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失信企业黑名单制度

失信企业黑名单制度

失信企业黑名单制度
失信企业黑名单制度

第九师建筑施工单位黑名单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本制度所称建筑施工单位是指在九师辖区内所有承建工程的施工单位。

第二条凡在本师辖区内从事各各类建筑施工单位,必须遵循诚实、守信的原则,在日常活动中的失信行为适用本制度。

第三条实施失信惩戒联动的信用信息,以建设行政部门、劳动保障、公安、法院、信访、信贷等信用记录为重点。

第四条本办法由师建设行政部门、财务局、信访、国资委、工信委、招商局、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等机构为执行本办法的主体机构(以下统称执行主体机构)。师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协调有关部门对失信黑名单企业的认定及通报。

第二章失信信用信息分类

第五条建筑施工单位信用信息,由守信信用信息和失信信用信息构成,其中失信信用信息分为提示信用信息和警示信用信息。

第六条建筑施工单位提示信用信息包括:

(一)未通过行政机关依法进行的专项或者定期检查的记录;

(二)不依法签订或履行《劳动合同》、未及时公布考勤记录、工资发放名册记录的;

(三)拖欠农民工工资的。

第七条建筑施工单位警示信用信息包括:

(一)拒不支付农民工工资的记录;

(二)拒不支付工程款的记录;

(三)法院认定的被执行人的严重失信行为记录;

(十五)被追究刑事责任的记录;

(十六)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可以记入的其他警示信用信息。

第三章失信黑名单的确定

第八条建筑施工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列入失信黑名单:

(一)建筑施工单位在师劳动保障监察或信访局有1条以上警示信用信息的;

(二)建筑施工单位在师劳动保障监察或信访局查询有2条以上提示信用信息的;

(四)师执行主体机构接受投诉举报受理后,执行主体机构审核后认定为具有严重失信行为的;

(五)其他应列入失信企业黑名单的情形。

第九条列入黑名单的失信建筑施工单位须是未注销、未破产的存续企业。

第十条失信的建筑施工单位黑名单有效期与失信记录存续期一致,按照谁提供谁负责的原则进行审查,直至被列入失信黑名单事由消失。

第十一条建筑施工单位对失信不良行为认定或被列入失信黑名单有异议的,可以向师执行主体机构提交异议申请,执行主体机构应当自收到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将异议申请送单位进行核实,原单位自收到核实申请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进行核实,确实有误的,应当立即予以撤销或纠正;申请处理期间,不影响失信行为的记录公示与处理。

第十二条建筑施工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报请师执行主体机构批准,可从黑名单上解除。

(一)建筑施工单位已履行义务,修复不良信用记录,并经原信息报送单位同意的;

(二)建筑施工单位对失信行为作出实质性改正,信用意识明显增强,失信风险显著降低且列入黑名单期间未发生第七条、第八条和第九条的失信内容,并经原信息报送单位同意的;

(三)出现其他可从黑名单上解除的因素。

第十三条失信企业从黑名单上解除的相关程序。

(一)失信企业提出书面申请,经有关行政部门审核,师执行主体机构核准后予以解除;

(二)原信息提供单位提出书面申请,师执行主体机构

审核后予以解除;

(三)出现其他可从黑名单上解除的因素,师主体执行机构依据相关规定予以解除。

第四章失信黑名单的披露

第十四条对确定的失信建筑施工单位黑名单将通过师电视台和北疆时报或指定的其他媒体,向全社会公开披露。

第十五条失信建筑施工单位黑名单的披露,应当客观、准确、公正,保证所披露信息的合法性、真实性。禁止披露企业商业秘密。

第十六条失信建筑施工单位黑名单披露时限,应当与其有效期保持一致。

第五章失信惩戒联动

第十七条针对被列入黑名单的建筑施工单位按照各自职能分工采取以下失信惩戒联动措施:

(一)列为日常重点监控和监督检查对象,并提高监督检查频次。

(二)金融机构可以按照贷款风险成本差别定价的原则,提高贷款利率或拒绝贷款。

(三)招投标时在招标文件中设臵明确的限制性条款,依法禁止参加项目招投标,两年内不得再承包工程项目。

(四)在申请列入政府信用担保管理体系时,不予批准;

已列入政府信用担保管理体系的,给予警告或取消资格。

(五)取消其政策性补贴资格,不予以考虑享受政府补贴扶持(拨付财政性补贴资金)等国家政策。

(六)严格限制其新增项目审批和核准、用地审批等。

第十八条提倡和鼓励企业、个人和其他组织在招用建筑施工单位过程中,及时查询失信企业黑名单,降低信用风险。

第六章失信惩戒联动的制度保障

第十九条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失信惩戒联动工作,加快整合行业内、系统内的信用信息,按要求及时为师执行主体机构报送本系统采集的信用信息特别是严重失信信息,结合本部门实际,抓紧研究制定实施意见并报执行主体机构备案,强化对我师建筑施工单位管理中热点、重点问题的信用监管,加大失信惩戒力度。

第二十条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对因不查询失信企业黑名单而导致决策或者工作失误并造成严重后果的,有关主管部门要依法追究单位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第二十一条本办法由师执行主体机构负责解释。

第二十二条本办法自2015年6月1日起实施。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2017)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 干规定(2017) 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大趋势,进一步推动解决“执行难”问题,进一步加大执行力度,推动社会信用机制建设。下面是语文迷小编整理的,欢迎大家阅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为促使被执行人自觉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结合人民法院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一条被执行人具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依法对其进行信用惩戒: (一)以伪造证据、暴力、威胁等方法妨碍、抗拒执行的; (二)以虚假诉讼、虚假仲裁或者以隐匿、转移财产等方法规避执行的; (三)违反财产报告制度的; (四)违反限制高消费令的; (五)被执行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的; (六)其他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 第二条人民法院向被执行人发出的《执行通知书》中,应当载明有关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风险提示内容。

