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美术:第4课 蜡染与扎染
- 格式:pptx
- 大小:8.43 MB
- 文档页数:18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美术《第4课蜡染与扎染》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蜡染和扎染的历史渊源、制作原理和基本方法。
2. 能够描述蜡染和扎染的制作过程和方法。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使学生掌握蜡染和扎染的制作过程和方法。
2. 能够运用所学技巧制作简单的蜡染和扎染作品。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2.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掌握蜡染和扎染的制作方法和基本步骤。
2. 理解蜡染和扎染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掌握蜡染和扎染制作方法的要点和难点。
2.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三、学情分析:学生对于手工艺制作具有较高的兴趣,他们喜欢参与实践性的活动。
同时,学生对于传统文化和手工艺品的认识和了解程度有所不同。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提供足够的实践机会,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深入理解蜡染和扎染的制作过程和技巧。
此外,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和兴趣,提供差异化的指导和辅导,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四、教学过程:导入教师: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情趣浓郁能工巧匠》,第4课《蜡染与扎染》。
请问,你们知道蜡染和扎染是什么吗?对这两种工艺你们有什么了解?学生:(思考一会儿)蜡染和扎染应该是一种手工艺制作吧,通过染料和特殊的技法制作出漂亮的花纹。
教师:很好!蜡染和扎染确实是一种手工艺制作,它们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接下来,我会给大家介绍一些蜡染和扎染的知识。
呈现与讨论教师:首先,我将通过图片和视频来展示一些蜡染和扎染的作品,让我们一起欣赏一下。
(教师展示蜡染和扎染的图片和视频)教师:你们看到了吗?这些作品色彩鲜艳,图案精美。
蜡染和扎染是一种将染料添加到织物上的技术,通过特定的方法使染料只渗透到某些部分,创造出独特的花纹和图案。
你们觉得它们有什么特点和区别呢?学生:蜡染和扎染都是手工制作的,但是蜡染是通过涂蜡的方式保护织物上的某些部分不被染料渗透,而扎染是通过绑扎织物的方式限制染料的渗透。
《扎染和蜡染艺术》教案范文人教版九年级美术上册《扎染和蜡染艺术》教案一学习目标:了解扎染和蜡染的基本原理,体会扎染和蜡染特有的艺术魅力,掌握其基本技法并能在生活中灵活应用扎染、蜡染工艺进行简单的艺术创作,以此传达自身的审美意识,发挥艺术创造个性。
在学习中使学生感受传统工艺所特有的艺术魅力从而产生对传统工艺的兴趣、认知。
感受扎染、蜡染之美,陶冶情操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了解扎染和蜡染的制作工艺教学难点:感受中国传统手工艺的艺术魅力,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教学方法:欣赏、讲授、观摩制作过程教学用具:课件、录像教学过程:扎染工艺在大理,扎染制品主要用于服饰和各种家庭装饰用品。
大理的扎染图案多取材于生活中常见的动植物和花卉。
染制的图案形象生动,晕纹自然,蓝地白花,青里带翠,呈现素雅凝重之感。
特别是大理古城,大街小巷摆满了色彩艳丽的各种各样扎染装饰品,以及服装、鞋帽等制品,为风景如画的高原小城平添了几分美丽的色彩。
扎染在中国约有1500年的历史。
西南边陲的少数民族仍保留这一古老的技艺。
现在扎染普遍应用在壁挂、家居用品、以及服饰上面。
其色彩艳丽,古朴、新颖,有一种田园的质朴,回归自然的感觉。
深受国内外友人的欢迎和喜爱。
一、扎染简述扎染又称绞缬,是一种古老的采用结扎染色的工艺,也是我国传统的手工染色技术之一。
扎染在染色前将织物或折叠捆扎或缝绞包绑,然后浸入色浆,在染色过程中由于织物受到轻重、松紧不同的压力,色浆浸渗于织物纹理中的程度也不同,因此可产生深浅虚实、变化多端的色晕。
二、扎染的艺术风格扎染以蓝白二色为主调所构成的宁静平和世界,即用青白二色的对比来营造出古朴的意蕴,且青白二色的结合往往给人以“青花瓷”般的淡雅之感,而平和与宽容更体现在扎染的天空中。
染成的图案纹样神奇多变,色泽鲜艳明快,图案简洁质朴,且有令人惊叹的艺术魅力。
体现了艺术与技术完美结合的整体美,更折射出民族文化的光辉,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较高的艺术价值。
