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AdHoc网络时延估算模型
- 格式:pdf
- 大小:206.77 KB
- 文档页数:3
Ad hoc网络中一种带预测的路由算法
吴正宇
【期刊名称】《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年(卷),期】2010(046)021
【摘要】在自组网中,由于网络节点的移动性及拓扑结构的易变性,设计稳定的路由成为最受关注的问题.根据可靠性为多路径路由选择更多的可靠路径,以满足自组网中多路径传输在路径的数量和质量方面的需求,是多路径路由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为此,基于GRID模型和预测模型提出了一种带预测的稳定不相交备用路由算法,其利用有效限制路由查询包的泛洪区域,并结合预测策略和节点不相交路径算法来选择一条最稳定的不相交备用路由,从而进一步提高该路由算法的性能.模拟结果显示,与其他3个多路径路由相比较,该算法是一个有效的自组网路由算法.
【总页数】4页(P90-93)
【作者】吴正宇
【作者单位】北京林业大学,信息学院,北京,10008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93
【相关文献】
1.Ad hoc网络中一种基于稳定的网格多路径路由算法 [J], 王捷民;吴正宇;宋瀚涛;丁刚毅
2.基于IEEE 802.11的Ad Hoc网络中一种节能路由改进算法 [J], 黄景博;洪佩琳;
卢汉成;张幸
3.Ad Hoc网络中一种基于灰色关联算法的路由协议 [J], 何普胜
4.移动Ad Hoc网络中一种基于多路径路由协议的QoS保障算法 [J], 姜海龙
5.ad hoc网络中一种基于信任模型的机会路由算法 [J], 王博;陈训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认知 Ad-Hoc 网络中一种基于稳定性和时延的路由协议朱江;郭兵;段昂【期刊名称】《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6(028)004【摘要】未来的认知 Ad-Hoc 网络中,授权用户的活动将对认知用户之间的多跳路由的稳定性造成很大影响,为了保证认知用户之间路由的稳定性并降低路由的端到端时延,提出了一种基于稳定性和时延的路由协议。
该协议引入稳定性因子,只有满足了稳定性约束条件的路由才可以作为候选路由,然后将传输时延作为度量对候选路由进行筛选。
通过一个简单拓扑模型验证了该路由选择策略的优越性;并针对认知无线 Ad-Hoc 网络的网络环境,分析了其时延和稳定性的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传统 AODV(Ad hoc on-demand distance vector routing)路由协议,实现了提出的综合信道和路径选择策略。
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路由协议无论在不同的源、目的节点距离,还是在不同的授权用户活跃程度下都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端到端时延表现。
【总页数】8页(P443-450)【作者】朱江;郭兵;段昂【作者单位】重庆邮电大学移动通信技术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 400065;重庆邮电大学移动通信技术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 400065;重庆邮电大学移动通信技术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 40006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929.5【相关文献】1.认知无线Ad Hoc网络中一种基于选择区域的多跳路由协议 [J], 高静;刘旸;尹长川2.认知Ad-Hoc网络中一种实时信道分配路由协议 [J], 朱江;郭兵;段昂3.容延网络中一种改进的概率路由协议 [J], 刘文锋4.一种基于好友簇的社交网络中的时延容忍路由协议 [J], 李陟;张宏;刘凤玉5.Ad-Hoc网络中一种改进多径路由协议 [J], 石永生;高照恒;华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一种面向MAC的Ad Hoc网络时延模型分析
付锐兵;石中华
【期刊名称】《电子科技》
【年(卷),期】2007(000)011
【摘要】在Ad Hoc网络中,时延主要是介质接入冲突造成的.为了更好地分析Ad Hoc网络,提出了一种面向MAC的Ad Hoc时延(MAC-Orient Detay Model)模型.该模型通过深入研究Ad Hoc网络的MAC接入机制,得出MAC时延主要包括传输时延和冲突退避等待时延.传输时廷是介质接入时数据传输的时间,是必需的;而退避等待是接入冲突产生的,由冲突退避机制决定.由Ad Hoc采用的CSMA/CA的二进制退避算法,得到了MAC时延.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简单有效.基于该模型,分析了如何减小时延等,为解决负载均衡等问题指明了方向.