申请执行人认为被执行人存在本规定第一条所列失信行为之一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将该被执行人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人民法院经审查后作出决定。人民法院认为被执行人存在本规定第一条所列失信行为之一的,也可以依职权作出将该被执行人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决定。 人民法院决定将被执行人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应当制作决定书,决定书自作出之日起生效。决定书应当按照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法律文书送达方式送达当事人。 第三条被执行人认为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错误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纠正。被执行人是自然人的,一般应由被执行人本人到人民法院提出并说明理由;被执行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一般应由被执行人的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本人到人民法院提出并说明理由。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理由成立的,应当作出决定予以纠正。 第四条记载和公布的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应当包括: (一)作为被执行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组织机构代码、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姓名; (二)作为被执行人的自然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码; (三)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和被执行人的履行情况; (四)被执行人失信行为的具体情形;

诚信体系建设——黑名单制度与企业风险管理

诚信体系建设——黑名单制度与企业风险管理 黑名单制度是通过合法形式向社会公众传播企业和个人不良信用记录的惩戒机制,是促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一种有力的手段。随着黑名单制度在我国逐渐被强化和推进,企业必须对此加以关注和研究,以避免经营风险。 一、黑名单的起源和发展 黑名单最早来源于西方的教育机构。早在中世纪,英国的牛津和剑桥等大学,将那些不端行为的学生的姓名、行为列案记录在黑皮书上,谁的名字上了黑皮书,就会在相当时间内名誉扫地。学生们对此十分害怕,常常小心谨慎,严防越轨行为的发生。这个方法后来被英国商人借用以惩戒那些不讲信用的顾客。19世纪20年代,面对很多绅士定做服装,而后欠款不还的现象,伦敦裁缝为了保护其自身利益,创立了一个交流客户支付习惯信息的机制,将欠钱不还的顾客列在黑皮书上,互相转告,让那些欠账的人在别的商店也做不了衣服。后来,其他行业的商人们争相仿效,随后黑名单便在工厂主和商店老板之间逐渐传来传去,这也成为后来西方国家征信制度的雏形。 目前,黑名单制度被广泛应用。2004年,世界银行启动了供应商“取消资格”制度,经过10多年的实践,已经产生广泛影响。2011年,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布了销售假冒和盗版产品的“恶名市场”名单,将30多个全球互联网和实体市场列入其中。还有比较典型的是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发布的黑名单制度,对严重违反药品法规的法人或自然人实施禁令,禁止他们参与制药行业中与上市药品有关的任何活动。 在我国,黑名单制度在司法、海关、航空、卫生等多个领域也被日益重视,并有不断扩大的趋势,成为有关行政部门的一种有效的监管方法。例如我国药品管理黑名单制度、安全生产事故企业黑名单制度,以及2013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都是典型的黑名单制度。 二、黑名单制度的作用及影响 初步分析来看,尽管黑名单发布的实施主体、实施目的、维护利益、依据等方面都有着诸多的不同,但呈现以下一些共性:第一,黑名单的对象发生了违法或违约、违规等不良行为;第二,对社会公共利益、他人利益造成损害或损失,黑名单针对的行为在情节上具有严重性和危害性;第三,通过向公众发布,利用社会监督的方式促使其改正;第四,对失信主体的惩罚、限制或者信用的贬损,对其和社会公众起到震慑教育作用,有利于提高市场主体的诚信意识,是促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一种有力和有效的手段。 从我国立法的实践来看,行政部门实施黑名单制度已经具备一定的法律依据和基础。《民法通则》和《合同法》等多部法律对经济主体交易的诚信行为进行了规范;《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的颁布,使信息公开在一定程度上得以规范;各部门、各地方相继颁布了一些行业信用和地方信用建设的规章制度。 国内黑名单制度主要有行为不规范和技术标准不合格两类。第一,行为不规范,即企业、个人有违法、违规的行为。如最高法院2013年开通了全国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公布与查询平台,将具有6种情形之一的被执行人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截止当年底已经有3 万余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第二,技术标准不合格,主要是在一些标准化管理的领域,如食品卫生、技术监督、环境保护等领域,因为产品不符合国 家、地方、行业强制的技术标准而使企业上了行政黑名单。如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情况的通报,对不同产品有抽查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名单予以曝光。

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的典型案例

【法规标题】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五起有关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的典型案例 【发布部门】最高人民法院【发文字号】 【批准部门】【批准日期】 【发布日期】2013.11.06 【实施日期】2013.11.06 【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 【法规类别】执行【唯一标志】212484 【全文】 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五起有关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的典型案例 (2013年11月6日) 案例1 张某与河南某食品工业有限公司买卖合同纠纷执行案 (一)基本案情 张某与河南某食品工业有限公司买卖合同纠纷一案,河南省辉县市人民法院判令河南某食品工业有限公司偿还张某94万余元及利息。 后本案指定新乡市牧野区人民法院执行。执行法院向被执行人送达执行通知书和报告财产令后,当事人双方达成和解协议,但被执行人于2013年1月30日偿还20万元后,便以各种理由拖延履行。执行法院多次劝说被执行人法定代表人继续履行和解协议,被执行人于2013年5月20日偿还5000元,此后未再继续履行义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施行后,执行法院于2013年10月9日作出决定书,将河南某食品工业有限公司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并录入最高人民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统一对外公布。被执行人迫于舆论压力,为避免对其商业信誉造成更为严重的影响,遂于2013年10月15日向申请执行人偿还了8万元现金和一辆汽车。鉴于一次性履行全部义务确有较大困难,被执行人主动与申请执行人达成和解协议,每月偿还5万元,直至全部清偿。 (二)典型意义 面向全社会统一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通过公开曝光的方式将被执行人的失信情况公之于众,减损了失信被执行人的名誉,迫使其为了恢复名誉而积极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达到了促进执行的目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本案被执行人为恢复其商业信誉,主动向申请执行人履行了部分义务,虽然一次性履行全部义务存在困难,但其通过与申请执行人达成和解协议等方式,积极承担了责任和义务。 案例2 郭红某与郭淑某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执行案

