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乘法案例
- 格式:doc
- 大小:35.00 KB
- 文档页数:3
小数乘除法教学优秀案例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背景和问题】1-4年级的学生学习数及运算的是建立在整数基础上,因此学生所学的整数的乘除法计算题都是中越乘越大和越除越小的情况。
随着数的领域的扩展,五上人教版的数学教材中引入了小数的乘除法后,第一次出现了积比因数小和商比被除数大的情况,学生在学这部分内容时总感到十分困惑。
在教材中采用了“积的变化规律”、“商不变的规律”,但在实际教学中,大多数孩子对于小数乘法中越乘越小和小数除法中越除越大无法理解和认可,以至于对于小数的乘法和除法的计算只是停留在解题模式的表面上。
由此,我陷入了思索,怎样才能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理解和接受呢?【实践尝试】1.小数乘法中越乘越小的理解实践研究:×=?还是教师创设具体情境,置于求面积的问题情境中加以理解。
①教室长8米,宽7米;面积是多少?8×7=56平方米②4地砖长米,宽米。
面积是多少?×=?平方米,理解的方法如下:第一种:乘法的意义:个,一个也不到,不可能是;第二种:涂格子办法:100个格子,先涂80格,再涂他的十分之七,56格就是;第三种:单位的化聚:米=8分米,米=7分米,×=56平方分米=平方米,不可能是;第四种:“积的变化规律”:两个因数同时缩小10倍,积就缩小100倍。
2.小数除法中越除越大的理解实践研究:60÷=?12还是、120教师创设具体情境,置于买东西的问题情境中加以理解。
①妈妈60元钱买5元一本的笔记本,一共可以买几本?60÷5=12本②妈妈60元钱买元一本的练习本,一共可以买几本?60÷=12本还是、120。
理解的方法如下:第一种:除法的意义:60里面有几个,60里面有60个1,1里面有2个,60里面就有120个第二种:单位的化聚:60元=600角,元=5角,60÷=120本第三种:“商不变的规律”: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10倍,商就扩大10倍。
关于小数乘法的数学故事从前,有一个数字王国,里面住着0、1、2、3、4、5、6、7、8、9这些数字居民。
每个数字都有自己的本事,但是有一个小小的家伙,它总是被大家忽视,那就是小数点。
有一天,数字1和数字2在一起玩。
1说:“我觉得我们数字组合起来就很厉害,像我们组成12就比我们单个大多了。
”2也点头称是。
这时候,小数点悄悄地跑过来,说:“那可不一定哦。
”1和2都很不屑地看着小数点,1说:“你这么小一个点,能有什么作用?”小数点不慌不忙地说:“那我让你们见识一下我的魔法。
”说着,它跳到了1和2中间,一下子12就变成了1.2。
1和2都惊呆了,1.2可比12小多了。
2有点生气地说:“你怎么把我们变得这么小了?”小数点笑了笑说:“我还能让数字变得更小呢。
”于是它又跳到了1的前面,这下子就变成了0.12。
1和2这下子对小数点可不敢小瞧了。
过了几天,数字5和数字8要一起去做买卖。
他们有58个金币,打算把这些金币平均分。
58÷2 = 29,每个数字能分到29个金币。
这时候,小数点又出现了,它对5和8说:“你们想不想让分配更精确一点呢?”5和8好奇地问:“怎么个精确法?”小数点说:“你们把58看作5.8和52.2呀,然后按照比例来分。
”5.8÷2 = 2.9,52.2÷2 = 26.1。
5和8按照小数点的方法分完金币后,发现这样确实更细致地分配了财富,而且在计算很多东西的时候,这种带有小数点的乘法和除法特别有用。
从那以后,数字王国里的数字们都知道了小数点的厉害。
大家在做乘法的时候,也特别小心小数点的位置。
比如说,3乘以0.5,大家就知道不能直接用3乘以5得到15就完事儿了,因为0.5表示一半,3的一半就是1.5。
从此以后,小数点在数字王国里也有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大家都和它成为了好朋友,还经常一起合作解决各种数学问题呢。
小学数学《小数乘法》教学设计一等奖1、小学数学《小数乘法》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11页例6及“做一做”,练习三第1~3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比较熟练地掌握了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能根据实际需要和题目要求正确地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数。
2.培养学生灵活、合理地运用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
教学重点:正确地用“四舍五入”法求积是小数时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求积的近似数往往是“实际应用”的需要。
教学过程:一、以旧引新,激活经验1.计算下面各题。
1.5×24 0.37×2.6 4.02×8.3(1)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演板,集体订正。
(2)说一说小数乘法应该怎样进行计算?2.求下面各小数的近似数。
保留一位小数:3.12;5.549;0.3814。
保留两位小数:4.036;7.7963;8.42378。
(1)独立完成,集体反馈。
(2)7.7963的近似数为什么是7.80?(3)我们刚才是用什么方法来求小数的近似数的?用这种方法求小数的近似数应该注意什么?【设计意图】由于本课学习内容涉及小数乘法计算和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应用,而学生对“四舍五入”法已经有较长时间没有接触了,所以通过简单复习,帮助学生唤起对已学知识,特别是对“四舍五入”法的记忆,为后续学习做好知识准备。
