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质组反射率
- 格式:pdf
- 大小:330.52 KB
- 文档页数:3
镜质组反射率
镜质组反射率是指镜质组中每个镜片对入射光线的反射率之和。
它是由该组镜片的几何结构和材料性质决定的。
镜质组反射率会随着镜片材料的不同而改变,通常反射率越高,镜质组的像差损失也越大。
一般而言,涂层的镜质组反射率与未涂层的镜质组反射率比较而言,涂层的镜质组反射率明显更高,未涂层的镜质组反射率较低。
为了提高镜质组反射率,在涂层镜片表面覆盖层可以有效提高反射率,而且可以对不同波长的光有不同的反射率,从而使得镜片能够更有效地利用光线。
镜质组反射率分布图在配煤炼焦中的应用煤的反射率分布图是目前公认的最能全面、准确反映炼焦煤结焦性能的一个新的质量指标。
我厂利用这一指标判定进厂精煤质量,指导煤场分堆,优化配煤方案,有效地稳定并提高了焦炭质量,降低了焦炭成本。
1 判定进厂煤混洗情况通过测定进厂煤反射率分布图,发现一些供煤户向我厂供应的焦煤是低价的气肥煤或1/3焦煤与贫瘦煤等按一定比例混洗的假冒焦煤,虽然Vd和G值达到了国标规定的焦煤指标,但其中根本不含焦煤或含很少一部分焦煤,见图1~3。
图中3种煤的Vd值分别为21.64、21.11和20.22,均在20.00~28.00的范围之内,G值分别为71.3、65.2和70.0,均大于50,完全符合国标中焦煤的指标。
但是反射率分布图却准确地显示出了不同的混洗情况,图1中的华运煤是由两种非焦煤混配而成,一种是反射率为0.78的低变质程度煤,另一种是反射率为1.70的高变质程度煤;混洗成四通煤的两种煤的反射率分别为0.63和1.22,见图2 ;混洗成平遥煤的两种煤的反射率分别为0.75和1.40,见图3。
这3种煤中不含焦煤或仅含少量焦煤,结焦性能和价格明显低于焦煤。
这些煤在配煤方案中作为焦煤使用,就会造成无焦煤炼焦或配合煤中焦煤含量不足而严重影响装炉煤和焦炭的质量。
图1 华运煤反射率分布图2 四通煤反射率分布图3 平遥煤反射率分布通过对进厂煤反射率分布图的分析,能及时鉴定并制止这种混洗焦煤的进厂,保证了来煤质量。
2 指导煤场分堆杜绝来煤混洗后,保证了各供煤户每批来煤的入洗煤是单一煤或变质程度相近的煤,其结焦性质与所示牌号煤的质量吻合。
但是同一牌号的来煤,各供户间的结焦性质差别不一,若将同一牌号各供户来煤不加区别地堆成一堆,就可能造成同一堆煤的结焦性质波动较大。
因此,在杜绝来煤混洗后,还必须准确区分同一种煤的各供户间的来煤结焦性质的差别,确保将结焦性质相近的来煤堆成一堆,使煤场中各堆煤的结焦性质得以均一、稳定。
SY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T 5124—1995 ───────────────────────────────沉积岩中镜质组反射率测定方法1995—12—25发布 1996—06—30实施───────────────────────────────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发布前言镜质组反射率是石油地质勘探中研究生油岩成熟度及古地温变化的常规分析参数,为了适应90年代专业技术的新发展,便于国内外技术交流,尽快与国际通用标准接轨,对SY 5124—86《有机质中镜质组反射率测定方法》进行了修订。
将原标准名称改为《沉积岩中的镜质组反射率测定方法》,适应范围扩大至对干酪根以及碎屑岩、碳酸盐岩和煤岩等全岩中的镜质组反射率测定,并对其中的光片制备、仪器调节、组分识别以及数据的精密度等内容进行了补充或修改,提高了标准的实用性、科学性和先进性。
本标准自生效之日起,同时代替SY 5124—86。
本标准由石油地质勘探专业标准化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胜利石油管理局地质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佩珍本标准参加起草人:熊玉文王可仁张学军张敏尹玲张敏锋目次前言1 范围 (1)2 原理 (1)3 试剂材料及标样 (1)4 仪器设备 (1)5送样要求及光片制备 (2)6 测定对象及检测环境 (2)7 测定步骤 (2)8 数据处理及报告内容 (3)9 精密度 (3)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T 5124—1995代替SY 5124-86沉积岩中镜质组反射率测定方法───────────────────────────────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镜质组反射率的测定及数据统计处理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岩石中富集的干酪根以及碎屑岩、碳酸盐岩和煤岩等全岩中镜质组反射率的测定。