限制高消费人员和失信被执行人的区别

限制高消费人员和失信被执行人的区别 新闻报道中经常能看到限制高消费人员和失信被执行人诸如此类的词,在生活中这两者可能被共同被称为老赖。那么这两者是一样的吗?有什么区别吗? 一、条件不同 限制高消费人员: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书指定的期间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给付义务的,人民法院可以采取限制消费措施,限制其高消费及非生活或者经营必需的有关消费。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被执行人,人民法院应当对其采取限制消费措施。 失信被执行人:被执行人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被执行人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具有其他六项情形之一的,才能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由上可以得知,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比限制高消费的条件高。被限制高消费的不一定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但依据《限高规定》第一条,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必须被限制高消费。 二、对象不同 限制高消费人员:被执行人可为自然人的, 也可为单位。 失信被执行人: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只能是被执行人个人。被执行人为未成年人的,人民法院不得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二、惩戒力度不同 限制高消费人员: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的若干规定》规定,被限制消费的人,不得有九项消费行为;

失信被执行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规定: “人民法院应当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向政府相关部门、金融监管机构、金融机构、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及行业协会等通报,供相关单位依照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在政府采购、招标投标、行政审批、政府扶持、融资信贷、市场准入、资质认定等方面,对失信被执行人予以信用惩戒。 人民法院应当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向征信机构通报,并由征信机构在其征信系统中记录。 国家工作人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失信情况通报其所在单位和相关部门。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失信情况通报其上级单位、主管部门或者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 可以说从方方面面都对失信被执行人进行了限制。 总而言之,失信被执行人比限制高消费人员条件更为严苛,针对对象不同,惩戒力度更大。限制高消费人员和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不能混淆。 声明:该作品内容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内容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通道或网站客服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失信被执行名单移除后,征信记录会删除吗? 被列入失信被执行名单之后该怎么办? 征信不良记录和失信被执行人有什么不同?

工商总局《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管理暂行办法》要点解读

工商总局《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管理暂行办法》要点解读 、制订背景 办法》的制订是为了贯彻落实《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等法律法规,加强对严重违法失信企业的管理,促进企业诚信自律,扩大社会监督,对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的管理工作作出依法规范。根据《办法》的相关规定,对于违反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规章且情节严重的企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有权将其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以下简称 黑名单”),对其实施信用约束、部门联合惩戒,并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予以公示。黑名单制度是《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设定的一项法律制度,建立和实施黑名单制度同样符合国务院其他文件的明确要求,《办法》的出台使得 黑名单在制度层面有了保障。 办法》共条,主要规定了制订的目的依据、严重违 法失信企业的定义、工商内部的管辖分工、黑名单的列入情 形和列入程序、黑名单的移出情形和移出程序、惩戒措施、 异议和救济等内容。、列入情形《办法》列明工商行政 管理部门可以将企业列入黑名单进行管理的十种情形分别为:(一)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届满3 年仍未履行相关义务的;(二)提交虚假材料或者采取其他欺诈手段隐瞒重要事实,取得公司变更或者注销登记,被撤销登记的;

组织策划传销的,或者因为传销行为提供便利条件两年内受到三次以上行政处罚的;(四)因直销违法行为两年内受到三次以上行政处罚的;(五)因不正当竞争行为两年内受到三次以上行政处罚的;(六)因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不符合 保障人身、财产安全要求,造成人身伤害等严重侵害消费者 权益的违法行为,两年内受到三次以上行政处罚的; (七) 因发布虚假广告两年内受到三次以上行政处罚的,或者发布关系消费者生命健康的商品或者服务的虚假广告,造成人身 伤害的或者其他严重社会不良影响的;(八)因商标侵权行 为五年内受到两次以上行政处罚的;(九)被决定停止受理 商标代理业务的;(十)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规定的其他 违反工商行政管理法律、行政法规且情节严重的。值得注意的是,在第五种情形下,各类不正当竞争行为可能导致企业被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列入黑名单,即如果企业存在假冒他人注册商标、商业贿赂、虚假宣传、侵犯他人商业秘密、搭售等《反不正当竞争法》明确禁止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且在两年内受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三次以上行政处罚,则该企业可以被列入黑名单。另外,在第七种情形下,如果企业存在广告商品或服务不存在、商品性能或服务内容等与实际情况不符、使用虚假信息作证明材料、虚构商品或服务效果等《广告法》明确禁止的虚假广告行为,且在两年内受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三次以上行政处罚的,或者企业发布的虚假广告造

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建立失信被执行人信用承诺和信用修复机制的实施意见(试行)

