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指导书
- 格式:doc
- 大小:979.48 KB
- 文档页数:26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共20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贵阳市某独栋住宅设计二、目的要求通过《房屋建筑学》课程的学习和课程设计实践技能训练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设计原理及构造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掌握建筑施工图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内容。
3.进一步训练建筑绘图的能力。
三、设计条件1.设计方案见附图。
2.建筑结构:砖混结构。
3.建筑层数:2-3层;建筑层高:。
4.建筑等级:耐久等级为Ⅱ级,耐火等级为二级。
5.房间组成及要求:功能空间低限面积标准如下:起居室18~25 m2(含衣柜面积)主卧室12~16 m2双人次卧室 12~14 m2单人卧室8~10 m2餐厅8 m2厨房 6 m2,包括灶台、调理台、洗地台、搁置台、上柜、下柜、抽油烟机等。
卫生间4~6 m2(双卫可适当增加),包括浴盆、淋浴器、洗脸盆、坐便器、镜箱、洗衣机位、排风道、机械排气等。
门厅:2~3 m2贮藏室;2~4 m2(吊柜不计入)工作室6~8 m2四、设计内容及深度要求本次设计参考教师给定的住宅方案,根据设计资料确定建筑方案,初步选定主要构件尺寸及布置,明确各部位构造做法。
在此基础上按施工图深度要求进行,但因无结构、水、电等工种相配合,故只能局部做到建筑施工图的深度。
设计内容如下;1.建筑平面图:各层平面图,包括底层平面、二层平面图和屋顶平面图等,比例1:5O。
2.建筑立面图:包括正立面、背立面及侧立面图,比例1:50-1:100。
3.建筑剖面图;2个,比例1:50-1:100。
4.建筑详图:①表示局部构造的详图,楼梯详图比例1:50、外檐详图比例1:20。
②表示房屋设备的详图(选作内容),如厨房、厕所、浴室以及壁柜、挂衣柜、鞋柜、碗柜、灶台、洗涤盆、污水池、垃圾道、信报箱、阳台晒衣架等详图。
数量、比例自定。
5.设计简要说明、图纸目录、门窗表。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21世纪初小康型住宅设计。
一、目的要求通过《房屋建筑学》的学习和课程设计实践技能训练,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一般民用建筑设计原理和方法,掌握建筑施工图设计的技能,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设计原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二、设计条件1.本设计为某城市型住宅,位于城市居住小区或工矿住宅区内,为单元式、多层住宅(4~6层)或中高层住宅(7~9层)。
2.面积指标:参见建设部中国建设技术发展研究中心和日本国际协力事业共同对中国城市提出的一个多元层次的2000年小康居住目标,见下表。
4.层数:五~七层;耐火等级:Ⅱ级;屋面防水等级:Ⅱ~皿级。
5.结构类型:自定(砖混或框架)6.房间组成及要求:功能空间低限面积标准如下:起居室18~25 m2(含衣柜面积)主卧室12~16 m2双人次卧室 12~14 m2单人卧室8~10 m2餐厅≥8 m2厨房≥6 m2,包括灶台、调理台、洗地台、搁置台、上柜、下柜、抽油烟机等。
卫生间4~6 m2(双卫可适当增加),包括浴盆、淋浴器、洗脸盆、坐便器、镜箱、洗衣机位、排风道、机械排气等。
门厅:2~3 m2贮藏室;2~4 m2(吊柜不计人)工作室6~8 m2电气设备包括用电量80~120kw·h/月,负荷 1560~4000W(大套可增至6000W);电源插座合大居室2~3组,小居室2组,厨房3组,卫生间3组,另设:公用天线、电话、空调线等。
三、设计内容及深度要求本次设计在教师给定的住宅方案或学生自己设计构思的方案基础上按施工图深度要求进行,但因无结构、水、电等工种相配合,故只能局部做到建筑施工图的深度。
设计内容如下;1.总平面图:比例1:50O。
2.建筑平面图:包括底层平面和标准层平面图,比例1:10O或1:20O,屋顶平面图,比例1:10O或1:20O。
3.建筑立面图:包括正立面、背立面及侧立面图,比例1:100或1:200。
