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的镜质组平均最大反射率分布图在炼焦配煤中的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152.64 KB
- 文档页数:2
镜质组反射率分布图在配煤炼焦中的应用煤的反射率分布图是目前公认的最能全面、准确反映炼焦煤结焦性能的一个新的质量指标。
我厂利用这一指标判定进厂精煤质量,指导煤场分堆,优化配煤方案,有效地稳定并提高了焦炭质量,降低了焦炭成本。
1 判定进厂煤混洗情况通过测定进厂煤反射率分布图,发现一些供煤户向我厂供应的焦煤是低价的气肥煤或1/3焦煤与贫瘦煤等按一定比例混洗的假冒焦煤,虽然Vd和G值达到了国标规定的焦煤指标,但其中根本不含焦煤或含很少一部分焦煤,见图1~3。
图中3种煤的Vd值分别为21.64、21.11和20.22,均在20.00~28.00的范围之内,G值分别为71.3、65.2和70.0,均大于50,完全符合国标中焦煤的指标。
但是反射率分布图却准确地显示出了不同的混洗情况,图1中的华运煤是由两种非焦煤混配而成,一种是反射率为0.78的低变质程度煤,另一种是反射率为1.70的高变质程度煤;混洗成四通煤的两种煤的反射率分别为0.63和1.22,见图2 ;混洗成平遥煤的两种煤的反射率分别为0.75和1.40,见图3。
这3种煤中不含焦煤或仅含少量焦煤,结焦性能和价格明显低于焦煤。
这些煤在配煤方案中作为焦煤使用,就会造成无焦煤炼焦或配合煤中焦煤含量不足而严重影响装炉煤和焦炭的质量。
图1 华运煤反射率分布图2 四通煤反射率分布图3 平遥煤反射率分布通过对进厂煤反射率分布图的分析,能及时鉴定并制止这种混洗焦煤的进厂,保证了来煤质量。
2 指导煤场分堆杜绝来煤混洗后,保证了各供煤户每批来煤的入洗煤是单一煤或变质程度相近的煤,其结焦性质与所示牌号煤的质量吻合。
但是同一牌号的来煤,各供户间的结焦性质差别不一,若将同一牌号各供户来煤不加区别地堆成一堆,就可能造成同一堆煤的结焦性质波动较大。
因此,在杜绝来煤混洗后,还必须准确区分同一种煤的各供户间的来煤结焦性质的差别,确保将结焦性质相近的来煤堆成一堆,使煤场中各堆煤的结焦性质得以均一、稳定。
煤的镜质组反射率分布在控制焦炭质量管理中的指导作用池学平
【期刊名称】《辽宁科技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8(010)003
【摘要】煤的镜质组反射率分布直方图能全面、准确反映炼焦煤结焦性能,如果将这一指标系统地应用到本钢焦化厂控制煤焦质量管理的各个环节中,必将使焦化厂的煤焦质量控制水平有一定的提高,有效地稳定并提高焦炭质量,降低焦炭生产成本.【总页数】3页(P24-25,6)
【作者】池学平
【作者单位】本溪钢铁集团公司技术中心,辽宁,本溪,117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520.6
【相关文献】
1.煤镜质组反射率分布图在配煤系统中的应用 [J], 陈志强;李军;齐正义
2.用镜质组反射率分布控制水钢焦炭质量的研究 [J], 孟庆波;刘洋;郭武卫;张东升;耿茜;黄胜林
3.配合煤的镜质组反射率分布与焦炭强度预测 [J], 白云起;白洋;孔小红;丁颖;凌贵斌
4.由镜质组反射率分布预测配合煤的指标 [J], 白云起;周扬;周国江
5.煤的镜质组反射率及其分布图在配煤炼焦中的应用 [J], 隋月斯;王刚;刘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煤的镜质体反射率分布图在配煤中的实践应用吕强【期刊名称】《中国煤炭工业》【年(卷),期】2018(000)004【总页数】3页(P63-65)【作者】吕强【作者单位】汾西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营运分公司【正文语种】中文山西焦煤汾西矿业集团介休洗煤厂是年配煤能力达到400万吨以上的中央洗煤厂,随着近年来各矿井陆续建设矿井型洗煤厂,介休洗煤厂配售优势和发运优势日趋明显,在用户中取得良好反馈。
以往都是以灰分和硫分为主要配煤控制指标,兼顾粘结指数和胶质层最大厚度,指标范围确定得很宽。
现在随着用户对配精煤质量要求的提高,通过检测各种原料煤的镜质体反射率确保进厂质量,指导配煤实际操作,尽量缩小指标范围,起到了稳定销售精煤质量的重要作用。
一、煤的镜质体反射率分布图煤的镜质体反射率直接反映了煤的变质程度。
镜质体反射率与挥发分有很大关系,反射率越高,挥发分越低,但因不同煤种的镜质体反射率受成煤环境条件的影响,镜质体反射率常常有一定程度的重叠现象,区分煤种上镜质体反射率没有挥发分明显,但判别煤种的复杂程度有很大的优势。
单一煤的镜质组反射率分布图呈单峰,峰形覆盖范围相对较窄,基本呈正态分布,而混煤的镜质组反射率分布图随其混配复杂程度的不同而呈现出各种复杂的形态,一般有多个峰,或峰形较宽。
通过工艺指标可以大致鉴别出煤炭的质量,也可以给精煤质量进行分级管理,但对精煤的混杂程度难以分辨。
比如要配出一种符合质量的焦煤产品,可以采用各不同煤种去实现,可使用肥煤和焦煤可以配出焦煤;使用1/3焦煤和瘦煤也可以配出焦煤;使用肥煤、焦煤、瘦煤等三种或以上煤种同样可以实现。
如果只检测工艺指标,灰分、硫分、粘结指数等指标是很难区分的,但是要检测配煤产品的镜质体反射率、标准偏差、观察其凹口、分布图的宽窄等信息便可鉴别混煤的复杂程度,为指导配煤提供实际依据,适销对路地进行配煤,提高生产经济效益。
