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红外生命探测小车
- 格式:doc
- 大小:15.50 KB
- 文档页数:3
!!!!!!!!!!!!!!!!!!!!!!!!!!!!!!!!!!!!!!!!!!!!!!!!编辑:“512”汶川大地震以后,灾区许多村镇变成了废墟,到处是残垣断壁和飘飞的尘土,究竟有多少灾民被困在废墟下,是最令人揪心的问题。
如何快速地搜寻到废墟下奄奄一息的伤员,也成为救灾的焦点和难点。
随着时间的推移,生命迹象会越来越弱,救援人员为了能及时发现废墟下的伤员,使用了高科技救生仪———专用于搜救灾难中被困人员的“生命探测仪”。
通过这种探测仪,救援人员可以透过混凝土、砖、雪、冰和泥浆,探测人力无法到达的区域是否还有生命迹象,从而实施救援。
在汶川地震救援工作中应用最多的生命探测仪,根据不同的原理分为光学生命探测仪、热红外生命探测仪和声波生命探测仪。
光学生命探测仪,又被称为“蛇眼生命探测仪”,它是利用光反射原理进行生命探测的仪器。
仪器的主体非常柔韧,像通下水道用的蛇皮管,能在瓦砾中自由扭动。
仪器前面有细小的探头,可深入极微小的缝隙探测,类似摄像仪器,将信息传送回来,救援人员利用观察器就可以把瓦砾深处的情况看得清清楚楚。
热红外生命探测仪则具有夜视功能。
它的原理是通过感知温度差异来判断不同的目标,因此在黑暗中也可照常工作。
热红外生命探测仪在感知人是否存活方面很擅长。
它能够探测并且显示出被困者身体的热量,从而帮助救援人员很快确定被埋在废墟底下或隐藏在尘雾后面的被困者的位置。
声波振动生命探测仪寻找生命靠的是识别被困者发出的声音。
这种仪器有3至6个“耳朵”———振动传感器,它能根据各个“耳朵”听到声音先后的微小差异,采用逼近法来判断幸存者的具体位置。
说话的声音对它来说最容易识别,因为设计者充分研究了人的发声频率。
如果幸存者已经不能说话,只要用手指轻轻敲击发出微小的声响,也能够被它听到。
即使被埋在一块相当严实的大面积水泥楼板下,只要心脏还有微弱的跳动,探测仪也能探测出来。
———抗震救灾中的“生命探测仪”简介■高峰E-mail:kexuegth@郭天虹探寻生命的讯号14。
一、填空题1、今年初夏,广州空军出动多数量、大批次战机,首次奔赴南海纵深空域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
某加油机团出动加油机,为在南海巡逻的歼击机进行加油。
加油时歼击机相对加油机是 的,相对地面是 的。
2、2月18日,在温哥华冬奥会女子冰壶比赛中,中国队以9比5的比分战胜日本队。
这是中国队选手柳荫(后左)和王冰玉(后右)在比赛中观看对手的投壶线路。
投出去的冰壶能继续运动是因为冰壶具有 。
3、2010年2月,在温哥华冬奥会中,中国队首次参加冬奥会冰壶赛。
冰壶由花岗岩凿磨制成,底面积约为0.018米2,重约187牛。
比赛时,冰壶由运动员推出后在一个非常平整的冰道上滑行,运动员在冰壶行进前方的冰道上用冰刷“扫刷”,使冰转化成薄薄的一层水,冰壶可以走得更顺滑。
(1)冰壶被推出后,能在冰面上继续滑行是因为冰壶具有 。
(2)用冰刷“扫刷”冰道的目的是为了减小 。
(3)冰壶停在冰面上时,对冰面的压强约为 帕。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4、 在2010温哥华冬奥会女子冰壶比赛中,我国队员王冰玉、柳荫、岳清爽、周妍、刘金莉努力拼搏,夺得季军。
冰壶由花岗岩凿磨制成,底面积约为0.018米2,重约187牛。
比赛时,冰壶由运动员推出后在一个非常平整的冰道上滑行,运动员在冰壶行进前方的冰道上用冰刷“扫刷”,使冰转化成薄薄的一层水,冰壶可以走得更顺滑。
(1)冰壶被推出后,能在冰面上继续滑行是因为冰壶具有 。
(2)用冰刷“扫刷”冰道的目的是为了减小 。
(3)冰壶停在冰面上时,对冰面的压强约为 帕。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5、右图展示的是小明五一期间在华山攀登云梯上学的情景,在攀登上升过程中,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小明同学是 的;他的重力势能会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6、小华同学五一期间和妈妈一起去上海旅游并亲身体验了一次极限运动----过山车,当他乘坐过山车在环形跑道上高速行驶时,感觉“天旋地转”,好像地面上的人和建筑物都在旋转。