4.建筑剖面图;2个,比例1:100。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书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房屋建筑学的基本概念,包括建筑物的结构、材料、设计原则等。
2. 使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房屋建筑风格及其特点,如古代建筑、现代建筑、田园建筑等。
3. 帮助学生理解房屋建筑与环境、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关系。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评价和改进房屋建筑设计的能力。
2. 提高学生运用图纸、模型等形式表达房屋建筑设计思路的技巧。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的能力,学会在小组合作中共同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房屋建筑学的兴趣,培养热爱建筑、关注建筑发展的情感。
2. 培养学生尊重建筑工人、建筑设计师等职业,理解他们的辛勤付出。
3. 引导学生关注建筑与环境保护,培养绿色建筑观念,提高环保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选修课程,适用于对房屋建筑感兴趣的学生。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对房屋建筑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专业知识掌握有限。
教学要求:结合实际案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通过小组讨论、实践操作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达到课程目标。
最终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取得全面发展。
二、教学内容1. 房屋建筑学基本概念:包括建筑物的定义、功能、分类;建筑结构的组成、受力特点;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及选用原则。
教材章节:第一章 房屋建筑学概述2. 房屋建筑风格及其特点:介绍古代建筑、现代建筑、田园建筑等不同类型的建筑风格,分析其设计理念、艺术特点及地域文化背景。
教材章节:第二章 建筑风格与特点3. 房屋建筑与环境关系:探讨房屋建筑与自然环境、城市环境的关系,分析绿色建筑的设计原则及环保措施。
教材章节:第三章 建筑与环境4. 房屋建筑设计方法:学习建筑设计的基本流程、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掌握平面布局、空间组织、造型设计等方面的技巧。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指导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房屋建筑学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建筑风格;2. 使学生了解房屋建筑的设计原则、施工流程及相关技术规范;3. 引导学生了解房屋建筑与生态环境、人文环境的关系。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CAD等软件绘制房屋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的能力;2. 培养学生分析房屋建筑结构、选用合适建筑材料的能力;3. 提高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创新设计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房屋建筑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树立专业自信;2. 培养学生关注建筑美学、生态环保、人文关怀等方面的意识;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建筑价值观,认识到建筑对社会、环境的重要性,培养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基础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房屋建筑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对建筑行业的兴趣和热爱。