第4课蜡染与扎染-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教案一、课程内容本节课主要介绍蜡染和扎染这两种传统的染色技艺,通过解析其原理和方法,让学生了解到中国古代的染色文化。
同时,通过实际操作蜡染和扎染,让学生亲身体验这两种技艺的魅力和实用性。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中国传统染色技艺的发展历史和特点;•掌握蜡染和扎染的原理及其操作方法;•掌握染料与纺织品之间的相互作用原理。
2.技能目标•能够制作出自己的蜡染和扎染作品;•能够运用染色知识,进行创意设计和手工制作。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蜡染和扎染的原理与方法;•制作一件蜡染或扎染作品。
2.教学难点•掌握染料与纺织品之间的相互作用原理;•制作出优秀的蜡染或扎染作品。
四、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讲解、实践和展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五、教学过程1.引入创设氛围,介绍中国传统的染色技艺,并带领学生欣赏一些蜡染和扎染作品。
2.讲解讲解蜡染和扎染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演示操作过程。
3.操作实践让学生分组进行蜡染和扎染操作实践,并互相交流和展示各自的作品。
4.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和技能,总结经验和教训,发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
六、教师反思本节课通过传统染色技艺的演示和实践操作,生动展示了中国的染色文化,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但在具体操作时,学生对染料的数量和操作步骤等方面存在不够细心的问题,需要引导学生注意操作细节,提高操作精度。
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要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兴趣,提升班级整体水平。
《蜡染与扎染》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初步了解蜡染与扎染的起源、特点和技法,培养学生对民族传统工艺的审美意识和动手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认识并掌握蜡染与扎染的基本材料、工具使用,学会简单的手工制作过程,同时提升观察力和艺术创作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理解蜡染与扎染的工艺原理和操作步骤,掌握基本的手法技巧。
教学难点则在于引导学生感受传统工艺的独特魅力,并尝试自主创新,设计出具有个人特色的作品。
为此,需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准备教学准备包括准备相关教学资料、工具和材料。
教师需准备蜡染与扎染的工艺介绍PPT、实物样品、制作材料包(包括布料、蜡、线等)以及教学示范工具。
同时,教室需布置成美术工作室样式,提供充足的操作空间和安全设施。
学生需自备绘画基础工具,如铅笔、橡皮等。
此外,还需确保教室通风良好,确保师生在操作过程中的安全。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在课程的开始,教师首先会以一段简短的视频或图片展示,展示蜡染与扎染的成品,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这两种传统工艺的魅力。
随后,教师会简要介绍蜡染与扎染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以及它们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二、新课内容展示在导入环节后,教师将详细介绍蜡染与扎染的基本概念、制作工具和材料。
通过PPT或实物展示,让学生了解蜡染中的蜡、染料、布料等材料以及扎染中的线、针、布料等工具的种类和特点。
同时,教师将通过图示、示范等方式,详细介绍蜡染与扎染的工艺流程,使学生对这两种工艺有更为深入的理解。
三、实践操作指导进入实践操作环节,教师首先会详细指导学生进行蜡染的制作。
这包括蜡的涂抹技巧、染料的调配方法等。
在此过程中,教师需注重示范与指导的结合,通过亲自动手示范和讲解,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同时,教师还需关注学生的实际操作过程,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确保学生能够准确掌握制作技巧。
