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莓皮渣中花色苷提取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127.00 KB
- 文档页数:14
蓝莓果渣中花色苷的提取及稳定性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意义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对天然植物中有效成分的研究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花色苷属于一种天然植物黄酮类物质,具有抗氧化、抗炎和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
蓝莓果渣中含有丰富的花色苷,因此对蓝莓果渣中花色苷的提取和稳定性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
提高花色苷的纯度和稳定性不仅可以为制药、保健品等领域提供天然的活性成分,还可以为蓝莓等水果的深加工提供技术支撑。
二、研究内容及方法本研究旨在探究蓝莓果渣中花色苷的提取和稳定性,并确定最佳的提取工艺和稳定剂。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方面:(1)蓝莓果渣中花色苷的提取工艺优化:通过正交实验设计优化提取工艺,包括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提取溶剂比例等因素的优化。
(2)花色苷的稳定性研究:采用高温高湿、阳光照射等条件对花色苷进行稳定性测试,探究花色苷在不同条件下的降解情况。
(3)稳定剂的筛选:筛选不同类型的稳定剂对花色苷的稳定效果,如酸性物质、碱性物质、金属离子等。
本研究将运用色谱分析技术、紫外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提取和稳定性测试进行分析和评价。
三、预期成果(1)确定一种高效的蓝莓果渣中花色苷提取工艺,提高花色苷的提取率。
(2)研究花色苷在不同条件下的降解情况,为花色苷的存储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3)筛选出一种稳定剂,提高花色苷的稳定性,为其深加工提供技术支撑。
(4)为蓝莓等水果的加工利用提供新的方向和思路。
四、研究难点及解决方案(1)花色苷易被氧化降解,难以保存和应用,需要寻找有效的稳定剂增强其稳定性。
解决方案:首先筛选不同类型的稳定剂,比较其对花色苷的稳定性影响,找到最佳的稳定剂。
其次,采用高温高湿、阳光照射等方式对稳定剂处理后的花色苷进行稳定性测试,评估其稳定性情况。
(2)蓝莓果渣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需要寻找合适的提取工艺,提高花色苷的纯度和提取率。
解决方案:通过正交实验设计寻找提取工艺的最优组合,同时结合不同的分离纯化技术提高花色苷的纯度。
蓝莓花色苷提取纯化及生理功能研究一、本文概述《蓝莓花色苷提取纯化及生理功能研究》这篇文章主要围绕蓝莓花色苷的提取纯化过程及其生理功能展开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蓝莓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的水果,其含有的花色苷成分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抗炎、抗疲劳等多种生物活性,因此备受研究者的关注。
本文首先概述了蓝莓花色苷的提取纯化方法,包括溶剂提取、超声波辅助提取、微波辅助提取等,并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分析。
接着,文章重点探讨了蓝莓花色苷的生理功能,如抗氧化作用、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作用、对神经系统的保护作用等,并通过实验数据验证了其生理功能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本文还展望了蓝莓花色苷在食品、保健品、化妆品等领域的潜在应用前景,为蓝莓花色苷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蓝莓花色苷的深入研究和应用推广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蓝莓花色苷的提取方法蓝莓花色苷作为一种天然色素和生物活性成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重要的研究价值。