学生特点:学生为初中年级,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和动手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但专业知识有限。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采用生动形象、贴近生活的教学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课程目标,为未来深入学习建筑学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房屋建筑学基本概念:建筑的定义、分类、建筑风格及其特点;2. 建筑设计原则:功能布局、空间组织、形态美学、生态环保;3. 建筑施工流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验收;4. 建筑材料:常见建筑材料的特点、用途及选用原则;5. 建筑图纸: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的绘制方法;6. 建筑与生态环境:绿色建筑、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7. 建筑与人文环境:建筑文化、地域特色、人文关怀。
教学大纲安排:第一周:房屋建筑学基本概念及建筑风格;第二周:建筑设计原则及空间组织;第三周:建筑施工流程及建筑材料;第四周:建筑图纸绘制及分析方法;第五周:建筑与生态环境、人文环境的关系。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一、学习目的1、通过本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建筑设计原理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了解各类建筑设计的国家规范和地方标准、建筑构配件的通用图集及各类建筑设计资料集等,如《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 50001—2001)、《总图制图标准》(GB/T 50103—2001)、《建筑制图标准》(GB/T 50104—200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建筑没计防火规范》(GDJ 16—87)和《建筑设计资料集》等,并能在设计中正确使用。
3、了解一般民用建筑的设计原理和方法,了解建筑平面设计、剖面设计及立面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正确运用平面设计原理进行平面设计、平面组合,并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剖面设计,运用建筑美学法则进行建筑体型及立面设计。
4、培养构造节点设计的能力及绘制建筑施工图的能力。
二、设计内容及图纸要求(一)建筑总平面图,比例1:500。
1、标明拟建工程四周一定范围内的建筑物、道路、场地、绿化、没施等的位置、尺寸和标高。
2、标注拟建建筑物与周围其他建筑物、道路及设施之间的尺寸。
3、注明指北针或风玫瑰图等。
(二)建筑平面图各层建筑平面图,比例1:100。
1、画出各房间、门窗、厕所及固定设备,标注房间名称或编号。
2、标注尺寸:1)外部尺寸。
三道尺寸(总尺寸、轴线尺寸、门窗洞口等细部尺寸)及底层室外台阶、坡道、散水、明沟等尺寸。
2)内部尺寸。
内部门窗洞口、墙厚、柱大小等细部尺寸。
3、标注室内外地面标高、各层楼面标高。
4、标注定位轴线及编号、门窗编号、剖切符号、详图索引符号等。
5、楼梯应按比例绘出踏步、平台、栏杆扶手及上下楼方向。
6、部分家具及设备布置,卫生间应画出卫生器具。
7、底层平面中,还应画出室外台阶、散水及明沟、指北针。
8、注写图名和作图比例。
(三)建筑立面图主要立面和侧立面,比例1:100。
1、画出室外地而线、建筑外轮廓、勒脚、台阶、门、窗、雨篷、阳台、雨水管及墙面分格线的形式和位置。
中学教学楼案设计一、目的要求通过本次设计使学生能够运用已学过的建筑空间环境设计的理论和法进行一般的建筑初步设计,进一步理解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了解初步设计的步骤和法。
二、设计条件1.修建地点:本建筑位于城市新建住宅区,地段情况可参考图1-2-1,选其中之一,亦可自己另选地段。
