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区段站
- 格式:ppt
- 大小:1011.50 KB
- 文档页数:29
区段站布置图分析区段站的布置图,主要是根据与车站通过能力直接有关的设备的相互位置来确定的,也就是根据正线、旅客列车到发线〔场〕及上、下行货物列车到发线〔场〕相互位置的不同而确定的。
分析区段站布置图的主要目的是:对于新建区段站,根据区段站在路网上地位和作用、车站衔接的方向数、车流量及其性质、作业特点、客货运量以及地形、地质、远期开展等因素,选择具有一定通过能力的比拟适宜的布置图;对于要进行改扩建的车站,通过分析,提出正确、合理的改扩建方案;而对于运营中的车站,通过分析,找出各项设备的薄弱环节,制定出合理运用各项设备和改良工作组织方法的方案,以提高区段站的通过能力。
在分析区段站布置图时,一般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综合分析区段站的布置特征主要分析区段站各项设备的相互位置及相互联系;分析各项设备的运用及作业情况;分析到发场内线路固定使用的原那么及作业特点。
通过分析,使我们对该车站布置图有一个比拟全面了解。
2.作业进路分析作业进路分析包括作业进路交叉分析和平行作业数的分析。
根据区段站各项设备的设置位置及设备的运用,分析一定条件下车站咽喉区所产生的主要进路交叉的内容及疏解措施。
根据车站咽喉结构分析一定条件下车站咽喉区能够保证的最大平行作业数。
通过分析,使我们更加全面、深入的掌握该车站的布置及作业特点。
3.优缺点及适用条件分析根据区段站布置特征及作业进路的分析,进一步确定该布置图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为决策提供依据。
常见的区段站布置图有横列式、纵列式和客货纵列式。
一、单线横列式区段站布置图㈠布置特征图6-7为单线横列式区段站布置详图,其根本布置特征是上、下行共用一个到发场,且到发场和调车场平行布置在正线一侧。
由图6-7可以看出,该车站两端各衔接一个方向。
各项设备布置比拟合理,站房位于城镇〔城市〕一侧,便于旅客出行;到发场和调车场位于站房对侧,形成横列布置;机务段位于第三象限,使与机车出入段有关的进路交叉减少;货场位于第一象限,便于货物搬运;车辆段位于第三象限,方便扣修车的取送。
单线铁路区段站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单线铁路区段站的基本概念、运行原理及功能。
2. 学生能够了解我国单线铁路区段站的发展历程及其在铁路运输中的作用。
3. 学生能够掌握单线铁路区段站的主要技术参数和运营管理要求。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单线铁路区段站在实际运行中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2.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设计并优化单线铁路区段站的运行图,提高运输效率。
3. 学生能够运用图表、文字等形式,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对单线铁路区段站的认识和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铁路交通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激发他们为我国铁路事业做出贡献的意愿。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学会在团队中沟通、协作,共同解决问题。
3. 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学习态度,提高他们对铁路运输行业的认识,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铁路运输专业的基础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单线铁路区段站的基本知识,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铁路基础知识,但对单线铁路区段站的了解较为有限,需要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提升他们的专业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实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单线铁路区段站概述- 单线铁路区段站的定义与功能- 我国单线铁路区段站的发展历程2. 单线铁路区段站运行原理- 线路布局与设施配置- 列车运行与调度3. 单线铁路区段站技术参数与运营管理- 主要技术参数及其含义- 运营管理要求与制度4. 单线铁路区段站运行图设计- 运行图的基本概念与构成- 运行图设计原则与方法5. 单线铁路区段站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案- 常见问题及其原因- 解决方案与优化措施6. 单线铁路区段站案例分析- 典型案例分析- 小组讨论与总结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1周:单线铁路区段站概述第2周:单线铁路区段站运行原理第3周:单线铁路区段站技术参数与运营管理第4周:单线铁路区段站运行图设计第5周:单线铁路区段站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案第6周:单线铁路区段站案例分析教学内容与教材关联性:本教学内容依据铁路运输专业教材中关于单线铁路区段站的相关章节进行组织,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区段站的主要作业一、引言区段站是城市铁路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作为连接不同区间的节点,起到了枢纽的作用。
本文将对区段站的主要作业进行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地探讨。
二、区段站的定义区段站是指城市铁路系统中用于车辆调度、列车转向和调车等作用的特定位置。