初一拓展班《科学》专题卷----光的反射 2009.3.15班级:姓名:学号:一、填空题:1、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2、下面是小宇同学关于光学现象和光学知识的连线,正确的是()A.日食的形成——镜面反射B.水中的筷子变弯——光的直线传播C.黑板反光——光的折射D.教室里的学生都能看到老师——漫反射3、在硬纸板上穿一个小洞,通过小洞向外看,眼睛向小洞逐渐靠近,看到外面景物范围将( )A.变小 B.变大 C.不变 D.先变大后变小4、如右图所示,一束光线射到平面镜上,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经过的点是()A.a B.b C.c D.d5、物理老师在实验室用某种方法在长方形玻璃缸内配制了一些白糖水。
两天后,同学们来到实验室上课,一位同学用激光笔从玻璃缸的外侧将光线斜向上射入白糖水,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白糖水中的光路不是直线,而是一条向下弯曲的曲线,如图所示。
关于对这个现象的解释,同学们提出了以下猜想,其中能合理解释该现象的猜想是( )A.玻璃缸的折射作用C.白糖水的密度不是均匀的,越深密度越大D.激光笔发出的各种颜色的光发生了色散B.激光笔发出的光线不绝对平行6、如右图所示,OA是光从水中射入空气的一条反射光线,若OA与水面夹角60°,关于入射角α、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β的说法正确的是( )A.α=60°,β<60° B.α=60°,β>60°C.α=30°,β<30° D.α=30°,β>30°7、小明在某商场买鞋,他选一新鞋在竖直的“试鞋镜”前试穿,如图所示,但在镜中他看不到自己穿着的新鞋的像.为了看到新鞋的像,他应该( )A.使身体离镜子近一些 B.使身体离镜子远一些C.把穿着新鞋的脚抬高 D.弯腰或下蹲8、光学实验课时,小叶用激光灯对着光滑的大理石地面照射,(如图)无意中发现对面粗糙的墙壁上会出现一个明亮的光斑,而光滑地面上的光斑很暗,对此现象解释较合理的是()A.地面吸收了所有的光B.墙壁对光发生漫反射C.地面对光发生漫反射D.墙壁对光发生镜面反射9、2004年6月8日下午13时左右在南通看到了“金星凌日”的天文奇观。
热成像检测车辆温度方案1. 简介随着现代交通事故的不断增多,车辆行驶过程中会产生很高的热量,一旦车辆发生故障或者车辆部件温度过高,很容易使车辆发生火灾或产生事故,从而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威胁。
因此,热成像检测车辆温度方案的出现是保障人们汽车行驶安全的必要手段。
热成像检测技术可以通过红外热像仪检测到车辆或车辆部件的表面温度,再通过算法分析来预测车辆是否存在异常温度或故障。
2. 实现方案车辆温度检测方案的实现需要用到以下几个步骤:2.1. 车载红外热像仪车载红外热像仪是用来实现对车辆或车辆部件的表面温度检测的关键设备。
红外热像仪可以准确的测量车辆表面的温度,并将其转换成数字信号进行传输。
一般来说,车载红外热像仪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点:•红外热像仪的探测器灵敏度要高;•红外热像仪的像素数量要足够;•红外热像仪的噪音要小。
2.2. 红外热像仪信号处理器热成像检测车辆温度方案的实现需要一个专门的信号处理器来处理红外热像仪采集到的信号。
信号处理器能够将红外热像仪采集到的数字信号转化成图像,并进行分析处理,以便快速判别车辆的温度是否存在异常。
信号处理器也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基于高性能硬件平台;•采取分析信号处理的方法;•具备可提升处理速度的并行体系结构。
2.3. 温度数据分析算法热成像检测车辆温度方案的实现还需要一套专门的温度数据分析算法。
这套算法能够分析采集到的车辆温度数据,快速判断是否存在异常,从而解决车辆部件存在温度过高或采集到的温度数值不准确的问题。
一般来说,温度数据分析算法主要应该具备以下两个原则:•算法的准确率和速度要高;•算法的智能化和自适应性要好。
3. 应用场景热成像检测车辆温度方案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场景:3.1. 车辆维修当车辆车主需要进行车辆维修时,热成像检测车辆温度方案可以快速检测出车辆部件的温度是否异常,以便找到并解决问题。
3.2. 车辆保养在车辆保养过程中,热成像检测车辆温度方案能够检测出车辆各个部件表面的温度情况,以便及时发现存在异常的部件。
光学生命探测仪摘要:光学生命探测仪俗称“蛇眼”,是一种用于探测生命迹象的高科技援救设备。
它利用光反射进行生命探测。
仪器的主体呈管状非常柔韧,能在瓦砾堆中自由扭动。