图1-2-2 十二班中学教学楼设计地形图2.房间名称及使用面积(见表1-2-1)。
表1-2-1 房间名称及使用面积33.总平面设计(1)教学楼:建筑面积按设计条件第2条确定。
(2)运动场:设250m 环形跑道(附100m 直跑道),田径场1个,篮球场2个,排球场1个。
(3)绿化用地(兼生物园地):300~500m2。
4.建筑标准(1)建筑层数:1~4 层。
(2)层高:教学用房3.6~3.9m;办公用房3.0~3.4m。
(3)结构:混合结构或钢混凝土框架结构。
(4)门窗:木门、铝合金窗(或塑钢窗)。
(5)装修:根据当地社会经济状况,自行确定。
(6)走道宽(轴线尺寸):2.4~3.0m(中间走道),1.8~2.1m(单面走道)。
(7)采光:教室窗地比为1/4,其他用房为1/6~1/8。
(8)卫生:设室厕所(蹲式大便器、小便槽或小便斗),数量按男女学生各半计算。
男厕所:40~50 人一个大便器,两个小便斗(或1m 长小便槽)。
女厕所:20-25 人一个大便器4三、设计容及深度本设计按案设计深度要求进行,采用2号绘图纸,工具线手工绘制完成下列容:1.总平面图:1:500,可根据情况由学生选做。
2.平面图:各层平面,比例1/100~1/200。
(1)底层各入口要画出踏步、花池、台阶等。
(2)尺寸标注为两道,即总尺寸与轴线尺寸。
(3)确定门窗位置、大小(按比例画,不注尺寸)及门的开启向。
(4)楼梯要按比例尺寸画出梯段、平台及踏步,并标出上下行箭头。
(5)标出剖面线及编号。
(6)注明房间名称。
(7)标图名及比例。
3.立面图:入口立面及侧立面,比例1/100~1/200。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设计任务书包括2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设计任务书,一般由甲方编制,提出各设计题目的主要建筑功能要求,经主管部门批准后作为设计单位(丙方)的设计依据。
请根据自己的题号进行设计。
第二部分是课程设计中的统一要求,根据教学大纲的规定,提出设计内容、设计深度和工作进度计划。
请各位同学仔细阅读。
第一部分设计任务书●概况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新校区一期工程位于北京市大兴区,一期学生规模4000人。
●技术条件1、场地绝对标高:42.50m2、主导风向:冬季主导风向是西北风,夏季主导风向是东南风。
3、外围护结构热工要求:应满足相当于370mm砖墙热工要求。
4、耐火等级:二级。
5、抗震设防:8度设防。
6、日照间距:北方按1:1.5考虑。
7、屋面排水方式:自定。
8、结构形式:结构选型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必须表达清楚。
9、建筑限高:24米10、建筑的水、暖、电、煤气均由城市供应,场地内不考虑设备及接口位置。
该工程拟建于新校区教学区内,拟建地段用地平整,环境优美,基地西面与北面为教学区,东面为宿舍区,南面为风景优美的湖面,用地四周绿树成荫。
基地东西长100m,南北长80m。
二、设计内容总建筑面积由设计者自行计算确定,各组成部分可参照如下面积分配,在使用功能合理的情况下,亦可根据设计适当调整,但总面积增减不大于5%。
1.教学主要用房部分(1)多功能厅 200座(2)展览厅 240m2(3)图书资料室 240m2(4)教学课堂总面积 900~1000m2(五年制,每个年级两个班,每班30人)(5)电教室 2间,90~100m2/间(6)计算机房 2间,90~100m2/间(7)美术教室 2间,90~100m2/间(8)建筑物理实验室 2间,90~100m2/间(9)模型制作室 1间,90~100m2/间(10)教学设备用房 1间,50m2(1)摄影工作室(含暗室)40~50m22. 办公管理用房部分(1)教学与行政办公室 250 m2(2)值班管理室 20~30m2(3)接待室 30~40m2(4)开水间 10~20m2(5)设备房 20m2以上各部分面积均为使用面积。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任务书之一一、题目:单元式多层住宅设计二、设计基础知识住宅建筑是供人们生活居住的空间,这是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同时它也是随自然环境、民族生活习惯差异、历史文化不同、以及社会进步、物质技术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等不断变化,使住宅建筑更具有明显的地方性和民族性。
住宅设计看起来好象是件简单的工作,其实,要设计好一幢住宅是极不容易的。