它通常位于两个区间之间,方便列车的转换和分配。
2.1 区段站的位置选择选择区段站的位置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 区段站与周边区间的距离 - 区段站周边地形和地貌条件 - 区段站与其他车站的联络和衔接情况2.2 区段站的功能与作用区段站具有以下主要功能与作用: - 车辆的临时调配 - 列车的调度和衔接 - 调车作业和列车的转向三、区段站的主要作业区段站的主要作业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3.1 列车的调度和衔接作业区段站作为车辆的转换点,需要进行列车的调度和衔接。
具体的作业包括: - 列车时刻表的制定和调整 - 列车间的衔接和换乘的组织 - 列车的到发准点控制3.2 车辆的调度和分配作业区段站作为车辆的调度中心,需要进行车辆的调度和分配工作。
具体的作业包括:- 车辆的临时调配和分配 - 车辆的检修和维护计划的制定 - 车辆的清洗和保养安排3.3 调车作业和列车的转向作业区段站作为列车转换的关键环节,需要进行调车作业和列车的转向工作。
具体的作业包括: - 列车的分解与组合 - 列车的转向与编组 - 列车的逆发送3.4设备设施的维护和保养作业区段站还需要对设备设施进行维护和保养,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具体的作业包括:- 设备设施的巡视和检修 - 设备设施的故障排除与修复 - 设备设施的更新和改造计划四、区段站的挑战与发展趋势随着城市铁路的不断发展,区段站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需求。
未来的发展趋势包括: - 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提升作业效率 - 调度系统的优化,提高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 设备设施的智能化升级,提升维护保养的效果 - 环境友好型的设计理念,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五、总结区段站作为城市铁路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承担着列车调度、车辆调配和列车转向等重要作业。
第三篇区段站第一章概述第一节区段站分布及分类一、区段站的分布区段站的主要任务是为邻接的铁路区段供应及整备机车或更换机车乘务组,并为无改编中转货物列车办理规定的技术作业。
此外,还办理一定数量的列车解编作业及客、货运业务。
在设备条件具备时,还进行机车、车辆的检修业务。
区段站在铁路网上的分布主要决定于下列因素。
(1)牵引区段的长度铁路网上牵引区段的长度根据牵引种类(蒸汽、内燃或电力)、机车交路及乘务组的连续工作时间确定。
内燃、电力机车牵引应采用长交路。
货运机车交路宜从一个编组站到下一个编组站;客运机车交路宜从一个较大的客运站到下一个较大的客运站。
交路长度,货运机车内燃牵引时宜为350 km左右,电力牵引宜为550 km左右;客运机车内燃牵引时宜为500 km左右,电力牵引时宜为700 km左右。
为便于运营部门管理,机车交路不应受局界、省界的限制,但不宜超过2个乘务区段。
(2)路网上技术作业的要求根据路网规划所确定的区段站在路网中的位置和作用、与相邻编组站或区段站的分工及合理的车流组织等因素确定。
一般应把区段站设在有一定数量车流集散的地点。
在几条铁路的交叉或汇合处,若需办理各方向的交换车流,则应设置枢纽区段站。
(3)地区及城镇发展规划区段站应尽可能设在具有一定政治、经济意义及客货运量较大的城镇。
这样,既可满足地区及城镇生产建设的需要,又便于解决铁路职工及其家属的生活供应、医疗、教育及文化生活等困难。
在我国蒸汽牵引的干线上,一般相邻区段站的距离较短。
实现铁路牵引动力现代化后,由于电力机车及内燃机车的整备作业较简单,可以走行很长的距离而不需要整备,乘务组和机车统一组织,集中使用,实行长交路轮乘制,且运行速度快,故牵引区段的长度就要延长。
既有干线实行长交路后,有的区段站在干线上已不再是无改编中转货物列车牵引交路,但仍需为区段摘挂列车更换机车,或担当衔接支线及地区小运转列车交路。
在分布区段站时,亦应适当考虑我国铁路运营的特点及车流集散的规律。
第三篇区段站一.定义:为货物列车本务机车牵引交路和办理区段、摘挂列车解编作业而设置的车站称为区段站二.区段站分类:1、按作业性质及作业量:无解编作业区段站(只办理无改编中转列车有关作业,没有列车改编任务,或仅担任摘挂列车的整编作业)有解编作业区段站(除办理无改编中转列车有关作业外,还担任区段、摘挂列车和少量直通、直达列车的解编作业)2、按布置图(书上有图,不需要背图,能识记即可)横列式区段站;纵列式区段站;客货纵列式区段站;一级三场式区段站三.区段站在路网上的分布1.牵引区段长度的影响因素⑴牵引种类⑵乘务制度⑶机车交路⑷机车走行速度⑸合理连续工作时间:8-10小时L交路=T·V旅=(工作时间-自外段停时)×上或下行单向较低V旅2、路网上技术作业的要求⑴路网干线交会处⑵有一定车流集散的地点3、地区及城镇发展规划四、区段站作业:1.内容为邻接地铁路区段供应及整备机车或更换机车乘务组;为无改编中转货物列车办理规定的技术作业;办理一定数量的列车解编作业及客、货运业务;在设备条件具备时,还进行机车、车辆的检修业务。
2.特点小而全:小-作业量、设备规模全-作业内容、设备种类承上启下:中间站的发展,编组站的雏形与中间站的区别:设有机务段、有编解作业与编组站的区别:通过车流大、解编车流小五区段站布置图A 区段站主要设备的相互位置及相互关系一、列车及机车车辆在站内的作业流程→二.区段站主要设备的配置方案 机务设备的配置(1)配置方案B.进路交叉分类:据车站作业类别不同,一般分行车、调车和机车作业三类。
有以下交叉点(1)行车与行车; (2)行车与调车; (3)行车与机车; (4)调车与调车; (5)调车与机车;(6)机车与机车。
(按交叉性质依次降低)行车交叉中,旅客列车交叉最严重,其次旅客与货物列车交叉,货物与货物列车交叉又次之;到达进路间交叉较严重,到发进路交叉次之,出发进路间交叉又次之C.区段站基本布置图的分析 1.横列式区段站布置图1)单线铁路横列式区段站布置图1、通过旅客列车2、无改编中转货物列车3、到达解体货物列车4、自编始发货物列车5、本站货物作业车6、扣修的车辆1、旅客列车到发线2、货物列车到发场3、调车场4、机务段5、货场及工业企业专用线6、站修所(或车辆段)①站房同侧(I 、II )机车出入库切割正线,影响居民区环境,机务段发展受限,一端咽喉布置复杂,另一端机车走行距离长。