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谈话导入:在实际应用中,小数乘法的积往往不需要保留很多的小数位数,这时可以根据需要,按“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数。
(PPT课件呈现谈话内容。
)2.揭示课题:积的近似数。
(板书课题:积的近似数)(二)了解信息,解决问题1.出示情境图(PPT课件)。
小狗正在做什么?人们训练小狗缉毒是利用了小狗的什么特点?小狗嗅觉灵敏与嗅觉细胞的数量多少有很大关系,下面请看一个与之相关的实际问题。
《小数乘小数》案例分析教材简析:小数乘小数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乘整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学习小数乘整数时,学生初步体会到了,一是小数乘法可以像整数乘法那样乘,二是因数里有几位小数,积也有几位小数,这些是学生学习小数乘小数的基础。
学生凭借已有的学问和阅历,对于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的学习完全可以在主动探究、探讨中驾驭。
本课的重、难点在于引导学生发觉和驾驭因数中小数位数改变引起积中小数位数改变的规律,老师在教学中应着重引导学生用转化的方法,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在学生理解算理的基础上,通过有效练习,整合小数与整数乘法的计算,形成系统性的学问结构,实现学生数学学问、技能和思维实力的全面发展。
教学片断:课件出示情境图。
(小明房间、阳台平面图)师:小明家最近搬进了新居。
同学们请看,这是小明房间和阳台的平面图。
依据图中的数据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生:房间的面积有多大?生:阳台的面积有多大?生:房间和阳台的面积一共是多少平方米?师:同学们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
我们先来解决房间的面积有多大,该怎样列式呢?生:3.6×2.8。
板书:3.6×2.8师:这道乘法算式和我们以前学习的小数乘法有什么不同?生:两个因数都是小数。
师:这就是我们今日这节课要来探讨的小数乘小数。
板书课题:小数乘小数师:小数乘整数我们会算了,拿小数乘小数你会算吗?试试看。
学生尝试列竖式计算。
请两位学生板演:3.6 3.6×2.8 × 2.82 8 8 2 8 87 2 7 21 0.0 8 1 0 0 .8师:依据你的理解,你认为哪种算法可能是正确的?为什么?生:结果不行能是100.8,就是把3.6看成4,把2.8看成3,4×3=12,积最大也不行能超过12.生:3.6×2.8的积应当在9平方米左右。
师:依据估计的结果,大家一样认为10.08是合理的答案,但是,数学不只是揣测,还要有严密的推理和验证。
小数乘法,作为数学中一个必修的知识点,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是将简单的加、减、乘、除知识点深化扩展的一道桥梁。
而在小学生学习小数乘法的过程中,教师如何设计教学方案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小数乘法的操作技巧。
本文将介绍几个小数乘法教学案例,希望对初、中级教师在开展教学时有所帮助。
案例一:直观演示推导过程教学目标:理解小数乘法的推导过程教学内容:小数乘法概念、小数乘法的加法推导、小数乘法的竖式计算方法以及小数乘法的应用教学步骤:1.通过一个小数乘法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小数乘法的概念,并解释小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2.教师通过一组算式的对比,来演示小数乘法加法推导的方法。
3.为了帮助学生清晰地理解小数乘法,教师可以采用竖式计算方法,让学生自行完成小数乘法计算,从而进一步巩固和掌握小数乘法的知识点。
4.针对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教师可以通过实物展示、视频演示等方式,来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小数乘法的应用,同时也可以解答学生对于小数乘法的疑问。
5.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数乘法的练习题,让学生通过练习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掌握程度。
案例二:分组互动示范演示教学目标:能够准确地掌握小数乘法的操作技巧教学内容:小数乘法概念、小数乘法的竖式计算方法教学步骤:1.对学生进行分组,每个组的人数不超过五人,让他们准备一道小数乘法的竖式计算题目。
2.每组选出一位同学作为代表,来进行公开的演示和比赛,既可以增强同学们的自信心,也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3.通过小组比赛,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掌握程度进行分析,提供更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案和方法,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学习小数乘法。