2 原理镜质组反射率是指在波长546nm±5nm(绿光)处,镜质组抛光面的反射光强度对垂直入射光强度的百分比。
它是利用光电效应原理,通过光电倍增管将反射光强度转变为电流强度,并与相同条件下已知反射率的标样产生的电流强度相比较而得出。
镜质组反射率反演的easy%ro数值模拟新方法近年来,随着激光测量技术的发展,镜质组反射率反演技术已经成为一种有效的测量方法。
为了更好的使用激光测量技术,研究人员们一直在寻求新的,可靠的方法。
最近,一项新的技术easy%ro数值模拟,被提出来被用于镜质组反射率反演。
它根据数值模拟技术,采用有限元方法,对镜质组反射率进行大量的计算,以准确估计其真实反射率。
easy%ro数值模拟的优点在于它的高度精确性,可以更准确的反演出镜质组反射率的真实反射率。
除此之外,easy%ro数值模拟还能通过有限元方法分析整个计算系统,全面把握每个元素对反射率反演的影响。
另外,easy%ro数值模拟还可以针对不同的光谱特性,设计出最佳的参数,从而有效改善反射率反演结果。
easy%ro数值模拟方法显著提高了镜质组反射率反演的精度和可靠性。
在实际使用中,它能够进行更为精确的反射率反演,从而获得更精确的结果,提高测量精度。
除此之外,easy%ro数值模拟方法还可以用于其他技术领域,如电磁场测量技术、红外高光谱技术、宽带可调谐激光器应用及其它光学技术等等。
例如,它可以用于可见光区域的液体成像技术,以及可见光谱参数定量分析技术,增强测量结果的精度和准确性。
总之,easy%ro数值模拟方法是一种新兴的激光测量技术,在提高镜质组反射率反演精度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它可以用于现有的技术领域,提供准确、可靠的测量结果,从而大大增强测量精度和改善数
据质量。
同时,easy%ro数值模拟方法的计算复杂度和精度也会给研究者带来更多的自由,推动技术发展。
煤岩学中有关煤的最主要的几个指标
煤岩学分析近年来发展很快,在煤质评价、优化配煤、炼焦生产中已广泛应用。
其研究方法源于地质学,主要研究工具是光学显微镜。
1、煤岩组成
要据形成的条件、过程和性质不同,显微镜下煤的显微组分可分为:
镜质组:主要由成煤植物的纤维形成,在结焦过程中能熔融、粘结,是活性物质。
丝质组:也主要由成煤植物的纤维形成,但和镜质组形成条件不同。
在结焦过程中不熔融、粘结,基本上保持原来的形态,是惰性物质。
半镜质组:介于镜质组和丝质组之间的一过度性组分。
稳定组:由植物的繁殖器官、保护器官等化学性质稳定的部分形成,挥发分高,是一种活性物质。
肥煤变质程度以后基本上消失,融为镜质组。
矿物:主要为无机矿物。
如石灰石、硫铁矿、石英、硅藻土、硫酸盐等。
煤的岩相组成在成煤过程中第一阶段即泥炭化阶段就已经确定下来。
2、镜质组反射率
该指标可以准确表征煤的变质程度。
一般的,该值高,其变质程度高,一般相应的,挥发分低,固定碳含量高,氢含量低。
3、镜质组反射率分布
该指标可以比较准确的反映炼焦煤的质量。
在控制炼焦煤质量方面,可以用来鉴定混煤。
单一煤有且只有一个峰,由几种煤混配而成,就有几个峰(见图)。
基本上单一煤严重混洗混配煤
利用反射率分布鉴定混煤,是目前唯一一种科学准确的方法,在控制炼焦精煤质量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变质程度不同的煤混合,反射率分布范围明显变大,甚至出现两个、多个峰;而变质程度相近的煤混合,反射率分布基本上还只出现一个峰,由于变质程度接近,其结焦性相近,所以也就没有必要再区分它们了。
SY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T 5124—1995 ───────────────────────────────沉积岩中镜质组反射率测定方法1995—12—25发布 1996—06—30实施───────────────────────────────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发布前言镜质组反射率是石油地质勘探中研究生油岩成熟度及古地温变化的常规分析参数,为了适应90年代专业技术的新发展,便于国内外技术交流,尽快与国际通用标准接轨,对SY 5124—86《有机质中镜质组反射率测定方法》进行了修订。