二、配煤实际应用鉴别混煤的国家标准GB/T15591-2013《商品煤混煤类型的判别方法》,采用观察凹口数,结合标准偏差来判断混煤的复杂程度。
煤的镜质组平均反射率绝对标准差(Ro,sd)作为配煤参数的应用篁羔!竺兰!竺一镜质组平均反射率绝对标准差:煤的镜质组平均反射率绝对标准差(Sd)作为配煤参数的应用胡善亭王凌志(中国煤炭进出口公司.北京.100011)(北京焦化厂研究所.北京,1000"23)摘要由于煤的镜质组平均反射率不能精确反映镜质组中反射室的分布状{5己,因此在配煤炼焦研究中,利用镜质组平均反射童作配煤参数往往舍有一定的偏差.通过对北京焦化厂原料煤的深入研究和实验,笔者提出一个新的煤岩配煤参数,即煤的镜质组平均反射率绝对标准差(R..)谈参数是一个将镜质组履射率分布图量化曲参数.睚可反映煤的变质程度,又能反映原科煤的境质组反射率分布特征.经验证.利用谈参数作为配煤参数能取得更佳炼焦效果关键词煤岩学CLCP6l8.111镜质组平均一反射率(|R..)作为配煤参数伽厦组的弊端目前国内外配煤炼焦技术方案中,配煤参数的选择一般从2个方面考虑,即煤的变质程度和煤的工艺性质0J.反映煤变质程度的参数主要有镜质组反射率(R),挥发份含量()和碳含量"(CtJaf)等.其中以镜质组平均反射率(R…)的应用最为普遍,原因在于:①镜质组通常是煤中最多的显微组分,也是影响煤的粘结性的主要组分;②镜质组在煤的演化过程中的变化介于壳质组与惰质组之间,因此更具代表性;③镜质组反射率测量自动化程度高,便于在生产中应用.然而,在实际生产研究中,即使镜质组平均反射率相同的煤,其焦炭质量之间也会存在较大差异l0(表1).原因在于镜质组平均反射率是一个反映煤变质程度的参数,它并不能反映煤中镜质组的分布状态.从文献[6]中可以看出,许多单种原料煤的镜质组反射率并不成理想的正态分布.即使是镜质组平均反射率相近或相同的不同矿点的原料煤,它们的镜质组反射率分布图样式也往往存在较大的差异.更突出的一个弊端是,如果原料煤中存在收稿日期:1999-Ol-21修改稿收到日期:19990l28作者简介:康西栋.男,1967年生.副教授,煤田,抽气地质与勘探专生,近年从事煤田地质与石抽地质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一6l一地学前缘1999,6()混煤现象,仅凭镜质组平均反射率无法将其识别出来.但是,镜质组反射率分布图不仅能体现煤的变质程度,而且还可以反映煤中镜质组的分布状况,如果用它代替镜质组平均反射率作为煤岩配煤参数,结果应更为理想.笔者在实际研究中,提出一个将镜质组反射率分布图特征量化的参数,即镜质组平均反射率绝对标准差(R.sd).2R..sd的定义及其与焦炭强度的关系煤的镜质组平均反射率绝对标准差(R..)为:艮表1原料煤煤岩特性与焦炭强度测试结果(据北京焦化厂其中k为系数,是一个将后一部分计算值增大的参数,本文取其值为100;N为镜质组反射一62—l9996(增)地学前缘率图谱的微阶测点总数iF为第阶频数;为第i阶中值;R是一个标样的镜质组平均反射率,在实际研究中应当选取牯结性能和结焦性能最好的一种原料煤作为标样.此式的含义是求取煤样镜质组反射率与标准值R...的离散程度,它既可以体现镜质组反射率的平均值大小,又可以反映镜质组反射率的分布状况,因此从量和质2方面反映了煤样的镜质组特性.需要指出的是,镜质组反射率的标准值R…随研究区的不同而变化.经过对北京焦化厂所用原料煤的系统研究,发现当镜质组平均反射率(R…)为1.35%时,焦炭质量最好l6J,所以本文中取R…值为1,35%.利用北京焦化厂研究所研制的10kg小焦炉,对北京焦化厂所用华北地区26个矿点的原料煤进行了炼焦实验,煤岩特性与焦炭强度测试结果见文献[6]及表1.本次实验主要技术参数如下:装炉煤水分质量分数10%,装炉煤堆密度O8g/cm3,煤样细度8o目,焦炉预热温度为700℃,装煤后1h炉墙温度恢复至650℃,再按50℃/h升至炉墙温度为900℃,之后以80℃/h的速度将100S0}0,O100H0600{O01015U07114C∞8Cm,R0,d‰毒c0加4C6O图1煤的镜质组反射蛊与焦炭强度的关系图Fig,1Relationshipbetweenvitrinitereflectanceandcokeintensitya—R./%-M4./%;b-R./%-M~o/%;cR…/%一ML0/%;dR/%一MLo/%焦饼中心温度升至950℃为止,整个结焦过程持续7h40min.熄焦方法为水熄焦.控制焦炭水分为2%~5%.利用1/3m贡转鼓测定焦炭强度,取>60rnna焦炭6kg放人转鼓中转100次,按40Inm筛上物和10Inm筛下物的重量计算焦炭强度M40和Mlo的值.从表1中可以看出,各矿点煤样的显微组分组成基本相似.R…和R..与M40和MlO的相关性如图2所示,R..sd与焦炭强度的线性相关性好于R….3结果与讨论笔者以镜质组反射率绝对标准差(R..d)煤的牯结指数(G)以及胶质层最大厚度(Y) 等作为配煤参数,对北京焦化厂炼焦配煤方案进行研究200kg半工业焦炉试验结果表明,如果采用改进后的配比方案,焦炭强度M40参数比现在生产值提高2.6%,大块率d>60Tm的质量分数提高9.1%,从而使经济效益显着增高.因此,镜质组反射率绝对标准差(R.,sd)可以作为一个煤岩配煤参数,它比镜质组平均反射率(R…)更能体现原料煤的镜质组特性.然而,由于焦炭质量受多种因素制约,该参数应与其它配煤参数结合使用.以取得更佳效果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研究区的具体情况调整R..sd计算公式中的R.值. 