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吐温作者简介
- 格式:docx
- 大小:12.10 KB
- 文档页数:2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8课笔记以下是五年级下册语文第 18 课《威尼斯的小艇》的笔记:一、作者简介马克·吐温,美国作家、演说家,“马克·吐温”是他的笔名。
马克·吐温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马克·吐温一生写了大量作品,体裁涉及小说、剧本、散文、诗歌等各方面。
二、生字词1. 威尼斯(wēi):意大利东北部著名的旅游与工业城市,也是威尼托地区的首府。
2. 小艇(tǐng):小型轻快的船。
3. 船艄(shāo):船尾。
4. 船舱(cāng):船内载乘客、装货物的地方。
5. 保姆(mǔ):也作保母。
被雇照管儿童或从事家务劳动的妇女。
6. 祷告(dǎo):向神祈求保佑。
7. 停泊(bó):指船只停靠;在某处停留。
8. 威尼斯(ní):意大利东北部著名的旅游与工业城市,也是威尼托地区的首府。
三、多音字1. 哗:huá(哗笑)huā(哗哗)2. 叉:chā(交叉)chà(分叉)四、近义词闻名——著名、交叉——交错、灵活——灵巧、耸立——矗立、情趣——趣味五、反义词轻快——沉重、灵活——呆板、簇拥——分散、沉寂——喧闹六、理解词语1. 纵横交错:横的和竖的交叉在一起。
形容事物或情况复杂,交叉错杂的样子。
2. 操纵自如:控制或驾驭时能灵活自如,完全如意。
3. 手忙脚乱:形容做事慌张而没有条理,也形容惊慌失措。
七、课文主题这篇课文通过介绍威尼斯小艇的样子、船夫驾驶小艇的高超技术以及小艇的重要作用,为我们展示了威尼斯这座水上名城特有的风光。
八、段落大意第一部分(1):写小艇是威尼斯主要的交通工具,是全文的总起。
第二部分(2~3):写小艇的样子和坐在船舱里面的舒服感受。
第三部分(4):写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
第四部分(5~6):写小艇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九、课后习题1. 默读课文,说说课文围绕小艇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参考答案:这篇课文从小艇是重要的交通工具、小艇的外形和坐在小艇里的感受、船夫的驾驶技术好、小艇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等方面,介绍了威尼斯独特的交通状况和小艇的重要作用。
马克吐温中文介绍马克吐温(Mark Twain, 1835~1910)美国作家。
塞缪尔·朗赫恩·克莱门斯的笔名。
1835年11月31日生在密苏里州佛罗里达镇,长在密西西比河上的小城汉尼拔。
父亲是个不得意的乡村律师和店主,在他12岁时去世。
他曾拜师学习排字。
1851年在他的哥哥欧莱恩开办的报馆中充当排字工人,并开始学习写作幽默小品。
1853年后在美国中西部和东部作排字工人。
1856年去新奥尔良,想转道去巴西,在乘船沿密西西比河南下时遇见老舵手贺拉斯·毕克斯比,拜他为师,18个月出师后在密西西比河上做舵手,直至内战爆发,水路交通断绝。
在战争中他曾一度参加南军。
1861年欧莱恩被林肯总统派去西部内华达领地政府任秘书,他随同前往,试图在经营木材业与矿业中发财致富,均未成功,便转而以写文章为生。
1862年在内华达弗吉尼亚城一家报馆工作。
1863年开始使用“马克·吐温”的笔名。
这个词是密西西比河水手的行话,意思是“12英尺深”,指水的深度足使航船通行无阻。
1864年,在旧金山结识幽默作家阿·沃德和小说家布·哈特,得到他们的鼓励和帮助,提高了写作的本领。
1865年在纽约一家杂志发表幽默故事《卡拉韦拉斯县驰名的跳蛙》,根据一个流行已久的传说改写,生动地表现了当时在开发中的美国西部所特有的幽默的风格,加上突出的运用口语的文风,风行一时,使他全国闻名。
此后经常为报刊撰写幽默文章。
1866年去夏威夷岛采访,1867年作为记者乘“桂格城”号轮船随一批旅游者去欧洲和巴勒斯坦旅行。
他写的报道后来辑成《傻子国外旅行记》(1869),此书嘲笑了欧洲的封建残余和宗教愚昧,也讽刺了富有的美国旅游者的庸俗无知。
