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外文言文拓展阅读
- 格式:wps
- 大小:21.50 KB
- 文档页数:4
第17课《陋室铭》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安贫乐道王欢字君厚,乐陵人也。
安贫乐道,专精耽学,不营产业,常丐食诵《诗》,虽家无斗储①,意怡如②也。
其妻患之,或焚毁其书而求改嫁,欢笑而谓之曰:“卿不闻朱买臣③妻邪?”时闻者多哂之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
【注释】:①斗储:一斗粮食的贮存。
②意怡如:内心还是安适愉快的样子。
③朱买臣:西汉吴郡人,家境贫苦而读书不懈。
其妻嫌其贫穷落魄,离他改嫁。
朱买臣50岁时任会稽大守。
1.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意思解释相同的一项是()A.无丝竹之乱耳见往事耳B.惟吾德馨惟手熟尔C.安贫乐道尔安敢轻吾射D.或焚毁其书而求改嫁求二石兽于水中2.用“/”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
(限断两处)时闻者多哂之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欢笑而谓之曰:“卿不闻朱买臣妻邪?”4.阅读两篇文章,分析王欢和刘禹锡两人的“安贫乐道”有何不同?【答案】1.B2.时闻者多呕之/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
3.示例:①这是一间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②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
③王欢笑着对妻子说:你没有听说过朱买臣妻子的事情吗?4.示例:王欢:安于过贫困的生活,专心求知;刘禹锡:身居陋室,追求生活高雅和品德高尚。
【详解】1.这道题考查对文言文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
A.耳:耳朵/语气词,罢了;B.惟:都是“只、只是”;C.安:安心,习惯/怎么;D.求:要求/寻找;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
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
( 语文教案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案设计 / 精品文档 / 文字可改初中语文:七年级课外文言诗文拓展阅读活动课程设计(教学方Chinese is known as the "Mother of Encyclopedias", which is the best interpretation of it, solearning Chinese is very important.初中语文:七年级课外文言诗文拓展阅读活动课程设计(教学方案)七年级课外文言诗文拓展阅读活动课程设计一、本校师生特点:本课程由语文教师陈老师开发并执教。
课外文言诗文的阅读,学生学起来往往颇感困难,要让学生掌握学习课外文言诗文的方法,就要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应该让学生有课外实践的机会。
七年级是语文学科学习文言文的起始年级。
语文能力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的,而是要长期积累,有所体验,有所感受,顿悟于一瞬。
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高,同样如此。
随着二期课改新编教材古诗文比例的提升和上海语文中考文言文阅读的变革:扩大文言文考试篇目,增加分值、增加难度,因而将学生引领步入文言文的阅读的殿堂,提高学生文言诗文的阅读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再则古诗文承载中华民族的文化精华,流传至今,虽历经时间磨洗却魅力依旧。
一代代莘莘学子从中汲取丰厚的人文养料,充实自身的文化底蕴,不仅大大拓展了审美视野,获得了精美语言所带来的美的享受和写作启迪,而且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健全了自身的人格素质。
所以,在七年级开设这一拓展课是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和当前语文教改的需要的。
二、课程目标:知识、技能目标:让学生通过学习,在了解我国丰富、悠久的文化传统的同时,培养学生对文言学习的兴趣,重视积累,有所体验,有所感悟,从而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第24课《周亚夫军细柳》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问题(甲):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
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视兹候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
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投弓督,持满。
天子先驱至,不得入。
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
”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于是天子乃按響徐行。
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胃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
”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
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实!装者霸上、棘门军,若儿观耳。