【总页数】4页(P43-45,54)
【作者】付锐兵;石中华
【作者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ISN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71;西安电子科技大学,ISN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7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915
【相关文献】
1.定向天线Ad Hoc网络中的一种MAC层广播机制 [J], 李默;黄胜波;赵亮
2.Ad Hoc网络中一种新的双信道MAC协议及其性能分析 [J], 顾燕;沈连丰;邱晓
华
3.一种面向实时业务的Ad Hoc网络MAC协议 [J], 韦蓉;宇天航;武穆清
4.一种AdHoc网络MAC协议接入阈值的研究 [J], 郑文庆;金虎;郭建蓬;冯辉
5.e-MAC:一种面向Ad Hoc网络的高吞吐量MAC协议 [J], 张克旺;潘煜;张琼;张德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关于Ad-Hoc网络MAC协议性能分析的研究摘要:本文提出了ieee802.11无线局域网一种新的“常数竞争窗口/dcf”(dcf/w)mac协议。
首先提出了一个数学模型来分析dcf/ccw的吞吐量和访问时延情况。
分析表明,dcf/ccw的性能在不同的网络规模下存在很大的区别。
通过进一步分析研究说明,我们可以很容易获得一个已经给定的网络规模所对应的“最优常数竞争窗口”(optimal w),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系统的吞吐量。
所提供的优化机制“最优常数竞争窗口”(optimal-dcf/w)正是基于这方面的知识选择不同的网络规模对应的最优常数竞争窗口。
仿真结果表明,与ieee802.11 dcf相比,optimal-dcf/w在吞吐量和接入时延有了明显的改善。
关键词:常数竞争窗口adhoc1 介绍在广受欢迎的广泛应用wlans ieee802.11标准[1]的基础上,主要的mac技术称之为分布式协调功能(dcf)。
dcf是基于多重存取载波监听和避碰(csma / ca)方案和开槽的二进制指数后退(beb)规则。
自从ieee802.11协议问世以来,许多文献分析了dcf的性能。
他们共同的结论是,虽然dcf简单且易实现的理想方案,但其性能并非最优,因为它需要多次尝试找到大致最好的竞争窗口,且每当传输成功后其最优竞争窗口将被还原到phy层最小竞争窗口。
本文介绍的dcf方案是在假定站点在一个给定的时间里不知道任何网络状态情况下进行的。
然而,之前的一些文献表明一些网络动态信息可以通过监测频道获取。
其中的一些文献已经开始使用这些信息来优化wlans ieee802.11的性能。
参考文献[2]根据收到的网络竞争节点数量来选择竞争窗口。
参考[3]给出一个复杂的自适应机制即通过给定的节点拥挤度来选择合适的竞争窗口的大小。
参考[4]基于传输率提供了一个最佳常数窗口监测最佳传输概率。
在本文中,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mac协议即dcf/常数竞争窗(dcf/ccw)协议在ieee802.11的无线局域网实施。
基于链路时间预测的移动Ad Hoc网路由胡君;叶俊杰【摘要】移动Ad Hoc网络是一种自组织、无基础设施的网络.而节点的自由移动促使链路频繁的断裂.为此,提出基于链路连通时间预测路由LDPR(Link Duration-Prediction-based Routing).LDPR路由先通过节点运动信息,预测链路的连通时间.然后,再依据链路的连通时间计算路由生成时间,并选择两条路由生成时间长的路由协同传输数据,一条路由作为主路由,另一条路由作为备用路由.通过双路由机制,提高数据包的传输效率.实验数据表明,相比于传统的按需距离矢量AODV(Ad Hoc On-demand Distance Vector)路由,LDPR路由在吞吐量和端到端传输时延方面的性能得到有效改善.【期刊名称】《传感技术学报》【年(卷),期】2019(032)006【总页数】5页(P945-949)【关键词】移动AdHoc网络;路由;链路生成时间;双路由【作者】胡君;叶俊杰【作者单位】湖南科技职业学院软件学院,长沙410004;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湖南湘潭411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T393移动Ad Hoc网络MANETs(Mobile Ad Hoc Networks)是由移动节点组成的无中心无线网络[1]。
MANETs未采用任何固定的基础设施,属于自治系统、能够自行组网,已应用于抗险救灾、科学考察等领域。
MANETs内的节点既可充当主机,又具有路由功能。
然而,节点的自由移动导致网络拓扑呈动态变化。
这就使得节点间的通信链路不稳定。
为此,研究人员对MANETs路由协议进行了大量研究。
现有的MANETs路由可分两大类:①反应式按需路由;②先应式表驱路由。
而按需距离矢量AODV(Ad Hoc On-demand Distance Vector)[2]就典型的反应式按需路由。
然而,若链路断裂或发现更短的路径时可能会发生路由重建,而依照AODV的路由策略,重建路由的成本过高[3]。