将原标准名称改为《沉积岩中的镜质组反射率测定方法》,适应范围扩大至对干酪根以及碎屑岩、碳酸盐岩和煤岩等全岩中的镜质组反射率测定,并对其中的光片制备、仪器调节、组分识别以及数据的精密度等内容进行了补充或修改,提高了标准的实用性、科学性和先进性。
本标准自生效之日起,同时代替SY 5124—86。
本标准由石油地质勘探专业标准化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胜利石油管理局地质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佩珍本标准参加起草人:熊玉文王可仁张学军张敏尹玲张敏锋目次前言1 范围 (1)2 原理 (1)3 试剂材料及标样 (1)4 仪器设备 (1)5送样要求及光片制备 (2)6 测定对象及检测环境 (2)7 测定步骤 (2)8 数据处理及报告内容 (3)9 精密度 (3)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T 5124—1995代替SY 5124-86沉积岩中镜质组反射率测定方法───────────────────────────────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镜质组反射率的测定及数据统计处理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岩石中富集的干酪根以及碎屑岩、碳酸盐岩和煤岩等全岩中镜质组反射率的测定。
2 原理镜质组反射率是指在波长546nm±5nm(绿光)处,镜质组抛光面的反射光强度对垂直入射光强度的百分比。
它是利用光电效应原理,通过光电倍增管将反射光强度转变为电流强度,并与相同条件下已知反射率的标样产生的电流强度相比较而得出。
镜质组反射率测定方法1.原理煤的镜质组反射率,是镜质组(在绿光中546nm)的反射光强对垂直人射光强的百分比。
测定时,是根据CCD所接收的反射光强与其光电信号成正比的原理,在显微镜下一定强度的人射光中,对比镜质组和已知反射率的标准片的光电信号值而确定的。
2.适用范围实验所用样品为粉煤光片(或块煤光片),适用于单煤或混合煤,也基本上适用于沉积岩中分散有机质(镜煤色体和其他固体有机质)的反射率测定。
3.使用仪器和材料3.1 偏光显微镜3.1.1 测量光源功率不小于30W的钨卤素灯或钨丝白炽灯。
3.1.2 起偏器和检偏器应能装卸和旋转。
3.1.3 孔径光圈和视域光圈其中心和大小能调节,并能调节到同一水平光轴上。
3.1.4 物镜,无应变的油浸物镜。
一般放大倍数为x25至x60。
当测定特别微小的颗粒时,可采用倍数更高的油浸物镜。
3.1.5 目镜,观察目镜与测试目镜的放大倍数一般为x10。
观察目镜中应装有十字线和测微尺。
3.1.6 载物台垂直于显微镜竖轴,转动360度时,对中倍物镜的焦距无影响。
载物台上应装有机械推动尺,其X, Y轴的最大移动范围不小于20mm,物台测微尺最小刻度为1/100mm。
3.2 分光光度计3.3 标准片和浸油3.3.1 反射率标准选用与煤的反射率接近的一组合格的反射率标准片。
应保持标准片的表面光洁。
经常检查其反射率值,一般用一系列标准片相互比较检查。
3.3.2 零标准片它在浸油中的反射率小于10-6% .33.3.3 油浸液最好采用在23℃时折射率(546n m光中)为1.518。
4.实验步骤4.1 制样用试样压平器、胶泥、载片将光片固定在载片上。
4.2 调整仪器4.2.1仪器启动打开电源、灯和仪器有关的电器部件,并调到规定的数值上。
4.2.2调节显微镜光学系统4.2.2.1校正物镜中心,使其与显微镜竖轴一致。
4.2.2.2调节照明系统,其步骤如下-在已经压平的标准片(或试样)上滴以浸油,置于载物台上,并准焦。