在研究过程中得到中国地质大学潘沿贵教授,翁成敏教授和中国矿业大学蛊奎威教授指导,在此表示衷心感谢163地学前缘1999.6(刊)参考文献周师庸编着应用煤岩学北京:冶金工业出版杜,1985298~3埔赵师庆着.实用煤岩学北京:地质出版杜1991.56~120扬起着.煤地质学进展北京:科学出版杜.1987.19~155周师庸新疆钢铁公司煤岩配煤研究带l料与化工1985(2):63~69虞继舜.试论煤岩配煤的参数.燃科与化工1985(5):25~30康西栋潘银苗,胡苦亭煤的煤岩学特征与伟炭强度的关系现代地质,1997(2):164-169ANEWCoALPErR0L0lGICALBLENDINGPARAM咂TERFoRCoKINGKangXidong(ChinaUniversityofGeosciences,Beijing,100083)PanYinmiao(ResearchInstituteBeijingCokingFox-tory,Beijing,100023)HuShaming(ChinaImport&E.rportCorporationofcoal,Beijing,100011)WangLingzhi(ResearchInstitute,BeijingCokingFox'tory,Beijing,100023) AbstractOwingtotheaveragevitrinitereflectanceofcoal(R…)cannotreflectthedistri butioneharacteristicsofvitrinitereflectanceaccurately,ifitwasusedasablendingparameter forraking,tosomeextent,itwouldleadtOmisunderstandtherelationshipbetweenvitrinite reflectaneeandcokequa|ityOnthebasisofaofpracticalresearchwork,anewcoalpetro—logicalblendingparameter,R…sparameterrevealsthe featureofbarchartofvitrinitereflectance,anditsvaluerefiectsthedistributioncharactens6cs ofvitrinitemaceralsinma1.RawcoalandblendcoalsamplesfromBeijingCokingFactoryha vebeenstudiedindetail,theresultshowsthatR.hasadvantageofR.minactingasablend—ingparameter.ByusingRo.,ColdngIndex(G)andthemaximumthicknessofielly(Y)as parameters,theauthorsdesignedanewblendingplanforBeringCokingFactoryAccordingto the2O0kg-fumacetestingresult,therakeimensityvalue(M40)increases2.6%,andthe percentage0frakebiggerthan60n1rTlincreases9.1%.Keywordscoalpetrology,cokeintensity,blendingparameter,Ro.sd一64。
用煤的镜质组反射率指导配煤炼焦摘要:通过煤的镜质组反射率可以确定煤种,对来煤混杂问题进行鉴定,并指导煤场来煤堆放,配煤炼焦等,从而保证炼焦产品的质量优质稳定。
利用本人多年的煤焦质量管理经验,阐述如何很好地利用煤的镜质组反射率,指导配煤炼焦生产。
关键词:镜质组反射率配煤炼焦质量一、引言多少年来,焦化企业大多采用工业分析、粘结指数、胶质层厚度等指标指导炼焦生产,预测焦炭质量;近年来煤的镜质组反射率已逐步成为指导炼焦生产的又一重要指标,且对控制焦炭强度更有可靠性。
煤的镜质组反射率是指镜质组在绿色光中的反射光强相对于垂直入射光强的百分比。
煤的镜质组反射率是表征煤化度的重要指标。
各种煤若显微组分的反射率均随煤化度加深而增大,这反映了煤的内部由芳香稠环化合物组成的核的缩聚程度在增长,碳原子的密度在增大。
但各煤岩显微组分的反射率随煤化度变化的速度有差别,其中以镜质组的变化快而且规律性强。
镜质组是煤的主要组分,颗粒较大而表面均匀,其反射率易于测定。
而且,镜质组反射率与表征煤化度的其他指标(如挥发分、碳含量)不同,它不受煤的岩相组成变化的影响,因此是公认的较理想的煤化度指标。
二、运用镜质组反射率指导生产1.控制来煤质量,对来煤质量进行准确认定焦化厂来煤质量各不相同,不同厂家质量不一,甚至同一厂家不同批次质量也不一。
所以需对每批来煤进行准确质量认定,除了日常的工业分析、粘结指数、胶质层厚度外,分析镜质组反射率是必要的,可以准确掌握来煤煤种是否合同要求的煤种(见表1),同时了解来煤是单一煤种还是混煤,且混煤程度如何(见表2)。
2.煤场来煤的合理堆放通过对来煤质量准确认定,根据各煤种之间的混煤相似程度,结合煤场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划分,并依据现场情况选择合理的堆放方式。
海南大学理工学院姚伯元教授提出比较先进的通过计算来煤离异值及分布范围容纳度指导煤场堆放的理论,可是理论往往在现实中无法实施,比如冬季焦化厂需要冬储煤,不能过细的分堆;煤炭价格较低时,多储煤等等各种现场生产中无法预料的因素,故提出相对比较合理的灵活划分办法。