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建立失信被执行人信用承诺和信用修复机制的实施意见(试行) 为贯彻落实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关于加强综合治理从源头切实解决执行难问题的意见》(中法委发〔2019〕1 号)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执行工作中进一步强化善意文明执行理念的意见》(法发〔2019〕35 号),促使被执行人自觉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推进法治江西、信用江西建设,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结合我省法院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第一条信用承诺,是指被人民法院决定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被执行人,有积极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意愿,向人民法院作出信用承诺,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符合条件的,可暂缓将其名单信息录入最高人民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不对其适用信用惩戒。 第二条信用修复,是指已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的被执行人,有积极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行为,向人民法院申请信用修复,人民法院为提高其履行能力,经审查认为符合条件的,可暂停对其适用信用惩戒,包括将其名单信息从最高人民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中删除,解除与提高履行能力相关的限制性措施。 第三条信用承诺和信用修复,应当坚持依法公正、程序正当、守信激励的原则。 第四条对于被执行人主动作出信用承诺,纠正失信行为;或者主动申请信用修复,通过创业创新提高履行能力的,人民法院应当坚持善意文明执行理念予以支持。 被执行人因《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第一条第(二)项、第(三)项规定情形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不得适用信用承诺和信用修复。 第五条被执行人向人民法院作出信用承诺或申请信用修复,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书面申请:包括申请人基本信息,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履行情况,申请事项及理由。申请人应当书面承诺诚实守信,加强自我约束、自我管理,不进行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费,主动配合法院执行,自愿接受申请执行人和其他单位的监督。 (二)证明材料:被执行人系自然人的,应当提供包括身份证明、财产情况报告(含本人、配偶、未成年子女的住房、车辆、贵重物品、股票、基金等财产情况)、人民银行征信报告、收入证明、社保信息、公积金信息等相关证明材料;被执行人系法人的,应提供包括社会统一信用代码、营业执照副本、资产管理、投资收益等相关证明材料。 (三)其他应当提交的材料。 第六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被执行人承诺,人民法院可以给予宽限期,暂缓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一)被执行人有充分证据证明有到期债权已进入执行程序的; (二)双方当事人达成执行和解,被执行人承诺按期履行的;

“黑名单”制度,让失信者寸步难行

新华社北京3月10日电(记者白瀛杨维汉陈菲)被执行人不履行义务恶意逃避执行一直是法院“执行难”的重要原因。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10日在向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作工作报告时说,去年 人民法院建立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实行公开曝光;对7.2万名失信被执行人进行了信用惩戒,约20%的失信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了义务。 全国人大代表、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王凤英认为,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呈现一定的滞后性,国内信用监督机制不健全、失信成本过低,导致如恶意欠薪和逃废银行债务等社会信用缺失的状况屡有发生。 基于此,建立健全惩戒制度,压缩恶意逃债者的生存空间,成为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的重中之重。去年,全国法院建立了“失信者黑名单”制度,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被人民法院逐步向社会公布。 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局局长刘贵祥说,将“失信者黑名单”对外公布曝光,对其名誉、声誉产生影响并进行信用惩戒,这是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的主要价值所在。 不久前,中央文明办、最高人民法院等8部门共同签署“构建诚信、惩戒失信”合作备忘录,对失信者被执行人进一步采取惩戒措施,包括禁止其乘坐飞机、列车软卧,限制在金融机构贷款或办理信用卡等。

代表委员们认为,这些举措是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强有力措施,对失信行为“出重拳、下猛药”,必将让失信行为无处藏身,使失信者寸步难行。 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介绍,法院全面推进与金融机构和国土资源、工商行政管理等协助执行部门“点对点”网络执行查控机制建设,加大反规避执行力度。 司法部门通过金融手段来惩治失信被执行人。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局已与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商业银行以及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达成信用惩戒协议,由这些金融机构在贷款和发放信用卡等事项上对失信被执行人采取相应的控制和限制措施。 据了解,截至今年1月底,签署协议的银行已限制1.1万余人次办理各类金融业务。截至今年2月13日8时,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点击率已达300余万次。 全国人大代表陈海啸说,将“失信者黑名单”对外公布曝光,并与社会征信体系对接,对失信被执行人形成有力的威慑,大大压缩了失信被执行人活动空间,使其付出应有代价,从而促使其自觉履行债务。这有利于形成一套成熟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这正是破解执行难最有效的机制。

诚信体系建设黑名单制度与企业风险管理.doc

诚信体系建设——黑名单制度与企业风险管理1诚信体系建设——黑名单制度与企业风险管理 黑名单制度是通过合法形式向社会公众传播企业和个人不良信用记录的惩戒机制,是促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一种有力的手段。随着黑名单制度在我国逐渐被强化和推进,企业必须对此加以关注和研究,以避免经营风险。 一、黑名单的起源和发展 黑名单最早来源于西方的教育机构。早在中世纪,英国的牛津和剑桥等大学,将那些不端行为的学生的姓名、行为列案记录在黑皮书上,谁的名字上了黑皮书,就会在相当时间内名誉扫地。学生们对此十分害怕,常常小心谨慎,严防越轨行为的发生。这个方法后来被英国商人借用以惩戒那些不讲信用的顾客。19世纪20年代,面对很多绅士定做服装,而后欠款不还的现象,伦敦裁缝为了保护其自身利益,创立了一个交流客户支付习惯信息的机制,将欠钱不还的顾客列在黑皮书上,互相转告,让那些欠账的人在别的商店也做不了衣服。后来,其他行业的商人们争相仿效,随后黑名单便在工厂主和商店老板之间逐渐传来传去,这也成为后来西方国家征信制度的雏形。 目前,黑名单制度被广泛应用。2004年,世界银行启动了供应商“取消资格”制度,经过10多年的实践,已经产生广泛影响。2011年,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布了销售假冒和盗版产品的“恶名市场”名单,将30多个全球互联网和实体市场列入其中。还有比较典型的是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发布的黑名单制度,对严重违反药品法规的法人或自然人实施禁令,禁止他们参与制药行业中与上市药品有关的任何活动。 在我国,黑名单制度在司法、海关、航空、卫生等多个领域也被日益重