煤的镜质组平均反射率绝对标准差(Ro,sd)作为配煤参数的应用篁羔!竺兰!竺一镜质组平均反射率绝对标准差:煤的镜质组平均反射率绝对标准差(Sd)作为配煤参数的应用胡善亭王凌志(中国煤炭进出口公司.北京.100011)(北京焦化厂研究所.北京,1000"23)摘要由于煤的镜质组平均反射率不能精确反映镜质组中反射室的分布状{5己,因此在配煤炼焦研究中,利用镜质组平均反射童作配煤参数往往舍有一定的偏差.通过对北京焦化厂原料煤的深入研究和实验,笔者提出一个新的煤岩配煤参数,即煤的镜质组平均反射率绝对标准差(R..)谈参数是一个将镜质组履射率分布图量化曲参数.睚可反映煤的变质程度,又能反映原科煤的境质组反射率分布特征.经验证.利用谈参数作为配煤参数能取得更佳炼焦效果关键词煤岩学CLCP6l8.111镜质组平均一反射率(|R..)作为配煤参数伽厦组的弊端目前国内外配煤炼焦技术方案中,配煤参数的选择一般从2个方面考虑,即煤的变质程度和煤的工艺性质0J.反映煤变质程度的参数主要有镜质组反射率(R),挥发份含量()和碳含量"(CtJaf)等.其中以镜质组平均反射率(R…)的应用最为普遍,原因在于:①镜质组通常是煤中最多的显微组分,也是影响煤的粘结性的主要组分;②镜质组在煤的演化过程中的变化介于壳质组与惰质组之间,因此更具代表性;③镜质组反射率测量自动化程度高,便于在生产中应用.然而,在实际生产研究中,即使镜质组平均反射率相同的煤,其焦炭质量之间也会存在较大差异l0(表1).原因在于镜质组平均反射率是一个反映煤变质程度的参数,它并不能反映煤中镜质组的分布状态.从文献[6]中可以看出,许多单种原料煤的镜质组反射率并不成理想的正态分布.即使是镜质组平均反射率相近或相同的不同矿点的原料煤,它们的镜质组反射率分布图样式也往往存在较大的差异.更突出的一个弊端是,如果原料煤中存在收稿日期:1999-Ol-21修改稿收到日期:19990l28作者简介:康西栋.男,1967年生.副教授,煤田,抽气地质与勘探专生,近年从事煤田地质与石抽地质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一6l一地学前缘1999,6()混煤现象,仅凭镜质组平均反射率无法将其识别出来.但是,镜质组反射率分布图不仅能体现煤的变质程度,而且还可以反映煤中镜质组的分布状况,如果用它代替镜质组平均反射率作为煤岩配煤参数,结果应更为理想.笔者在实际研究中,提出一个将镜质组反射率分布图特征量化的参数,即镜质组平均反射率绝对标准差(R.sd).2R..sd的定义及其与焦炭强度的关系煤的镜质组平均反射率绝对标准差(R..)为:艮表1原料煤煤岩特性与焦炭强度测试结果(据北京焦化厂其中k为系数,是一个将后一部分计算值增大的参数,本文取其值为100;N为镜质组反射一62—l9996(增)地学前缘率图谱的微阶测点总数iF为第阶频数;为第i阶中值;R是一个标样的镜质组平均反射率,在实际研究中应当选取牯结性能和结焦性能最好的一种原料煤作为标样.此式的含义是求取煤样镜质组反射率与标准值R...的离散程度,它既可以体现镜质组反射率的平均值大小,又可以反映镜质组反射率的分布状况,因此从量和质2方面反映了煤样的镜质组特性.需要指出的是,镜质组反射率的标准值R…随研究区的不同而变化.经过对北京焦化厂所用原料煤的系统研究,发现当镜质组平均反射率(R…)为1.35%时,焦炭质量最好l6J,所以本文中取R…值为1,35%.利用北京焦化厂研究所研制的10kg小焦炉,对北京焦化厂所用华北地区26个矿点的原料煤进行了炼焦实验,煤岩特性与焦炭强度测试结果见文献[6]及表1.本次实验主要技术参数如下:装炉煤水分质量分数10%,装炉煤堆密度O8g/cm3,煤样细度8o目,焦炉预热温度为700℃,装煤后1h炉墙温度恢复至650℃,再按50℃/h升至炉墙温度为900℃,之后以80℃/h的速度将100S0}0,O100H0600{O01015U07114C∞8Cm,R0,d‰毒c0加4C6O图1煤的镜质组反射蛊与焦炭强度的关系图Fig,1Relationshipbetweenvitrinitereflectanceandcokeintensitya—R./%-M4./%;b-R./%-M~o/%;cR…/%一ML0/%;dR/%一MLo/%焦饼中心温度升至950℃为止,整个结焦过程持续7h40min.熄焦方法为水熄焦.控制焦炭水分为2%~5%.利用1/3m贡转鼓测定焦炭强度,取>60rnna焦炭6kg放人转鼓中转100次,按40Inm筛上物和10Inm筛下物的重量计算焦炭强度M40和Mlo的值.从表1中可以看出,各矿点煤样的显微组分组成基本相似.R…和R..与M40和MlO的相关性如图2所示,R..sd与焦炭强度的线性相关性好于R….3结果与讨论笔者以镜质组反射率绝对标准差(R..d)煤的牯结指数(G)以及胶质层最大厚度(Y) 等作为配煤参数,对北京焦化厂炼焦配煤方案进行研究200kg半工业焦炉试验结果表明,如果采用改进后的配比方案,焦炭强度M40参数比现在生产值提高2.6%,大块率d>60Tm的质量分数提高9.1%,从而使经济效益显着增高.