煤镜质组平均最大反射率对焦炭热强度的影响摘要:煤镜质组平均最大反射率在煤炭行业中发挥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对焦炭热强度方面产生的影响最为明显,为了能够使炼焦配煤方案得以优化,且对炼焦生产的实际目标能够获得良好的指导,有必要针对煤镜质组平均最大反射率对焦炭热强度的影响展开论述。
关键词:煤镜质组平均最大反射率;焦炭热强度;影响引言:随着新时代的快速发展,高炉越来越朝向大型化方向演变,使得高炉在焦炭质量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
但是,当前阶段优质的炼焦煤资源是极为短缺的,同时还面临炼焦煤资源分布不均的情况,市场环境中存在极为严重的混煤现象。
因此,当前阶段怎样对有限的炼焦煤资源进行利用,实现高质量焦炭的生产,是焦化行业所面临的关键问题。
1.试验煤镜质组平均最大反射率对焦炭热强度的相关方法与原料这里主要对MSS2000型全自动智能煤焦显微分析系统进行充分地利用,来实现煤岩光片的镜质组反射率的测定。
在制备煤岩光片的时候,需要依据GB/T16773-2008《煤岩分析样品制备方法》来具体实施,在进行炼焦煤镜质组反射率测定的时候,需要将GB/T6948-2008《煤的镜质体反射率显微镜测定方法》作为重要依据,而在进行煤样单类型判别的时候,则需要将GB/T15591-2013《商品煤混煤类型的判别方法》作为相关的依据。
在具体实施焦炉试验的时候,订装试验焦炉应该选择200kg的,采用煤气加热的方式进行加热,需要注意的是炼焦终温应控制在1050℃。
对焦炭热性质指标中的焦炭反应性、焦炭反应后的强度进行测定的时候,主要将GB/T4000-2008《焦炭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实验方法》作为重要依据。
在试验中煤样是重要地试验材料,这里采用的煤样为包钢炼焦总厂炼焦生产中非常常用的煤种,采用的生产配煤方案为包钢炼焦生产配煤方案,进而制备出相应的煤样。
2.煤镜质组平均最大反射率对焦炭热强度试验的相关结果分析2.1单种煤的炼焦试验结果与我国近些年来包钢炼焦生产中的具体用煤情况相结合,选取100余批次常用煤种作为样品,来具体实施煤岩测定、炼焦试验活动,并针对相应地试验结果来实施相应的汇总与分析工作。
炼焦煤的煤岩特征对其结焦性质的影响添加时间:2009-06-03 原文发表:2009-06-03 人气:68--------------------------------------------------------------------------------煤的显微特征主要包括煤岩显微组分含量和镜质组平均最大反射率值及其分布两个方面。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炼焦煤的煤岩特性测定技术在炼焦工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中国已有许多焦化厂将此项技术应用于炼焦生产中,主要用来评价煤质,判断混煤,解释炼焦配煤中焦炭质量出现异常现象的原因。
煤岩显微组分含量和成煤过程中的变质程度是决定煤性质中粘结性和结焦性的两个主要方面。
煤岩显微组分依据成焦过程软化熔融特性不同分为活性组分和惰性组分两大类,不同煤种间及同一煤种的活性组分质量不同,由于目前国内外仍没有评价活性组分质量的统一标准和定量表示方法,限制了活惰比在指导配煤中的应用,只是认为活性组分的质量与其变质程度有关。
镜质组平均最大反射率是目前判断煤的变质程度的最佳指标,常规的煤化学方法有时不能准确反映煤质变化,由于生产用炼焦煤常常有混煤现象,挥发分含量和粘结性指标如粘结指数G、胶质层最大厚度Y虽然具有一定的加和性,但用此化学方法无法鉴别混煤,对混煤后炼焦煤牌号也无法判断,而单种煤的镜质组反射率分布图可以鉴别来煤的混煤现象、单种煤的牌号和变质程度等。
利用炼焦煤中镜质组反射率分布图定性评价煤质更为客观和有效。
煤的镜质组反射率分布图是目前公认的最能全面、准确地反映炼焦煤结焦性能的一个新的质量指标。
反射率分布范围、标准差S、凹口数目是区分混煤组合特征的有效指标,其中尤以凹口对区分混煤最为灵敏。
按GB/T1559121995规定,分布图分6种组合类型:单煤(无凹口,S≤0.1)、简单混煤(无凹口,0.10.2)、带1个凹口的混煤、带2个凹口的混煤及带2个以上凹口的混煤。
按照全国煤岩学会讨论的不同煤种R0max界定范围规定,气煤:0.6~0.8;1/3焦煤:0.8~0.9;肥煤:0.9~1.2;焦煤:1.2~1.5;瘦煤:1.5~1.7。
用煤反射率分布图指导煤场来煤的合理堆放2008年5月第39卷第3期燃料与化工Fuel&ChemicalProees~s9煤炭高温干馏技术?用煤反射率分布图指导煤场来煤的合理堆放姚伯元吴亚东(海南大学理工学院,海口570228)摘要:为指导煤场来煤合理堆放,建立了与煤随机反射率有关的煤岩指标:离异值,范围容纳度,分布图重叠度,煤堆中心值,分布范围等.介绍了这些指标的作用与判别准则,用堆放煤反射率分布图叠加形成的反射率分布图等分析煤堆煤在炼焦配煤中的作用.针对指导生产的时效性与对来煤的代表性,采用HD型全自动显微镜光度计软件可方便实施上述功能.