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的起源和本质的科学解释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1
论道德的起源及本质
一、道德的起源
神启论:道德来源于神的启示。
天赋论:道德是人先天所具有的禀赋。
进化论:道德观念起源于动物的“社会”意识或互助性。
感觉欲望论:道德来源于人的自然本性的欲求。
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起源论: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的产生有其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其客观条件是指人类在社会生活中,由于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形成了复杂的社会关系,在这种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存在着各种复杂的利益关系和矛盾;其主观条件是指人的意识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开始意识到这种利益关系和矛盾需要加以调整。
二、道德的本质
道德的本质:道德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
一方面,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着相应的道德体系的性质,它所体现的利益关系决定着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
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
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经济关系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因此道德或多或少地会打上阶级的烙印。
另一方面,道德对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积极能动的。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第一课知识速记
以下是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第一课的知识点总结:1、道德的起源和本质:
起源:道德起源于人类社会的共同生活和交往,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内在需要。
本质: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是人们共同生活和交往中形成的规范和准则,旨在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2、道德的功能和作用:
功能:道德具有多种功能,如调节功能、认识功能、教育功能等。
作用:道德通过规范人们的行为和思想,对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3、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爱国奉献:强调个人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和贡献。
勤劳勇敢:强调勤劳节俭、勇敢顽强、不畏艰难的精神。
自强不息:强调个人不断努力进取、追求进步和成长。
厚德载物: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宽容、仁爱和互助精神。
博大宽和:强调个人心胸开阔、待人宽容、和谐共处的品质。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公民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5、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必须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
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必须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试述道德的起源和本质思修
道德作为人类社会中根本支柱之一,起源于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人类对传统价值观念不断探索思考、实践体悟的结果。
道德起源于古希腊时期,当时特洛伊战争促使古希腊人思考人类和如何确定道德行为的意义。
随后的古罗马时期,基督教的出现促使道德融入新的理论框架当中,带来了新的道义上的价值取向。
进入现代,人类社会拥有许多经典的伦理学习成果,其中又以黑格尔的“危机伦理学”最为突出,这一时期的研究内容和看法深深地影响着当今的道德研究。
道德本质是一种反映普遍伦理价值观念的共同语境,是人类历史进程中不断总结出来的根据人类社会共同利益确定的行为和行为准则。
它是一种理性认识,根植与特定文化背景之中,包括了民族伦理、宗教道德、商业道德、族群传统和政治道德等五种类别的道义价值要求,并为其道德灵魂提供支柱的普世价值观及人类行为的准则。
因此,道德可被看做是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来的普遍理念和规范,它在今日不断地被尊重、实践和发展到更高的层次,为社会营造一个有序、秩序和道德的环境。
道德起源的科学解释
“道德起源的科学解释”是一个涉及人类行为的领域,用以解释人们如何形成道德行为的理论。
它基于社会心理学、进化生物学和神经科学等多种学科,试图通过研究来解释道德行为是如何形成的。
道德起源的科学解释也被称为“道德心理学”,它强调了道德行为的心理本质。
道德心理学将道德行为与心理变量相关联,比如认知能力、情感反应以及个性特征等。
道德行为并不是由单一的心理变量决定的,而是由多个心理变量相互作用的结果。
此外,进化生物学也在道德起源的科学解释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进化生物学认为,道德行为是人类进化过程中所发展出的,人类的道德行为可以追溯到其他物种的遗传行为上。
例如,行动者对某种行为的反应可以用来衡量它的道德性,这就是所谓的“善恶判断机制”。
最后,神经科学是道德起源的科学解释中最重要的学科之一。
神经科学研究表明,大脑中的神经元网络和信号传递机制在影响道德行为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比如,在受到刺激时,大脑中会产生特定的信号,这些信号会影响到个体的行为、思维和感受等,从而决定他们的道德行为。
从以上这些解释来看,道德起源的科学解释强调了道德行为的多重性,它不仅仅是由心理变量决定的,也受到了进化和神经科学的影响。
因此,道德起源的科学解释不仅仅是一种理论,而且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来理解人类行为,并为进一步研究道德行为提供了重要的科学基础。
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1.道德的起源与本质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应。
道德对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峄能动的方式来把握世界和引导、规范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
(一)道德的起源:(1)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2)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
(3)道德产生所需要的主客观条件是统一于生产实践的。
(二)道德的本质:(1)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着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
(2)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决定着各种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
(3)道德带有阶级属性。
(4)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
2.道德的功能与作用(一)道德的功能:(1)主要:认识功能(道德反映社会现实),调节功能(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时间活动,协调人们之间关系的功效与能力。
(2)其他: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辩护功能,沟通功能。
(二)道德的社会作用(1)道德能够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
(2)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3)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
(4)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5)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
(6)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是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
第二节1.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1)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2)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
(3)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矝。
(4)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
