饭,还说:“我本想设宴招待你,怕耽误你的公务,只留你吃一顿便饭吧。
不凑巧老伴外出了,没有人能做出好饭菜,将就吃点家常饭罢,你能跟我一块儿吃吗?”直指使听老师这么说,不敢推辞。
从早晨过了中午,饭菜还没有端上来,直指使实在饿坏了。
等到饭菜一上桌,只有粗糙的小米饭和一盆豆腐。
两个人都吃了三碗饭,直指使感到吃得够饱了。
过了一会儿,可口的菜,好喝的酒,摆了满满的一桌,却无法再吃一口。
刘南垣一定要直指使再多吃一些,对方回答说:“已经够饱了,不能再吃了。
”这时,刘南垣笑着道:“可见饮食原来无所谓粗糙精细的,肚子饿,什么都好吃,饱时,就得挑这挑那,不容易对付口味了。
这跟当时肚子饿不饿,很有关系呀!”直指使当然明白老师在教导他,以后不敢再拿菜肴口味好坏来指责别人了。
102、项羽自刎乌江:于是项羽就想东渡乌江(长江西岸的乌江浦)。
初中的古诗词和文言文加拓展初中阶段是学生接触和学习古诗词及文言文的重要时期,这一阶段的学习不仅要求学生能够背诵和理解这些古典文学作品,还鼓励他们进行拓展阅读,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学的精髓。
以下是对初中古诗词和文言文拓展的一些建议。
首先,对于古诗词的学习,学生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拓展:1. 作者背景:了解诗人或词人的生平、性格以及他们所处的历史背景,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情感和内涵。
2. 诗词鉴赏:学习诗词的格律、韵律和修辞手法,如对仗、平仄、用典等,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诗词创作:尝试自己创作诗词,模仿古人的写作风格,可以加深对诗词形式和内容的理解。
4. 诗词比较:将不同诗人或词人的作品进行比较,分析它们之间的异同,有助于拓宽学生的文学视野。
其次,对于文言文的学习,学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拓展:1. 文言文阅读:除了课本上的文章,还可以阅读更多的文言文作品,如《史记》、《左传》等,以增加文言文的阅读量。
2. 古汉语词汇:学习文言文中的常用词汇和特殊用法,如“之乎者也”等,有助于提高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3. 文言文翻译:练习将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或者将现代汉语翻译成文言文,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 文言文写作:尝试用文言文写作,如写日记、书信等,可以加深对文言文语法和表达方式的理解。
最后,为了更好地拓展古诗词和文言文的学习,学生还可以:1. 参加文学社团或兴趣小组,与同学们一起讨论和分享学习心得。
2. 利用网络资源,如在线课程、文学论坛等,获取更多的学习资料和交流机会。
3. 参观历史古迹和文化遗址,亲身感受古代文化的氛围,增强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通过这些拓展活动,学生不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古诗词和文言文,还能够培养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古诗文阅读《岳阳楼记》岳阳楼记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课文《岳阳楼记》选自,是(人名)受滕子京嘱托为纪念而写。
(3分)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3分)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3、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描写岳阳楼忽晴忽雨的景色,是为了烘托等楼者的心情。
B段中写景照应了上文中“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这句话。
C两段所写“览物之情”分别侧重于迁客之悲和骚人之喜。
D登楼者的表现,即下文所说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4、本文作者是时期著名政治家、文学家_______________。
(2分)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6、联系全文,“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句中“异”的具体内容是。
(4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16分)【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第17课《陋室铭》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安贫乐道王欢字君厚,乐陵人也。
安贫乐道,专精耽学,不营产业,常丐食诵《诗》,虽家无斗储①,意怡如②也。
