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鸿业宏观经济学课件第16章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 格式:ppt
- 大小:622.00 KB
- 文档页数:58
第十六章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1、略2、解答:自动稳定器是指财政制度本身所具有的减轻各种干扰对GDP 冲击的内在机制。
自动稳定器的内容包括政府所得税制度、政府转移支付制度、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等。
在混合经济中投资变动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变动比纯粹私人经济变动要小,原因是当总需求由于意愿投资而增加时,会导致国民收入和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但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小于国民收入的增加,因为在国民收入增加时,税收也在增加,增加的数量等于边际税率乘以国民收入,结果混合消费中的支出增加额要比纯粹私人经济中的小,从而通过乘数作用使累积增加也小一点。
同样总需求下降时,混合经济中收入下降也比纯粹私人部门经济中要小一些。
这说明税收制度是一种对国民收入波动的稳定器。
混合经济中支出乘数值与私人纯粹经济中支出乘数值的差额决定了税收制度的自动稳定程度,其差额愈大,只动稳定作用愈大,这是因为,在边际消费倾向一定的条件下,混合经济中支出乘数越小,说明边际税率越高,从而自动稳定量愈大。
这一点可以从混合经济中支出乘数公式11(1)b t --中指出。
当边际税率愈大时,该乘数愈小,从而边际税率的变动的稳定经济作用愈小。
举例来说,假设边际消费倾向为0.8,当税率为0.1时,则增加1美元投资会使总需求增加3.57美元()11 3.5710.810.1⎡⎤⨯=⎢⎥--⎣⎦,若税率增至为0.25时 ,则增加1美元投资会使总需求增加 2.5美元()112.510.810.25⎡⎤⨯=⎢⎥--⎣⎦,可见,税率越高,自发投资冲击带来的总需求波动愈小,说明自动稳定作用愈大。
3、解答:西方经济学者认为,为确保经济稳定,政府要审时度势,根据对经济形势的判断,逆对经济方向行事,主动采取一些措施稳定总需求水平。
在经济萧条时,政府要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降低税率,增加政府转移支付、扩大政府支出,以刺激总需求,降低失业率;在经济过热时,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提高利率、减少政府转移支付,降低政府支出,以此抑制总需求的增加,进而遏制通货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