为了有效地提取蓝莓中的花色苷,研究者们已经开发出了多种提取方法。
溶剂提取法是最常用的提取蓝莓花色苷的方法之一。
这种方法利用有机溶剂如甲醇、乙醇、丙酮等对花色苷的溶解性,将蓝莓中的花色苷溶解在溶剂中,然后通过蒸发溶剂得到花色苷提取物。
这种方法操作简便,提取效率高,但可能涉及到有机溶剂的残留问题。
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是一种新型的提取技术,它通过超声波产生的空化效应和机械效应,加速溶剂对蓝莓中花色苷的渗透和溶解,从而提高提取效率。
这种方法具有提取时间短、提取温度低、提取效率高等优点,但设备成本较高。
微波辅助提取法利用微波产生的热效应和非热效应,使蓝莓中的花色苷快速溶解在溶剂中。
这种方法提取时间短,提取效率高,且能够较好地保持花色苷的生物活性。
但微波辐射可能对花色苷的结构产生一定影响。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是一种利用超临界流体(如二氧化碳)作为萃取剂,从蓝莓中提取花色苷的方法。
蓝莓果渣花色苷提取纯化工艺研究张芷瑜;张天伟;杨馥菡;李会珍;张志军【期刊名称】《中国调味品》【年(卷),期】2024(49)3【摘要】蓝莓果渣中的花色苷经超声辅助乙醇法进行提取,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提取的最优条件为料液比1∶30(g/mL)、pH 3.0、乙醇体积分数50%、超声时间30 min,然后利用大孔树脂对粗提得到的花色苷进行分离纯化,对比了XDA-6、LX-16、LX-41、LX-180S、LK825、DM216种大孔树脂的吸附和解吸效果。
结果表明,LK825型大孔树脂的吸附率和解吸率分别为90.36%、90.19%,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和较好的解吸性能,故选用LK825型大孔树脂进行纯化试验。
LK825型大孔树脂静态试验的最优条件为吸附平衡时间7 h、解吸平衡时间5 h、提取液pH 3.0、解吸液pH 3.0、解吸液乙醇体积分数60%。
动态试验的最优参数为上样流速1.0 mL/min、上样液体积22 BV、上样浓度1.0 mg/mL、洗脱流速1.5 mL/min、解吸液体积9 BV。
纯化后蓝莓果渣花色苷的含量和色价分别是纯化前的12.8倍和17.9倍,纯度明显提高。
【总页数】7页(P175-181)【作者】张芷瑜;张天伟;杨馥菡;李会珍;张志军【作者单位】中北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中北大学晋中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01.1【相关文献】1.野生蓝莓果渣中花色苷提取工艺研究2.超声波-微波辅助提取蓝莓果渣中花色苷工艺研究3.蓝莓果渣花色苷提取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活性比较研究4.蓝莓果渣花色苷大孔树脂纯化工艺研究5.蓝莓果渣花色苷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提取物的抗肿瘤活性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超声波辅助提取蓝莓果渣中花色苷的工艺研究郭婷婷;焦淑清;钟银欢;温馨;唐杰【摘要】目的:确定超声波辅助提取蓝莓果渣中花色苷的最佳工艺。
方法:采用正交试验确定超声波辅助提取蓝莓花色苷的最佳工艺条件。
结果:超声波辅助提取蓝莓果渣中花色苷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剂为酸性乙醇,固液比1∶60(g/mL),超声波功率350W ,萃取时间40min ,提取温度75℃。
在此条件下,确定的蓝莓果渣花色苷含量3.122mg/g。
结论:超声波辅助提取技术对充分利用蓝莓资源获取高附加值的花色苷是可行的。
%Object :To definite the optimum experimental condition for ultrasonic‐assisted extraction anthocyaninsfrom blueberry pomace .Methods :The optimum conditions for ultrasonic‐assisted extraction were selected by or‐thogonal test .Results :The optimal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were as follow :solvent acidic ethyl