其妻患之,或焚毁其书而求改嫁,欢笑而谓之曰:“卿不闻朱买臣③妻邪?”时闻者多哂之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
【注释】:①斗储:一斗粮食的贮存。
②意怡如:内心还是安适愉快的样子。
③朱买臣:西汉吴郡人,家境贫苦而读书不懈。
其妻嫌其贫穷落魄,离他改嫁。
朱买臣50岁时任会稽大守。
1.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意思解释相同的一项是()A.无丝竹之乱耳见往事耳B.惟吾德馨惟手熟尔C.安贫乐道尔安敢轻吾射D.或焚毁其书而求改嫁求二石兽于水中2.用“/”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
(限断两处)时闻者多哂之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欢笑而谓之曰:“卿不闻朱买臣妻邪?”4.阅读两篇文章,分析王欢和刘禹锡两人的“安贫乐道”有何不同?【答案】1.B2.时闻者多呕之/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
3.示例:①这是一间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②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
③王欢笑着对妻子说:你没有听说过朱买臣妻子的事情吗?4.示例:王欢:安于过贫困的生活,专心求知;刘禹锡:身居陋室,追求生活高雅和品德高尚。
【详解】1.这道题考查对文言文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
A.耳:耳朵/语气词,罢了;B.惟:都是“只、只是”;C.安:安心,习惯/怎么;D.求:要求/寻找;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
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
第16课 《爱莲说》一、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节选自周敦颐《爱莲说》)(乙)兰之味,非可逼而取也。
盖在有无近远续断之间,纯以情韵胜。
氲氲无所①,故称瑞②耳。
体彩③,而不极于色,令人览之有馀,而名之不可;即善绘者以意取似,莫能肖也。
其真文王、孔子、原之徒,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者耶?(选自张大复《梅花草堂集》)【注释】①氲氲(yūn yūn )无所:弥漫飘忽,没有一定的地方。
②瑞:吉,善。
③兼彩:兼有各种颜色。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濯.清涟而不妖(__________)(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__________)(3)宜.乎众矣(__________)(4)即善.绘者以意取似(__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2)兰之味,非可逼而取也。
3.(甲)文中的莲和(乙)文中的兰,同是花中的君子,它们的香味和气质品格都具有相同之处,莲的香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兰的香味是:氲氲无所。
莲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气质品格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样,写出兰气质品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填空)4.(甲)(乙)两文在写作手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请简要分析。
【答案】1.洗亲近而不庄重应当善于,擅长2.(1)(莲的柄)内部贯通,外部笔直。
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
(2)兰花的香气,不是可以贴近闻嗅品赏的(或者嗅取香味的)。
3.香远益清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4.都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
通城学典七年级文言文阅读拓展训练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许多同学可能会遇到阅读理解能力不足的困难。
特别是在阅读古代文言文时,古老的文字和构造复杂的句子可能会让学生感到困惑。
在这种情况下,通城学典七年级文言文阅读拓展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来谈谈什么是通城学典七年级文言文阅读拓展训练。
通城学典是一套以帮助学生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为目标的丛书。