视,并有不断扩大的趋势,成为有关行政部门的一种有效的监管方法。例如我国药品管理黑名单制度、安全生产事故企业黑名单制度,以及2013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都是典型的黑名单制度。 二、黑名单制度的作用及影响 初步分析来看,尽管黑名单发布的实施主体、实施目的、维护利益、依据等方面都有着诸多的不同,但呈现以下一些共性:第一,黑名单的对象发生了违法或违约、违规等不良行为;第二,对社会公共利益、他人利益造成损害或损失,黑名单针对的行为在情节上具有严重性和危害性;第三,通过向公众发布,利用社会监督的方式促使其改正;第四,对失信主体的惩罚、限制或者信用的贬损,对其和社会公众起到震慑教育作用,有利于提高市场主体的诚信意识,是促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一种有力和有效的手段。 从我国立法的实践来看,行政部门实施黑名单制度已经具备一定的法律依据和基础。《民法通则》和《合同法》等多部法律对经济主体交易的诚信行为进行了规范;《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的颁布,使信息公开在一定程度上得以规范;各部门、各地方相继颁布了一些行业信用和地方信用建设的规章制度。 国内黑名单制度主要有行为不规范和技术标准不合格两类。第一,行为不规范,即企业、个人有违法、违规的行为。如最高法院2013年开通了全国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公布与查询平台,将具有6种情形之一的被执行人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截止当年底已经有3 万余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第二,技术标准不合格,主要是在一些标准化管理的领域,如食品卫生、技术监督、环境保护等领域,因为产品不符合国 家、地方、行业强制的技术标准而使企业上了行政黑名单。如国家质检总

黑名单信息发布与共享机制

关于建立招投标黑名单信息发布 与共享机制的方案建议 按照《2016年集团公司工程与服务招标座谈会会议纪要》的安排和要求,由华北油田公司就集团公司已有黑名单制度做一次深入调查,并研究如何充分发挥中国石油招标投标网站作用,提出建立招投标黑名单信息发布与共享机制的方案建议。为此,华北油田公司成立了由招标中心牵头,采购管理部参与的调研编写小组,并制定了实施计划。以现场调研座谈形式走访了6家地区分公司,以函调形式向15家地区分公司进行了调研,征集对集团公司建立招投标黑名单的意见和建议,共征集到各类意见和建议40余条。根据国务院、相关部委“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和“褒扬诚信,惩戒失信”的总体要求,并结合调研了解到的集团公司“黑名单”管理现状和实际情况,现提出本方案建议。 本建议所称招投标黑名单(简称“黑名单”),是指在参与中石油项目投标、合同签订和履约以及生产经营活动中,因违法、违规和违约(统称“失信行为”)而被中石油集团总部及专业分公司、地区分公司给予惩处并记录在案,影响其以后参与中石油项目投标的供应商、承包商和服务商。 一、集团公司“黑名单”管理现状 (一)“黑名单”制度建设方面 近年来,集团公司总部和专业分公司按照职责权限分别制定出台了《招标信息公开暂行规定》、《承包商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物资供应商管理办法》、《工程建设及检维

修承包商管理办法》、《工程建设承包商年度评价实施细则(试行)》、《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企业及施工作业队伍资质管理规定》、《井筒工程设计资质管理办法》和《勘探与生产工程监督服务市场准入管理规定》等多项规章制度。这些制度分别从各自专业管理的角度对本专业领域违法、违规以及违约的供应商、承包商和服务商提出了各自的处理标准和依据,有的也建立了本管辖领域的“黑名单”。这些制度和规定对于强化管理供应商、承包商和服务商起到了非常重要和积极的作用。但是各项制度对于发生失信行为的供应商、承包商和服务商是否应该被纳入“黑名单”,如何处置,公示流程等缺少统一的标准。 地区分公司结合各自的特点和实际需要,也相继出台了多项关于供应商、承包商和服务商的管理制度或实施细则,对失信行为做出不同的处理。但对“黑名单”的认定范围和处理标准差异较大,对同样的失信行为处理结果也是截然不同。 在“黑名单”制度建设方面,集团公司总部、专业分公司和地区分公司缺少统一的失信行为管控制度。 (二)“黑名单”信息发布与共享情况 集团公司总部、专业分公司对发现的失信行为或考评不合格的经营主体大多采用通知或通报的方式,通过纸质文件和OA办公系统两条途径传达至地区分公司。这种信息发布方式流程相对顺畅,但仍具有信息流转时间长,信息传达滞后或传达不到位的可能性,发生过禁入市场主体参与招投标活动并取得中标通知书或签订合同的情况。

2018年对于失信被执行人的法律限制措施汇总

2018年对于失信被执行人的法律限制措施汇总 前面小编讲过关于执行失信人唯一房产的法律规定,今天小编继续讲解关于失信被执行人的最新限制措施,2018"两会"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提出,要确保如期实现“基本解决执行难”目标,坚决攻克这一妨碍公平正义、损害人民权益的顽瘴痼疾!现将近年来陆续出台的一系列限制老赖措施,进行如下汇总: 《民事诉讼法》中的强制执行措施: 1、强制执行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 2、强制执行被申请执行人的收入; 3、强制执行被申请执行人的股票等财产; 4、强制执行被执行人的车辆等动产; 5、强制执行被执行人的应收账款等财产; 6、强制执行被申请执行人的土地、房产等不动产; 7、强制被申请执行人返还特定的财物; 8、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和支付迟延履行金;

9、罚款、拘留等强制措施; 10、限制出入境等。 以上是民事诉讼法中确定的强制执行措施,施行已久,本文不展开进行论述,可详细阅读民事诉讼法及其相关解释等法律法规的规定。 除此之外,自2013年7月通过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中提出“失信被执行人”的概念以来,陆续出台了更加广泛、严格、细致的措施,以及搜集之前便存在的部分执行措施,比如公积金等方面最高院的回复,总结如下: 特殊标的强制执行 1、执行唯一住房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执行异议和复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条的规定:

第二十条金钱债权执行中,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被执行人以执行标的系本人及所扶养家属维持生活必需的居住房屋为由提出异议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一)对被执行人有扶养义务的人名下有其他能够维持生活必需的居住房屋的; (二)执行依据生效后,被执行人为逃避债务转让其名下其他房屋的; (三)申请执行人按照当地廉租住房保障面积标准为被执行人及所扶养家属提供居住房屋,或者同意参照当地房屋租赁市场平均租金标准从该房屋的变价款中扣除五至八年租金的。 执行依据确定被执行人交付居住的房屋,自执行通知送达之日起,已经给予三个月的宽限期,被执行人以该房屋系本人及所扶养

黑名单制度与企业风险管理

羇黑名单制度与企业风险管理 羃201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进政府信息共享,推动建立自然人、法人统一代码,对违背市场竞争原则和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企业建立黑名单制度,让失信者寸步难行,让守信者一路畅通。随着经济领域的各种失信问题日益突出,社会道德缺失现象不断蔓延,作为治理市场失灵问题的一项重要的管制工具,黑名单制度日益受到行政管理部门的重视。从制度归属来看,黑名单制度是社会信用体系中失信惩戒机制中的管理范畴,是通过合法形式向社会公众传播其不良信用记录的惩戒机制,是促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一种有力和有效的手段。在现实中,黑名单制度不仅发挥传统的道德和舆论监督的压力效应,对失信主体起到惩罚作用,增加其失信成本,有效防范市场经济中失信行为,从而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当前,由于我国法制不完善,黑名单制度的强化趋势也存在一些潜在风险。因此,企业应该从战略发展的高度,充分重视黑名单制度的潜在影响,严格遵守各项法规,健全和完善各项制度,防范信用风险,充分利用诚信和信用的稀缺资源优势,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肀一、黑名单的起源和发展 蚇黑名单最早来源于西方的教育机构。早在中世纪,英国的牛津和剑桥等大学,将那些不端行为的学生的姓名、行为列案记录在黑皮书上,谁的名字上了黑皮书,名单的公布致使这些人在相当时间内名誉扫地。学生们对学校的这一规定十分害怕,常常小心谨慎,严防越轨行为的发生。这个方法后来被英国商人借用以惩戒那些时常赊欠不还、不守合同、不讲信用的顾客。19世纪20年代,面对很多绅士定做服装,而随后欠款不还的现象,很多伦敦裁缝为了保护其自身利益,创立了一个交流客户支付习惯信息的机制,将欠钱不还的顾客列在黑皮书上,互相转告,让那些欠账的人在别的商店也做不了衣服。后来,其他行业的商人们争相仿效,随后黑名单便在工厂主和商店老板之间逐渐传来传去,这也产生后来西方国家征信制度的雏形。因此,从起源来看,黑名单起初就是对失信行为的一种惩罚措施。 膀目前,黑名单制度被广泛应用。2004年,世界银行启动了供应商“取消资格”制度(DebarmentProcesses),经过10多年的实践,已经产生广泛影响。2011年,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布了销售假冒和盗版产品的“恶名市场”(notoriousmarkets)名单,将30多个全球互联网和实体市场列入其中。还有比较典型的是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发布的黑名单制度,1992年美国国会通过

用好社保失信“黑名单”制

用好社保失信“黑名单”制度_论说公考-华 图教育 从各地已经曝光的相关案例来看,一些参保人员骗保手段可谓五花八门,特别是一些医患合谋的骗保行为隐蔽性高,不易查处,监管成本比较高。必须严惩骗保等违法行为,开展社保基金监管诚信体系建设,让违规违法者寸步难行 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印发《社会保险经办管理服务条例(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明确制定社会保险领域严重失信黑名单制度,对纳入黑名单的单位和个人,实施跨地区、跨部门、跨领域失信联合惩戒。最近被曝光的某地医院涉嫌骗取医保基金案件表明,建立社保失信黑名单确实十分必要。 近几年,被媒体曝光的骗保事件可谓屡见不鲜。以医疗领域为例,有人无实际住院行为却用医保卡在医院骗取医保资金;有人借用他人医保卡为自己治疗;还有的参保人员在定点机构刷医保卡购买药品再折价出售这些骗保事件性质恶劣、产生了负面的社会影响,也暴露出社保基金监管工作尚存在不少短板。 骗保事件屡禁不止,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有利可图。近年来,社会保险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基金总量不断增加。在利益驱使下,针对社保基金的欺诈行为也呈现多发态势。现行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的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在保障水平上存在一定差异,这种差异为不法者违规使用、骗取社保资金提供

了主观上的动机。 从各地已经曝光的相关案例来看,一些参保人员骗保手段可谓五花八门,特别是一些医患合谋的骗保行为隐蔽性高,不易查处,监管成本比较高。从执法环节看,真正得到及时严肃处理的不多,骗保违法成本仍相对偏低。要杜绝此类骗保事件频繁发生,就要不断加大执法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切断骗保行为利益链条。 近年来,各级各部门对欺诈骗保行为的打击愈加严厉。人社部此前发布的《社会保险领域严重失信黑名单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拟将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参加、申报社保和骗取社保待遇或社保基金支出的单位和个人列入社保黑名单。未来,黑名单制度建立起来之后,能够进一步提高企业和个人违法成本,相当于为社保基金加了一道安全保障。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如果进入黑名单,进而失去融资资格,限制消费水平,付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代价,能够让违法者心怀对法制的敬畏,打消弄虚作假的念头。 加强社保基金监管是一项持久战。有关方面必须严惩骗保等违法行为,开展社保基金监管诚信体系建设,让违规违法者寸步难行。考虑到社保制度是为百姓兜底的生存保障制度,也要找到目前制度运行的问题所在,抓紧做好顶层设计,完善实施环节,让制度更加人性化,从而将骗保逐步变成参保续保。 12岁女孩巨额打赏:直播不能对未成年人不设防网络直播无原罪,未成年人深陷网络打赏泥淖,也需要家长的教育引导,但是,直播平台对未成年人该有的设防,不应该缺席。