alcohol ,ratioof raw material to solvent 1∶60 (g/mL) ,ultrasonic power 350W ,extraction time 40 min ,temperature 75℃ ,extrac‐tion times 2 .Under optimum experimental condition the anthocyanins quantity from blueberry pomace was 3 .122 mg/g .Conclusion :Extracting anthocyanins quantity from blueberry pomace by ultrasonic‐assisted extraction was feasible .【期刊名称】《中国林副特产》【年(卷),期】2015(000)001【总页数】4页(P21-23,30)【关键词】蓝莓果渣;花色苷;超声波辅助提取【作者】郭婷婷;焦淑清;钟银欢;温馨;唐杰【作者单位】佳木斯大学药学院,黑龙江省生物药制剂重点实验室,黑龙江佳木斯 154007;佳木斯大学药学院,黑龙江省生物药制剂重点实验室,黑龙江佳木斯154007;广东宏远药业有限公司,广州 523000;佳木斯大学药学院,黑龙江省生物药制剂重点实验室,黑龙江佳木斯 154007;佳木斯大学药学院,黑龙江省生物药制剂重点实验室,黑龙江佳木斯 1540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02.3蓝莓(Blueberry)是杜鹃花科(Ericaceae)越橘属(Vaccinium spp.)植物,在我国野生蓝莓主要分布于大小兴安岭,近年人工培育的蓝莓在东北地区被广泛种植。
蓝莓果皮中花青素的提取及分离纯化研究摘要:研究蓝莓果皮中花青素的提取、纯化方法,通过控制浸渍法体积分数、pH值等关键实验参数,以花青素提取率为考察指标观察浸膏得率的变化,确定1:30的浴比中加入1%柠檬酸与70%乙醇组成溶液,以温度30℃、pH为3超声浸渍20min为蓝莓果皮中花青素最佳提取方法。
通过65%乙醇的大孔树脂洗脱液洗脱,色价达到61.37,产率为81.32%,大大的提高的花青素的纯度。
关键词:蓝莓果皮花青素提取纯化蓝莓(Vaccinium spp.)是杜鹃花科越桔属植物,果实呈蓝色近圆形。
其中果肉和果皮都含有丰富的花色素。
花色素又名花青素,属于酚类化合物中的类黄酮类。
其结构的基本母核是2-苯基苯并吡喃。
通常与一个或多个葡萄糖、鼠李糖、半乳糖等通过糖苷键形成花色苷,目前已知的花色苷有250多种。
已知花青素的功效有:一是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的功能,减轻疲劳,抗衰老,同时有美容美颜的作用。
二作为天然的食物添加剂,可作为食品的防腐剂,三是作为天然染料,不同pH值下可不同呈色。
一、仪器与材料1.原料:蓝莓果皮粉末(从安徽安庆市购入,买入四批产地分别位于山东省、辽宁省、内蒙古省、吉林省)。
2.试剂:乙醇、甲醇、甲酸、氢氧化钠、盐酸、乙腈、矢车菊3-O-葡萄糖苷标准品、柠檬酸、纤维素酶。
3.仪器:台式烘箱、SHZ-IIII型循环水式真空泵(上海贤德实验仪器有限公司)、EYELA N-1100旋转蒸发仪、OSB-2100水浴锅(上海爱朗仪器有限公司)、电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仪器上海有限公司)、水浴锅(南京科尔仪器设备有限公司)、SB-3200D超声波清洗仪(宁波新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Agilent 1100 高效液相色谱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Thermo)、层析柱、AB-8大孔树脂、各个型号圆底烧瓶等玻璃仪器。
二、蓝莓果皮中花色素的提取1.提取方法:花色素分子含有酸性与碱性基团,溶于水和乙醇等醇类化合物。
蓝莓酒渣花色苷提取工艺的研究王超;刘文静;郭德军;徐婉蒙;王成玉;李丹丹;阮长青【摘要】为探究大兴安岭野生蓝莓酒渣中的生物活性成分,以乙醇为提取剂,考察了乙醇浓度、盐酸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对蓝莓酒渣花色苷提取量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优化提取条件.结果表明:在乙醇浓度为40%,盐酸浓度为0.1%,提取温度为30℃,提取时间为1h,料液比为1∶40时为最佳提取条件,此条件下蓝莓酒渣中花色苷含量为3.03 mg·g-1,粗提物经浓缩冻干后为黑色粉末,得率为22.1%,花色苷纯度为1.37%.