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第2节 生物的进化(笔记)
- 格式:ppt
- 大小:669.00 KB
- 文档页数:10
第2节生物的进化一.教学目标:1.列举古生物学化石方面的证据说明生物是进化的;2.简述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3.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二.教学重难点:4.生物化石的形成过程和化石记录的生物进化趋势;5.地球上各类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出现的先后顺序;6.达尔文提出自然选择学说的过程和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三.课时安排:3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导入】:原始生命是简单的。
原始生命又是怎样发展为复杂的丰富多彩的生物界的?――通过生物进化与原始生命起源一样,生物进化的历程也是极其漫长的过程。
现在地球上的丰富多彩的生物界是经过漫长的历程逐渐进化形成的。
科学家是如何了解进化的历程的?科学家又是怎样知道地球是曾经生活过什么类型的生物?生物化石可以作为研究地球曾经生活过的生物的材料,通过化石了解生物进化的历程。
《二》、化石的概念贺形成过程【教师活动】:知道学生看书并提问(1)什么是化石?——化石是指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
(2)化石是如何形成的?——生物化石的形成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形成的。
化石保留了古代生物原有的特点,所以被用来研究古代生物,它们可以直接或间接证明某种生物曾经在地球上生活过。
《三》、化石记录的生物进化趋势【学生活动】:观察化石图片并讨论(1)通过对化石的研究,我们得知原始地球是没有生命的,生命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
(2)根据对化石的研究,我们知道了生物进化的总趋势——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的发展过程。
【教师活动】:展示始祖鸟的图片,引导学生进行概述【学生总结】:始祖鸟的特征既像古代的爬行动物,又像现代的鸟类,说明了鸟类起源于古代的爬行动物。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初一初二生物课堂笔记全套 第一单元 走进生命世界第1章 生物学——研究生命的科学第1节 生物与生物学1.概括:生物是指有生命的物体2.分类:①动物 ②植物 ③微生物 一.生物 ①除病毒以外的生物由许多细胞有序构成的 3.生物的基本特征: ②生物坱要摄入营养物质 ③进行呼吸与排泄 ④具有生长发育、繁殖分遗传变异现象 ⑤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1。
概念: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2.研究内容 : ①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关系 二.生物学 ②生物与生物的相互作用 ③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④生物多样性 ⑤人类对生物的利用与保护 ①克隆 ②试管婴儿 三.生物科技成果 ③太空育种技术 ④人类基因组计划 ⑤生态农业 ⑥杂交水稻第2节 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1.取镜和安放 ①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 2.对光三步骤 ②将遮光器的光圈对准通光孔③转动反光镜,直到目镜内看到一个圆形的光屏,叫做视野3.移片4.观察 ①取片②降镜筒 ③移物镜 ④垂直反光镜 ⑤背转压片夹 ①提出问题 ②猜想与假设 二.科学探究一般过程 ③制定计划 ④实施计划 ⑤得出结论第二单元 我们生活的生物圈 第2章 生物与环境 第1节 生物生存的环境1.意义:生物周围的空间以及影响生物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因素 ① 水中 湖泊 一.环境 2.分类 海洋一.显微镜的作用② 陆地 极地 覃地 高山③空中 沙漠第2节 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一.环境因素1.生物因素:周围其他生物 2.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水分、上壤、温度、湿度 二.非生物因素为什么会影响生物?光合作用(阳光)、呼吸作用(空气)、生物的主要成分(水)。
概念:实验中除了要观察的一个因素外,其它因素都必须相同的一组实验三.对照实验 2。
单一变量原则 1。
种间关系 ①互利变化 ②寄生 四.生物间的关系 ③捕食 ④竞争 ①种内互助 2。
种内关系 ②种内斗争第3节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一.蜣螂出国记二.生物影响环境 第4节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一.生物适应环境的 二.行为特点第3章 生太系统和生物圈 第1节 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一.生态系统可大可小二.生态系统的组成 提供食物能量 提供食物能量三.生物成分关系 消费者←—————生产者———————→分解者 分解遗体 分解遗体和排泄物1.牛破坏草原环境,蜣螂改善草原环境2.是一种有效的生物防治 ①净化空气 ②保持水土③增加空气湿度 ④吸附尘土 ⑤光合作用制造有机1.特点:①结构 ②生理 ③形态 ④行为2.意义:利于生存适应环境,更好生存,繁衍 3.形式:①警戒色 ②保护色(生理) ③拟态 1.冬眠 2.候鸟迁徙 3.找食物 4.繁衍后代1.一个特制的鱼缺 2.整个地球 1.非生物因素↓↑(相互依赖影响) 3.生物因素 ①动物——消费才 ②植物——生产者 ③微生物——分解者四.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五.生态系统的分类 第2节 生物生存的家园——生物圈一.生物圈 二.分析“生物圈Ⅱ号” 第三单元 生物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第1节 植物的光合作用一.光合作用 二.