4.通过小组比赛,学生之间也可以互相提高,发现自己在学习小数乘法中的不足,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案例三:情境教学教学目标:将小数乘法的操作技巧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教学内容:小数乘法的竖式计算方法、小数乘法的审视和分析教学步骤:1.通过一些与小数乘法相关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小数乘法的具体应用,帮助学生对小数乘法有更深刻的理解。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典型例题系列之第一单元小数乘法列小数乘法是五年级上册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数学学习中的基础步骤。
通过典型例题的讲解和练习,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小数乘法的方法和技巧,提高他们的数学运算能力。
本文将介绍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典型例题系列中的第一单元小数乘法列。
1. 例题1:计算:0.4 × 0.7。
解析:首先,将被乘数0.4和乘数0.7对齐,然后从个位数开始按位相乘,再将结果相加。
0.4 × 0.7 = 0.28。
小结:在小数乘法中,需要对齐小数点,按位相乘,并将结果相加。
2. 例题2:计算:0.18 × 0.09。
解析:同样地,对齐小数点,按位相乘,并将结果相加。
0.18 × 0.09 = 0.0162。
小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步骤是相同的,通过不断练习可以提高计算准确性和速度。
3. 例题3:计算:0.05 × 1.2。
解析:将0.05扩大十倍,变为0.5,然后再乘以1.2。
0.05 × 1.2 = 0.5 × 1.2 = 0.6。
小结:在小数乘法中,可以通过移动小数点的方式,简化计算。
4. 例题4:计算:0.6 × 0.25。
解析:对齐小数点,按位相乘,并将结果相加。
0.6 × 0.25 = 0.15。
小结:小数乘法的步骤简单明确,但需要仔细计算,避免出错。
5. 例题5:计算:0.7 × 1.5。
解析:将0.7扩大两倍,变为1.4,再将1.4和1.5相加。
0.7 × 1.5 = 1.4 + 1.5 = 2.9。
小结:在复杂的小数乘法中,可以通过调整乘数的大小,将计算简化为加法运算。
通过以上典型例题的练习,我们可以发现小数乘法的规律和技巧。
首先,需要对齐小数点,按位相乘,并将结果相加;其次,可以通过移动小数点的方式来简化计算;最后,在复杂的乘法中,可以通过调整乘数的大小来简化计算过程。
小数乘法的作业设计优秀案例小数乘法的作业设计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设计,以便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个概念。
以下是一个小数乘法的作业设计优秀案例:作业标题:小数乘法的奇幻之旅目标:通过生动有趣的作业,使学生能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运算,理解小数乘法的原理和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作业内容:一、奇幻商店购物1.设想一个奇幻商店,商店里有各种物品,每件物品都有一个用小数表示的价格。
例如:魔法棒2.5元,神奇药水0.8元,神秘地图3.7元等。
2.学生需要选择三种物品购买,并计算总价。
例如:选择魔法棒、神奇药水和神秘地图,那么总价就是2.5×1+0.8×1+3.7×1=7元。
二、小数乘法的秘密1.要求学生探索小数乘法的秘密。
例如:0.2×0.2=0.04,为什么结果的小数点会移动两位呢?2.学生可以通过手动计算或者查找资料,理解小数乘法的基本原理。
三、生活中的小数乘法1.要求学生找出生活中的小数乘法应用,并分享给全班。
例如:在烹饪中,食谱可能会要求使用0.5杯的牛奶或者2.3勺的糖。
2.学生需要解释这个应用是如何涉及到小数乘法的,并尝试计算如果改变量会对最终结果产生什么影响。
四、小数乘法的挑战1.给学生提供一系列的小数乘法题目,题目难度可以逐渐增大。
例如:0.23×0.45,0.078×0.91等。
2.学生需要独立完成这些题目,并在完成后自我检查或者互相检查。
作业反馈:老师需要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并在课堂上对普遍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
同时,老师也可以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生活中的小数乘法”应用,增加课堂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这个作业设计包含了各种形式的小数乘法练习,从简单的购物计算到深入的小数乘法原理探索,再到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挑战题目,可以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小数乘法的知识。
同时,这个设计也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案例一:小数乘整数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今天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去小明家做客吧,看看发生在小明家的故事。
小明离开家时会随手关掉家里的灯,养成了节约的好习惯,出示家庭8月份用水用电统计表,并板书信息。
同学们,看到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提出问题,师进行肯定,激发学生发散思维,提高学习的兴趣,同时提取有价值的问题并板书:8月份的水费是多少?