通过实验可知野生蓝莓酒渣中含有大量花色苷等活性物质,对蓝莓酒渣进行萃取可减少废物排放,提高蓝莓鲜果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并为工业化生产提供指导.【期刊名称】《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年(卷),期】2016(028)002【总页数】6页(P64-69)【关键词】野生蓝莓;酒渣;花色苷;提取【作者】王超;刘文静;郭德军;徐婉蒙;王成玉;李丹丹;阮长青【作者单位】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食品学院,大庆163319;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食品学院,大庆163319;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食品学院,大庆163319;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食品学院,大庆163319;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食品学院,大庆163319;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食品学院,大庆163319;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食品学院,大庆16331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61.9蓝莓(blueberry)是一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越橘类浆果,其中除含有常规的糖、蛋白质、膳食纤维外,还富含各种维生素以及铁、锰、锌等微量元素[1-2]。
同时,其还含有大量的抗氧化活性物质(如黄酮类、花色苷、多酚类化合物),具有促进视红素再合成、提高免疫力、抗衰老、抗癌等多种生理功效,因此被国际粮农组织列为人类5大健康食品之一[3-6]。
蓝莓已广泛应用于饮料、酿酒等食品行业,但其残渣仍含有大量有效成分未被利用,特别是其中花色苷等多酚物质的开发和利用尚未引起关注。
蓝莓酒渣花色苷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活性作者:刘晨刘安军马艳弘等来源:《江苏农业科学》2015年第01期摘要:研究蓝莓酒渣中花色苷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及花色苷的抗氧化活性,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建立了花色苷提取的二次项数学模型,测定了其抗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的能力。
结果表明:蓝莓酒渣花色苷的最佳提取条件为超声时间50 min、液料比33 mL ∶1 g、提取温度 65 ℃,在此条件下,蓝莓酒渣花色苷的提取率为6.092 mg/g,所提酒渣花色苷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0.16 mg/mL 花色苷提取液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达81.7%,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达220.89 U/L,对羟自由基的抑制率为82.40%。
关键词:蓝莓酒渣;花色苷;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抗氧化活性中图分类号: Q946.91+9;O657.5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5)01-0242-05收稿日期:2014-08-29基金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编号:BK2012786);南京市生物农业项目。
作者简介:刘晨(1990—),女,山东乐陵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E-mail:jgee39@。
通信作者:马艳弘,博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发酵食品与副产物综合利用研究。
Tel:(025)84391287;E-mail:ma_yhhyy@。
