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3_2_区段站布置图
- 格式:ppt
- 大小:23.89 MB
- 文档页数:45
第三篇区段站一.定义:为货物列车本务机车牵引交路和办理区段、摘挂列车解编作业而设置的车站称为区段站二.区段站分类:1、按作业性质及作业量:无解编作业区段站(只办理无改编中转列车有关作业,没有列车改编任务,或仅担任摘挂列车的整编作业)有解编作业区段站(除办理无改编中转列车有关作业外,还担任区段、摘挂列车和少量直通、直达列车的解编作业)2、按布置图(书上有图,不需要背图,能识记即可)横列式区段站;纵列式区段站;客货纵列式区段站;一级三场式区段站三.区段站在路网上的分布1.牵引区段长度的影响因素⑴牵引种类⑵乘务制度⑶机车交路⑷机车走行速度⑸合理连续工作时间:8-10小时L交路=T·V旅=(工作时间-自外段停时)×上或下行单向较低V旅2、路网上技术作业的要求⑴路网干线交会处⑵有一定车流集散的地点3、地区及城镇发展规划四、区段站作业:1.内容为邻接地铁路区段供应及整备机车或更换机车乘务组;为无改编中转货物列车办理规定的技术作业;办理一定数量的列车解编作业及客、货运业务;在设备条件具备时,还进行机车、车辆的检修业务。
2.特点小而全:小-作业量、设备规模全-作业内容、设备种类承上启下:中间站的发展,编组站的雏形与中间站的区别:设有机务段、有编解作业与编组站的区别:通过车流大、解编车流小五区段站布置图A 区段站主要设备的相互位置及相互关系一、列车及机车车辆在站内的作业流程→二.区段站主要设备的配置方案 机务设备的配置(1)配置方案B.进路交叉分类:据车站作业类别不同,一般分行车、调车和机车作业三类。
有以下交叉点(1)行车与行车; (2)行车与调车; (3)行车与机车; (4)调车与调车; (5)调车与机车;(6)机车与机车。
(按交叉性质依次降低)行车交叉中,旅客列车交叉最严重,其次旅客与货物列车交叉,货物与货物列车交叉又次之;到达进路间交叉较严重,到发进路交叉次之,出发进路间交叉又次之C.区段站基本布置图的分析 1.横列式区段站布置图1)单线铁路横列式区段站布置图1、通过旅客列车2、无改编中转货物列车3、到达解体货物列车4、自编始发货物列车5、本站货物作业车6、扣修的车辆1、旅客列车到发线2、货物列车到发场3、调车场4、机务段5、货场及工业企业专用线6、站修所(或车辆段)①站房同侧(I 、II )机车出入库切割正线,影响居民区环境,机务段发展受限,一端咽喉布置复杂,另一端机车走行距离长。
区段站布置图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区段站形成了多种布置图。
区段站在布置时需要满足客运、货运、运转、机务和车辆5项设备的合理分配,考虑引入线路数目、运量、运输性质、车站作业等特点和客货机车交路,在技术经济合理的条件下,结合城市规划和地形、地质条件合理选择布置图。
区段站的布置图应表现出车站各项设备的总体布局,根据正线、旅客列车到发线(场)及上、下行货物列车到发线(场)和调车场的不同位置,区段站常见的布置图有横列式、纵列式和客、货纵列式3类。
1.横列式区段站布置图
上、下行到发线(场)平行布置在正线一侧,调车场在到发场一侧的布置图称为区段站横列式布置图,如图所示。
Ⅱ道是正线。
1、Ⅱ、3道是旅客列车到发线,在必要时也可以接发货物列车。
4,6,7道是货物列车到发线,车站到发线的布置可以保证从上、下行两个方向同时接发列车。
5道是机车走行线,下行出发和到达的货物列车机车可经由5道出入段。
8~11道是调车线。
调车场两端均有牵出线,并设有一个简易驼峰,以保证解体、编组和取送车辆等调车作业的顺利进行。
2.纵列式区段站布置图
当线路复杂且运量较大时,为减少站内两端咽喉区上下行客、货列车进路的交叉干扰,区段站可采用纵列式布置。
在区段站上,当上、下行到发场分设在正线两侧,并逆运行方向全部错移时,在其中一个到发场一侧设一个双方向共用的调车场的,称为纵列式区段站布置。
3.客、货纵列式区段站布置图
由于运量增大或者新线引入,既有的横列式区段站横向发展受限,或者客、货运量大,站内作业交叉干扰严重,将原有站场改为旅客列车运转车场,并沿正线的适当距离另建与其纵列的货物运转车场,便形成了客、货纵列式区段站布置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