因此,镜质组反射率绝对标准差(R.,sd)可以作为一个煤岩配煤参数,它比镜质组平均反射率(R…)更能体现原料煤的镜质组特性.然而,由于焦炭质量受多种因素制约,该参数应与其它配煤参数结合使用.以取得更佳效果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研究区的具体情况调整R..sd计算公式中的R.值. 在研究过程中得到中国地质大学潘沿贵教授,翁成敏教授和中国矿业大学蛊奎威教授指导,在此表示衷心感谢163地学前缘1999.6(刊)参考文献周师庸编着应用煤岩学北京:冶金工业出版杜,1985298~3埔赵师庆着.实用煤岩学北京:地质出版杜1991.56~120扬起着.煤地质学进展北京:科学出版杜.1987.19~155周师庸新疆钢铁公司煤岩配煤研究带l料与化工1985(2):63~69虞继舜.试论煤岩配煤的参数.燃科与化工1985(5):25~30康西栋潘银苗,胡苦亭煤的煤岩学特征与伟炭强度的关系现代地质,1997(2):164-169ANEWCoALPErR0L0lGICALBLENDINGPARAM咂TERFoRCoKINGKangXidong(ChinaUniversityofGeosciences,Beijing,100083)PanYinmiao(ResearchInstituteBeijingCokingFox-tory,Beijing,100023)HuShaming(ChinaImport&E.rportCorporationofcoal,Beijing,100011)WangLingzhi(ResearchInstitute,BeijingCokingFox'tory,Beijing,100023) AbstractOwingtotheaveragevitrinitereflectanceofcoal(R…)cannotreflectthedistri butioneharacteristicsofvitrinitereflectanceaccurately,ifitwasusedasablendingparameter forraking,tosomeextent,itwouldleadtOmisunderstandtherelationshipbetweenvitrinite reflectaneeandcokequa|ityOnthebasisofaofpracticalresearchwork,anewcoalpetro—logicalblendingparameter,R…sparameterrevealsthe featureofbarchartofvitrinitereflectance,anditsvaluerefiectsthedistributioncharactens6cs ofvitrinitemaceralsinma1.RawcoalandblendcoalsamplesfromBeijingCokingFactoryha vebeenstudiedindetail,theresultshowsthatR.hasadvantageofR.minactingasablend—ingparameter.ByusingRo.,ColdngIndex(G)andthemaximumthicknessofielly(Y)as parameters,theauthorsdesignedanewblendingplanforBeringCokingFactoryAccordingto the2O0kg-fumacetestingresult,therakeimensityvalue(M40)increases2.6%,andthe percentage0frakebiggerthan60n1rTlincreases9.1%.Keywordscoalpetrology,cokeintensity,blendingparameter,Ro.sd一64。
沉积学参考资料:干酪根分类及镜质组反射率(沉积有机地球化学)一、干酪根的显微组分1、类脂组:主要来自藻类,由类脂体组成,具有较高生烃潜力,分为:①藻质体:主要由蓝藻、绿藻、甲藻、疑源类形成。
②无定形体:多是水生生物和藻类彻底分解的产物。
2、壳质组:来源为高等植物的壳质组织,含有高级脂肪酸、高级醇、酯,水解或还原可生烃。
①角质体:植物的叶、枝、芽的最外层,由角质物质组成,角质层内储藏有脂肪酸。
②树脂体:植物的树脂形成。
③孢粉体:孢粉形成,脂类和蛋白质丰富。