区段站区段站是指解体与编组区段和沿零摘挂列车的车站,它是根据机车牵引区段的长度及路网的布局和规划而设置的。
1、区段站的设置(1)机车牵引区段的长度。
这是确定区段站设置地点的主要依据。
机车牵引区段的长度与机车的种类及其运用方式、行车速度及机车乘务组的连续工作时间等密切相关。
(2)铁路网规划。
根据铁路网规划所确定的该区段站在路网中的位置和作用、线路引入方向的数目、与相邻区段站(或编组站)的分工及合理组织车流等因素来确定区段站的规模及位置。
(3)地区及城镇发展规划。
区段站的位置应与城镇规划相配合,并应尽量靠近城镇。
这样既可以为居民的旅行和托运货物提供便利条件,又有利于解决铁路职工在生活供应、医疗、教育及文化生活等方面的问题。
区段站的主要任务是改编区段到发的车流,为邻接的铁路区段供应机车,或更换货运机车及乘务员,为无改编中转列车办理规定的技术作业,办理一定数量的列车编解作业和客货运业务。
2、区段站的作业和设备1.区段站的作业根据所担负的任务,区段站主要办理的作业有以下几种:(1)客运业务。
与中间站办理的客运业务基本相同,只是数量较大。
(2)货运业务。
与中间站办理的货运业务大致一样,但作业量要大。
(3)运转作业。
与旅客列车有关的运转作业主要有通过旅客列车的接发作业,有的车站还办理局管内或市郊旅客列车的始发、终到作业及个别车辆的甩挂作业;与货物列车有关的运转作业主要有无改编中转列车①的接发和有关作业;对区段列车和沿零摘挂列车要进行解体和编组作业;同时,还办理向货物线、工业企业线取送作业车等业务。
某些区段站还承担少量的始发直达列车的编组任务。
(4)机车业务。
机车业务主要是指换挂机车和乘务组,对机车进行整备、修理和检查等。
(5)车辆业务。
车辆业务主要是指办理列车的技术检查和车辆的检修任务;在少数设有车辆段的区段站上,还办理车辆的段修业务。
①所有到达区段站的货物列车,按其在该站所进行的作业性质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到达本站不解体,只进行技术检查和机车换挂等作业,然后继续运行的列车,叫作无改编中转列车;另一类是到达本站后要被解体的列车,叫作改编列车(解体列车)。
课程设计任务书一、已知资料1.单线铁路区段站D在铁路上的位置城市2.该站站坪长度:2100米3.各衔接方向限制坡度:A、B、C三方向均为6‰。
其到发线有效长为850米。
4.机车类型:货运机车:“东风4”内燃机车;客运机车:“北京”内燃机车5.机车交路:本站为货运机车基本段,三方向均采用肩回交路。
货运机车都入段,客运机车不入段。
6.行车联络方法:半自动闭塞。
7.道岔操纵方法:大站继电集中。
8.该站平均每昼夜行车量(列数)见下表。
9.本站作业车:货场、机务段各取(送)两次;调车机车每昼夜入段两次二、设计要求1.分析已知资料,确定车站原则性配置图;2.确定车站各项设备的相互位置及数量;3.设计车站布置详图。
并绘制比例尺平面图(1∶2000);4.用分析计算法计算车站通过能力;5.编写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课程设计的目的要求1.目的1)进一步巩固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2)初步掌握区段站设计的主要环节;并进行坐标计算、查表、绘图等基本技能的训练;3)培养独立思考及独立工作能力。
2.要求课程设计必须按时完成,并提交下列文件:1)车站平面详图;2)车站比例尺平面图(1:2000);3)设计说明书。
二、设计方法1.分析原始资料原始资料是进行课程设计的根据。
同学们在接到任务书后,首先应对任务书所给的已知资料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以便了解各项资料的用途及设计中所要解决的问题。
2.选择车站配置图车站配置图的选择是设计中最重要的工作,车站配置图的合理与否,对车站作业和工程投资影响很大。
一般应根据任务书给定的原始资料,提出几个可能方案,进行详细的技术经济比较,从中选出最优方案。
由于时间关系在本课程设计中不可能进行详细比较。
因此可以根据原始资料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加以确定。
1)车站类型的确定根据任务书中所给的客货运量、线路的有效长度及地形条件等因素来确定所采用的车站配置图类型。
但选用的车站配置图,在长度上应与任务书中所规定的站坪长度相适应,一般不小于下表中的数值。
铁路区段站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铁路区段站的基本概念、功能及其在铁路运输系统中的重要性。
2. 学生能够了解铁路区段站的布局、设施及其运行原理。
3. 学生能够理解铁路区段站在提高运输效率、保障运输安全方面的作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铁路区段站的实际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2. 学生能够设计简单的铁路区段站布局方案,提高空间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3.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提高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铁路区段站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增强对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自豪感。
2. 学生能够关注铁路运输行业的发展,培养对交通运输领域的兴趣。
3. 学生能够树立安全意识,认识到铁路区段站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中的重要作用。
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铁路区段站的相关知识,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激发学生对铁路运输行业的兴趣,提高其情感态度价值观。
