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业务人员的税务培训ppt
- 格式:pptx
- 大小:4.46 MB
- 文档页数:39
2023REPORTING 机关事业单位个人所得税业务培训ppt课件•个人所得税概述•机关事业单位个人所得税政策解读•专项附加扣除政策解读与操作指南•机关事业单位个人所得税申报流程与注意事项•个人所得税改革趋势及对机关事业单位影响分析•总结回顾与互动环节目录20232023REPORTINGPART01个人所得税概述个人所得税定义及作用01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本国公民、居住在本国境内的个人的所得和境外个人来源于本国的所得征收的一种所得税。
02个人所得税的作用包括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增加财政收入等。
纳税人义务与权利纳税人的义务包括按时申报、足额缴纳税款、接受税务检查等。
纳税人的权利包括知情权、保密权、申请减税免税权、陈述申辩权等。
征收范围及对象个人所得税的征收范围包括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等。
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对象包括中国公民、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投资者等。
2023REPORTINGPART02机关事业单位个人所得税政策解读1 2 3累计收入-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计算根据应纳税所得额查找对应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税率表及速算扣除数应用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减免税额-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累计应预扣预缴税额计算收入额确定劳务报酬所得以每次收入减除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预扣预缴税款计算收入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年度汇算清缴居民个人取得劳务报酬所得,应当在取得所得的次年三月一日至六月三十日内办理汇算清缴03年度汇算清缴居民个人取得稿酬所得,应当在取得所得的次年三月一日至六月三十日内办理汇算清缴01收入额确定稿酬所得以每次收入减除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百分之七十计算02预扣预缴税款计算收入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稿酬所得计算方法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计算方法收入额确定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减除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预扣预缴税款计算收入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年度汇算清缴居民个人取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应当在取得所得的次年三月一日至六月三十日内办理汇算清缴2023REPORTINGPART03专项附加扣除政策解读与操作指南扣除标准每个子女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子女范围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继子女扣除主体父母可以选择由其中一方按扣除标准的100%扣除,也可以选择由双方分别按扣除标准的50%扣除,具体扣除方式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扣除主体包括生父母、继父母、养父母,父母之外的其他人担任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的,比照执行•学历(学位)继续教育:4800元/年(400元/月)•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3600元/年•扣除主体:个人接受本科及以下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符合规定扣除条件的,可以选择由其父母扣除,也可以选择由本人扣除。
税务部培训计划方案ppt一、培训目的与意义针对税务部门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进行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增强税务部门人员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责任意识,进一步提升税务部门的整体工作水平。
二、培训对象税务部门全体工作人员三、培训内容1.税收政策与法规(1)最新税收法规政策的学习和掌握(2)重点纳税人管理政策和措施的研究(3)涉外税收政策与管理规定的学习2.税务执法技能(1)税务调查、稽查和处罚的技能培训(2)税务执法的规范化与标准化要求(3)涉税案件的审理与处理方法3.税务信息化(1)税务信息系统的操作与应用(2)税务数据分析技术的学习(3)电子税务服务的推广与应用4.税务服务能力(1)服务型税收管理理念的培养(2)税收政策宣传与咨询服务技能的培训(3)纳税服务热线接待与处理技能5.税务机构管理(1)组织管理与协调能力的提升(2)税务公共关系与危机处理技巧的培训(3)税务人力资源管理与激励机制的研究6.其他(1)新媒体营销技能培训(2)工作汇报和表达能力的培训(3)国际税收制度与规则的学习四、培训形式1.理论培训:通过讲座、课程、研讨会等形式,对税收政策、执法技能、信息化、税务服务、机构管理等方面进行系统专业的教学和培训。
2.实践培训:通过案例分析、模拟实验、实际操作等形式,提升税务人员的实际操作技能。
3.互动培训:通过团队合作、角色扮演、沙龙讨论等形式,增强税务人员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五、培训方式1.集中培训:选定专业培训机构或税务部门内部专业人员为培训师进行集中授课。
2.网上培训:引进先进的网络教学平台,开发税收政策、执法技能、服务能力等专业课程,实现多样化、自主式的学习。
3.业务辅导:由资深税务工作人员为新入职或需要提升能力的员工进行一对一的业务辅导。
六、培训周期1.集中培训:按照不同的专业需要,分别安排一至两个月的集中培训时间。
2.网上培训:结合工作实际,灵活安排学习时间,根据课程难度灵活安排学习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