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元古宙-2)-地史演化
- 格式:ppt
- 大小:15.13 MB
- 文档页数:80
地球的历史演化地球的历史演化2011年11月01日从45亿年至38.5亿年期间,为地球形成时期。
地球起源于46亿年以前的原始太阳星云。
经过微星的集聚、碰撞和挤压使其内部变热,以后则是放射性物质的衰变使地球内部进一步升温,约在距今45-40亿年前,当温度上升到铁的熔点时,大量融化的铁向地心沉降,并以热的方式释放重力能,其能量相当于一千多次百万吨级的核爆炸。
大量的热使地球内部广泛融化和发生改变,逐步形成了分层结构,其中心是致密的铁核,熔点低的较轻物质则浮在表面,经冷却形成地壳。
地球的演化历史可以分为四个巨大的发展阶段: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和显生宙。
其中冥古宙(距今4600Ma年—3800Ma年前)和太古宙(距今3800Ma年前—2500Ma年前)与地球演化过程中生命化学进化的关系最为密切。
冥古宙时期,大的天体碰撞事件使得有机分子都无法稳定存在,更谈不上生命的诞生,但是这为以后生命的起源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
冥古宙后期(大约在40亿年前左右),这种碰撞事件开始大幅减少,地球也慢慢冷却下来,有机分子的大量合成也使得生命起源成为可能。
地球上最古老的沉积岩大约有40多亿年的历史,也就是说,地球凝聚几亿年后才形成硬的地壳,生命才有了立足之地。
位于加拿大北部的一组变质岩——Acasta片麻岩是已知最古老的、保存完好的地球表面一部分,放射性年代测定表明Acasta片麻岩有40亿年的历史。
W.H. Peck等通过分析澳大利亚西部的地质断层处的Jack Hills锆石,更是认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岩石大约形成于44亿年前。
冥古宙是最早的一个地质年代,旧称冥古代。
开始时间定义为地球形成时。
冥古宙属于前寒武纪,下一个宙是太古宙。
冥古代(Hadean)是指自地球形成至距今38亿年前这段时期,有些科学家称为地球的天文时期、或地球的前地质时期、或前太古代、或原太古代。
这一时期地球历史包括原始地壳、原始陆壳的性质和形成以及原始生命的形式和出现等复杂的问题。
地球演化史地球的演化主要经过6个时期:太古宙、元古宙、早古生代、晚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
太古宙距今36至25亿年。
它是地球地质史上最古老且历时较长的一个时代,是地球原始地壳、原始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形成发展的最初阶段。
由于重力分异不充分,地壳薄弱,岩浆活动频繁,构造运动、变质作用普遍而强烈。
直至中晚期开始形成稳定的小型花岗岩质陆核。
当时,大气圈及水圈缺氧,海洋广阔、陆地小而不稳,某些海洋中已经出现蛋白质和核酸,后期发展成简单的细菌和蓝绿藻。
元古宙距今25至5.43亿年。
元古宙时代构造运动频繁,造成陆核扩大,形成原地台和古地台,主要是在南半球构成了一个联合古陆,即冈瓦纳古陆。
另外当时大气圈已转化为氧化环境,促进了岩石风化及沉积作用。
元古宙最重要的是原核生物转化为真核生物,比如绿藻,晚期并开始出现原始动物。
早古生代划分为寒武、奥陶、志留三纪,距今5.43至4.1亿年。
早古生代初期地壳构造变化不大,但末期的加里东运动,使海洋缩小,陆地扩大。
开始,大部地区较温暖、干暖;奥陶纪晚期气候转寒并出现一次大冰期,并导致全球海洋面下降。
之后,大部分地区气候干热。
此时期海生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以三叶虫为最;脊椎动物的原始鱼类和半陆生裸蕨植物出现。
晚古生代划分为含泥盆、石炭、二叠三纪,距今4.1至2.5亿年。
从泥盆纪开始,浅海明显向大陆转化,而且开始明显的气候分带现象。
石炭到二叠纪,欧美古陆与西伯利亚古陆合并为劳亚古陆,并与南方的冈瓦纳古陆形成新联合古陆或泛大陆。
晚古生代的另一重要特征是蕨类繁盛,并在晚二叠出现裸子植物;动物从原始脊椎到有脊椎,出现鱼类、两栖类、原始的爬行动物。
中生代划分含三叠、侏罗、白垩三纪,距今2.5至0.65亿年。
中生代是构造运动剧烈而频繁的时代。
至晚白垩纪,大陆已分为亚欧大陆、印度、非洲、南极洲-澳大利亚、南美洲和北美洲六大板块,中国大陆的基本轮廓在此时建立。
中生代初期较炎热干燥,后期渐转温暖湿润。
《主题3 地球的演化过程》同步训练(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关于地球演化过程中地质年代的描述,正确的是:A、元古宙是地球演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大约开始于38亿年前。
B、中生代是地球演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大约开始于2.5亿年前。
C、古生代是地球演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大约开始于5.4亿年前。
D、新生代是地球演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大约开始于6.6亿年前。