仪器前面有细小的探头,可深入极微小的缝隙探测,准确发现被困人员,其深度可达几十米以上,特别适用于对难以到达的地方进行快速的定性检查,广泛应用于矿山、地震、塌方救援中。
每次提及地震,生命探测仪是各种媒体报道出现频率最高的器材之一。
一般而言,生命探测仪可以分为光学生命探测仪、热红外生命探测仪和声波生命探测仪。
生命探测仪的原理极其简单,因为只要是生命,身体之中就会有着许多特别的生命信息,这些生命信息会通过各种能量方式表现在身体外部,比如声波、超声波、电波、光波以及一些地球人目前还没有掌握的特殊波如大脑在进行活动时所产生的一些特殊波等,这些波的频率不同,自然就会发出完全不同的能量,这种生命探测仪正是通过探测这些不同的波而判断出现在屏幕上的不同生命形式。
光学生命探测仪是利用光反射进行生命探测,它集声音和视频图像于一体,主要通过高清晰红外(自主式微光)摄像头与高灵敏度声音探测器,可探测废墟下人员声音和视频图像,能够准确发现被困人员,其深度可达几十米以上,因此被誉为“蛇眼”。
仪器的主体呈管状非常柔韧,能在瓦砾堆中自由扭动。
仪器前面有细小的探头,可深入极微小的缝隙探测,类似摄像仪器,将信息传送回来,救援队员利用观察器就可以把瓦砾深处的情况看得清清楚楚。
光学生命探测仪是一种成本低,坚固耐用,手持式,远距离视频监测系统,特别适用于对难以到达的地方进行快速的定性检查,广泛应用于矿山、地震、塌方救援中。
采用模块式结构和轻小便携的蛇眼生命探测仪使眼睛能看到原来不能看到的地方。
这种镜头可以安装在直杆窥镜或光纤窥镜上,灵活的鹅颈弯管上,延伸线缆上,可伸缩的套筒上,或者机械手接头上,高清晰度的全彩色的液晶视频图像帮助进行快速的定性检查。
它还可直接连到一台标准的VCR,进行录像和回放。
红外循迹小车原理红外循迹小车是一种基于红外传感技术的智能小车,它能够通过感知地面上的红外线信号来实现自动跟踪行驶。
这种小车在智能车辆、机器人比赛和科技教育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详细介绍红外循迹小车的原理及其工作过程。
红外循迹小车主要由红外传感器、控制模块、电机驱动器和电源模块等部分组成。
其中,红外传感器是最关键的部件之一,它能够感知地面上的红外线信号,并将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输出。
控制模块则负责接收并处理传感器输出的信号,从而决定小车的行驶方向。
电机驱动器则根据控制模块的指令驱动小车的电机进行相应的转向和速度调整。
电源模块则提供工作电压和电流,保证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
红外循迹小车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地面上的红外线信号。
通常情况下,循迹小车会沿着一条预先绘制好的红外线路线行驶。
红外传感器会不断地感知地面上的红外线信号,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输出。
控制模块接收并处理传感器的输出信号,通过对比左右两侧的信号强度差异来判断小车当前的位置偏移情况。
根据这一判断,控制模块会发出指令,控制电机驱动器使小车进行相应的转向和速度调整,从而使小车能够沿着预定的线路行驶。
在实际应用中,红外循迹小车的原理可以通过以下几个关键步骤来实现:1. 红外传感器感知红外线信号,当循迹小车行驶在预先绘制好的红外线路线上时,红外传感器会不断地感知地面上的红外线信号,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输出。
2. 控制模块处理信号,控制模块接收并处理传感器的输出信号,通过对比左右两侧的信号强度差异来判断小车当前的位置偏移情况。
3. 发出指令,根据位置偏移情况,控制模块会发出指令,控制电机驱动器使小车进行相应的转向和速度调整,从而使小车能够沿着预定的线路行驶。
红外循迹小车的原理虽然看似简单,但实际上涉及到了许多复杂的技术原理和工程实践。
通过对红外传感器信号的处理和控制模块的智能算法设计,循迹小车能够实现精准的自动跟踪行驶。
这种智能车辆不仅在科技教育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还在工业自动化和智能交通系统中有着巨大的潜在市场。
生命探测仪
生命探测仪是目前世界上广泛应用的搜救仪器,提供抢救人员在进入搜救现场时确认其内部是否有人存活,以被动接收方式侦测生命体的方向,能穿越钢板、水泥、复合材料、树丛等各种障碍物,广泛为军事、海关、海巡、消防、安全、救援、航天等部门所使用。
生命探测仪分类
