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线路与站场5-3 区段站布置图
- 格式:ppt
- 大小:218.00 KB
- 文档页数:9
《铁路线路与站场管理》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轨道交通类铁道运输服务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在《轨道交通基础》《轨道交通信号设备与信号显示》等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课程,其任务是让学生掌握从事铁路线路和铁路车站相关作业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后续《铁路客运组织》《铁路货运组织》等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学时与学分72学时,4学分。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按照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求,突出专业核心素养、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兼顾中高职课程衔接,高度融合铁路运输组织工作所涵盖的知识技能学习与职业精神培养。
1.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轨道交通类铁道运输服务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的综合素质、职业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突出各种铁路车站、线路的认知及其实践应用等能力的培养,结合本课程的性质和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的最新理念,确定本课程目标。
2.根据“中等职业学校铁道运输服务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依据课程目标以及铁路车务、铁路客运、铁路货运等岗位需求,围绕铁路线路与站场识图及其应用的关键能力,反映铁路车务、铁路客货运工作的实际,体现科学性、前沿性、适用性原则,确定本课程内容。
3.以“铁路线路和站场的认知、车站设备及图形的布置、车站作业的标准、线路和站场管理的流程”为主线,设置模块和教学单元,将铁路线路与站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职业素养有机融合。
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序化教学内容。
四、课程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掌握铁路线路的组成以及编组站、区段站、中间站的作业管理流程和图型实践应用,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文明生产职业习惯。
1.了解铁路线路的平面和纵断面的特点,熟悉铁路线路的类别,掌握路基及桥隧建筑物的基本知识。
2.了解铁路站场布置的基本原则,掌握站场设备设施的组成、作用及特征,能对铁路站场股道和道岔进行编号。
3.了解中间站的设置原则,熟悉中间站管理工作流程,能处理中间站各项作业,具备中间站基本的识图能力。
基础资料:(1)已知西安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中规划的大雁塔北站地铁一号线和三号线在2040年预测客流乘降量如表1所示,高峰期换乘量和全日换乘量分别如图2、图3所示,计量单位为人次。
表1 西安地铁大雁塔站2040年客流乘降量预测结果东→西方向西→东方向三号线上车人数下车人数上车人数下车人数全日客流量61727 58408 68805 64679高峰小时客流量6369 8761 10320 6274南→北方向北→南方向四号线上车人数下车人数上车人数下车人数全日客流量59437 74081 65433 70195高峰小时客流量6733 10813 8396 7774图2 大雁塔北站2040年高峰期换乘客流量图3 大雁塔北站2040年全日换乘客流量(2)列车运行间隔2分钟,A型车,近期6节编组,远期8节编组,每节列车的载客量1440人。
(3)出入口客流分布表2 远期高峰各站点的分向客流(人次/小时)出入口站点1号2号3号4号5号6号大雁塔北2327 1888 2771 3037 3136 2938注:设计中需要注意部分站点的各出入口客流最高峰不一定出现在全线早晚高峰,如大雁塔北节假日喷泉表演结束时,1、2号出入口客流量将明显比3、4号出入口大很多。
具体各站点的出入口标示如下各图所示图4 大雁塔北车站总一,车站设计依据(1)《地铁设计规范 GB50157-2003》(2)《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设计》(3)《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与场站设计》(4)《车站站台乘降区宽度的简易计算研究》(5)《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内部换乘客流量算法研究》(6)《地铁车辆段试车线长度精确计算研究》二、车站平面设计1、车站形式布置雁塔换乘站地铁三号线和四号线换成车站,三号线车站位于小寨东路与西影路相接处,四号线车站位于雁塔北路,雁塔北路与小寨东路,西影路呈T字路口,小寨东路是大雁塔文化休闲景区,考虑到地形的限制及建设的经济性,在不影响大雁塔文化景区的情况下,本换乘站设定为T字形换乘,通道布置如任务书图4。
石家庄地铁线路规划图[新版]按照国家批准的近期建设规划,至2020年石家庄市将分步建成轨道交通1、2、3号线一期工程,总长59.6公里,车站52座,预计总投资421.9亿元。
1号线3号线Re:石家庄地铁1、2、3号线走向规划图,快来看看地铁经过您家门前吗?具体的走向:1号线一期工程为东西向骨干线,线路西起西王,沿中山路向东敷设,途经和平医院、新百广场、北国商城、建华大街路口、天山海世界等地点,然后穿过京珠高速后转向南至长江大道,之后沿长江大道向东至秦岭大街向北,到达终点东兆通站。
全长约23.9km,均为地下线,共设站20座。
2号线一期工程为南北向骨干线,线路北起西古城,沿胜利大街、建设大街向南延伸,途经二环石德铁路、北国商城、新世隆等,经汇通路转至新火车站,在新火车站东广场站房前通过,然后沿胜利南街、107国道至终点嘉华站。
全长约16.2km,均为地下线,共设站15座。
一期工程包含1号线一期工程和3号线新火车站至二中段。
主要解决石市东西向主通道交通需求,并连通铁路新客站,配合新火车站开通使用,及时疏散客流,尽早发挥轨道交通的功能。
建设年限为2012年至2017年。
二期工程包含2号线一期工程、3号线西三庄站至二中站段和新火车站至位同站段。
主要解决石市南北、西北-东南向主通道交通需求,在中心城区以新客站为中心与一期工程形成地铁环线。
建设年限为2014~2020年。
关于换乘的问题在地铁站设置充分考虑公交换乘的同时,记者了解到,新客站作为2、3号地铁线的中心,市民将在新客站体会到铁路与城市地铁间的零换乘。
未来的新客站将汇集客运专线、普速铁路和城际铁路等于一体,成为石家庄最大的交通枢纽。
而2号线和3号线均穿越新客站下方,并在新客站进行换乘。
其中2号线从南北方向下穿新客站东广场,长约200米;3号线从东西方向下穿整个新客站,长约700米。
据悉,这是国内比较领先的换乘方式,乘客下火车后,不用出站就可以直接进入地铁站,这种零换乘的方式,不仅方便旅客乘车,同时四通八达的轨道交通也会缓解附近区域的交通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