1870年马克·吐温与奥莉薇娅·兰登结婚。
她是纽约州一个资本家的女儿。
这段婚姻对马克·吐温的影响如何,历来有两种见解:一种认为他的妻子成了他的作品的检查官,妨碍他偏于粗犷的才能的发挥。
马克·吐温——作者简介马克·吐温马克·吐温(Mark Twain),原名塞姆·朗赫恩·克列门斯(Samuel Langhorne Clemens);(1835年11月30日-1910年4月21日)是美国的幽默大师、小说家、作家,亦是著名演说家。
虽然其家财不多,却无损其幽默、机智与名气,堪称美国最知名人士之一。
其交游广阔,威廉·迪安·豪威尔士、布克·华盛顿、尼古拉·特斯拉、海伦·凯勒、亨利·罗杰诸君,皆为其友。
他曾被誉为:文学史上的林肯。
海伦·凯勒曾言:“我喜欢马克吐温——谁会不喜欢他呢?即使是上帝,亦会钟爱他,赋予其智慧,并于其心灵里绘画出一道爱与信仰的彩虹。
”威廉·福克纳称马克·吐温为“第一位真正的美国作家,我们都是继承他而来”。
其于1910年去世,年七十五,安葬于纽约州艾玛拉。
写作风格:熔幽默与讽刺一体,既富于独特的个人机智与妙语,又不乏深刻的社会洞察与剖析,既是幽默辛辣的小的杰作,又是悲天悯人的严肃。
生平简介童年马克·吐温于1835年11月30日出生在美国密苏里州佛罗里达的乡村的贫穷律师家庭。
他是家中7个小孩的第6个小孩。
他只有两个兄弟姊妹可以在童年过后幸存下来,他的那两个兄弟姊妹就是哥哥奥利安·克列门斯(Orion Clemens)(1825年7月17日- 1897年12月11日)和姊姊帕梅拉(Pamela)(1827年9月19日- 1904年8月31日)。
他的父亲是当地的法官,收入菲薄,家境拮据。
小塞缪尔上学时就不得不打工。
他十二岁那年父亲去世,从此开始了独立的劳动生活,先在印刷所学徒,当过送报人和排字工,后来又在密西西比河上当水手和舵手。
儿时生活的贫穷和长期的劳动生涯,不但为他以后的文学创作累积了素材,更铸就了一颗正义的心。
他的母亲玛格丽特(Margaret)在他四岁时死去,而他的哥哥本杰明(Benjamin)(1832年6月8日- 1842年5月12日)在三年后亦死去了。
马克·吐温作者简介
基本信息
马克·吐温(Mark Twain,1835年11月30日-1910年4月21日 ),原名萨缪尔·兰亨·克莱门(Samuel Langhorne Clemens),美国作家、演说家,"马克·吐温"是他的笔名,原是密西西比河水手使用的表示在航道上所测水的深度的术语。
12岁时,父亲去世,他只好停学,到工厂当小工。
曾做过密西西比河的领航员、矿工及新闻记者工作。
渐渐地手写一些有趣的小品,开始了自己的写作生涯。
代表作品有小说《百万英镑》《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等。
马克·吐温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马克·吐温一生写了大量作品,体裁涉及小说、剧本、散文、诗歌等各方面。
从内容上说,他的作品批判了不合理现象或人性的丑恶之处,表达了这位当过排字工人和水手的作家强烈的正义感和对普通人民的关心;从风格上说,专家们和一般读者都认为,幽默和讽刺是他的写作特点。
他经历了美国从初期资本主义到帝国主义的发展过程,其思想和创作也表现为从轻快调笑到辛辣讽刺再到悲观厌世的发展阶段,前期以辛辣的讽刺见长,到了后期语言更为暴露激烈。
2006年,马克·吐温被美国的权威期刊《大西洋月刊》评为影响美国的100位人物第16名。
代表作品。
马克吐温简介马克·吐温(美国作家、演说家)马克·吐温(Mark Twain,1835年11月30日-1910年4月21日),原名萨缪尔·兰亨·克莱门(Samuel Langhorne Clemens),美国作家、演说家,“马克·吐温”是他的笔名,原是密西西比河水手使用的表示在航道上所测水的深度的术语。
12岁时,父亲去世,他只好停学,到工厂当小工。
曾做过密西西比河的领航员、矿工及新闻记者工作。
渐渐地手写一些有趣的小品,开始了自己的写作生涯。
代表作品有小说《百万英镑》《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等。