课程性质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教学要求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将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铁路区段站基本概念:介绍铁路区段站定义、分类及其在铁路运输系统中的作用。
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二节“铁路区段站概述”2. 铁路区段站布局与设施:讲解铁路区段站的布局原则、主要设施及其功能。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一节“铁路区段站布局与设施”3. 铁路区段站运行原理:分析铁路区段站在列车运行、调度、换乘等方面的运行原理。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二节“铁路区段站运行原理”4. 铁路区段站在运输效率与安全中的作用:探讨铁路区段站在提高运输效率、保障运输安全方面的措施。
教材章节:第三章第一节“铁路区段站在运输效率与安全中的作用”5. 铁路区段站案例分析:分析典型铁路区段站的实际运行情况,提出优化措施。
枢纽区段站课程设计说明书目录第一章第一章 绪论绪论................................................................................................................................. ................................................................................................................................ 11 1. 车站的性质、设备及其主要任务车站的性质、设备及其主要任务 ................................................................................... .................................................................................. 11 2. 车站作业流程分析车站作业流程分析 ........................................................................................................... .......................................................................................................... 11 3. 车站作业及设备车站作业及设备............................................................................................................... .............................................................................................................. 33 车站作业车站作业........................................................................................................................... .......................................................................................................................... 33 车站设备车站设备........................................................................................................................... .......................................................................................................................... 33 第二章第二章 车站基本情况确定车站基本情况确定............................................................................................................. ............................................................................................................ 33 1、站型选择、站型选择............................................................................................................................. ............................................................................................................................ 33 2、第三方向的引入、第三方向的引入................................................................................................................. ................................................................................................................ 