根据不同的原理分为光学生命探测仪、热红外生命探测仪和声波生命探测仪,目前生命探测仪主要分为四种zmjt054:音频、视频、红外和雷达生命探测仪,由于类型不同各自工作原理也不同。
生命探测仪特点
1、即时移动探测,可以透过混凝土中,煤,集,团,砖,雪,冰和泥浆;探测运动、探测遇险者的距离,在各种气候情况下都可以工作。
2、直观而且简便易学,不需要大量专门的培训,对供电能源要求低,几乎不需要进行系统维护,固件程序可以通过无线或有线网络进行升级。
3、不需要钻孔,布置电缆和对环境进行静音处理,使搜救工作变得简单易行。
在分秒必争的营救工作中,生命侦测仪可以帮助搜救人员迅速准确安全地发现仍然存活的遇险者,从而为营救工作争取到宝贵的时间。
生命探测仪原理生命探测仪是一种用于检测生命迹象的仪器,它可以在各种环境中寻找生命存在的证据。
生命探测仪的原理是基于生命存在时产生的特定信号或迹象,通过检测这些信号来确定是否存在生命体。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生命探测仪的原理。
首先,生命探测仪可以通过检测生命体产生的化学物质来确定生命存在的可能性。
生命体在进行新陈代谢时会释放特定的化合物,如氨、甲烷等,这些化合物在大气中会形成特定的浓度,通过检测这些化合物的浓度变化,可以推测出生命体的存在。
其次,生命探测仪还可以通过检测生命体产生的光信号来确定生命存在的可能性。
一些生物体在进行光合作用时会产生特定的光谱信号,这些信号可以通过光谱仪等仪器进行检测和分析,从而确定生命体的存在。
此外,生命探测仪还可以通过检测生命体产生的热信号来确定生命存在的可能性。
生命体在进行新陈代谢时会释放热能,这种热能可以通过红外热像仪等仪器进行检测,从而确定生命体的存在。
另外,生命探测仪还可以通过检测生命体产生的声音信号来确定生命存在的可能性。
一些生物体会产生特定的声音信号,如鸟鸣、昆虫鸣叫等,这些声音信号可以通过声音传感器等仪器进行检测和分析,从而确定生命体的存在。
总的来说,生命探测仪的原理是基于生命体产生的化学、光学、热学和声学信号来确定生命存在的可能性。
通过检测这些信号,可以在各种环境中寻找生命存在的证据。
生命探测仪的研究和应用对于探索宇宙中是否存在其他生命体具有重要意义,也对地球上的生命科学研究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对生命探测仪的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生命探测仪在科学研究和应用中的重要性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生命探测仪的发展将为人类对于生命存在的探索提供更多的可能性,也将为人类对于宇宙和地球上的生命科学研究带来更多的突破和进展。
一、实验目的1. 熟悉红外循迹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特点;2. 掌握红外循迹小车的搭建方法;3. 理解红外循迹小车的工作原理;4. 通过实验验证红外循迹小车的性能。
二、实验原理红外循迹小车是一种利用红外传感器检测地面颜色变化来实现循迹的小车。
红外循迹传感器主要由红外发射管和红外接收管组成。
当红外发射管发射的红外线照射到地面时,如果地面是黑色,红外线会被吸收,传感器接收到的光强会减弱;如果地面是白色,红外线会被反射,传感器接收到的光强会增强。
通过检测红外接收管接收到的光强变化,可以判断地面颜色,从而实现循迹功能。
三、实验器材1. 红外循迹传感器模块;2. 51单片机;3. 步进电机驱动模块;4. 电池;5. 电机;6. 连接线;7. 平面黑线;8. 平面白线;9. 实验平台。
四、实验步骤1. 搭建红外循迹小车电路:将红外循迹传感器模块、51单片机、步进电机驱动模块、电池、电机等连接起来,确保电路连接正确。
2. 编写程序:编写51单片机程序,实现对红外循迹传感器数据的读取、处理和电机驱动的控制。
3. 调试程序:将编写好的程序烧录到51单片机中,调试程序,确保小车能够按照预期循迹。
4. 实验验证:将小车放置在实验平台上,将地面铺设成黑线和白线交替的模式,观察小车是否能够按照黑线行驶。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经过调试,小车能够按照地面上的黑线行驶,实现循迹功能。
2. 实验分析:(1)红外循迹传感器模块在接收到的光强变化时,会产生高低电平信号,通过读取这些信号,可以判断地面颜色;(2)51单片机根据红外循迹传感器模块的信号,计算出小车与黑线的距离,从而控制步进电机驱动模块,使小车按照黑线行驶;(3)在实验过程中,发现红外循迹小车的循迹性能与地面材质、光线等因素有关,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红外循迹传感器模块的安装角度和距离。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红外循迹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特点,掌握了红外循迹小车的搭建方法,并验证了红外循迹小车的性能。