关键词:反射率分布图全自动显微光度计来煤堆放煤岩指标中图分类号:TQ520.4文献标识码:A ByCoalReflectogramtoGllideCoalRationalPilinginCoalStorageYardY aoBoyuanWuY adong(HainanUniversity,Haikou570228,China)Abstract:Toguidecoalrationalpilingincoalstorageyard,thein~edientindexesrelevanttoco alran-domreflectionsuchasdivorcesvalue,rangeholds,reflectogramovedaps,coalpilecenterval ueanddistri-butionrange,etc.havebeenestablished.Thefunctionandjudgmentguidelinefortheseindexesareintro-duced.Thefunctionofpiledcoalincoalblendsforcoke—makingisanalyzedreflectogramformedbyover- lappingpiledcoalreflectogram.Inviewofguidingproductioneffectivenessandrepresentati veofincomingcoal,byusingHDtypefull-automaticmicroscopephotometersoftwaretheabove—mentionedfunctionscanbeeasilyimplemented..Keywords:ReflectogramFull-automaticmicroscopephotometerPiledcoalIngredientinde xes焦化企业受场地限制,大多采用挥发分,粘结指数,胶质层厚度等煤分类指标指导堆放,将这些指标相同(或相近)的来煤堆放在一起.但上述指标对来煤分堆堆放后,常出现配煤与焦炭质量不稳定的情况.原因在于这些指标无法鉴别来煤的单昆性.少数来煤堆放不合理即可导致配煤质量混乱【1].在堆放过程中造成的混杂会使单煤形成混煤,使建立在单煤基础上的配煤炼焦理论难以适应.若来煤为混煤,即使依据其镜质组反射率分布图鉴别出混入其中各单煤比例[2--3],也会由于在堆放过程中造成的进一步混杂改变其在炼焦配煤中的作用问.堆放后的来煤均质化后,已不同于任何一种来煤,需要建立煤堆煤质量评价指标.收稿日期:2oo8一Ol一29作者简介:姚伯元(1955一),男,教授目前国内不少焦化企业已具备了测定煤镜质组反射率等煤岩参数的基本手段.且依据镜质组最大反射率平均值(以下简称R:.)鉴别煤阶(煤牌号)的应用较多.但R…o瑁下,下不能判别出煤阶真伪,多数情况下与混煤中剥离出的单煤煤阶不一致【4].因此用Ro指标指导,也不能解决来煤堆放过程造成的混杂问题.单煤与混煤,尽管R0…佰怀一致,堆放在一起也不合适.用煤镜质组反射率分布图(以下简称分布图)指导来煤合理堆放的焦化企业还很少. 仅见燕瑞华等对此作的初步探索嘲.本文介绍HD 型全自动显微镜光度计软件中为指导来煤合理堆放建立的相关概念,指标,评价标准与实施过程,以此推动煤反射率等煤岩参数在焦化领域的进一步应10燃料与化工Fuel&ChenfiealProcessesMav2008V01.39No.3用阎.1指导来煤堆放的原理,指标与判别准则一般镜质组在炼焦煤中占大多数.因此其性质起主导作用(多数惰性组分被镜质组包围).国内外学者一致认为不同反射率分布范围的镜质组性质不同.由此可进一步推断同一反射率分布范围内的镜质组性质相同.因此无论单煤或混煤.两种煤分布图相似程度优于其他指标显示的其煤质相似程度, 可用与分布图相似程度的概念指导与评价来煤的合理堆放.煤堆上各来煤所占的百分比可由各来煤数量计算得到;煤堆的分布图等可由各来煤的分布图面积乘以所占的百分比后叠加得到;煤堆的灰分,硫分指标可通过堆放的各来煤灰分,硫分指标通过加权平均计算得到.在判断煤阶(煤牌号)时,按习惯采用R:指标.但大多是由直接测定的镜质组随机反射率计算得到R:,再换算为RL(R~--1.068R~).分布图是按随机反射率测定的统计结果绘制出,因此在分布图上,峰位与R:一致,与R:.不一致,采用R:便于在分布图上观察峰位,指导来煤堆放采用R:指标.-1.1来煤离异值在分布图上,单煤呈正态分布单峰.单煤可依据与峰位有关的R:或R==l指标确定其煤阶,因此各Fi(%)=煤堆均可设有个一R:中心值(以下简称中心值).堆放单煤的R:应尽量靠近该中心值,并用对该中心值的离异度评价指标其堆放的合理性.各来煤的R: 离异值Ui定义为:Ui=l煤堆RV中心值一第i个来煤的R:Iui大,则说明来煤的R:与煤堆设定堆放的煤种不符,鉴别标准见表1.表1依据来煤离异值的堆放判别表堆放混煤的每一煤堆可依据混煤的峰数设有一组中心值.例如,对于堆放分布图呈双峰分布的混煤,可设定两个中心值,分布图呈3峰分布的混煤,可设定3个中心值等.因此混煤的R:离异值不止1个.但只要其最大的在合理范围,其他离异值则肯定在合理范围,因此可用其最大者进行堆放合理性判别,判别标准同单煤.堆放的混煤,其分布图中各单煤峰的位置应尽量靠近煤堆设定的相应中心值,只要有1个R:离异值大,则说明与煤堆设定堆放的混煤不符.1.2来煤分布范围容纳度Fi(%)因R:或RU…指标相同的煤,其反射率分布范围可以有较大不同,结焦性质也存在差异,因此每个煤堆还须设定分布范围,.并用分布范围容纳度Fi (%)考察其堆放来煤的合理性,判别标准见表2.煤堆设定R:范围内第i个来煤的反射率分布图面积适合堆放在一起的来煤分布范围应相同或接近,并在煤堆设定的范围内,分布图面积所占比例大,判别标准见表2.若Fi值小,说明煤堆设置的分布范围容纳不了来煤的分布范围,不适合堆放.若由n值判断出大部分来煤的堆放都不合理,则说明煤堆反射率分布范围设定不合适而需要调整.