44 3、编制D 站车流图和列流表站车流图和列流表 ................................................................................................ ............................................................................................... 55 第三章第三章 区段站设备配置及数量计算区段站设备配置及数量计算........................................................................................... .......................................................................................... 66 1 客运设备配置客运设备配置 ....................................................................................................................... ...................................................................................................................... 66 2 货运设备配置货运设备配置 ....................................................................................................................... ...................................................................................................................... 77 3 机务设备配置机务设备配置 ...................................................................................................................... ...................................................................................................................... 77 4. 车辆设备车辆设备 ........................................................................................................................... .......................................................................................................................... 77 5. 运转设备运转设备 ........................................................................................................................... .......................................................................................................................... 88 第四章第四章 区段站线路配置及计算区段站线路配置及计算................................................................................................. ................................................................................................ 112 1 线间距线间距 ................................................................................................................................. ................................................................................................................................ 112 2道岔、渡线的布置道岔、渡线的布置.............................................................................................................. ............................................................................................................. 113 3线路有效长的计算线路有效长的计算.............................................................................................................. ............................................................................................................. 114 第五章第五章 通过能力计算通过能力计算................................................................................................................... .................................................................................................................. 115 1到发线使用方案到发线使用方案.................................................................................................................. ................................................................................................................. 115 2道岔分组方案及咽喉区道岔组占用时间道岔分组方案及咽喉区道岔组占用时间.......................................................................... ......................................................................... 115 3咽喉通过能力计算咽喉通过能力计算.............................................................................................................. ............................................................................................................. 220 4到发线通过能力计算到发线通过能力计算.......................................................................................................... ......................................................................................................... 221 5车站最终通过能力车站最终通过能力.............................................................................................................. ............................................................................................................. 223 第六章第六章 自我评价自我评价 ........................................................................................................................... .. (224)第一章 绪论1. 车站概述根据区段站在路网中的位置示意图可知,根据区段站在路网中的位置示意图可知,该站为衔接三个方向的有改编作业该站为衔接三个方向的有改编作业的区段站。
区段站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车站类型和衔接方向1、双线区段站车站为双线区段站,衔接甲、乙两个方向2、单线枢纽区段站车站为单线枢纽区段站,衔接甲、乙、丙三个方向二、设备技术条件1. 铁路等级:Ⅱ2. 信集闭设备:色灯信号机,大站电气集中,双线:自动闭塞;单线:半自动闭塞3. 机务设备:本站为基本机务段,内燃机车牵引,肩迴机车交路,本站客机不入段,机车交路如下:(2货机客机4.车辆设备:本站设站修所和车辆段5.货运业务设备:本站设有一货场,日取送车2次6.两台调机每昼夜各整备交接班2次7.区间:限坡6‰,曲线半径符合规程要求8.到发线有效长850m9.本站主要牵出线端设简易驼峰10.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无特殊要求三、列流资料注:表中数字为:旅列/直通、区段(摘挂)四、设计任务每位同学独立完成一个车站(单线、双线)的设计与计算,要求交出设计文件为:1、车站非比例尺详图1张2、车站1:1000比例尺图1张3、设计说明书一份(包含车站通过能力的计算)五、设计步骤1、分析已知资料,绘制列流图,确定站型及主要设备位置。
2、计算确定到发线,调车线,牵出线,机车线,机车出入段线和中间站台等各项设备的数量及位置。
3、设计车站咽喉,绘出车站非比例尺详图。
4、坐标计算,并推算各到发线和调车线有效长。
5、绘制1:1000车站比例尺详图。
6、计算车站通过能力(到发线、咽喉及车站最终通过能力)7、编制设计说明书(要求简明扼要)六、说明及附录1、站台尺寸一次上下车最大旅客数为600人图上标出横越线路设备(平过道和地道)2、车站马路宽10-15 m3、图标内容4、图中设计线条规格及其他设备表示方法见教材附录“站场平面图图例”。
5、车站方位标6、本站到发线及咽喉作业时间标准参考教材中的例子7、给资料自行确定8、咽喉设计参考教材中相关的图例。
区段站的设备
区段站在铁路网上的分布主要取决于牵引区段的长度、铁路网上技术作业的要求、地区及城镇发展规划,多设在中等城市和铁路网上牵引区段(机车交路)的起点或终点。
其主要任务是为邻接的铁路区段供应及整备机车,因此在区段上设有机务段(基本段或折返段),这是区别区段站和中间站的明显标志。
同时,区段站还为无改编中转货物列车办理规定的技术作业,此外还办理一定数量的列车解编作业及客运、货运业务。
尽管区段站的作业量和设备规模都较小,但是作业内容和设备种类是比较齐全的。
1.客运业务设备
客运业务设备主要有旅客站房、站台、雨棚及跨越线路设备等。
2.货运业务设备、货场及其有关的设备
货运业务设备、货场及其有关的设备主要有装卸线、存车线、货物站台、仓库、雨棚、堆放场及装卸机械等。
3.运转设备
供旅客列车使用的运转设备有旅客列车到发线,必要时设客车车底停留线。
供货物列车使用的运转设备有货物列车到发线、牵出线(有时设小能力驼峰)、机车走行线及机待线等。
4.机务设备
机务设备包括机务段设备或机务折返段设备。
在机务段所在的区段站上采用循环运转制时,在到发场或其附近设有机车整备设备。
在采用长交路轮乘制时可设置机车运用段或换乘点。
5.车辆设备
车辆设备主要包括列车检修所和站修所等。
在大的区段站上还设有车辆段。
6.其他设备
其他设备主要包括信号设备、通信设备、给水设备、排水设备、电力设备、照明设备、技术办公房屋及与城镇道路交叉处的平(立)交设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