针对七年级学生,该系列书籍注重拓展学生在文言文阅读方面的能力,通过一系列的练习和训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古代文言文。
通城学典七年级文言文阅读拓展训练的内容设计非常丰富。
在书中,不仅包含了精心挑选的古代文言文原文,还配有详尽的注释和解释,以及针对每篇文章的深度阅读练习和思考题。
通过这些训练,学生不仅可以熟悉古代文言文的语言特点,还可以在解题过程中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除了丰富的内容设计外,通城学典七年级文言文阅读拓展训练还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方法。
在书中,作者还特意列举了一些阅读文言文的技巧和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文言文的阅读。
这些包括如何识别古代汉字、理解古文句式等实用的技巧,对于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大有裨益。
对于我个人来说,通城学典七年级文言文阅读拓展训练给了我很大的帮助。
在阅读古代文言文时,我经常会遇到理解不透彻的情况,但通过这套书的训练,我逐渐学会了如何一步步地分析古文,并逐渐提高了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这套书也让我对古代文言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古代文学和历史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通城学典七年级文言文阅读拓展训练是一套非常优秀的辅助教材。
它既注重了古代文言文的阅读训练,又培养了学生的阅读习惯和方法,是学习文言文的同学们不可或缺的良师益友。
通过本次深度和广度兼具的介绍,我相信你对通城学典七年级文言文阅读拓展训练有了更全面、深刻和灵活的理解。
希望你能够充分利用这套书,提高自己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并对古代文言文有更深入的认识。
通城学典七年级文言文阅读拓展训练的内容设计确实非常丰富。
初中文言文拓展阅读《聊斋志异·快刀》明末,济属多盗。
邑各置兵,捕得辄杀之。
章丘盗尤多。
有一兵佩刀甚利,杀辄导窾。
一日,捕盗十余名,押赴市曹。
内一盗识兵,逡巡告曰:“闻君刀最快,斩首无二割。
求杀我!”兵曰:“诺。
其谨依我,无离也。
”盗从之刑处,出刀挥之,豁然头落。
数步之外,犹圆转而大赞曰:“好快刀!”原文:明末,济属多盗。
邑各置兵,捕得辄杀之。
章丘盗尤多。
白话:明朝末年,山东济南一带盗匪猖獗。
每个县都自备兵马以防范盗匪,凡捕得盗匪就要杀头。
章丘一带的盗匪尤其多。
“捕得辄杀之”中的之是代词,代指济南府的盗匪。
原文:有一兵佩刀甚利,杀辄导窾。
白话:有一个士兵,他的刀就非常锋利,在斩首盗匪的时候,刀能从骨节空处落下。
我疑心这名士兵是从屠夫转型来的,多年的屠宰经验能让士兵知道从何处下刀好给可怜的盗匪一个痛快。
“甚利”就是非常锋利。
“导窾”的导是引入的意思。
窾,读音[ kuǎn ]指的是骨节空处。
原文:一日,捕盗十余名,押赴市曹。
白话:一天,官府抓捕盗匪十多人,押到繁华市场行刑。
市曹:商业集中之处为什么古代官府行刑一选择人多的地方?这是因为官府要在这个过程中完成一个教化的作用。
好让老百姓,特别有意向触犯法律的老百姓传递一个信息:你一定要遵纪守法,如果不然就是这个下场。
同样一次教化,当然是知道的人越多越好,所以古代官府行刑就选在人多的地方。
原文:内一盗识兵,逡巡告曰:“闻君刀最快,斩首无二割。
求杀我!”兵曰:“诺。
其谨依我,无离也。
”白话:其中有一名盗匪就认识这名快刀士兵,盗匪徘徊着来到士兵身边与他说道:“我听说你的刀法最快,砍人头时从来不用再来第二次。
今天行刑时,请求你用手中的这把刀杀了我!”士兵听后答应说:“好,你一会就一直跟着我,千万不要离远了。
”逡巡:徘徊不进,犹豫。
诺:答应,允许的意思。
原文:盗从之刑处,出刀挥之,豁然头落。
数步之外,犹圆转而大赞曰:“好快刀!”白话:盗匪跟在士兵走到了行刑的地方,只见手起刀落,人头立刻落下来了。
初中文言文拓展阅读100篇一木兰从军木兰者,古时一女子也。
少习骑射,长而益精。
值可汗点兵,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
因其父老病不能行。
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
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
嘻,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1)少.习骑射()(2)市.鞍马()(3)长而益.精()(4)木兰乃易.男装()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
3、文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4、木兰是古代的女英雄。
古往今来,其实像她这样不让须眉的女子还有很多。
你能再举一个这样的人和事吗?1、(1)小时候(2)买(3)更加(4)换2、骑马转战共十二年,屡次建立功勋。