蓝莓为杜鹃花科越橘属(Vaccinium spp.)植物,是21世纪的功能性保健浆果,被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列为人类五大健康食品之一,富含花青素、黄烷醇、酚酸等多种活性物质[1-3],有抗氧化、抗炎、抗癌、护肝、抗衰老、软化血管、保护视力、增强人机体免疫力等多种药理保健功效[4-8],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开发前景。
蓝毒花青素(anthocyanins)是蓝莓药理活性的主要物质基础,属黄酮类化合物,常以半乳糖苷、葡萄糖苷、阿拉伯糖苷、芸香糖苷等花色苷形式存在[9-10]。
野生蓝莓果实中花色苷色素提取工艺的研究邹阳,张秀玲,石岳(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150030)摘要:本论文以野生蓝莓果为原料,对蓝莓花色苷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蓝莓花色苷提取的最佳条件是:乙醇浓度80%,浸提时间30min,浸提温度30℃,pH 2,料液比1:10。
在此条件下色素的提取率为92.4%。
关键词:蓝莓;提取;花色苷中图分类号:TS20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篇号:1673-9078(2007)01-0060-03The Extraction of Anthocyanin Pigment from Wild BlueberryZOU Y ang, ZHANG Xiu-ling, SHI Yue(College of food science, Northeast Agriculture University, Harbin 150030,China) Abstract: The ethanol extraction of blueberry pigment from blueberry was studied in this pape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ptimal ethanol concentration, extraction time, extraction temperature, pH value and the ratio of solid to liquid were 80%, 30 min, 30℃, 2 and 1: 10, respectively, under which the yield of the extracted pigment achieved 92.4%.Key words: Blueberry; Extraction; Anthocyanin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 大多数合成色素被证明有不同程度的毒性而对人体有害, 甚至有致癌、致畸作用, 因此食用合成色素的使用不断减少, 天然色素安全、无毒、营养附加值高等特点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
1 绪论1.1 蓝莓及其花色苷简介1.1.1蓝莓概述蓝莓(Sement trigonellae)属于杜鹃花科越桔亚科越桔属多年生落叶或常绿灌木果树。
该属植物的果实有红、蓝、白3种颜色,其中的蓝果类型由于果实呈蓝色,俗称蓝莓。
果实外被一层白色果粉,近圆形,平均单果重2 g,最大可达5 g,果肉细腻种子极小,果味甜酸适度,风味独特,具有香爽宜人的香气。
蓝莓可鲜食,也可加工成果汁饮料、果酒和果酱等,也可作为高级化妆品的原料。
蓝莓栽培最早起始于美国,目前国外主要分布在北美洲、苏格兰和俄罗斯。
我国蓝莓栽培主要分布在辽宁、吉林、黑龙江大兴安岭、长白山区、以及西南山区,长江流域有少量分布。
蓝莓果肉细腻,风味独特,是越桔中营养成分最丰富的类型,其营养价值远远高于其它水果,常被誉为“世界浆果之王”。
鲜果中除含有常规的糖、酸、蛋白质、脂肪、氨基酸、食物纤维和V C外,还富含V E、V A、V B、果胶、SOD、熊果甙、花青甙、尼克酸、类胡罗卜素等其它果品中少有的特殊成分以及丰富的钾、铁、锌、钙、锰、锗、铜等矿质元素。
不仅营养价值高,还富含花青素、低糖、低脂肪、抗氧化能力强,它的果实和茎叶在食品、医药、化工等方面具有很高价值。
蓝莓不仅是一种果品,更是一种保健功能食品,它被美国最有影响力的健康杂志称为“神奇果”。
作为上等的保健食品,风靡欧美各国,备受人们的推崇和喜爱。
在国际市场上,蓝莓深加工产品的开发十分引人注目。
目前以蓝莓果实为原料开发的产品种类繁多,主要有:果汁、罐头、果酒、蓝莓干、酸奶、蓝莓糕点、糖果、果冻、果酱、果粉、果醋、复合饮料、冰淇淋、蜜饯、蓝莓馅饼等。
其中消费者对蓝莓汁和蓝莓粉产品的认可程度较高。
此外蓝莓也可用于速冻。
蓝莓速冻产品在低温条件下贮藏期长,保存性好,产品质高,因而在过去几年的蓝莓加工产品中占据重要位置,成为蓝莓的主要加工产品。