住宅设计除了宅本身的设计要求原理外,宅所涉及到的学科很多,诸如城市规划与住宅环境、结构与施工、建材、建筑节能、环境医学、环境心理学、生态学、人口学、社会经济学等等。
这里只简单介绍住宅设计基本知识供设计时参考。
1、住宅户内组成及其各部分的设计一幢住宅可以由一户或几户组成单元,再由几个或更多单元组成一栋住宅。
而“户”(也称为“套”)是住宅设计的基本单元,在住宅设计中,首先要对每“套”住宅的大小及组成进行分析研究,然后再考虑户与户之间的组合关系。
一套住宅包括居室、厨房、卫生间、户内交通、前室、贮藏、户外活动空间(阳台、露台、庭院等)几部分组成。
(1)居室设计:居室是户内主要房间,每套住宅一般有一至多间居室。
居室设计必须要根据各居室使用对象及使用要求、布置家具以及考虑必要的活动空间。
以此来确定居室的位置、房间大小、形状、合理设置门窗、组织室内交通、考虑朝向、通风、采光、保温或隔热、以及技术经济、美观等因素。
居室按使用功能分起居室和卧室。
①起居室(即厅、堂):家庭集中活动空间。
如起居、团聚、娱乐、会客、进餐等,需要有较宽敞的空间。
对每户来说,此空间属于“动”区、“闹”区、“开放”区。
②卧室(即房室):是分散独立的居住空间。
如工作、学习、睡眠、休息等,要求安静、分隔、避免干扰。
卧室可分主卧室、次卧室。
居室的面积大小、形状尺寸、门窗位置等,在设计时均应考虑到方便使用的要求。
各方向尺寸应尽量符合模数。
(2)厨房设计:厨房是户内主要的辅助用房。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指导书《房屋建筑学》是一门综合性,时间性很强的课程,并靠学习必读树木和参考树木是不可能掌握的,通过课程设计,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动手时间,才能真正掌握课程内容。
课程设计的题目一般选择中小型,大量性的民用建筑,因此选用12班中学的多层住宅(选择其中一个)进行设计,要求按任务规定绘制出主要,平,立,剖面和主要建筑构造详图。
由于尚未与结构和设备等专业的配合,图纸深度只能尽可能达到施工图要求。
一,课程设计的方法和步骤1.分析研究设计题目和任务书。
设计者在设计前应明确设计的目的要求和设计条件,做到心中有数。
2.学习有关设计参考资料,参观学习已建成同类建筑,扩大眼界,广开思路。
3.在上述基础上,对设计要求,具体条件,环境进行功能分析找出各部分,各房间的相应关系,画出各部分的关系图。
4.初步分块:即将各部分,各房间粗略地估计平面以及空间尺寸,为组合作定量准备。
5.结合条件以及基地环境,酝酿构思设计方案。
构思就是不断地分析-----创作----表达的过程。
把构思不断地,准确地记录下来,不断深入进行方案比较。
其表达的方法是:用徒手单线画出体块组合示意(比例约1:200),所以一般称此步骤为:“块体组合”。
块体组合要多考虑,多动手,多修改,多比较。
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十全十美,抓住解决主要矛盾。
块体组合是粗线条的设计,其主要思路应该是:从功能分析到空间组合,从单一空间到多个空间的组成。
一般建筑设计都要从平面做起,根据各种题目的使用性质和要求,首先画出功能分析示意图,再进行合理的平面组合,从平面到剖剖、立面,才能组成整幢的房屋,在这个过程中也相应地要考虑结构方案的合理性和施工的可能性。
即从总体以及基地布局和粗略设想,到作好个体方案设计,然后再返到总体,不断反复深入。
方案构思是方案草图设计的关键步骤,虽然它很粗略,但是它却决定了方案草图设计的大布局,正如一篇文章的纲目一样重要。
6.在方案构思以及块体组合的基础上,深入发展定稿方案草图,按比例徒手单线绘制出平,立,剖面图以及核算出各项技术经济指标,此时即完成了方案草图设计。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说明书一、课程设计目的:本课程设计旨在培养学生对房屋建筑学的理论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同时锻炼学生的设计与创新能力,提升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内容和要求:1.课程设计内容:本课程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1)房屋建筑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房屋建筑设计的流程和方法;(3)房屋建筑设计实例分析;(4)学生独立完成一个小型房屋建筑设计项目。