3、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4、略。
二好书之人有三病好书之人有三病:其一,浮慕时名,徒为架上观美,牙签锦轴,装潢炫耀,骊牝之外,一切不知,谓之无书可也。
其一,广收远括,毕尽心力,但图多蓄,不事讨论,徒污灰尘,半束高阁,谓之书肆可也。
其一,博学多识,兀兀穷年,而慧根短浅,难以自用,记诵如流,寸觚莫展,视之肉食面墙诚有间矣,其于没世无闻,均也。
夫知而能好,好而能运,古人犹难之,况今日乎?1、解释加点的词语。
(1)好书之人有三病.()(2)徒.为架上观美()(3)其于没世无闻,均.也()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夫知而能好,好而能运,古人犹难之,况今日乎?3、用简明的话概括“好书之人”中的“三病”。
(1)(2)(3)1、(1)毛病(2)只是(3)一样2、至于真的懂书而又能喜好它,喜好它又能运用它,古人也以为是很难的,何况在今天呢!3、(1)追求虚名,把书作为装饰品,而不阅读学习。
(2)多方搜集,只图占有,却不研究探讨。
(3)终年苦读,也“博学多识”,但不能把知识灵活运用,一生没有什么建树。
三卖柴翁尝有农夫以驴负柴至城卖,遇宦者称“宫市”取之,才与绢数尺,又就索门户,仍邀以驴送至内。
( 语文教案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案设计 / 精品文档 / 文字可改初中语文:七年级课外文言诗文拓展阅读活动课程设计(教学方Chinese is known as the "Mother of Encyclopedias", which is the best interpretation of it, solearning Chinese is very important.初中语文:七年级课外文言诗文拓展阅读活动课程设计(教学方案)七年级课外文言诗文拓展阅读活动课程设计一、本校师生特点:本课程由语文教师陈老师开发并执教。
课外文言诗文的阅读,学生学起来往往颇感困难,要让学生掌握学习课外文言诗文的方法,就要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应该让学生有课外实践的机会。
七年级是语文学科学习文言文的起始年级。
语文能力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的,而是要长期积累,有所体验,有所感受,顿悟于一瞬。
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高,同样如此。
随着二期课改新编教材古诗文比例的提升和上海语文中考文言文阅读的变革:扩大文言文考试篇目,增加分值、增加难度,因而将学生引领步入文言文的阅读的殿堂,提高学生文言诗文的阅读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再则古诗文承载中华民族的文化精华,流传至今,虽历经时间磨洗却魅力依旧。
一代代莘莘学子从中汲取丰厚的人文养料,充实自身的文化底蕴,不仅大大拓展了审美视野,获得了精美语言所带来的美的享受和写作启迪,而且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健全了自身的人格素质。
所以,在七年级开设这一拓展课是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和当前语文教改的需要的。
二、课程目标:知识、技能目标:让学生通过学习,在了解我国丰富、悠久的文化传统的同时,培养学生对文言学习的兴趣,重视积累,有所体验,有所感悟,从而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课外文言文拓展阅读:
一、请君入瓮
周兴与丘神勣通谋,太后命来俊臣鞫之。
俊臣与兴方推事对食,谓兴曰:“囚多不承,当为何法?”兴曰:“此甚易耳!取大瓮,以炭四周炙之,令囚入中,何事不承!”俊臣乃索大瓮,火围如兴法,因起谓兴曰:“有内状推兄,请兄入此瓮!”兴惶恐,叩头伏罪。
译文:
人物分析:
二、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孔融被收,中外惶怖。
时融儿大者九岁,小者八岁。
二儿故琢钉戏,了无遽容。
融谓使者曰:“冀罪止于身,二儿可得全不?”儿徐进曰:“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寻亦收至。
译文:
人物分析:
写出出自本文的成语并说明它的比喻义:。
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学习文言文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的精髓。
在初中阶段,学生开始接触文言文,但仅仅停留在课本知识的学习往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文言文的深入理解。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文言文的课外延伸阅读,通过拓展阅读与训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文言文知识,培养对文学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一、为什么要进行文言文的课外延伸阅读?1. 提高语文素养文言文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阅读文言文作品,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包括文化修养、表达能力、逻辑思维等方面。