美国和加拿大均有50%以上的蓝莓产品经速冻后进入流通和贸易。
我国蓝莓加工产品多数是初加工产品,后期建一些饮料厂、浓缩汁厂,但生产规模小、工艺落后、产品质量差、技术附加值低,同国外相比差距很大。
在北美和欧洲一些国家,对蓝莓中生理活性成分进行提取也是蓝莓深加工的一个重要方面,如国外生产者提取蓝莓中的花青素用来制药、生产食用色素、加工成保健食品或精细化工产品,欧洲和美国已有蓝莓花色苷制剂出售。
蓝莓的枝叶含鞣质,可用于制造栲胶;用蓝莓残余果、叶和花可以开发出营养丰富、清爽可口、具有多功能的蓝莓保健茶;蓝莓加工剩余果渣用来提取红色素,酿醋和生产酶制剂;种子中30%的干性油用于制油漆和提炼一些有价值的药用成分;蓝莓采收后留下的大量天然废物,如叶、枝、腐烂果实等,可以被堆积起来发酵后用作肥料等,这些产品的开发利用,大大提高了蓝莓产品的附加值。
1.1.2花色苷概述花色苷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于植物的花、果实、种子和叶片中的水溶性天然色素,属黄酮多酚类化合物。
花色素(Anthocyanidin)又称“花青素”,是指不带有糖苷的母体,接上各种糖基后,则称花色素苷或花色苷(Anthocyanin),花色苷是花色素的衍生物。
花色素是植物中一大类次生代谢产物,存在于细胞液泡中,以糖苷形式存在。
自然界呈现万紫千红颜色,均是花色苷所致,而其生理作用取决于母体花色素,但花色苷可提高花色素的溶解性。
花色苷类色素是一类为人们所熟悉的天然色素,对大量植物及其制品的色泽起着主要作用。
花色苷类色素不仅颜色艳丽,而且具有预防和治疗疾病的功能,因此,国内外对可以作为食用色素和功能食品原料的各种植物花色苷类物质进行大量研究。
花色苷(Anthocyanin)一词是Marguart在1835年首先用来命名矢车菊花朵中的蓝色提取物时提出来的,现为同类物质的总称。
花青素作为花色苷的前体物质,其基本结构为3,5,7一三羟基一2一苯基苯并毗喃,即花色基元,花色苷具有黄酮类化合物的C6一C3一C6碳结构,即两个芳香环和一个含氧杂环,在植物中通过与黄酮类相同的生物合成途径形成。
它的配基花色素与各种糖结合形成不同的配糖体。
由于花色素不稳定,在植物中主要以花色苷存在。
大多数花色素在3,5,7碳位上取代羟基,由于B环各碳位上的取代基不同,形成各种各样的花色素。
现已知的花色素有天竺葵素(pelargonidin)、矢车菊色素(Cyanidin)、飞燕草色素(Delphinidin),以及甲基化的芍药色素(Peonidin)、牵牛花色素(Petunidin)、锦葵色素(Malvidin)等。
随着花色素结合糖、有机酸种类及数量的不同,花色苷种类也有所不同,结合糖类主要有葡萄糖、鼠李糖、半乳糖、木糖等单糖类和鼠李葡萄糖、龙胆二糖、槐二糖等二糖类,大部分花色苷与有机酸通过糖的酯酰结合形式存在,参与糖基酰化最常见酸为咖啡酸、芥子酸、对羟基苯甲酸、阿魏酸、苹果酸、丙二酸、玻拍酸、乙酸。
花色苷和花色素的颜色是由于分子受到可见光激发而形成的。
分子受激发的难易程度取决于结构中的电子相对流动性。
花色苷和花色素中富含双键极易受到激发,因而他们对成色至关重要。
据初步统计发现:目前有27个科,72个属的植物中含有花色苷。
近10年来国内外对花色苷的生理功能进行了大量研究,结果表明,花色苷有抗氧化、抗脂质过氧化、抗发炎性、调节免疫功能、预防心血管疾病、预防癌症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等功能。
花色苷具有抗氧化作用是在上世纪90年代被发现的。
A.Solomon等研究了无花果花色苷和他的抗氧化活性,发现抗氧化活性和花色苷有明显的相关性,无花果中的主要花色苷是矢车菊一3一O一鼠李葡萄糖苷,他的抗氧化能力占总抗氧化能力的92%。
W.Zheng等研究酸果蔓、阿龙尼亚苦味果、越橘中酚酸的氧自由基清除能力,发现在这些浆果中芍药色素一3一O一半乳搪苷、矢车菊色素一3一O一半乳糖苷是重要的抗氧化物质,各种酚酸对总抗氧化能力的贡献,依赖他们的结构和在浆果中的含量。
Tsuda等用亚油酸自动氧化系统和鼠肝微粒体系统考察了从葡萄皮、甘薯、茄子和红甘蓝中分离出的7种不同的酰化花色苷的抗氧化活性,及矢车菊一3一葡萄糖苷和矢车菊色素的抗氧化活性,结果发现它们具有与a一生育酚同样的活性,或比α一生育酚的抗氧化活性更强。
而且花色苷在pH变化后形成的假碱、哇琳碱和查尔酮也比儿茶素的抗氧化活性强。
紫心甘薯花色苷、黑糯玉米芯色素、甜樱桃红色素、黑莓红色素、红花红色素等均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
徐金瑞研究表明黑大豆种皮花色苷对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有机自由基DPPH有很强的清除作用,其清除能力分别是维生素C的1.6倍、2.2倍、1.4倍,黑大豆的主要成分为飞燕草一3一葡萄糖苷和矢车菊一3一葡萄糖苷。