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月馀,三军皆罢。
乃拜亚夫为中尉。
(乙)贞观九年,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
炀帝①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
此皆服所目见。
故夙疫孜孜②,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摇役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
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③不摇,则枝叶茂荣。
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注释)①炀(yáng)帝:杨广南朝的皇帝。
②孜孜:勤勤恳恳不疲倦的样子。
③本根:本,树干;根,树根。
比喻国家的基础和根本。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上自劳军军细柳B.天子且至 (愚公)年且九十C.已而之细柳军称善者久之D.其将固可袭而虏也汝心之固,固不可砌2.释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军霸上:________________(2)军士吏被甲:____________________(3)遂得徭役不兴:___________________(4)征求无已: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新编初中古诗文阅读与拓展训练答案【篇一:文言文课外拓展练习(含答案)】)曹彬仁爱曹武惠王,国朝名将,勋业之盛,无与为比。
尝曰:“吾为将,杀人多矣,然未尝以私喜怒辄戮一人。
”.其所居堂屋敝,子弟请加修葺,公曰:“时方大冬,墙壁瓦石之间,百虫所蛰,不可伤其生。
”其仁心爱物盖.如此。
(张光祖《言行龟鉴》)[注释] 蛰:动物在冬眠时潜伏在土中或洞穴中不食不动的状态。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其所居堂屋敝()(2)吾为将()..2. 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句。
时方大冬,墙壁瓦石之间,百虫所蛰,不可伤其生。
3.文章开头介绍曹武惠王是“国朝名将”,其作用是什么?4.文章通过、这两件事刻画了曹武惠王“”的德行。
(二)狄仁杰狄仁杰为并州法曹,有同府法曹郑崇质,母老且病,当使绝域。
仁杰曰:“太夫人有疾而公远使,岂可贻.亲万里之忧。
”乃诣长史蔺仁基,请代崇质行。
时仁基与司马李孝廉不协,因谓曰:“吾等独无愧耶。
”相待.如初。
(孔平仲《续世说》)1.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当使绝域()(2)乃诣长史蔺仁基()..2. 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句。
因谓曰:“吾等独无愧耶。
”3. 文章后半部分写仁基与司马李孝廉“相待如初”的作用是什么?4. 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体会?(三)巨商蓄鹦鹉一巨商姓段者,蓄一鹦鹉甚慧,能诵《陇客》诗及李白《宫词》《心经》。
每客至,则呼茶,问客人安否寒暄。
主人惜之,加意笼豢。
一旦段生以事系狱,半年方得释,到家,就笼与语曰:“鹦哥,我自狱中半..年不能出,日夕惟只忆汝,汝还安否?家人喂饮,无失时否?”鹦哥语曰:“汝在禁数月不堪,不异鹦哥笼闭岁久。
”其商大感泣,遂许之曰:“吾当亲送汝归。
”乃特具车马携至秦陇,揭笼泣放,祝之曰:“汝却还旧巢,好自随意。
”其鹦哥整羽徘徊,似不忍去。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半年方得释()(2)就笼与语曰()..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
遂许之曰:“吾当亲送汝归。
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学习文言文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的精髓。
在初中阶段,学生开始接触文言文,但仅仅停留在课本知识的学习往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文言文的深入理解。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文言文的课外延伸阅读,通过拓展阅读与训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文言文知识,培养对文学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一、为什么要进行文言文的课外延伸阅读?1. 提高语文素养文言文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阅读文言文作品,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包括文化修养、表达能力、逻辑思维等方面。
2. 拓展知识面文言文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通过文言文的课外延伸阅读,学生可以了解更多古代文学作品,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丰富自己的人文素养。
3. 增加学习兴趣课本中的文言文篇目内容古老而又繁复,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课外延伸阅读的方式,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作品,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参与度。
二、如何进行文言文的课外延伸阅读?1. 增加选读内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增加一些适合初中生阅读的文言文作品,如《孟子》中的《滕腆》、《仲尼》等。
