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复习第2部分 第1章 第3节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一)
- 格式:doc
- 大小:186.00 KB
- 文档页数:5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文阅读第2部分第1章第3节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备考知识集萃新人教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文阅读第2部分第1章第3节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备考知识集萃新人教一、特殊句式(一)判断句、被动句句式规律或标志例句判断句用“者〞(表停顿)“也〞(表判断)表示……者,……也亚父者,范增也(《鸿门宴》)……者,……(省略“也〞)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游褒禅山记》)……,……也(省略“者〞)项脊轩,旧南阁子也(《项脊轩志》)……,……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爱莲说》)……,……(省略“者〞“也〞)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用“为〞(动词)表示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用“乃〞“则〞“即〞“皆〞“非〞(副词)等表示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则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用“是〞表示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被动句用“于〞表示……于……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用“为〞表示为……/为……所……为所……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伶官传序》)/为巡船所物色(《〈指南录〉后序》)/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用“见〞(受)表示见……/见……于……/受……于……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受制于人(《赤壁之战》)用“被〞表示被……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屈原列传》)无被动标志意念上的被动予羁縻不得还(《〈指南录>后序》)/ 戍卒叫,函谷举(《阿房宫赋》)(二)省略句句式规律或标志例句省略句省略主语承前省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蒙后省(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自称时省(予)每假借于藏书之家,(予)手自笔录,(予)计日以还(《送东阳马生序》)对话中省(刿)问:“(公)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我)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高考语文考前指导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课件解析引言高考语文考试是每位学生投身多年学习的重要考试之一。
在考试中,理解和运用不同的句式和用法是取得高分的关键。
本文档旨在通过对高考语文考前指导课件的解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为高考做好准备。
一、句式1. 并列句并列句是指由两个或多个并列主语、并列谓语或并列宾语构成的句子。
与现代汉语相比,高考语文中的并列句常常采用结构紧凑、简练的形式,具有较高的修辞效果。
例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这是一首古诗中的并列句,通过并列的方式表达了春风和明月的美好,给人以愉悦的感受。
2. 省略句高考语文中常见的省略句是省略主语或者谓语的句子,常用于修辞或节省空间。
例如:山无陵,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这是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的一句省略句,省略了主语和谓语,通过简洁的句式表达出作者思念舍弟的深情。
3. 独立主格结构独立主格结构是高考语文中较为常见的句式,常用于描绘事物的状态、描述动作的方式或原因结果的关系。
例如:雨过天晴,万物都显得格外清新。
这是一句独立主格结构的句子,通过“雨过天晴”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二、用法1. 成语的运用在高考语文中,正确地运用成语可以提升文章的文采和表达能力。
考生要熟悉常见的成语用法及其搭配,避免使用错误的成语。
例如:无风不起浪。
这是一个常用的成语,用来形容事情发生之前总会有一些先兆。
2. 修辞手法高考语文要求学生能够正确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
通过巧妙地使用修辞手法可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例如:月亮宛如一面银盘悬挂在天空中。
这是一个使用比喻的例子,通过将月亮比喻为银盘,使描写更加生动形象。
3. 语态和时态的运用在高考语文中,准确地运用正确的语态和时态是关键。
特别是虚拟语气、倒装句等用法要灵活运用,避免句子结构和用法上的错误。
例如:要是当初没有那次交通事故,我现在可能成为一名医生了。
这是一个使用虚拟语气的句子,通过虚拟假设表达出与事实相反的情况。
第3节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教材梳理专场Ⅰ(句式)指出下列文言句式的特点。
1.秋以为期宾语前置句——————————————————————————2.为仲卿母所遣被动句——————————————————————————3.但闻悲鸟号古木省略句,“号”后省略介词“于”——————————————————————————4.明星荧荧,开妆镜也判断句——————————————————————————5.秦人不暇自哀宾语前置句——————————————————————————6.戍卒叫,函谷举被动句——————————————————————————7.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句——————————————————————————8.而又何羡乎宾语前置句——————————————————————————9.客有吹洞箫者定语后置句——————————————————————————10.其制稍异于前介词短语后置句——————————————————————————11.之二虫又何知宾语前置句——————————————————————————12.而彼且奚适也宾语前置句——————————————————————————13.彼且恶乎待哉宾语前置句——————————————————————————14.非我也,岁也判断句——————————————————————————15.