近年来采用抗氧化剂,如维生素E,β一胡萝卜素、类黄酮防治心血管疾病的方法愈来愈受到重视,这些化合物能抑制脂质过氧化、清除自由基活性和逆转高血脂症中出现的内皮功能不良等。
花色苷对心血管疾病预防和治疗作用也正是其抗氧化活性和清除自由基能力的表现。
许多研究表明蔬菜和水果的花色苷具有预防肿瘤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利用细胞培养技术研究花色苷对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己经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
研究发现紫甘薯中的花色苷可有效地抑制杂环胺、3一胺基一1,4二甲基一5一氢一毗哆一(4,3一b)吲哚引起的突变作用,发现酰基化的花色苷具有强烈的抗突变作用。
C.W.Zhao研究表明,葡萄、越桔、阿龙尼亚苦味果提取的花色苷都能抑制HT-29结肠癌的生长,抑制能力最强的是从阿龙尼亚苦味果中提取的花色苷。
N.Katsube等研究越桔中花色苷对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发现飞燕草色素苷、锦葵色素能抑制HL60癌细胞的增长,只有飞燕草色素苷能抑制HCT116癌细胞的增长。
Q.K.Wu等研究越桔、红醋栗、野生黄莓、树莓、草莓中的酚酸(主要是花色苷)对癌细胞的抑制,发现对癌细胞抑制程度为越桔>红醋栗>野生的黄莓>树莓>草莓,发现p21WAFI(细胞增殖的抑制物)迅速增加。
研究表明,黑莓、黑树莓、酸果蔓、红树莓、草莓提取物(主要是花色苷、原花色素)能抑制口腔癌(KB,CAL—27)、乳腺癌(MCF 一7)、结肠癌(HT-29,HCT116)、前列腺癌(LNCaP)细胞的增长,抑制程度与提取物的浓度有关。
发现蓝莓中的酚类物质能抑制结肠癌细胞的增殖导致细胞凋亡。
日本在对含大量花色苷的紫肉甘薯饮料的生理功效实验中,给大鼠喂食四氯化碳,使体内产生游离基,引发急性肝炎,血清中谷氨酸一草醋酸转氨酶(GOT)、谷氨酸-焦葡萄糖酸转氨酶(GPT)激增,实验表明紫肉甘薯饮料能显著抑制病鼠血清中GOT,GPT的上升,且对血清中的硫化巴比妥酸(TBA)反应物、肝脏中的TBA反应物及氧化脂蛋白的增加都有一定的抑制能力。
用百草枯(C12H14Br2N2,一种除草剂)引起鼠肝损害,同样证明花色苷对肝脏具有保护作用。
花色苷还能促进视网膜上的视红素的再合成,增强人眼视力的作用,经常感觉眼睛疲劳的患者每日摄入花色苷,能明显缓解眼睛的疲劳症状。
欧洲的研究人员研究证实:花色苷提取物对人的夜视有改善作用,对近视、老年性白内障、糖尿病、动脉硬化性视网膜症等也有改善和预防效果。
美国和日本1999年公布的研究资料表明,花色素苷对视疲劳及弱视等有辅助治疗作用。
人眼能够看到物体是由于视网膜上视红素的存在,视红素在光的刺激下分解视蛋白和视黄醛发色物质,产生神经传送物质向大脑发送。
花色苷的重要功能是活化和促进视红素的再合成作用,从而改善人眼视觉的敏锐程度,加快黑暗环境适应能力。
花色苷还具有抗衰老、降低血糖、减肥、抗炎性反应和调节免疫等功能。
花色苷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的性质,是其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的基础,目前在医药、食品、化妆品等很多领域己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研究不断深入的同时各国学者己将注意力转向寻找和发掘新的高抗氧化植物资源。
1.2 花色苷提取方法概述花色苷的提取方法国内外许多学者做了大量研究,提取方法主要有溶剂萃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和酶法等。
其中溶剂萃取法是最常用提取方法,酶法为一种新的提取方法,尚未广泛应用。
不同原料中花色苷类化合物提取方法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萃取目标和化合物属性。
如果提取花色营的目的是为进一步定性或定量分析,则选择提取方法最好是不破坏它们的结构,保持天然状态;如果提取的花色苷是作为食品添加剂用于食品着色,那么保持最大色素产率、颜色的强度以及稳定性是关键。
1.2.1溶剂萃取法对于水溶性、醇溶性花色苷多采用溶剂浸提,再经过滤,减压浓缩,真空干燥。
提取色素所用的溶剂根据色素性质,所用原料等情况有不同的选择,常用的有水,酸碱溶液和有机溶液如乙醇、甲醇、丙酮、烷烯烃、苯等。
唐漩等用醋酸丁醋、丙酮、石油醚、90%乙醇对黄姜中的黄色素进行提取,发现醋酸丁酷提取效果最好,乙醉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