人教版初中美术教案分享第二单元情趣浓郁能工巧匠第四课蜡染与扎染一、课题蜡染与扎染二、课时1课时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蜡染和扎染的艺术特征和方法,尝试体验扎染;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蜡染和扎染作品,并体验扎染的过程,了解蜡染和扎染的艺术特征和方法;3、情感与价值观:提高学习的观察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蜡染和扎染的艺术特征和方法;2、难点:能够正确分辨蜡染和扎染的艺术特征和方法,;四、教学准备老师:多媒体课件,扎染和蜡染实物、几份扎染工具(棉布、绳子、染料、盆)五、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老师展示一件扎染和蜡染的实物。
提问1:同学们,大家看我手里的这两条方巾,有同学知道它们分别是用什么工艺制作的吗?学生讨论+老师小结:扎染、蜡染。
提问2:大家回忆一下,去哪里城市的时候,可以看见这两种印染工艺的物品?学生讨论+老师小结:云南、贵州等。
老师导语:扎染和蜡染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发明创造并传承至今的染色技艺。
让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课程,去了解我们的传统艺术《蜡染与扎染》。
(二)新课教学1、导入,了解扎染--材料和方法老师导语:我们先来看一段扎染的染色过程视频,大家观察一下,扎染的流程和方法有哪些。
新媒体课件播放一段扎染制作过程的视频。
学生讨论+老师小结:★扎染的流程:1、准备物料;2、用橡皮筋进行布料捆扎;3、用燃料进行染色;4、加入固色剂;5、洗涤;6、晾干;7、解绑★扎染的方法:主要取决于“怎么扎”,就是捆扎的方法,捆扎方法不一样,染出来的花纹就不一样。
常见捆扎方法:捆、结、叠、折、缝、夹★扎染的材质:丝、麻、棉2、了解蜡染--图纹和方法老师导语:我们再来看一段蜡染的染色过程视频,大家观察一下,扎染的流程和纹样有哪些。
新媒体课件播放一段蜡染制作过程的视频。
学生讨论+老师小结:★蜡染的流程:1、构思花纹;2、利用蜡不溶于水的特性,用蜡块或者蜡笔,把花纹画在织物上;3、用燃料染色;4、清洗;5、熨烫平整,除去残余的蜡★蜡染的纹样:动物纹、植物纹、几何纹、组合纹...3、扎染和蜡染的特点展示一组扎染和蜡染织物的照片。
人教版九年级美术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蜡染与扎染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依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的“造型·表现”学习领域设计的。
本课通过介绍和探究蜡染和扎染这两种民间艺术形式,使学生了解这两种传统工艺的独特魅力,提高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识。
同时,通过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蜡染和扎染的历史渊源、制作原理和基本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使学生掌握蜡染和扎染的制作过程和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掌握蜡染和扎染的制作方法和基本步骤。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掌握两种制作方法的要点和难点。
四、教学准备教师:PPT课件、实物展示、制作工具等。
学生:绘图用具、制作材料等。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蜡染和扎染的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这些作品有什么特点?它们是如何制作的?”以此导入新课。
2.学习新课:(1)蜡染制作方法及要点介绍:a. 画稿设计:根据个人喜好或创作主题,进行画稿设计。
注意画稿的构图和色彩搭配。
b. 蜡液制备:将蜂蜡与松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加热,制成蜡液。
注意掌握加热时间和温度,确保蜡液的粘稠度适中。
c. 敷蜡:将画有图案的布料平铺在平板上,用刷子将蜡液均匀涂抹在布料上,注意保持图案的清晰度。
d. 染色:将涂有蜡液的布料放入染料中浸泡一定时间后取出,待其自然晾干。
注意选择适当的染料和浸泡时间,以达到理想的染色效果。
e. 去蜡:将晾干的布料放入开水中煮沸,待蜡膜融化后取出晾干,完成作品。
注意控制煮沸时间和水温,避免破坏布料。
(2)扎染制作方法及要点介绍:a. 扎花设计:根据个人喜好或创作主题,进行扎花设计。
注意扎花的形状和纹理的多样性。
b. 扎花制作:将布料按照设计好的图案进行折叠、揉搓、绑扎等处理,形成具有立体感和纹理的扎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