2010年第6期教育理论·创新理念《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教育家杜威曾把教育的本质概括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
因此,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我觉得对于初学物理知识的中学生,要从他们熟悉的生活入手,从他们身边的事物开始,通过孩子的眼睛、耳朵去看、去听;在孩子的动手实践中触景生情,细细体会;找到生活和物理知识间的契合点。
还要让他们感到学习物理既有趣更有用,可以更好地为生产、生活服务。
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更好的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通过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结合农村学生的实际,我总结了一些教学体会: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原理告诉我们,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这门科学的兴趣。
新课程标准也提出,要改变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学生要能在收获知识和技能的同时,真正体验到学习过程的乐趣。
如何激发培养学生的兴趣,是值得我们研究和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
我在教学实践中,一直本着用生活中的物理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充分结合学生的兴趣点,找到学生兴趣和物理知识的契合点,利用丰富多变的学习情景,把学生的“情”和物理学的“景”有效整合,有效发挥兴趣和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
可以创设问题情境:平常的生活中有很多物理现象,要让学生学会从现象中寻求物理问题,从问题中思考物理蕴含有哪些物理知识。
比如为什么太阳周围会出现彩色光环?天空和海水为什么会是蓝色?煮饺子为什么开始时是沉下去的,煮熟了会浮起来?为什么玻璃器皿在冬天倒进开水时容易裂开?这些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和感受的现象,学生自然会饶有兴致地参与进来,他们也就会想着对更多的问题寻求物理学上的解释。
可以结合社会热点和大家共同关注的焦点来创设教学情景。
今年玉树地震时,我就创设了如下情景:地震时产生的次声波为什么会引起某些动物的听觉反应?玉树县救人时怎么比汶川要难的多?为什么很多战士会晕倒?这时候老师可以适时给予明确:玉树地区平均海拔4000米左右,属典型的高原高寒气候。
热红外生命探测小车
作者:熊颖
来源:《数码设计》2018年第14期
摘要:在地震,矿场等重大事故中为最大限度保护救援人员的人身安全及提高被困人员的幸存率,开发一款可以自主深入救援现场且能经受住救援现场的恶劣条件,发现被困人员,将被困人员的准确位置返还给救援人员的热红外生命探测小车。
关键词:人体探测;传感器;自动控制
中图分类号:TN2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129(2018)14-0154-01
引言:进入21世纪,生命搜索定位技术和设备的研发工作引起了许多国家的关注,基于这种新技术的安全救生系统——生命探测仪,成功地解决了多项困扰传统安全救生系统的问题,使搜救工作比以往更迅速,更精确,也更安全,是现在世界上最先进的生命探测系统[1]。
总结世界各地多次地震救援经验表明,对被困人员抢救越快速及时,救出救活的可能性就越大,实施救助的时间就越早,救出的人员就越多。
然而在国内外许多救援活动中,大部分需要救援人员深入事故现场或者充斥着易燃易爆气体的较为封闭的空间进行搜救,无疑对救援人员的生命安全产生威胁。
不仅如此,在如地震等的自然灾害中,因被困人员的位置无法准确迅速的确定,救援工作无法快速实施,救援成功的几率大幅下降。