叶的结构 第2节 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一.无土栽培的概念与好处二.无机盐缺乏症三.根吸水原理四. 第5章 人体的物质和能量来源于食物第1节 饮食与营养一.鉴定食物的主要成分 1.观察2.实验3.测量4.调查1.2.根毛作用:使吸收面积大大增加 3.根吸水的进程 1.按人为因素影响大小 2.按环境区别 ①人工生态系统⑤②自然生态系统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①陆地生态系统①②⑤⑥ ②湿地生态系统⑦⑧③水域生态系统④1.失败原因:地球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极其复杂,目前科技水平还无法建造一个稳定的生物圈 2.给我们的启示:地球生物圈是我们唯一的家园1.概念:指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一切能够适应生物生存的环境总称。
生物进化的历程知识点总结生物进化是指生物个体和种群在适应环境条件变化的过程中,逐渐发生的不可逆转的遗传改变。
以下是生物进化的一些主要知识点总结:1.适者生存:根据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个体有不同的适应性特征,某些特征使得个体在特定环境中更有生存和繁殖的机会。
因此,在资源有限的环境中,那些更适应环境的个体更有可能生存下来。
2.遗传变异:生物的基因组具有一定的变异性,这种变异可以是突然的、偶然的或者是遗传的。
这些变异对于生物的进化起到了关键作用。
关键是变异如果对环境更有利,那么这些变异的个体很可能更有生存和繁殖的机会。
3.随机漂移:遗传漂变指的是在种群中,包括适应性特征的频率随时间的演化而在种群之间随机变化的现象。
这种变异可能是由于机会事件(如天灾、灭绝等)导致的。
4.物种的分化:当一个种群被隔离到不同的环境中,它可能会适应新的环境条件,从而导致物种的分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物种之间的差异会逐渐累积,最终形成新的物种。
5.共同祖先:生物界中的所有物种都可以追溯到共同的祖先。
生物进化的过程中,不同物种的共同祖先通过生物地理过程、自然选择和遗传漂变逐渐发展和分化。
6.证据支持:古生物学家通过化石记录、尸体化石和地层记录等不同的证据来支持生物进化。
这些证据包括过渡化石、同源器官、生物地理分布和分子证据等。
7.进化速率:不同物种的进化速率是不同的。
一些物种可能在数千年或数百万年内发生较大的变化,而其他物种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发生显著的变化。
总的来说,生物进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遗传变异、适应性选择、变异遗传漂移等多个因素。
这些因素共同作用,推动着生物种群在不断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发生遗传改变。
八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归纳北师大版第21章生命的发生和发展第1节生命的起源1.神创论:生命由神或上帝创造(如女娲造人和上帝造人等)。
2.自然发生论:生命由非生命物质随时自发地发生(如腐草化萤、腐肉生蛆等)。
3.生生论:生物只能来源于生物,非生命物质绝对不能随时自发地产生新生命。
①雷迪实验②巴斯德“鹅颈烧瓶”实验4.化学进化论:原始地球条件(宇宙射线、紫外线、闪电、高温等)下,非生命物质通过化学途径经过漫长时间演变为原始生命。
①原始大气主要成分:氨、氢气、甲烷和水蒸气等,与现代大气主要区别是没有氧气②过程:原始大气→有机小分子(氨基酸等)→有机大分子(蛋白质、核酸等)→原始生命生命诞生的摇篮:原始海洋生命发生的开端:有机小分子的形成③米勒实验表明:类似于原始地球条件下,无机小分子可以生成有机小分子。
5.宇宙生命论:地球上的生命来源于其他星球或宇宙。
6.其他学说:如“热泉生态系统学说”等第2节生物的进化1.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化石生物进化的总趋势: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始祖鸟和古鸟化石证实,鸟类起源于古代爬行动物。
2.地质年代和生物进化史: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①前寒武纪时期(太古代+元古代):细菌、蓝藻等原核生物→单细胞真核生物→多细胞真核生物②古生代:早期——“寒武纪生物大爆发”(三叶虫时代),真核藻类和无脊椎动物中期——裸蕨植物和鱼类时代后期——蕨类植物和两栖动物时代(表明生物由水生到陆生的进化阶段)③中生代:裸子植物(苏铁等)和爬行动物(恐龙和翼龙等)时代(“恐龙时代”)④新生代:被子植物和哺乳动物、鸟类繁盛,人类出现。
3.达尔文的生物进化理论——“自然选择学说”:1859年《物种起源》过度繁殖:生物的生殖能力很强,后代数量庞大;生存斗争:后代之间必须争夺有限的生存条件;遗传变异:后代中有各种可以遗传的变异类型(不定向);适者生存: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生存,并将这些变异遗传给下一代,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容易被淘汰。
2021年初中生物生物的进化知识点自然界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
下面是小偏整理的2021年初中生物生物的进化知识点,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2021年初中生物生物的进化知识点第一节地球上生命的起源1.原始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过程如下:原始大气(无机物)→有机小分子(简单有机物)→有机大分子→多分子体系→原始生命。
2.原始大气中与现在大气明显的区别是没有氧气。
3.地球上生命的生存需要有机物和能量。
4.米勒的实验:米勒将原始大气中的成分充入烧瓶中,通过火花放电,制成了一些有机物。
(1)原料:甲烷、水蒸气、氢、氨等。
(2)产物(证据):氨基酸。
(3)结论:原始地球上能形成简单有机物。
5.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作用条件下,形成简单有机物。
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
6.原始生命诞生于原始海洋。