2.课程设计要求:(1)掌握房屋建筑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建筑学的基础知识、结构设计原理、建筑材料选择等内容;(2)了解房屋建筑设计的流程和方法,包括项目调研、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等环节;(3)能够从实际案例中分析和评价房屋建筑设计的优缺点,提出改进建议;(4)熟练运用CAD、3D建模等软件进行房屋建筑设计的图纸绘制和模型制作;(5)独立完成一个小型房屋建筑设计项目,包括项目立意、方案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并能进行专业化的技术说明。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1.教学方法:本课程设计采用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在理论授课环节,通过讲解房屋建筑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流程,培养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实践操作环节,引导学生运用设计软件进行房屋建筑设计的图纸绘制和模型制作,并通过案例分析和模拟实验等活动,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2.教学手段:(1)教室教学:采用投影仪、幻灯片等多媒体手段,结合教材和辅助资料进行课堂讲解;(2)实验室教学:利用计算机和设计软件进行实践操作,指导学生进行房屋建筑设计的图纸绘制和模型制作;(3)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和评价实际案例,了解房屋建筑设计的经验和教训;(4)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设计思路和经验,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四、课程设计评价方式:1.课堂表现:考察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包括课堂回答问题、课外学习报告等;2.实践操作:评估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知识运用能力,包括图纸绘制和模型制作等实践操作的成果;3.课程设计项目评价:评估学生独立完成的房屋建筑设计项目,包括项目立意、方案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等方面。
中学教学楼方案设计一、目的要求通过本次设计使学生能够运用已学过的建筑空间环境设计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一般的建筑初步设计,进一步理解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了解初步设计的步骤和方法。
二、设计条件1.修建地点:本建筑位于城市新建住宅区内,地段情况可参考图1-2-1,选其中之一,亦可自己另选地段。
图1-2-2 十二班中学教学楼设计地形图2.房间名称及使用面积(见表1-2-1)。
表1-2-1 房间名称及使用面积3.总平面设计(1)教学楼:建筑面积按设计条件第2 条确定。
(2)运动场:设250m 环形跑道(附100m 直跑道),田径场1 个,篮球场2 个,排球场1 个。
(3)绿化用地(兼生物园地):300~500m2。
4.建筑标准(1)建筑层数:1~4 层。
(2)层高:教学用房3.6~3.9m;办公用房3.0~3.4m。
(3)结构:混合结构或钢混凝土框架结构。
(4)门窗:木门、铝合金窗(或塑钢窗)。
(5)装修:根据当地社会经济状况,自行确定。
(6)走道宽(轴线尺寸):2.4~3.0m(中间走道),1.8~2.1m(单面走道)。
(7)采光:教室窗地比为1/4,其他用房为1/6~1/8。
(8)卫生:设室内厕所(蹲式大便器、小便槽或小便斗),数量按男女学生各半计算。
男厕所:40~50 人一个大便器,两个小便斗(或1m 长小便槽)。
女厕所:20-25 人一个大便器4三、设计内容及深度本设计按方案设计深度要求进行,采用2 号绘图纸,工具线手工绘制完成下列内容:1.总平面图:1:500,可根据情况由学生选做。
2.平面图:各层平面,比例1/100~1/200。
(1)底层各入口要画出踏步、花池、台阶等。
(2)尺寸标注为两道,即总尺寸与轴线尺寸。
(3)确定门窗位置、大小(按比例画,不注尺寸)及门的开启方向。
(4)楼梯要按比例尺寸画出梯段、平台及踏步,并标出上下行箭头。
(5)标出剖面线及编号。
(6)注明房间名称。
(7)标图名及比例。