2、下列关于地球板块构造理论的描述,正确的是:A、地球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地球的外部地壳是由多个大小不一的板块组成的。
B、地球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地球的内部地壳是由多个大小不一的板块组成的。
C、地球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地球的地幔是由多个大小不一的板块组成的。
D、地球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地球的岩石圈是由多个大小不一的板块组成的。
3、地球在遥远的过去曾经历过的地质时期是()A、全新世B、石炭纪C、更新世D、神秘期末4、现代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地中海的形成主要是由于()A、板块张裂作用B、板块碰撞作用C、地壳下沉作用D、海底扩张作用5、题干:地球表面的沉积岩层中,能够反映地质时期海陆变迁的证据是:A. 化石B. 矿石C. 地层层的厚度D. 地层层的倾斜角度6、题干:以下选项中,不属于造成地球表面地貌变化的主要地质作用的是:A. 地壳运动B. 流水作用C. 冰川侵蚀D. 生物活动7、下列关于地球早期演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 地球形成后,地球表面温度迅速降低,大气成分稳定B. 地球早期的大气中,氧气含量较高,有利于生命的产生C. 地球早期,地壳运动活跃,形成了许多山脉和高原D. 地球早期,地球表面大部分被海洋覆盖,陆地面积较小8、下列关于地质年代的划分,不正确的是()A. 地质年代分为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B. 太古代、元古代属于地质年代的前寒武纪C. 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属于地质年代的显生宙D. 地质年代划分依据是地球上生物演化、地壳变动等地质事件9、地球早期大气层中含有大量的哪种气体,对地球生命的出现和演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A、二氧化碳B、氧气C、氮气D、甲烷 10、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全球主要的造山带多出现在板块边缘的哪种类型断层上?A、逆冲断层B、走滑断层C、正断层D、平移断层11、题干:下列关于地球早期演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球刚形成时就是现在的状态B、地球早期的大陆是由火山岩构成的C、地球早期的海洋主要由硫酸盐、硫化物等物质组成D、地球的形成与太阳系的形成没有直接的关联12、题干:以下哪个时间尺度是与地球增生阶段相对应的()A、几十万年到几百万年B、几百万年到几千万年C、几千万年到几亿年D、几亿年到几十亿年13、下列哪个地质年代是地球演化过程中最显著的海侵时期?A. 奥陶纪B. 志留纪C. 泥盆纪D. 石炭纪14、下列哪个地质现象与地球板块构造学说无关?A. 火山喷发B. 地震C. 大陆漂移D. 矿产资源分布15、下列关于地壳运动对地球表面形态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壳运动只会引起火山和地震的发生。
地球发展史(2009-10-04 00:47:24)转载分类:转载标签:地球发展史侏罗纪白垩纪文化大约在66亿年前,银河系内发生过一次大爆炸,其碎片和散漫物质经过长时间的凝集,大约在46亿年前形成了太阳系。
作为太阳系一员的地球也在46亿年前形成了。
接着,冰冷的星云物质释放出大量的引力势能,再转化为动能、热能,致使温度升高,加上地球内部元素的放射性热能也发生增温作用,故初期的地球呈熔融状态。
高温的地球在旋转过程中其中的物质发生分异,重的元素下沉到中心凝聚为地核,较轻的物质构成地幔和地壳,逐渐出现了圈层结构。
这个过程经过了漫长的时间,大约在38亿年前出现原始地壳,这个时间与多数月球表面的岩石年龄一致。
生命的起源与演化是和宇宙的起源与演化密切相关的。
生命的构成元素如碳、氢、氧、氮、磷、硫等是来自“大爆炸”后元素的演化。
资料表明前生物阶段的化学演化并不局限于地球,在宇宙空间中广泛地存在着化学演化的产物。
在星际演化中,某些生物单分子,如氨基酸、嘌呤、嘧啶等可能形成于星际尘埃或凝聚的星云中,接着在行星表面的一定条件下产生了象多肽、多聚核苷酸等生物高分子。
通过若干前生物演化的过渡形式最终在地球上形成了最原始的生物系统,即具有原始细胞结构的生命。
至此,生物学的演化开始,直到今天地球上产生了无数复杂的生命形式。
38亿年前,地球上形成了稳定的陆块,各种证据表明液态的水圈是热的,甚至是沸腾的。
现生的一些极端嗜热的古细菌和甲烷菌可能最接近于地球上最古老的生命形式,其代谢方式可能是化学无机自养。
澳大利亚西部瓦拉伍那群中35亿年前的微生物可能是地球上最早的生命证据。
原始地壳的出现,标志着地球由天文行星时代进入地质发展时代,具有原始细胞结构的生命也开始逐渐形成。
但是在很长的时间内尚无较多的生物出现,一直到距今5.4亿年前的寒武纪,带壳的后生动物才大量出现,故把寒武纪以后的地质时代称为显生宙太古代[前震旦纪(18亿年前到45亿年前)]和元古代[震旦纪(5亿7千万年前到18亿年前)]太古宙(Archean)是最古老的地史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