马克·吐温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马克·吐温一生写了大量作品,体裁涉及小说、剧本、散文、诗歌等各方面。
从内容上说,他的作品批判了不合理现象或人性的丑恶之处,表达了这位当过排字工人和水手的作家强烈的正义感和对普通人民的关心;从风格上说,专家们和一般读者都认为,幽默和讽刺是他的写作特点。
他经历了美国从初期资本主义到帝国主义的发展过程,其思想和创作也表现为从轻快调笑到辛辣讽刺再到悲观厌世的发展阶段,前期以辛辣的讽刺见长,到了后期语言更为暴露激烈。
2006年,马克·吐温被美国的权威期刊《大西洋月刊》评为影响美国的100位人物第16名。
中文名萨缪尔·兰亨·克莱门外文名Mark Twain(SamuelLanghorne Clemens)别名马克·吐温国籍美国出生地美国密苏里州佛罗里达的乡村出生日期1835年11月30日逝世日期1910年4月21日职业小说家、演说家代表作品《百万英镑》《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汤姆·索亚历险记》《败坏了哈德莱堡的人》人物经历1835年11月30日,马克·吐温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佛罗里达的乡村贫穷律师家庭。
马克·吐温(Mark Twain,1835年11月30日-1910年4月21日)
原名:萨缪尔·兰亨·克莱门(Samuel Langhorne Clemens)
代表作:《百万英镑》《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等。
个人评价
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
他经历了美国从“自由”资本主义到帝国主义的发展过程,其思想和创作也表现为从轻快调笑到辛辣讽刺再到悲观厌世的发展阶段。
马克·吐温被誉为“美国文学中的林肯”。
特色
•从内容上说,他的作品批判了不合理现象或人性的丑恶之处,表达了这位当过排字工人和水手的作家强烈的正义感和对普通人民的关心;
•从风格上说,在西部幽默传统的基础上,幽默中含有讽刺,发挥极度夸张的艺术想象。
•从人称上,常常以第一人称“我”为主人公,大都天真、老实、无知,思想单纯,什么事都一厢情愿,结果常常事与愿违。
创作历程
•早期创作(1865-1870)
主要以讽刺手法批判宗教教育的危害;揭露世俗社会的人们为了个人利益彼此欺诈、勾心斗角的社会风气;暴露民主、自由掩盖下的美国社会真相,批判种族歧视和伪民主的社会现实。
重要作品:《傻子出国记》、《竞选州长》和《哥尔斯密的朋友再度出洋》等。
•中期创作(1871-1895)
对美国政治制度、伦理道德和生活方式进行全面思考,以辛辣的讽刺批判了美国社会的种种弊端和道德沦丧。
这是马克·吐温创作的黄金阶段,发表了一系列优秀小说。
重要的作品:《镀金时代》、《汤姆·索亚历险记》、《在亚瑟王朝廷里的康涅狄格州美国人》、《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傻瓜威尔逊》和《百万英镑》等。
•后期创作(1896-1910)
这一时期创作中主要批判美国的侵略扩张政策,以及进一步探讨资本主义社会和普遍人性。
创作形式增加了游记、杂文和政论方面。
重要作品有:《赤道环游记》、《败坏了赫德莱堡的人》、《给坐在黑暗中的人》、《战争祈祷》、《神秘的陌生人》等。
创作特征
•思想特征
19世纪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优秀代表,在人道主义立场上尖锐地揭露了美国民主与自由掩盖下的虚伪,批判了美国作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固有的社会弊端,诸如种族歧视、拜金主义、封建专制制度、教会的伪善、扩张侵略等,表现了对真正意义上的民主、自由生活的向往。
•艺术特征
著名的幽默讽刺作家,鲁迅评价马克·吐温“成了幽默家,是为了生活,而在幽默中又含着哀怨,含着讽刺,则是不甘于这样的缘故了。
马克·吐温自己则说:“不能一味逗乐,要有更高的理想。
”
幽默讽刺不仅仅是嘲笑人类的弱点,而是以夸张手法,将它放大了给人看,希望人类变得更完美、更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