2. 拓展知识面文言文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通过文言文的课外延伸阅读,学生可以了解更多古代文学作品,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丰富自己的人文素养。
3. 增加学习兴趣课本中的文言文篇目内容古老而又繁复,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课外延伸阅读的方式,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作品,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参与度。
二、如何进行文言文的课外延伸阅读?1. 增加选读内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增加一些适合初中生阅读的文言文作品,如《孟子》中的《滕腆》、《仲尼》等。
2. 引导学生独立选择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文言文作品的选读目录或者推荐书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水平进行选择,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加学习的自主性。
3. 指导学生阅读方法在课外延伸阅读过程中,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如何阅读文言文作品,包括字词解释、语法分析、句子理解等方面,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文言文的阅读技巧和方法。
4. 推动学生交流共享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文言文作品的交流共享活动,让学生互相交流阅读心得和体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共享乐趣。
三、课外延伸阅读的现代文拓展阅读除了文言文的课外延伸阅读外,现代文学作品也是学生必不可少的阅读内容。
现代文拓展阅读旨在让学生了解当代文学作品,培养现代文学的阅读能力和欣赏能力。
1. 选取优秀作品教师可以选取一些优秀的现代文学作品,如《茶馆》、《围城》、《活着》等,让学生阅读并进行分析和讨论。
2019开实部编版七下课内文言文及对比拓展阅读一、甲:《孙权劝学》略乙:《鲁肃过蒙屯下》鲁肃代周瑜,当之陆口,过蒙屯下。
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之,君宜顾之。
’遂往诣蒙。
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肃造次应曰:‘临时施宜。
’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虎熊也,计安可不豫定?’因为肃画五策。
肃于是越席就之,拊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
’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时蒙与成当、宋定、徐顾屯次比近,三将死,子弟幼弱,权悉以兵并蒙。
蒙固辞,陈启顾等皆勤劳国事,子弟虽小,不可废也。
书三上,权乃听。
蒙于是又为择师使辅导之其操心率如此。
注:诣:拜访。
虞(y):意料,预料。
造次:鲁莽,轻率。
拊(f):抚摸。
拜:拜望,拜见。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过蒙屯下(2)遂往诣蒙(3)肃于是越席就之(4)权悉以兵并蒙2.断句(断两处)于是又为择师使辅导之其操心率如此3.句子翻译(1)将何计略以备不虞? (2)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
4.鲁肃为什么和吕蒙“结友”?5.联系课文《孙权劝学》,谈谈你对吕蒙的看法。
6.《孙权劝学》与《鲁肃过蒙屯下》作对比阅读,说说两文的异同点。
答案一、1.(1)经过,(2)到,(3)走近,(4)全、都。
2.于是又为择师/使辅导之/其操心率如此3.(1)(你)打算用什么计策来防备意外情况呢?(2)我不知道你的才能和谋略竟到了这种地步。
4.鲁肃起初对吕蒙不屑一顾,在和吕蒙交谈后,被他的才能和谋略所折服,于是,与他“结友”而别。
5.此题为开放性题目。
(1)勤奋好学;(2)勇而有谋略,识军计。
6.两文同是揭示开卷有益,有关虚心学习的道理,但是孙权劝学从正面写,鲁肃过蒙屯下从侧面写。
翻译:鲁肃取代周瑜(为水军都督),当陆口驻屯,经过吕蒙所在的屯下。
鲁肃(当时)对吕蒙还比较轻视。
有人对鲁肃说:“吕将军的功名一天比一天显著,不可以用旧眼光来看待,您应当去拜访他。