8月份的电费是多少?
二、合作探究、理解算理。
刚才同学们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这些问题还等待着我们一起去解决呢,我们先来解决问题一:8月份的水费是多少?
引导学生列出算式:3.2×4=
师:看到这个算式来发现和以前学过的乘法算式的区别是什么?
生:一个因数是小数。
师:你们能不能准确算出正确的得数?现在先独立思考,你打算怎么算?
然后小组内讨论你的想法,小组内合作探究,理解算理。
学生汇报:汇报展示,学生汇报的同时展示学生计算过程。
方法一:3.2 ×4是4个3.2相加.也就是3.2+3.2+3.2+3.2=12、8(元)
方法二: 3、2元是32角 32
× 4
128
128角=12、8元
方法三: 3.2×10=32 32×4 =128 128÷10=12.8
教师小结:刚才这两种不同的形式都用到了同一个方法,就是先将小数转化成整数来计算。
(2)多媒体演示转化过程,加深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和掌握。
3.2 扩大到原来的10倍 32
× 4 × 4
12. 8 缩小到原来的 128
(3)直接用竖式计算的,你能看懂吗?说说是怎样算的,在计算的过程中应注意什么?
3.2
× 4
12.8
交流方法,加深记忆:先将3.2扩大的原来的10倍变成32,32×4=128,再将128缩小到原来的1/10,就是12.8。
温馨馨提示:1、列竖式时,两个因数末尾的数字对齐。
2、计算时先不看小数点,按整数的计算方法计算。
3、数一数两个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数出几位小数点上小数点。
教师小结:刚才,我们学习的是小数部分是一位的小数乘法,如果小数部分是两位、三位的,你还会像××同学那样用竖式计算吗?
(4)多媒体出示练习:2.47×5= 2.453×2=
学生独立计算后,在实物投影上展示订正并说出计算思路。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具体方法,多媒体出示。
计算完成后先对照刚才总结出的计算方法自已检查,然后再同桌互查,发现问题,先同桌互相交流,然后再全班交流。
三、巩固应用,完善算法。
先交流刚才做题的计算方法,尊循的原则,来解决问题二:8月份的电费是多少元?
0.8×21= (元)
一生板演,共同探讨,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注意引导学生算理的表述和结果的化简。
0.8是8个十分之一,和21相乘得出168个十分之一,也就是16.8.
温馨提示:列竖式时,一般把不是零的数字多的因数放在上面,计算完了一定要点好小数点.
3、说一说怎样计算小数乘整数
四.巩固计算
同学们,现在带着刚才我们总结出的这些计算方法,在练习本上大胆尝试来计算:
0.55×66,提示:按整数方法计算,点好小数点,这时小数末尾的0去掉,对结果进行化简.
[设计意图]通过几个问题的解决以及对小数乘整数算理及计算方法的总结,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并熟练小数乘整数的计算,为后续的小数乘小数做好准备。
五、回顾反思,总结全课。
同学们,我们这节课一起研究了什么内容,你能说给大家听一听吗?
这节课同学们一起探究出了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让我们再一起回忆一下计算方法和注意事项。
学生汇报进行补充纠正。
六、作业
1、完成自主练习1——5题。
2、调查了解电费的单价及各自家庭的用电数量,计算各自家庭的电费,并结合实际谈一谈怎样节约用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