3.立面图:入口立面及侧立面,比例1/100~1/200。
(1)外轮廓线画中粗线,地坪线画粗实线,其余画细实线。
(2)注明图名及比例。
4.剖面图:1~2 个剖面,比例1/100。
(1)剖切部分用粗实线,看见部分用细实线;地坪为粗实线,并表示出室内外地坪高差。
(2)尺寸标两道,即各层层高及建筑总高。
(3)标高:标注各层标高,室内外标高。
(4)标图名及比例。
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总建筑面积、生均建筑面积(校舍总面积/学生总人数)、平面系数 K(使用面积/建筑面积)等。
四、设计方法与步骤1.分析研究设计任务书,明确目的要求及条件,根据题目所给条件,算出各类房间所需数目及面积和厕所蹲位数。
2.带着问题学习设计基础知识和任务书上所提参考资料,参观已建成的同类建筑,扩大眼界,广开思路。
3.在学习参观的基础上,对设计要求、具体条件及环境进行功能分析,从功能角度找出各部分、各房间的相互关系及位置。
4.进行块体设计,即将各类房间所占面积粗略地估计平面和空间尺寸,用徒手单线画出初步方案的块体示意(比例1:500 或1:200)。
在进行块体组合时,要多思考,多动手(即多画),多修改。
从平面入手,但应着眼于空间。
先考虑总体,后考虑细部,抓住主要矛盾,只要大布局合理就行了。
5.在块体设计基础上,划分房间,进一步调整各类房间和细部之间的关系,深入发展成为定稿的平、立、剖面草图,比例为1:100-1:200。
注:中学总平面设计较为复杂,主要行政、后勤用房及运动、绿化场地在总平面上布置即可。
五、参考资料1.本书编委会.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二版,(3).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2.张宗尧,赵秀兰.托幼、中小学校建筑设计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3.张宗尧,李志民,中小学建筑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4.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5.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墙体构造设计一、目的要求通过本设计掌握:①墙段与洞口的尺寸如何确定;②墙身的剖面组成及构造方式。
二、设计条件1.根据某中学教学楼平、立、剖面图进行设计,见图1-4-1。
也可根据题目1、题目2、题目3 所作方案进行设计2.采用砖墙承重,砖块尺寸240mm×115mm×53mm,内墙厚均为240mm,外墙240mm(寒冷地区可做370mm外墙),若需加设大梁承重,支撑大梁的砖墙可加壁柱。
7.一层室内地坪标高为±0.OO。
三、设计内容和深度本设计用2 号绘图纸,工具线手工绘制完成下列内容:1.底层局部平面图(具体范围见图1-4-1) 1:100(1)画出纵横定位轴线和轴线圈,定义轴线号(2)标注轴线尺寸、洞口尺寸、内部墙段尺寸。
(3)按采光要求及立面设计的美观要求开设窗洞口。
(4)在外墙处标示散水,标注散水宽度及坡度。
设有明沟或暗沟的应同时标注。
(5)画出门扇(开启方向一般按内门内开、外门外开)。
(6)标注室内外地面标高。
(7)选择一处窗洞口进行详图设计并标注详图引出符号。
(8)标注图名及比例。
2.墙身剖面节点详图1:10(1)按平面图上详图索引位置画三个节点详图(墙脚及散水、窗台、过梁),布图时要求按顺序将1、2、,3 节点布置在一条垂直线上。
(2)标注各点控制标高(防潮层、窗台顶面、过梁底、楼层、地坪等)。
(3)画出定位轴线及轴线圈。
(4)按构造层次表示内外抹灰、踢脚板、楼板、地坪、窗框等处的关系。
(5)按制图规范表示材料符号并标注各节点处材料、尺度及做法。
(6)标注散水(明沟、暗沟)和窗台等处尺度、坡度、排水方向。
(7)标注详图名及比例。
四、设计参考资料1.门、窗洞口参考尺寸:窗洞宽:600、1000、1200、1500、1800、2100,2400、3000、3300 窗洞高:700、1000、1200、1500、1800、2100、2400、3000 门洞宽:700,800、900、1000、1200、1500、1800、2400、3000、3300 门洞高:2000、2400、2700、300082.钢筋混凝土楼板、大梁和过梁的断面尺寸,见图1-4-2。
图1-4-2 钢筋混凝土预制楼板、大梁、过梁参考尺寸3.窗台、窗套构造,见图1-4-3、图1-4-4。
图1-4-3 窗台构造图1-4-4 窗套构造4.明沟、暗沟、散水做法,见图1-4-5。