蜈蚣与蚓一蜈蚣盘旋蚓穴之上。
蚓匿穴中,忽探首拔去蜈蚣一足。
蜈蚣怒欲入穴,而穴小不能容,正彷徨旋绕,蚓复乘间拔其一足。
蜈蚣益怒而无如之何,守穴口不肯去。
蚓遂渐拔其足,阅一时许,则蜈蚣已无足,身虽未死,而不能转动,横卧于地,如僵蚕焉。
蚓乃公然出穴,噬其腹而吸食之。
【译文】一只蜈蚣盘伏在蚯蚓的洞口上,蚯蚓藏在洞里面,突然伸出头拔掉蜈蚣一只脚。
蜈蚣发怒想钻进洞里,但蚯蚓洞太小,进不去,正转来转去不知道怎么进去的时候,蚯蚓又趁机拔掉蜈蚣一只脚。
蜈蚣更加愤怒却不知道怎么办,就守在洞口不肯走。
蚯蚓于是逐渐拔掉蜈蚣的所有脚,经过一个多小时,虽然蜈蚣没有死但也不能动弹,横躺在地上,就像冻僵的蚕一样。
于是蚯蚓大摇大摆地钻出洞口,咬开蜈蚣的腹部吃了蜈蚣。
稚犬斗虎某村赵氏,犬生三子,甫二月,随母行。
一虎呼啸出林,疾奔母犬。
母犬亟召子伏身下。
然一子已为虎所噬。
赵氏呼邻里壮丁,持矛逐之。
二稚犬奔衔虎尾,虎带之走。
犬为荆棘挂胸,皮毛殆尽,终不肯脱。
虎因尾为稚犬累,掉尾不得脱,行渐迟。
众人呐喊而前,追及,毙于众人刀下。
噫!稚犬亦勇矣。
【译文】某村有一个姓赵的人,家里的狗生三只小狗,刚两个月,小狗随着母狗出来走。
有一只老虎呼啸着从树林冲出来,飞快地奔向母狗。
母狗急忙召唤小狗躲伏在身子下面。
然而一只小狗已经被老虎吃掉。
姓赵的人叫来村里的年轻力壮的人,拿着矛来追老虎。
两只小狗跑过去咬住老虎的尾巴,老虎拖着两只小狗跑。
小狗被荆棘挂住胸部,身上皮毛几乎掉光了,始终不肯脱口。
老虎因为尾巴被小狗咬住,尾巴摆动还是不能摆脱,越走越慢。
众人呐喊着冲上前,追上了老虎,老虎终于死在大家刀下。
啊!两只小狗真勇敢啊。
周幽王失信身亡周宅酆、镐,近戎人。
与诸侯约:为葆于王路,置鼓其上,远近相闻。
即戎寇至,传鼓相告,诸侯之兵皆至救天子。
戎寇尝至,幽王击鼓,诸侯之兵皆至。
人喧马嘶,褒姒大说喜之。
幽王欲褒姒之笑也,因数击鼓,诸侯之兵皆数至而无寇。
至于后,戎寇真至,幽王击鼓,诸侯兵不至,幽王之身乃死于骊山之下,为天下笑。
文言文课外拓展阅读名篇提升阅读水平文言文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表达方式。
通过阅读文言文名篇,我们不仅可以增强对古代文化的理解和把握,还能提升自己的阅读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
本文将介绍几篇文言文名篇,并通过拓展阅读的方式深入探讨其中的主题和思想。
其一,《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虽然语言简洁,但蕴含的思想精深,深受后世研究者的推崇。
《论语》中的《学而篇》中,孔子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做人的道理。
通过读这篇名篇,我们可以领悟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以及“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等思想,进而加深我们对知识的追求和对做人的操守的理解。
其二,《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中的《陈涉世家》以及《项羽本纪》等名篇记录了中国历史上战国时期的盛衰兴衰。
通过阅读这些杰出的文言文名篇,我们可以了解到群雄逐鹿的时代背景、韩群雄起义的过程以及项羽与刘邦争霸的故事。
此外,通过阅读这些名篇,我们还能体会到历史人物的胸怀与大义、忠诚与背叛之间的抉择,从而提升我们对历史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其三,《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文言文的代表作之一。
《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通过对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物命运的描绘,展现了封建王朝的荣辱兴衰。
在阅读《红楼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世事无常、人情冷暖的真实性,并思考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此外,通过阅读《红楼梦》中的诗词和曲子,我们还可以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通过拓展阅读文言文名篇,我们能够充分感受到古代文化的魅力,并从中汲取宝贵的思想和智慧。
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可以逐渐理解古人的用词和表达方式,提高自己对文言文的解读和写作能力。
同时,通过分析名篇中的主题和思想,我们也能够拓宽自己的思维,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总之,通过拓展阅读文言文名篇,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加深对古代文化的理解和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