面对这一实际情况,具有能经受住救援现场的恶劣条件,无需救援人员深入事故现场就能快速发现被困人员,并将被困人员的准确位置返还给救援人员特点的热红外生命探测小车的作用不言而喻。
1系统设计
该项目基于单片机技术,传感器应用及自动控制原理进行搭建的。
小车通过漫反射式光电传感器进行避障,自主躲避在行进路线上可能存在的障碍物,并且在前进过程中应用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探测人体红外辐射,发现生命。
通过传感器对周围的热源进行探测,当探测到人体时(人体的热红外中心波长有所不同),再经过光学系统将接收到的人体热辐射能量聚焦在传感器上,装化成电信号进行报警,从而帮助救援人员迅速准确的确定被困人员的位置。
2硬件系统设计
2.1主控选择。
STC89C52RC是STC公司生产的一款单片机,它耗费的电量很少,相对来说,在性能方面也很不错。
而且,它的内部结构很简单,内置系统可编程Flash存储器、4KB EEPROM、MAX810复位电路,7向量4级中断结构(兼容传统51码5向量2级中断结构),
16位定时器/计数器,外部中断,一些常规功能都可实现,总而言之,这些配置在功能上已经能够较好贴合本项目的需求。
对用户来说也可以直接使用串口进行程序的烧录,并且操作简单、快捷。
基于它的种种优势,本项目选择此款单片机作为开发原型机的主控。
2.2HC-SR501。
人体是天然的红外辐射源,它辐射的红外线中心波长大约为9-10um,并且人体的红外辐射特性与周围环境的红外辐射特性是存在差异的,而本项目的热红外生命探测小车搭载的是热释电红外传感器HC-SR501,它的探测元件波长灵敏度一直稳定在0.2-20um范围内,为了进行人体感应,在HC-SR501的传感器顶端开设了一个装有滤光镜片的窗口,这个滤光片可通过光的红外线波长范围大约在7-10um,而对其它波长的红外线由滤光片予以吸收,这正好适合于人体红外辐射。
2.3其他硬件。
小车底盘为铝合金制品,保证了小车的坚固性,采用步进电机驱动并搭载了光电传感器、电机驱动、电池、蜂鸣器等以完成小车的预期功能。
3软件系统整体设计
硬件是完成小车不可缺少的下层基础,而软件是完成小车控制系统的上层建筑。
在软件部分对各类传感器的运用决定了小车的性能,对电机的控制是小车是否正常运转的重要因素。
3.1自动避障程序。
小车的外部舍友各类光电传感器,以此不断检测各个光电传感器的工作状态,将数据传输到单片机并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并处理,根据情况的不同,对电机驱动模块进行高低电平的控制,就会精确地控制小车的前进方向和速度,实现小车自动避障的功能。
3.2人体检测程序。
人体感应模块体积小、易安装、灵敏度高,使用起来很简单,还可以进行灵敏度的调节,它采用的是双元探头,当检测到人体时,会拉高电平,而根究情况的不同,为它设置了两种触发方式:不可重复触发方式和可重复触发方式,可以自行设置,而为了检测的精准性,增加了光敏控制,可设置为白天或光线强的时候不进行感应。
4自动控制
小车的自动控制主要体现在其自主行进,及遇到障碍时速度与方向的自动调整上。
主控代码使用的是单片机的中断功能及定时器,使用定时器0和工作方式0,对TM0D进行赋值来确定了T0和T1的工作方式,将初值计算出来并将它写人TH0、TL0,对EE进行操作开放中断,使TR0或TR1置位,启动定时器定时,这样就可以改变直流电机输出的占空比达到改变速度的目的。
在方向控制方面,L298N电机驱动模块有四路逻辑电平输入,两两控制一路电机的正转、反转,达到改变小车方向的目的。
5结语
热会命探测小车不仅具有如上所述的功能,且小车通过人体红外辐射来辨别被困人员,不受光线影响,在毫无光线的情况下也能正常工作,具有夜视功能。
小车的探测距离远,功耗小,体积小,能进入因坍塌造成的狭小缝隙内,使救援工作不仅仅停留在坍塌建筑的表面,在地震、矿井等事故中能很大程度上帮助救援人员进行搜救,使得救援人员不必深入灾害现场,保护了救援人员的人身安全。
全程自主避障能力,人体探测定位能力,不受光线影响的夜视能力是本项目的特色。
近几年来,自然灾害频频发生,在如此情形下研究的生命探测仪器可以为灾后救援工作提供有力帮助,对保护群众生命,体现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稳定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兰相.生命探测仪的技术原理与应用改进措施[J].武警学院学报,2017,33(4):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