2. 引导学生独立选择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文言文作品的选读目录或者推荐书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水平进行选择,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加学习的自主性。
3. 指导学生阅读方法在课外延伸阅读过程中,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如何阅读文言文作品,包括字词解释、语法分析、句子理解等方面,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文言文的阅读技巧和方法。
4. 推动学生交流共享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文言文作品的交流共享活动,让学生互相交流阅读心得和体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共享乐趣。
三、课外延伸阅读的现代文拓展阅读除了文言文的课外延伸阅读外,现代文学作品也是学生必不可少的阅读内容。
现代文拓展阅读旨在让学生了解当代文学作品,培养现代文学的阅读能力和欣赏能力。
1. 选取优秀作品教师可以选取一些优秀的现代文学作品,如《茶馆》、《围城》、《活着》等,让学生阅读并进行分析和讨论。
专题08 课外文言文阅读(拓展迁移)50题(解析版)分二个版块,第一版块经典常考题22题,第二版块模拟预测题28题。
经典常考题(2023下·江苏南京·八年级统考期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人钟情于崇山秀水之间,留下了大量游记名篇。
透过词藻精妙的文字,我们也能看到普通百姓的游艺民俗方式,他们对歌咏的热爱令人动容。
虎丘去城可七八里,其山无高岩邃壑独以近城故箫鼓楼船无日不往。
凡月之夜,花之晨,雪之夕,游人往来,纷错如织,而中秋为尤.胜。
每至是日,倾城固户,连臂而至。
从千人石上至山门,栉比如鳞①,远而望之,如雁落平沙,霞铺江上,雷辊②电霍,无得而状。
布席之初,唱者千百,声若聚蚊,不可辨识。
分曹部署③,竟以歌喉相斗,雅俗既.陈,优劣自别。
未几而摇手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已而明月浮空,石光如练,一切瓦釜,寂然停声,属而和者,才三四辈;一箫,一寸管,一人缓板而歌,竹肉④相发,清声亮彻,听者魂销。
比至夜深,月影横斜,荇藻凌乱,则箫板亦不复用;一夫登场,四座屏息,音若.细发,响彻云际,每度⑤一字,几尽一刻,飞鸟为.之徘徊,壮士听而下泪矣。
(袁宏道《虎丘记》,有删改)【注释】①栉比如鳞:如梳齿鱼鳞般密集相连。
②雷辊.(gǔn):车轮转声,这里指雷的轰鸣声。
③分曹部署:分批安排。
④竹肉:这里指箫管和歌喉。
⑤度;吐露。
1.下列加点字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A.音若.细发皆若.空游无所依B.而中秋为尤.胜水尤.清冽C.雅俗既.陈既.出,得其船D.飞鸟为.之徘徊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2.为画线句划分停顿最合适的一项是()A.其山无高/岩邃壑独/以近城故/箫鼓楼船无日不往B.其山无高岩邃壑/独以近城/故箫鼓楼船/无日不往C.其山无高岩/邃壑独以近城故/箫鼓楼船/无日不往D.其山无高岩邃壑/独以近城/故箫鼓楼/船无日不往3.用文章原句补全对话小语:我感觉袁宏道笔下的百姓特别可爱,“”一句表现出城里的男女老少关系亲密,手牵手、肩并肩一起参加歌会,热闹极了。
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复习文言文阅读练习A.有老书生数人来过(经过)B.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C.念无与为乐者(考虑,想到)D.归舍已三鼓矣(动词,击鼓)14.用“/”给【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限两处)舍中掩关熟睡已再鼾矣。
15.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良月嘉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从之。
16.【甲】【乙】两文都写了夜游,所见之景有何不同?各有怎样的特点?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节选自吴均《与朱元思书》)【乙】晚,遂集南楼。
楼在州治前黄鹤山上。
轮奂高寒,甲于湖外,下临南市,邑屋鳞差①。
岷江自西南斜抱郡城东下,天无纤云,月色奇甚,江面如练,空水吞吐,平生所遇中秋佳月,似此夕亦有数……向在桂林时,默数九年之间九处见中秋,其间相去或万里,不胜漂泊之叹。
十二年间十处见中秋。
去年尝题数语于大慈楼上,今年又忽至此。
通计十三年间,十一处见中秋,亦可以谓之游子。
然余以病丐骸骨②,傥③恩旨垂允,自此归田园,带月荷锄,得遂此生矣。
(节选自范成大《吴船录》)【注】①鳞差:犹鳞次,这里指房屋高低不一。
②丐骸骨:官员乞求年老退休的代词。
③傥:同“倘”,如果。
17.用“/”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各标一处)。
(1)蝉则千转不穷(2)十二年间十处见中秋18.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1)负势竞上( )C.夫君子之行(《诫子书》)D.水陆草木之花(《爱莲说》)2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2)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24.从写作目的看,两文都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二、课外拓展阅读参考答案1.(1)同“缺”,空隙、缺口(2)飞奔的马2.在春、冬两个季节,白色的急流中有回旋的清波,绿色的潭水中有倒映着的各种景物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