表2依据来煤反射率范围容纳度Fi(%)的堆放判别定义Fi(%)还考虑到分布图正态分布的特点:面积分布主题集中在中心值周围,离中心值越远,面积分布所占比例越小.来煤的分布图有的呈完整×正态分布,分布范围宽,有的呈不完整正态分布或偏正态状态,分布范围窄.但只要分布图主体相似,计算的Fi(%)也相似,不会对适合在一起堆放的来煤做出错误判别.1.3来煤反射率分布图重叠度Ci(%)煤质相同或相近的来煤,分布图应一致或相近,适合于一起堆放,用重叠度Ci(%)指标评价堆放的合理性.Ci)定义为:Ci(%):×100%ci)值高,说明堆放的来煤分布图重叠好,适合在一起堆放,判别标准见表3.1.4煤堆反射率分布图由于煤堆堆放不止一种来煤,因此任何一种煤2008年5月第39卷第3期燃料与化工Fuel&ChemicalProcesses的分布图都不能代表该煤堆.经过平铺直取后,该煤堆的煤实际上是各来煤的混煤.因此可由各来煤分布图叠加形成的煤堆分布图作为代表,并由此计算煤堆煤的R与R==I并考虑其在炼焦配煤中的作用等【31.表3依据来煤反射率范围重叠度Ci(%)的堆放判别煤堆上的来煤反射率分布图作法:用参与绘制来煤反射率分布图的纵坐标值乘以来煤所占堆放煤的百分比所得的新纵坐标值重新绘制其反射率分布图.来煤所占堆放煤的百分比由来煤量算出.煤堆煤反射率分布图作法:对煤堆上的所有来煤反射率分布图纵坐标值求和得到新纵坐标值,再按新纵坐标值重新绘制其反射率分布图.煤堆煤的,R==-标准方差等由其反射率分布图计算出.1.5测定的时效性与对来煤的代表性指导堆放的结论必须在堆放前给出.测定的时效性与对来煤的代表性极为重要.煤反射率自动测定速度快,一般测定1个样品仅需10min,磨抛1个样品需要4~5min.加上制作粉光片时间.比测定其他煤化学指标的时间短.满足时效性需要.而人工测定费时费力,对于混煤,必须测满250个有效点,不易满足时效性,同时还必须考虑对来煤的代表性.R:,R分布图等都与煤中镜质组有关,用其代表整体来煤即已产生代表性误差.在无法消除情况下,至少不应扩大.煤反射率自动测定,由于测定点多,有效测点为全部镜质组,分布图形态完整,易于观察;人工测定的测点少的且仅测定部分镜质组(无结构镜质组或基质镜质组).国内外都没有不同镜质组结焦性质差异的论述.对于应用问题,不可能仅考虑部分镜质组,对来煤的代表性.自动测定结果应好于人工测定结果.由少量测点代表整个煤样,测定者经验差异等带入的误差属于随机误差,具有不确定性.按随机误差分布规律,在计算R:时可减小而影响不大,但绘制分布图时则无法减小或消除.因此对主要依据分布图规律的应用影响较大.自动测定时,由于有效测点多.随机误差影响已不是主要问题,但由于是由仪器识别的全部镜质组,相对于人工测定有方法误差.这类误差属于系统误差,具有确定性,只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度,对每个测定煤样影响一致.例如,对同一个煤样,一般自动测定的分布图较人工测定分布图宽,二者间存在系统误差.但自动测定的各煤样之间这种系统误差的影响一致,不影响分布图重叠度等计算结果.这类系统误差不难消除,例如HD型显微镜光度计依据自动测定结果对煤阶(煤牌号)的自动判别即是先消除这种系统误差后给出13.71.通过显微煤岩组分测定确定各来煤镜质组含量后,可对单煤分布曲线纵坐标进行相应换算,消除不同来煤因镜质组含量不同产生的误差.重绘分布图与计算R:等后,可消除煤堆分布图与R:等代表性误差【.从以上分析可知,应尽量采用R:指标与自动测定结果.HD型显微镜光度计中对来煤牌号的判断.依据测定的R:或R=l.与冶金行业的划分,供企业参考.但对来煤煤阶(煤牌号)做出准确判断还涉及其他指标及对这些指标的深入把握[Sl.即使上述判断有时存在多解性,也不影响其在指导来煤堆放中的应用2指导焦化厂来煤的合理堆放功能HD型全自动显微镜光度计软件可设定1~1O个煤场,每个煤场可设定1~1O个煤堆.最多可设定100个煤堆(实际煤堆数可根据需要确定).依据R:或R==.指标判断单煤的煤阶(煤牌号)真实.堆放单煤的煤堆可按煤牌号设置各煤堆中心值.按各牌号煤的分布宽度设置煤堆分布范围上下限.一般煤阶越高,分布范围越宽,如瘦煤的分布范围较气煤宽得多【.由于依据来煤的R:或R==-. 指标判断的混煤煤阶不真实.因此堆放混煤的煤堆应按其中单煤峰位煤堆R:中心值,考虑并堆放的混煤类型设置煤堆分布范围上下限.若来煤进行过显微煤岩组分测定,可将【镜质组含量】选择项打,/后,输入其镜质组含量(图3),在给出结果中消除仅考虑镜质组代表来煤产生的代表性误差.煤堆的中心值与分布上下限可通过输入窗口中的【设定】命令钮预先设定或当场设定:用鼠标单击【设定】命令钮后,弹出该煤堆设定列表,可对该煤场煤堆的反射率中心值.反射率分布范围逐个设定,见图1或图3.堆放后若发现设置不合适.还可以通过堆放结果窗口的相应命令钮调整,见图2.12燃料与化工Fue1&ChemicalProcessesMav2008V01-39No.3●图1来煤选择堆放输入窗口图2来煤堆放判别窗口2.1单煤合理堆放与评价选择单煤堆放功能后.弹出来煤输入窗口,见图l.上部为焦化企业可视为单煤的镜质组反射率测定结果列表(凹口数≤1),用鼠标单击来煤所在行.即选定待堆放的来煤,并在左下角显示出其分布图简图.供观察确认其分布图特征.对已选定的煤场.在窗口中部显示各煤堆的设定结果.对已选定的煤堆,若该煤堆已有堆放的来煤.也在左下角显示出分布图简图,窗口右下侧有煤场,煤堆选项.对于选定的来煤.可在中部输入栏输入来煤数量,干基灰分与硫分,完成后单击【添加】命令钮,-贝U该煤文件显示在"选人单煤文件"栏中.