一种基于地理位置预测的Ad Hoc网络路由算法Ad Hoc网络是一种异构、自组织的无线网络,其设备具有高度的移动性和动态性,因此在Ad Hoc网络中进行路由是十分复杂的。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业界提出了多种路由算法,其中基于地理位置的路由算法被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地理位置预测的Ad Hoc网络路由算法。
基于地理位置的路由算法是根据设备的地理位置信息来选择转发路径的路由算法,其优势在于可以减少广播和洪泛,提高网络效率。
但是,在实际的Ad Hoc网络中,设备的位置信息通常是不断变化的,如何精确地预测未来位置信息,是基于地理位置的路由算法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基于地理位置预测的Ad Hoc网络路由算法中,每个设备都维护一个预测器,用于预测未来的位置信息。
预测器采用模型预测控制(MPC)方法,将历史位置信息作为输入,输出预测值。
MPC方法可以根据已知的历史数据来优化预测模型,提高预测精度。
当设备需要转发数据时,它会向周围的设备发送路由请求消息,消息中包含当前设备的位置信息和目标设备的位置信息。
接收到路由请求消息的设备会利用自己的预测器,对目标设备未来的位置做出预测,并根据预测结果来选择下一个跳转的设备。
如此反复,数据包就可以顺利传输到目标设备处。
基于地理位置预测的Ad Hoc网络路由算法具有以下优点。
首先,它可以减少广播和洪泛,提高网络效率。
其次,它可以根据未来位置信息来选择最优的转发路径,从而降低网络时延和能量消耗。
再次,它可以根据预测结果及时调整路由路径,适应设备的位置变化。
最后,它可以根据历史数据来优化预测模型,提高预测精度。
当然,基于地理位置预测的Ad Hoc网络路由算法也有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预测器需要花费一定的计算资源和存储资源,会增加设备的负担。
其次,预测器的预测精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设备的移动速度、信道质量等,预测模型需要不断优化才能提高预测精度。
总之,基于地理位置预测的Ad Hoc网络路由算法在解决Ad Hoc网络路由问题中拥有重要的意义。
全国第三届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题 目 Ad Hoc 网络问题的数学模型摘 要:本文主要利用计算几何与图论的有关知识,分析和解决了Ad Hoc 网络区域覆盖、信道分配、节点划分等问题,并应用仿真手段对各种条件下网络的连通性进行了研究。
对前四个问题给出了求解的过程和结果,针对第五问,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想。
问题一考虑到区域的对称性,将圆分别按照正三角形、正方形的排列方式去覆盖给定区域,覆盖方案为:当相交面积不小于圆面积的5%时,应采用正三角形排列,所需圆的个数是45,当相交面积不小于圆面积的18%时,应采用正方形排列,所需圆的个数是61。
将信道分配问题转化为图的点着色问题,得出的结果为正三角形排列时分配3个信道,正方形排列时分配2个信道。
通过对网络邻接矩阵D 的研究,提出了网络连通的一个充要条件:11N i i D -=∑中的任意元素非零。
最后通过仿真研究了网络的抗毁性。
问题二中首先证明了:在半径和一定时,用大圆比用小圆覆盖的面积大。
因此在第一问的结果上对内、外边界上的圆进行局部调整,调整后半径和为4346。
问题三采用了改进的LBG 算法对节点聚类,并定义了一个指标用于判断LBG 算法执行的效果,选择较优的结果进行局部搜索,得到圆的数量为48,其半径和为4247。
在判断连通性时,将每个圆看成一个节点建立邻接矩阵,然后根据问题一指出的充要条件进行判断,由此推出了一个更为直观的网络连通的充要条件。
最后还提出了一种基于节点度数的划分方法。
问题四首先通过仿真研究了节点随机运动下网络连通性。
另外我们定义了网络的连通强度,深入讨论了节点随机运动条件下网络连通性的变化。
问题五对通信过程中节点能量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建立了以节点退出网络所用的时间最大为目标的规划模型。
参赛队号 90008010目录一、问题重述 (4)一、问题重述 (4)二、问题分析 (4)三、基本假设 (5)四、符号说明 (6)五、问题求解 (6)5.1 问题一的求解 (6)5.1.1 区域的覆盖问题 (6)5.1.2 着色问题 (10)5.1.3 抗毁性讨论 (11)5.2、问题二的求解 (12)5.3、问题三的求解 (15)5.3.1 基于胞腔划分的分簇方式 (15)5.3.2 抗毁性讨论 (18)5.3.3 分簇方法二:基于权值的划分方法 (19)5.4、问题四的求解 (20)5.4.1 节点移动过程的仿真 (20)5.4.2 连通强度 (20)5.5、问题五的讨论 (22)六、模型评价 (25)七、参考文献 (25)一、问题重述问题一:用若干个半径为100的圆完全覆盖一个边长1000的正方形区域,在相邻两个圆的公共面积分别不小于一个圆面积的5%和18%情况下,求圆的最小个数和信道分配方案;并讨论网络的抗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