原始海洋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地相互作用,经过极其漫长的岁月,大约在地球形成以后10亿年左右,才逐渐形成了原始的生命。
7.原始地球条件: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原始海洋、无氧气。
第二节生物进化的历程1.比较法: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确定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2.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种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系形成的。
生物化石在地层中存在的规律: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水生生物化石越多;而在越近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陆地生物化石越多。
3.生物进化的历程:(1)即比较不同类型动物的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从而判断动物的脊椎动物进化的顺序是: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2)通过对始祖鸟与现代鸟和爬行动物的形态和解剖特征的比较,说明鸟类起源于古代爬行类,始祖鸟是爬行动物向鸟类进化的中间过渡类型。
(3)利用组成生物体的一些重要物质(如细胞色素C)的差异性来比较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的方法,表明人和黑猩猩的亲缘关系最近。
八年级生物下册知识重难点(北师大版)第七单元生命的演化第21章生命的发生和发展第1节生命的起源二..教学重难点:1.雷迪实验和巴斯德实验;2.化学进化过程和米勒实验;3.原始地球条件下的化学进化过程。
第2节生物的进化二.教学重难点:4.生物化石的形成过程和化石记录的生物进化趋势;5.地球上各类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出现的先后顺序;6.达尔文提出自然选择学说的过程和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第3节人类的起源和进化二.教学重难点1.类人猿和人类特征的比较;2.人类的进化阶段极其特点;3.由猿向人的过度和人缘分界的标志。
第22章物种的多样性第1节生物的分类二.教学重难点:1.生物分类的方法;生物命名的方法2.活动“尝试对生物分类”3.活动“编制检索表”第二节植物的主要类群教学重、难点重点:1、“观察比较不同的植物”的活动,了解在不同的环境中分布着不同的生物类群(藻类、苔藓、蕨类),以及这些植物类群的形态、结构特征。
2、各个植物类群与人类的关系。
难点:认识植物系统进化树,组织“观察比较不同的植物”的活动,认识苔藓、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认识种子植物是植物界最高等的植物类群。
第3节动物的主要类群二.教学重难点:1.活动“将下列动物进行分类”、“观察昆虫标本”2.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类群及特征3.不同动物类群与人类的关系第4节细菌、真菌和病毒二、教学重难点:1.细菌、真菌和病毒生命活动的特点;2.细菌、真菌和病毒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
第8单元生物与环境第23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一节生态系统概述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1.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2.生态系统中各种组成成分的作用第二节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二、重点、难点分析:1.生态系统生物功能类群及其地位2.生态系统营养结构3.食物链、食物网、营养级三个概念的区别和联系第3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二、重点、难点分析1.生态平衡的概念和自动调节能力2.生态系统稳定性概念的内涵和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第24章人与环境第一节:人口增长与计划生育二、重点、难点分析1.人口过度增长对环境、资源和生态平衡的影响2.控制人口的意义是本小节的重点。
01 归纳·本章概览02 速记·考点列阵03 攻克·重点疑难疑难点1 米勒实验的意义疑难点2 工业地区桦尺蛾的工业黑化说明了什么疑难点3 人类祖先是如何一步步进化成为人类的04 教考衔接本章主要考点真题再现第21章生命的发生和发展知识章章清第1节生命的起源1.神创论:生命的产生来自天意,是由或创造的。
2.自然发生论:多数人认为生命由物质随时自发产生。
如中国古代所谓“”、“”。
古埃及人认为蛙和鳝鱼是由河中的产生的。
海尔蒙特提出将谷粒、破旧衬衫塞入瓶中,静置于暗处,21天后会产生。
2.雷迪用实验证明腐肉生蛆是蝇类产的结果,首先对生命自发产生提出异议。
3.生生论:巴斯德通过实验证明生物只能来自,而不能凭空产生。
4.宇宙生命论:地球上的生命来自宇宙中的其他上的生命。
5.化学进化论:米勒的实验证实,从物质形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
第2节生物的进化1.进化论:生物在与的相互作用中,总是一代又一代地发生着改变,即。
2.是具有说服力的生物进化证据。
3.观察化石可知,形成早的古老地层中,化石生物的种类,结构;形成晚的地层中,化石生物种类,结构,其进化的总趋势是、、。
4.地质学家把地球的发展历史划分为若干地质年代,主要包括、、、和等,每代再划分为若干。
5. 中生代时期:裸子植物和动物繁盛,动物和鸟类开始出现。
6.新生代时期:植物和哺乳类、鸟类占优势。
7.自然选择学说:(1)科学家提出多种生物进化理论,其中英国的博物学家________的_______学说最有说服力。
(2)达尔文通过对鸽子的杂交选实验,深信自然界中也一定存在着与人工选择相似的过程,即____________。
(3)1859年,达尔文发表了巨著《_____________》,提出了以_____________为核心的生物进化理论。
(4)自然选择是通过_____________实现的,生物的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自然选择的结果。