图 1-4-5 明沟、暗沟、散水详图5.雨篷做法,见图 1-4-6。
图 1-4-6 雨篷详图五、设计方法和步骤1.理解本次设计目的要求,具体要完成哪些任务,做到心中有数,并合理安排自学时间,及时完成设计。
2.确定门窗洞口大小。
窗洞的大小可先按采光系数计算,教室、办公室的采光面积比控制在 1/4~1/6。
确定窗洞面积后,窗洞的高和宽,可根据采光,建筑立面等因素确定。
一般要反复几次才能定下来,可参考当地标准图,或参考本任务书设计参考资料。
3.确定各墙段尺寸。
原则上墙段都要符合砖模,即(n×115-10)的倍数,式中n 为墙段内包含的半砖数,115 是半砖的尺寸,10 是标准灰缝的大小。
符合砖模倍数的墙段尺寸为:365mm、490mm、615mm、740mm、865mm、990mm、1125mm、1240mm、1365mm、1490mm 等,但这些尺寸都不符合基本模数100mm 的倍数,所以允许在确定墙段时对上述标准墙段尺寸作些调整。
1000mm 以下的墙段允许调整的幅度为正负 10mm,例如 740mm 的墙段可在 730 ~750mm 内调整;1000~1500mm 的墙段允许调整的幅度为正负20mm,例如1365mm 的墙段可在1345~1385mm 内调整;大于1500mm 的墙段允许调整的幅度更大,无须再考虑砖模。
4.确定好墙段洞口尺寸后开始画正式图。
注意平面图和三个节点详图要布置均匀,不要出现疏密悬殊的情况,以免影响图面美观。
先用很轻的线将四个图全部画好,反复检查有无错误后,再加重。
要注意线型,平面图被剖部分用粗实线,其余为细实线;三个节点详图被剖的砖墙和过梁等为粗实线,被剖的散水、混凝土垫层、窗框、楼板等为中粗线,其余线条可用细实线。
注意以上三种线条的对比度要分明。
六、参考资料1.各地区通用民用建筑配件图集2.本书编委会.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二版,(9).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3.本书编委会.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二版,(10).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题目5 楼梯构造设计一、目的要求通过本设计掌握:①楼梯布置的基本原则;②楼梯的组成及承重结构布置方案;③楼梯的细部连接构造方式;④楼梯的装修特点及基本方式。
二、设计条件1.根据墙体构造设计任务书中的某中学教学楼平、立、剖面图完成该教学楼左端次要楼梯的构造设计,楼梯间的平面尺寸为进深7200mm,开间3600mm;层数3 层,层高均为3600mm,女儿墙高1200mm(本次设计中楼梯间不上屋顶)。
2.楼梯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梁承式楼梯。
梯段形式、步数、每步高和宽、栏杆形式、材料及尺寸由学生自定。
3.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板,砖墙承重。
4.楼地面做法学生自定。
5.楼梯间窗可用木窗、或采用钢筋混凝土花格。
三、设计内容及深度本设计用2 号绘图纸,工具线手工绘制完成下列内容:1.各层楼梯平面图1:30~1:50,标注并表达如下内容:(1)楼梯开间方向三道尺寸:轴线尺寸、净开间尺寸、梯段及梯井尺寸;(2)楼梯进深方向三道尺寸:轴线尺寸、净进深尺寸、梯段长度及平台尺寸;(3)上、下方向及踏步宽、踏步数;(4)各平台标高;(5)引出楼梯剖面剖切位置及剖面编号。
2.楼梯剖面图1:30~1:50,画出楼梯从女儿墙顶到室外地面的完整剖面,表达并标注如下内容:(1)水平方向二道尺寸:楼梯的定位轴线及开间尺寸、顶层及底层的梯段和平台尺寸;(2)垂直方向三道尺寸:建筑总高度、楼梯对应的楼层层高、各梯段的高度(踏步高×该梯段踏步数=梯14段高度);(3)标注各楼层标高、各平台标高、室内外标高;(4)标注楼地面装修做法;(5)引出详图。
3.楼梯详图1:10 设计楼梯的连接构造及细部装修,选择典型部位进行详图设计,要求详图能基本表达设计意图,并具有可操作性。
按图例表示详图的构造层次、材料类型、尺度、连接方式并标注。
详图应选用以下部位的做法(2~3 节点):(1)扶手-栏杆-梯段的连接(临空扶手);(2)扶手-墙的连接(靠墙扶手);(3)栏杆细部构造及装修做法;(4)踏步防滑条及装修做法;(5)梯段与平台梁、梯斜梁与踏步板、梯斜梁与平台梁等处的位置关系及连接方式。
四、设计参考资料1.楼梯预制构件(平台梁、梯段)的形式和尺寸,参见图1-5-1。
2.平台板的形式和尺寸,参见题目4 课程设计的图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