选定堆放的煤堆与选定的来煤输入全部完成后,单击【确定】命令钮,弹出判别结果窗口,见图2.图2给出的堆放实例:堆放的3个来煤各为1O00t.煤堆中心值设定为1.1,分布范围为0.7—1.5,设置堆放单煤,堆放前为空煤堆.上方给出在该煤堆中的各来煤的R:指标,离异值及其判别, 容纳度及其判别,堆放评价结论与建议.判别结果为:全部来煤堆放合理.图2下部用不同颜色给出所有来煤分布图.供观察重叠情况,还可通过右侧的下拉选择栏逐个观2oo8年5月第39卷第3期燃料与化工Fuel&ChemicalPmcesses13Y403O2O1OO图3堆放的单煤分布简图察.注意来煤分布图经纵向按所占比例压缩,与其正常的分布图不同,来煤数量多的煤分布图面积大. 图3为上述来煤的分布简图,图4为堆放后的煤堆分布图,可见合理堆放后仍为单焦煤.在图2右侧的"煤堆参数显示"栏.给出煤堆煤的有关参数:nR=值,分布图重叠度,灰分,硫分,各来煤所占煤堆煤的百分比,以及设置煤堆是否合适的判别.Y2O1OO0.51.01.5Re图4煤堆煤分布图在该煤堆上再堆放1/3焦煤2O00t.样品名为7171,堆放判别见图5,其分布见图6.由离异值与容纳度指标都判别该煤堆放不合理.由于该煤数量多,所占比例大,中心值与分布图与该煤堆设定值都相差较远,若必须堆放,则需按提示:"调整煤堆R=中心值",否则煤堆上的其他煤也判别为不合理.但容纳度对煤堆上的其他煤判别合理.可见判别指标设计的合理性.该煤为单煤,但由于堆放不合理,堆放后的煤堆煤成为混煤,分布图见图7.依据图7的分布图,由"曲线剥离分峰法"计算该煤占煤堆煤的比例为41%,与实际相符,可见煤堆煤分布图设计的合理性.2.2指导混煤合理堆放堆放混煤的指导原则与单煤不同在于煤堆中心值应设定为一组,并与混煤中个单煤的峰位一致.例如,对于呈双峰分布的混煤,煤堆中心值应设定为2个,其他混煤的堆放可以此类推.煤堆分布图分布范围应与拟堆放的混煤分布范围相适应.选择混煤堆放功能后,弹出的来煤选择堆放输入窗口.会自动列出反射率测定结果为混煤的来煤(凹1:3数>1的来煤),其他均与单煤堆放相同.限于篇幅,不再给出堆放混煤的实例.3指导来煤合理堆放应注意的问题1I13Ilt,Zqti$I'3Il带1个凹口的}毫蠛1日0l舍理Ie3j古理l调整堆x?心|直0I1,'silt55IB5aT6l∞lI罩I霄1千凹口的{匣撵103∞I詈理Il不告理l不詈理一上印一_一,~二垂匪豳…~童r—基r…j豳…~…………~_垂量受:=厂…~: 图5再次堆放来煤后的判别窗口鲁理[L鐾14燃料与化工Fuel&ChemicalProeessesMav2008V01.39NO.3Y20l0O图6样品名为7171的来煤分布图图7堆放7171来煤后煤堆煤分布图按上述原则指导来煤合理堆放,在煤场较小的焦化企业中实施时,可设置的煤堆数过少,每个煤堆必须堆放较多来煤,可能判别堆放不合理的情况较多.即使煤场较大的企业,也会由于来煤越来越复杂而难以设置过多的煤堆精确堆放此时应对设置的煤堆分布范围适当放宽,以适应这种情况.若煤场较大,可设置的煤堆数较多,或来煤种数不多,场地够用,煤堆分布范围可适当窄些,增加堆放的精确度.对于堆放"相同牌号与相邻牌号煤的混煤"."在反射率分布图上无凹口的混煤".堆放的煤堆也可只设置1个中心值,简化操作过程.此时应将反射率分布图重叠度作为主要判别指标.对于应剥离出其中单煤考虑在炼焦配煤中作用的混煤,如相间牌号煤的混煤,相隔牌号煤的混煤,具2个或以上凹口的混煤【4】,最好能设置单独煤堆,避免与其他来煤混合堆放.应尽量避免将炼焦配煤中可视为单煤的混煤与其他混煤堆放在一起.4结论(1)HD型显微镜光度计软件可以方便实施本文建立的指标与反射率分布图指导焦化来煤的合理堆放,不需要再做新的测定工作.简单实用.(2)堆放后的来煤只能用煤堆反射率分布图及其重新计算得到的相关煤岩指标分析其在炼焦配煤中的作用.(3)考虑到指导的时效性与对来煤的代表性.应尽量采用煤反射率自动测定结果.参考文献…1周师庸,赵俊国.炼焦煤性质与高炉焦炭质量【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5.224-226.【2】姚伯元.采用曲线剥离分峰法确定混煤比【J1.燃料与化]I,2007, 38(2):1-5.I3】姚伯元.曲线剥离分峰法的改进与混煤比的准确计算【J1.燃料与化T,2007,38(3):l_5.【41姚伯元,李德谨,马学刚,等.各类型混煤在炼焦配煤中的作用【JJ.燃料与化_T,2007,38(6):1-7.【515燕瑞华,高志军,耿印权,等.镜质组反射率分布图在配煤炼焦中的应用【J】.燃料与化3-_,2001,32【5):227-230.【61姚伯元,吴亚东,粱尚国,等.HD型全自动显微镜光度计软件功能与考核【J】.燃料与化_T,2007,38(1):6-11.【7】姚伯元.冉动与人lT测定煤镜质组反射率的对比研究m.煤田地质与勘探,1998,26(1):13—17.【8】李文华,白向飞,杨金和,等.烟煤镜质组最大反射率与煤质之间的关系【J】.煤炭,2006,3l(3):342—345.刘晓明编辑7.63m焦炉车辆调试过程的故障处理祁大鹏王军(太钢焦化厂,周向东高云太原030003)太钢7.63m焦炉机械硬件由大重制造,关键控焦炉为分期建设,一期为1座7O孔焦炉.装煤车,制设备以及控制软件由德国SCHALKE公司提供.熄焦车通过无线,推焦机与拦焦机通过电缆卷筒光收稿日期:2oo8—03-20作者简介:祁大鹏(1973一),男,T程师∞∞加mO。
煤的镜质组平均最大反射率分布
图在炼焦配煤中的应用
王方东 莱芜市环保局(山东 271100)