可对失信被执行人采取的行为

掌律1对1法律咨询APP 隐私保护放心直连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出现了一批以欠债为荣的不诚信之人,据数据显示,中国式“老赖”人数已经超过500万。老赖又称失信被执行人,一般是指在民商领域中的一类人,拥有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单基于某些原因拒不偿还债务。 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局2013年11月14日与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签署合作备忘录,共同明确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纳入征信系统相关工作操作规程。今后,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将被整合至被执行人的信用档案中,并以信用报告的形式向金融机构等单位提供,供有关单位在贷款等业务审核中予以衡量考虑。 可以对失信被执行人采取的行为: 一是禁止部分高消费行为,包括禁止乘坐飞机、列车软卧; 二是实施其他信用惩戒,包括限制在金融机构贷款或办理信用卡; 三是失信被执行人为自然人的,不得担任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等。相关法律条文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2013年7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82次会议通过) 第四条规定:记载和公布的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应当包括: (一)作为被执行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组织机构代码、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姓名; (二)作为被执行人的自然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码; (三)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和被执行人的履行情况; (四)被执行人失信行为的具体情形;

(五)执行依据的制作单位和文号、执行案号、立案时间、执行法院; (六)人民法院认为应当记载和公布的不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其他事项。第五条规定:各级人民法院应当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录入最高人民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并通过该名单库统一向社会公布。 第六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向政府相关部门、金融监管机构、金融机构、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及行业协会等通报,供相关单位依照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在政府采购、招标投标、行政审批、政府扶持、融资信贷、市场准入、资质认定等方面,对失信被执行人予以信用惩戒。

公司被纳入“失信黑名单”对法定代表人的影响及化解方案

公司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对法定代表人的影响及化解方案 公司破产律师刘洋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公司因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而被法院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也就是的大家通常讲的“信用黑名单”,对公司的法定代表有没有影响?很多人对此存在错误的认识。 我们先来看一下公司在什么情况下会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于2017年1月16日修订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第一条:被执行人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依法对其进行信用惩戒: ●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 ●以伪造证据、暴力、威胁等方法妨碍、抗拒执行的; ●以虚假诉讼、虚假仲裁或者以隐匿、转移财产等方法规避执行的; ●违反财产报告制度的; ●违反限制消费令的; ●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的。 公司一旦被法院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将会面临一系列不利后果: ●法院可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通过一定方式向社会公布; ●法院应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向政府相关部门、金融监管机构、金 融机构、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及行业协会等通报,供相关单位依照 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在政府采购、招标投标、行政审批、政府扶持、 融资信贷、市场准入、资质认定等方面,对失信被执行人予以信用惩戒; ●法院应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向征信机构通报,并由征信机构在其征 信系统中记录。 上述规定只提到了公司,并不涉及公司的法定代表人,那么,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是否就可以安枕无忧了呢?非也!

公司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对法定代表人也会有负面影响。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于2015年修订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的若干规定》第三条:被执行人为单位的,被采取限制消费措施后,被执行人及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影响债务履行的直接责任人员、实际控制人不得实施以下高消费及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费行为: ●乘坐交通工具时,选择飞机、列车软卧、轮船二等以上舱位; ●在星级以上宾馆、酒店、夜总会、高尔夫球场等场所进行高消费; ●购买不动产或者新建、扩建、高档装修房屋; ●租赁高档写字楼、宾馆、公寓等场所办公; ●购买非经营必需车辆; ●旅游、度假; ●子女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 ●支付高额保费购买保险理财产品; ●乘坐G字头动车组列车全部座位、其他动车组列车一等以上座位等其他 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费行为。 需要强调的是,即使公司没有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只要公司未按执行通知书指定的期间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给付义务的,法院仍然可以(依申请或自行决定)对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影响债务履行的直接责任人员、实际控制人采取限制消费措施,不得实施上述高消费及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费行为。 也就是说,只要公司存在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给付义务行为的,其法定代表人均可能被法院采取限制消费措施。 除此之外,根据中央文明办、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国务院国资委、国家工商总局、中国银监会、中国民用航空局、中国铁路总公司等八部委于 2014年3月20日印发的《“构建诚信惩戒失信”合作备忘录》:失信被执行人为单位时,信用惩戒对象还包括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影响债务履行的直接责任人。信用惩戒措施除了限制消费外,还包括限制在金融机构贷款或办理信用卡。

环保黑名单制度

环保黑名单制度 篇一:黑名单管理制度 黑名单管理制度 为落实公司安全生产责任,减少生产安全事故发生,保证公司生 产持续稳定,维护公司形象制定本制度。 公司《邯郸市诚明建筑公司黑名单管理制度》有7条,明确了建 立制度的目的、制度的使用范围制度的含义、遵循的原则、列入安全生产黑名单的条件、制度程序、对安全生产“黑名单”在列的监管措施等内容。 第一条公司承建的道路、住宅、钢结构、水利水电、安装、装 修等工程均使用本制度。 第二条安全生产“黑名单”管理制度是对存在严重违反安全生 产,有重大安全隐患整改不力的项目部,通过公司安全部监管,促进项目部认真落实安全生产。 第三条“黑名单”管理坚决依照制度监管,遵循客观、及时准 确、惩戒过失的原则。 第四条项目部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将列入“黑名单”: (一)发生重大、特别重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或者一年内发生2 次及以上较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的。 (二)存在重大安全隐患、重大职业病危害隐患,且未在规定期