(5)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作是一种高层次的需求。
(6)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倡导道德主体要在完善自身中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
2.正确对待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个矛盾体,具有鲜明的两重性。
道德的名词解释道德,作为一个广泛而深刻的概念,涉及我们行为、判断和价值观的方方面面。
它是一个关于人类行为规范和标准的体系,具有长久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道德的本质、起源以及其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一、道德的本质道德是一种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的总和,它指导着个体在社会生活中的行为举止。
道德与伦理学紧密相关,涉及个体对善恶、对错的判断。
它不仅仅是个人意愿的表达,更是一个社会共同遵守的规范。
道德具有普遍性和相对性的特点。
在某些方面,道德的准则是普遍适用的,例如不妨害他人生命、财产和尊严。
然而,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中,道德标准也可能存在差异,例如对于生死、婚姻和贫富的价值看法。
二、道德的起源道德起源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
在人类进化的早期,道德的产生主要是出于对生存和群体团结的需要。
人类从独居的个体进化为群体生活的社会生物,为了维持和谐的社会关系,必须形成一套能够约束和规范人们行为的规则。
随着社会的发展,道德逐渐演变为一种内化和认同的价值观。
它通过家庭、宗教、教育等途径传递给个体,成为人们行为的准则。
道德的传承和塑造将不同文化和社会的智慧和经验融为一体,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三、道德的重要性道德在个体和社会的发展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首先,道德是社会秩序维系的重要基石。
它建立了人们对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和合作共赢的共识,从而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缺乏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的社会往往充满冲突、矛盾和不公平,难以实现持续的进步与繁荣。
其次,道德对于个体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它引导个体发现并坚守自己的真实价值,让个体在与他人的互动中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并获得自尊、自信和幸福感。
同时,道德教育也帮助个体培养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使其能够在社会生活中自律自愿地遵守规则。
最后,道德是一个社会文明发展的推动力量。
它鼓励创新和进步,激发个体和社会对于更高尚价值的追求。
通过推动公正、公平和可持续发展的实践,道德为社会带来了积极的变革和进步。
思想道德修养课后复习题绪论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是什么?(1)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3)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4)社会主义荣辱观2 、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意义是什么?(1)有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2)有利于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和教育人民(3)有利于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全社会的凝聚力量(4)有利于鼓舞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昂扬斗志(5)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这对于团结引邻全体社会成员在思想上,道德上共同进步,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人作用。
3、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是什么?(1)继往开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勇于创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3)积极努力,为世界和平发展,人类社会进步事业作贡献。
第一章1、什么是理想?什么是信念?为什么说它们是联系在一起的?(1)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2)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态度、(3)理想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那么多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又是什么呢,其实就是人的信念就是人们所相信的观念和秉持的理念,追求一种理想,就意味着相信这种理想是正义的并且能够实现,而这种相信本身就是一种信念2、理想信念在人生中具有哪些方面的重要作用?(1)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向导(2)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动力(3)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包含哪些基本内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共同的理想信念,它的基本内容是(1)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2)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3)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4)它集中了我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者,建设者,和爱国者的利益和愿望,是保证全体人民在政治上,道义上和精神上团结一致,克服任何困难,争取胜利的强大精神武器4 、为什么说追求理想必须艰苦奋斗?(1)理想的追求和实现是一个长期艰苦奋斗的过程(2)艰苦奋斗的过程也是进一步强化理想信念的过程(3)艰苦奋斗不是一种孤立的自我奋斗5、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之间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请结合当前许多大学生的个人理想,谈谈如何实现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是一种什么关系?(1)社会理想往往比个人理想更为宏大和高远,这为个人理想提供社会理想的背景并对个人理想的性质,内容以及实现有着决定性的影响(2)社会理想对个人理想有着指导性的作用,个人理想常常没有阶级性,但有时也打上了阶级印记,(3)社会理想离不开个人理想,社会理想是个人理想中的共同部分,如果没有一个人有个人的理想,也就没有社会理想了当代大学生在确立自己的理想信念时,不能脱离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理想信念具有明确的方向性和指导民生,在这个大的理想念的框架之中,每一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要,形成自己在生活,职业,道德等方面的理想信念这些个人理想信念就具有自己的个性和多样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的理想信念就越丰富多彩第二章1、什么是中国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关于道德的本质问题,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有几种不同的见解:
(1)把道德的本质归之为人的先天固有善良或邪恶的意志,这是主观唯心主义。
中国的代表性观点有孔子、孟轲“人之初,性本善”的“性善说”,荀子的“人之初,性本恶”的“性恶说”等。
(2)把道德的本质归之为“神的启示”,这是客观唯心主义。
中国的代表人物有董仲舒:“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道之大源出于天”之说。
(3)旧唯物主义者反对从神出发,而从人出发,反对神道主义,主张人道主义,认为道德的本质是人性的自然表现,是人的真实的、健康的“本性”,而恶行、罪过只不过是人性的歪曲。
它使道德从虚幻的天国拉回到了世俗的人间,但他们所说的人的本性是抽象的人性,脱离了社会关系的永恒的人性,因而最终与唯心主义殊途同归。
道德的本质是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经济关系的产物和反映。
社会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了道德的历史类型和性质,决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
经济基础的变化和发展迟早会引起道德的相应变化与发展。
道德除了受经济基础决定外,还受到其他社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这些社会因素有科学技术的发展,政治、法律、教育、文化、艺术宗教等其他上层建筑,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社会心理和民族传统习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