摘 要 简述了反射率分布图的制作及在鉴定煤质方面的作用,应用该项指标对焦化厂合理选择用煤方案、控制煤源、调整配煤比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煤质分析 反射率分布图 应用
目前,我国大多数焦化厂的原料煤采用混
煤,由于混煤的配比不合理,因此易造成焦炭
质量的波动。
为更好地确定炼焦配煤的比例,将
煤的镜质组平均最大反射率及其分布图用于炼
焦配煤,对于深入分析煤质特征、提高焦炭质
量具有重要意义。
1 反射率分布图的制作
采用显微光度计测定反射率。
煤样破碎至
小于1m m,与一定比例的琼胶混合制取分析用煤岩样品,在样品的整个面上均匀地选择镜质组测定,镜质组反射光经光电倍增管放大、转换,最后得到测定值。
测点数根据样品的反射率偏离度决定,一般每个样品不少于50个测点,测值经计算机处理,以反射率为横坐标,频率分布为纵坐标,得到随机反射率值及其分布直方图。
2 反射率分布图在鉴别混煤上的应用
煤的平均最大反射率是判别煤变质程度的良好指标,而反射率分布图能细致而精确地区分煤质的差别。
判定煤样是否混煤是根据镜质组反射率测定的标准差及分布图特征进行的,一般来说反射率标准差S小于0.1的煤样可视为单种煤,大于0.1的为混煤,若大于0.2,则属严重混煤。
若从反射率分布图的特征来划分,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a)基本由单一煤种组成的煤样,反射率分布图呈正态分布,且分布区间较窄。
如图1中A
种煤即属于此类型。
这种类型的煤在配煤时可作为单种煤考虑。
b)以某一煤种为主的煤样,但不同程度地混有少量其它煤种,反射率分布图表现为一主峰及一个或多个小肩峰,且分布区间较宽。
如图2中B种煤即属于此类型,主要由肥煤组成,但含有少量气煤。
这种煤在配煤时要视所混不同性质煤的数量区别对待。
图1 A种煤(单种煤)反射率分布图
图2 B种煤(主要肥煤+少量气煤)
反射率分布图
13
1998年第6期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c)由性质差异较大的两种煤组成的煤样,反射率分布图呈明显的双峰分布,峰值有间距,分布区宽,如图3中C 种煤。
这种类型的煤在配煤时要严加注意,当其在配比中所占比例较大,其他煤不作相应调整时,会引起焦炭质量波动较大。
d)由彼此间性质有差异的多种煤组成的煤样,反射率分布图呈多峰分布,分布区间很宽,如图4中D 种煤。
这种类型的煤在配煤时要高度重视,
以免焦炭质量发生大的波动。
图3 C 种煤(肥煤+焦煤)
反射率分布图
3 反射率分布图在炼焦生产中的应用
当前焦化厂的洗精煤进厂矿点多而杂,
混
图4 D 种煤(由气、肥、焦、瘦四种煤组成)
反射率分布图
煤现象比较严重,煤质变化大,这时仅用常规的煤化学分析往往发现不了问题,必须对所用矿点煤分别进行反射率分布测定,以便及时调整配煤结构和配煤比。
当肥煤中混入较多的气煤时,在配煤过程中要适当加大肥煤配比,降低气煤配比;当贫瘦煤出现混煤时,大多数情况是混入贫煤乃至无烟煤,这时应适当降低贫瘦煤配比,增加肥煤配比;当采用配焦煤炼焦时,这些焦煤大多数为混煤,一般是混入变质程度更高的瘦煤、贫煤等,这时应适当降低贫瘦煤配比,条件允许时也可以配入焦煤,以提高配合煤的结焦性。
总之,当原料煤为混煤时,应视混煤情况相应调整配煤比,从而保证焦炭质量趋于稳定。
(收稿日期:1998—04—20)
1999年《中国物资再生》征订、征稿启事
《中国物资再生》(月刊)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内贸易局主管,国内贸易局再生资源与协调司、中国物资再生利用总公司、中国物资再生协会和国内贸易局物资再生利用研究所共同主办的综合性科技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统一刊号:CN 32—1332/T G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4—0986。
本刊已创刊16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内贸易局优秀科技期刊。
本刊向您介绍国内外再生资源(包括各种废弃物)开发利用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和发展动态,及时报道国家关于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的最新方针政策与法规,反映我国废旧物资再生利用科技及其产业的最新进展,协助政府加强对废旧物资回收利用行业的管理,推广废旧物资(包括各种废弃物)再生利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传递再生资源科技最新信息与市场行情,宣传物资再生行业先进单位及其典型经验。
欢迎各行业人士踊跃投稿和订阅。
本刊每期定价4.00元,全年12期共计50元(含包装邮寄费)。
请订者随时来信来电索取订单,订费通过邮局或银行汇寄均可。
地址:(221006)江苏徐州市黄河南路65号,开户银行:徐州工商行淮西办,户名:《中国物资再生》杂志社,帐号:0089632303。
14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1998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