3、镜质组:干酪根中的主要显微组分之一,含量平均4~30%,来自高等植物的木质纤维部分。
①结构镜质体:木质结构较清晰,可见植物的导管、纤维、纹孔结构。
②无结构镜质体:植物组织被水浸泡吸水膨胀,组织结构变形、破坏、消失,分解后产生的腐植酸溶液凝聚,经过生物化学作用形成无结构镜质体。
4、惰质组:高等植物的木质纤维组织,经丝碳化作用形成,仅极少量生成天然气。
反射率最高,无荧光。
生烃潜力:①藻质体和以藻类、细菌为主形成的富氢无定形体生油潜力最大。
②壳质体和部分富氢无定形体次之。
③镜质组和贫氢无定形体不利于生油,一定埋深经过温压作用有利于生气。
④惰质组基本没有生油潜力。
水生烃源岩的主要干酪根类型和生烃潜力和沉积速率的关系干酪根显微组分鉴定特征二、干酪根的类型划分三、陆相烃源岩成熟阶段划分标准注解:参数一:αααC29甾烷20S/(20S+20R);参数2:C29甾烷ββ/(ββ+αα);TTI:时间-温度指数,公式为:TTI=Σ2n×(△tn),表示时间与温度两种因素同时对沉积物有机质成熟度的影响,用来预测一个沉积盆地中烃类生成的时间、液态烃裂解为气态烃的深度的,成藏史图上可确定生油窗.四、干酪根类型综合分类五、有机质演化过程中镜质组反射率的变化[镜质组反射率是古地温史(有机质热演化程度)的指标,镜质组反射率随埋深(温度)增加呈指数增长。
根据镜质组反射率划分有机质的演化阶段]镜质体反射率:指镜质体——煤、有机碎屑、干酪根等对垂直入射于其抛光面上光线的反射能力,公式为:RO(油浸介质反射率)=Ir(反射光强度)/Ii(入射光强度)×100测定位置样品的反射率的样品需要用未知样品的反射光强与已知标本的反射光强度作比较,公式为:RC=RS=IC/IS镜质体反射率反映石油成熟度的原因:干酪根属于吸收性物质,干酪根演化成分加深,各种组分之间的反射色及突起差别逐渐消失,整个变化过程中,镜质体反射率增大的变化趋势平稳均一,和其他化学成熟作用参数之间基本上为连续函数关系,演化程度加深镜质体反射率增加,这些都与镜质体向石墨型晶体演化有关,向石墨演化的过程中,干酪根的芳香核缩聚程度越来越大,含氢量越来越少,形成更致密的结构单元,透射率(吸收光线的能力)降低,反射率增高,镜质体的反射率测定不受干酪根类型变化的影响,与有机质成熟度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能够良好地反映出生油岩的时间-古地温史、有机质热演化的指标。
024地质勘探DI ZHI KAN TAN市场经济条件下,原煤价格太高,洗煤利润很低。
随着高炉的大型化,高炉冶炼对焦炭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为了生产高品质的焦炭,焦化厂在现有的设备和生产工艺的基础上只能要求原料煤即洗精煤要保持很高的品质,越来越多的焦化厂要求提供单种煤或者是简单混煤。
本文着重说明煤的镜质组反射率及在洗煤生产中的意义。
1 煤的镜质组反射率及特点煤的镜质组反射率是表征煤阶的重要指标。
植物遗体经过生物化学作用后转变成泥炭,泥炭当地壳下降时被其他沉积物覆盖,在压力作用下,发生压紧、失水、胶体老化、固结等一系列变化形成了褐煤。
褐煤层继续降到较深处,在不断增高的地温和压力作用下,顺次转变为烟煤、无烟煤、超无烟煤甚至石墨。
镜质组反射率作为表征煤阶的指标由如下几个特点:1)各煤岩显微组分的反射率随煤阶变化的速度有差别,其中镜质组的变化快且规律性强,线性关系好,特别是在烟煤阶段;2)镜质组是煤的主要显微组分;3)镜质组颗粒大而且表面均匀,其反射率容易测定,随机反射率数值比较集中,测定数据偏差小;4)镜质组反射率与其他表征煤阶的指标(如挥发分、碳含量等等)相比,较少的受煤的岩相组成的变化影响,不受煤矿物质含量高低的影响,因此是公认的比较理想的煤阶指标,特别是在烟煤阶段。
2 煤的反射率测定原理反射率是指垂直反射时,反射光强度和入射光强度的百分比值,一般用R表示。
R=(γ反射光强度÷I入射光强度)×100%3 洗煤生产中的煤岩分析3.1 混煤的判定在贸易中,根据国家标准商品煤反射率分布图的判别方法(GB/T15591-1995)来区分是否是混煤,其中标准偏差S反映的是每个测点之间对光的反射强弱的偏离程度,不同煤种对光的反射强弱是不同的。
如果标准偏差S大于0.1,一般从商品贸易的角度认为是混煤;如果标准偏差S大于0.2,则认为是复杂混煤;如果标准差S介于0.1和0.2之间,则认为是简单混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