未之有也宾语前置句——————————————————————————16.树之以桑介词短语后置句——————————————————————————17.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判断句——————————————————————————18.以为轮省略句,省略介词宾语“之”——————————————————————————19.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句——————————————————————————20.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判断句——————————————————————————21.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被动句——————————————————————————22.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被动句——————————————————————————23.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介词短语后置句——————————————————————————24.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介词短语后置句——————————————————————————25.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判断句——————————————————————————26.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判断句——————————————————————————27.不拘于时被动句——————————————————————————28.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语前置句——————————————————————————29.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介宾短语后置句——————————————————————————30.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省略句,省主语“士大夫之族”——————————————————————————31.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判断句,判断兼提示原因——————————————————————————32.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判断句——————————————————————————33.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判断句——————————————————————————34.沛公欲王关中省略句,省略介词“于”——————————————————————————35.赐之彘肩省略句,省略介词“以”——————————————————————————36.具告以事倒装兼省略句,省略宾语“之”——————————————————————————37.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省略句,省略介词宾语“之”——————————————————————————38.籍何以至此宾语前置句——————————————————————————39.客何为者宾语前置句——————————————————————————40.何辞为宾语前置句——————————————————————————41.今日之事何如宾语前置句——————————————————————————42.大王来何操宾语前置句——————————————————————————43.沛公安在宾语前置句——————————————————————————44.吾属今为之虏矣被动句——————————————————————————45.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被动句——————————————————————————46.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固定结构,“无所”——————————————————————————47.今臣亡国贱俘判断句——————————————————————————48.而刘夙婴疾病被动句——————————————————————————49.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介词短语后置句——————————————————————————50.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省略句,省略宾语“之”——————————————————————————教材梳理专场Ⅱ(词类活用)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T甌第9章扩步糸统调音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第一章文言文阅读第3节理孵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旬攻和用法例1 (2008-r东)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周访字士达,本汝南安城人也。
汉末避地江南, 至访四世。
吴平,因家庐江寻阳焉。
访少沉毅,谦而能让,果于断割,周穷振乏,家无余财。
为县功曹,时陶侃为散吏①,访荐为主簿,相与结友,以女妻侃子瞻。
访察孝廉,除郎中、上甲令,皆不之官。
及元帝渡江,命参镇东军事。
时有与访同姓名者,罪当死,吏误收访,访奋击收者,数十人皆散走,而自归于帝,帝不之罪。
寻以为扬烈将军,讨华轶。
所统厉武将军丁乾与轶所统武昌太守鑒芽通,访收斩之。
逸来攻访,访率众击破之。
轶将周广烧城以应访,轶众溃,遂平江州。
帝以访为振武将军,命访与诸军共征杜铁。
铁作桔棵打官军船舰,访作长岐桂以距之,桔棵不得为害。
访复以舟师造湘城,军达富口,而弓艾遣杜弘出海昏②。
访步上柴桑,偷渡,与贼战,斩首数百。
贼退保庐陵,复围弘于庐陵。
弘大掷宝物于城外,军人竞拾之,弘因阵乱突围而出。
访率军追之,获鞍马铠杖不可胜数。
弘入南康,太守率兵逆击,又破之,奔于临贺。
帝又进访龙鑲将军。
’一访既在襄阳,务农训卒,勤于采纳。
王敦患之, 而惮其强,不敢有异。
访威风既著,远近悦服,智勇过人,为中兴名将。
性谦虚,未尝论功伐。
或问访曰:“人有小善,鲜不自称。
卿功勋如此,而无一言,何也?”访曰:“将士用命,访何功之有!” 士以此重之。
访练兵简卒,欲宣力中原,慨然有平河洛之志, 善于抚纳,士众皆为致死。
闻敦有不臣之心,访恒切齿,敦虽怀逆谋,故终访之世未敢为非。
(选自《晋书•周访传》,有删改)【注】①散吏:闲散的官员。
②海昏:地名。
1.下列各句中的“之”,属于代词作前置宾语的一项是()A.除郎中、上甲令,皆不之官B.而自归于帝,帝不之罪C.访率军追之,获鞍马铠杖不可胜数D.将士用命,访何功之有【命题揭秘】本题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文言句式(宾语前置)及虚词“之”字的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