限或未按承诺的进行整改的 (三)在规定期限内未达到安全标准化要求的; (四)拒不执行公司安全部监管监察执行指令的; (五)逾期不执行停止使用、停止施工等,逾期不缴纳经济罚款 的; (六)故意谎报、瞒报事故及事故后逃逸的; (七)安全生产技术措施弄虚作假,不能达到安全生产要求的; 第五条“黑名单”管理制度按下列程序进行: (一)信息采集。通过事故调查、安全检查、群众举报等途径, 对符合本制度第四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由公司安全部收集违规行为信息。 (二)信息告知。对列入“黑名单”的项目部,公司安全部提前 告知项目部有关负责人,并听取其陈述申辩意见,如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成立,公司予以采纳。 (三)信息公布。被列入“黑名单”的项目部,有公司安全部以 文件形式,下发每个项目部,以示警告。 (四)信息删除。被列入“黑名单”的项目部,在管理期限届满 时,由公司安全部及个项目部联合参加验收,对已经整改并未在发生第四条规定情形的,公司安全部将其从“黑名单”重删除,并通告各项目部。 第六条根据项目部存在问题的严重程度和整改要求,确定整改 期限。对重大隐患未按期整改完毕的,将继续延长“黑名单”管理期限,

谈谈企业法定代表人“黑名单”库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谈谈企业法定代表人“黑名单”库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仙游县工商局郑国钟 一、建立企业法定代表人“黑名单”库制度的必要性 企业法定代表人对外代表企业法人,对内是企业一切事务的决策者和执行者,因此建立与完善企业法定代表人“黑名单”库制度,实现对法定代表人信用的监管,是规范企业经营行为、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重要举措之一。 (一)实施法定代表人信用监管是企业登记监管部门履职的内在要求。法定代表人是重要的企业登记事项,但其登记监管却存在一些薄弱环节,表现在:一是法定代表人准入和退出制度执行还不到位。由于信息不对称和配套制度不健全,《公司法》第147条及《企业法定代表人登记管理规定》第4条所规定的法定代表人任职资格限制在实际操作中不能得到很好落实;二是法定代表人登记确权纠纷越来越频繁,给登记机关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三是法定代表人不履行企业清算等法定职责、登记时弄虚作假等失信违法行为履有发生,破坏了正常的登记秩序。建立健全法定代表人“黑名单”库制度,实施法定代表人信用监管,更好地履行法律赋予我们工商部门对法定代表人的登记监管职能。 (二)实施法定代表人信用监管是完善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客观需求。在现代企业治理结构中,法定代表人作为企业的第一责任人,

拥有直接控制企业生产经营行为的权力。因此,企业的信用状况很大程度上处决于法定代表人的经营素质、诚信理念、思维定位等因素。加强法定代表人信用监管,强化法定代表人的信用意识,是促进企业诚信守法经营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随着公司制度的普及,由于股东仅以出资额为限承担有限责任,这使得公司在决策过程敢于开展高风险、高收益的经营活动,因为高风险损失可以通过破产、注销转嫁给债权人或社会。违法失信行为作为一种高风险、高收益行为就很有可能成为企业的“理性”选择。只有加强法定代表人信用监管,建立法定代表人信用档案,把企业信用与法定代表人个人信用关联起来,才能弥补公司制度的缺陷,促进企业信用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三)实施法定代表人信用监管是深化和拓展工商职能的有效手段。企业法人只是“虚拟”的人,对于很多企业,法定代表人才是真正在背后“操作”的人。因此,法定代表人才是市场经济活动的真正主体,才是企业财富真正的创造者之一。如何监管与服务两手抓,培育一支高品质、高素质的法定代表人队伍,既是实现市场主体监管到位,提升工商监管权威的重要方面,又是工商部门服务企业、服务经济、服务社会的具体体现。同时,法定代表人“黑名单”库制度建立过程中我们也应当注重柔性监管与刚性执法、教育引导和限制淘汰的有机结合,把对法定代表人的监管和服务很好地统一起来,从而成为拓展和深化工商监管和服务职能的有效载体。

关于不同情况下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参与投标的处理方式

关于不同情况下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 参与投标的处理方式 在我国,很多工程项目或者政府采购都是需要通过招标的方式确定施工方或者供应商的,而在招标的时候,对投标人的资格是有要求的,有些人或者企业是不能投标的,那么在投标前以及投标后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该如何处理呢? 开标前投标人被拉“黑”不具有投标资格应被“拒” 开标前投标人被拉“黑”分两种情形。第一种是招标公告、招标文件有明确规定,被纳入失信“黑名单”的投标人不具有投标资格;第二种是招标公告、招标文件均没有明确的规定。在这两种情形下,被拉“黑”投标人都应被“拒”。 对于第一种情形,招标公告、招标文件有明确规定,投标人明知自己不符合资格要求,却仍然隐瞒情况参与投标,违背了《政府采购法》中的“诚实信用”原则,理应被“拒”。

对于第二种情形,虽然招标公告、招标文件没有明确规定,被“信用中国”拉“黑”者仍应被“拒”,理由很简单,我国对投标人参与投标的资格条件有两种要求,投标人都必须满足,且缺一不可,第一种要求是国家规定,第二种要求是招标文件的规定。这意味着招标公告、招标文件没有规定资格条件,但国家有规定的,投标人不能以招标文件没有规定为由不予以遵守。 因此,招标文件虽没有明确规定,但国家有规定的被纳入“信用中国”失信“黑名单”的投标人不具有投标资格,投标人仍须遵守国家有关规定,被“信用中国”拉“黑”投标人仍然应当被“拒”。 同时,作为招标人也应当执行最高人民法院、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水利部等联合发布的《关于在招标投标活动中对失信被执行人实施联合惩戒的通知》的规定,在招标公告、招标文件中均应载明被纳入“信用中国”失信“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