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建设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01 MB
- 文档页数:7
新一代信息技术背景下软件技术专业群建设的研究与实践1 引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催生了大量新生业态,产业融合、跨界发展成为新常态,复合型人才成为新时代IT企业员工的标配(:新一代信息技术背景下软件技术专业群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称简“我校”)顺应时代的需求,提出了高职高水平专业群的规划建设,“软件技术专业群”按照专业基础相通、技术领域相近、岗位相关、教学资源共享的原则,构建高水平软件技术专业群,发挥专业群的聚集效应,以专业群建设带动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助力产业升级,培养对接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2 专业群建设背景软件产业成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并为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互联网+”、大数据等国家战略提供支撑。
2022年,软件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增长12.4%,超过6.19万亿元;从业人员人数不断增加,达645万人,本专科学历为主体。
预计未来五年保持增速,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年增30%。
8.54亿网民、8.47亿手机网民,三年信息消费预计拉动产出15万亿元。
广东十三五规划中,电子信息、软件产业均进入十大万亿元产业行列。
新一代信息技术相关专业成为产教融合热点,软件技术近三年被评为麦可思高职高专就业绿牌专业。
学校“十三五”规划将软件技术专业列为龙头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列为重点建设专业,数字媒体、计算机应用技术列为重点扶持专业。
学校“十四五”规划将软件技术专业群列为拟重点建设龙头专业群。
专业群招生人数14年增长10倍,合作企业与毕业生亮点纷呈。
3 专业群组群逻辑3.1 专业群精准对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等发展壮大为新支柱产业,在5G和移动互联网等领域培育一批重大产业项目。
作为大湾区内的高职院校,我校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结构调整规划,以建设高水平特色软件专业群为抓手,全力打造服务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建设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和创新服务平台。
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 科技视界0引言我院自2001年就开设计算机类专业,并于2005年开始进行软件技术专业招生,学院领导对该专业非常重视,多次组织老师到省内外兄弟院校和实训公司考察学习,不断把学到的宝贵经验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
结合我院的软件技术专业的办学情况,我对专业建设谈几点思考。
1专业建设的几点思考一个专业的建设会包括很多方面,在这篇文章里我把我感触最深的几点做一些思考,以期对软件技术专业建设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1教师思想转变方面软件技术专业具有发展变化特别快的特点,人才培养方案需要不断的修订完善,保证课程设置与软件技术发展的基本同步,这就对任课教师有很高的要求。
随之就需要教师在思想意识观念方面有所转变,“态度决定高度”:作为教师,一定要转变教育观念,专业建设关键在于教师,无论是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精品课程等等建设都离不开教师,而教师的关键在于“思想观念”的转变。
教师要意识到不是谁逼着我们去学习、去提高实践能力,而是如今信息社会的发展需要,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同时更是我们自身的发展需要。
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它要求你培养的是具有相应的职业能力和技术的银领人才,作为教师如都不具备相应的职业能力和职业意识,又怎么能去培养出职业特色的学生呢?如果自已本身都不具备做项目的能力,不能够做硬项目、引进项目,又怎么能够培养学生具有项目的能力呢?所以一定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学习。
应该意识到专业建设的本身,就是教师本身能力的提高过程,同时也是教师自身内涵的提升过程。
只有教师自身的意识、素质提高,专业内涵建设才会有质的飞越。
1.2课程整合与项目教学方面我们在前期的软件技术专业教学中,也是按照传统的方式一门课一门课上的,每位教师在对教材的处理上差别较大,同时也受任课教师所选教材的影响。
往往后续课或同学期并行课在用到相关知识点时学生要么掌握得不牢,要么并行课还没讲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